开局一条小渔船(校对)第34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46/380

  油田在勘探开采的早期,需要的劳动力肯定是很多的,等稳定出油之后需要的维护岗就会大减。这时候要想不当“临时工”,继续赖着,要么有关系转岗或者在同事之间出类拔萃,要么就得在怂恿兰方人继续开新的井、继续勘探扩大设施上下功夫劝说了。
  很显然,看着这两年兰方房地产和城市建设有起飞的趋势,动这脑筋的石油员工肯定是不少了。
  杨总这次来,恐怕又有不少利益人情要处理。
  
第299章
石油滚滚
  华海油的客人,在顾鲲提供的高端服务中,享受了一晚的佳肴美酒和顶级玩乐放松。
  第二天,就是兰方石油公司正式对外售油的开业仪式了。
  典礼的举办地址,特地选在兰方港北部新建成的那座巨大码头附近——那是一座从1998年开始花钱兴建的油船码头,花了两三年的施工时间,慢慢修好的。反正也不急,基本上是兰方油田一边在勘探建设,这边码头也一起慢慢造起来。
  当然码头的抽灌设施肯定也能用来装别的液货船,只不过除了石油/成品油之外,兰方这地方也没别的大宗液货可以起运了。
  这座油船码头的泊位尺寸达到了惊人的30万吨,几乎可以停泊绝大多数90年代后新建的大型VLCC级别油轮了。泊位数也达到了两个,确保有备用,还能确保让兰方油田的产油速度吃饱,又不至于浪费太多运力。
  兰方油田目前测得的储量也就三四十亿桶,算上未来可以合作的马来人经济专属区内的份额、也要走兰方港外运的话,总历史储量也就五十亿桶。(顾鲲对外吹牛宣称的兰方油田本身储量就有50亿桶,夸大了一半左右,这是为了宣传,提升兰方的土豪属性,加固网民对兰方人设的刻板印象。)
  按照大部分土地永久产权、矿藏资源永久归土地所有权人走的国家的惯例,采储比一般定在六七十年挖光。部分很佛系的国家甚至有采储比到九十年的,为的就是节约点矿业设备和建设规模。毕竟挖得慢就可以少建设一些基础设施、提升矿业设施的重复利用率、充分折旧。
  另一方面,21世纪初的人思路还停留在“未来会发生石油危机,石油会越来越贵”的思维下,所以很多陷入资源诅咒的石油大国为了保持油价、把油囤着等将来贵了再挖,普遍也是比较保守的挖法。从狗大户到阿布扎比到科威特,基本上都简单粗暴这么干的,没个七十年现有油田储量根本不肯挖完。
  但顾鲲在这个问题上明显又反其道而行之了,以至于当初决策的时候,跟他合作的华海油的人都有点不敢相信——顾鲲直接选择了最短的,35年到50年左右的采储比。
  也就是说让华海油的人在造钻井平台、造相关配套设施时别省钱,怎么规模大怎么挖油快就怎么修,哪怕略有有重复建设之嫌也无所谓。
  这一切的投资,只求尽快在四十年左右的时间里把兰方的油挖完。
  对于华海油的人来说,当然是求之不得,既然大家都觉得未来六七十年人类经济都摆脱不了重度的石油依赖,甚至就算有新能源也会更贵、油越早挖卖得越便宜……那华海油当然希望越早年越多进货了。
  何况顾鲲让他们加大建设规模,还帮华海油解决了更多的就业岗位、劳动力需求,也扩大了基础设施投资,这么好的地主甲方去哪儿找?
