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英雄(校对)第22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21/419

  “钟如盛不是蠢货,知道自己只是方士谦手里的一颗棋子,所以早就打算大干一笔,好尽快逃出去。”
  “也就是说,钟如盛并不知道方士谦已经叛国。”
  李一帆点了点头,说道:“这是我们后面才想到的,如果钟如盛知道方士谦叛国,就算给他一百个胆子,他也不敢帮着方士谦倒卖军事物资。”
  罗耀武笑了笑,这也是他刚刚想到的。
  原因很简单,在明知道要替方士谦挨千刀的情况下,钟如盛还敢铤而走险,就是认为能够干一票之后逃出去,比如去加拿大买块地,当富家翁,下半辈子吃喝不愁。可是在方士谦为美国卖命的情况下,去加拿大就等于送死。
  只要钟如盛不是太笨,就应该与方士谦划清界线。
  “这么说来,是方士谦整死了钟如盛。”
  “这就是我上次提到的,坠机事件的主要策划者不是我们,而是方士谦,目的就是搞死钟如盛。要知道,在此之前,我们已经盯上了钟如盛,准备在他回到北京后秘密拘押。”李一帆苦笑了一下,说道,“可惜的是,我们的动作仍然慢了一步,飞机刚起飞就坠毁了,一个人都没活下来。从黑匣子记录的信息来看,肯定有人在飞机的油路管道上做了手脚,而且还是个行家里手。”
  “这些并不重要。”
  “对,这些都是次要问题。利用钟如盛的死,我们进行了秘密调查。”李一帆又苦笑着摇了摇头,“你也知道,就在我们即将查到方博辉头上的时候,调查就被叫停了。虽然当时还没有证据,但是我有十足的把握这件事情与方士谦有关,而且有把握找到证据。没能一下拍死方士谦,确实很可惜,但是这也让我们有了意外收获。”
  “意外收获?”
  “你觉得方士谦的能量很大吗?”
  罗耀武皱起了眉头,表示没搞明白。
  “虽然方家四代为将,但是在政府的影响力还非常有限,只算得上一介武夫,就算有些本事,也难以通天。”李一帆长出口气,说道,“可他做的事情,都得有通天本领,至少在上面得有人照应。”
  罗耀武立即点了点头,表示明白了过来。
  “当然,我没那个能耐,查不出到底是谁,就算查了出来,也没有证据。”李一帆叹了口气,说道,“只不过,利用钟如盛的死,我们继续追查了下去。不能查方士谦,总得搞清楚钟如盛做的事情吧。”
  “你是说……”
  “我们损失的军事物资。钟如盛与方博辉再厉害,也不可能一手遮天,下面肯定有很多人照应。”
  “确实如此,他们最多发号施令。”
  “甚至连发号施令都不用做,只需要进行部署。”
  “也就是说,你们一锅端……”
  “还没到这个份上。”李一帆又叹了口气,点上第二根烟后,说道,“查是查出来了,可是谁也没那本事。”
  “为什么?”
  李一帆抽了几口烟,才说道:“很简单,范围太广,真要动手,军区后勤系统少校以上级别的军官,加上其他系统上校以上级别的军官全部枪毙,也保准不会杀错一个。你说,谁有这能耐?”
  罗耀武差点跳了起来,他的第一反应就是李一帆在吹牛。
  只是,情报局长的神色告诉罗耀武,他没有吹牛,说的全是实话。
  “知道姚万平为什么要当甩手司令吗?”
  “他也有份?”
  “集团军司令,能没份?”李一帆笑了笑,说道,“不管怎么说,这事查到这,也就算结束了。结果你也猜得到,法不责众,涉及到这么多人,别说连根拔除,动一个两个都成问题。搞到最后,只能不了了之。只是有一点是谁也无法改变的。”
  “什么?”
  “损失。”
  罗耀武皱起了眉头,接着就明白了过来。
  “方士谦搞走的,大概只有损失的二十分之一。”
  “两千亿?”
  李一帆点了点头,说道:“这是最保守的估计,至少损失了两千亿的物资,而且主要就是粮食、装备、弹药等等战略物资。”
  “妈的,这么说,整个东北都被搬空了。”罗耀武说这话的时候,牙齿都在哆嗦。
  不是害怕,也不是惊讶,而是愤怒,出离的愤怒。
  “可以这么说。”李一帆很平静,只是看得出来,他也很愤怒。“不管怎么说,方士谦花了二十多年。如果在和平时期,有个十来年,也能把损失的物资补上去,毕竟军费开支到底怎么花掉的,没有几个人说得清楚。东北又是粮仓与重工业基地,铁道部与军队又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搞点偷梁换柱的事情,也没有多大挑战性。可惜的是,只有两年,而在这两年之内,谁也补不上这么大的窟窿。”
  “妈的……”罗耀武又骂了一句。
  李一帆这句话解开了他的疑惑,那就是为什么用枪顶着军需官的脑袋,后勤部门也拿不出所需的作战物资,而这些物资又在账本上。
  “我来找你,不是为了这件事。你也知道,总有人得背黑锅,而且方士谦逃走了,这些事情谁也说不清楚。”李一帆稍微停顿了一下,说道,“这次过来,是老陈的意思,他也知道这边的情况。”
  “老陈?”
