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六册)(精注全译)第1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6/133

四月,太后欲侯诸吕,乃先封高祖之功臣郎中令无择为博城侯。鲁元公主薨,赐谥为鲁元太后。子偃为鲁王。鲁王父,宣平侯张敖也。封齐悼惠王子章为朱虚侯,以吕禄女妻之。齐丞相寿为平定侯。少府延为梧侯。乃封吕种为沛侯,吕平为扶柳侯,张买为南宫侯。
太后欲王吕氏,先立孝惠后宫子强为淮阳王,子不疑为常山王,子山为襄城侯,子朝为轵侯,子武为壶关侯。太后风【风:通“讽”,婉言劝说,暗示。】大臣,大臣请立郦侯吕台为吕王,太后许之。建成康侯释之卒,嗣子有罪,废,立其弟吕禄为胡陵侯,续康侯后。
四月,太后想要封吕氏子弟为侯,就先封高祖的功臣郎中令冯无择为博城侯。鲁元公主去世,赐谥号为鲁元太后。鲁元公主的儿子张偃被封为鲁王。鲁王的父亲,就是宣平侯张敖。太后封齐悼惠王的儿子刘章为朱虚侯,把吕禄的女儿嫁给他为妻。齐丞相齐寿被封为平定侯。少府阳成延被封为梧侯。于是封吕种为沛侯,封吕平为扶柳侯,封张买为南宫侯。
太后想要封吕氏子弟为王,先封孝惠帝后宫所生的儿子刘强为淮阳王,刘不疑为常山王,刘山为襄城侯,刘朝为轵侯,刘武为壶关侯。太后暗示大臣,于是大臣请求封郦侯吕台为吕王,太后批准了。建成康侯吕释之去世,嗣子有罪,被废黜,太后封他的弟弟吕禄为胡陵侯,来延续康侯的后代。
二年,常山王薨,以其弟襄城侯山为常山王,更名义。十一月,吕王台薨,谥为肃王,太子嘉代立为王。
三年,无事。
四年,封吕媭xū为临光侯,吕他为俞侯,吕更始为赘其侯,吕忿为吕城侯,及诸侯丞相五人。
宣平侯女为孝惠皇后时,无子,详【详:通“佯”,假装。】为有身,取美人子名之,杀其母,立所名子为太子。孝惠崩,太子立为帝。帝壮,或闻其母死,非真皇后子,乃出言曰:“后安能杀吾母而名我?我未壮,壮即为变。”太后闻而患之,恐其为乱,乃幽之永巷中,言帝病甚,左右莫得见。太后曰:“凡有天下治为万民命者,盖之如天,容之如地,上有欢心以安百姓,百姓欣然以事其上,欢欣交通而天下治。今皇帝病久不已,乃失惑惛乱,不能继嗣奉宗庙祭祀,不可属天下,其代之。”群臣皆顿首言:“皇太后为天下齐民计,所以安宗庙社稷甚深,群臣顿首奉诏。”帝废位,太后幽杀之。五月丙辰,立常山王义为帝,更名曰弘。不称元年者,以太后制天下事也。以轵zhǐ侯朝为常山王。置太尉官,绛侯勃为太尉。
二年(前186年),常山王去世,封他的弟弟襄城侯刘山为常山王,改名刘义。十一月,吕王吕台去世,谥号为肃王,太子吕嘉继位为王。
三年(前185年),没有重大事件。
四年(前184年),封吕媭为临光侯,封吕他为俞侯,封吕更始为赘其侯,封吕忿为吕城侯,同时封赏诸侯和丞相五人。
宣平侯的女儿做孝惠帝的皇后时,没有生下儿子,就假装怀孕,抱来一个美人的儿子做自己的儿子,将孩子的母亲杀死,立这个收养的孩子为太子。孝惠帝去世后,太子被立为皇帝。皇帝长大后,从别处听说自己的母亲已经死了,自己并不是皇后的亲生儿子,就说出这样的话:“皇后怎么能杀死我的母亲而让我做她的儿子呢?我还没有长大,等我长大后一定要作乱。”太后听说后为此担忧,害怕他作乱,就将他幽禁在永巷中,声称皇帝病重,身边的侍臣也不能见到皇帝。太后说:“凡是拥有天下治理万民的人,应该像苍天一样覆盖众生,像大地一样容纳万物,皇帝怀有欢愉之心来安定百姓,百姓就会高兴地事奉皇帝,欢愉和高兴相互交融,天下就能太平。现在皇帝久病不愈,已经迷惑昏乱,不能继承主持宗庙祭祀的重任,不能让他来治理天下,应该找人来取代他。”群臣都叩头说:“皇太后为天下民众考虑,为安定国家社稷而长远规划,我们叩头遵奉诏令。”皇帝被废黜,太后将他暗杀。五月丙辰日,立常山王刘义为皇帝,改名刘弘。皇帝即位不称元年,是因为太后代行皇帝职权处理天下大事。封轵侯刘朝为常山王。设置太尉一职,任命绛侯周勃为太尉。
五年八月,淮阳王薨,以弟壶关侯武为淮阳王。
六年十月,太后曰吕王嘉居处骄恣,废之,以肃王台弟吕产为吕王。夏,赦天下。封齐悼惠王子兴居为东牟侯。
