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六册)(精注全译)第5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3/133

十四年(前607年),晋灵公长大了,他生活十分奢侈,征收重税用以装饰宫殿。他还常在高台上用弹弓射人,就是为了观看人们躲避弹丸时惊恐的样子。厨师炖的熊掌不够烂,灵公就大发雷霆,竟然杀了厨师,并让宫女把厨师的尸体抬出宫,还要从朝廷上经过。赵盾、随会曾多次前来进谏,可是灵公并不听从;这回他们又在朝廷上看见了死人的手,因此又前来劝谏。随会先进去劝谏,灵公没有听从。灵公担心赵盾也会来劝谏,于是就让锄麑去刺杀赵盾。赵盾家的内屋门敞开着,锄麑见赵盾家非常简陋就退了出来,叹息道:“杀害忠臣,违抗国君的命令,这两种罪都是一样的。”于是便撞树自杀了。
初,盾常【常:通“尝”,曾经。】田【田:通“畋”,打猎。】首山,见桑下有饿人。饿人,眯明也。盾与之食,食其半。问其故,曰:“宦三年,未知母之存不,愿遗母。”盾义之,益与之饭肉。已而为晋宰夫,赵盾弗复知也。九月,晋灵公饮赵盾酒,伏甲将攻盾。公宰眯明知之,恐盾醉不能起,而进曰:“君赐臣,觞三行可以罢。”欲以去赵盾,令先,毋及难。盾既去,灵公伏士未会,先纵啮狗【啮狗:恶狗。】名敖。明为盾搏杀狗。盾曰:“弃人用狗,虽勐何为。”然不知明之为阴德也。已而灵公纵伏士出逐赵盾,眯明反击灵公之伏士,伏士不能进,而竟脱盾。盾问其故,曰:“我桑下饿人。”问其名,弗告。明亦因亡去。
盾遂奔,未出晋境。乙丑,盾昆弟将军赵穿袭杀灵公于桃园而迎赵盾。赵盾素贵,得民和;灵公少,侈,民不附,故为弑易。盾复位。晋太史董狐书曰“赵盾弑其君”,以视于朝。盾曰:“弑者赵穿,我无罪。”太史曰:“子为正卿,而亡不出境,反不诛国乱,非子而谁?”孔子闻之,曰:“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宣子,良大夫也,为法受恶。惜也,出疆乃免。”
赵盾使赵穿迎襄公弟黑臀于周而立之,是为成公。
从前,赵盾曾经到首山狩猎,看到桑树下有一个饥饿的人。此人名叫眯明。赵盾给了他一些吃的,他只吃了一半。赵盾问他为何不把食物吃完,他说:“我在外作了三年的仆人,不知道老母是否还健在,想把这剩下的食物留给母亲吃。”赵盾认为他是个孝子,就又给了他一些饭和肉。很快,眯明就做了晋灵公的厨师,赵盾并不知道这件事。九月,晋灵公邀请赵盾一起喝酒,设下埋伏想要害死赵盾。灵公的厨师眯明知道这件事后,担心赵盾喝醉后无法站起身逃跑,因而向赵盾进言说:“国君设宴赏赐您喝酒,只喝三杯就不要再喝了。”眯明想借此让赵盾在灵公下暗杀令前离开,避免他遇难。赵盾离开席位后,灵公事先埋伏的士兵还未会合,就先放出一条名叫敖的恶狗。眯明徒手帮赵盾杀死了恶狗。赵盾说:“不派人来杀我却用狗,虽然很凶猛,但是又有什么用呢。”然而他却不知道眯明是在暗中报答他的恩德。很快,晋灵公命令埋伏好的士兵出来追杀赵盾,眯明反击灵公的伏兵,伏兵不能前进,终于让赵盾逃脱了。赵盾问眯明为何要救自己,眯明回答说:“我就是当年桑树下那个饥饿的人。”赵盾问他叫什么名字,他没说。他也因此逃跑了。
