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策(校对)第24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45/1195

  问题是,共和国没有任何反应,仿佛CNN的报道与共和国完全无关一样。
  共和国的“沉稳”让CIA很是“烦恼”。
  一招不成,美国只能另想办法。
  7月初,在美国主动提议下,中美国防部进行了“专家级”接触。美方主动提出与共和国签署“双边核军控协议”,拿出了“范本”。中方代表没有立即做出回答,只是答应考虑美方提出的建议。最后,双方约定在8月底进行第二轮接触,探讨更加务实的话题。
  第二次接触后,美国对共和国的核实力有了更确切的了解。
  当时,美国政府委托“国际战略研究所”(类似于兰得公司的战略咨询公司)做了相关分析调查。
  按照“国际战略研究所”提交的报告,CIA获得的情报并不准确。
  共和国的核实力比CIA提供的情报高出50%以上,不是指核运载工具与核弹头的数量,而是核打击能力。
  核打击能力主要由运载工具的性能决定。
  在“国际战略研究所”的分析报告中:共和国战略核潜艇已经在2015年到2016年期间更换了潜射战略弹道导弹,094级配备的是“JL-2A”、096级配备的是“JL-2B”。与“JL-2A”相比,“JL-2B”仍然携带6枚25万吨级核弹头(或者10枚15万吨级核弹头),射程达到12000千米,采用了“压低弹道”技术,如果减少核弹头数量,还能携带4到10枚诱饵弹头。按照“国际战略研究所”的估计,“JL-2B”只携带了3枚25万吨级核弹头(或者6枚15万吨级核弹头),外加10枚诱饵弹头。果真如此,“JL-2B”能够轻而易举的突破美国的“国家导弹防御系统”。共和国海军总共建造了3艘096级战略核潜艇,哪怕只有1艘在核大战中生存了下来,也能给予美国毁灭性的打击。未来5到10年之内,共和国海军还将建造3到6艘098级战略核潜艇,取代现役的3艘093级战略核潜艇,使海基战略打击力量增加1倍以上。
  共和国的陆基机动式战略弹道导弹的主要型号也不是“DF-32D”,而是在2012年就有传闻的“DF-42B”。与“DF-32D”相比,“DF-42B”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战略弹道导弹”,其射程达到了惊人的14000千米(“DF-32D”的实际射程为8000千米,不是CNN报道的10000千米),携带6枚25万吨级核弹头(或者10枚15万吨级核弹头),疑为“JL-2B”的陆基型号。因为采用了推力更大的二级发动机,所以射程比“JL-2B”多出了2000千米。在配备诱饵弹头的情况下,“DF-42B”的突防能力与“JL-2B”旗鼓相当。按照“国际战略研究所”的推测,“DF-42B”仍然采用3+10(或者6+10)的配制,总装备数量在40到120枚之间。
  如此算来,共和国的海基与陆基战略弹道导弹携带的核弹头只有CNN报道的一半左右,可实际打击能力远远超过了CNN的报道,美国的“国家导弹防御系统”很难拦截共和国的两种战略弹道导弹。
  “国际战略研究所”在报告中重点提到了共和国的战略空军。
  2025年之前,共和国的第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战略轰炸机将进行首飞,到2035年将达到60到120架的规模。虽然共和国一直没有透露相关消息,CIA也没有获得确切情报,但是“国际战略研究所”确信共和国研制的第一种战略轰炸机具有出色的隐身能力,携带6枚射程为3000千米的空射巡航导弹执行战略打击任务时,作战半径超过了7500千米,如果进行一次空中加油,作战半径将超过11000千米,足以从共和国本土起飞,轰炸位于美国本土任何地点的目标。
  不得不承认,“国际战略研究所”的分析报告有其独到之处。