七年正月,太后召赵王友。友以诸吕女为后,弗爱,爱他姬,诸吕女妒,怒去,谗之于太后,诬以罪过曰:“吕氏安得王!太后百岁后,吾必击之。”太后怒,以故召赵王。赵王至,置邸不见,令卫围守之,弗与食。其群臣或窃馈,辄捕论之。赵王饿,乃歌曰:“诸吕用事兮刘氏危,迫胁王侯兮强授我妃。我妃既妒兮诬我以恶,谗女乱国兮上曾不寤。我无忠臣兮何故弃国?自决中野兮苍天举直!于嗟不可悔兮宁蚤自财【财:通“裁”。】。为王而饿死兮谁者怜之!吕氏绝理兮托天报仇。”丁丑,赵王幽死,以民礼葬之长安民冢次。
己丑,日食,昼晦。太后恶之,心不乐,乃谓左右曰:“此为我也。”
五年(前183年)八月,淮阳王去世,封他的弟弟壶关侯刘武为淮阳王。
六年(前182年)十月,太后认为吕王吕嘉平时骄横放纵,将他废黜,封肃王吕台的弟弟吕产为吕王。夏季,大赦天下。封刘悼惠王的儿子刘兴居为东牟侯。
七年(前181年)正月,太后召见赵王刘友。刘友娶吕氏的女子为王后,却不喜欢她,宠爱别的姬妾。这个吕氏的女子心怀嫉妒,生气地离去,在太后面前说赵王的坏话,诬告他有罪说:“吕氏怎么能封王!太后去世以后,我一定会除掉他们。”太后很生气,因为这个缘故召见赵王。赵王到来,被安置在府邸而不接见,命令卫士将他围困起来,不给他食物。赵王的群臣中有人偷偷给他送饭吃,被发现就逮捕论罪。赵王感到饥饿,就唱道:“吕氏当权啊刘氏危急,胁迫王侯啊强令我娶妻。王妃嫉妒啊以恶名相诬,妒妇乱国啊皇帝不醒悟。没有忠臣啊为何离封国?野外自尽啊苍天伸冤屈!唉,无法后悔啊宁愿早自裁。封王却饿死啊谁能怜惜!吕氏无理啊托上天报仇。”丁丑日,赵王被幽禁而死,以平民的礼仪将他埋葬在长安百姓的墓地。
己丑日,发生日食,白天很昏暗。太后很厌恶,心里不高兴,就对身边的侍臣说:“这是因为我的缘故。”
二月,徙梁王恢为赵王。吕王产徙为梁王,梁王不之国,为帝太傅。立皇子平昌侯太为吕王。更名梁曰吕,吕曰济川。太后女弟【女弟:妹。】吕媭有女为营陵侯刘泽妻,泽为大将军。太后王诸吕,恐即崩后刘将军为害,乃以刘泽为琅邪王,以慰其心。
梁王恢之徙王赵,心怀不乐。太后以吕产女为赵王后。王后从官皆诸吕,擅权,微伺赵王,赵王不得自恣。王有所爱姬,王后使人酖杀之。王乃为歌诗四章,令乐人歌之。王悲,六月即自杀。太后闻之,以为王用妇人弃宗庙礼,废其嗣。
宣平侯张敖卒,以子偃为鲁王,敖赐谥为鲁元王。
秋,太后使使告代王,欲徙王赵。代王谢,愿守代边。
太傅产、丞相平等言,武信侯吕禄上侯,位次第一,请立为赵王。太后许之,追尊禄父康侯为赵昭王。九月,燕灵王建薨,有美人子,太后使人杀之,无后,国除。
二月,太后改封梁王刘恢为赵王。吕王吕产改封为梁王,梁王不去封国,担任皇帝的太傅。太后封皇子昌平侯刘太为吕王。梁国改名为吕国,吕国改名为济川国。太后的妹妹吕媭有一个女儿是营陵侯刘泽的妻子,刘泽担任大将军。太后封吕氏子弟为王,担心自己去世后刘将军作乱,就封刘泽为琅邪王,来安抚他。
梁王刘恢改封赵王,心里很不高兴。太后将吕产的女儿嫁给赵王为王后。王后的侍从官都是吕氏子弟,他们独断专行,暗中监视赵王,赵王不能自作主张。赵王有一个他所宠爱的姬妾,王后命人将她毒死了。赵王于是创作了诗歌四章,命令乐工演唱。赵王很悲伤,六月就自杀了。太后听说后,认为赵王为了女人背弃宗庙礼法,废黜他的嗣子的继承权。
宣平侯张敖去世,因他的儿子张偃是鲁王,所以追赐张敖谥号为鲁元王。
秋季,太后派使者告诉代王,想要改封他为赵王。代王谢绝了,希望在代国戍守边疆。
太傅吕产、丞相陈平等人进言,武信侯吕禄是上等侯爵,在列侯中位列第一,请求封他为赵王。太后批准了,追尊吕禄的父亲建成康侯为赵昭王。九月,燕灵王刘建去世,他的美人生有一个儿子,太后派把这个孩子杀死,导致他没有子嗣,封国被削除。
八年十月,立吕肃王子东平侯吕通为燕王,封通弟吕庄为东平侯。
三月中,吕后祓【祓:一种禳灾祈福的祭祀。】,还过轵道,见物如苍犬,据【据:《汉书·五行志》《前汉纪·高后纪》等书作“橶”或“撠”,有刺击、抓住的意思,可以理解为扑咬。】高后掖【掖:通“腋”。】,忽弗复见。卜之,云赵王如意为祟。高后遂病掖伤。
