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六册)(精注全译)第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133

惠公十二年(前388年),他的儿子出子出生。十三年(前387年),秦国讨伐蜀国,攻取南郑。惠公去世,他的儿子出子继位。
出子二年(前385年),庶长改在河西迎接灵公的儿子献公并立他为国君。献公杀死出子和他的母亲,把尸体沉到深渊中。秦国此前多次更换国君,君臣关系紧张混乱,因此晋国的势力再次强大,夺取秦国河西的土地。
献公元年(前384年),废止殉葬的制度。二年(前383年),秦国在栎阳筑城。四年(前381年)正月庚寅日,孝公出生。十一年(前374年),周朝的太史儋拜见秦献公说:“周朝原来和秦国合一而后来分开,分开五百年以后又会合在一起,合在一起十七年后会有霸主出现。”十六年(前369年),桃树在冬季开花。十八年(前367年),栎阳降下金雨。二十一年(前364年),秦军和晋军在石门交战,斩首六万人,周天子赠送黼黻之服表示祝贺。二十三年(前362年),秦军和魏军在少梁交战,俘获魏国的将领公孙痤。二十四年(前361年),献公去世,他的儿子孝公继位,孝公已经二十一岁了。
孝公元年,河山【河山:黄河和崤山。】以东强国六,与齐威、楚宣、魏惠、燕悼【燕悼:又称燕文侯。】、韩哀、赵成侯并。淮泗之间小国十余。楚、魏与秦接界。魏筑长城,自郑滨洛以北,有上郡。楚自汉中南有巴、黔中。周室微,诸侯力政,争相并。秦僻在雍州,不与中国诸侯之会盟,夷翟遇之。孝公于是布惠,振孤寡,招战士,明功赏。下令国中曰:“昔我缪公自岐雍之间,修德行武,东平晋乱,以河为界,西霸戎翟,广地千里,天子致伯,诸侯毕贺,为后世开业,甚光美。会往者厉、躁、简公、出子之不宁,国家内忧,未遑外事,三晋【三晋:指赵、魏、韩三国。】攻夺我先君河西地,诸侯卑秦,丑莫大焉。献公即位,镇抚边境,徙治栎阳,且欲东伐,复缪公之故地,修缪公之政令。寡人思念先君之意,常痛于心。宾客群臣有能出奇计强秦【强秦:使秦强盛。】者,吾且尊官【尊官:提升他的官职。】,与之分土。”于是乃出兵东围陕城,西斩戎之獂王。
卫鞅闻是令下,西入秦,因景监求见孝公。
二年,天子致胙。
孝公元年(前361年),黄河和崤山以东的强国有六个,孝公和齐威王、楚宣王、魏惠王、燕悼侯、韩哀侯、赵成侯并称七雄。在淮水和泗水之间还有小国十几个。楚国、魏国和秦国的领土相接。魏国修筑长城,从郑县沿洛水向北延伸,占有上郡。楚国从汉中向南占有巴郡、黔中郡。周王室衰微,诸侯凭借武力对外征伐,争相兼并。秦国地处偏远的雍州,不参与中原诸侯的会盟,被视为夷狄国家。孝公于是施行恩惠,赈济孤寡,招募士兵,严明奖赏。他在全国颁布命令说:“当年我的祖先缪公在岐山和雍州之间,修持文德,创建武功,在东方平定晋国的内乱,以黄河为国界,在西方称霸戎狄地区,扩展疆土一千里,周天子任命他为方伯,诸侯都来庆贺,他为后世开创的基业,是光辉美好的。可是后来的厉公、躁公、简公、出子在位时政治不安宁,国家内部存在忧患,没有时间顾及外部的事务,赵、魏、韩三国攻取了我先君的河西疆土,诸侯鄙视秦国,没有比这更大的耻辱了。献公即位以后,镇守安抚边境,迁都到栎阳,并且想要向东征伐,收复缪公时的土地,重修缪公时的政令。每当我想到先君的遗愿,总是感到心痛。宾客和群臣中,如果有人能够进献妙计使秦国强大,我就提升他的官职,分封给他土地。”于是他派兵向东围困陕城,向西斩杀西戎的獂王。
卫鞅听说秦国发布这一命令以后,就西行来到秦国,通过景监求见孝公。
二年(前360年),周天子送给孝公祭肉。
三年,卫鞅说孝公变法修刑,内务耕稼,外劝战死【劝战死:主要指二十等军功爵制度。新法规定,士兵斩获敌人首级,可以得到爵位,无军功者不得继承官爵。二十等爵是:一公士,二上造,三簪袅,四不更,五大夫,六官大夫,七公大夫,八公乘,九五大夫,十左庶长,十一右庶长,十二左更,十三中更,十四右更,十五少良造,十六大良造,十七驷车庶长,十八大庶长,十九关内侯,二十彻侯。】之赏罚,孝公善之。甘龙、杜挚等弗然,相与争之。卒用鞅法,百姓苦之;居三年,百姓便之。乃拜鞅为左庶长。其事在《商君》语中。
七年,与魏惠王会杜平。八年,与魏战元里,有功。十年,卫鞅为大良造,将兵围魏安邑,降之。
十二年,作为咸阳,筑冀阙【冀阙:宫门外的观楼。】,秦徙都之。并诸小乡聚,集为大县,县一令,四十一县。为田开阡陌【阡陌:纵横交错的田界。】。东地渡洛。十四年,初为赋。
十九年,天子致伯。二十年,诸侯毕贺。秦使公子少官率师会诸侯逢泽,朝天子。
二十一年,齐败魏马陵。
二十二年,卫鞅击魏,虏魏公子卬。封鞅为列侯,号商君。
二十四年,与晋战雁门,虏其将魏错。
孝公卒,子惠文君立。是岁,诛卫鞅。鞅之初为秦施法,法不行,太子犯禁。鞅曰:“法之不行,自于贵戚。君必欲行法,先于太子。太子不可黥【黥:在犯人脸上刺字的刑罚。】,黥其傅师。”于是法大用,秦人治。及孝公卒,太子立,宗室多怨鞅,鞅亡,因以为反,而卒车裂以徇【徇:示众。】秦国。