  后来,共和国逐渐为战略打击武器解密,“JL-2B”与“DF-42B”的列装时间为2013年与2014年,到2017年时,“JL-2B”已经装备了3艘096级战略核潜艇、“DF-42B”的装备数量达到了45枚。两种战略弹道导弹有60%的通用性,只是“DF-42B”采用了推力更大的二级发动机,射程比“JL-2B”稍远,其他方面的性能数据与“国际战略研究所”的分析结果相差不是很大。
  “国际战略研究所”唯一没有“猜”准的是战略轰炸机的性能。
  H-8的研制计划始于2013年,预计在2022年首飞,2025年正式列装。最初,空军并没打算将H-8定位成“战略轰炸机”,而是用来取代H-6,主要执行常规轰炸任务的“中型战术轰炸机”。直到2018年,空军才调整了研制计划,决定让H-8下马,利用研制H-8的技术积累研制更大的H-9。定位时,空军明确要求H-9具有“有效”的战略轰炸能力,作战半径不得低于4500千米。到2024年实现首飞的时候,H-9的性能仍然达不到“战略轰炸机”的要求,在携带6枚空射巡航导弹执行战略打击任务的时候,作战半径仅有4500千米,一次空中加油后的作战半径才7000千米,即便算上巡航导弹3000千米的最大射程,H-9也只能飞越俄罗斯领空,沿北极航线飞往西半球,在加拿大北部上空发射巡航导弹攻击美国本土目标。
  显然,“国际战略研究所”严重高估了H-9的性能。
  不管怎么样,“国际战略研究所”的分析报告得到了美国高层的高度重视。
  美国政府正是根据这份报告与共和国进行了“战略军控对话”。
  9月17日,国际核裁军会议在日内瓦召开。
  因为受到美伊战争影响,西方媒体大肆炒作共和国的核实力,所以这次核裁军会议受到各界的高度关注,几乎所有评论机构与新闻媒体都认为共和国将借此机会宣布新的国家安全战略。
  代表共和国出席的共和国外长黄国巍与国防部长顾卫民没有让外界“失望”。
  9月19日,黄国巍与顾卫民在日内瓦召开记者招待会,回答记者提问时,两人均提到共和国将在近期调整国家安全战略,提高战略核威慑的地位。
  9月24日,赵润东在出席全军代表会议时,重申了共和国调整安全战略的必要性。
  到此,外界不再怀疑共和国将放弃奉行了数十年的“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立场,将对国家安全战略做出重大调整。
  美国也在此时加快了与共和国的接触,在不同场合宣称共和国应该遵守国际安全原则。
  10月的第一天,共和国诞生68周年,赵润东在主持国庆晚宴的时候,首先向受邀前来的社会各界人士与外国驻共和国使节宣布,共和国从即日起放弃“不首先使用核武器”原则,在国家安全受到威胁时,将用各种手段打击入侵敌人,捍卫国家与民族的利益。
  国际社会并没感到震惊。
  此时的共和国已经不是10年前的共和国,任何一个大国都有相应的国家安全战略。美国作为全球头号强国,都从没承诺“不首先使用核武器”;作为拥有第二多核武器的俄罗斯,从未承诺“不首先使用核武器”;英国与法国将核武器当作捍卫国家安全、维护国家利益的基础,印度与巴基斯坦等有核国家将核武器作为了最重要的防御与进攻武器。在此情况下,共和国调整国家安全战略,确实无可厚非。
  以共和国现在的国力,维持2000到3000枚核弹头、以及相应的运载工具不算难事。
  随着共和国元首赵润东在公开场合宣布调整国家安全战略,外界更加关心“新战略”的详细内容。
  这一拖就是几个月。
  2018年2月27日,国防部长顾卫民向全国代表大会提交了《2018年度国防白皮书》。
  到此,共和国的新国家安全战略正式出台。
  “白皮书”中明确提到,共和国将在未来保有2000到2500枚核弹头、400到500具运载工具,发展“海陆空三位一体”的战略打击力量,建立战略战术结合的全面核打击能力;在领土领海领空遭到侵犯、本土遭到敌对国袭击、重要设施遭到攻击等情况下,共和国将使用包括核武器在内的一切武装力量进行反击与报复性打击。
  虽然“白皮书”中与核武器有关的描述不到200字,但是这段内容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反应最激烈的肯定是西方媒体,以CNN为首的西方电视台连续数日发出“惊呼”,美苏冷战结束27年之后,美中冷战即将爆发,共和国成为了与美国平起平坐的世界大国,“核大战阴影”再度笼罩全世界!