高后为外孙鲁元王偃【鲁元王偃:张敖谥元王,此处“元”为衍字。】年少,蚤失父母,孤弱,乃封张敖前姬两子,侈为新都侯,寿为乐昌侯,以辅鲁元王偃。及封中大谒者张释为建陵侯,吕荣为祝兹侯。诸中宦者令丞皆为关内侯,食邑五百户。七月中,高后病甚,乃令赵王吕禄为上将军,军北军;吕王产居南军。吕太后诫产、禄曰:“高帝已定天下,与大臣约,曰:‘非刘氏王者,天下共击之。’今吕氏王,大臣弗平。我即崩,帝年少,大臣恐为变。必据兵卫宫,慎毋送丧,毋为人所制。”辛巳,高后崩,遗诏赐诸侯王各千金,将相、列侯、郎吏皆以秩赐金。大赦天下。以吕王产为相国,以吕禄女为帝后。
八年(前180年)十月,太后封吕肃王的儿子东平侯吕通为燕王,封吕通的弟弟吕庄为东平侯。
三月中旬,吕后举行祓祭,回来经过轵道,看见一个形似黑狗的东西,扑咬她的腋下,忽然又不见了。她找人占卜,说是赵王刘如意的鬼魂作祟。高后于是因为腋下的伤而生病。
高后因为外孙鲁王张偃年纪小,很早就失去父母,孤立无助,就分封张敖以前姬妾的两个儿子,张侈为新都侯,张寿为乐昌侯,以此辅佐鲁王张偃。又封中大谒者张释为建陵侯,吕荣为祝兹侯。宫中担任令和丞的宦者都被封为关内侯,每个人食邑五百户。七月中旬,高后病情严重,于是她任命赵王吕禄为上将军,统领北军;吕王吕产统领南军。吕太后告诫吕产、吕禄说:“高帝平定天下以后,和大臣约定,说:‘不是刘氏子弟而称王的,天下人一起攻打他。’现在吕氏封王,大臣心中不满。我就要死了,皇帝年纪小,大臣恐怕会作乱。你们一定要掌管军队保卫皇宫,千万不要给我送丧,不要被别人所控制。”八月辛巳日,高后去世,留下诏书赏赐诸侯王每个人一千金,将相、列侯、郎官都按照品秩赏赐金钱。大赦天下。高后任命吕王吕产为相国,立吕禄的女儿为皇后。
高后已葬,以左丞相审食其为帝太傅。
朱虚侯刘章有气力,东牟侯兴居其弟也,皆齐哀王【齐哀王:刘襄。】弟,居长安。当是时,诸吕用事擅权,欲为乱,畏高帝故大臣绛、灌等,未敢发。朱虚侯妇,吕禄女,阴知其谋。恐见诛,乃阴令人告其兄齐王,欲令发兵西,诛诸吕而立。朱虚侯欲从中与大臣为应。齐王欲发兵,其相弗听。八月丙午,齐王欲使人诛相,相召平乃反,举兵欲围王,王因杀其相,遂发兵东,诈夺琅邪王兵,并将之而西。语在齐王语【齐王语:指《齐悼惠王世家》。】中。
高后被安葬以后,朝廷任命左丞相审食为皇帝的太傅。
朱虚侯刘章有勇力,东牟侯刘兴居是他的弟弟,他们都是齐哀王的弟弟,居住在长安。在这个时候,吕氏当政专权,想要作乱,畏惧高帝的旧臣绛侯、灌婴等人,还没有敢行动。朱虚侯的妻子,是吕禄的女儿,他在暗中打听到他们的阴谋。他担心自己被诛杀,就暗中派人告诉他的哥哥齐王,想要让他发兵西进,诛灭吕氏而自立为帝。朱虚侯想要在宫中和大臣做内应。齐王想要发兵,他的相国不服从命令。八月丙午日,齐王想要派人诛杀相国,相国召平竟然反叛,举兵想要围攻齐王,齐王趁机杀死了他的相国,终于发兵东进,用计谋夺取了琅邪王的军队,合并两支军队向西进发。相关记载在齐王的传记中。
齐王乃遗诸侯王书曰:“高帝平定天下,王诸子弟,悼惠王王齐。悼惠王薨,孝惠帝使留侯良立臣为齐王。孝惠崩,高后用事,春秋高,听诸吕,擅废帝更立,又比杀三赵王,灭梁、赵、燕以王诸吕,分齐为四。忠臣进谏,上惑乱弗听。今高后崩,而帝春秋富,未能治天下,固恃大臣诸侯。而诸吕又擅自尊官,聚兵严威,劫列侯忠臣,矫制以令天下,宗庙所以危。寡人【寡人:王侯的自称。】率兵入诛不当为王者。”汉闻之,相国吕产等乃遣颍阴侯灌婴将兵击之。灌婴至荥阳,乃谋曰:“诸吕权兵关中,欲危刘氏而自立。今我破齐还报,此益吕氏之资也。”乃留屯荥阳,使使谕齐王及诸侯,与连和,以待吕氏变,共诛之。齐王闻之,乃还兵西界待约。
齐王于是写信给诸侯王说:“高帝平定天下,封子弟们为王,悼惠王被封为齐王。悼惠王去世以后,孝惠帝派留侯张良立我为齐王。孝惠帝去世,高后当政,她年纪大了,听信吕氏子弟的话,擅自废立皇帝,又接连杀死三位赵王,灭掉梁国、赵国、燕国来封吕氏子弟为王,齐国也被一分为四。忠臣进言劝谏,高后迷惑昏乱不能采纳。现在高后去世,而皇帝还年轻,不能治理天下,当然要依靠大臣和诸侯的力量。可是吕氏擅自任命自家人为高官,聚集军队树立威严,胁迫列侯和忠臣,假传制命来号令天下,宗庙因此陷入危亡。我要率领军队进宫诛杀那些不应当被封为王的人。”汉朝廷得知这一消息,相国吕产等人就派颍阴侯灌婴率领军队去迎战。灌婴来到荥阳,就与人谋划说:“吕氏控制了关中的军队,想要危害刘氏而自立为皇帝。现在我打败齐军回去复命,这是在增加吕氏作乱的资本。”于是他留在荥阳驻扎,派使者告知齐王和诸侯,和他们结盟,来等待吕氏作乱,共同将其诛灭。齐王听说后,就撤军回到齐国的西部边界,按照约定等待时机。
