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六册)(精注全译)第6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0/133

赵盾接替成季掌控国政两年后晋襄公去世,太子夷皋年幼。赵盾由于国家处于多事之秋,想拥立襄公的弟弟雍。雍当时在秦国,就派使臣前去迎接他。太子的母亲日夜啼哭,叩头对赵盾说:“先君犯了什么罪过,为什么想抛弃他的嫡子而另外选立国君呢?”赵盾为此事担心,害怕太子母亲的族人以及士大夫谋害他,于是就拥立太子,便是晋灵公,并派兵阻拦去秦国迎接公子雍的人。灵公即位之后,赵盾更加独揽朝政。
灵公即位十四年,越来越骄横放纵。赵盾多次进谏,灵公都不听从。有一次吃熊掌,因为熊掌没炖熟,就杀掉了厨师,让人将尸体抬到宫外,恰巧被赵盾看到。灵公因此很害怕,想要杀掉赵盾。赵盾向来仁慈爱人,曾经把食物给了一个饿倒在桑树下的人,这个人挺身保护了他,赵盾这才得以脱逃。赵盾还没有逃出国境,赵穿就杀掉了灵公,拥立襄公的弟弟黑臀为国君,便是晋成公。赵盾再次返回,掌管国家大权。君子讽刺赵盾“身为正卿,出逃没有越过国境,返回又不讨伐奸贼”,所以太史写下“赵盾杀了他的国君”。晋景公时,赵盾去世,谥号为宣孟。他的儿子赵朔承袭了爵位。
赵朔在晋景公三年(前597年)率领下军援救郑国,与楚庄王在黄河边交战。赵朔娶了晋成公的姐姐为妻。
晋景公三年(前597年),大夫屠岸贾想要诛杀赵氏全族。当初,赵盾活着的时候,曾梦到叔带扶着腰痛哭,极为悲伤;过了一会又大笑,还拍手歌唱。赵盾为这个梦进行占卜,龟甲上出现了先断绝而后又完好的征兆。赵氏的史官援查看了占卜的结果,说:“这个梦非常不吉利,并非应验到你的身上,而是应验到你儿子身上,但也是源于你的过错。等到你的孙子时,赵氏家族将越来越衰弱。”屠岸贾,起初受到晋灵公的宠信,等到晋景公时担任司寇,将要发难,想要惩治杀害灵公的凶手而牵涉到赵盾。他逐一告诉将领说:“赵盾虽然不知情,依然是罪魁祸首。身为人臣却杀害国君,他的子孙却依然在朝廷中做官,这怎么能再惩治别的罪犯呢?请大家诛杀赵氏。”韩厥说:“灵公遇害时,赵盾身在外地,我们的先君认为他并没有罪,因此没有诛杀他。现在大家将要诛杀他的后代,这并非先君的本意。现在是妄自诛杀,妄自诛杀就是作乱。臣子实行大事而不告知国君,便是无视国君。”屠岸贾没有听从。韩厥告知赵朔,让他尽快逃走,赵朔不肯,说:“您一定不要让赵氏的祭祀断绝,我就死而无憾了。”韩厥答应了他,称病不出。屠岸贾没有请示国君就擅自与诸位将领在下宫攻打赵氏,杀了赵朔、赵同、赵括、赵婴齐,并杀光了他们的家族。
赵朔的妻子是晋成公的姐姐,怀着赵朔的遗腹子,逃进晋景公的宫殿里躲了起来。赵朔有位门客名叫公孙杵臼,公孙杵臼对赵朔的朋友程婴说:“你为什么不去死?”程婴说:“赵朔的妻子身怀遗腹子,假如侥幸生下一位男孩,我就会侍奉他;假如是女孩,我再死也不晚。”过了不久,赵朔的妻子生产,生下一个男孩。屠岸贾听说后,就立刻前往宫里索要。赵朔的夫人将婴儿藏到裤子中,祈祷说:“如果赵氏宗族应当断绝,你就啼哭;如果不该断绝,你就不要出声。”等到搜查时,婴儿竟然没有发出声音。脱险后,程婴对公孙杵臼说:“如今一次没有找到,以后必定会再来搜查,如何是好?”公孙杵臼说:“扶立孤儿与赴死哪个更困难?”程婴说:“赴死容易,扶立孤儿困难。”公孙杵臼说:“赵氏先君待你相当优厚,你就勉强承担困难的事吧,我来做容易的事,请让我先赴死。”于是二人想办法弄来别人的孩子背着,将赵氏孤儿裹上绣花襁褓,藏于山中。程婴走出来,对众将谎称:“我程婴无能,没有能力扶立赵氏孤儿。谁能给我千金,我就告诉他赵氏孤儿的下落。”众将非常高兴,答应了他,出兵跟着程婴攻打公孙杵臼。公孙杵臼假装说:“小人啊程婴!过去在下宫遇到变故,你没有殉死,和我共同谋划藏匿赵氏孤儿,如今又出卖了我。纵然不能与我一起扶立他,又如何忍心出卖他呢!”怀抱婴儿大叫道:“天啊!天啊!赵氏孤儿有何罪过啊?请让他生存下来,只杀掉我公孙杵臼就可以了。”诸将不答应,就杀了公孙杵臼与孤儿。众将认为赵氏孤儿确实已经死了,都非常高兴。但是真正的赵氏孤儿却仍然活着,程婴最后与他一起隐匿在山里。
