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英雄(校对)第37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78/419


第三卷
血火辉煌
第二十三章
竭尽全力
  随着美台联军步步为营的向北推进,东南军的处境也不是很理想。
  九月三十日,在美军进逼白下区之后,因为担心侧翼遭到攻击,陈必时主动让驻守在建邺区的东南军后退到了下关区,再次拉平了战线。
  只不过,到这个时候,美台联军已经把重点转移到了玄武区东面的万家楼。
  为了加快进攻速度,帕特里奇不得不亲自操刀美台联军的进攻战术,将正面强攻改为侧翼迂回,加穿插包围。为了实现这一战术,美军就得在万家楼取得突破,从东南军防线的东面插入,绕过紫金山,进军栖霞区,从而使得东南军将部署在南面的主力派往东面,拉长东南军的防线。
  更重要的是,攻占万家楼,还能将陈必时留在宝华山的两个主力集团军挡在战场外面。
  虽然陈必时没有及时收回这两个主力集团军,毕竟在镇江方向上,还有两个美军的主力师,但是只要美台联军威胁到了栖霞区,也就是到了该部队的后方,陈必时就别无选择,只能继续收缩防线。
  到时候,两个主力集团军肯定会给美台联军造成麻烦。
  按照帕特里奇的部署,在完成穿插之后,将由部署在镇江的美台联军发起进攻,首先歼灭这两个主力集团军。
  打到这一步,东南军再无转圜余地。
  因为半个南京城区已经落入美台联军手中,就算陈必时誓与南京共存亡,他也得考虑整条长江防线,所以东南军将别无选择,只能退守长江北岸的浦口区与六合区,结束在长江南岸的作战行动。
  由此可见,帕特里奇仍然想逼退东南军,而不是与陈必时拼个鱼死网破。
  这一点,从美台联军的部署上就看得出来。帕特里奇在镇江留下两个美军主力师,就是要对长江北岸的扬州构成威胁,让陈必时不敢轻易动用留在北岸的战略预备队,从而无法增强南京的防御力量。
  帕特里奇这么做的主要目的,还是希望尽快结束南方战场上的作战行动,赶在冬季到来之前在北方战场上发起进攻,而不是拖到下一年春天。
  当时,帕特里奇甚至考虑过,在打下南京之前,指挥美日联军攻打北京。
  只不过,这仅仅只是考虑而已。
  因为中国空军的实力已经有所恢复,到九月底,J-20的数量增加到了五百架,再过两个月的话,还有望增加到一千架以上。到时候,就算中国空军仍然得在战略防空上投入足够多的先进战斗机,并且在南方战场上留下一支足够庞大的防空机群,也能在北方战场上投入数百架J-20,对美日联军的空中力量构成重大威胁,甚至让美日联军不得不调整制空战术,难以发挥出空中优势。
  由此可见,在南方战场上的大规模战斗结束之前,美军无法为北方战场上的美日联军提供足够的空中支援,也就无法保证顺利攻入京津地区。贸然发起进攻,不但无法取得任何实质性的成果,还有可能被中国军队逮住机会,发起战略反击,将立足未稳的美日联军赶出华北地区。
  可以说,只要美日联军在战略上退却,离失败就不远了。
  为了尽快在南京战场上取得决定性的胜利,帕特里奇不得不冒险,即让美军在打下白下区之前,沿着东南军的防线向北挺进。
  必须承认,美台联军的这一战术,也让陈必时颇感意外。
  要知道,这种冒险的打法,几乎将美军进攻部队的侧翼完全暴露在了东南军的面前,就算美军的突击能力非常强大,特别是在主城区边缘,东南军很难抵挡美军,可是只要东南军发起反击,美军就要吃大苦头。
  问题是,此时东南军没有发起反击的资本。
  打到这个地步,就算陈必时手里还有几万正规军,可是这些部队全都分散部署在整个战场上个,根本没有集中起来,也就不具备突击能力。反击不同于防守,要想在反击中取得胜利,就得集中兵力。没办法集中兵力,自然没办法发起反击。
  可以说,陈必时也很无奈。
  在美军杀到万家楼的时候,他也别无选择,仍然只能让东南军坚守。
  说白了,打到这个时候,别说是陈必时,就算换了其他人,也难以抵挡美军的进攻,只能依靠坚固的防御工事,尽可能的拖住敌人,拖延时间。
  能坚持一天,就算一天!
