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英雄(校对)第39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91/419

  就算在这场会战中,东北军能够歼灭数个美日联军的主力师,也抵偿不了损失两个主力集团军、而且是装备最完整的两在主力集团军。
  要想守住北京,罗耀武就得想方设法的把第三十九集团军与第六十五集团军撤下来。
  打到上午十点左右,美军第二机步师占领了板桥,离小李庄不到三公里。
  万幸的是,第三十九集团军的先头部队在半个小时后到达了小李庄。
  虽然第二机步师在占领板桥之后,没有做任何休整,甚至没有调整进攻队列,就向小李庄发起了冲击,但是第六十五集团军仍然坚持到了增援到达的一刻,并且在第二机步师发起进攻之后,与赶来的第三十九集团军一同投入了战斗。
  小李庄争夺战,成为了这场坦克大战的收官之作。
  虽然与之前的坦克战比起来,这场战斗的规模小得多,东北军只有不到一百辆坦克,美军也只有大约一百辆坦克,但是对于交战双方,特别是东北军来说,这是一场至关重要的战斗。
  如果不能在小李庄扭转局面,东北军最强悍的两个主力集团军就有可能全军覆没!
第三卷
血火辉煌
第四十一章
预备力量
  最后关头,罗耀武也动用了预备队,即刚刚开赴天津的第二十六集团军。
  战役策划阶段,罗耀武就做好了动用第二十六集团军的准备。最初的时候,罗耀武打算用第二十六集团军增强突击能力,争取在天津东面打一场歼灭战,消灭美日联军攻打京津地区的主力部队。随着战役发展,特别是美军第二机步师在南面的疯狂进攻,第六十五集团军打得十分吃力,让罗耀武打消了这个念头。
  与美日联军相比,罗耀武的资本仍然不够充足。
  即便在天津战场上把A集团军拼了个精光,帕特里奇手里还有由第四步兵师、重建的第二骑兵师、第一零一空中突击师与第六步兵师为主的B集团军,另外还拥有从南方战场上调来的五个主力师组成的C集团军。如果拖到十二月份,帕特里奇甚至能够再次获得以六个美军主力师为主的D集团军。对他来说,A集团军很重要,但是没有重要到决定战役胜败的地步。
  对罗耀武来说,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
  在东北军中,第三十九集团军与第六十五集团军是绝对主力。虽然受地形限制,这两个主力集团军很难在北京的正面战场上发挥作用,即便保留了下来,也很有可能被分散补充到其他几个主力集团军中,在防御战中充当战术反击力量,但是在天津战场上,除了紧急增派的第二十六集团军,以及开赴玉田县的第十六集团军之外,罗耀武手里再也没有其他可靠的作战部队了。
  正是如此,罗耀武才不敢贸然使用第二十六集团军。
  这一点,在作战部署上体现得非常明确。
  虽然第十六集团军进驻玉田县,参与了天津方面的作战行动,但是在不得不收缩防线的情况下,第十六集团军肯定得退守蓟县。再退一步,如果天津沦陷,第十六集团军就得守卫从蓟县到三河县的战略防线,也就是北京的南大门。到时候,甚至得用撤下来的第四十集团军加强这条防线。
  也就是说,罗耀武能够用来守卫天津的,只有第二十六集团军。
  由此可见,如果第三十九集团军与第六十五集团军打得顺手,让第二十六集团军参战扩大战果,自然没有什么问题。只要第三十九集团军与第六十五集团军打得不顺手,无法做到全歼、至少是重创A集团军,贸然投入第二十六集团军,只会使天津防御空虚,接下来无兵可守。
  换个角度看,如果能够在这场坦克大战中打惨三个东北军的主力集团军,帕特里奇肯定会立即动用已经到达战场的C集团军,以最快的速度攻占天津,然后出动部署在承德的B集团军,从南北两个方向上同时攻打北京。
  天津迅速沦陷,对东北军来说,无疑是最大的灾难。
  在罗耀武的防御计划中,天津是非常关键的防御屏障。只要守住了天津,东北军就能在北面全力对付B集团军,以第十五集团军的战斗力,与增强的几个新编集团军的编制,至少能在北面消耗美日联军数十万兵力。相反的话,罗耀武不得不增强北京南面的防御,从而削弱整体防御部署。
  到这一步,东北军就只能死守北京,争取在北京的城市战中消灭数万美军。
  显然,这是一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要知道,美台联军在兵力仅有一半的情况下,在第三次南京会战中,美军也只在南京城内阵亡了不到三万名官兵(其余一万多人,都是在东南军发起战略反击、以及在南京郊区的战斗中阵亡的)。在兵力提高了一倍,而且日军的战斗力明显超过台军的情况下,美军肯定能将攻占北京的伤亡降到三万人以下。事实上,只要包围了北京,美军根本不用急着攻占北京,完全可以将攻坚任务丢给日军,让日军承担更大的伤亡,而躲在日军身后的美军自然就能减少伤亡了。