三年(前359年),卫鞅劝说孝公推行变法,修整刑罚,对内大力发展农业,对外用相应的赏罚鼓励作战效死,孝公非常赞赏。甘龙、杜挚等人认为不好,一同和卫鞅争论。最终孝公还是任用卫鞅推行变法,百姓为此感到苦恼;过了三年,百姓就认为很好了。于是孝公任命卫鞅为左庶长。他的详细事迹在《商君列传》中。
七年(前355年),孝公和魏惠王在杜平会面。八年(前354年),秦军和魏军在元里交战,创建战功。十年(前352年),卫鞅升任大良造,率领士兵围攻魏国的安邑,迫使守军投降。
十二年(前350年),秦国修筑咸阳城,在宫门外建造观楼,秦国迁都到那里。卫鞅合并小村落,集结为大县,每个县设一名县令,全国共设四十一个县。打破田亩间的界限。秦国的疆土向东扩展到洛水以东。十四年(前348年),秦国开始征收赋税。
十九年(前343年),周天子任命孝公为方伯。二十年(前342年),诸侯都来庆贺。秦国派公子少官带兵到逢泽和诸侯举行会盟,朝见周天子。
二十一年(前341年),齐军在马陵打败魏军。
二十二年(前340年),卫鞅带兵攻打魏国,俘虏魏国的公子卬。孝公封卫鞅为列侯,封号是商君。
二十四年(前338年),秦军和魏军在雁门交战,俘虏对方的将领魏错。
秦孝公去世,他的儿子惠文君继位。这一年,秦国诛杀卫鞅。卫鞅最初在秦国开展变法,法令不能通行,太子违犯禁令。卫鞅说:“法令无法推行的原因,正是由于贵戚的阻挠。您一定要推行变法的话,就先惩治太子。对太子无法动用黥刑,就对他的师傅动用黥刑。”于是法令很快得以推行,秦国民众被治理得很好。等到孝公去世以后,太子继位,宗室很多人怨恨卫鞅,卫鞅逃亡,太子趁机为他定下反叛的罪名,最终对他施以车裂之刑,在秦国示众。
惠文君元年,楚、韩、赵、蜀人来朝。二年,天子贺。三年,王冠【冠:男子成人礼,在二十岁左右举行。】。四年,天子致文武胙。齐、魏为王。
五年,阴晋人犀首【犀首:指魏国人公孙衍。】为大良造。六年,魏纳阴晋,阴晋更名宁秦。七年,公子卬与魏战,虏其将龙贾,斩首八万。八年,魏纳河西地。九年,渡河,取汾阴、皮氏。与魏王会应。围焦,降之。十年,张仪相秦。魏纳上郡十五县。十一年,县义渠【县义渠:秦昭襄王三十五年(前272年),秦国灭义渠,而此时不可能在义渠设县。】。归魏焦、曲沃。义渠君为臣。更名少梁曰夏阳。十二年,初腊【腊:腊祭,即冬至后第三个戌日祭祀众神。】。十三年四月戊午,魏君为王【魏君为王:此条记载有明确的年月日,次年又改元,可知此处应为“秦君为王”。魏君称王在秦惠文君四年,并非十三年。】,韩亦为王。使张仪伐取陕,出其人与魏。
惠文君元年(前337年),楚国、韩国、赵国、蜀国派人前来朝见。二年(前336年),周天子派人前来祝贺。三年(前335年),惠文王举行冠礼。四年(前334年),周天子送来祭祀文王和武王的牲肉。齐君、魏君称王。
五年(前333年),阴晋人犀首任大良造。六年(前332年),魏国将阴晋割让给秦国,阴晋改名为宁秦。七年(前331年),公子卬带兵和魏军交战,俘虏魏国的将领龙贾,斩首八万人。八年(前330年),魏国将河西的土地割让给秦国。九年(前329年),秦军渡过黄河,攻取汾阴、皮氏。惠文君和魏王在应邑会面。秦军包围焦邑,迫使其守军投降。十年(前328年),张仪担任秦国的相国。魏国割让上郡的十五个县。十一年(前327),秦国在义渠设置县。将焦邑、曲沃归还魏国。义渠君向秦国称臣。将少梁改名为夏阳。十二年(前326年),开始举行腊祭。十三年(前325年)四月戊午日,惠文君称王,韩君也称王。秦国派张仪攻取陕县,把当地民众驱逐到魏国。
十四年,更为元年。二年,张仪与齐、楚大臣会啮桑。三年,韩、魏太子来朝。张仪相魏。五年,王游至北河。七年,乐池相秦。韩、赵、魏、燕、齐帅匈奴共攻秦。秦使庶长疾【庶长疾:即樗里疾,庶长是其官爵。】与战修鱼,虏其将申差,败赵公子渴、韩太子奂,斩首八万二千。八年,张仪复相秦。九年,司马错伐蜀,灭之。伐取赵中都、西阳。十年,韩太子苍来质。伐取韩石章。伐败赵将泥。伐取义渠二十五城。十一年,樗里疾攻魏焦,降之。败韩岸门,斩首万,其将犀首走。公子通封于蜀。燕君让其臣子之。十二年,王与梁王会临晋。庶长疾攻赵,虏赵将庄。张仪相楚。十三年,庶长章【庶长章:即魏章。】击楚于丹阳,虏其将屈匄gài,斩首八万;又攻楚汉中,取地六百里,置汉中郡。楚围雍氏,秦使庶长疾助韩而东攻齐,到满助魏攻燕。十四年,伐楚,取召陵。丹、犁臣。蜀相壮【蜀相壮:陈壮,又名庄。】杀蜀侯来降。
十四年(前324年),改为元年。二年(前323年),张仪和齐国、楚国的大臣在啮桑会面。三年(前322年),韩国、魏国的太子前来朝见。张仪担任魏国的相国。五年(前321年),惠文王巡游到北河。七年(前319年),乐池担任秦国的相国。韩国、赵国、魏国、燕国、齐国率领匈奴军队联合攻打秦国。秦国派庶长樗里疾和敌军在修鱼交战,俘虏敌将申差,打败赵国的公子渴、韩国的太子奂,斩首八万二千人。八年(前318年),张仪再次担任秦国的相国。九年(前317年),司马错攻打蜀国,将其灭掉。秦军攻取赵国的中都、西阳。十年(前316年),韩国的太子苍前来做人质。秦军攻取韩国的石章。打败赵国的将领泥。攻取义渠的二十五座城。十一年(前315年),樗里疾攻打魏国的焦邑,迫使其守军投降。在岸门打败韩军,斩首一万人,敌将犀首逃跑。公子通被封为蜀侯。燕君让位给他的大臣子之。十二年(前314年),惠文王和梁王在临晋会面。庶长樗里疾攻打赵国,俘虏赵将庄。张仪担任楚国的相国。十三年(前313年),庶长魏章在丹阳攻打楚国,俘虏敌将屈匄,斩首八万人;又攻打楚国的汉中,夺取土地六百里,设置汉中郡。楚国包围雍氏,秦国派庶长樗里疾援助韩国而向东攻打齐国,派到满援助魏国攻打燕国。十四年(前312年),秦国讨伐楚国,攻取召陵。丹戎、犁戎向秦国称臣。蜀相陈壮杀死蜀侯前来归降。
