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英雄(校对)第22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27/419

  当然,第六十五集团军的战斗力也不弱,至少在改编之后不会再让人瞧不起。
  改编之前,虽然第六十五集团军也是名义上的重型集团军,编下有第一九三摩步师、第一九四摩步师、第二零五摩步师,另外还有装甲旅与各集团军直属战斗单位,但是该集团军的编制规模与装备质量都远不如第三十八集团军,加上长期没有受到特别照顾,战斗力只相当于轻装集团军,甚至连一些标准的轻型部队都不如。
  接受改编的时候,第六十五集团军的地位也不如第三十八集团军。
  这也不难理解,毕竟在北京军区,排在第六十五集团军前面的不止第三十八集团军,还有第二十七集团军。
  所幸的是,第二十七集团军去了台岛,改编的时候,第六十五集团军占了不少便宜。
  当时,从第三十八集团军裁撤下来的装备,大多被送到了第六十五集团军,包括像99A这些不算落后的主战装备。
  正是如此,第六十五集团军除了扩大编制规模之外,三个摩步师都顺利升级为装甲师与机步师,而且装备质量不算太差。当然,受产能限制,加上第十五集团军扩编,所以第六十五集团军不得不把那些早该淘汰的主战装备保留下来。
  总体来说,第六十五集团军的战斗力还算不错,至少不会缺乏重装备。
  陈必时回京,就是希望把这支集团军搞到手。
  因为知道上面不会答应把第三十八集团军派往东北,所以陈必时在提出增派第六十五集团军的时候,还提出从济南军区抽调第二十六集团军北上。
  在这个问题上,陈必时的态度非常坚决。
  “我们不能抱任何幻想,美军肯定不会在鸭绿江南岸停下脚步。”面对狄劭康,陈必时从来都是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只是他没有必要把坏的说成好的,战局不利就是不利,狄劭康也不需要用一场不存在的胜利来振奋信心。“第四步兵师北上之后,美军还有可能投入一个师的兵力,而且有可能是第二骑兵师。以我军现在的情况,只增派一个集团军,肯定守不住本土防线。”
  “照你所说,增派两个集团军就能守住?”狄劭康问得非常直接。
  陈必时叹了口气,说道:“也不一定,但是至少能够迫使美军在一个月之内投入第四个师,而不是等到渡过鸭绿江之后。”
  “这有什么区别吗?”
  “朝鲜半岛的地形环境决定了,美军很难在这个狭窄的战场上展开,也就无法投入太多的作战力量。到目前为止,我们只投入了四个集团军,而且同时在前方作战的,始终只有两个集团军,也是因为这个原因。”
  狄劭康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似乎有所领悟。
  “只要美军突破了鸭绿江防线,局面就会改变。”陈必时没有停下,决定趁热打铁,让元首明白他的意思。“能不能守住本土防线,我没有把握,实际上谁也没有把握。只是有一点我们必须搞清楚,如果不能在退守本土之前,逼着美国打出全部底牌,我们失去的将不仅仅是朝鲜半岛,也不仅仅是本土防线。”
  “你的意思是,只要美军取得突破,就会加大进攻力度?”
  陈必时点了点头,表示就是这个意思。
  “问题是,美军难道只会投入四个师的兵力?”
