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面小蝴蝶(校对)第6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8/658

  在之后训练民兵,集体灭蝗,大农场家禽养殖,等各项农业技术推广中,新占领地的民众跟随着共合的指挥棒行动,他们已经加入到共合的体系中。
  在程攀的眼中,这帮初级农民已经调教成功,下面就是帮助他们中的一部分专职成工业人才。
  大量草纸质量般的教科书被运往新占领的地,跟教科书一起去的还有大量由军人转职的支教教师,由于女教师奇缺,程攀也怕发生后世的校长时间,影响政府权威,所以在这一次义务教育计划中只包括男孩子。
  也因为是军人支教,军队中的作风被大量带人学校中,一个月后,程攀巡查新建学校,看到每个学校都是纪律严谨,清一色扑克脸队列整齐的男孩子,程攀有种来到少年管教所的错觉。
  这些军人训练军队一样的教学对教育还是有效的,没有其他诱惑和在教官的逼迫下,这些男孩的学习效率很高,但是如果后世这样搞,早就有熊孩子跳楼了,但是在现在这个能吃饱饭的学校,被训的跟狗一样的男孩每一个反抗没一个想退学。
  程攀了解了这种情况,有些不确定,这是否就是传说中的军国主义教育。
  程攀在大陆种田,直到一个来自海上的情况再次吸引了程攀的注意。
第79章
倚天剧情拉开
  公元1349年,春天再一次来临,整个安徽再次陷入忙碌的世界,但是今年安徽忙碌的气氛比往年要热闹,因为下地干活的农民知道今年流的汗水会有一大半进入自家的仓库,由于政策好,按人头分地,安徽和湖北交界的大别山区中出现了从山间移民的人群。
  现在的中国可不是后世的人多地少,江淮的人口稀少,一些田地甚至是荒的。
  共合本着效率的因素,将注意力集中在道路交通通畅的广大平原,在山区就不下功夫了,反正平原的耕地够共合本土的农民从事生产了。
  现在在平原上程攀都感觉到乡村农业技术以及政府基层行政的人手不够,怎么还会向大别山区投入力量呢?
  原先为了逃离元朝残暴统治而躲入山区的人,在共合政府不理睬的情况下开始小规模的出山找机会。当然也不是所有人都是自愿出山的,大别山区不止都是老实人,土匪也是有的,说句实话,说他们是土匪都抬举他们,木棒上绑个石头就出来抢劫,被还没怎么训练的新民兵拿着长枪和铁质农具一阵乡村械斗般的死敲,平原农村队靠着装备完胜。
  共合政府的新领民没有吃亏,但是总是这样也不是个事。
  大别山区的零星骚扰还是影响到了乡村小公社的生产和建设,在程攀的敲定下,共合军两个师共一万人不携带重武器,组成了山地部队在靠近安徽地带的地方实行了剿匪战争。
  但是这些土匪寒碜的很,和山间的穷哈哈是在区分不出来,于是军队就将山村中没有老人的家庭强制迁移出来。这样山间的作为山匪的来源的青壮年就减少了,而为啥不迁出有老人的家庭?程攀不想背上这个包袱。但是让老人的子女抛弃他们的父母,这种缺德的事程攀做不出来,实行政策的军队也做不出来。
  最终强行从大别山区中移出十二万人口后,来自大别山区的骚扰就变少至微乎其微了。
  在大海上一艘挂着镰锤旗的共合海军,六百吨级别的护卫舰在台湾以南洋面巡航,这是个无聊的工作,现在中国沿海已经被共合的舰队独霸,共合在完成大陆中部战争后,已经显现出霸气的一面,在大洋上公开挂着自己的旗号执法。
  现在在洋面上共合舰队独大,就是元朝的船只照样得交保护费,接受检查。
  不同意?直接炮击,反正元朝在海上挑起事端,就是被虐的份,在陆地上也不敢打破平衡,失去反制能力的元朝船队,只能老老实实的听话。
  元朝这样,其他的势力也不敢违背共合海军的意思,现在共合海军总司令孙涛就是海上的王,海军的保护费缓解了财政的压力。
  但是在公元1349年四月,一艘挂着火焰旗帜的船只进入了中国南海,好吧,嚣张的共合海军上去巡查,结果被船上的人突袭了,这艘船的人是波斯人,他们自称是明教总坛来的。
  共合海军已经被程攀的科学神教正统大道洗脑了,管你信啥,滚下来交税!