居十五年,晋景公疾,卜之,大业之后不遂者为祟。景公问韩厥,厥知赵孤在,乃曰:“大业之后在晋绝祀者,其赵氏乎?夫自中衍者皆嬴姓也。中衍人面鸟噣【鸟噣:鸟嘴。】,降佐殷帝大戊,及周天子,皆有明德。下及幽厉无道,而叔带去周适晋,事先君文侯,至于成公,世有立功,未尝绝祀。今吾君独灭赵宗,国人哀之,故见龟策。唯君图之。”景公问:“赵尚有后子孙乎?”韩厥具以实告。于是景公乃与韩厥谋立赵孤儿,召而匿之宫中。诸将入问疾,景公因韩厥之众以胁诸将而见赵孤。赵孤名曰武。诸将不得已,乃曰:“昔下宫之难,屠岸贾为之,矫以君命,并命群臣。非然,孰敢作难!微君之疾,群臣固且请立赵后。今君有命,群臣之愿也。”于是召赵武、程婴遍拜诸将,遂反与程婴、赵武攻屠岸贾,灭其族。复与赵武田邑如故。
及赵武冠,为成人,程婴乃辞诸大夫,谓赵武曰:“昔下宫之难,皆能死。我非不能死,我思立赵氏之后。今赵武既立,为成人,复故位,我将下报赵宣孟与公孙杵臼。”赵武啼泣顿首固请,曰:“武愿苦筋骨以报子至死,而子忍去我死乎!”程婴曰:“不可。彼以我为能成事,故先我死;今我不报,是以我事为不成。”遂自杀。赵武服齐衰三年,为之祭邑,春秋祠之,世世勿绝。
赵氏复位十一年,而晋厉公杀其大夫三郄【三郄:却锜、郄犨和郄至。】。栾书畏及,乃遂弑其君厉公,更立襄公曾孙周,是为悼公。晋由此大夫稍强。
赵武续赵宗二十七年,晋平公立。平公十二年,而赵武为正卿。十三年,吴延陵季子使于晋,曰:“晋国之政卒归于赵武子、韩宣子、魏献子之后矣。”赵武死,谥为文子。
文子生景叔。景叔之时,齐景公使晏婴于晋,晏婴与晋叔向语。婴曰:“齐之政后卒归田氏。”叔向亦曰:“晋国之政将归六卿。六卿侈矣,而吾君不能恤【恤:忧虑。】也。”
赵景叔卒,生赵鞅,是为简子。
过了十五年,晋景公病重,进行占卜,发现大业的后裔由于祭祀断绝而作祟。景公询问韩厥,韩厥清楚赵氏孤儿还活着,就说:“大业的后裔在晋国断绝祭祀的,说的就是赵氏吧?从中衍开始其子孙都姓嬴。中衍人面鸟嘴,降临到人世来辅佐殷代的大戊帝,其子孙到周天子时,均有盛德。直至周厉王、周幽王无道,叔带才离开周前往晋国,为先君文侯做事,直到成公,世代立有功勋,从来没有断绝过祭祀。现在我君杀尽了赵氏宗族,国内的百姓都怜悯他,因此显现在龟策上。希望国君能够考虑此事。”晋景公问道:“赵氏如今还有后裔子孙吗?”韩厥就将这件事的实情全盘告诉了景公。于是景公就与韩厥谋划扶立赵氏孤儿,先把他召来藏在宫中。众将进宫探问病情,景公利用韩厥的手下逼迫众将与赵氏孤儿见面。赵氏孤儿名叫赵武。众将迫于无奈,就说:“从前的下宫事变,是屠岸贾主使的,他假传国君的号令,并命令群臣。如果不是这样,谁敢作乱!就算国君没有生病,我们原本也要扶立赵氏的后人。如今国君下了命令,这也是我们的愿望。”于是晋景公召集赵武、程婴出来逐一拜谢诸将,众将于是反过来与程婴、赵武共同攻打屠岸贾,灭了他的家族。晋景公重新将原属赵氏的封地赐予赵武。
等到赵武年满二十岁加冠,成为成年人后,程婴就与诸位大夫辞别,对赵武说:“从前下宫之难时,大家都能够为主殉难。我并不是不能死,我是想扶立赵氏的后人。现在赵武已经立事,成为成年人,恢复了过去的地位,我将到黄泉下去告诉赵宣孟和公孙杵臼。”赵武哭泣着叩首,坚决请求说:“我愿意让自己的筋骨受苦以报答您直到我死,但您忍心离开我而死去吗!”程婴说:“不可以。公孙杵臼觉得我可以成就大事,所以先我而死;如今我不去告知他,他会觉得我还没办成这件事。”于是便自杀了。赵武为他服齐衰三年,并为他设立了祭祀用地,春秋两季进行祭祀,世代相传不曾断绝。