吕禄、吕产欲发乱关中,内惮绛侯、朱虚等,外畏齐、楚兵,又恐灌婴畔之,欲待灌婴兵与齐合而发,犹豫未决。当是时,济川王太、淮阳王武、常山王朝名为少帝弟,及鲁元王吕后外孙,皆年少未之国,居长安。赵王禄、梁王产【梁王产:梁国已经改名为吕国。】各将兵居南北军,皆吕氏之人。列侯群臣莫自坚其命。
太尉绛侯勃不得入军中主兵。曲周侯郦商老病,其子寄与吕禄善。绛侯乃与丞相陈平谋,使人劫郦商,令其子寄往绐【绐:欺骗。】说吕禄曰:“高帝与吕后共定天下,刘氏所立九王,吕氏所立三王,皆大臣之议,事已布告诸侯,诸侯皆以为宜。今太后崩,帝少,而足下佩赵王印,不急之国守藩,乃为上将,将兵留此,为大臣诸侯所疑。足下何不归印,以兵属太尉?请梁王归相国印,与大臣盟而之国,齐兵必罢,大臣得安,足下高枕而王千里,此万世之利也。”吕禄信然其计,欲归将印,以兵属太尉。使人报吕产及诸吕老人,或以为便,或曰不便,计犹豫未有所决。吕禄信郦寄,时与出游猎。过其姑吕媭,媭大怒,曰:“若为将而弃军,吕氏今无处矣。”乃悉出珠玉宝器散堂下,曰:“毋为他人守也。”
左丞相食其免。
吕禄、吕产想要在关中发动叛乱,对内忌惮绛侯、朱虚侯等人,对外畏惧齐国、楚国的军队,又担心灌婴背叛他们,想要等到灌婴的军队与齐国的军队交战再行动,因此犹豫不决。在这个时候,济川王刘太、淮阳王刘武、常山王刘朝名义上是少帝的弟弟,以及吕后的外孙鲁王,都因为年纪小而没有前往封国,居住在长安。赵王吕禄、吕王吕产各自率领军队驻扎在南北军,他们都是吕氏的人。列侯和群臣没有人坚信自己能够保全性命。
太尉绛侯周勃无法进入军中掌管兵权。曲周侯郦商年老多病,他的儿子郦寄和吕禄关系很好。绛侯就和丞相陈平谋划,派人劫持郦商,命令他的儿子郦寄前去欺骗吕禄说:“高帝和吕后一起平定天下,刘氏有九人被封为王,吕氏有三人被封为王,都是大臣商议决定的,事情已经通告诸侯,诸侯都认为很妥当。现在太后去世了,皇帝年少,而您佩带赵王的印玺,不赶快回到封国守卫国土,却担任上将军,率领军队留在这里,被大臣和诸侯所猜疑。您为什么不交还将军印,把军队交给太尉呢?也请吕王交还他的相国印,和大臣盟誓后回到封国,这样齐国的军队一定会撤退,大臣也能够安心,您就可以高枕无忧地统治方圆千里的国土了,这是传承万世的好事。”吕禄相信了他的建议,想要交还将军印,把军队交给太尉。他派人报告吕产和吕氏的老人,有的人认为这样做可行,有的人认为不可行,正在犹豫而尚未决定。吕禄信任郦寄,经常和他外出狩猎。有一次经过姑母吕媭家,吕媭非常生气,说:“你身为将军却要放弃军队,吕氏现在没有安身的地方了。”于是她拿出全部珠玉宝器散放在堂下,说:“不要为别人看守这些东西了。”
左丞相审食其被罢免。
八月庚申旦,平阳侯窋行御史大夫事,见相国产计事。郎中令贾寿使从齐来,因数产曰:“王不蚤之国,今虽欲行,尚可得邪?”具以灌婴与齐、楚合从,欲诛诸吕告产,乃趣cù产急入宫。平阳侯颇闻其语,乃驰告丞相、太尉。太尉欲入北军,不得入。襄平侯通尚【尚:掌管。】符节。乃令持节矫内nà太尉北军。太尉复令郦寄与典客刘揭先说吕禄曰:“帝使太尉守北军,欲足下之国,急归将印辞去,不然,祸且起。”吕禄以为郦兄kuàng【郦兄:郦寄,字况。兄,通“况”。】不欺己,遂解印属典客,而以兵授太尉。太尉将之入军门,行令军中曰:“为吕氏右袒,为刘氏左袒。”军中皆左袒为刘氏。太尉行至,将军吕禄亦已解上将印去,太尉遂将北军。
八月庚申日清晨,代行御史大夫职事的平阳侯曹窋,拜见相国吕产议事。郎中令贾寿出使齐国归来,趁机责备吕产说:“大王不早些回到封国,现在即使想去,还能去吗?”贾寿把灌婴与齐国、楚国结盟,想要诛灭吕氏的事情告诉吕产,于是催促他赶快进宫。平阳侯大致听到了这些话,于是驱车报告丞相、太尉。太尉想要进入北军,不能进去。襄平侯纪通主管符节。太尉于是命令襄平侯手持符节假传诏令让太尉进入北军。太尉又命令郦寄和典客刘揭先去劝吕禄说:“皇帝派太尉掌管北军,想要您回到封国,赶快交还将军印辞别,不这样做,将会引起灾祸。”吕禄认为郦兄不会欺骗自己,于是解下将军印交给典客,又把军队交给太尉。太尉率领这支军队进入军门,在军中发布命令说:“支持吕氏的袒露右臂,支持刘氏的袒露左臂。”军中都袒露左臂支持刘氏。太尉来到军营,将军吕禄也已经交出将军印离去了,太尉终于得以率领北军。