  两帮人打了起来,这帮波斯人也是会武功的,猝不及防下共合海军还死了几个人,但是巡航的海军立刻愤怒了。
  咱们海军不会功夫但是有左轮手枪,就是防备你们这种人玩接弦战的,管你们跳的再高跑的再快,一枪撂倒,在共合军的子弹下,夺船的波斯人很快就被打退了。
  接弦战失败后,波斯人迅速驾船错开距离,准备玩炮。
  他们算是倒了血霉。
  共合海军的科技树没怎么重点攀,但是六百吨的船只上那二十门膛线炮是真的,这艘共合海军战船在炮战中完胜,舰长为了让对面见识到双方火炮的差距,没有动用苦味酸火箭弹。
  但是这些波斯人还真是固执,炮战输了,接弦战打不过,但是就是不投降,躲在船舱下顽抗,海军只好把船舱用木板钉住,将它拖回台湾处理。
  在台湾对大型船只的灭鼠工作是采取灌入氯气的方式,海军方面在受到二十多人被这帮波斯人杀害的重大损失后,孙涛下令对这艘波斯的船只内灌入氯气,氯气比空气中向水一样流入船舱中,渗透到这艘船的拐拐角角,在船中顽抗的人员剧烈的咳嗽,沙哑窒息的惨叫从船舱中传来,这些波斯人从被海军炮击产生的洞中逃离。
  这时候再坚定的信仰也挡不住邪恶的毒气,最后这艘船无可抵抗的被攻陷了。
  全船只幸存九人。
  在这件事发生的十天后,程攀亲自来到台湾,把玩着手中的六枚长短大小各不相同,似透明,非透明令牌。
  在这些令牌上令中隐隐有火焰飞腾,颜色变幻。
  “圣火令就这样到手了?”
  程攀的语气有些古怪,在程攀的超感中,圣火令中跳跃着一种火苗的神秘力量,在这种神秘力量的保护下,圣火令有着能抗住倚天剑的强度。
  程攀动用了炼心剑,好不容易才从上面挂下来一点碎屑,经过实验室的化验,其中有铝有钛有镍,材料很高级。
  程攀试了试将太阳之力的力量输入圣火令中,引起了圣火令中的力量激烈的反抗。
  圣火令中的神秘力量是经过明教历代持有者的真气灌透,结合明教众徒的信仰祭拜所产生的,而程攀输入太阳之力的过程中,被这股力量中的精神力量所影响。
  圣火令中似乎有一个魔音在程攀耳畔响起:“加入我,投入我,在火焰中永生。”
  已经初步明确道心的程攀虽然在这种魔音下有影响,但是还是可以保持一段时间的清醒,在这段时间内,程攀开始用太阳之力与圣火令中的力量进行争斗。
  一个小时后,程攀感到有些顶不住了,脑海中闪过自焚的念头后切断了自己与圣火令的联系。
  在和圣火令的争斗中,程攀的精神力消耗的很快,在每次断开之后程攀都觉得自己很困,但一觉过后,程攀恢复了。
  由继续与圣火令的神秘力量争斗,在这一次次过程中,程攀的精神力开始增长,对太阳之力的控制更加精细了。
  而在圣火令中原本的火焰力量在没有外界能量的支援下开始变得颓势起来,在程攀所在的地方下,唯科技论的正统大道横行,根本没有信仰明教的人为圣火令的火苗力量提供信仰之力。
  圣火令中原本的力量逐渐减小,而太阳之力鹊巢鸠占,大量的太阳之力在程攀不断的输送下在圣火令中开始占据主导,在此过程中程攀开始觉得圣火令和自己的联系变得紧密起来。
  照这个速度,两个月之后太阳之力将完全消灭圣火令中原来的力量。
  程攀干的这一切实际上是对圣火令实行炼化,在炼化过程中与信仰之力对抗,洗炼了程攀的意志,使程攀对自己的道更加明确。
  圣火令一出,倚天的剧情也就开始了。