  “至少目前看来,美军没有办法在东北方向上投入更多的地面部队了。当然,如果美国打算放弃东南战线,也能继续增兵。只不过,从战略上看,东南仍然是重点,美军在朝鲜打得再厉害,也是为东南方向上的进攻创造机会。”
  狄劭康又点了点头。
  “再说了,如果能让美军在东北战场上与我们拼命,不见得是坏事,毕竟长白山的地形与朝鲜半岛相差不大。”陈必时稍微停顿了一下,说道,“不管怎么说,东北地区与内地的联系还不够紧密,对我们造成的影响也不足以致命。从战略上讲,在东北地区决战对我们的好处更大。”
  “我们能够看明白这一点,美军也能看清楚。”
  “所以我们不能犹豫。”刘诚志这个时候开口了,这句话显然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狄劭康长出口气,说道:“就这么办吧,六十五军立即开赴前线,听从罗耀武指挥,二十六军随即开动。”
  说完,狄劭康挥了挥手,示意送客。
  刘诚志与陈必时没多耽搁,立即起身告辞。
  “你对罗耀武有多大把握?”离开元首府,刘诚志就劈头盖脸地问了一句。
  陈必时先是一愣,接着就意识到情况不大对劲,随即联想到了狄劭康。
  在介绍情况的时候,陈必时就发现,狄劭康的情绪不是很好。作为一个国家的最高领导人,能让狄劭康情绪不好的,肯定是非常严重的事情。
  “走吧,我送你去机场。”
  知道刘诚志有话要说,陈必时也没推却,让司机直接驾车去机场。
第二卷
青山黑水
第四十章
以退为进
  刘诚志担心的不是罗耀武,而是狄劭康。
  聊了几句,陈必时就了解到,问题就是出在了狄劭康身上,或者说是出在了高层。
  虽然发动台海战争,以武力实现国家统一不是狄劭康一个人的决定,而是整个高层做出的战略决策,狄劭康也不会为此承担责任,但是台海战争失利之后,狄劭康在高层的威信与地位都受到了挑战。
  发难的不是管元山,而是负责国内安全与政法事务的委员。
  引起争议的就是狄劭康的子女在国外,而没有留在国内。
  当然,谁都知道这是管元山在幕后作祟。
  实际上,官员子女在国外,可以说是拿不上台面的事情,因为在高层中,还真没有几个能与此撇清关系。
  拿这个问题做文章,显然是要逼狄劭康交出大权。
  朝鲜战争爆发后,这个问题有所淡化,特别是在干掉韩军的两个集团军之后,狄劭康的威信有所恢复,但是在一连串的撤退之后,又有人开始怀疑狄劭康的战略决策,认为出兵朝鲜是引火烧身。
  可以说,狄劭康身上的压力非常大。
  说得不客气一点,再来一次失败的话,就算他不肯交权,恐怕也会有人让他交权。
  “不是我不相信,只是你也知道,我们经不起失败了。”刘诚志已经好多年不参与高层的内部斗争了,只是现在的局面,让他不得不站出来说话。“你也知道,高层中,一直有人主张放弃抵抗,以退让化解威胁。虽然我们都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事情,我们在战场上得不到的东西,也别想在谈判桌上得到,而且让了一步,就会有第二步与第三步。但是我们要主张坚决抗战,就得拿出理由,就得让更多的人相信,我们能够取得胜利,哪怕为此付出巨大的代价。”
  陈必时点了点头,仍然闷都抽烟。
  “老陈,三十年前,我就知道你不是一般人物。”刘诚志朝陈必时看了过来,目光中充满着期待。“在我认识的人中,能看透大局的,一只手就能数得过来,你就是其中之一,还是最年轻的一个。你说说,我们到底能不能走到最后?”
  “能。”陈必时回答得非常坚决,稍微停顿了一下,又说道,“不能也能。”
  刘诚志长出口气,等着陈必时把话说下去。
  “虽然罗耀武嫩了一点,在政治觉悟上还欠缺火候,但是他是一员战将,我能在战场上做到的,他都能做到,需要的只是一点点时间。”陈必时又掏出了一根香烟,想都没想就点上了。“关键不是我们能够顶多久,说实话,这个时候派谁上去,恐怕都没有办法守住本土防线。你也知道,美国发动这场战争,目的绝不是阻止我们实现统一,而是要从根本上打败我们,就像当初打败苏联一样。”
  刘诚志也点上了烟,神色变得非常严峻。
  “不达到这个目的,美国绝对不会收手,而我们能做的就是在此之前,给美国造成足够巨大的损失,让美国知难而退。显然,仅仅在台岛与朝鲜还不够。如果让我选,我会选择打一场本土保卫战。”
  “问题是,恐怕我们坚持不到那个时候。”
  陈必时苦笑了一下,说道:“坚持不了,也得坚持。”
  “老陈,你要知道,现在不是斗气的时候。”刘诚志又瞥了眼陈必时,“元首非常清楚我们的处境,也知道我们要用什么办法才能取得胜利,可是有这个眼光的人确实不多。只要元首挺不住,我们做什么都等于零。”
  陈必时点了点头,表示明白刘诚志的意思。
  “不管怎么说,我们需要一场胜利,一场能够拿到台面上来的胜利。”
  “为什么不以退为进?”