赵盾逃脱了,可是并未逃出晋国的国境。乙丑日,赵盾的兄弟将军赵穿在桃园杀死了晋灵公并接回了赵盾。赵盾一向很受人敬重,所以很得民心;晋灵公年纪轻,生活奢侈,百姓都不愿亲附于他,因此很容易就杀了他。赵盾恢复了原来的官职。晋国太史董狐记载道:“赵盾杀了自己的国君”,并把这个记载拿到朝廷上让各位大臣看。赵盾说:“杀死国君的人是赵穿,我没罪。”太史董狐说:“你是众卿之长,虽然逃跑了但并没有逃出国境,回来后也没有诛杀乱臣贼子,杀国君的人不是你还是谁呢?”孔子听说了这件事,说:“董狐,是古代的好史官,秉笔直书而毫不隐瞒史实。宣子,是好大夫,为了遵守法制而情愿蒙受恶名。可惜啊,如果他逃出国界就能够免除弑君的罪名了。”
赵盾让赵穿到周都去迎接晋襄公的弟弟黑臀回国,立他为国君,便是晋成公。
成公者,文公少子,其母周女也。壬申,朝于武宫。
成公元年,赐赵氏为公族。伐郑,郑倍晋故也。三年,郑伯初立,附晋而弃楚。楚怒,伐郑,晋往救之。
六年,伐秦,虏秦将赤。
七年,成公与楚庄王争强,会诸侯于扈。陈畏楚,不会。晋使中行桓子伐陈,因救郑,与楚战,败楚师。是年,成公卒,子景公据立。
景公元年春,陈大夫夏征舒弑其君灵公。二年,楚庄王伐陈,诛征舒。
三年,楚庄王围郑,郑告急晋。晋使荀林父将中军,随会将上军,赵朔【赵朔:赵盾之子,晋国大夫。】将下军,郄克、栾书、先縠、韩厥、巩朔佐之。六月,至河。闻楚已服郑,郑伯肉袒与盟而去,荀林父欲还。先縠曰:“凡来救郑,不至不可,将率离心。”卒度河。楚已服郑,欲饮马于河为名而去。楚与晋军大战。郑新附楚,畏之,反助楚攻晋。晋军败,走河,争度,船中人指甚众。楚虏我将智罃。归而林父曰:“臣为督将,军败当诛,请死。”景公欲许之。随会曰:“昔文公之与楚战城濮,成王归杀子玉,而文公乃喜。今楚已败我师,又诛其将,是助楚杀仇也。”乃止。
晋成公,是晋文公的小儿子,他的母亲是周王室之女。壬申日,成公来到武宫朝拜祭祀。
晋成公元年(前606年),赐封赵氏担任公族大夫。讨伐郑国,因为郑国背叛了晋国。三年(前604年),郑襄公刚刚继位,便归附了晋国而背叛了楚国。楚王大怒,讨伐郑国,晋国前往救援。
六年(前601年),晋国攻打秦国,虏获了秦国将领赤。
七年(前600年),晋成公与楚庄王争夺霸主的地位,在扈邑会盟诸侯。陈国由于畏惧楚国,所以没去赴会。晋国派中行桓子攻打陈国,并借此援救郑国,与楚军交战,打败了楚军。这一年,晋成公去世,其子景公据继位。
景公元年(前599年)春季,陈国大夫夏征舒杀了自己的国君陈灵公。二年(前598年),楚庄王讨伐陈国,杀死了夏征舒。
三年(前597年),楚庄王包围了郑国,郑国向晋国告急。晋国派荀林父率领中军,随会率领上军,赵朔率领下军,郄克、栾书、先縠、韩厥以及巩朔辅佐这三人。六月,晋军来到黄河岸边。听说楚军已经把郑国降服了,逼迫郑伯赤裸上身投降,并与他签订了城下之盟后才撤兵,荀林父想要班师回朝。先縠说:“大家都是来援救郑国的,没有到达郑国是不可以回去的,否则将帅间会离心离德。”晋军最终渡过了黄河。楚国已经降服了郑国,本想在黄河饮马以显示自己的威名,之后再撤军返回。结果,楚军与晋军发生了激烈的交战。郑国刚刚依附楚国,十分害怕楚国,所以反而帮助楚军攻打晋军。晋军战败,逃到了黄河边,士兵们为了逃命争抢着要渡河,以至于船中有很多被砍断的手指。楚军抓获了晋国将领智罃。晋军返回后,荀林父说:“我是主帅,打了败仗,应该被处死,请国君杀死我吧。”晋景公想要答应他。随会说:“从前晋文公曾与楚军在城濮交战,楚成王回国后杀死了败将子玉,文公因此才面露喜色。如今楚军已经打败了我军,我们还要杀死军队的主帅,是帮楚国杀敌人啊。”晋景公于是没有杀荀林父。
