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一条小渔船(校对)第35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59/380

  至少今年前四个月成为支付宝用户的,和去年就成为的,哪怕你将来参加了零团费旅游团,兰方人依然给你财务免审直接过,允许你入境。
  而后八个月注册的人,这条路就卡死了,将来就算有不开眼的报零团费团,兰方方面也照样拒签。
  总而言之,顾鲲就是要尽一切努力,让华人世界将来形成一个信用和装逼鄙视链的硬通货。
  或许一个80年代就开了桑塔纳、2000年还开桑塔纳的人;无法在一个80年代还骑自行车、但2000年已经开上奔驰的新贵面前找到优越感。
  但顾鲲一定要让一个2001年就成为支付宝用户的人,在一个02年、03年甚至更晚成为支付宝用户的人面前,找到优越感。
  而且要充分分处梯次,达到古代科举社会文人一见面就互问你是哪年中的举、谁谁谁是同年,谁谁谁是晚生。哪怕一个七十岁的老头儿,六十岁中举,他在一个比他早几年中举的年轻人面前,也只能自称晚生。
  不过这些都有些遥远了,眼下顾鲲这么干,主要目的终究还是为了分批次堵住低价团涌入兰方,截断客源。
  马风稍微了解了一下顾鲲的尺度要求,就表示立刻让支付宝马上整改,即日开始公示,并且对五月一号之后签的新用户,改用新修后的用户协议。
  ……
  马风那边吩咐完了之后,兰方国内的防御性举措也在同步有条不紊地进行。
  没过几天,高健雄带着黑水安保公司的人,就秘密查到了一些“买奢侈品不贴护照联不退消费税”的家伙的动向。
  “老板,查明了,是有人在囤货。而且他们是囤了还没往外卖,所以市面上前期没注意到。他们应该是怕我们查得严之后,将来那几个您亲自控股的大品牌,市面上不好买到大批量的真货吧。
  所以,前期他们才重点囤您的品牌,其他您控制不了的牌子,囤的倒是不多。估计驴牌这些您竞争对手的奢侈品牌,他们要囤也是直接从外国合法进货、按照正规经销商协议走,到时候也管不了。”
  高健雄如是汇报。
  “了解了,知道他们是在囤货就好办了,控制不住全部货源没关系,在依法依约经商的范围内,在商言商公事公办对付他们,就够他们受的了。”顾鲲听了,反而放心了下来。
  
第321章
胆子都是越来越大的
  如果一个人买了一些驴牌的包包,然后自己又私下卖掉,甚至是开店卖掉,驴牌的品牌方公司能不能追究他责任、不许他卖?
  法律上来说,那是不行的。毕竟物权神圣不可侵犯,人家买了东西,哪怕当二手货卖,有问题吗?
  这个社会讲究的是契约自由,买货的人跟驴牌之间只有纯粹的物权交易,没有其他任何附随协议,当然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之后,品牌方就管不到对方如何处分自己的财产了。
  当然,如果是一个经销商,代理商,他们有串货、违反品牌方的价格管制、用任何方式/价格/区域/时间不符合约定的方式来卖货,那品牌方是可以追究其违约责任的,依据是品牌方跟经销商之间的经销/代理相关协议。
  所以,具体到便程手下那些组织零低团费旅游团的合作商店的人,去顾鲲的奢侈品购物中心正价进货(当然实际上买的多或者有门路,肯定会稍微有点折扣。奢侈品专柜的负责人也会出于让利拉生意私下有几个点折扣,大不了就从提成里走返利,所以实际上肯定是比真的个人零售要便宜一点)
  只要它们不卖假货,不搞其他违反兰方法律的强买强卖,顾鲲还真抓不到把柄去整对方,就好比你很难整代购一样。
  兰方的商业环境,以及该商业环境带来的国际口碑,是非常重要的。
  说是自贸港就得有自贸港的样子,不能朝令夕改。因此哪怕顾鲲要对付零低团费,也得照章办事,秉公无私。
  在对方罪行尚未昭彰的时候,只能先暂时养肥,搜集证据,徐徐图之。