赵氏复位后的第十一年,晋厉公杀了他的三位郄氏大夫。栾书害怕牵连到自己,就杀了他的国君厉公,另外拥立襄公的曾孙周,便是晋悼公。从此晋国大夫的势力逐渐强大。
赵武承续赵氏宗族的第二十七年,晋平公成为国君。平公十二年(前545年),赵武担任正卿。十三年(前544年),吴国的延陵季子出使来到晋国,说:“晋国的政权最后会终结在赵武子、韩宣子、魏献子的后代手里。”赵武去世后,谥号是文子。
诛岸贾赵氏复兴,选自《东周列国志》。
文子生景叔。景叔时,齐景公派晏婴出使晋国,晏婴与晋国的叔向有一次谈话。晏婴说:“齐国的政权日后最终会被田氏掌握。”叔向也说:“晋国的政权将要被六卿掌握。六卿极为放纵,我们的国君却并不为此担忧。”
赵景叔去世,他生了赵鞅,便是赵简子。
赵简子在位,晋顷公之九年,简子将合诸侯戍于周。其明年,入周敬王于周,辟弟子朝之故也。
晋顷公之十二年,六卿以法诛公族祁氏、羊舌氏,分其邑为十县,六卿各令其族为之大夫。晋公室由此益弱。
后十三年,鲁贼臣阳虎来奔,赵简子受赂,厚遇之。
赵简子疾,五日不知人,大夫皆惧。医扁鹊【扁鹊:姬姓,秦氏,名越人,医术高超。】视之,出,董安于问。扁鹊曰:“血脉治也,而何怪!在昔秦缪公尝如此,七日而寤。寤之日,告公孙支与子舆曰:‘我之帝所甚乐。吾所以久者,适有学也。帝告我:“晋国将大乱,五世不安;其后将霸,未老而死;霸者之子且令而国男女无别【“霸者”句:不知所指,史书亦无记载。】。”’公孙支书而藏之,秦谶chèn于是出矣。献公之乱,文公之霸,而襄公败秦师于殽而归纵淫,此子之所闻。今主君之疾与之同,不出三日疾必间,间必有言也。”
居二日半,简子寤。语大夫曰:“我之帝所甚乐,与百神游于钧天,广乐九奏万舞,不类三代之乐,其声动人心。有一熊欲来援我,帝命我射之,中熊,熊死。又有一罴来,我又射之,中罴,罴死。帝甚喜,赐我二笥,皆有副。吾见儿在帝侧,帝属我一翟犬,曰:‘及而子之壮也,以赐之。’帝告我:‘晋国且世衰,七世而亡,嬴姓将大败周人于范魁之西,而亦不能有也。今余思虞舜之勋,适余将以其胄女孟姚配而七世之孙。’”董安于受言而书藏之。以扁鹊言告简子,简子赐扁鹊田四万亩。
赵简子在位时期,在晋顷公九年(前517年),简子统领晋军会合诸侯在周境戍守。第二年,护送周敬王返回周都,敬王是为了躲避弟弟子朝而流亡在外。
晋顷公十二年(前514年),六卿依靠律法诛杀晋国的宗室祁氏、羊舌氏,将他们的封地分成十县,六卿分别任命其族人担任这些地方的大夫。晋国公室的势力从此更为衰弱。
其后十三年,鲁国的贼臣阳虎前来投奔,赵简子收受了他的贿赂,给他很优厚的待遇。
赵简子患了病,五天的时间里人事不省,大夫们都非常害怕。医师扁鹊为他诊病,出来后,董安于询问病情。扁鹊说:“血脉正常,有什么可担心的!过去秦缪公也曾经出现过这种情况,过了七天就苏醒了。苏醒的当天,告诉公孙支与子舆:‘我去天帝那里感到很快乐。我之所以逗留这么长时间,刚好遇到受教的事。天帝告诉我说:“晋国即将大乱,五代不得安宁;其后代将会称霸于诸侯,但霸主还没老便死去了;霸主的儿子将会导致你们国家的男女混杂。”’公孙支记下这些话并收藏起来,秦国的谶语从此便传播开来。晋献公时的变乱,文公的称霸,还有襄公在崤山击败秦军之后放纵淫欲,这些都是你听说过的。如今国君的疾患与秦缪公一样,三天之内疾病必然会痊愈,病好后他一定有话说。”
两天半之后,赵简子苏醒过来。他对大夫说:“我去天帝那里很高兴,与百神共同在天的中央游玩,各种乐器多次演奏,各种舞蹈仪态万千,音乐与夏、商、周三代的都不同,那音乐动人心弦。有一只熊想要抓我,天帝让我射它,射中了熊,熊死去了。又有一只罴扑过来,我又射它,罴也死了。天帝很高兴,赏赐给我两个竹笥,并且都有与之匹配的小竹器。我看到天帝身边有一个小孩,天帝又将一只翟犬托付给我,说:‘等到你儿子长大成人了,将这只翟犬赏赐给他。’天帝告诉我:‘晋国将逐渐衰微,再过七代就会灭亡,嬴姓将会在范魁以西打败周人,但也无法占有它。如今我怀念虞舜的功劳,日后我会把他嫡传的后代女子孟姚许配给你的第七世孙。’”董安于将这些话写下收藏。他把扁鹊所讲的话告诉了赵简子,赵简子将四万亩田赏赐给了扁鹊。