四年,先縠以首计【首计:首谋。】而败晋军河上,恐诛,乃奔翟,与翟谋伐晋。晋觉,乃族縠。縠,先轸子也。
五年,伐郑,为助楚故也。是时楚庄王强,以挫晋兵河上也。
六年,楚伐宋,宋来告急晋,晋欲救之,伯宗谋曰:“楚,天方开之,不可当。”乃使解扬绐dài为救宋。郑人执与楚,楚厚赐,使反其言,令宋急下。解扬绐许之,卒致晋君言。楚欲杀之,或谏,乃归解扬。
七年,晋使随会灭赤狄。
八年,使郄克于齐。齐顷公母从楼上观而笑之。所以然者,郄克偻【偻:嵴背弯曲。】,而鲁使蹇【蹇:跛。】,卫使眇,故齐亦令人如之以导客。郄克怒,归至河上,曰:“不报齐者,河伯视之!”至国,请君,欲伐齐。景公问知其故,曰:“子之怨,安足以烦国!”弗听。魏文子请老休,辟郄克,克执政。
九年,楚庄王卒。晋伐齐,齐使太子强为质于晋,晋兵罢。
四年(前596年),先縠因为自己首先建议渡河导致晋军在黄河边被打败,担心被杀,于是逃奔翟国,与翟国谋划讨伐晋国。晋国觉察到这件事,就杀了先縠全族。先縠,是先轸的儿子。
五年(前595年),晋国讨伐郑国,原因是郑国曾帮助楚国攻打晋国。此时楚庄王的势力很强大,在黄河边击败了晋军。
六年(前594年),楚军讨伐宋国,宋国派人来晋国告急,晋景公想要营救宋国,伯宗献计说:“楚国,现在上天正在保佑着它,其势力锐不可当。”于是晋国派解扬前去假装答应救宋。郑国人抓住解扬并把他交给楚国,楚王赏赐给他很多财礼,让他去宋国说反话,以使宋国尽快投降。解扬假装答应楚王,最终把晋君的话告诉了宋国。楚王想要杀了他,有人劝谏,楚王才释放了解扬。
七年(前593年),晋国派随会率兵灭掉了赤狄。
八年(前592年),晋国派郄克出使齐国。齐顷公的母亲在楼上观看郄克并讥笑他。这样做的原因,是却克驼背,而鲁国使者腿瘸,卫国使者有一只眼睛瞎了,所以齐国派有同样残疾的人来引导宾客。郄克十分生气,回国途中来到黄河岸边,发誓说:“让河神来见证,我将来一定要报复齐国给予我的耻辱!”郄克回到晋国,请求晋景公发兵讨伐齐国。景公问明郄克想攻打齐国的原因后,说:“这是你个人的怨恨,怎么能够以此来搅扰国家呢!”景公于是没有听从他的话。魏文子因年迈请求退休,并向景公举荐了郄克,郄克开始掌握国政。
九年(前591年),楚庄王去世。晋国讨伐齐国,齐国派太子强到晋国充当人质,晋国这才罢兵。
十一年春,齐伐鲁,取隆。鲁告急卫,卫与鲁皆因郄克告急于晋。晋乃使郄克、栾书、韩厥以兵车八百乘与鲁、卫共伐齐。夏,与顷公战于鞍,伤困顷公。顷公乃与其右易位,下取饮,以得脱去。齐师败走,晋追北至齐。顷公献宝器以求平,不听。郄克曰:“必得萧桐侄子为质。”齐使曰:“萧桐侄子,顷公母;顷公母犹晋君母,奈何必得之?不义,请复战。”晋乃许与平而去。
楚申公巫臣盗夏姬以奔晋,晋以巫臣为邢大夫。
十二年冬,齐顷公如晋,欲上尊晋景公为王,景公让不敢。晋始作六军,韩厥、巩朔、赵穿、荀骓、赵括【赵括:赵衰之子,赵盾异母弟。】、赵旃【赵旃:赵括之子。】皆为卿,智自楚归。
十三年,鲁成公朝晋,晋弗敬,鲁怒去,倍晋。晋伐郑,取汜。
十四年,梁山崩。问伯宗,伯宗以为不足怪也。