  因此这三年里,华海油的人几乎是把顾鲲当亲爹一样尊敬,觉得跟顾鲲合作太敞亮了,国家就该大力支持这种心向华夏的善意友邦,最好竭尽全力保护好顾鲲这样的老朋友,最好让顾鲲一家永镇南洋世袭罔替。
  但站在顾鲲的角度,他当然知道这种规划他自己是占了大便宜的——作为重生者,顾鲲比眼下其他任何一个地球人,都多了二十年的对未来新能源技术发展速度和石油供需关系的先知先觉。
  他知道如今还屁影没有的页岩油,不过十年八年就要被高油价逼出实际投资了。尽管页岩油这玩意儿没什么战斗力,但未来的新能源车/机、日本人的高光能转化率的催化制氢、种种举措,都会让石油在未来远没有如今的人预测的那么“越来越稀缺”。
  (顾鲲并不是在赌2020年前后的油价暴跌,他没活到那时候也看不见。这种跌价也是暂时的,是黑天鹅事件导致的。只有科技进步带来的跌价才是永久不可逆的,顾鲲赌的是对科技的先知而非对事件的先知)
  所以,给40年挖光油改行,已经很不错了,挖到顾鲲60岁出头收工,到时候兰方人也不需要靠油活了。
  这样大的决心,让兰方油田的储量,必须按照每年九千万桶的规模往外抽,按国际标准桶7桶大约一吨,也就是每年要卖油1300万吨,哪怕用30万吨级的VLCC油轮来装,也要50~60船左右(30万吨的VLCC本身还有4万2千吨的自重,实际上装油装不到30万吨)
  但油轮并不是进港就能出港的,关键还要看码头设施的抽灌能力。华人算是比较勤劳高效的了,华人掌控管理的一流油港口泊位,大概可以给VLCC每24小时抽灌5万吨原油,加上进出港,每个泊位每周也就只能接待一条船。
  如此算来,1300万吨的石油年产能,也就养活一座30万吨级VLCC泊位的产出。兰方人造了两个30万吨级码头似乎略微有些浪费。
  但顾鲲考虑的是码头只建一座的话,万一遇到意外麻烦没个备份,容易造成损失。
  比如兰方虽然从不发生地震,但南边上千公里往外的印尼南部边缘,却是地壳版块拼接部,印尼佬经常会有灾害。虽然振波影响不到兰方,但海啸却容易传播过来,就算拐了两弯到兰方时已经从海啸降低为“大浪”,也是有可能造成码头设施损坏的嘛。
  留个备份应急就不怕了,万一一座码头坏了要轮修,也不至于油库满出来没地方装,又浪费又污染环境。
  而另一方面,顾鲲是笃定了兰方的油港经营起色之后,只要有成本优势,够方便,邻国马来人说不定也会修管道过来,借用兰方的油港码头出货。
  甚至老牌产油邻国文莱,这些年也一直不知上进,因为地理环境不够好而不肯砸钱修大型油轮码头,那儿的港口根本停不了VLCC级别的油轮,只能停10万吨以下的。
  而事实上兰方的港口天然地质条件,比文莱也好了没多少。如果指望自然因素,兰方主岛北部这些潜在锚地,也绝对是开发不出30万吨级的油轮码头的,还不是顾鲲肯砸钱搞基建、一边疏浚深挖一边堆堤修更长的栈桥、改造自然才造起了那么大的港口。
  只要顾鲲做得好,未来那些“造不如买”思维的文莱人,等他们自己的港口老化失修时,肯定会觉得自己的油港继续维持下去也不划算,不如一起运到兰方卖还省点综合运费。
  谁让文莱人是彻底的胸无大志呢,他们是典型的陷入了“资源的诅咒”,因为石油钱来得快就放弃了奋斗。
  哪像顾鲲那么励志,光靠石油都那么有钱了,还那么努力开拓,甚至为了从石油大亨向奢侈大亨转型,还经常不辞辛劳亲自跟欧美顶级名媛深入社交互动求媒体曝光保持流量热度。
  世界上其他短视的石油大亨,根本不知道顾鲲有多努力!
