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英雄(校对)第22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28/419

  “只不过,风险太大了。”
  “风险大,回报也大。”
  刘诚志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说道:“即便如此,也要做到顺其自然,不能让人觉得我们是故意退缩。”
  “我们是故意退缩吗?”陈必时反问了一句,“打到目前为止,我们都在竭力而为,从来没有服软过,而且部队的伤亡摆在那里,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谁能说我们是故意撤退?再说了,只要美军还在进攻,我们就不用担心。”
  刘诚志皱起了眉头。
  “第四步兵师已经上去了,不然我也不会专程回来一趟。如果不出所料的话,只要罗耀武在鸭绿江南岸好好打上一仗,就能迫使美军再投入一个师的兵力,到时候我们再退到鸭绿江北岸,也不会有人认为我们在故意撤退。”
  “看来,你早就想好了。”
  陈必时笑了笑,没有多说。要没有想好,他会专程回来一趟吗?
  “你说得没错,我们只能以退为进,希望惨痛的代价能够打醒沉睡中的国民。”刘诚志长出了口气,“看样子,我这个总参谋长还得再坚持一段时间。不出所料的话,高层会有大动静。你回去后,如果没有重要事情就不要回来了。不管怎么说,只要我没倒,你呆在前线战区就是安全的,谁也拿你没办法。”
  “老刘……”
  “放心吧,我这把老骨头,与世无争几十年了,谁也不会拿我怎么样。再说了,只要你们这些干将在外,也没人敢拿我怎么样。”
  陈必时非常清楚刘诚志的意思,也就没有多说什么。
  “还是那句话,你自己小心。”
  这时候,轿车到了机场。
  “老刘,你也保重!”
  丢下这句话,陈必时头也不回的下了车,朝那架已经启动的专机走去。
  虽然已经是六十多岁的人了,但是陈必时的步伐非常坚定。他甚至觉得,再次头身炮火分会的战场时,一下年轻了二十岁,回到了那个血气方刚的年龄。
  别看现在的陈必时老练稳重,二十年前的他绝对不比现在的罗耀武差劲。
第二卷
青山黑水
第四十一章
背靠本土
  中国军队主动退却,并没让帕特里奇感到惊讶。
  防线崩溃,又没有主够的时间组建新的防线,只能以空间换时间,主动拉开距离,构筑新的防线。
  当第六十五集团军开赴丹东,第二十六集团军从山东启程,帕特里奇就不得不惊讶了。
  要知道,中国陆军能够立即动员进入东北的,就只有三个集团军,而且第三十八集团军是首都卫戍部队,所以实际上只能动员这两个集团军。
  虽然这两个集团军之前都是乙类部队,并不是主力部队,但是经过改编后,战斗力得到大幅提升,建制健全,实力不容小觑。
  更重要的是,一次调两个集团军进入东北,表明了中国的基本立场。
  难道中国当局真把东北当主战场了?
  这不仅仅是怀疑,而是面对事实的一种推敲。
  众所周知,东北是中国的重工业基地,即便在改革开放后三十多年,东北在重工业领域的地位一直在下降,但是谁也不能否认东北的重要性,特别是在军工方面,东北不仅有沈阳飞机制造厂、大连造船厂、第一汽车集团,还有像北方重工这样的超级巨头,是中国军火的主要生产基地。
  丢掉东北,中国军队拿什么打仗?
