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英雄(校对)第30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06/419

  当然,这也不仅仅是陈必时的功劳。
  虽然在新的战区制度下,紧挨着战场的安徽不属于陈必时统辖,但是王虞珉与陈必时的关系非同寻常,两人在二十多年前就合作过,配合起来简直是天衣无缝。如此一来,美军不但要面对一个能力全面的将军,还得面对一个擅长打进攻战的将军。
  陈必时能在宜兴与溧阳重创美军,王虞珉的功劳不比他小。
  受此影响,帕特里奇不得不把注意力放在东南战场上,竭尽全力向南京进军。
  虽然在打下溧阳之后,美台联军距离南京只有一步之遥,但是在接下来的一百多公里的进军路线上,中国军队总共设置了七道防线,几乎将南京与溧阳之间的整个地区都变成了防御阵地。
  强攻南京不是不可能,只是难度非常大,代价也不会小到哪里去。
  不能强攻,就只能迂回。
  问题是,向东迂回,不但得攻打苏州与上海,解除侧翼威胁,还得在南通渡江,从北面围攻南京,难度比直接进攻南京还要大得多。向西迂回的话,就得打入安徽,与王虞珉指挥的华中大军鏖战,还得受到陈必时的威胁,难度同样不小。
  受此影响,帕特里奇不得不在五月上旬让美台联军转为防御。
  此时,美军已经把重点转移到东北。
  对帕特里奇来说,肯定是别无选择,只能强攻北京,迫使中国军队把重点放在北面,这样才有可能在南方战线上取得突破。如果中国军队不把重点转向北面,美日联军就有很大的把握杀入华北,占领北京。
  只要打下了北京,攻打南京就容易得多了。
  到时候,大不了再把重点转到南方战场上,集中兵力攻打南京。
  至于在东三省花时间,帕特里奇想都没想过。在他看来,只要能够杀入山海关,东三省不用打就能拿下,根本不需要费力气。
  再说了,日本承诺出兵一百万,还有三十万没有派来呢。
  先南下进军华北,再用第四批日军扫荡东三省,双方都不吃亏。
  随着日军第三批部队到达,美军增援的四个师也到了前线,加上顺利打下大连,帕特里奇开始向福田康夫施压,要求福田康夫把兵力集中在南面,为南下进军华北做准备,而不是想着北边的吉林与黑龙江。
  问题是,福田康夫只是名义上听从帕特里奇指挥,真正能使唤他的只有进藤加一。
  到了五月中旬,百万大军的作战任务基本完成,作战部署也该提上日程了,帕特里奇也没心情与福田康夫闹下去,所以在美日联军占领大连的第二天,就以联军总司令的身份召开了高级会议。
  当然,帕特里奇没有忘记给加布里埃尔打招呼,让美国政府向日本政府施压。
  会议开始后,双方就围绕着进军问题展开了争论。
  “不管怎么说,我们得展开行动。”帕特里奇不想在争论上花时间,因为这不可能给美日联军带来胜利。“总体意见有两个,一是南下,一是北上。到底怎么打,我们还是得看战场局势,而不是一厢情愿。”
  福田康夫没有反驳,毕竟帕特里奇说得也有道理。
  战争是双方的事,而不是单方面行动,单方面行动那叫军事打击。再说了,中国军队已经枕戈待旦,罗耀武的部署工作已经到位,到底该怎么打,也不是由美日联军说了算,还得看中国军队的行动。
  “南下战术很简单,所以我们先看看北上行动。”帕特里奇让秘书调出了战区地图,“中国军队的部署很明确,重点守卫从彰武到锦州的战略防线,目的也很明确,阻止我们南下进军华北。”
  “所以我们得避开中国军队的锋锐,先北上,迫使中国军队出战,再趁机南下。”
  “道理虽然如此,但是中国军队会出战吗?”帕特里奇笑了笑,说道,“如果罗耀武打算守卫吉林与黑龙江,就不会把他手里的部队全都部署在这条防线上,而应该把重点放在沈阳北面。再说了,以中国军队目前的情况,也很难在两条战线上作战。从战略上讲,守住华北比守住东北更加重要。”
  “既然如此,我们更应该抓住这个难得的机会,打下东北。”
  “有那么容易吗?”帕特里奇叹了口气,说道,“中国的战争动员已经开始,而我们却没有进行全面动员。不可否认,攻占东北确实不难,但是总得花时间,少则一两个月,多则半年一年。到时候,我们还有优势吗?已经有情报证明,中国开发的多种新式武器,特别是空军的新式战斗机将在年底完成所有研制工作,明年年初就将大规模装备部队,到时候我们的制空权将受到威胁。可以说,拖下去,对我们没有多少好处可言。越延迟,进军华北的难度越大。”
  福田康夫没有反驳,这是事实。
  “要想击败中国,就得占领华北,就得进军北京。即便只是为了占领东北,我们也得进军华北,击败中国。如果不能击败中国,我们现在取得的任何军事成就都不牢靠。这场战争也许会打上几年,我们谁能坚持那么久?千万不要低估中国的抗战能力,就算打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只要中国仍然团结在一个政府之下,我们就无法取胜。历史也证明过,只要坚持下去,中国就能击败任何强敌。”
  这下,福田康夫的脸色更难看了,因为帕特里奇摆明了在说日本。
  “暂且不说历史如何,我们要想取胜,唯一的途径就是推翻中国政府,由新的政府来统治中国。想必,福田将军也不会否认吧?”帕特里奇笑了笑,说道,“为此,我们就得尽快打到北京,并且配合在南面作战的美台联军占领南京,让台湾政权回归正统。只有如此,我们在东北的胜利才算真正的胜利,日本出兵才有意义。”
  最后一句话,说到了要害。
  日本想要什么?无非就是在中国、至少是在东北的特权。为此,就得支持美国扶持的台湾政权,也就得帮助台湾政权成为正统。
  “从现实来看,进军华北比攻占吉林与黑龙江困难得多,所以我们不能好高骛远。”帕特里奇也给福田康夫留了面子,“即便要北上,也得打下彰武,切断中国军队与吉林、黑龙江的联系,不然北上进军的难度将非常大。我们的首要任务就是打下彰武,至于后面该怎么打,等到打下彰武之后再讨论也不迟。福田将军,你说是吗?”