  刘诚志立即锁紧了眉头,似乎没有搞明白陈必时的意思。
  “说白了,管元山要的无非是权,那就给他,看他能玩出什么花样来。”陈必时猛抽了两口烟,“你也知道,现在这个局面,战火烧上本土只是迟早的事情。如果管元山连这个觉悟多没有,硬要接下这个烫手的山芋,后悔的肯定不是我们。如果他知难而退,仍然玩他那招太极推手,我们就借此把话挑明了,减轻元首的负担。”
  “这也是个办法。”刘诚志一边说到,一边点了点头。
  “不管怎么说,我们会取得胜利,只不过不是现在。”陈必时的情绪也平静了许多,“只要能够坚持下去,我们就能取胜。从战略上看,我并不觉得现在的局面对我们不利,甚至可以说,我们现在打得越差劲,反而有好处。”
  “什么意思?”
  “日本。”
  “日本!?”刘诚志立即锁紧了眉头。
  “按照老李提供的情报,日本在参战问题上非常犹豫,大概是美国开的价码不够高,而美国也在是否让日本参战的问题上举棋不定,原因并不复杂。”
  “日本参战,只会搅局。”
  陈必时点了点头,说道:“打到目前为止,我们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一个能够激励国民的办法。说实话,出现这种情况,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我们的问题我们清楚,在动员国民的时候,我们必须告诉国民,他们为什么而战,是为了谁而战。显然,我们说不清这个问题,也就没有办法让国民相信我们的承诺。实际上,这些年来,特别是最近几年,国内矛盾激化,政府的公信力已经降到了最低。民心思变,就算民族大义还有点作用,也无法以次动员足够的力量。”
  “日本参战,就能解决这个问题。”
  “正是如此,而这也正是美国最担心的问题。不管怎么说,那些活了八十多年的老人家还有点威信,而且我们还没有忘记当年的伤痛。”
  “可是,这与我们的作战行动有什么关呢?”
  “如果我们现在打得太顺手了,美国会让日本参战吗?”陈必时看了眼刘诚志,笑着说道,“有两种可能,一是见好就收,二是铤而走险。当然,美国有可能选择铤而走险,借助日本的力量来对付我们,而且美国也确实这么做了。问题是,就算铤而走险,美国也会有充足准备。”
  刘诚志点了点了点头,说道:“这样的话,我们就无法对战略大局做出准确判断了。”
  “如果情况相反的话,会怎么样呢?”陈必时又笑了笑,说道,“我敢保证,只要一切顺风顺水,美国就不会立即考虑让日本参战。打到这一步,只要我们能够在本土战场上挫败美军,取得一次重大胜利。最好的结果,自然是美国知难而退,以停战来结束这场战争。最坏的结果,仍然是美国铤而走险,让日本参战。实际上,这也算不上是最坏的结果,至少我们能够借此鼓舞国民的斗志,进行更大规模的战争动员,把我们的战争潜力发挥出来,取得更大的胜利。”
  “这就是你说的以退为进?”
  陈必时愣了一下,随即笑着说道:“在军事上,这确实是以退为进。不管怎么说,我们拥有超过任何一个国家的战争潜力,只要将这个潜力发挥出来,我们就能取胜,就能击败所有侵略者。”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27/41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