惠王卒,子武王立。韩、魏、齐、楚、越皆宾从【宾从:服从,归顺。】。
武王元年,与魏惠王会临晋。诛蜀相壮。张仪、魏章皆东出之魏。伐义渠、丹、犁。二年,初置丞相,樗里疾、甘茂为左、右丞相。张仪死于魏。三年,与韩襄王会临晋外。南公揭卒,樗里疾相韩。武王谓甘茂曰:“寡人欲容车【容车:送葬时运载死者衣冠、画像的车。】通三川,窥周室,死不恨【恨:遗憾。】矣。”其秋,使甘茂、庶长封伐宜阳。四年,拔宜阳,斩首六万。涉河,城武遂。魏太子来朝。武王有力好戏,力士任鄙、乌获、孟说皆至大官。王与孟说举鼎,绝膑。八月,武王死。族【族:灭族。】孟说。武王取魏女为后,无子。立异母弟,是为昭襄王。昭襄母楚人,姓芈氏,号宣太后。武王死时,昭襄王为质于燕,燕人送归,得立。
惠王去世,他的儿子武王继位。韩国、魏国、齐国、楚国、越国都服从秦国。
武王元年(前310年),和魏惠王在临晋会面。秦军诛杀蜀相陈壮。张仪、魏章都离开秦国向东前往魏国。秦国讨伐义渠、丹、犁。二年(前309年),秦国开始设置丞相,樗里疾、甘茂分别担任左、右丞相。张仪死在魏国。三年(前308年),武王和韩襄王在临晋城外会面。南公揭去世,樗里疾担任韩国的相国。武王对甘茂说:“我想要为自己的丧车在三川地区打通一条路,到周王室看一看,就算死去也不会有遗憾了。”当年秋季,武王派甘茂、庶长封攻打宜阳。四年(前307年),秦军攻下宜阳,斩首六万人。渡过黄河,修筑武遂城。魏国的太子前来朝见。武王很有力气,爱好与人比赛,力士任鄙、乌获、孟说都当上了大官。武王和孟说在洛阳举鼎,砸断了腿。八月,武王去世。秦国将孟说灭族。武王娶魏国女子为王后,没有生下子嗣。立异母弟为王,这就是昭襄王。昭襄王的母亲是楚国人,姓芈氏,号宣太后。武王死的时候,昭襄王在燕国做人质,燕国人将他护送回国,得以继位。
昭襄王元年,严君疾【严君疾:即樗里疾,封严君。】为相。甘茂出之魏。二年,彗星见。庶长壮与大臣、诸侯、公子为逆,皆诛,及惠文后皆不得良死。悼武王后出归魏。三年,王冠。与楚王会黄棘,与楚上庸。四年,取蒲坂。彗星见。五年,魏王来朝应亭,复与魏蒲坂。六年,蜀侯辉反,司马错定蜀。庶长奂伐楚,斩首二万。泾阳君质于齐。日食,昼晦。七年,拔新城。樗里子卒。八年,使将军芈戎攻楚,取新市。齐使章子,魏使公孙喜,韩使暴鸢,共攻楚方城,取唐眛。赵破中山,其君亡,竟死齐。魏公子劲、韩公子长为诸侯【诸侯:这里指封君,战国封君制度是春秋时期分封卿大夫的延续。秦国二十等军功爵,最高者为彻侯,汉武帝以后改称列侯,当时诸侯国内部分封制度与此大体相近,封号为某侯、某君、某公。】。九年,孟尝君薛文【薛文:孟尝君为齐国田氏,封薛公,又称薛氏。】来相秦。奂攻楚,取八城,杀其将景快。十年,楚怀王入朝秦,秦留之。薛文以金受免。楼缓为丞相。十一年,齐、韩、魏、赵、宋、中山五国【五国:应为“六国”。】共攻秦,至盐氏而还。秦与韩、魏河北及封陵以和。彗星见。楚怀王走之赵,赵不受,还之秦,即死,归葬。十二年,楼缓免,穰侯魏冉为相。予楚粟五万石。
昭襄王元年(前306年),严君疾担任相国。甘茂离开秦国前往魏国。二年(前305年),彗星出现。庶长壮与大臣、诸侯、公子叛乱,都被诛杀,连累惠文后都不得善终。悼武王后离开秦国回到魏国。三年(前304年),昭襄王举行冠礼。昭襄王和楚王在黄棘会面,将上庸还给楚国。四年(前303年),秦国攻取蒲坂。彗星出现。五年(前302年),魏王到应亭前来朝见,昭襄王把蒲坂归还魏国。六年(前301年),蜀侯辉反叛,司马错平定蜀国。庶长奂攻打楚国,斩首两万人。泾阳君到齐国做人质。出现日食,白天变得非常昏暗。七年(前300年),秦国攻取新城。樗里子去世。八年(前299年),秦国派将军芈戎攻打楚国,夺取新市。齐国派章子,魏国派孙喜,韩国派暴鸢,联合攻打楚国的方城,夺取唐眜。赵国攻破中山,中山君逃亡,最后死在齐国。魏国的公子劲、韩国的公子长被封为侯。九年(前298年),孟尝君薛文来到秦国担任丞相。庶长奂攻打楚国,夺取八座城,杀死楚将景快。十年(前297年),楚怀王来到秦国朝见,秦国将他扣留。薛文因为金受的缘故被免去官职。楼缓担任丞相。十一年(前296年),齐、韩、魏、赵、宋、中山六国联合攻打秦国,攻到盐氏才返回。秦国将黄河以北的土地以及封陵归还韩国、魏国来求和。彗星出现。楚怀王逃到赵国,赵国不收留,他又回到秦国,不久死去,尸体被运回楚国安葬。十二年(前295年),楼缓被免去官职,穰侯魏冉担任丞相。秦国送给楚国五万石粮食。
十三年,向寿伐韩,取武始。左更白起攻新城。五大夫礼出亡奔魏。任鄙为汉中守。十四年,左更白起攻韩、魏于伊阙,斩首二十四万,虏公孙喜,拔五城。十五年,大良造白起攻魏,取垣,复予之。攻楚,取宛。十六年,左更错取轵及邓。冉免,封公子巿宛,公子悝邓,魏冉陶,为诸侯。十七年,城阳君入朝,及东周君来朝。秦以垣为蒲坂、皮氏。王之宜阳。十八年,错攻垣、河雍,决桥取之。十九年,王为西帝,齐为东帝,皆复去之。吕礼来自归。齐破宋,宋王在魏,死温。任鄙卒。二十年,王之汉中,又之上郡、北河。二十一年,错攻魏河内。魏献安邑,秦出其人,募徙河东赐爵,赦罪人迁之。泾阳君封宛。二十二年,蒙武伐齐。河东为九县。与楚王会宛,与赵王会中阳。