然尚有南军。平阳侯闻之,以吕产谋告丞相平,丞相平乃召朱虚侯佐太尉。太尉令朱虚侯监军门。令平阳侯告卫尉:“毋入相国产殿门。”吕产不知吕禄已去北军,乃入未央宫,欲为乱,殿门弗得入,裴回【裴回:同“徘徊”。】往来。平阳侯恐弗胜,驰语太尉。太尉尚恐不胜诸吕,未敢讼言【讼言:公开说。】诛之,乃遣朱虚侯谓曰:“急入宫卫帝。”朱虚侯请卒,太尉予卒千余人。入未央宫门,遂见产廷中。日餔【日餔:傍晚。】时,遂击产。产走,天风大起,以故其从官乱,莫敢斗。逐产,杀之郎中府吏厕中。
然而还有南军没有被控制。平阳侯听说后,将吕产的阴谋告知丞相陈平,丞相陈平于是召来朱虚侯辅佐太尉。太尉命令朱虚侯把守军门。他命令平阳侯告诉卫尉:“不要让相国吕产进入殿门。”吕产不知道吕禄已经离开北军,竟然进入未央宫,想要作乱,却不能进入殿门,只在殿门前徘徊。平阳侯担心不能取胜,驱车禀告太尉。太尉也担心不能战胜吕氏,不敢公开说要诛灭吕产,于是派朱虚侯对吕产说:“赶快进宫保护皇帝。”朱虚侯请求派兵,太尉给他士兵一千多人。进入未央宫门的时候,看见吕产已经在朝堂上了。傍晚时分,朱虚侯就向吕产发起进攻。吕产逃跑,天空刮起大风,因为这个缘故,他的侍从官慌乱,没有人敢抵抗。朱虚侯追赶吕产,在郎中府吏的厕所里将他杀死。
朱虚侯已杀产,帝命谒者持节劳朱虚侯。朱虚侯欲夺节信,谒者不肯,朱虚侯则从与载,因节信驰走,斩长乐卫尉吕更始。还,驰入北军,报太尉。太尉起,拜贺朱虚侯曰:“所患独吕产,今已诛,天下定矣。”遂遣人分部悉捕诸吕男女,无少长皆斩之。辛酉,捕斩吕禄,而笞杀吕媭。使人诛燕王吕通,而废鲁王偃。壬戌,以帝太傅食其复为左丞相。戊辰,徙济川王王梁,立赵幽王子遂为赵王。遣朱虚侯章以诛诸吕氏事告齐王,令罢兵。灌婴兵亦罢荥阳而归。
朱虚侯杀死吕产之后,皇帝命令谒者带着符节前去慰劳朱虚侯。朱虚侯夺取符节,谒者不肯交出,朱虚侯就坐上他的车,利用符节驱车飞奔,将长乐宫卫尉吕更始斩首。返回的时候,朱虚侯驱车进入北军,向太尉报告。太尉起身,下拜向朱虚侯庆贺说:“我们所担心的只是吕产,现在吕产已经被诛杀,天下安定了。”于是他派人分别将吕氏男女全部逮捕,无论老少全部斩首。九月辛酉日,将吕禄逮捕斩首,将吕媭笞打而死。派人诛杀燕王吕通,并且废黜鲁王张偃。九月壬戌日,朝廷任命皇帝的太傅审食其为左丞相。九月戊辰日,改封济川王为梁王,封赵幽王的儿子刘遂为赵王。派朱虚侯刘章将诛灭吕氏的事情告知齐王,让他撤兵。灌婴的军队也从荥阳撤回。
诸大臣相与阴谋曰:“少帝及梁、淮阳、常山王,皆非真孝惠子也。吕后以计诈名他人子,杀其母,养后宫,令孝惠子之,立以为后,及诸王,以强吕氏。今皆已夷灭诸吕,而置所立,即长用事,吾属无类【无类:没有幸存者。】矣。不如视诸王最贤者立之。”或言:“齐悼惠王高帝长子,今其适dí子【适子:嫡子。】为齐王,推本言之,高帝适长孙,可立也。”大臣皆曰:“吕氏以外家【外家:外戚,指帝王的母族、妻族。】恶而几危宗庙,乱功臣。今齐王母家驷sì钧【驷钧:齐哀王的舅舅。】,驷钧,恶人也。即立齐王,则复为吕氏。”欲立淮南王,以为少,母家又恶。乃曰:“代王方今高帝见子,最长,仁孝宽厚。太后家薄氏谨良。且立长故顺,以仁孝闻于天下,便。”乃相与共阴使人召代王。代王使人辞谢。再反,然后乘六乘传【六乘传:六匹马拉的驿车。】。后九月【后九月:闰九月。】晦日【晦日:每个月的最后一天,即二十九日或三十日。】己酉,至长安,舍代邸。大臣皆往谒,奉天子玺上代王,共尊立为天子。代王数让,群臣固请,然后听。