  毋庸置疑,万家楼的战斗打得非常激烈。
  可惜的是,这里并没有可供东南军坚守的高楼大厦。因为地处紫金山东南,远离了南京的中心地带,除了北面的两条道路之外,其他道路都在美台联军的控制与压制之中,陈必时甚至无法向该地区增派太多的作战部队,所以守在万家楼的两千多名东南军将士只坚持了不到半天。
  十月二日,美军在付出了不到两百人伤亡的轻微代价之后,占领了这一重要据点。
  此时,陈必时已经向死守宝华山的两个主力集团军下达了退却命令。
  发现这一情况之后,帕特里奇立即命令刚刚占领了万家楼的美军继续北上,攻打由将近三万名东南军将士坚守的栖霞区。
  显然,帕特里奇抓住了机会。
  如果能够赶在东南军的两个主力集团军撤下来之前打下栖霞区,就能将这两个主力集团军挡在南京主城区外面,在较为有利的情况下打一场歼灭战。对于东南军来说,失去两个主力集团军,意味着失去守住南京的最后希望。
  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帕特里奇还命令镇江的美台联军火速出击,追击撤退的东南军。
  虽然从宝华山到栖霞区,也就二十多公里的距离,路程不到三十公里,但是从万家楼到栖霞区,只有区区几公里。
  美军的快速突击很快就收到了效果。
  二日夜间,美军先头部队攻占了东杨坊,随即沿着三一二国道向东运动,在次日凌晨占领了栖霞街道,堵住了东南军两个主力集团军的突围通道。
  次日上午,美军的三个主力师,加上台军的十二个旅,在栖霞区东郊与突围的东南军进行了决战。
  打到当天傍晚,东南军的两个主力集团军基本上被击溃。
  虽然在三日下午,确定突围行动无望之后,陈必时就让这两个主力集团军分散突围,但是美台联军已经在战场外围建立起了包围圈,十二个台军旅的主要任务就是守住包围圈,阻止东南军突围,专门对付分散的小股部队。
  受此影响,最终突破了美台联军包围圈,回到南京战场上的东南军将士还不到两千人。
  要知道,在两个主力集团军在突围的时候,至少有六万名官兵!
  正如前面所说,两个主力集团军覆灭,彻底击碎了东南军守住南京的希望。
  只不过,在这场战斗之后,美台联军也疲惫不堪,所以直到十月六日,帕特里奇才让美台联军从栖霞区出发,沿着长江南岸向西挺进。
  事实上,到这个时候,美台联军已经完成了对南京守军的迂回包围行动。
  在美军再次发起进攻之后不久,陈必时就下令炸掉了南京长江二桥的所有桥墩。虽然在此之前,美军已经炸毁了一个桥墩与两段桥面,使得这座大桥彻底瘫痪,但是为了防止美台联军利用这座大桥,东南军做得更彻底。
  次日,东南军炸掉了另外一座长江大桥的所有桥墩。
  随着美台联军步步逼近,陈必时不得不考虑一个问题,那就是何时将部署在长江南岸的部队撤到北岸。
  毫无疑问,长江南岸的城区肯定守不住了,沦陷只是迟早的事情。
  继续坚持,只会遭受更大的伤亡。对于守卫长江防线来说,兵力比什么都重要。如果在南岸的战斗中消耗了太多的兵力,对长江防线肯定会产生负面影响。
  问题是,陈必时当时立下了死守南京的誓言。
  更重要的是,在美台联军攻入南京之后,最高统帅部就下达了这一命令,要求东南军不惜代价的守住南京。
  如果拼光了部队,那是实力不如人。
  如果提前撤退,那就是没有尽到全力。
  陈必时肯定知道其中的厉害关系,可是几万将士,还有几十万平民的生死,比他一个人的荣辱重要得多。
  十月七日夜间,陈必时就向刘诚志提交了退守江北的报告。
  在退守问题上,刘诚志肯定支持陈必时。客观的讲,东南军能够坚持到现在,而且将美军主力拖住了数个月之久,让东北军在京津地区的防御部署上获得了足够的时间,已经是非常不错的结果了。守不住南京,不是东南军没有尽力,也不是陈必时没有尽力,而是实力确实不如对手。
  这一点,从交战双方的伤亡数字上就看得出来。
  从东南军发起战略反击开始,在这几个月内,美军阵亡官兵超过四万人,而在此之前的一年中,美军在南方战场上的阵亡官兵总数还不到四万。虽然东南军的伤亡更加惊人,但是从打击敌人来看,东南军已经实现了战略目的。
  如此巨大的伤亡,让美台联军在占领了南京之后,也无力北上。
  甚至可以说,只要帕特里奇还想着打下北京,打算把美军主力派往北方战场,那么美台联军就无法在占领南京之后,继续向长江上游推进,由王虞珉指挥的华中军有很大的把握守住安徽防线,将敌人挡在两湖之外。
  可以说,东南军已经尽了全力。
  撤退,成为必然选择。
第三卷
血火辉煌
第二十四章
全面撤退
  因为东南军从南京撤退,关系到了整个战略布局,所以刘诚志无权做出决断,必须由最高统帅部定夺。
  对此进行的讨论,从十月七日持续到十日。
  虽然在最高统帅部的会议上,管远山坚决反对东南军主动退却,并且为此提出了很多理由,比如南京是长江下游地区的战略要地,丢掉南京,将使得正条长江防线受到威胁,但是在进行投票表决的时候,大多数高层还是支持了刘诚志的提议,即东南军继续坚守南京已经没有多少实际意义了。
  到最后,管远山也不得不妥协。
  作为妥协结果,那就是东南军必须坚持到十月二十日之后。
  当然,这也不算什么麻烦事。
  要将滞留在长江南岸的数万东南军将士与数十万民兵撤退到长江北岸,肯定需要好几天的时间。加上美台联军在占领栖霞区之后,没有能够顺利突破东南军设在燕子矶的防线,也就没能继续压缩东南军的防区,使得东南军有较为充足的活动空间,也就能够按部就班的将防御部队撤下来。
  撤退工作从十日夜间开始,按照陈必时的部署,首先将民兵撤退到长江北岸。
  陈必时这么做,不是为了照顾民兵。南京的民兵,几乎都是南京市民。从稳定军心士气来讲,首先将这些人撤走,才能确保北岸的防御部署不出现漏洞。要知道,这些民兵的亲属全在长江北岸。
  作为战区司令,陈必时没有立即离开南京。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78/41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