十六年,楚将子反怨巫臣,灭其族。巫臣怒,遗子反书曰:“必令子罢于奔命!”乃请使吴,令其子为吴行人,教吴乘车用兵。吴晋始通,约伐楚。
十七年,诛赵同【赵同:赵衰之子,赵盾异母弟,赵括兄。】、赵括,族灭之。韩厥曰:“赵衰、赵盾之功岂可忘乎?奈何绝祀!”乃复令赵庶子武为赵后,复与之邑。
十九年夏,景公病,立其太子寿曼为君,是为厉公。后月余,景公卒。
厉公元年,初立,欲和诸侯,与秦桓公夹河而盟。归而秦倍盟,与翟谋伐晋。三年,使吕相让秦,因与诸侯伐秦。至泾,败秦于麻隧,虏其将成差。
五年,三郄谗伯宗,杀之。伯宗以好直谏得此祸,国人以是不附厉公。
十一年(前589年)春季,齐国讨伐鲁国,攻取了隆邑。鲁国向卫国告急,卫国与鲁国都通过郄克向晋国告急。晋国于是派郄克、栾书、韩厥统领八百辆战车与鲁、卫两国一起攻打齐军。夏季,晋军与齐顷公的军队在鞍交战,齐顷公负伤被困。顷公于是就与他的车右交换了位置,假装下车取水喝,因而得以逃脱。齐军被打败后逃走,晋军向北一直追赶到齐都。齐顷公献出许多宝器求和,可是晋军没有同意。郄克说:“必须得到萧桐侄子作为人质。”齐国的使者说:“萧桐侄子,是齐顷公的母亲;齐顷公的母亲就好比你们晋君的母亲,为什么一定要得到她呢?你们这么做违背了人伦大义,我们请求再次交战。”晋国这才答应与齐国讲和,并撤兵离开了。
楚申公巫臣因偷娶了夏姬而逃奔晋国,晋景公任命巫臣为邢大夫。
十二年(前588年)冬季,齐顷公来到晋国,打算尊奉晋景公为王,景公辞谢不敢接受。晋国开始创建六军,韩厥、巩朔、赵穿、荀骓、赵括以及赵旃都被封为卿。智罃也从楚国获释回到晋国。
十三年(前587年),鲁成公朝拜晋景公,晋景公对他不尊敬,鲁成公生气地离开了,背弃了与晋国订立的盟约。晋国攻打郑国,攻取了氾邑。
十四年(前586年),梁山发生了山崩。晋景公向伯宗询问此事,伯宗认为这不值得大惊小怪。
十六年(前584年),楚国的将领子反怨恨巫臣,杀了他的全家。巫臣非常愤怒,给子反写信说:“我一定会让你这辈子都疲于奔命!”他便向晋景公请命出使吴国,并让自己的儿子掌握吴国的外交事宜,教吴国人学习乘车和用兵的方法。吴晋两国开始有交往,并相约一起攻打楚国。
十七年(前583年),晋景公杀死了赵同、赵括,并诛灭了整个赵氏家族。韩厥说:“怎么能够遗忘赵衰、赵盾的功绩呢?怎能断绝他们的祭祀呢!”晋景公便又让赵氏的庶子赵武作为赵氏的继承人,又赐给他城池。
十九年(前581年)夏季,晋景公病危,立太子寿曼为君,便是晋厉公。一个多月以后,景公去世。
厉公元年(前580年),由于刚刚继承君位,厉公想要与诸侯会盟,于是与秦桓公隔着黄河缔结盟约。回来后秦国就违背了盟约,并与翟国合谋一起讨伐晋国。三年(前578年),晋国派吕相斥责秦国,趁机联合诸侯讨伐秦国。军队到达泾水后,在麻隧打败了秦军,并俘获了秦军的将领成差。
厉公五年(前576年),郄锜、郄犨与郄至三人进谗言诬陷伯宗,厉公于是杀了伯宗。伯宗因为喜欢直言劝谏而惹祸上身,百姓因此不再亲附厉公。
六年春,郑倍晋与楚盟,晋怒。栾书曰:“不可以当吾世而失诸侯。”乃发兵。厉公自将,五月度河。闻楚兵来救,范文子请公欲还。郄至曰:“发兵诛逆,见强辟之,无以令诸侯。”遂与战。癸巳,射中楚共王目,楚兵败于鄢陵。子反收余兵,拊循【拊循:慰问,鼓励。】欲复战,晋患之。共王召子反,其侍者竖【竖:对男佣的贱称。】阳谷进酒,子反醉,不能见。王怒,让子反,子反死。王遂引兵归。晋由此威诸侯,欲以令天下求霸。