  这事儿估计没个三五个月的下套布局,是无法斩草除根了。
  ……
  确定了要对付的人之后,顾鲲反应也挺迅速,一边让高健雄的人跟踪追溯,一边从源头收紧货源。
  第二天一早,他就把罗海莉叫来,吩咐了两点:“即日起,收紧购物中心精品专柜一切一线店长/经理的返利折扣权限,严查他们给大批量购物的游客给返利给折扣的行为,宁可损失一些促销营业额。
  其次,从即日起,强化对‘不出示护照购物的本国人’的管理,所有奢侈品在销售的时候,尽量贴发票的护照联。至于名义么,就是规范消费税退税管理,总之一句话,我要增加本国公民进货的难度。”
  不管顾鲲执掌的那些奢侈品大牌是否打折,但一线的店铺管理者手上,原先肯定多多少少是有一定的折扣权限的——用膝盖想想也知道,比如你去外国旅游购物,到了那些店里,如果你买得多,店主个人总会有权限送你点小赠品,或者别的变相给顾客实惠。顾鲲现在要做的,就是彻底卡紧货源。
  他已经可以想到,杨某人他们在五一廉价团起来之前,提前囤货,也是为了防止到时候遇到在游客中口碑好的爆款供货不足。另一方面,也是怕消费者中识货的人如果不给真货,容易穿帮。
  但顾鲲相信以那些做廉价团的乱象,不可能真的忍得住只卖正品不卖A货的——当他们坚持卖正品的时候,顾鲲没法抓他们,也没法依法惩处,可是如果涉及到卖假货,性质就完全变了,直接抄店都合理合法的。
  后世见多了廉价团和旅游代购乱象的顾鲲,随便一猜,都估计到时间久了,正品货源卡得紧了,这些人肯定会忍不住真货假货掺着卖。
  不要怀疑华人专卖店店员的眼光,那些业绩好的销售人员,看人是很毒的,再察言观色聊几句,就能区分出一个顾客究竟有几分识货、给他假货会不会穿帮、对方买了之后是自己用还是给老婆用还是送礼、每种购物目的的穿帮率大概分别有多少……
  买的没有卖的精,那些人一辈子就在算计这点阴谋诡计,术业有专攻,稍微掺几成假货肯定会自认为天衣无缝的,甚至都不怕突击检查,有种种办法应对。
  而且,顾鲲相信就凭那些互联网旅游公司的资金链,根本拿不出钱来囤那么多正品货——3月份里,古驰和阿玛尼被囤的货,现在推算至少每个牌子有好几亿人民币了,这还是挺保守的估计。
  就凭一个融了几千万美金的破公司,能拿出那么多钱囤货?用脚趾头计算都知道不可能。
  所以,说不定就是背后的大金主觉得这生意稳赚不赔、反正进的货还能卖掉,奢侈品也比较保值,又有商业模式背书,才肯额外出钱囤货的。
  这种情况下,网络旅游公司想全卖正品货,估计都承受不起那么大的资金链风险。
  所以,顾鲲卡住正品货源,也是一种逼着对方加速消化正品库存、到时候如果生意越做越大、看起来没什么危险、而利益诱惑也越来越大时,迟早会忍不住的。
  卡正品货源,是一种加速对方铤而走险的催化剂。
  当然了,或许那些互联网旅游公司的大老板,不一定知情这事儿,也不一定会严管,他们可能是真没想到,那也不奇怪——很多2002年的互联网创业者,都还是比较清高的,也都是学计算机专业出身。
  这些老板自以为上流,看不起传统商业卖货的。所以他们布了这个局之后,具体帮他们搭建“强制购物回本团费”环节的雇员,也不一定多心腹,多跟他们一条心。
  而只要老板不是很懂,中层的人欺上瞒下就肯定避免不了了。
  就算公司高层不让卖假货,顾鲲敢赌中层那些具体负责的店主肯定会忍不住夹带假货。
  到时候就是他们的死期!
  ……
  话分两头,兰方人在抽丝剥茧严查的时候,迪巴人和他们新投资控制的互联网旅游公司,也在疯狂布局。
  也不怪他们不警觉,实在是这种事儿网络旅游公司也是第一次干,哪知道里面中下层的人会有多少猫腻、多少风险、多少不听话自作主张的行为?
  君不见后世雷布斯刚从互联网圈进入硬件界弄小米,摸爬滚打吃了多少亏才学乖了?
  君不见后世那些共享单车补贴大战的各方公司,都被下面的修车点和城市地推团队薅走多少羊毛?