十三年(前294年),向寿攻打韩国,夺取武始。左更白起攻打新城。五大夫吕礼离开秦国逃到魏国。任鄙担任汉中郡守。十四年(前293年),左更白起在伊阙攻打韩、魏两国军队,斩首二十四万人,俘虏公孙喜,夺取五座城。十五年(前292年),大良造白起攻打魏国,夺取垣邑,又归还了。秦国攻打楚国,夺取宛邑。十六年(前291年),左更司马错攻取轵邑和邓邑。魏冉被免去官职,秦国封公子巿于宛,封公子悝于邓,封魏冉于陶,都受封为侯。十七年(前290年),城阳君前来朝见,东周君也前来朝见。秦国用垣县换取蒲坂、皮氏。昭襄王来到宜阳。十八年(前289年),司马错攻打垣县、河雍,拆掉桥梁后攻取两地。十九年(前288年),昭襄王称西帝,齐王称东帝,不久又都去掉帝号。吕礼回到秦国。齐国攻破宋国,宋王逃到魏国,死在温县。任鄙去世。二十年(前287年),昭襄王来到汉中,又到上郡、北河。二十一年(前286年),司马错攻打河内。魏国献出安邑,秦国把当地居民驱赶出去,从河东招募迁徙军民,赐给他们爵位,赦免罪犯迁到安邑。泾阳君被封于宛。二十二年(前285年),蒙武讨伐齐国。秦国在河东设置九个县。昭襄王和楚王在宛县会面,和赵王在中阳会面。
二十三年,尉斯离与三晋、燕伐齐,破之济西。王与魏王会宜阳,与韩王会新城。二十四年,与楚王会鄢,又会穰。秦取魏安城,至大梁,燕、赵救之,秦军去。魏冉免相。二十五年,拔赵二城。与韩王会新城,与魏王会新明邑。二十六年,赦罪人迁之穰。侯冉复相。二十七年,错攻楚。赦罪人迁之南阳。白起攻赵,取代光狼城。又使司马错发陇西,因蜀攻楚黔中,拔之。二十八年,大良造白起攻楚,取鄢、邓,赦罪人迁之。二十九年,大良造白起攻楚,取郢为南郡,楚王走。周君【周君:不知是西周君还是东周君。】来。王与楚王会襄陵。白起为武安君。三十年,蜀守若伐楚,取巫郡,及江南为黔中郡。三十一年,白起伐魏,取两城。楚人反我江南。三十二年,相穰侯攻魏,至大梁,破暴鸢,斩首四万,鸢走,魏入三县请和。三十三年,客卿胡阳攻魏卷、蔡阳、长社,取之。击芒卯华阳,破之,斩首十五万。魏入南阳以和。三十四年,秦与魏、韩上庸地为一郡【秦与魏、韩上庸地为一郡:此句语意不通,历史学家杨宽认为,“秦把所占韩、魏的南阳和楚的上庸地合建为郡”。】,南阳免臣【免臣:免罪的奴隶。】迁居之。三十五年,佐韩、魏、楚伐燕。初置南阳郡。三十六年,客卿灶攻齐,取刚、寿,予穰侯。三十八年,中更胡阳攻赵阏与,不能取。
二十三年(前284年),国尉斯离和韩、魏、赵、燕等国的军队讨伐齐国,在济水以西打败齐军。昭襄王和魏王在宜阳会面,和韩王在新城会面。二十四年(前283年),昭襄王和楚王在鄢会面,又在穰会面。秦国攻取了魏国的安城,进军至大梁,燕国、赵国派兵救援,秦军撤走。魏冉被免去丞相之职。二十五年(前282年),秦国攻下赵国的两座城。昭襄王和韩王在新城会面,和魏王在新明邑会面。二十六年(前281年),秦国赦免罪犯迁到穰邑。穰侯魏冉再次担任丞相。二十七年(前280年),司马错攻打楚国。秦国赦免罪犯迁到南阳。白起攻打赵国,夺取光狼城。秦国又派司马错征发陇西的士兵,途经蜀郡去攻打楚国的黔中,攻下那里。二十八年(前279年),大良造白起攻打楚国,夺取鄢、邓两邑,秦国赦免罪犯迁到那里。二十九年(前278年),大良造白起攻打楚国,攻取郢设为南郡,楚王逃跑。周君前来。昭襄王和楚王在襄陵会面,白起被封为武安君。三十年(前277年),蜀郡守张若攻打楚国,夺取巫郡,占领江南地区设置黔中郡。三十一年(前276年),白起攻打魏国,夺取两座城。楚国人在江南地区反叛。三十二年(前275年),丞相穰侯攻打魏国,到达大梁,打败暴鸢,斩首四万人,暴鸢逃跑,魏国割让三个县以求和。三十三年(前274年),客卿胡阳攻打魏国的卷邑、蔡阳、长社,夺取三地。秦国在华阳进攻芒卯,打败魏军,斩首十五万人。魏国割让南阳以求和。三十四年(前273年),秦国将所占韩国、魏国的土地与上庸合建为一个郡,把南阳免罪的奴隶迁到那里。三十五年(前272年),秦国帮助韩国、魏国、楚国攻打燕国。秦国开始设置南阳郡。三十六年(前271年),客卿灶攻打齐国,夺取刚、寿两邑,昭襄王将其赐予穰侯。三十八年(前269年),中更胡阳攻打赵国的阏与,不能夺取。