厉公多外嬖姬,归,欲尽去群大夫而立诸姬兄弟。宠姬兄曰胥童,尝与郄至有怨,及栾书又怨郄至不用其计而遂败楚,乃使人间谢【谢:告。】楚。楚来诈厉公曰:“鄢陵之战,实至召楚,欲作乱,内子周立之。会与国不具,是以事不成。”厉公告栾书。栾书曰:“其殆有矣!愿公试使人之周微考之。”果使郄至于周。栾书又使公子周见郄至,郄至不知见卖也。厉公验之,信然,遂怨郄至,欲杀之。八年,厉公猎,与姬饮,郄至杀豕奉进,宦者夺之。郄至射杀宦者。公怒,曰:“季子欺予!”将诛三郄,未发也。郄钩欲攻公,曰:“我虽死,公亦病矣。”郄至曰:“信不反君,智不害民,勇不作乱。失此三者,谁与我?我死耳!”十二月壬午,公令胥童以兵八百人袭攻杀三郄。胥童因以劫栾书、中行偃于朝,曰:“不杀二子,患必及公。”公曰:“一旦杀三卿,寡人不忍益也。”对曰:“人将忍君。”公弗听,谢栾书等以诛郄氏罪:“大夫复位。”二子顿首曰:“幸甚幸甚!”公使胥童为卿。闰月乙卯,厉公游匠骊氏,栾书、中行偃以其党袭捕厉公,囚之,杀胥童,而使人迎公子周于周而立之,是为悼公。
六年(前575年)春季,郑国背弃晋国而与楚国订立了盟约,晋厉公大怒。栾书说:“不可以在我们管理国家时失去诸侯。”于是晋国派兵讨伐郑国。厉公亲自统领军队,五月时渡过黄河。听说楚军前来援救郑国,范文子于是请求晋厉公退兵。郄至说:“率军攻打叛逆者,遇到强敌就躲开,以后将无法再对诸侯发号施令。”于是晋军与楚军交战。癸巳日,晋军用箭射伤了楚共王的眼睛,楚军在鄢陵战败。子反收集残兵败将,加以安抚后,想要与晋国再次交战,晋国为此十分忧虑。楚共王召见子反,侍从竖阳谷向子反进酒,子反喝醉了,没去拜见楚共王。共王十分生气,斥责子反,子反自杀身亡。共王于是带领军队返回楚国。晋国从此威震诸侯,晋厉公想要趁这个机会号令天下,谋求霸主之位。
晋厉公有众多宠姬,返回晋国后,他打算罢免所有大夫的官职,而封赏各位宠姬的兄弟。其中有个宠姬的哥哥名叫胥童,曾与郄至有过节,再加上栾书又怨恨郄至不听从他的计谋但最终晋军还是打败了楚军,于是就暗中派人到楚国致歉。楚国派来的使者骗厉公说:“鄢陵之战,其实是郄至特意将楚军招来的,他要发动叛乱,迎接公子周回国即位。赶巧盟国的军队没有准备好,所以事情才没成功。”厉公将此事告诉了栾书。栾书说:“也许确有此事!国君您不妨试着派他到周都,然后暗中调查一下。”厉公果然派郄至去了周都。栾书又让公子周与郄至见面,郄至并不知自己被人出卖了。厉公验明后,认为郄至确实想谋反,于是怨恨郄至,打算杀掉他。八年(前573年),厉公外出狩猎,之后与宠姬宴饮,郄至杀了野猪想进献给厉公,可是野猪却被宦官抢走了。郄至因此射死了宦官。厉公十分生气,说:“季子你竟然如此欺辱我!”厉公打算要诛杀三郄,可是还未动手。郄钩想主动攻打厉公,说:“我虽然会死,但厉公也会因此痛苦。”郄至则说:“讲究忠信就不能背叛君王,追求明智就不能祸害百姓,要讲勇勐就不能发起动乱。失去这三条准则,谁还能亲近我们呢?我还是死了吧。”十二月壬午日,厉公派胥童率领八百名将士攻打并杀死了三郄。胥童趁机在朝廷上挟持了栾书与中行偃,并对厉公说:“如果不杀了这两个人,国君您以后必会遭遇祸患。”厉公说:“一个早上就杀死了三名大臣,我不忍再杀更多的人了。”胥童回答说:“可是别人会忍心杀了您。”厉公没听从胥童的话,并对栾书等人道歉表明他只想惩治郄氏的过错,说:“大夫们可以恢复官职了。”栾书与中行偃磕头拜谢说:“实在是太幸运了,太幸运了。”厉公任命胥童为卿。闰月乙卯日,厉公到匠骊氏家中游赏,栾书与中行偃带领党羽偷袭并逮捕了厉公,把厉公囚禁起来,并杀了胥童,同时派人到周都迎接公子周回国,拥立他为国君,便是晋悼公。