  互联网公司那都是纯粹在天上飞的空军打法,脚不沾地全凭一口仙气,还看不起那些在地面上刨食的实体。尤其02年这种远古的年代,互联网人那种“我连互联网都能搞定,传统那些破事儿能搞不定”的心理优势就更大了。
  时间刚进入四月中旬,便程旅行网就在国内通过某些宣传渠道,专门渲染、定点投放精确广告,据说还用上了谷歌的ADSENSE算法推荐,尽量把广告放到“根据网上行为初步画像来看,比较容易有钱去出国旅游,也有意向”的用户人群中。
  基于ADSENSE类算法的互联网广告投放,到后世已经是小儿科到不能再小儿科了。后世的网站广告都是“千人千面”的,不同的人点到同一个网站里,看到的广告内容都是不同的。
  比如你在网上搜过某个关键词“奶粉”,一会儿你逛别的网站推送给你的广告都是婴儿床学步车一水儿的类比货。
  02年才刚出现不久的ADSENSE投放,当然没那么智能,不过相比于90年代末那种“千人一面,谁来都给看这种广告”的老一代辣鸡,毕竟是有所进步了。
  加上“零团费游兰方”乃至“两千元/三千元畅游兰方一周”之类的宣传,实在是太有吸引力了,对于一切不小心在网上点到这个广告的人而言,都有仔细看看的冲动。
  所以在投放和宣传方面,便程旅行网着实打了个开门红,不但短期内就收到比往常商业模式爆炸式增长的咨询客户和下订客户,甚至连带着网站本身的访问量也整体又上升了一个数量级!
  至于这些订单的操作,倒并不是真的一开始毫不收费——如果零团费的旅游团,真的一块钱预付款都不付的话,那万一游客毁约了到时候不去了,网络订票公司岂不是会被坑惨、至少赔本不少预订价款和签证送签成本,而且还容易被薅羊毛的人消遣。
  所以,收钱还是要收的,哪怕零团费,先预收五百块左右的定金,并且把签证费也从定金里开支,基本上就能免去那些被消遣的嫌疑了。
  而打款的方式,很多人初次在网上订票订团,本来也不知道怎么打款,还以为都要当面签纸质合同然后直接给现金。后来倒是网络订票公司提出直接支付宝支付——反正要财务免审过兰方签证,本来就需要申请支付宝,所以用支付宝付钱也能更加取信于双方。
  至于这么干是否会导致支付宝被推广得更热,就不是网络订票公司的人该关心的了,他们也没有把支付宝视为顾鲲的公司,跟顾鲲也谈不上什么仇什么怨。他们只当支付宝是马风的生意,没什么好避讳的。
  第一批试水的团,就在4月过半的时候,被组织了起来,并且顺利入境了兰方。为了安全性,最初这批团并没有零团费的,只是团费稍微便宜一点,大约两三千块就能在兰方玩五天到一周(两千五天,三千一周)。
  而且除了购物行程之外,这批人也是真的有两三天的玩乐时间的,会去昭明宫参观、去看航母博物馆和兰方海事博物馆,还有远远地到兰方帆船酒店附近的海滩拍照合影、玩点儿水上项目。
  这么安排,也是为了投石问路,试探一下兰方方面对于零低团费旅游团的监管尺度到底在哪里。
  第一批团非常顺利,网络旅游公司也实打实赚到了钱——所有只花了两三千团费的游客,在三到四天的购物行程里,被天花乱坠的吹嘘轰炸、洗脑推销,人均买了至少好十万人民币的货色,当然这些人也都是真心相信“我们在这儿买的东西肯定不亏,回国都会更值钱,如果能顺利当代购脱手还有的赚”。
  于是到了四月下旬的时候,他们就越发放得开了,开始准备真正的零团费团。
  
第322章
资本贱种
  五一假期如期而至。
  这是华夏正式实施每年三个黄金周放假计划后的第一个五一黄金周,而且也是华夏加入WTO、被迫进一步双向开放旅游市场后的第一个五一黄金周。
  东南亚与日韩的相关从业者,无不感受到了一股金钱的热浪扑面而来。
  尤其是前些年一贯用有色眼镜看待华人消费力的日本旅游业从业者,震惊程度是最明显的:什么时候开始的?前几年好像还没觉得华人的消费力已经这么夸张了,如今居然都能在日本旅游市场接近一成消费份额了!
  也难怪他们震惊,因为倒退五年的话,华人游客的消费力,在日本的境外旅游市场,连2%都占不到,五年后有8%左右,可不是暴涨么。
  当然了,如果他们能开上帝视角,就会惊喜地发现,再过五年,这个比例可能会到15%,再过十几年,或许能接近三分之一(2017年华夏赴日游客才超过韩国赴日游客,达到最多)
  眼下这一点,根本不值得大惊小怪。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59/38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