众大臣相互暗中商议说:“少帝和梁王、淮阳王、常山王,都不是孝惠帝的亲生儿子。吕后使用诡计把别人的儿子当作孝惠帝的儿子,杀死这些孩子的母亲,将他们养育在后宫,让孝惠帝把他们视为自己的儿子,立为后嗣,以及封为诸王,来增强吕氏的实力。现在吕氏已经被全部消灭,却留下他们所立的皇帝,等到他长大当权以后,我们就没有机会活下去了。不如从诸王中挑选一个最贤明的人立为皇帝。”有人说:“齐悼惠王是高帝的长子,现在他的嫡子为齐王,从血缘关系来说,他是高帝的嫡长孙,可以立为皇帝。”大臣都说:“吕氏凭借外戚的身份作恶而几乎危害国家,他们迫害功臣。现在齐王母族的驷钧,是个恶人。假如立齐王为皇帝,就会重现吕氏之乱。”想要立淮南王为皇帝,众人认为他年纪小,母族也很凶恶。于是众人说:“代王是高帝在世的儿子中,年纪最大的,他仁慈孝顺而宽容厚道。太后的家族薄氏也谨慎善良。况且立年长的儿子为皇帝本来就名正言顺,代王又凭借仁慈孝顺闻名于天下,立他为皇帝最妥当。”于是众人就暗中派人召来代王。代王派人推辞。使者第二次去,此后代王乘坐六匹马拉的驿车出发。闰九月己酉晦日,代王来到长安,居住在代国官邸。大臣都前往拜见,向代王进献天子印玺,共同立代王为天子。代王多次推让,群臣坚持请求,最后代王同意了。
东牟侯兴居曰:“诛吕氏吾无功,请得除宫。”乃与太仆汝阴侯滕公【滕公:夏侯婴。】入宫,前谓少帝曰:“足下非刘氏,不当立。”乃顾麾【麾:指挥。】左右执戟者掊【掊:通“踣”,放倒。】兵罢去。有数人不肯去兵,宦者令张泽谕告,亦去兵。滕公乃召乘舆车载少帝出。少帝曰:“欲将我安之乎?”滕公曰:“出就舍。”舍少府。乃奉天子法驾,迎代王于邸,报曰:“宫谨除。”代王即夕入未央宫。有谒者十人持戟卫端门,曰:“天子在也,足下何为者而入?”代王乃谓太尉。太尉往谕,谒者十人皆掊兵而去。代王遂入而听政。夜,有司分部诛灭梁、淮阳、常山王及少帝于邸。
代王立为天子,二十三年崩,谥为孝文皇帝。
东牟侯刘兴居说:“诛灭吕氏我没有立功,请求为陛下清理宫廷。”于是他和太仆汝阴侯滕公进入宫中,上前对少帝说:“您不是刘氏的后代,不应当做皇帝。”于是他回头指挥持戟的侍卫放下武器离开。有几个人不肯放下武器,宦者令张泽上前告谕,他们也放下了武器。滕公于是叫来车驾载着少帝离开皇宫。少帝说:“你们想把我安置在哪里?”滕公说:“出宫住在官署。”少帝被安置在少府居住。于是群臣随天子车驾,去官邸迎接代王,报告说:“宫廷已经清理过了。”代王在当天晚上进入未央宫。有谒者十人持戟守卫端门,说:“天子在这里,您为什么要进去?”代王就转告太尉。太尉上前告谕,十名谒者都放下武器走开了。代王终于进入宫中处理政事。夜里,百官分别到各官署诛杀梁王、淮阳王、常山王和少帝。
代王被立为天子,在位二十三年去世,谥号为孝文皇帝。
太史公曰:孝惠皇帝、高后之时,黎民得离战国之苦,君臣俱欲休息乎无为,故惠帝垂拱【垂拱:垂衣拱手,形容圣人无为而治。】,高后女主称制,政不出房户,天下晏然【晏然:安定的样子。】。刑罚罕用,罪人是希。民务稼穑,衣食滋殖。
太史公说:孝惠皇帝、高后的时候,百姓得以摆脱战乱纷争的苦难,君臣都想要借助清静无为来休养生息,所以惠帝垂衣拱手统治天下,高后以女人的身份代行皇帝职权,政令不出宫门,就使天下安定太平。很少使用刑罚,犯罪的人很少。民众勤于耕作,衣食越发丰足。
卷十 孝文本纪第十
本篇是汉文帝刘恒的本纪,记述了他一生的主要事迹。文帝在诸吕之乱后被大臣拥立,心中始终惊惧不安,然而他精于统治术,不但稳定了政局,而且延续了汉朝建国以来的休养生息政策,被誉为一代明君。
孝文皇帝,高祖中子也。高祖十一年春,已破陈豨军,定代地,立为代王,都中都。太后薄氏子。即位十七年,高后八年,七月,高后崩。九月,诸吕吕产等欲为乱,以危刘氏,大臣共诛之,谋召立代王,事在吕后语【吕后语:指《吕太后本纪》。】中。
丞相陈平、太尉周勃等使人迎代王。代王问左右郎中令张武等。张武等议曰:“汉大臣皆故高帝时大将,习兵,多谋诈,此其属意非止此也,特畏高帝、吕太后威耳。今已诛诸吕,新啑血【啑血:喋血。】京师,此以迎大王为名,实不可信。愿大王称疾毋往,以观其变。”中尉宋昌进曰:“群臣之议皆非也。夫秦失其政,诸侯豪桀并起,人人自以为得之者以万数,然卒践天子之位者,刘氏也,天下绝望,一矣。高帝封王子弟,地犬牙相制,此所谓盘石之宗也,天下服其强,二矣。汉兴,除秦苛政,约法令,施德惠,人人自安,难动摇,三矣。夫以吕太后之严,立诸吕为三王,擅权专制,然而太尉以一节入北军,一呼士皆左袒,为刘氏,叛诸吕,卒以灭之。此乃天授,非人力也。今大臣虽欲为变,百姓弗为使,其党宁能专一邪?方今内有朱虚、东牟之亲,外畏吴、楚、淮南、琅邪、齐、代之强。方今高帝子独淮南王与大王,大王又长,贤圣仁孝,闻于天下,故大臣因天下之心而欲迎立大王,大王勿疑也。”代王报太后计之,犹与【犹与:同“犹豫”。】未定。卜之龟,卦兆得大横【大横:烧灼龟甲后出现横纹。】。占曰:“大横庚庚【庚庚:纹理横布的样子。】,余为天王,夏启以光【夏启以光:夏启的事业发扬光大。夏启为大禹之子,开创了父传子家天下的制度,这里用来暗示代王继承汉高帝的皇位合理合法。】。”代王曰:“寡人固已为王矣,又何王?”卜人曰:“所谓天王者乃天子。”于是代王乃遣太后弟薄昭往见绛侯,绛jiàng侯等具为昭言所以迎立王意。薄昭还报曰:“信矣,毋可疑者。”代王乃笑谓宋昌曰:“果如公言。”乃命宋昌参乘【参乘:乘车时居右负责警卫的人。】,张武等六人乘传诣长安。至高陵休止,而使宋昌先驰之长安观变。