四十年,悼太子死魏,归葬芷阳。四十一年夏,攻魏,取邢丘、怀。四十二年,安国君为太子。十月,宣太后薨,葬芷阳郦山。九月,穰侯出之陶。四十三年,武安君白起攻韩,拔九城,斩首五万。四十四年,攻韩南阳,取之。四十五年,五大夫贲攻韩,取十城。叶阳君悝出之国【之国:前往封地。公子悝的封地在邓县。】,未至而死。四十七年,秦攻韩上党,上党降赵,秦因攻赵,赵发兵击秦,相距。秦使武安君白起击,大破赵于长平,四十余万尽杀之。四十八年十月【四十八年十月:此处时间有误。昭襄王四十八年以十月开始,其后有正月,又有十月,四十九年则以正月开始。秦始皇以十月为岁首,而昭襄王时仍以正月为岁首,可能致使后世修史时产生错误,《史记》则如实抄录。】,韩献垣雍。秦军分为三军【秦军分为三军:《白起王翦列传》记载“秦分军为二”,分别由王龁、司马梗率领。可知另有一军由白起带领返回秦国。】。武安君归。王龁将伐赵武安、皮牢,拔之。司马梗北定太原,尽有韩上党。正月,兵罢,复守上党。其十月,五大夫陵攻赵邯郸。四十九年正月,益发卒佐陵。陵战不善,免。王龁代将。其十月,将军张唐攻魏,为蔡尉捐【捐:弃,丢失。】弗守,还斩之。五十年十月,武安君白起有罪,为士伍【士伍:士兵。】,迁阴密。张唐攻郑【郑:郑为韩国都城,此处应为“邺”。】,拔之。十二月,益发卒军汾城旁。武安君白起有罪,死。龁攻邯郸,不拔,去,还奔汾军二月余。攻晋军,斩首六千,晋、楚流死河二万人。攻汾城,即从唐拔宁新中,宁新中更名安阳。初作河桥。
四十年(前267年),悼太子死在魏国,尸体被运回秦国葬在芷阳。四十一年(前266年)夏季,秦国攻打魏国,夺取邢丘、怀邑。四十二年(前265年),昭襄王立安国君为太子。十月,宣太后去世,葬在芷阳的郦山。九月,穰侯离开都城前往陶邑。四十三年(前264年),武安君白起攻打韩国,攻下九座城,斩首五万人。四十四年(前263年),白起攻打韩国的南阳,夺取那里。四十五年(前262年),五大夫贲攻打韩国,夺取十座城。叶阳君悝离开都城前往封地,未能到达就死在了路上。四十七年(前260年),秦国攻打韩国的上党,上党投降赵国,秦国趁机攻打赵国,赵国发兵抗击秦军,双方相持。秦国派武安君白起发动进攻,在长平大破赵军,四十多万名士兵全部被杀。四十八年(前259年)十月,韩国割让垣雍县。秦军兵分三路。武安君返回。王龁带兵攻打赵国的武安、皮牢,攻下两地。司马梗向北平定太原,秦国完全占有韩国的上党。正月,秦国收兵,重新在上党集结。当年十月,五大夫王陵攻打赵国的邯郸。四十九年(前258年)正月,秦国增兵援助王陵。王陵作战不利,被免去职务。王龁代替王陵带兵作战。当年十月,将军张唐攻打魏国,守将蔡尉弃城不守,逃回魏国被斩首。五十年(前257年)十月,武安君白起犯罪,被降职为士兵,流放到阴密。张唐攻打邺县,攻下那里。十二月,秦国增兵驻扎在汾城的附近。武安君白起犯罪,赐死。王龁攻打邯郸,不能攻下,于是撤兵,返回投奔驻扎在汾城的部队,休整两个多月。秦军进攻魏军,斩首六千人,魏国、楚国的士兵逃跑时落入黄河而死的有两万人。秦军攻打汾城,此后随张唐夺取宁新中,宁新中改名为安阳。秦国开始在黄河架桥。
五十一年,将军摎攻韩,取阳城、负黍,斩首四万。攻赵,取二十余县,首虏【首虏:敌人的首级。】九万。西周君背秦,与诸侯约从,将天下锐兵出伊阙攻秦,令秦毋得通阳城。于是秦使将军摎攻西周。西周君走来自归,顿首受罪,尽献其邑三十六城,口三万。秦王受献,归其君于周。五十二年,周民东亡,其器九鼎入秦。周初亡【周初亡:此时东周国尚存。】。
五十三年,天下来宾。魏后,秦使摎伐魏,取吴城。韩王入朝,魏委国听令。五十四年,王郊见上帝于雍。五十六年秋,昭襄王卒,子孝文王立。尊唐八子【八子:嫔妃的封号。】为唐太后,而合其葬于先王。韩王衰绖入吊祠【吊祠:吊唁祭祀。】,诸侯皆使其将相来吊祠,视丧事。
孝文王元年,赦罪人,修先王功臣,褒厚亲戚,弛苑囿。孝文王除丧,十月己亥即位,三日辛丑卒,子庄襄王立。
五十一年(前256年),将军摎攻打韩国,夺取阳城、负黍,斩首四万人。秦国攻打赵国,夺取二十多个县,斩杀九万人。西周君背叛秦国,和诸侯约定合纵,率领天下的精锐士兵从伊阙山出发攻打秦国,使秦国不能打通前往阳城的道路。于是秦国派将军摎攻打西周。西周君逃跑后亲自来谢罪,叩头请求受罚,献出其全部领地三十六座城,民户三万口。秦王接受西周君的进献,让他回到周都。五十二年(前255年),西周的百姓向东逃亡,周朝的宝器九鼎被送到秦国。周朝基本灭亡了。
五十三年(前254年),天下诸侯都来归顺。魏国来晚了,秦国就派摎去攻打魏国,夺取吴城。韩王前来朝见,魏国把政权交出,完全听命于秦国。五十四年(前253年),昭襄王在雍县南郊举行祭祀天帝的仪式。五十六年(前251年)秋季,昭襄王去世,他的儿子孝文王继位。他尊唐八子为唐太后,将她和昭襄王合葬在一处。韩王穿着丧服前来吊祭,诸侯都派各自的将相前来吊祭,参加丧礼。
孝文王元年(前250年),赦免罪人,嘉奖先王时的功臣,厚待宗室的亲属,向民众开放苑囿。孝文王服丧期满后,十月己亥日即位,在第三天辛丑日就去世了,他的儿子庄襄王继位。
庄襄王元年,大赦罪人,修先王功臣,施德厚骨肉【骨肉:指至亲。】而布惠于民。东周君与诸侯谋秦,秦使相国吕不韦诛之,尽入其国。秦不绝其祀,以阳人地赐周君,奉其祭祀。使蒙骜伐韩,韩献成皋、巩。秦界至大梁,初置三川郡。二年,使蒙骜攻赵,定太原。三年,蒙骜攻魏高都、汲,拔之。攻赵榆次、新城、狼孟,取三十七城。四月,日食。王龁攻上党。初置太原郡。魏将无忌【无忌:即信陵君。】率五国兵击秦,秦却于河外。蒙骜败,解而去。五月丙午,庄襄王卒,子政立,是为秦始皇帝。
秦王政立二十六年,初并天下为三十六郡,号为始皇帝。始皇帝五十一年【五十一年:指五十一岁。】而崩,子胡亥立,是为二世皇帝。三年,诸侯并起叛秦,赵高杀二世,立子婴。子婴立月余,诸侯诛之,遂灭秦。其语在《始皇本纪》中。