他日,简子出,有人当道,辟之不去,从者怒,将刃之。当道者曰:“吾欲有谒于主君。”从者以闻。简子召之,曰:“嘻,吾有所见子晣也。”当道者曰:“屏左右,愿有谒。”简子屏人。当道者曰:“主君之疾,臣在帝侧。”简子曰:“然,有之。子之见我,我【我:为衍字。】何为?”当道者曰:“帝令主君射熊与罴,皆死。”简子曰:“是,且何也?”当道者曰:“晋国且有大难,主君首之。帝令主君灭二卿【二聊:指范氏、中行氏。】,夫熊与罴皆其祖也。”简子曰:“帝赐我二笥皆有副,何也?”当道者曰:“主君之子将克二国于翟,皆子姓也。”简子曰:“吾见儿在帝侧,帝属我一翟犬,曰‘及而子之长以赐之’。夫儿何谓以赐翟犬?”当道者曰:“儿,主君之子也。翟犬者,代之先也。主君之子且必有代。及主君之后嗣,且有革政而胡服,并二国于翟。”简子问其姓而延之以官。当道者曰:“臣野人,致帝命耳。”遂不见。简子书藏之府。
异日,姑布子卿见简子,简子遍召诸子相之。子卿曰:“无为将军者。”简子曰:“赵氏其灭乎?”子卿曰:“吾尝见一子于路,殆君之子也。”简子召子毋恤。毋恤至,则子卿起曰:“此真将军矣!”简子曰:“此其母贱,翟婢也,傒道贵哉?”子卿曰:“天所授,虽贱必贵。”自是之后,简子尽召诸子与语,毋恤最贤。简子乃告诸子曰:“吾藏宝符于常山上,先得者赏。”诸子驰之常山上,求,无所得。毋恤还,曰:“已得符矣。”简子曰:“奏之。”毋恤曰:“从常山上临代,代可取也。”简子于是知毋恤果贤,乃废太子伯鲁,而以毋恤为太子。
有一天,简子外出,有一个人挡住了去路,赶他也不走,随从很生气,要杀掉他。拦路人说:“我有事情要拜见主君。”随从告知简子。简子召见了他,说:“嘻!我曾经清楚地见过你。”拦路人说:“请让随从们回避,我有话告诉您。”简子让随从回避。拦路人说:“您生病时,我正待在天帝的身边。”简子说:“是,确实有这回事。你来见我,有什么事?”拦路人说:“天帝让您射熊与罴,都射死了。”简子说:“对,这意味着什么呢?”挡道人说:“晋国即将有大难,而你会首当其冲。天帝让您消灭二卿,熊与罴就是他们的先祖。”简子说:“天帝赐予我两个竹笥,还有随带的小竹器,这是何意呢?”拦路人说:“您的儿子会在翟地击败两个国家,它们都属于子姓。”简子说:“我看到在天帝身边有一个小孩,天帝将一只翟犬托付给我,说‘等到你儿子长大成人了,将这只翟犬赏赐给他’。为什么要把翟犬赐给孩子呢?”拦路人说:“那个小孩,便是您儿子。翟犬,指代国祖先。您的儿子将来必然会占据代地。等到你的后代时,将会改革政治,并且开始穿胡人的服装,在翟地吞并两个国家。”简子问其姓名,并请他担任官职,拦路人说:“我是乡野中人,前来传达天帝的旨意而已。”说完就不见了。简子写下这些话,收藏到秘府之中。
另一天,姑布子卿前来拜会简子,简子将他的儿子们都叫过来让子卿相面。子卿说:“没有能够当将军的人。”简子说:“赵氏将会灭亡吗?”子卿说:“我曾在道上见到一个孩子,大概也是您儿子吧。”简子将其子毋恤叫来。毋恤刚到,子卿就站起说:“这才是真正能当将军的人!”简子说:“这孩子的母亲出身低贱,只是从翟地来的婢女,怎么能说他很尊贵呢?”子卿说:“是上天赐予的,即便低贱也必然尊贵。”此后简子时常将所有的儿子都召来来谈话,发现毋恤最为贤能。于是简子告诉诸位儿子说:“我将宝符藏于常山之上,谁最先找到就有奖赏。”儿子们飞快地赶到常山上,四处寻找,但一无所获。毋恤回来说:“我已经找到了宝符。”简子说:“上奏吧。”毋恤说:“从常山上可以看到临近的代国,代国是可以夺取的。”简子于是看出毋恤果然很贤能,就废掉了太子伯鲁,改由毋恤担任太子。