孝文皇帝,是高祖排行居中的儿子。高祖十一年(前196年)春季,打败陈豨的军队后,平定代地,封文帝为代王,定都中都。他是太后薄氏的儿子。代王即位十七年,即高后八年,七月,高后去世。九月,吕氏子弟吕产等人想要作乱,来危害刘氏,大臣共同将其诛灭,商议召代王来,立他为皇帝,相关记载在吕后的传记中。
丞相陈平、太尉周勃等人派人迎接代王。代王询问身边的近臣郎中令张武等人。张武等人建议说:“汉朝廷的大臣都是当初高帝时的大将,熟悉兵事,多有权谋,他们的用意恐怕不止于此,只是因为畏惧高帝、吕太后的威势罢了。现在他们已经诛灭吕氏,血洗京城,他们名义上是迎接大王,实际上不可轻信。希望大王称病不要前往,以此观察事态的变化。”中尉宋昌进言说:“群臣的建议都是错误的。当初秦朝政治混乱,诸侯豪杰纷然起事,自认为能够得到天下的人有数以万计,然而最终登上天子之位的,是刘氏,天下豪杰已经对争夺皇帝之位不抱希望,这是第一点。高帝分封刘氏子弟为王,封国的疆界犬牙交错相互制约,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像磐石一样坚固的宗族,天下人因为其强大而臣服,这是第二点。汉朝创建以后,废除了秦朝严苛的政令,精简法令,施以恩惠,人们都安居乐业,难以动摇,这是第三点。凭借吕太后的威严,吕氏已经有三人封王,在朝中独断专权,然而太尉持符节进入北军,呼喊一声就使士兵都袒露左臂,支持刘氏,背叛吕氏,最终消灭吕氏。这是上天授予的神威,不是人力所能做到的。现在大臣即使想要作乱,百姓也不会为他们所驱使,他们的党羽难道能齐心协力吗?现在内有朱虚侯、东牟侯这样的亲属,对外畏惧吴王、楚王、淮南王、琅邪王、齐王、代王的强大。现在高帝的儿子只有淮南王和大王,大王又年长,贤能圣明而仁慈孝顺,闻名于天下,所以大臣顺应天下人心而想要迎接大王立为皇帝,大王不要怀疑。”代王报告太后与其商议,还是犹豫不决。于是用龟甲来占卜,得到大横的卦象。卜辞说:“纹络粗横,我为天王,夏启事业,散发光芒。”代王说:“我本来已经是王了,还要做什么王?”占卜的人说:“这里所说的天王就是天子。”于是代王派太后的弟弟薄昭前去拜见绛侯,绛侯等人把迎立代王的意图如实告知薄昭。薄昭回来报告说:“可以相信了,不用怀疑了。”代王于是笑着对宋昌说:“果然如您所说。”他命令宋昌为参乘,张武等六人也乘坐驿车前往长安。走到高陵停下休息,代王派宋昌先驱车去长安观察局势的变化。
昌至渭桥,丞相以下皆迎。宋昌还报。代王驰至渭桥,群臣拜谒称臣。代王下车拜。太尉勃进曰:“愿请间【请间:指在空闲时通报事情,不方便公布于众。】言。”宋昌曰:“所言公,公言之。所言私,王者不受私。”太尉乃跪上天子玺符。代王谢曰:“至代邸而议之。”遂驰入代邸。群臣从至。丞相陈平、太尉周勃、大将军陈武、御史大夫张苍、宗正刘郢、朱虚侯刘章、东牟侯刘兴居、典客刘揭皆再拜言曰:“子弘等皆非孝惠帝子,不当奉宗庙。臣谨请与阴安侯、列侯顷王后【阴安侯、列侯顷王后:汉高帝的大嫂、二嫂。刘邦称帝前,长兄刘伯去世,于是追封武哀侯,吕后时晋封武哀王,封其妻为阴安侯。刘邦称帝后,封二哥刘仲为代王,因匈奴进犯时弃城逃跑,被废为侯,死后其子刘濞封吴王,追谥他为顷王,因此其妻为顷王后。顷王后前有“列侯”二字,一说是衍字,一说是刘仲妻也像刘伯妻一样曾受封列侯。】与琅邪王、宗室、大臣、列侯、吏二千石议曰:‘大王高帝长子,宜为高帝嗣。’愿大王即天子位。”代王曰:“奉高帝宗庙,重事也。寡人不佞【不佞:没有才能。】,不足以称宗庙。愿请楚王计宜者,寡人不敢当。”群臣皆伏固请。代王西乡让者三,南乡让者再。丞相平等皆曰:“臣伏计之,大王奉高帝宗庙最宜称,虽天下诸侯万民以为宜。臣等为宗庙社稷计,不敢忽。愿大王幸听臣等。臣谨奉天子玺符再拜上。”代王曰:“宗室、将相、王、列侯以为莫宜寡人,寡人不敢辞。”遂即天子位。
