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英雄(校对)第39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96/419

  当天晚上,美日联军再次发起进攻。在只遭到了非常轻微的抵抗之后就突破了京津塘高速公路外围的防线,再次杀入天津主城区。没过多久,美军前线指挥官就得到消息,守在外围防线上的只是一些民兵与武装平民,并不是第二十六集团军的作战部队。
  当时,美军指挥官并没反应过来。
  在他看来,经过白天的战斗,特别是美日联军的狂轰滥炸之后,第二十六集团军设在天津主城区外围的防线已经失去了防御价值,所以第二十六集团军退到了外环线,在天津主城区的边缘建立了新的防线。
  问题是,随着美日联军推进到外环线,仍然没有遭到顽强阻击。
  通过审讯俘虏的战俘,美军指挥官得到了同样的答复,即第二十六集团军的作战部队已经撤到了主城区里面,守在外面的都是民兵与武装平民。
  这下,美军指挥官意识到了危险。
  事实上,连帕特里奇都从这些不太寻常的征兆中嗅到了危险。
  二日凌晨,帕特里奇亲自电铃美军前线指挥官,要求各路进攻部队至少留下一半的装甲力量,并且严密监视战场两翼,特别是北面。如果第二十六集团军要发起反击的话,藏在主城区里的那个装甲师最有可能从北面杀出来,绕到美日联军的战线后方,将突击部队与支援部队分割开来。
  这个时候,装甲师已经从北辰区出发了。
  第二十六集团军的反击行动在二日凌晨三点左右开始,装甲师分成了三路,一路沿着京津塘高速公路向北突击,一路向大张庄进发,另外一路则直接冲向美日联军右翼。虽然在分配兵力的时候,攻击美日联军右翼的这路进攻部队规模最大,有一个坦克营、一个摩步营与一个步兵营,但是这种分兵突击的战术,肯定是反击行动的最大弊端。要知道,一个装甲师的兵力本来就不够充分,而美日联军是一个集团军,拥有十多个师。即便集中全部力量,也需要花很大的力气才能在美日联军右翼战线上打开缺口,分兵突击,等于削弱进攻力量,也就等于放弃了反击行动。
  更重要的是,美日联军的制信息权非常明显。
  装甲师在冲出北辰区之前,就被美军的无人侦察机发现了。
  虽然从时间上看,美日联军根本不可能将分散在整条战线上的装甲部队集中起来,而当时在北面的只有一个美军主力师。因为中国空军也在这个时候发起了反击,所以美军没有办法像之前的战斗那样,用空中打击来阻拦第二十六集团军的反击部队。但是用仅仅半个师的反击部队冲击一个美军主力师的防御阵地,显然是件很吃力的事情。别忘了,东北军师一级战斗部对的规模只有美军主力师的一半。
  正是如此,这场战斗从一开始就打得非常艰难。
  对反击行动来说,别说作战艰难,只要没能迅速突破敌人的防线,都意味着失败。
  毫无疑问,这不是罗耀武部署的反击行动,而是第二十六集团军司令员在前线部署的反击行动。
  如果让罗耀武来部署反击行动的话,他会把反击时间押后一点,等到美日联军的主力部队攻入主城区,甚至在深入主城区之后,再发起反击。
  第二十六集团军急于发起反击,主要就是不想让美日联军攻入主城区。
  显然,这与白天的战斗有很大的关系。
  正是因为在白天轻松顶住了美日联军的疯狂进攻,第二十六集团军的司令员才认为,能够在主城区之外给予美日联军重创,瓦解美日联军的进攻行动。
  等到罗耀武反应过来的时候,做什么都来不及了。
  稳住战线之后,美日联军开始横向展开,凭借着巨大的兵力优势,从侧翼包抄第二十六集团军的反击部队。
  只不过,美日联军高兴得太早了。
  也就在几乎所有人都认为第二十六集团军的反击行动即将遭到惨败,反击部队连逃回天津主城区的机会都没有的时候,发生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而这件事情,不但改变了战场局面,还对天津保卫战的发展趋势产生了重大影响。
第三卷
血火辉煌
第四十九章
出奇制胜
  大张庄遭到突然袭击,把正高兴的美军前线指挥官吓了一跳。
