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奇物语(精校)第2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4/39

  靠在椅背上的周世锦,犹如脱力一般。
  如果真是如此,我就是凶手。我看似在用手术救人,实际上却害死了于扬!
  于扬啊于扬,你是怎么做到的?
  这个问题,只有于扬能解答。
  离开于家之时,周世锦没有忘记带上本应寄到他手上的邮包。那箱资料就在手边。
  除了文字资料,里面还有DV录像带。
  于扬的影像投射在大屏幕上,音容宛在,影像不息。周世锦仿佛在和这位老同学、老对手、老伙伴隔着阴阳对话——
  “老周,任何一个医学从业者看到我的手术方案,都会无法理解。如果能够穿越时空,将它拿给五年前的我,我也会斥之为一派胡言。一切都要从上次的学术会议说起,你一定还记得我的问题:癌症究竟是什么?当时你说,癌症是人类健康的杀手。可是为什么往往癌症都是从衰老或者病变的器官上发展而来的?在我们的知识体系中,它是一种恶性病变,可是就像我之前所说的,毁灭孕育于创造之中——”
  周世锦依然不解,“按照你的说法,癌症难道是一种自疗反应?”
  “是的,我们的器官会衰老,会失去功能,这时候我们的身体会发出警示,并且开始自我修复。但这种修复是失控的,好比将病毒安装到正常的电脑系统中。失控的结果是这些细胞疯狂地掠夺养分,却又无法生成正常的组织,最后将整个人体摧毁,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癌症。”
  “这就是你的理论,我听懂了。下一步是让这些无序的细胞回归秩序……你怎样才能做到?”
  “我的答案是创造——回到母体里,所有器官产生的初始时刻。不是让人回炉重造,而是利用现在的基因技术进行导向,模拟在子宫中器官第一次发育的场景,很快你就能看到孕育在毁灭中的创造——‘癌细胞’像胎儿般贪婪地吸收人体的营养,本身开始发展壮大。然而,因为基因药物的导向作用,它会向着我们预期的方向发展。这就是我委托海皇制药开发的药物,我叫它‘达斯特’,写成英文就是Dust——尘埃。‘尘归尘,土归土’,让‘癌细胞’与恶性组织分道扬镳,很贴切吧?”
  “所以在你的胸腔之中,第三个肺正在酝酿。而在其他医者看来,这东西只是一块经过伪装的癌组织,是欲除之而后快的病灶。你让我分别用两次手术清除病变的肺部,给新的器官腾出生长空间……”周世锦若有所思。
  “嗯,接下来,还有最难的一步,缝合神经和血管。这是个极为精细的活儿,一般人做不了,我想了想,自己好像也没这本事!”屏幕上的于扬,笑得很灿烂。
  “看来我这‘一把破刀’还有点用处。”周世锦笑了,笑容是发自内心的,可为什么觉得无比落寞?
  “所以,至少我的理论是可行的,我也证明给你看了。不知道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信的。”
  “不,现在我是真的服了。老于,为什么你一开始不告诉我呢?”
  “如果那时候告诉你,你还是会看成是梦话吧?我们都是一类人,坚持自己的信仰,毫不动摇。请你原谅,我想过很多方式,最终才觉得,唯有亲眼所见的事实才是说服你的唯一方式。”
  周世锦垂下眼帘。他已接受于扬的理论,可是代价呢?一位杰出的医生,一位良师益友……
  “别失望,老周,没有毁灭,就没有创造。但我还有一件事情要托付你,没有完全验证过的理论始终是设想,还有最后一步……”
  “我知道,你的哥哥,于飞……”
  不知过了多久,周世锦发现自己坐在一片黑暗之中。银幕早已熄灭,于扬的投影也消失无踪。
  他的心平静如夜晚的湖面。没有开灯,缓步走到窗前,透过窗外如墨的夜色,周世锦仿佛看到了最美的霞光。
  一年后的一次学术会议。
  “现在有请周世锦教授发言。”
  礼节性的掌声之中,周世锦走上主席台。他手中是厚厚一沓的发言稿,封面上,印着学生时代和于扬的合照。
  “不好意思,请多给我一张椅子。”
  在众人的惊愕之中,周世锦搬来了另一张椅子,他将一本书放在椅面上。那是于扬生前在病房中翻阅的那本神话。
  周世锦望了一眼观众席,轮椅上坐着的人痴痴笑着,五官与于扬酷似,轮椅背后,是紧抿嘴唇的妻子梁衡和徐平。
  轻轻点头致意后,周世锦摊开发言稿,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风暴——风暴一般的质疑,或者风暴一般的掌声。
  低沉的男声在礼堂回荡,听来仿若有另一个人相和。
  
  第42章
时空海(1)
  