庄襄王元年(前249年),大规模赦免罪人,嘉奖先王时的功臣,施恩德厚待至亲,并且向民众施仁惠。东周君和诸侯图谋攻打秦国,秦国派相国吕不韦前去惩治东周君,完全吞并东周国。秦国人没有断绝周朝的祭祀,将阳人地赏赐给东周君,让他供奉祖先的祭祀。秦国派蒙骜攻打韩国,韩国割让成皋、巩邑。秦国的疆界扩展到大梁,开始设置三川郡。二年(前248年),庄襄王派蒙骜攻打赵国,平定太原。三年(前247年),蒙骜攻打魏国的高都、汲邑,攻下两地。又去攻打赵国的榆次、新城、狼孟,夺取三十七座城。四月,出现日食。王龁攻打上党。秦国开始设置太原郡。魏将无忌率领五国军队抗击秦国,秦军撤退到河外。蒙骜战败,诸侯联军解除包围撤回。五月丙午日,庄襄王去世,他的儿子政继位,这就是秦始皇帝。
秦王政在位二十六年时,开始兼并天下而设置三十六个郡,号称始皇帝。始皇帝五十一岁时去世,他的儿子胡亥继位,这就是二世皇帝。三年(前207年),诸侯联合起兵反叛秦朝,赵高杀死二世,立子婴为王。子婴在位一个多月,被诸侯杀死,秦朝最终灭亡。这些事情记录在《始皇本纪》中。
太史公曰:秦之先为嬴姓。其后分封,以国为姓【以国为姓:应为“以国为氏”。徐、江、黄、秦、赵等都是嬴姓国,而氏是姓的分支,所以上述诸侯国同姓而不同氏。秦汉时,姓、氏合一,很多人混淆了二者的概念,南宋史学家郑樵在《通志·氏族略》中说:“虽子长(司马迁)、知几(刘知几)二良史犹昧于此。”】,有徐氏、郯氏、莒氏、终黎氏、运奄氏、菟裘氏、将梁氏、黄氏、江氏、修鱼氏、白冥氏、蜚廉氏、秦氏。然秦以其先造父封赵城,为赵氏。
太史公说:秦国的祖先是嬴姓。其后代被分封在各地,以封国为姓,有徐氏、郯氏、莒氏、终黎氏、运奄氏、菟裘氏、将梁氏、黄氏、江氏、修鱼氏、白冥氏、蜚廉氏、秦氏。然而秦国由于祖先造父被封在赵城,因此为赵氏。
卷六 秦始皇本纪第六
本篇是秦朝帝王的本纪,记述了秦始皇统一天下到秦朝灭亡的历史。秦始皇被誉为“千古一帝”,他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的大一统局面,并且推行了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等政策,在中华文明发展的历程中有着深远的影响。然而秦朝二世而亡,确实值得深思。司马迁在篇末借贾谊的《过秦论》分析了秦朝兴亡的原因。
秦始皇帝者,秦庄襄王子也。庄襄王为秦质子【质子:被派到别国做人质的人,多为诸侯之子。质子外交源于春秋,盛于战国,质子成为各国之间表明信用的凭证。】于赵,见吕不韦姬,悦而取之,生始皇。以秦昭王四十八年正月生于邯郸。及生,名为政,姓赵氏。年十三岁,庄襄王死,政代立为秦王。当是之时,秦地已并巴、蜀、汉中,越宛有郢,置南郡矣;北收上郡以东,有河东、太原、上党郡;东至荥阳,灭二周,置三川郡。吕不韦为相,封十万户,号曰文信侯。招致宾客游士,欲以并天下。李斯为舍人【舍人:门客。】,蒙骜、王齮yǐ、麃biāo公等为将军。王年少,初即位,委【委:委托。】国事大臣。
晋阳反,元年,将军蒙骜击定之。二年,麃公将卒攻卷,斩首三万。三年,蒙骜攻韩,取十三城。王齮死。十月,将军蒙骜攻魏氏畼chàng、有诡。岁大饥。四年,拔畼、有诡。三月,军罢。秦质子归自赵,赵太子出归国。十月庚寅,蝗虫从东方来,蔽天。天下疫。百姓内nà【内:同“纳”,缴纳。】粟千石,拜爵一级。五年,将军骜攻魏,定酸枣、燕、虚、长平、雍丘、山阳城,皆拔之,取二十城。初置东郡。冬雷。六年,韩、魏、赵、卫、楚共击秦,取寿陵。秦出兵,五国兵罢。拔卫,迫东郡,其君角率其支属【支属:亲属。】徙居野王,阻其山以保魏之河内。七年,彗星先出东方,见北方,五月见西方。将军骜死,以攻龙、孤、庆都,还兵攻汲。彗星复见西方十六日。夏太后死。八年,王弟长安君成蟜jiǎo将军击赵,反,死屯留,军吏皆斩死,迁其民于临洮。将军壁死,卒屯留、蒲、鶮hú【蒲、鶮:一说为名叫蒲的士卒,一说为蒲、二邑,这里采用后种一说法。】反,戮其尸。河鱼大上,轻车重【重:大。】马东就食【就食:到有食物的地方去。】。
秦始皇帝,是秦庄襄王的儿子。庄襄王身为秦国的质子在赵国,见到吕不韦的姬妾,十分喜欢就娶了她,生下始皇。始皇在秦昭王四十八年(前259年)正月出生于邯郸。等到他出生之后,取名为政,姓赵氏。十三岁的时候,庄襄王去世,赵政被立为秦王。在这个时候,秦国已经吞并巴、蜀、汉中,跨越宛县占有郢都,设置了南郡;秦军向北攻取上郡以东地区,占有河东、太原、上党三郡;向东进军到荥阳,灭掉东西二周,设置了三川郡。吕不韦担任相国,封邑十万户,封号是文信侯。吕不韦招揽宾客游士,想要借此兼并天下。李斯是他的门客,蒙骜、王齮、麃公等人担任将军。秦王年纪还小,刚即位,把国事托付给大臣。