  毫无疑问,天津正是美日联军包围北京的主要突破口。
  虽然从道理上讲,美日联军可以从承德出发,沿着一一二国道进发,绕过北京,攻占河北的张家口市,再南下进军保定市,只要到了易县,就再次进入华北平原,并且到达了北京南面,完成了对北京的战略包围,但是这条进军路线,几乎都在山区里面,就算有像一一二国道、一零九国道、二零七国道这样的高等级公路,还有京张高速、宣大高速,以及好几条铁路与纵横交错的省道、县道,问题是在易县以北,全是山区,即便道路交通发达,也会因为桥梁隧道遭到破坏而无法通行。
  在攻打承德的时候,美日联军就吃了不少苦头。
  可以说,如果有其他选择,美日联军不会贸然在山区里与东北军打游击战。
  按照帕特里奇的估计,如果走这条进军线路,在到达易县之前,美日联军至少需要动用近百万作战部队,其中部署在后方、保卫后勤补给线的作战部队就需要六十余万。更重要的是,这条进军线路的后勤补给根本得不到保障,也难以支撑起数十万前线作战部队。即便能够到达易县,也会因为天津仍然在中国军队的控制之中,部队缺乏持续作战能力,而无法对北京构成威胁。
  如此一来,美日联军要想包围北京,唯一的选择就是进军天津,从天津攻打廊坊市与保定市,完成对北京的合围行动。
  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也正是美日联军攻打天津的主要目的。
  作为联军最高指挥官,帕特里奇不可能不知道,罗耀武在部署北京防御的时候,把重点放在了南面,而不是北面,不然也不会仅仅安排第十五集团军守在北面,而把其他六个主力集团军全部摆在南面。如此一来,就算美日联军能够在天津战场上击败第三十九集团军与第六十五集团军,甚至能在攻打天津的时候,再击溃一个主力集团军,北上的时候也会遇到三个主力集团军的顽强阻击。
  更重要的是,进入天津之后,战斗就以城市战为主。
  也就是说,东北军完全可以以京津地区的密集城镇为依托,层层阻击美日联军,而不是在野外与美日联军比拼装甲力量。
  在这种情况下,要想击溃三个主力集团军,至少需要出动三倍的美军主力师。
  如果按照兵力计算,大约需要投入十八个美军主力师。
  显然,就算帕特里奇手里有这样的资本,他也不会这么打。要知道,在京津地区较为狭窄的战场上,部队根本无法展开,城市战更是如此。如此一来,就算美日联军投入再多的主力部队,在前面作战的就那么一点。
  打到最后,必然变成异常惨烈的消耗战。
  在兵力占有绝对优势的情况下,美日联军所应采取的最佳战术就是拉长战线,充分利用主力部队的数量优势。
  这一点,在攻打南京的时候就得到了体现。
  当时,如果不是美军火速北上,突击了句容市,拉开了战线,恐怕在禄口国际机场与镇江投入再多的兵力,也难以在短期内撕开东南军的战略防线。
  到了北方战场上,情况完全一样。
  美日联军要想拉开战线,就得打下天津,进军廊坊与保定,甚至得在必要的时候北上进军张家口。对北京形成合围之后,东北军将别无选择,只能分散兵力,守卫环绕北京的整条战线。
  到这一步,可供美日联军选择的突破口就太多了。
  当然,打下天津、威胁华北平原还有一个非常大的好处,那就是能够对部署在河北、甚至是河南与山西的中国空军构成威胁,从而最大限度的削弱中国空军的出动能力,让美日联军能够得到更多的空中支援。
  中国空军在这场战争中的作用已经体现了出来,如果能够成功打击中国空军,使其失去威胁,对攻打京津地区来说,绝对是一大帮助。
  有这么多的好处,帕特里奇自然不会放过天津,并且将天津作为进攻北京的跳板。
  毫无疑问,罗耀武肯定知道帕特里奇的意图,不然不会把东北军的绝大部分主力都部署在天津方向上。如此一来,在无法将美日联军挡在天津之外的情况下,他就不得不留下唯一能够用来守卫天津的主力集团军。
  这个时候,罗耀武甚至做好了牺牲第三十九集团军与第六十五集团军的思想准备。
  不管怎么说,这两个主力集团军已经在天津东面的战场上,成功打击了A集团军,重创了包括第一装甲师、第三骑兵师与第二骑兵师在内的十多个美日联军主力师团,并且拖住了第七步兵师,为第二十六集团军进驻天津争取到了足够的时间,也为第十六集团军与第四十集团军在遵化方向上的防御作战提供了帮助。
  问题是,打到这一步,帕特里奇也得考虑继续在天津门外与东北军鏖战的代价。
  要知道,第二十六集团军在坦克大战打响前就进入了天津,很快就能完成防御部署。
  如果在郊区耽搁太多的时间,肯定会对攻占天津的作战行动产生影响。
  有必要在第三十九集团军与第六十五集团军身上浪费时间吗?