  李一帆点了点头,说道:“老陈让我告诉你,适可而止,该收手时就得收手,别把老本赔上去了。”
  罗耀武打了个激灵,一下反应了过来。
  出兵朝鲜,只是为了打垮棒子,让美国出手。随着第八集团军越过三八线,在元山北面与第三十九集团军交火,这个目的已经达到了。
  既然已经达到了目的,还呆在那个鸟不拉屎的地方做什么呢?
第二卷
青山黑水
第三十四章
寻求突破
  韩军第九机械化步兵师没能渡过清川江,并没让美军第八集团军参谋长汉密尔顿少将感到意外,可是第二机步师追到咸兴的时候,不但没能与中国陆军第三十九集团军交战,甚至连敌人的一根毛都没捞着,就让美军少将有点想不明白了。
  想不明白,这也不难理解。
  在第八集团军,汉密尔顿一直扮演着一个不太光彩的角色。这一点,从“应声虫”这个外号也看得出来。
  在帕特里奇面前,汉密尔顿就是个应声虫。
  这也很好理解,像帕特里奇这样的强人,身边根本不需要一个同级别的将领,反而是打杂的更显珍贵。
  作为第八集团军参谋长,汉密尔顿的最大特点就是没有主见。
  在很多时候,这个特点也是汉密尔顿的优点。
  当然,这么说意味着在其他时候,这是缺点。
  这个时候,就是帕特里奇无暇顾及的时候,必须由汉密尔顿亲自掌舵的时候。
  以当时的情况来看,没能在咸兴逮住第三十九集团军,即便是第二机步师的师长都能够想到,之前韩军的战报有误,攻击他们的不是第三十九集团军,而是该集团军的后卫,主力早就撤走了。
  只要做出这一判断,美军就得停下来,避免过分深入,成为孤军。
  要知道,六十多年前,联合国军在麦克阿瑟的指挥下发起了“圣诞节攻势”,最终不但没能在圣诞节前结束战争,反而被迅速入朝的志愿军赶回三八线,甚至一度丢掉汉城,主要原因就是美军没有做好准备就发起进攻。
  长津湖一战,美军第一陆战师在准备不充分的情况下差点全军覆没。
  上过一次当,自然没有道理再上一次当,哪怕已经轮了一个甲子。
  可惜的是,这次指挥战斗的不是帕特里奇,而是汉密尔顿。
  首先得说,韩军肯定不会承认谎报军情。要知道,真要把这个罪名坐实了,就算是黄真尹都得掉脑袋。
  问题是,死不认账肯定不行,毕竟美国才是老大。
  为了证明没有谎报军情,韩军想了很多办法,比如说第三十九集团军刚刚撤走,正在向北撤退,而撤退的原因是后勤保障不济、部队伤亡惨重,没办法继续打下去了。
  有意思的是,韩军找的理由还真的存在。
  第三十九集团军确实没有按照计划获得补给,甚至连御寒的衣物都没有送到前线。虽然还是十月中旬,在亚洲大陆上,大部分地区还是初秋,即便在稍微偏北一点的地方,也只是深秋,但是这几年全球气候反复无常,受黑潮反常影响,朝鲜半岛上的冬天来得稍微早了一点,十月初就下了第一场雨雪。
  没有得到补给,第三十九集团军就无法继续打下去。
  相对而言,伤亡带来的问题更加严重。要知道,第三十九集团军是进攻部队,无法像守卫战线的第十五集团军与第十六集团军那样及时得到补充,必须返回后方进行整编,才能完全恢复战斗力。
  别的不说,向后方运送伤员就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情。
  按照计划,应该由辎重部队把伤员带回去,不管是火车还是汽车,卸下货物后,都能装上不少伤员。因为后勤补给没有到位,到达前线的火车与汽车并不多,所以还得想办法征用车辆把伤员送走。
  这些因素,都迫使第三十九集团军尽快撤退。
  万幸的是,十五日天亮前,罗耀武下达了全线撤退的命令,除了让第十五集团军坚守在清川江北岸之外,第十六集团军退回“红线”,基本打残的第四十集团军直接回国整编,第三十九集团军则按照计划退回盖马高原,在长津湖北岸整编。
  不是第三十九集团军还能打,而是需要一支军队来稳定局面。
  不管怎么说,第三十九集团军威名在外,特别是在朝鲜军民心目中,这支在上一次朝鲜战争中打响名声的军队简直就是常胜之师,是不败的象征,加上刚刚歼灭了趾高气扬的韩军两个集团军,所以只要该集团军还在,军心士气就不是问题。
  当然,这只针对朝鲜军民。
  要知道,第十五集团军与第十六集团军也是赫赫有名的王牌部队,肯定不需要用第三十九集团军的胜利来稳定军心。
  只不过,多一支战略预备队,也不见得是坏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21/41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