悼公元年正月庚申,栾书、中行偃弑厉公,葬之以一乘车。厉公囚六日死,死十日庚午,智罃迎公子周来,至绛,刑鸡与大夫盟而立之,是为悼公。辛巳,朝武宫。二月乙酉,即位。
悼公周者,其大父【大父:祖父。】捷,晋襄公少子也,不得立,号为桓叔,桓叔最爱。桓叔生惠伯谈,谈生悼公周。周之立,年十四矣。悼公曰:“大父、父皆不得立而辟难于周,客死焉。寡人自以疏远,毋几【几:通“冀”,希望。】为君。今大夫不忘文、襄之意而惠立桓叔之后,赖宗庙大夫之灵,得奉晋祀,岂敢不战战乎?大夫其亦佐寡人!”于是逐不臣者七人,修旧功,施德惠,收文公入时功臣后。秋,伐郑。郑师败,遂至陈。
三年,晋会诸侯。悼公问群臣可用者,祁傒举解狐。解狐,傒之仇。复问,举其子祁午。君子曰:“祁傒可谓不党矣!外举不隐仇,内举不隐子。”方会诸侯,悼公弟杨干乱行,魏绛戮其仆。悼公怒,或谏公,公卒贤绛,任之政,使和戎,戎大亲附。十一年,悼公曰:“自吾用魏绛,九合诸侯,和戎、翟,魏子之力也。”赐之乐,三让乃受之。冬,秦取我栎。
十四年,晋使六卿率诸侯伐秦,度泾,大败秦军,至棫林而去。
晋悼公元年(前572年)正月庚申日,栾书和中行偃杀了晋厉公,只用一辆车就简单地陪葬了厉公。厉公在遭到囚禁第六天时被杀,死后第十天是庚午日,智罃迎接公子周回到晋国,抵达绛城,杀鸡饮血同大夫盟誓,拥立公子周为国君,便是晋悼公。辛巳日,公子周到武宫朝拜祭祀。二月乙酉日,公子周即位。
晋悼公周的祖父是捷,捷是晋襄公的小儿子,没能继承国君之位,称为桓叔,他最受襄公的喜爱。桓叔生了惠伯谈,谈又生了悼公周。悼公周即位时,年仅十四岁。悼公说:“我的祖父和父亲都没能即位成为国君,他们被迫到周都避难,后来死在他乡。我以为自己与公室的关系早已疏远,并未希望当国君。今天各位大夫没忘记文公与襄公的意愿,而拥立我这个桓叔的后代当国君,全依赖祖宗以及先大夫的在天之灵,我才能够继续侍奉晋国的祭祀,怎么敢不兢兢业业啊!希望大夫们能够好好辅佐我!”悼公于是驱逐了不守臣道的七个大臣,重新修整祖宗的功业,向百姓广施恩惠,抚慰与晋文公一起回国的那些功臣的后代。秋季,晋国讨伐郑国。郑军被打败,晋军于是又侵犯陈国。
三年(前570年),晋国与各诸侯会盟。晋悼公问大臣们谁是可以重用的人,祁傒向悼公推荐了解狐。解狐,是祁傒的仇人。悼公又问,祁傒又举荐了自己的儿子祁午。君子说:“祁傒可算是不行偏私的人了!推举外人时不避讳仇人,推举家人时不避讳自己的儿子。”晋悼公正会见诸侯时,其弟杨干破坏了军队的行阵,魏绛因此杀了为他驾车的人。悼公大怒,有人劝说悼公,悼公最终认定魏绛确实很贤德,于是委他以重任,派他去与戎讲和,戎果真归附了晋国。十一年(前562年),悼公说:“从我开始任用魏绛起,已经九次成功会盟诸侯了,并且戎、翟与晋国也和好了,这可都是魏绛的功劳啊。”悼公于是赏赐给魏绛乐队,魏绛再三辞谢后才接受。冬季,秦军攻取了晋国的栎城。
十四年(前559年),晋悼公派六卿统领各诸侯国讨伐秦国,渡过泾水,把秦军打得大败,晋军一直追击到棫林才撤兵离开。