第三卷
血火辉煌
第四十二章
意外结果
  小李庄争夺战打到最激烈的时候,美军第二机步师突然停止了进攻,已经到达岳龙、对第三十九集团军侧翼构成威胁的美军第三机步师也突然停止前进,随后在新军屯与第十六集团军摩步师鏖战的美军第一装甲师开始向西突击。
  这一变化,连罗耀武都吓了一跳。
  要知道,只要第二机步师继续进攻,第三机步师继续前进,第三十九集团军就很有可能被美日包围在小李庄,连留第六十五集团军留在小李庄的两个师也得覆灭。美军在这个时候突然停止进攻,等于放过了第三十九集团军与第六十五集团军。
  当然,罗耀武没有迟疑,他立即命令第三十九集团军与第六十五集团军从小李庄向大辛庄方向突围,然后经八门城撤回天津市区。因为第一装甲师得到了强大的空中支援与炮火支援,所以第十六集团军在新军屯的战斗打得很激烈,而第十六集团军又只有一个摩步师,所以罗耀武也同时命令第十六集团军放过第一装甲师,退回到玉田县的防线上,避免损失仅有的机动部队。
  很快,罗耀武就搞清楚了帕特里奇的意图。
  第二机步师停止进攻之后,主力迅速南下,用非常小的代价占领了宁海县,控制了至关重要的二零五国道。第三机步师在到达小李庄北面的丰台之后,立即转向北上,在窝洛沽与第一装甲师会师,随后沿着三六一省道向西推进。
  天黑之前,一直部署在秦皇岛的C集团军到达唐山。
  由此可见,帕特里奇的目的还是尽快打到天津,而不是在距离天津主城区近一百公里的地方与东北军磨时间。
  虽然从时间上看,C集团军能够在二十二日天亮前到达前线,但是A集团军围歼第三十九集团军与第六十五集团军的战斗肯定无法在此之前结束,毕竟此时打主力的两个美军机步师也伤亡惨重,装甲力量所剩无几,战斗力急剧下滑,就算第三十九集团军与第六十五集团军好不到哪里去,也能拼高昂的士气与斗志坚持一两天。再拖上一两天,第二十六集团军肯定能在天津站稳脚跟。帕特里奇甚至有理由相信,为了给第二十六集团军争取到完成防御部署的时间,罗耀武会在必要的时候牺牲掉第三十九集团军与第六十五集团军,不惜代价的拖住美日联军。
  如此一来,火速进军显得比围歼两个主力集团军更加重要。
  还有一个因素让帕特里奇做出了这一决定,即第三十九集团军在小李庄争夺战中的实际表现。
  当时,第三十九集团军集中起了全部装甲力量,也只有不到一百辆主战坦克。
  要知道,在坦克大战打响的时候,第三十九集团军拥有近千辆主战坦克。也就是说,短短一天多,第三十九集团军的装备损失率就将近九成。帕特里奇早就知道,东北军一直没有获得足够的主战装备,而且今后也不大可能获得及时补充。在损失了几乎所有主战装备的情况下,就算第三十九集团军还有三万多官兵,战斗力也会急剧下滑,甚至比不上其他几个没有得到足够装备的主力集团军。
  显然,这样的第三十九集团军,已经没有多少威胁了。
  与第三十九集团军相比,第六十五集团军的情况更加糟糕。在第二机步师的先头部队攻到小李庄的时候,第六十五集团军甚至只能依靠步兵构筑的临时反坦克火力点,根本没有拿得出手的装甲力量。
  也就是说,当时在小李庄作战的只是两支被击溃了的部队。
  为了歼灭这两支部队而错过杀入天津的最佳时机,显然得不偿失。
  关键就在这里,如何才能及时杀入天津。
  指望C集团军肯定不大现实,即便没有遭到东北军阻击,C集团军最快也只能在二十二日夜间、甚至是二十三日上午才能攻到天津。按照帕特里奇的估计,第二十六集团军很有可能在二十二日天黑之前完成防御部署。如此一来,只能把希望寄托在A集团军身上,让这支美日联军中最精锐的部队再接再厉,以最快的速度向天津挺进。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91/41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