后二年,晋定公之十四年,范、中行作乱。明年【明年:指晋定公十五年,公元前497年。】春,简子谓邯郸大夫午曰:“归我卫士五百家,吾将置之晋阳。”午许诺。归而其父兄不听,倍言。赵鞅捕午,囚之晋阳。乃告邯郸人曰:“我私有诛午也,诸君欲谁立?”遂杀午。赵稷、涉宾以邯郸反。晋君使籍秦围邯郸。荀寅、范吉射与午善,不肯助秦而谋作乱,董安于知之。十月,范、中行氏伐赵鞅,鞅奔晋阳,晋人围之。范吉射、荀寅仇人魏襄等谋逐荀寅,以梁婴父代之;逐吉射,以范皋绎代之。荀栎言于晋侯曰:“君命大臣,始乱者死。今三臣始乱而独逐鞅,用刑不均,请皆逐之。”十一月,荀栎、韩不佞、魏哆奉公命以伐范、中行氏,不克。范、中行氏反伐公,公击之,范、中行败走。丁未,二子奔朝歌。韩、魏以赵氏为请。十二月辛未,赵鞅入绛,盟于公宫。其明年,知伯文子谓赵鞅曰:“范、中行虽信为乱,安于发之,是安于与谋也。晋国有法,始乱者死。夫二子已伏罪而安于独在。”赵鞅患之。安于曰:“臣死,赵氏定,晋国宁,吾死晚矣。”遂自杀。赵氏以告知伯,然后赵氏宁。
孔子闻赵简子不请晋君而执邯郸午,保晋阳,故书《春秋》曰“赵鞅以晋阳畔”。
赵简子有臣曰周舍,好直谏。周舍死,简子每听朝,常不悦,大夫请罪。简子曰:“大夫无罪。吾闻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诸大夫朝,徒闻唯唯,不闻周舍之鄂鄂,是以忧也。”简子由此能附赵邑而怀晋人。
晋定公十八年,赵简子围范、中行于朝歌,中行文子奔邯郸。明年,卫灵公卒。简子与阳虎送卫太子蒯聩于卫,卫不内,居戚。
两年后,是晋定公十四年(前498年),范氏、中行氏叛乱。第二年春天,简子告诉邯郸大夫赵午说:“还给我作为卫士的五百户士民,我准备将他们安置到晋阳。”赵午同意了。回去后赵午的父兄却不同意,于是他便违背了诺言。赵鞅抓住了赵午,将他囚禁在晋阳,并告诉邯郸人说:“我私自决定将赵午杀掉,各位想让谁来接任?”于是杀掉了赵午。赵午的儿子赵稷与家臣涉宾凭借邯郸的力量发动叛乱。晋定公派出籍秦领兵围攻邯郸。荀寅、范吉射与赵午的关系很好,不肯帮助籍秦反而暗地里策划叛乱,董安于知道这件事。十月,范吉射、中行寅讨伐赵鞅,赵鞅逃奔晋阳,晋国人围困了晋阳。范吉射、荀寅的仇敌魏襄等谋划赶走荀寅,用梁婴父取代他;驱逐范吉射,用范皋绎取代他。荀栎告诉晋定公说:“国君号令大臣,最先叛乱的人应该处死。现在范吉射、荀寅、赵鞅三位大臣先后叛乱,却仅仅驱逐赵鞅,所用刑罚不公平,希望将他们全部驱逐。”十一月,荀栎、韩不佞、魏哆遵从定公的命令领兵讨伐范氏、中行氏,没能获胜。范氏、中行氏反而攻打定公,定公反击他们,范氏、中行氏战败逃走。丁未日,两人逃亡到朝歌。韩氏、魏氏代替赵鞅向定公求情。十二月辛未日,赵鞅进入绛城,在定公宫中订立盟约。第二年,知伯文子对赵鞅说:“范氏、中行氏虽然确实叛乱了,但这是董安于发起的,董安于也参与了谋划。晋国有法度,最先叛乱的人要处死。范氏、中行氏二人已经受到惩治,只有董安于还活着。”赵鞅为此事而担忧。董安于说:“我死了,赵氏能够安定,晋国能够安宁,我死得晚了。”于是便自杀了。赵鞅将此事告诉知伯,然后赵氏才安宁无事。
孔子听说赵简子没有请示晋国国君就捉住了邯郸大夫赵午,退守晋阳,因此在《春秋》中记载“赵鞅据守晋阳叛乱”。
赵简子有位臣下名叫周舍,喜欢直言进谏。周舍去世后,简子上朝听政时,经常会不高兴,大夫们请罪。简子说:“大夫并没有罪过。我听说一千只羊的皮还不如一块狐狸腋下的皮毛。诸位大夫上朝议事,我只听到了唯唯诺诺的附和声,听不到周围有争辩声,因而担忧。”赵简子因此能使赵邑的人归顺,使晋国的人也归附于他。
晋定公十八年(前494年),赵简子将范氏与中行氏围困在朝歌,中行文子逃到邯郸。第二年,卫灵公死去。赵简子与阳虎护送卫国太子蒯聩返回卫国,卫国人没有接纳他,蒯聩就住在了戚邑。
