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英雄(校对)第30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07/419

  按照福田康夫收到的情报,守在康平县的只是一个新编集团军,而不是中国军队的主力集团军。
  这也难怪,罗耀武有充足的时间进行防御部署,调动部队的时候,自然是花样百出。
  别说日军搞不清楚中国军队的主力集团军在哪,就连美军也搞不明白。
  早在几个月前,美军就吃过这样的亏,不然第四步兵师与韩军的两个集团军也不会全军覆没了。
  真要说,战场上到处都是中国军队的主力,也到处都不是。
  战斗打响后,日军才发现,挡在他们前面的是一个主力集团军,而且是一个非常善于防御作战的主力集团军。
  这下,福田康夫才知道,按是第十六集团军。
  为什么这么说呢?
  东北战场上的六个主力集团军中,就只有第十五集团军与第十六集团军擅长防御,而前者是罗耀武的嫡系部队,还是与第三十九集团军同等重要的绝对主力。战役刚刚打响,罗耀武不会把这么重要的部队派上去。
  再说了,康平这边只是佯攻,没必要派绝对主力守卫次要方向。
  当然,第十六集团军也不好惹。
  一天下来,第七师在三台子水库东面的防线上折损上千人,却没能推进一步。
  傍晚,日军撤下来的时候,还看到中国军人冲上阵地,开始清扫战场。枪声零零星星的持续了一个多小时,显然是中国军人正在处决那些受伤后无法逃脱,又没能跟着大部队撤走的日军伤员。
  当天晚上,日军没有发起进攻,而是在等待增援部队。
  既然挡在前面的是中国军队的主力集团军,第七师就不够,福田康夫连夜派了三个师团上去,准备在次日发起强攻。
  天一亮,日军再次杀上。
  发起进攻前,日军官兵吓了一跳,因为在中国军队的阵地前,竖起了上千根木桩,每根木桩上都绑着一具日军尸体。
  这是在归还敌人阵亡将士的遗体吗?
  显然不是。
  这是挑衅,赤裸裸的挑衅,因为所有日军尸体都被拔得精光,武器弹药被收走了,只有军装留在原地。
  如果不是挑衅,中国军人吃多了没事做?
  日军被吓到了,也被彻底激怒了。
  上午,日军没有发动进攻,而是在炮火的掩护下,将那一千多具遗体抢了回去。
  也说不上抢,因为中国军队根本就没有与日军争夺,只是躲在阵地后面放冷枪,趁机干掉了一百多名日军。
  直到下午,日军才发起猛攻。
  第十六集团军等的就是日军的猛攻。
  战斗从午后一直打到傍晚,直到双方多精疲力竭。虽然日军已经拿下了第十六集团军的第一道防线,但是等到日军停下来休息,为夜间进攻做准备的时候,第十六集团军投入了预备队,把日军赶了回去,夺回了阵地。
  夜间的战斗打得更加惨烈,很多地方都发展成了白刃战。
  双方都不想退却,作战官兵前仆后继的冲上阵地。
  恶战一直持续到天亮,顶替第七师发动进攻的两个日军师团拼掉了近四千人,第十六集团军也拼掉了半个试。
  最终,顶不住的还是日军。
  等到日军撤下去,第十六集团军迅速夺回阵地,并且在大白天就干了起来,仿效之前的做法,在阵地前竖起了几千根木桩,把几千具日军尸体钉在了上面。
  见此情形,日军震慑了。
  虽然日军前线指挥官想呼叫炮火打击,但是那些被钉上耻辱柱的日军中,还有不少奄奄一息,没有断气。炮弹砸下去,死得最多的还是日军。
  当然,炮弹不砸下去,那些日军也得死!