  “我没意见,但是需要时间调整部署。”
  “三天!”帕特里奇见好就收,“三天之后发起进攻,我们已经浪费了太多的时间,现在得把时间赶回来,再也不能让中国军队从容不迫的投入战斗了。”
  福田康夫点了点头,答应了下来。
  帕特里奇说服福田康夫的时候,加布里埃尔也通过日本国防大臣,说服了日本首相进藤加一,让日本当局同意先打彰武,再决定总体战略。
  对帕特里奇来说,能够让日本当局同意先打再说,已经是不小的收获了。
  问题是,如果没有明确的战略目的,又怎么可能有明确的战略重点呢?
  很明显,美日联军进攻彰武,只是一次缺乏战略眼光的战役行动,不可能有更加长远的打算。
  与之相比,罗耀武在策划彰武会战的时候,是从战略高度考虑的,有明确的战略目的。
  这么一比,双方的高下已经分了出来。
  当然,这并没改变双方战斗力上的巨大差距。美日联军的战斗力依然强悍,而且随着占领区内的大批机场投入使用,美日联军的空中优势将更加明显,而罗耀武能够依靠的就只有部署在山区与大后方的远程炮兵。
  这场仗,绝对不轻松。
第二卷
青山黑水
第一百一十六章
前沿挑衅
  五月二十二日,日军第七师沿二零三国道北上,攻打第十六集团军守卫的康平县,彰武会战就此拉开序幕。
  对罗耀武来说,日军第七装甲师并不陌生。
  在台岛战场上,十五军最先打的日军就是这支部队。当时,叶振邦指挥的九连在二零九高地阻击战中,把该师一部打成了半残,最后还得让美军来收拾残局。
  对第十六集团军来说,这支日军也不算陌生。
  沈阳突围战中,第十六集团军配合第三十九集团军作战,协助第四十集团军与跟随部队撤出来后,就在沈阳北面的法库县与追击而来的第七师打了一场。因为美日联军并没打算与中国军队决战,所以那场阻击战打得并不惨烈。
  只不过,这次就完全不一样了。
  罗耀武给第十六集团军下的命令是:死守康平县,直到战区司令部下达撤退命令。
  为了消除第十六集团军的后顾之忧,罗耀武还派了一个新编集团军与一个民兵大队、也就是没有得到正式番号的新编集团军守住从康平县到彰武县的三零三国道,并且沿着南面的长深高速公路构筑防线。
  这么做,主要还是为了在必要的时候把第十六集团军撤下来。
  罗耀武可以根据战区需要组建新编集团军,却不能增设主力集团军,而在编制上,主力集团军都是重型部队,而新编集团军则以步兵为主,差距非常大。对罗耀武来说,主力集团军是最大的财富。
  再说了,第十六集团军斗志高昂,根本不需要有人殿后。
  虽然日军的战斗力比韩军强大得多,像第七师这样的王牌部队,基本上与美军的主力部队看齐,但是在打日军的时候,中国军队爆发出来的战斗力非常恐怖。不管怎么说,绝大部分中国人还没有忘记几十年前的那场民族灾难。
  在抗日战争中,三千万华夏儿女死在了日寇的屠刀下!
  仅仅是这份仇,就足以在百年之内让中国人铭记于心。
  更重要的是,打了这么多仗,第十六集团军的官兵换了好几茬,现在八成以上的士兵与半数基层军官都是东北本地人。
  对那段充满血泪与耻辱的历史,东北人铭记得更加深刻。
  如果说打美军是拼命,那么打日军就是玩命。
  在防御作战中,用一个主力集团军抵挡一个日军师,罗耀武也算花了血本。
  战斗首先围绕三台子水库展开,第十六集团军利用较为有利的地理环境,在水库东岸构筑防御阵地,迫使日军不得不强攻。
  要想绕过水库,那就得走条件简陋的县道,先打下方家屯,再折向东关屯。
  因为方家屯靠近长深高速公路,所以日军迂回攻击,侧翼还会受到部署在那边的新编集团军的威胁。
  以第七师的那点兵力,很难同时与三个集团军交战。
  当然,日军也可以沿省道往东迂回,只是这得首先攻入铁岭市,再折返回来,从东面攻打康平县,进军路线延长上百公里,还得攻克几座城镇,麻烦也不小。
  可以说,日军也没有太好的选择,只能强攻康平县。
  从这也看得出来,在防御部署方面,罗耀武确实很有一手,可以说是守得滴水不漏。
  一个师就想打下第十六集团军的防御阵地?
  开玩笑!
  虽然韩军的战斗力不如日军,但是当初在吉林方向上,第十六集团军单独面对兵力接近三十万的韩军D集团军,还把国境防线守得天衣无缝,让韩军无法越雷池半步,只能在图们江南岸兴风作浪。
  日军再牛比,也比不上三十万韩军吧。
  当然,日军如此大意,也主要是情报出了问题。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06/41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