晋阳发生叛乱,元年(前246年),将军蒙骜前往平定。二年(前245年),麃公带领士兵攻打卷邑,斩首三万人。三年(前244年),蒙骜攻打韩国,攻取十三座城。王齮死去。十月,将军蒙骜攻打魏国的畼邑、有诡。这一年发生饥荒。四年(前243年),蒙骜攻下畼邑、有诡。三月,蒙骜撤军。秦国的质子从赵国返回,赵国的太子离开秦国返回本国。十月庚寅日,蝗虫从东方飞来,遮蔽天空。天下瘟疫肆虐。百姓缴纳一千石粟米,就可以授予一级爵位。五年(前242年),将军蒙骜攻打魏国,平定酸枣、燕邑、虚邑、长平、雍丘、山阳城,全部攻下,夺取二十座城。秦国开始设置东郡。冬季有雷声响起。六年(前241年),韩、魏、赵、卫、楚五国联合攻打秦国,夺取寿陵。秦国出兵,五国联军撤退。秦国攻下卫国,逼近东郡,卫君角率领他的亲属迁居到野王,凭借山势的险阻来保护魏国的河内地区。七年(前240年),彗星先出现在东方,又出现在北方,五月出现在西方。蒙骜将军死去,是在攻打龙邑、孤邑、庆都,又回军攻打汲邑的时候死去的。彗星再次出现在西方十六天。夏太后死去。八年(前239年),秦王的弟弟长安君成蟜带领军队攻打赵国,发动叛乱,死在屯留,他的军吏都被斩杀,秦王把他封地的民众迁徙到临洮。将军壁死去,屯留、蒲邑、鶮邑的士兵叛乱,鞭戮壁的尸体。大量黄河里的鱼被冲到岸上,人们用高头大马拉着轻便的车子赶到东方去寻找食物。
嫪lào毐ǎi封为长信侯。予之山阳地,令毐居之,宫室、车马、衣服、苑囿、驰猎恣毐,事无小大皆决于毐。又以河西、太原郡更为毐国。九年,彗星见,或竟天【竟天:划过天空。】。攻魏垣、蒲阳。四月,上宿雍。己酉,王冠【冠:男子成人礼,在二十岁左右举行。】,带剑。长信侯毐作乱而觉,矫王御玺及太后玺以发县卒及卫卒、官骑、戎翟君公、舍人,将欲攻蕲qí年宫为乱。王知之,令相国、昌平君、昌文君发卒攻毐。战咸阳,斩首数百,皆拜爵,及宦者皆在战中,亦拜爵一级。毐等败走。即令国中:“有生得【生得:活捉。】毐,赐钱百万,杀之,五十万。”尽得毐等。卫尉竭、内史肆、佐弋竭、中大夫令齐等二十人皆枭首【枭首:斩首示众。】。车裂以徇,灭其宗。及其舍人,轻者为鬼薪【鬼薪:在宗庙服劳役。】。及夺爵迁蜀四千余家,家房陵。是月寒冻,有死者。杨端和攻衍氏。彗星见西方,又见北方,从斗以南八十日。十年,相国吕不韦坐嫪毐免。桓齮为将军。齐、赵来置酒。齐人茅焦说秦王曰:“秦方以天下为事,而大王有迁母太后之名,恐诸侯闻之,由此倍【倍:通“背”,背叛。】秦也。”秦王乃迎太后于雍而入咸阳,复居甘泉宫。
嫪毐被封为长信侯。秦王赐给他山阳为封地,让他居住,宫室、车马、服饰、苑囿、游猎任由嫪毐享受,事情无论大小都由嫪毐决断。秦王又把河西、太原二郡改为嫪毐的封地。九年(前238年),彗星出现,有的划过天空。秦国攻打魏国的垣邑、蒲阳。四月,秦王留宿雍县。己酉日,秦王举行冠礼,佩带宝剑。长信侯嫪毐叛乱却被发现,伪造秦王的御玺和太后印玺来调发各县的士兵和宫中的侍卫、秦王的骑兵、戎狄的首领、门下的食客,将要攻打蕲年宫发动叛乱。秦王得知这个消息后,命令相国、昌平君、昌文君调发士兵进攻嫪毐。双方在咸阳交战,斩首几百人,立功的将士都赐予爵位,连参加战斗的宦官,也得到一级爵位。嫪毐等人战败逃跑。秦王就在全国下令:“有能生擒嫪毐的人,赏钱一百万;有能杀死嫪毐的人,赏钱五十万。”因而将嫪毐等人全部抓获。卫尉竭、内史肆、佐弋竭、中大夫令齐等二十人都被斩首示众。秦王又将嫪毐车裂以示众,诛灭他的宗族。连及嫪毐的门客,罪行轻的为宗庙服劳役。有四千多家被剥夺爵位流放到蜀郡,定居房陵。这个月天寒地冻,有人被冻死。杨端和攻打衍氏。彗星出现在西方,又出现在北方,跟随北斗向南运行了八十天。十年(前237年),相国吕不韦因为嫪毐之乱获罪被罢免。桓齮担任将军。齐国、赵国的使者前来,秦王摆酒款待。齐国人茅焦劝秦王说:“秦国以统一天下为事业,可是大王有流放母太后的恶名,恐怕诸侯听说这件事后,会因此背叛秦国。”秦王于是把太后从雍县迎接回咸阳,让她重新居住在甘泉宫。
大索,逐客,李斯上书说,乃止逐客令。李斯因说秦王,请先取韩以恐他国,于是使斯下【下:使屈服。】韩。韩王患之,与韩非谋弱秦。大梁人尉缭来,说秦王曰:“以秦之强,诸侯譬如郡县之君,臣但恐诸侯合从,翕【翕:闭合,引申为隐秘。】而出不意,此乃智伯【智伯:晋国上卿,被赵、魏、韩所灭。】、夫差【夫差:末代吴王,为越国所灭。】、愍王【愍王:齐王,被燕将乐毅击败。】之所以亡也。愿大王毋爱财物,赂其豪臣,以乱其谋,不过亡三十万金,则诸侯可尽。”秦王从其计,见尉缭亢礼【亢礼:也作“抗礼”,指用平等的礼节相待。】,衣服、食饮与缭同。缭曰:“秦王为人,蜂准,长目,挚【挚:通“鸷”,勐禽。】鸟膺,豺声,少恩而虎狼心,居约【约:穷困。】易出人下,得志亦轻食人。我布衣,然见我常身自下我。诚使秦王得志于天下,天下皆为虏矣。不可与久游。”乃亡去。秦王觉,固止,以为秦国尉,卒用其计策。而李斯用事。
秦国大举搜查,驱逐宾客,李斯上书劝说,秦王才废止逐客令。李斯趁机劝说秦王,请求先攻取韩国来震慑其他国家,于是秦王派李斯迫使韩国屈服。韩王很担心这件事,与韩非商议削弱秦国的办法。大梁人尉缭来到秦国,劝秦王说:“以秦国的强盛,诸侯就像郡县的长官,我只担心诸侯合纵,隐秘而出其不意,这就是智伯、夫差、愍王败亡的原因。希望大王不要吝惜财物,以此贿赂各国有权势的大臣,来破坏他们的计划,这样只不过损失三十万金,却能够将诸侯彻底消灭。”秦王听从了尉缭的建议,每次接见他的时候都平礼相待,服饰、饮食也与他一样。尉缭说:“秦王这个人,长着高鼻梁,长眼睛,勐禽一样的胸膛,豺狼一样的声音,少恩德而有虎狼一样的心肠,在穷困时不难屈居人下,在得志后也能轻易将人吞食。我是一个平民,然而他接见我时经常居我之下。假如秦王能够如愿统一天下,那么天下人就都变成他的俘虏了。不能和他长期相处。”尉缭于是逃跑了。秦王发现之后,坚决挽留他,任命他为秦国的国尉,最终采用了他的计策。当时李斯在朝中当政。