  二十四日白天,日军再也没有发起进攻,只是在下午派人把尸体抢了回来。
  打到这个时候,福田康夫也愤怒了。入夜后,日军调集了七个师团的炮兵,对第十六集团军的防御阵地、以及康平县城进行了全面炮击,还出动了数百架次的战斗机,投下了上千吨炸弹。
  日军地面部队也连夜发起攻击,没给第十六集团军喘息机会。
  趁日军在康平县打得热闹,美军也在当天晚上发起进攻,又第二骑兵师与第二机步师为先导,从新民县出发,强攻彰武。
  毫无疑问,这才是真正的主攻方向。
  美日联军的战术意图也很明显,那就是以切断中国军队进入吉林的地面通道为由,先让日军在康平强攻,把中国军队的主力吸引过去,最好能让罗耀武向康平增兵,然后由美军在南面发起强攻,攻占彰武。
  战术很简单,却并不新颖。
  要知道,这一招,罗耀武不知道玩过多少次了。
  因为早就料到美日联军会强攻康平,所以罗耀武早就把第十六集团军派了过去。
  再说了,日军在康平的强攻,也只是给第十六集团军造成了压力,还没有严重到需要罗耀武向康平增兵的地步。
  第十六集团军在阵地前沿挑衅日军,也就是为了激怒日军,让日军自乱阵脚。
  可以说,从一开始,罗耀武就把主力摆在彰武,等着美日联军前来决战。
  既然是主攻方向,美日联军的投入就非常大。出了先导的两个王牌师之外,美军还出动了第七步兵师与第四步兵师,以及两个国民警卫队师。因为东北战场上的主力是日军,所以在美军后面,还有两个日军师负责运送作战物资。
  也就是说,在这个方向上,美日联军集中了八个师的兵力,其中四个主力师。
  兵力密度不可以说不大。
  问题是,兵力密度再大,如果不能展开,在前线打的就那两个师,部队的战斗力发挥不出来,也就很难对中国军队的防线构成威胁。
  从这也看得出来,战略上的局限性,让美日联军的作战行动大打折扣。
  对罗耀武来说,这却是千载难逢的机会!
第二卷
青山黑水
第一百一十七章
有主有次
  美日联军攻打彰武,分成南北四条线路。
  南面两条线路分别是,沿一零二国道攻打锦州黑山县,沿三一四省道向阜新市推进。
  北面两条线路分别是,沿三零四国道进军彰武县,以及沿一零一国道攻打彰武县。
  在南面活动的是防御能力更强的第二机步师,而在北面担当主力的则是更加擅长进攻的第二骑兵师。
  重建第二机步师是美军的重点工作之一。
  在此之前,受激烈战况、以及国内动员影响,第二机步师的重建工作一直不太顺利。直到第四次边境大会战之后,随着日军大举出兵,美军的战斗压力大大降低,第二机步师的重建工作才全速展开。
  到沈阳战役结束的时候,第二机步师已经全面恢复。
  因为在此之前的一个多月里,美军的战斗压力并不大,扫荡辽河平原与辽东半岛的任务主要由日军承担,美军主力部队得到了充分休整,所以在向彰武进军的时候,第二机步师与第二骑兵师基本上处于最佳状态。
  就连跟在后面的第四步兵师与第七步兵师的状态也较为理想。
  要说有什么不适应的话,主要还是在异国他乡作战,而且像第二机步师、第七步兵师这类首批参战的部队,均以在战场上活动了半年多,去年圣诞节都没能回家,官兵的精神状态很成问题。
  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也是帕特里奇坚决主张首先南下进攻华北地区的主要原因。
  战事拖下去,美军的战斗力将直线下滑。虽然日军已经挑起大梁,但是日军的战斗素质不会高到哪里去,关键时刻还是得由美军来顶纲。要是再拖上一年半载,那些持续作战时间超过一年的美军主力部队就得回国休整。
  对于这场全面战争来说,让部队大规模休整,就意味着美军作战能力大幅度下滑。
  如果在此之前还不能击败中国,就很难取得最终的胜利了。
  至于那些国民警卫队师,帕特里奇根本就没有考虑过。国民警卫队,差不多就是美军的预备役部队,最多只能承担战场占领任务,负责后勤运输等等。真要上前线打仗,还得靠主力部队。
  为此,帕特里奇就得使出吃奶的力气,拿下彰武。
  当然,他也想过,是否应该绕过彰武,直接攻打锦州。
  即便不考虑日本的影响,帕特里奇也得放弃这个想法。原因前面提到过,阜新在锦州北面,中间隔中医巫闾山,如果美军直接进军锦州,就将把右翼暴露在中国军队面前,使后勤补给得不到安全保障。
  要想打下锦州,就得首先占领阜新。
  而要攻占阜新,就得打下彰武。
  如此简单的战场形势,帕特里奇不可能看不明白,也就不可能不知道,这正是罗耀武防御部署的最终意图。
  迫使美日联军攻打彰武,在他选择的战场上决战。
  如果有其他选择,帕特里奇绝对不会到对手选择的战场上决战。
  暂且不说彰武到阜新的防线修得多牢固,仅仅是扑朔迷离的战局,就足以让帕特里奇提心吊胆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07/41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