晋定公二十一年,简子拔邯郸,中行文子奔柏人。简子又围柏人,中行文子、范昭子遂奔齐。赵竟有邯郸、柏人。范、中行余邑入于晋。赵名晋卿,实专晋权,奉邑侔【侔:相当。】于诸侯。
晋定公三十年,定公与吴王夫差争长于黄池,赵简子从晋定公,卒长吴。定公三十七年卒,而简子除三年之丧,期而已。是岁,越王句践灭吴。
晋出公十一年,知伯伐郑。赵简子疾,使太子毋恤将而围郑。知伯醉,以酒灌击毋恤。毋恤群臣请死之。毋恤曰:“君所以置毋恤,为能忍訽。”然亦愠知伯。知伯归,因谓简子,使废毋恤,简子不听。毋恤由此怨知伯。
晋出公十七年,简子卒,太子毋恤代立,是为襄子。
赵襄子元年,越围吴。襄子降丧食,使楚隆问吴王。
襄子姊前为代王夫人。简子既葬,未除服,北登夏屋,请代王。使厨人操铜枓【铜枓:大铜勺。】以食代王及从者,行斟,阴令宰人各以枓击杀代王及从官,遂兴兵平代地。其姊闻之,泣而呼天,摩笄自杀。代人怜之,所死地名之为摩笄之山。遂以代封伯鲁子周为代成君。伯鲁者,襄子兄,故太子。太子蚤死,故封其子。
襄子立四年,知伯与赵、韩、魏尽分其范、中行故地。晋出公怒,告齐、鲁,欲以伐四卿。四卿恐,遂共攻出公。出公奔齐,道死。知伯乃立昭公曾孙骄,是为晋懿公。知伯益骄。请地韩、魏,韩、魏与之。请地赵,赵不与,以其围郑之辱。知伯怒,遂率韩、魏攻赵。赵襄子惧,乃奔保晋阳。
晋定公二十一年(前491年),赵简子占领邯郸,中行文子逃奔柏人。赵简子又包围了柏人,中行文子、范昭子便逃奔到齐国。赵氏最终占据了邯郸、柏人。范氏、中行氏的其他封地也都归属于晋国公室。赵简子表面上是晋国的卿,实质上独揽晋国大权,他的封地与诸侯的封地等同。
晋定公三十年(前482年),定公与吴王夫差在黄池争夺盟主之位,赵简子跟从晋定公,最终吴王成为盟主。定公于在位的第三十七年去世,赵简子废除了三年丧期的规定,只守丧一年。这一年,越王句践灭掉了吴国。
晋出公十一年(前464年),知伯攻打郑国。赵简子生病,派太子毋恤领兵包围郑国。知伯喝醉了,用酒强灌并殴打毋恤。毋恤的臣下请求杀掉知伯。毋恤说:“主君之所以让我作继承人,是因为我能够忍辱负重。”但他也记恨知伯。知伯回国后,就把这事告诉了赵简子,让他废黜毋恤,简子没有听从。毋恤从此更加痛恨知伯。
晋出公十七年(前458年),赵简子去世,太子毋恤登位,就是赵襄子。
赵襄子元年(前457年),越国围攻吴国。襄子降低了服丧期间的饮食标准,并派楚隆前去慰问吴王。
襄子的姐姐原本是代王的妻子。已将赵简子安葬,襄子还没脱掉丧服,就向北登上夏屋山,邀约代王。让厨师用铜枓为代王及其随从上菜,斟酒时,暗中指使武士使用铜枓击杀代王与其随从,于是发兵平定了代地。他的姐姐听说此事,哭泣着呼喊苍天,磨尖簪子后自杀了。代国人怜惜她,把她死去的地方命名为磨笄山。襄子就将代地封给了伯鲁的儿子周,封他为代成君。伯鲁,是襄子的哥哥,原先的太子。太子早逝,所以封给他的儿子。
襄子继位四年,知伯与赵、韩、魏三家将范氏与中行氏原本的封地全部瓜分。晋出公非常恼怒,告知齐国、鲁国,想依靠他们来讨伐四卿。四卿十分恐惧,于是联合攻打出公。出公逃往齐国,死在中途。知伯便拥立昭公的曾孙骄继位,便是晋懿公。知伯越发骄妄,向韩、魏两家要求割让土地,韩、魏都将土地给了他。向赵氏要求割地,赵氏不给,因为襄子围攻郑国时曾经受到过知伯的侮辱。知伯很生气,就统领韩、魏两家攻打赵氏。赵襄子害怕,便逃往晋阳坚守。
原过从,后至于王泽,见三人,自带以上可见,自带以下不可见。与原过竹二节,莫通。曰:“为我以是遗赵毋恤。”原过既至,以告襄子。襄子齐三日,亲自剖竹,有朱书曰:“赵毋恤,余霍泰山山阳侯天使也。三月丙戌,余将使女反灭知氏。女亦立我百邑,余将赐女林胡之地。至于后世,且有伉王,赤黑,龙面而鸟噣,鬓麋髭,大膺大胸,修下而冯,左衽界乘,奄有河宗,至于休溷hùn【休溷:北方少数民族,活动地区约在今内蒙古自治区河套一带。】诸貉,南伐晋别,北灭黑姑。”襄子再拜,受三神之令。
