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姬三国(校对)第39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93/459

  现在楚国的技艺还在不断提升,生产力的差距愈发扩增,加之看到魏国这个成功的例子,这才渐渐醒悟。
  毕竟万变不离其宗,当张松意识到哪里不对之后,追溯其本源,虽不明白太多原理,但也隐约找到了问题所在。
  可惜,张松的提议,却响应者寥寥。
  益州也不乏想要脚踏实地的发展工坊的人、的士族——其实按照世家的处事逻辑,这才应该是正途!
  二十年前的世家,重视的是土地、是经典传承,而此时之工坊,不就是彼时之土地,此时之工艺技艺,不就是彼时之经典传承?
  什么时候,世家堕落到要放弃自己的基础,转而去追求镜花水月的利益?
  只能说……
  是刘璋一开始骚操作,加上楚国有意的推波助澜,一波将西川的士族打懵,“醒”过来之后跑错了方向。
  另外其实还有一重根本原因……
  益州府掌权的重臣中,很大一部分,是当初和刘焉一起入益州的外来者,其中就以吴懿为首。
  这些外来者在益州不过二十年,根没有彻底扎下来,自然也就更加求利,而不是求本,他们哪怕是对外的利益,与益州士族并不完全一致。
  在这批人的带动下,一部分益州士族也“浮躁”起来。
  张松此时还能够得到郑度、黄权,以及背后一部分士族的支持,就已经算是华夏士族的祖传智慧没丢干净。
  然而如今连吴懿这种西川扛鼎重臣,都已经“中间商”当得正欢,自然不会有什么太多支持,甚至给张松带来了不少抨击。
  最后吴懿站出来,说了句“公道话”,让双方各退一步,将代理楚货的税收,又提了提,用于南部的战事。
  算是暂时平息了争端,不过……治标不治本。
  与此同时,黄权府上,其嫡长子黄崇,此时已经彻底接受了“启蒙部”的启蒙,认可楚国的最终目的,是“八荒六合,四良如一”。
  对楚国内部、或者说是在煽动底层时,比如对韩人,宣传楚学的重点就是“四良如一”,也就是以“士农工商”的绝对平等为最终理想目标。
  而对于楚国之外、说服中高层目标时,启蒙部除了输出“四良如一”之外,还要说服目标认可“八荒六合”——也就是“全世界”、“任何地方”,都在楚学的光耀之内,并无敌我之别的意思。
  此时黄崇就已经相信,楚国是要真正为了“所有人”的,并不需要过于担心,益州并入楚国后,会被“分而食之”。
  的确现在看来,楚国在利益分配虽不完全平等,但至少是趋近于平等,荆州的本土士族,也在奋起直追,最重要的是,荆州士族……绝对称不上被打压。
  至于短期内的被收割,完全是实力原因,毕竟起步慢了。
  黄崇最初的时候,并不知道这位和自己聊得很投缘的楚商,是楚国机密部门的成员,不过现在……自然已经猜到。
  并且为了益州能够早日并入楚国怀抱,黄崇开始明里暗里的利用自己的身份,打探消息,并且为启蒙部的其他成员在益州铺路,还暗中试探自己父亲的态度,甚至试图间接说服黄权。
  同样的事情,在益州、乃至于整个大汉、全天下,都在发生着。
  否则……
  黄权也不会和一个楚商见面,现在黄权也能猜到,几个月前,介绍自己和这位“楚商”见面、并且相识的小伙伴,恐怕早就已经被启蒙,只是心照不宣、没有说出来而已。
  甚至此时在西川平定南蛮的前沿,正在与南中百蛮、益州郡士族联军交战的犍为郡,此时正自提一军,奉主帅张任之命,率数千众坚守城寨的孟达,也正和“启蒙部”联系着。
  而且相比之下,孟达不能算是被启蒙,而是……单纯的被策反!
  只是借助启蒙部深入敌内的影响力,令自身活动更加方便,同时也更容易联系法正而已。
  当初孟达是和法正一起入蜀的同乡好友,原本和法正一样,都不是很受看中。
  算起来还是借助启蒙部的力量,才令孟达受到了张任的赏识,有了出头的机会——否则孟达早就去投靠自己的同乡法正!