  要知道,大张庄是D集团军的集结地,也是物资转运地点。虽然在进入天津之后,依靠四通八达的道路,美日联军的后勤补给一直不成问题,但是在D集团军到达之前,A集团军就一直部署在大张庄,并且出于方便与易于守卫等原因,将前线部队所需的作战物资全都囤积在这里。
  也就是说,当时大张庄就是美军的弹药库与军械库。
  大张庄被东北军攻占的话,D集团军的作战行动必然受到影响,甚至得在占有优势的情况下主动放弃进攻。
  可惜的是,在这个时候才调集兵力去守卫大张庄,显然来不及了。
  事实上,第二十六集团军的装甲部队奔袭大张庄,并不是没有征兆。
  在发起反击的时候,美军就发现,总共有三支反击部队从北辰区杀了出来,并且很快就判断出了这三支部队的反击方向。
  问题是,这一发现并没引起美军前线指挥官的重视。
  原因也很简单,第二十六集团军在白天的战斗打得非常精彩,让美军充分领略了东北军主力部队的实力。在美军指挥官看来,第二十六集团军犯再大的错误,都不可能在反击行动上犯错,也就不可能分散本来就非常有限的反击兵力。更重要的是,第二十六集团军只有一个装甲师,因此在发起反击行动的时候,肯定会想方设法的分散美日联军的注意力,也就会派出其他部队,在其他方向上发起佯攻。
  事实上,也确实应该这么做。
  不管怎么说,在第二十六集团军这边,并不缺乏兵力。除了第二十六集团军本身的作战部队之外,还有三个新编集团军,以及十多万民兵,必要的时候甚至能够出动那些临时武装起来的平民。
  可以说,发动几场佯攻,对第二十六集团军来说不是什么难事。
  当时,确实有一路部队是在佯攻,这就是沿着京津塘高速公路北上的那路反击部队。
  这支部队的主力只有一个摩步营,其余的全是民兵。当时,该部队中还有一千多名轻伤员,按照第二十六集团军司令员的部署,在突破美日联军设在北面的防线之后,该路部队就将前往武清县,轻伤员将被送往北京的战地医院,而摩步营与民兵将留在武清县,为接应后面的伤员做好准备。因为不一定能够突破美日联军的防线,所以第二十六集团军的司令员也做好了最坏的打算,即在反击失败后,该路部队按原路撤回,在北辰区北面部署防御,为主力部队调整部署争取时间。
  因为该露部队沿着高速公路前进,而且在到达美日联军的防线之前,京津塘高速公路上没有多少高架桥,也没有河流阻挡,所以该路部队最先与美日联军交火,并且在短暂的战斗之后就突破了由日军二线部队守卫的防线。
  正是这场规模不大的战斗,让美军前线指挥官做出了最为错误的决定。
  虽然日军没有能够守住战线,但是在战斗中,日军已经发现,反击的东北军没有多少装甲力量,不但缺少坦克,连步兵战车都没有几辆,主要的装甲力量是仅仅配备了大口径机枪的装甲运兵车。
  更重要的是,反击部队的战斗力不是很强。
  一些幸存下来的日军官兵甚至发现,在反击部队中有不少伤员。
  这些信息,都让美军前线指挥官坚信了之前的判断,即第二十六集团军的主力正在杀向美日联军的右翼,而在其他两个方向上,都是担任佯攻的新编集团军、甚至是战斗力非常弱的民兵。
  事实上,这个时候,已经有情报表明,正在杀向大张庄的是一支装甲部队。
  别忘了,在战场上空,有十多架美军的无人侦察机。别说是坦克战车,就连是分散行动的步兵都逃不过美军的监视网。
  问题是,美军前线指挥官没有及时获得这条情报。
  主要就是,向大张庄进发的反击部队与向美日联军右翼进攻的反击部队在离开北辰区之后,沿着同一条公路线前进了大约十公里,在永定河南岸才分开,前者强渡了永定河,后者则继续在永定河南岸向东挺进。这个时候,京津塘高速公路上的战斗已经打响,美军前线指挥官已经知道,北上的反击部队只是一支佯攻部队。
  当然,凭借完善的战场监视系统,美军前线指挥官还是很快掌握了这一信息。
  问题是,先入为主的观点,让美军前线指挥官忽视了这一信息的重要性。
  这也可以理解,毕竟在中国战场上,甄别中国军队的性质,一直是最让美军指挥官头痛的事情。在东北战场上的时候,美军就遇到过类似的问题,即很多民兵与新编集团军伪装成主力集团军,让美军指挥官无法准确判断战场局势。在很多场会战中,因为没有办法判断出中国军队主力集团军的部署情况,美日联军吃了不少苦头。