  ……
  “三年了,才有今天的景象,不容易啊。顾鲲的手笔,真是够大,别的客户,没见过配套码头、管线、储炼设施投资砸这么快的。别说,还挺有工业档追求的美感的,不光是实用了,游客看着都舒服。”
  典礼现场,因为还没开始,杨总带着身边的助理观察了一下环境,一会儿再去注席台。赏玩之间,内心的感慨也是油然而生。
  多少年了,见惯不惯,从来没觉得工业建筑也能有宏伟的美感,偏偏到了兰方,就显得很有气势,跟旁边开业不久的帆船酒店、和已经施工了近两年的兰方塔,这么一搭配相映成趣,就激发了男人内心那种多铆蒸刚的蒸汽朋克浪漫情怀。
  30万吨的大油轮,离豪华奇观区说远不远,说近也不近,无论在兰方塔上还是帆船酒店朝北的客房里,都能看见这样宏伟的大船,本身就成了一景。
  吨位越大越好,炮塔越多越美。哪怕知道这就是个粗鄙的油轮,并不雅,但男人只要摆出站在阳台上指点江山的架势,他的身体就会很诚实地想看这种粗鄙的浪漫。
  就跟小孩子接受了“惟有读书高”的教育灌输后,嘴上说着看不起劳动者,但没人的时候还是会路过路上的挖机偷偷多看两眼。华人文化因为弱儒的意识压抑,已经很久不敢提这种暴力美感了,顾鲲就给身体很诚实的客人提供了一个环境。
  别有妙趣。
  典礼终于开始,杨总也被司仪请到了注席台上,顾鲲的讲话,很快把他从沉思中拉回来。
  “……今天在这里,我对这三年来,为兰方浅海油田项目付出了卓绝努力的每一位华海油员工、每一位辛勤的劳动者,表达我个人和兰方王室的感谢。
  是他们的奉献精神和辛勤付出,才有了我们这里今天看到的一切。未来,我们兰方也会做更多回馈贡献者的事情,促进进一步的友好合作、互惠互利……”
  然后,顾鲲首先就让人宣布了一批已经定下来的、要从油田勘探开发员工,转为未来长期日常维护运营员工的华海油人员名单,并且当场兑现了给这些人在兰方分配别墅的住所的诺言。
  北方来的员工们欢呼不已,一个个都非常振奋。
  宣布完奖励之后,顾鲲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为油港码头的正式启用剪彩,并且欢送第一批满载VLCC的油轮起航。
  
第300章
卖不出去也不打折
  随着典礼进入“兰方油港VLCC油轮的首次起航仪式”部分,一个漂亮的白人礼仪小姐,一边引着华海油的杨总带路,一边吩咐:
  “杨总,这边请,一会儿按流程,顾先生砸左边这艘,您砸右边这艘,别记错了。”
  仪式其实早就交代过了,但事到临头司仪还是要提醒一下嘉宾。
  “放心吧。”杨总微微点头,看了一眼前面用红缎托盘托着几瓶香槟的一排礼仪小姐。
  因为今天是油田的首日发售典礼,所以其实早在一周前,这两座码头上就各自已经停靠了一艘新来的30万吨级VLCC油轮了。然后这些船提前花了五天的时间,用码头的抽灌设备灌装原油,昨天晚上才算是刚刚灌满,可以起运。
  既然是首发典礼,肯定是仪式举行完船就要能开的,没道理临时再灌油。
  而这两条船的来历,都是沪江的江南造船厂造的,这次是第一次使用,都是新得不能再新的新船,也算是讨个彩头。兰方这地方的工业水平可造不了那么大船,也没足够的订单需求。未来这个级别的油轮要是出了点小故障要维修保养,那也得回华夏搞定。
  不过所幸华夏到兰方也就一伸腿的距离,区区两千海里,能有什么状况,犯不着再花大价钱在兰方搞超大型修船厂了。兰方至今为止的船舶修理作业能力,也就到八万吨的湿船坞,还只有一座,而干船坞更是只有五万吨。