群臣以礼次侍。乃使太仆婴与东牟侯兴居清宫,奉天子法驾,迎于代邸。皇帝即日夕入未央宫。乃夜拜宋昌为卫将军,镇抚南北军。以张武为郎中令,行殿中。还坐前殿,于是夜下诏书曰:“间者诸吕用事擅权,谋为大逆,欲以危刘氏宗庙,赖将相、列侯、宗室、大臣诛之,皆伏其辜。朕初即位,其赦天下,赐民爵一级,女子百户牛酒,酺【酺:聚会宴饮。】五日。”
宋昌来到渭桥,丞相以下官员都来迎接。宋昌返回报告。代王驱车来到渭桥,群臣都来拜见称臣。代王下车答拜。太尉周勃上前说:“我请求私下向大王奏事。”宋昌说:“所说的是公事,就公开说。所说的是私事,帝王不受理私事。”太尉于是跪下进献天子的印玺和符节。代王辞谢说:“到代国官邸再商议这件事。”于是他驱车进入代国官邸。群臣都跟随而来。丞相陈平、太尉周勃、大将军陈武、御史大夫张苍、宗正刘郢、朱虚侯刘章、东牟侯刘兴居、典客刘揭都两次下拜后进言说:“刘弘等人都不是孝惠帝的儿子,不应当主持宗庙祭祀。我们恭请阴安侯、列侯顷王后和琅琊王、宗室、大臣、列侯、二千石以上的官吏商议说:‘大王是高帝最年长的儿子,应该做高帝的继承人。’希望大王登上天子之位。”代王说:“尊奉高帝宗庙,事关重大。我没有才能,不足以尊奉宗庙。希望请求楚王重新考虑,我不敢担当。”群臣都跪拜坚决请求。代王面朝西方谦让三次,又面朝南方谦让两次。丞相陈平等人都说:“我们经过商议,认为大王尊奉高帝宗庙是最适宜的,即使让天下诸侯和百姓来考虑,他们也认为适宜。我们为国家社稷考虑,不敢轻率决定。希望大王听从我们的建议。我们再次下拜敬献天子玺印和符节。”代王说:“宗室、将相、诸王、列侯都认为没有人比我更适宜,我也不敢再推辞了。”于是他登上天子之位。
群臣按照礼仪依次侍立。于是派太仆夏侯婴和东牟侯刘兴居清理宫廷,奉迎天子车驾,去代国官邸迎接皇帝。皇帝在当天晚上进入未央宫。于是他在夜里任命宋昌为卫将军,安抚南北军。任命张武为郎中令,在殿中巡逻。皇帝回到前殿坐下,在当天夜里下诏书说:“此前吕氏当政专权,阴谋叛逆,想要危害刘氏宗庙,仰仗将相、列侯、宗室、大臣将其诛灭,使他们服罪受到惩罚。我刚即位,将要大赦天下,赏赐民众每人提升爵位一级,女子以一百户为单位赏赐酒肉,百姓聚会宴饮五天。”
孝文皇帝元年十月庚戌,徙立故琅邪王泽为燕王。
辛亥,皇帝即阼【即阼:登上宗庙东阶,象征皇帝正式即位。】,谒高庙。右丞相平徙为左丞相,太尉勃为右丞相,大将军灌婴为太尉。诸吕所夺齐、楚故地,皆复与之。
壬子,遣车骑将军薄昭迎皇太后于代。皇帝曰:“吕产自置为相国,吕禄为上将军,擅矫遣灌将军婴将兵击齐,欲代刘氏,婴留荥阳弗击,与诸侯合谋以诛吕氏。吕产欲为不善,丞相陈平与太尉周勃谋夺吕产等军。朱虚侯刘章首先捕吕产等。太尉身率襄平侯通持节承诏入北军。典客刘揭身夺赵王吕禄印。益封太尉勃万户,赐金五千斤。丞相陈平、灌将军婴邑各三千户,金二千斤。朱虚侯刘章、襄平侯通、东牟侯刘兴居邑各二千户,金千斤。封典客揭为阳信侯,赐金千斤。”
孝文皇帝元年(前179年)十月庚戌日,改封原琅邪王刘泽为燕王。
辛亥日,皇帝正式即位,拜谒高庙。右丞相陈平改任左丞相,太尉周勃担任右丞相,大将军灌婴担任太尉。吕氏所侵夺的原属齐国、楚国的土地,都归还齐王、楚王。
壬子日,文帝派车骑将军薄昭去代国迎接皇太后。皇帝说:“吕产自任相国,吕禄担任上将军,擅自假传诏令派灌将军率领军队攻打齐国,想要取代刘氏,灌婴留守荥阳没有进攻齐国,和诸侯共同谋划来诛灭吕氏。吕产想要作乱,丞相陈平和太尉周勃谋划夺取吕产等人的兵权。朱虚侯刘章率先逮捕吕产等人。太尉亲自率领襄平侯纪通持符节奉诏书进入北军。典客刘揭亲自夺取赵王吕禄的将军印。加封太尉周勃食邑一万户,赏金五千斤。加封丞相陈平、将军灌婴食邑各三千户,赏金两千斤。加封朱虚侯刘章、襄平侯纪通、东牟侯刘兴居食邑各二千户,赏金一千斤。封典客刘揭为阳信侯,赏金一千斤。”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6/13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