  正是如此,美军前线指挥官仍然坚信,那只是一支伪装成了主力部队的民兵。
  当然,并不是所有人都这么认为。
  要知道,大张庄是美军的进攻出发地,重要性不言而寓。更重要的是,A集团军在这边呆了几天,因此对东北军来说,大张庄没有任何秘密可言。如果东北军打算通过反击击溃美日联军的话,除了要在正面战场上取得胜利之外,还得打下大张庄,让美日联军没有能力继续发起进攻。
  客观的讲,打下大张庄,比击溃正面强敌重要得多。
  以当时的情况,如果由罗耀武来指挥这场还击,并且在这个时候发起反击的话,他肯定会把主力放在大张庄,而不是去对付正面的D集团军。以罗耀武的性格,他甚至会准备十多万民兵,在打下大张庄之后,把囤积在那里的物资抢到手。
  要知道,在东北战场上,罗耀武就这么做过,而且做得非常成功。
  对帕特里奇来说,发生在沈北新区的那件事情,绝对能让他终生难忘。
  正是如此,在美军前线指挥官不以为意的时候,帕特里奇直接插手前线作战,让D集团军立即向大张庄增派防御力量。
  可惜的是,这个时候,正面战场上的战斗已经打响了。
  也就在这个时候,东北军的一个缺点反而成了优点。
  因为不知道美日联军已经秘密调整了部署,所以在反击的时候,发起冲击的装甲部队打得非常卖力,让守在右翼防线上的那个美军主力师苦不堪言,也让该师的指挥官一连向集团军司令部发出增援请求。
  这也难怪,美日联军调整部署的时间只有几个小时,那个美军主力师根本来不及在右翼集中全部的装甲力量。在面对拥有七十多辆坦克、上百辆步兵战车与近两千名官兵的反击部队的时候,肯定会打得很辛苦。
  受此影响,美军前线指挥官在执行帕特里奇的命令时打了折扣,仅仅从预备队中抽调了两个营的兵力前往大张庄。
  不得不说,战场上也有巧合,而且是非常重要的巧合。
  当时,向大张庄发起进攻的反击部队也是两个营,一个装甲营与一个步兵营,而美军的增援部队也是一个装甲营与一个步兵营。虽然东北军与美军的编制并不一样,但是在营一级部队上,主力装备的编制规模还是比较接近的。比如美军一个装甲营有一个坦克连与两个机步连,拥有三十多辆坦克与五十多辆步兵战车,而东北军的一个装甲营拥有一个坦克连与三个摩步连,也拥有三十多辆坦克与四十多辆步兵战车。
  更重要的是,反击部队与美军增援部队前进的线路在大张庄南面大约三公里处汇合。
  当时,守卫大张庄的美军国民警卫队与日军二线部队已经接到了消息,知道增援部队已经上路,即将到达。
  可惜的是,首先到达的是东北军的反击部队,而不是美军的增援部队。
  虽然前后只差了十五分钟,但是这点差距,足以决定这场战斗的胜负。
  在守军将反击部队当成了援军之后,反击部队几乎没有费任何力气就突破了守军设在大张庄外围的防线,打开突破口之后就迅速展开。对于以步兵为主的守军来说,发现冲过来的是中国军队的坦克战车,别说抵抗,连逃命的力气都没有了。当时,被东北军坦克战车压死的美日官兵就有数百人之多。
  当然,这场战斗打得并不轻松。
  东北军刚刚杀入大张庄,美日联军的增援部队就到达了。随后,双方在大张庄展开了激烈的战斗。
  平心而论,第二十六集团军的反击部队肯定无法占领大张庄,更别说抢夺物资了。
  以当时的情况,只要美日联军积极增派作战部队,这两个营的反击部队能够从大张庄突围,回到天津主城区就很不错了。
  也正是如此,在战斗中,该部官兵抱着必死的决心,不但打得非常顽强,还大肆毁坏美日联军的弹药物资。为了增强破坏效果,反击部队的步兵还利用装甲兵的掩护,将上百辆油罐车开到了各个物资仓库与物资囤积点,然后让坦克与战车用炮弹将其引爆,摧毁附近的所有物资设备。
  这种肆无忌惮的破坏,给美日联军造成了几乎无尽的灾难!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96/41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