  程攀在穿越以来整整种了十年的田,有时候差点都忘了自己在倚天世界。
  作为倚天世界的主角,张无忌已经九阳神功大成,从山崖中跳涯存活重新回到了人类社会。
  赵敏这个丫头在程攀这儿屡战屡败后转移目标,开始给华北起义军背后的领导者明教挖坑。
  灭绝正好想找借口寻明教的仇,开始上蹿下跳的联络武林各方实行灭魔联合阵线。
  江湖中的风波又要再一次起来了。
  程攀交代了一下领地的事项,决定出门看这出戏,既然来到这个世界就千万不要错过。
  程攀决定在7到8月请假,出门公干,至于干啥,以前程攀出门都是搞来大量的粮食和金银,领地中的高层主官都知道,对此表示理解。
  现在共合政府的运行框架已经差不多了,程攀离去一段时间也没多大影响,该运行的依旧按照计划进行。
  程攀作为领导者不需要日理万机,只需要制定规则,现在所以的工作规则基本完善,现在又处于平和时期,无需最高指挥官重大决策。
  程攀出门了。
  由于程攀的几年前在被围剿中将少林组织的除魔大会欺负的惨兮兮,给武林留下了一肚子怨气,众多少侠没有发挥就灰溜溜的走了,所以峨眉这次串联十分顺利。
  六大门派的完美阵容再次出现,一场紧密的大网向陕西境内的明教光明顶笼罩而来。
  但是现在光明顶上是杨逍主事,还是不能服人。
  程攀独自西行,出了共合领地后映入眼帘的北方大地一阵苍凉。
  相对共合境内整齐的水渠,欣欣向荣的农田,北方在田间劳作的农民行尸走肉般的打理着杂乱的农田。
  进入陕西后,程攀看到一些强盗作风的武林人士在烧杀劫掠,这些人打着除魔卫道的正义旗号,对这些小民手段残忍。
  这些武林人士通常是给这些无辜者套上明教教徒的帽子,然后再杀。
  至于六大门派也知道这些龌龊的事,但是这些德高望重的武林泰斗都没说啥。在他们看来,讨伐明教起因中死的那些武林世家中的人才算人命关天,至于这些泥腿子命贱如蝼蚁。
  哪怕是口念佛号的少林,也是有大量田地租给佃户的,佃户不交租,少林的执法堂会让你知道啥叫佛门护法金刚!被执法僧逼死的佃户也不是少数,最后死了人,少林在假惺惺的念几句超度经文,也算是功德一件。
  程攀这一路上看到的极多,心中充满怒气时,心里已经开始酝酿着超级严厉宗教法和结社法。
第80章
程攀的乱入
  “嘣!嘣!嘣!”
  一声声炮响从元军的大阵中响起,几十颗实心弹将一支农民军的阵线打出一个缺口,接着元军的骑兵从中央突破,将原本就惊恐万分的两千多农民军打散。
  随着这场小战争结束,北方的成规模的起义军基本被扑灭,元朝再次掌控了华北。
  自从共合军远征大都后,给元朝的权威带来了损害,明教似乎看到了机会,整个华北星星点点的起义不断,但是元军的力量还是强悍的。
  赵敏她爹由于勤王积极,得到了朝廷的信任,李察罕的军队得到了朝廷在物资上的支持,同时李察罕的军事才能也不错,炮骑协同的战术被他实验出来。
  依靠这种新战法,李察罕同学屡战屡胜,迅速成长为元朝倚重的柱石,整个华北在他的带领下在半年内被强行稳定下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8/65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