三国攻晋阳,岁余,引汾水灌其城,城不浸者三版。城中悬釜而炊,易子而食。群臣皆有外心,礼益慢,唯高共不敢失礼。襄子惧,乃夜使相张孟同私于韩、魏。韩、魏与合谋,以三月丙戌,三国反灭知氏,共分其地。于是襄子行赏,高共为上。张孟同曰:“晋阳之难,唯共无功。”襄子曰:“方晋阳急,群臣皆懈,惟共不敢失人臣礼,是以先之。”于是赵北有代,南并知氏,强于韩、魏。遂祠三神于百邑,使原过主霍泰山祠祀。
其后娶空同氏,生五子。襄子为伯鲁之不立也,不肯立子,且必欲传位与伯鲁子代成君。成君先死,乃取代成君子浣立为太子。襄子立三十三年卒,浣立,是为献侯。
原过跟随襄子,较晚到达王泽,见到三个人,从腰带往上的部位能看见,从腰带以下的部位看不见。他们交给原过两节竹子,中间互不相通,说:“替我们把它交于赵毋恤。”原过来到晋阳后,把这件事告诉了襄子。襄子斋戒三天,亲自将竹子剖开,看到用红字写着:“赵毋恤,我们是霍泰山山阳候的天使。三月丙戌日,我们将帮你反过来消灭知氏。你也要在一百个城邑中祭祀我们,我们将会赐给你林胡地区的土地。到你后世子孙的时候,将会出现非常强大的王者,他脸色赤黑,龙脸而鸟嘴,鬓发眉毛非常浓密,胸宽体阔,腿部修长而上身高大,衣襟朝左开,披甲骑马,占据河宗一带,直到休溷的貉人地界,向南攻伐晋国的其余城邑,向北消灭黑姑。”襄子两次下拜,接受了三神的指令。
三国攻打晋阳,持续了一年多,引来汾水灌城,城池没有被水浸泡的部分只剩下三版宽的高度了。城内将锅悬挂起来做饭,彼此交换子女杀掉充饥。群臣都有不忠之心,礼仪上也日渐怠慢,只有高共不敢对襄子有失礼的行为。襄子感到恐惧,就在夜里派家相张孟私下与韩、魏联络。韩、魏与赵氏合谋,在三月丙戌日,三国联合反过来消灭了知氏,共同瓜分了知氏的土地。于是襄子行赏,高共功劳居首。张孟同说:“晋阳处于危难时,只有高共没有立功。”襄子说:“当晋阳危急时,群臣都很懈怠,唯有高共对人臣的礼仪不敢有失,因此他受到上等赏赐。”此时赵氏在北方占据了代地,在南边兼并了知氏,实力强于韩、魏。于是在一百个城邑为三神创建庙宇,让原过主持对霍泰山的祭祀。
后来襄子娶了空同氏为妻,生下五个儿子。襄子由于伯鲁没能即位,不愿让自己的儿子继位,而一定要传位给伯鲁的儿子代成君。代成君早逝,就选择代成君的儿子浣立为太子。襄子在位三十三年后去世,浣继位,便是赵献侯。
献侯少即位,治中牟。
襄子弟桓子逐献侯,自立于代,一年卒。国人曰桓子立非襄子意,乃共杀其子而复迎立献侯。
十年【十年:指献侯十年,公元前414年。】,中山武公初立。十三年,城平邑。十五年,献侯卒,子烈侯籍立。
烈侯元年,魏文侯伐中山,使太子击守之。六年,魏、韩、赵皆相立为诸侯,追尊献子为献侯。
烈侯好音,谓相国公仲连曰:“寡人有爱,可以贵之乎?”公仲曰:“富之可,贵之则否。”烈侯曰:“然。夫郑歌者枪、石【郑歌者枪、石:来自郑国的歌者,一名枪,一名石。】二人,吾赐之田,人万亩。”公仲曰:“诺。”不与。居一月,烈侯从代来,问歌者田。公仲曰:“求,未有可者。”有顷,烈侯复问。公仲终不与,乃称疾不朝。番吾君自代来,谓公仲曰:“君实好善,而未知所持。今公仲相赵,于今四年,亦有进士乎?”公仲曰:“未也。”番吾君曰:“牛畜、荀欣、徐越皆可。”公仲乃进三人。及朝,烈侯复问:“歌者田何如?”公仲曰:“方使择其善者。”牛畜侍烈侯以仁义,约以王道,烈侯逌然。明日,荀欣侍,以选练举贤,任官使能。明日,徐越侍以节财俭用,察度功德。所与无不充【充:允当。】,君说。烈侯使使谓相国曰:“歌者之田且止。”官牛畜为师,荀欣为中尉,徐越为内史,赐相国衣二袭。
献侯年少即位,以中牟为都城。