十一年,王翦、桓齮、杨端和攻邺,取九城。王翦攻阏与、橑liáo杨,皆并为一军。翦将十八日,军归斗食【斗食:指军吏的俸禄。】以下,什推二人从军取邺、安阳,桓齮将。十二年,文信侯不韦死,窃葬。其舍人临者,晋【晋:三晋,即赵、魏、韩。】人也逐出之;秦人六百石以上夺爵,迁;五百石以下不临,迁,勿夺爵。自今以来,操国事不道如嫪毐、不韦者籍其门,视此。秋,复嫪毐舍人迁蜀者。当是之时,天下大旱,六月至八月乃雨。
十三年,桓齮攻赵平阳,杀赵将扈辄,斩首十万。王之河南。正月,彗星见东方。十月,桓齮攻赵。十四年,攻赵军于平阳,取宜安,破之,杀其将军。桓齮定平阳、武城。韩非使秦,秦用李斯谋,留非,非死云阳。韩王请为臣。
十五年,大兴兵,一军至邺,一军至太原,取狼孟。地动。十六年九月,发卒受地韩南阳假守腾。初令男子书年。魏献地于秦。秦置丽邑。十七年,内史腾攻韩,得韩王安,尽纳其地,以其地为郡,命曰颍川。地动。华阳太后卒。民大饥。
十一年(前236年),王翦、桓齮、杨端和攻打邺县,夺取九座城。王翦攻打阏与、橑杨,将所有士兵合并成一支军队。王翦指挥军队十八天,遣返俸禄一斗以下的军吏,从十个人中选拔两个人跟随军队攻取邺县、安阳,由桓齮率领。十二年(前235年),文信侯吕不韦死去,私下举行葬礼。他门下前来致哀的食客,是三晋的人就全部驱逐出境;是秦国人,俸禄在六百石以上的官员就剥夺爵位,将他们流放;俸禄在五百石以下的官员,没有前来致哀,只是流放,不剥夺爵位。从此以后,像嫪毐、吕不韦一样执掌国政不行正道的人,都会抄没全家,像这样处理。秋季,赦免被迁徙到蜀郡的嫪毐门客。在这个时候,全国发生严重的旱灾,从六月持续到八月才下雨。
十三年(前234年),桓齮攻打赵国的平阳,杀死赵将扈辄,斩首十万人。秦王前往黄河以南。正月,彗星出现在东方。十月,桓齮攻打赵国。十四年(前233年),在平阳进攻赵国军队,夺取宜安,击败敌军,杀死对方的将军。桓齮平定平阳、武城。韩非出使秦国,秦王采用李斯的计谋,扣留韩非,韩非死在云阳。韩王请求向秦国称臣。
十五年(前232年),秦国大举出兵,一路军队来到邺县,一路军队来到太原,攻取狼孟。发生地震。十六年(前231年)九月,秦国派兵接收韩国的南阳地区,任命腾为代理郡守。秦国开始命令全国男子登记年龄。魏国割让土地给秦国。秦国设置丽邑。十七年(前230年),内史腾攻打韩国,擒获韩王安,韩王献出全部国土,秦国将韩地设置为郡,命名为颍川。发生地震。华阳太后去世。民间发生严重的饥荒。
十八年,大兴兵攻赵,王翦将上地,下井陉,端和将河内,羌瘣huì伐赵,端和围邯郸城。十九年,王翦、羌瘣尽定取赵地东阳,得赵王。引兵欲攻燕,屯中山。秦王之邯郸,诸尝与王生赵时母家有仇怨,皆坑【坑:也作“坑”,一说为活埋,一说为把人杀死后将尸首堆积起来。白起坑杀赵军四十万降卒,项羽坑杀秦军二十万降卒,活埋之说显然不合理。春秋时,战争胜利一方就有堆积敌人尸首筑为京官的做法,以此炫耀武功。而秦王政坑杀仇家、诸生,并不是作战之后所为,筑京官之说似乎也不合理。所以此处只译为“坑杀”,以求折中。】之。秦王还,从太原、上郡归。始皇帝母太后崩。赵公子嘉率其宗数百人之代,自立为代王,东与燕合兵,军上谷。大饥。
二十年,燕太子丹患秦兵至国,恐,使荆轲刺秦王。秦王觉之,体解轲以徇,而使王翦、辛胜攻燕。燕、代发兵击秦军,秦军破燕易水之西。
二十一年,王贲攻荆【荆:指楚国。秦始皇的父亲庄襄王名楚,秦国史书为避讳,改称楚国为荆国。】。乃益发卒诣王翦军,遂破燕太子军,取燕蓟城,得太子丹之首。燕王东收辽东而王之。王翦谢病老归。新郑反。昌平君徙于郢。大雨雪,深二尺五寸。
二十二年,王贲攻魏,引河沟灌大梁,大梁城坏,其王请降,尽取其地。
二十三年,秦王复召王翦,强起之,使将击荆。取陈以南至平舆,虏荆王。秦王游至郢陈【郢陈:指陈县,楚国曾定都于此。】。荆将项燕立昌平君为荆王【项燕立昌平君为荆王:据《六国年表》《楚世家》,项燕死于秦王政二十三年,而楚王负刍被俘于二十四年,与《秦本纪》矛盾。】,反秦于淮南。二十四年,王翦、蒙武攻荆,破荆军,昌平君死,项燕遂自杀。
二十五年,大兴兵,使王贲将,攻燕辽东,得燕王喜。还攻代,虏代王嘉。王翦遂定荆江南地,降越君,置会稽郡。五月,天下大酺pú【酺:聚会宴饮。】。
二十六年,齐王建与其相后胜发兵守其西界,不通秦。秦使将军王贲从燕南攻齐,得齐王建。
十八年(前229年),秦国大举发兵攻打赵国,王翦带领上郡的军队,攻下井陉,杨端和带领河内的军队,羌瘣攻打赵国,杨端和包围邯郸。十九年(前228年),王翦、羌瘣完全平定并攻取赵国的东阳,擒获赵王。王翦带兵想要攻打燕国,驻扎在中山。秦王来到邯郸,那些曾经和他出生在赵国时母家有仇怨的人,全部被坑杀。秦王返回,经过太原、上郡回到国都。始皇帝母太后去世。赵国的公子嘉带领宗族几百人来到代郡,自立为代王,向东与燕国的军队联合,驻扎在上谷。秦国发生严重的饥荒。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13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