十五年,悼公问治国于师旷。师旷曰:“惟仁义为本。”冬,悼公卒,子平公彪立。
平公元年,伐齐,齐灵公与战靡下,齐师败走。晏婴曰:“君亦毋勇,何不止战?”遂去。晋追,遂围临菑,尽烧屠其郭中。东至胶,南至沂,齐皆城守,晋乃引兵归。
六年,鲁襄公朝晋。晋栾逞有罪,奔齐。八年,齐庄公微遣栾逞于曲沃,以兵随之。齐兵上太行,栾逞从曲沃中反,袭入绛。绛不戒,平公欲自杀,范献子【范献子:祁姓,范氏,名鞅,晋国政治家、外交家。】止公,以其徒击逞,逞败走曲沃。曲沃攻逞,逞死,遂灭栾氏宗。逞者,栾书孙也。其入绛,与魏氏谋。齐庄公闻逞败,乃还,取晋之朝歌去,以报临菑之役也。
十年,齐崔杼弑其君庄公。晋因齐乱,伐败齐于高唐去,报太行之役也。
十四年,吴延陵季子来使,与赵文子、韩宣子、魏献子语,曰:“晋国之政,卒归此三家矣。”
十九年,齐使晏婴如晋,与叔向语。叔向曰:“晋,季世也。公厚赋为台池而不恤政,政在私门,其可久乎!”晏子然之。
二十二年,伐燕。二十六年,平公卒,子昭公夷立。
十五年(前558年),悼公问师旷如何治国。师旷说:“只有仁义才是根本。”冬季,晋悼公去世,其子平公彪继位。
平公元年(前557年),晋国讨伐齐国,齐灵公的军队与晋军在靡下交战,齐军战败逃走。晏婴说:“国君既然没有勇气继续作战,那为何不停止战斗呢?”齐灵公于是撤兵离开了。晋军乘胜追击,包围了临菑,烧光了外城中的所有住屋,并杀光了周围的百姓。向东到胶水,向南到沂水,齐国人都据城坚守,晋军于是撤兵回国了。
六年(前552年),鲁襄公朝拜晋平公。晋国的栾逞有罪过,逃奔齐国。八年(前550年),齐庄公偷偷派栾逞前往曲沃,并派军队跟随他。齐军来到太行,栾逞在曲沃城中发动叛乱,袭击并进入绛城。绛城毫无防备,晋平公因此打算自杀,范献子阻止了他,并带领自己的家兵反击栾逞,栾逞被打败后逃到了曲沃。曲沃人一起攻打栾逞,将其杀死,并诛灭了整个栾氏家族。栾逞,是栾书的孙子。他攻入绛城时,曾与魏献子一起商讨过。齐庄公听说栾逞被打败了,就命令齐军返回了,在攻取了晋国的朝歌后离开,以报复临菑一战的仇恨。
十年(前548年),齐国的崔杼杀了自己的国君齐庄公。晋军借齐国发生动乱的时机,在高唐打败齐国后才离开,报太行一战之仇。
十四年(前544年),吴国的延陵季子到晋国出使,与赵文子、韩宣子、魏献子会谈,说:“晋国的政权,最终会落入这三家手中。”
十九年(前539年),齐国派晏婴出使晋国,与叔向交谈。叔向说:“晋国,现在已处于末世了。平公横征暴敛,大肆修建池台宫殿,并且不理朝政,国家的大权已落入卿大夫手中,这样下去晋国还能长治久安吗!”晏子认为很对。
二十二年(前536年),晋国讨伐燕国。二十六年(前532年),晋平公去世,其子昭公夷即位。
昭公六年卒。六卿【六卿:指韩氏、赵氏、魏氏、范氏、中行氏和智氏六个家族。】强,公室卑。子顷公去疾立。
顷公六年,周景王崩,王子争立。晋六卿平王室乱,立敬王。
九年,鲁季氏逐其君昭公,昭公居干侯。十一年,卫、宋使使请晋纳鲁君。季平子私赂范献子,献子受之,乃谓晋君曰:“季氏无罪。”不果入鲁君。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3/13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