  周袁发财了。
  7月4日中午下课后,学生科通知周袁去取汇款单。很快,系里便传遍了:这个整天吃馒头咸菜的穷人,收到了家里汇来的两万块钱。
  连着两天,周袁在食堂的小餐厅请了四回客,每次都花三四百块钱。要知道,在这之前,300块钱足够他一个月的生活费用了。
  周袁是个低调的人。一向贫穷的家里突然寄来这么多钱,而且汇款单的附言里还写着:儿子,寄去两万块钱先花着,没了再要。他想,难道父母中彩票了?他们都是老实人,应该也做不出什么杀人抢劫的事来,唯一让他担心的,是他们受了什么人的骗。那个小山村只有村委有电话,他虽然很想弄清楚事情的真相,但他没有打电话,以免这事传得更加沸沸扬扬。过几天就放暑假了,他一定要赶回去看看。
  做实验的时候,司教授问他:“听说你最近发财了?”
  周袁不好意思地挠挠头说:“家里寄来汇款单,学生科的同学传的吧,都知道了……让我请客,不好拒绝……”
  司教授笑眯眯地看着他说:“没关系,这是好事啊,至少,你可以有钱继续上学。别忘了,考我的研究生哦。”
  司教授很满意这个弟子。在天体物理学这个领域,周袁有着惊人的天赋。比如他曾经提出:“有没有天外之天的存在?是否所有生物都依赖水、氧气等条件而存在?在浩瀚的银河系,甚至银河系之外的博大宇宙,有没有这样的星球——没有水、没有氧气,而生物是依靠其他物质生存的呢?地球上的石头、土壤,也是否可以认为是一种生命形式呢?”
  司教授惊讶于他的想象力。天外之天这个概念,他还是第一次听说,而且是出自一个大二学生之口。想象力是笔宝贵的财富,特别是对于天体物理学而言。人类对于天体的研究,半是天造,半是人造,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只有想到了,才有可能去研究和探索,否则一切无从谈起。
  周袁家确实发财了。
  7月2日,周袁的父亲揣着手走进市里最大的王记珠宝店。店员有些轻蔑地对他说:“这里没厕所。”他说:“我不上厕所,我要见老板。”他固执地坐在大厅里,谁赶也不走,所有来买珠宝的人都会看一看这个衣衫褴褛的人。老板终于出现了,他把这个山民带到内室里,直截了当地问他有什么事。
  周树才从贴身的衣兜里掏出一个布包,一层又一层。然后,他把一颗拳头大的珍珠放在老板面前问:“你们要这个吗?”
  室内拉着窗帘,光线较为昏暗。这颗珍珠圆润光滑,周身散发着柔和的亮光,竟是一颗罕见的夜明珠!
  老板睁大眼睛张着嘴巴,下巴差点掉下来。凭他多年从事珠宝行业的经验来看,这是一颗价值连城的古代夜明珠。他颤抖着用手抚摸这颗珠,一股沁凉瞬间传至掌心。奇迹啊!有生之年竟然能见到这样的宝物,而且竟是一个山民送来的。
  他问:“卖多少?”
  周树才犹豫着伸出一巴掌。
  “五百万?”老板想探探这个老农的底,看他对价格了解多少。
  没想到,这回轮到山农张口结舌了。他说:“五……五百万?”
  紧接着,他马上说:“行!卖给你。”
  老板欣喜若狂,他捧着夜明珠,又仔细地看了半天。这颗巨大的古代夜明珠,市面上根本找不到,如果真要拿出去卖,二十几亿是不成问题的。五百万买来,这辈子、下辈子、下下辈子,都够花了。他问山民:“这个,哪儿来的,还有吗?”
  “还有一颗小一点的……”
  “我要,我全要了!”
  周袁没往村里打电话,村里却打电话找他了。村长说:“你父母突然死了,快回来吧。”
  周袁一下呆了,全身像淋了一盆冰水,从外凉到里。
  7月7日,他坐了最早的一班飞机,到达市里后又租了一辆出租车,跑了三个多小时,又走了四十多分钟的山路,终于赶回了家。
  这个小山村只有三十来户人家,在山上分散居住,最近的邻居离他家也有半里地。他的父母死亡时间是两天前,昨天最近的这个邻居到他家借筛子,发现周树才夫妇死在堂屋里。
  现场周围已经戒严,警察做了一些前期工作。夏天尸体易腐烂,就从山外运来冰块,将尸体低温冷藏了起来。
  周袁看着父母躺在冰块里。他们死状怪异,周身发青,眼球暴凸,血管粗大并高高隆起,看起来像一条条大型蚯蚓在身上爬行,极为恶心。
  周袁登时双目赤红,眼泪便流了出来。
  市警察局刑警大队大队长秦汉说:“不是他杀,不是自杀,不是抢劫——在死者枕头底下发现了一颗疑似夜明珠的珍珠,在床底下发现了四百九十八万元现金。像是得了某种病,而法医鉴定认为,如果是病的话,闻所未闻,见所未见。”
  警员朱彪将装着珍珠的包给周袁看。
  朱彪说:“这是你家的东西吗?”
  周袁拿起来仔细看了看,这好像是电视上见过的夜明珠,只不过他手中这个个头还要大一点。虽是在白天,但珠子在室内还是闪着温润的光泽。他摇摇头:“7月4日,我收到了家里寄的两万元汇款单。在这之前,我家是没有一分积蓄的。”
  “哦?”秦汉说,“这倒是个线索。”
  朱彪又拿出一只塑料袋,里面装着一张纸条,上面写着:别动珍珠。
  朱彪问:“认识这上面的字迹吗?”
  周袁只看了一眼,便十分肯定地说:“是我父亲写的。”
  奇怪,他写这几个字,是想提示什么呢?警告别人不要拿他的东西,还是另有寓意?难道,是在提示他珍珠危险,不要去拿?难道,父母的死亡与珍珠有关?
  秦汉的手机响了,接完电话,他表情凝重地对朱彪说:“你守在这儿,任何人不得接近此处。我要回市里一趟,王记珠宝店的老板死了,死状与这里的一样!”
  周袁说:“请允许我和你一起去。”
  秦汉说:“你还是留在这里,况且你去了也帮不上什么忙。”
  周袁坚持地说:“或许,我能帮上忙呢。”
  秦汉努了努嘴:“走吧。”
  
  第43章
时空海(2)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4/3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