  现在孟达更想要在倒戈的时候,发挥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立下功勋,而不是单纯去抱大腿。
  可惜的是,也有启蒙部的成员,想要以赵云、张绣与张任的关系,去说服张任,结果直接被张任斩首明志,幸而没有牵扯到孟达这根线……
第五百二十四章
开辟南疆
  犍为郡朱提县,孟达此时率领所部七千余兵马,诈称三万,驻守在朱提山一带的营寨。
  现在犍为郡基本就是益州内乱的战场,一方是蜀侯的西川势力,另一方则是南部益州郡、牂牁郡的南中大族,以及永昌郡的南中各部落……
  所谓的“南蛮入侵”,实际上较真儿的话,并不算入侵,而是内乱,“南蛮”的大部分来源,都在汉室的地图之内,也就是益州的南部,只是影响力并没有蔓延过去,一到兵荒马乱、王朝衰微的时候,更是体现不出这里是汉朝疆域。
  永昌郡在一百多年前,还没有进入汉室的版图,而是古哀牢人生存的地方,一百三十多年前哀牢王附汉,后虽有叛乱,不过汉室都成功平叛。
  所谓的哀牢王国,也是实实在在的部落联盟国。
  一百多年前,哀牢王带着五十多万人附汉,而这五十多万属民,一共分封有七十七个邑王,很有商周初期,动辄几百个王的感觉。
  所谓邑王,实际统治的人数,也并不比亭长治下要协调的百姓多多少。
  后来没几年,下一代的哀牢王,大概是觉得没捞到什么好处,一“上岗”就开始轰轰烈烈的造反,那时候东汉还比较强盛,轻易便平息了叛乱,接着残余的哀牢人西迁,成了现在的掸国,掸国也就是唐时南诏国的前身,南诏国也就是宋时大理国的前身……
  犍为郡北部有一座大城、名城,也是现在张任主力所在——江阳。
  江阳临近泸水,因此在后世还有另一个名字,泸州。
  不是合肥的“庐州”,而是泸州老窖的“泸州”,同样现在孟达所在的朱提县,也是因为朱提山而得名,在朱提山西南数百里之外,还有一座更有的山——牛栏山。
  循着酒味的分部就能知道,现在西川应对南蛮的大概趋势。
  现在真正汉室境内的南蛮,基本都是在茅台……啊不,是云贵中“贵”的部分,“云”的部分大半是一百多年前才并入,而且还有一部分尚未并入,也就是现在的掸国。
  不过和当初的哀牢一样,只是部族联盟。
  面对这种实为“内乱”的南蛮入侵,西川的底线是泸水,目标是犍为郡,至于益州郡、永昌郡还有牂牁郡……也就那么回事儿了。
  因此江阳是西川平叛的大本营,而像是孟达,已经单独引兵来到泸水之南的牛栏山,算是深入敌占。
  在没有白兔效应的历史上,诸葛亮平定南蛮时,也是以泸水为分界……
  而且诸葛亮做的很彻底,或者说……放手得很彻底。
  从渡过泸水向南平叛算起,半年后就已经从泸水北归,整个过程十分迅速、堪称干脆利索——不利索也不行,毕竟历史上那次南蛮之祸,是发生在刘备刚去世的时候。
  如果不是诸葛亮迅速将南蛮按下去,怕是之后蜀汉也不得安宁,不仅其他各地大族,会看到南中大族的“壮举”,而且一旦日旷持久的话,也将意味着诸葛丞相无法服众!
  不过诸葛亮的干脆利索,却并非没有隐患……
  凭什么白图有技术碾压、生产力大幅带动作为筹码,对山越的收服都用了七八年之功,才有今日的“入籍率”,而诸葛亮什么都没有,带了几万汉军南下,之后半年就收服了南蛮?
  奥秘就在于,诸葛亮的“服”而不“收”。
  其实诸葛亮引兵北归之后,并不是功行圆满,而是彻底将所有江阳以南的汉军,全都调了回去。
  一方面将叛乱军打得服服帖帖,另一方面……给了南中大族更高的自主权。
  也就是战术上的问题,在战术层面解决,战略上的问题,诸葛亮也釜底抽薪的一并“解决”了。
  不仅叛乱军被打服,而且本来就是因为刘备跪掉之后,感觉西川势力已经没有前途,不想陪死、同时又想要争取更大利益,所以才到处起哄的南中大族,在可以自治之后,只要每年交出赋税和兵源,就可以安心做“土皇帝”,哪怕西川政权亡了,他们也可以投靠下个东家,自然也就不再搞事情。
  其实……有点类似于士燮一开始所争取的底线。
  和白图的迁民下山、筑城入籍,完全不是一个路数。
  而现在交州也已经在大开发之中,西川面对南蛮,却还在犹豫应该将底线划在哪。
  更重要的是,这次“南蛮入侵”,和历史上那次完全不是一个性质!
  现在战术层面上,作为叛乱军主力的“南蛮”,是被楚国赶到北上的,而战略层面上,南中大族现在跟着起哄,主要是因为楚货、或者说是中间商,挤压了他们的蜀锦、主要是井盐的生意。
  益州本就不大缺粮食,加上又有楚国的“带动”,偏偏又不学楚国转化为民众健康、也就是转化为肉类,或是将一部分田地改种蔬果……只是一味的增加粮食产量,也就令之前的益州,就有不少人口,开始脱离到农业生产之外,主要集中在蜀锦和井盐行业。
  无论战术层面、还是战略层面,都不是西川能解决的问题。
  因此现在张任想要平乱,难度比原本历史上的诸葛亮平南蛮,还要大了不少,只能勉强将影响,镇压在江阳以南。
  毕竟所谓的益州南蛮,在实力上其实不是汉军对手,只是借了地利之便——“不毛之地”的行军成本、驻扎成本,都高的惊人,更不用说还有瘴气、瘟疫。
  陈宫、沙摩柯率领的五溪独立师,也是带了整编的防疫军医,才敢深入进去……
  不过如果真在泸水以北守着,在补给充沛的平原上,汉军还是有绝对优势的。
  现在坐镇江阳的张任,自然不满足于只是“镇压”,毕竟他分析不到那么本质,对他而言,这只是规模大些、有百族参与的叛乱而已。
  所以张任才会将孟达在内的一部分将领,分批的派驻到江阳以南……至少他还不想放弃牂牁和益州郡北部。
  然而现在张任面临的困局是,想要彻底平乱,却没有后续支持,哪怕想要和南中大族谈判,西川也没人愿意站出来背这个锅——毕竟像诸葛亮那样,彻底放养的决定,也不是谁都能做的。
  何况……还有人惦记着南中的市场不想放弃,还想继续用低价盐,换取南中的金银,而这部分人,对蜀侯府政策的影响力还很大!
  可惜的是,张任虽然对蜀侯府的一些决定、一些重臣,心中十分不满,但却并没有改变他的忠诚。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93/45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