  这个判断让帕特里奇相信,中国肯定会死守东北,并且准备打本土保卫战。
  果真如此的话,进攻中国本土,肯定会付出足够惨烈的代价。
  当然,也不见得如此。
  站在帕特里奇的立场上,肯定会认为,中国向东北增兵,主要还是震慑韩国与日本,让两个邻国认为中国不会迅速战败,在接下来的战略决策中更加小心谨慎,不为美国卖命,至少不出全力。
  如此一来,美国的战争负担肯定会加重。
  看清楚形势,帕特里奇立即想到了对策。
  见好就收肯定不行,已经投入了三个师,而且第四个师,即第二骑兵师已经上船,月底就能到达朝鲜。
  这个时候收手,只会让全世界看笑话,还会影响到东南方向上的进攻。
  更重要的是,中国不但没有完全战败,反而接受了战火考验。再过二十年、甚至只需要十年,中国就能恢复元气,对周边国家构成严重威胁。
  到时候,为了收拾残局,美国要付出更大的代价。
  要继续打下去,只有两个选择,一是在东北方向上好好打上一场,二是在东南方向上提前发起进攻。
  如果是其他人,也许会二选一,可是帕特里奇并不这么认为。
  在他看来,二选二才是最好的选择。
  只有双管齐下,才能彻底击败中国。
  到这个时候,帕特里奇也不得不佩服国内那些政客。
  在全世界都认为中国会在东南严密布防,而在东北采取战略防御态势的时候,那些从没有上过战场的政客竟然看出了中国的意图,并且做了针对性的部署,将东南方向上的战略进攻提前了一个月。
  也就是说,由最初的十二月底提前到十一月底。
  只不过,这还不够。
  从时间上推算,中国军队最快能在十一月初集结完毕,到时候至少能在东北前线投入四个集团军的兵力,足以打一场小规模战役了。如果战役持续到十一月中旬,等到美军在东北战场上全面展开的时候,东南方向上的战略进攻也已部署妥当。
  两路大军齐头并进,就算中国陆军再厉害,也别想取胜。
  有了战略计划,还得有妥当的实施方法,也就是战术部署。
  落到战术问题上,帕特里奇首先要考虑的就是下一场决战的地点。
  是在中国境内,还是在朝鲜半岛上?
  虽然中间只隔着鸭绿江与图们江,但是意义完全不一样。
  在中国境内打响,中国打的是本土保卫战,打成什么样子在道理上都说得过去,毕竟任何一个国家都有保卫国土的权利。
  从政治上看,这一招就行不通,毕竟在台湾,也就是另外一个“中国政府”攻上大陆之前,美国没有理由出兵中国本土。
  只能在朝鲜打,而且要把中国军队打痛。
  要是能在朝鲜战场上歼灭中国军队的主力,进军中国本土也要容易得多。
  拿定主意后,帕特里奇开始调整部署。
  这位深得美国高层信任的前线司令官下的第一道命令就是让正在推进的第二机步师与第七步兵师放慢前进步伐,前锋已经到达咸兴的第四步兵师则参加后方扫荡,对付那些盘踞在山区的土匪。
  随后,帕特里奇给加布里埃尔打了一通电话,要求第二骑兵师按计划到达釜山。
  也就是说,这个时候,美军放慢了推进速度。
  对罗耀武来说,这绝对是天大的好事。
  虽然美军仍然紧咬着不放,但是他有足够的时间让主力撤下来。当然,肯定得有一支部队在前线活动,牵制美军。
  这个艰巨任务落到了第十六集团军身上,因为打到这个时候,该集团军的损失最小。
  第四十集团军已经撤了下去,并且在十月二十七日开始整编。第三十九集团军在二十八日全部撤退到鸭绿江北岸,次日开始就地整编。第十五集团军则是在十月三十日全部撤回本土,在该月的最后一天开始整编。
  补充给三个集团军的不是新征召的兵员,而是预备役官兵,即武装警察部队的官兵。
  虽然武警属于非战斗部队,但是素质并不比正规军差多少。
  十一月一日,第六十五集团军到达丹东,开始与第十五集团军换防。
  两天之后,第二十六集团军赶到,按计划前往吉林,住进了第十六集团军的营地。
  这个时候,第十六集团军已经退守平安北岛与慈江道北部地区,战线最近初距离中朝国境线不到一百公里。
  稳步推进的时候,美军的部署也出现了变化。
  之前在中路猛攻的第二机步师转移到了战线西侧,即平安北道南面,与韩军第一集团军群协同作战。
  第七步兵师在战线中段,与之配合的是得到加强的韩军第二集团军群。
  新到达的第四步兵师在战线东段,只是还没有进入两江道与咸境北道,距离中朝边境远得很,而与之配合的是刚刚组建的“北韩军团”,也就是由那些在战场上投降、并且愿意为韩国效力的朝鲜人民军组成的部队。
  三路大军,总计兵力超过一百万!
  主力是三个美军师,总兵力在五万左右。韩国陆军的三个主力师与五个独立旅也全部编在战斗序列里面,总兵力大约八万。其次就是大约四十万韩军二线部队,朝鲜伪军有二十万左右,另外还有三十万的后勤保障人员。
  这个规模,不可说不大。
  当然,数字只是用来吓人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28/41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