襄子的弟弟桓子驱逐了献侯,自己在代地继位,一年后去世。赵国人认为桓子即位并非出自襄子的本意,就一起杀掉了桓子的儿子,再次迎立献侯。
献侯十年(前414年),中山武公刚刚即位。十三年(前411年),修筑平城邑。十五年(前409年),献侯去世,子烈侯籍继位。
烈侯元年(前408年),魏文侯讨伐中山,让太子击驻守。六年(前403年),魏、韩、赵三家都被天子正式分封为诸侯,追封献子为献侯。
烈侯喜好音乐,对相国公仲连说:“我有很喜爱的人,可以让他尊贵吗?”公仲说:“让他富裕可以,尊贵则不行。”烈侯说:“是的。郑国的歌手枪、石二人,我赏赐他们田地,每人得到一万亩。”公仲说:“好。”事实上却没有给。过了一个月,烈侯从代地返回,询问赏给歌手田地的事情。公仲说:“还在寻找,现在没有合适的。”不久,烈侯再次询问。公仲最终没有给,于是声称有病而不上朝。番吾君从代地返回,对公仲说:“国君的确喜欢推行善政,但却不知道怎样去做。如今你担任赵国相国,到现在已有四年,推荐过贤才吗?”公仲说:“没有。”番吾君说:“牛畜、荀欣、徐越都可以推荐。”公仲就举荐了这三个人。等到上朝时,烈候再次询问:“给歌手田亩的事办得怎样了?”公仲说:“正在派人选取好的田地。”牛畜随侍烈侯,建议他推行仁政,用王道来约束自身,烈侯和悦地答应了。第二天,荀欣随侍烈侯,建议他选用贤才,任用有能力的人担任官职。改天,徐越随侍烈侯,建议他节俭用度,考察评价臣子的功德。他们所肯定人和事都很允当,国君非常高兴。烈侯派人告诉相国说:“赏赐歌手田地的事暂时停止。”让牛畜担任师,荀欣担任中尉,徐越担任内史,赏赐相国公仲两套衣服。
九年,烈侯卒,弟武公立。武公十三年卒,赵复立烈侯太子章,是为敬侯。是岁,魏文侯卒。
敬侯元年,武公子朝作乱,不克,出奔魏。赵始都邯郸。
二年,败齐于灵丘。三年,救魏于廪丘,大败齐人。四年,魏败我兔台。筑刚平以侵卫。五年,齐、魏为卫攻赵,取我刚平。六年,借兵于楚伐魏,取棘蒲。八年,拔魏黄城。九年,伐齐。齐伐燕,赵救燕。十年,与中山战于房子。
十一年,魏、韩、赵共灭晋,分其地。伐中山,又战于中人。十二年,敬侯卒,子成侯种立。
成侯元年,公子胜与成侯争立,为乱。二年六月,雨雪。三年,太戊午为相。伐卫,取乡邑七十三。魏败我蔺。四年,与秦战高安,败之。五年,伐齐于鄄。魏败我怀。攻郑,败之,以与韩,韩与我长子。六年,中山筑长城。伐魏,败湪泽,围魏惠王。七年,侵齐,至长城。与韩攻周。八年,与韩分周以为两。九年,与齐战阿下。十年,攻卫,取甄。十一年,秦攻魏,赵救之石阿。十二年,秦攻魏少梁,赵救之。十三年,秦献公使庶长【庶长:秦国官职。】国伐魏少梁,虏其太子、痤。魏败我浍,取皮牢。成侯与韩昭侯遇上党。十四年,与韩攻秦。十五年,助魏攻齐。
烈侯九年(前400年),烈侯去世,其弟武公继位。武公在位十三年后死去,赵国又拥立烈侯的太子章,便是敬侯。这一年,魏文侯去世。
敬侯元年(前386年),武公的儿子朝叛乱,没有成功,出逃前往魏国。赵国开始将邯郸定为都城。
敬侯二年(前387年),在灵丘击败齐军。三年(前386年),在廪丘救援魏国,大败齐军。四年(前385年),魏军在兔台击败赵军。赵国修筑刚平城用来进攻卫国。五年(前384年),齐、魏帮助卫国进攻赵国,攻占了赵国的刚平城。六年(前383年),向楚国借兵,讨伐魏国,占领棘蒲。八年(前381年),占领魏国的黄城。九年(前380年),讨伐齐国。齐国攻打燕国,赵国援救燕国。十年(前379年),与中山国在房子交战。
敬侯十一年(前378年),魏、韩、赵三家一起灭晋,瓜分了晋国的土地。赵国讨伐中山,又在中人地区战斗。十二年(前377年),敬侯去世,其子成侯种即位。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0/13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