  按说新船在下水的时候,就应该在江南造船厂弄过砸香槟的仪式了,不过顾鲲为了典礼的需要,跟江南造船厂的人说了一声,把这个仪式留着,到第一次运货前、兰方这边再来“碎碎平安”。
  反正江南造船厂里的高层,一水儿都是沪江交大船舶与海洋工程系的学长学姐,对顾鲲来说都是校友,这点破事根本不值一提,只要顾鲲的人一开口,对方统统都答应。
  “锵琅~锵琅~”两声脆响,两瓶1971年的产自皮卡第大区亚眠的香槟酒,被砸碎在每条各自的船尾位置,现场顿时响起了一片热烈的掌声,欢庆典礼的顺利。
  杨总手劲比较小,加上这船是已经下了水的,不是干船坞里那种能靠到很近,所以他只是把香槟丢在了靠近船尾的船舷上,就这还差点没砸碎。
  顾鲲就神力惊人一些,他直接跟丢手榴弹一样把一瓶大香槟甩出去二三十米远,精准击中了船舵路出水面的垂直舵面,一看就是老行家了——
  船厂里砸香槟,因为船都是没下水的,所以船底都是露出来的,大家约定俗成要砸水线以下红漆的部分。而此刻油轮已经满载了,所以水线以下红漆的部分基本上都淹没在下面没露出来。顾鲲非要砸红漆就只能砸船舵了。
  围观的人虽然只是看了个小细节,但依然可以看出顾鲲这人不忘本。
  哪怕已经二十四五岁,早已不是七八年前那个亲自乘风破浪的跑海少年,但依然有着一个老船长的情怀,一丝不苟。
  ……
  仪式结束后,照例是宴请宾客,客人们可以趁机交流一下对行业前景的展望,顺带详询一下顾鲲刚才仪式正式讲话中提到的“兰方方面会出台更多互利互惠的,回馈华夏方面的援建”,具体有哪些举措。
  参加今天典礼的客人,可不仅仅只是杨总这批华海油乃至承运的中远公司的人,还有国内不少头面的旅行社、中旅之类负责跨过签证业务的朋友,还有一些东南亚甚至日韩、中东的旅游业同行大亨过来取经。
  这些旅游业的客人,更关心的是“顾鲲之前借着兰方酒店刚开业时,大力预售把酒店订满的红利吃光之后,他又会如何应对九月份欧美旅游市场刚发生的黑天鹅,后续该如何保持旅游业务量持续增长”。
  顾鲲之前在文旅产业的每次运气好,已经让他在业界有了传奇的名声,谁都愿意听他指点江山。
  不过今天的典礼毕竟是庆祝石油公司开张和油港使用,不是旅游业的典礼,所以那些客人只能是旁敲侧击排队,连通宴会也不能太铺张浪费。
  所以,酒宴就在码头上的一座港务局建筑里摆了,甚至都没去酒店。
  顾鲲也是要做面子的嘛,刚才说了那么多跟石油工人同甘共苦、分享开发红利的高调子,总不好一扭头就脱离群众去七星级酒店大吃大喝。
  酒宴的用酒,还是刚才那批砸在船头上碎碎平安的亚眠皮卡第香槟,30年期限的——倒不是顾鲲买不起买不到更老的,主要是香槟属于低度的、气泡酒,不能跟白酒红酒那样陈酿太久,30年的香槟已经是极限了,就这气泡也已经跑得差不多了,只有很细微细腻的气泡,但口感却是比十年以内的香槟爽滑不少,几乎带点儿蜂蜜酒的口感了,已经完全不像是香槟。
  跟着一起唱主角的杨总,倒也不是奢靡之人,他还怕太过普涨铺张容易被人说闲话,结果看顾鲲这个自助鸡尾酒会形式的便宴,第一个端出来的就只是香槟、以及配香槟的小点心,顿时松了口气。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46/38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