  除了西方媒体之外,其他各国的媒体比较“冷静”。
  半岛电视台在报道相关事件时提到,共和国还不具备与美国全球竞争的实力,共和国的基本国策与前苏联完全不同,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时代共和国不会以军事竞争的方式与美国抗衡,至少在未来10到15年之内,中美爆发冷战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不管怎么样,“中美冷战”成了2018年最热门的话题。
  外界炒得沸沸扬扬,中美两国高层在2018年3月份举行的G20峰会上进行了首次非正式接触。
  原本计划讨论全球金融危机的G20峰会变成了中美两国的舞台。
  外界更加关注的不是金融问题,而是是否会爆发第二次冷战,中美是否会全面对抗!
第四十六章
航母风波
  G20峰会没有取得任何成果,中美首脑会晤只达成了“有限共识”。
  赵润东拒绝了弗雷德里克提出的“中美双边核军控谈判”,提出应该由所有有核国家、至少5个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共同探讨核军控问题,任何双边协议都不能从根本上消除核武器对世界安全构成的严重威胁。
  在会议结束前的记者招待会上,赵润东利用答记者问的机会提出,共和国坚持认为所有有核国家都应该全面、彻底、尽快销毁核武器,如果所有有核国家能够达成全面销毁核武器的具体条约,共和国愿意首先签署条约,采取实质性的行动消除核武器给全人类造成的毁灭性威胁。
  在西方媒体看来,赵润东在“作秀”。
  保持中立的其他国家认为赵润东为“无核世界”做出了重大贡献。
  只是所有人都认为,在可以预见的未来,没有任何一个有核国家愿意销毁核武器。原因很简单,美国等世界强国掌握着最先进的常规军事技术,如果实力相对弱小的有核国家销毁了核武器,国家安全得不到任何保障。
  在“军事专家”看来,只有几个主要大国建立起完善的“国家战略防御系统”、足以抵消任何敌对国的战略核威胁之后,各大国才会采取实际行动、向其他有核国家施加压力,达到销毁所有核武器的最终目的。
  中美两国首脑在G20峰会上达成的有限共识不能从根本上消除核武器对全世界的威胁。
  也就在这个时候,另外一件事情引起了西方媒体的高度关注,那就是在2017年初下水的“共和国”号航母完成所有海试、进驻三亚海军基地,编入南海舰队、正式在南海海域执行战备巡逻任务。
  4月1日,西方愚人节这天,共和国国防部公布了“共和国”号航母的具体性能。
  因为是愚人节,所以很多西方媒体认为共和国在“愚弄”全世界。
  “共和国”号的具体性能为:
  重量与尺寸数据:标准排水量为57482吨、满载排水量68326吨,飞行甲板长307.8米、宽72.4米,水线长286.7米、宽37.4米,标准排水吃水10.7米。
  动力系统:2座压水型反应堆、4台涡轮蒸汽发动机、推进功率210000轴马力(156.75兆瓦),6台应急柴油机、总功率8500马力(6.36兆瓦),4轴推进。
  航速:最大航速30节以上。
  人员配制:舰员2154名、其中军官142名,航空人员1874名、其中军官316名,旗舰人员78名、其中军官32名。
  导弹:3套“海红旗14”型垂直发射中近程防空系统、各备弹24枚,3套“海红旗15”型末段拦截导弹系统、各备弹21枚。
  火炮:3套“海卫730”速射炮,4门20毫米单管机关炮。
  弹射器:3部“磁动1”型电磁弹射器。
  对抗系统:“海精灵”声导鱼雷诱饵系统,“卫士”电子对抗/干扰/欺骗系统。
  作战数据系统:“海军4号”战术数据链,“海军6号”战术数据链,“联合3号”战场信息网络系统,“空中卫士4号”信息传输系统,“联合指挥2号”战术指挥系统。
  武器控制:3部为“海红旗14”提供引导指挥的“海上防线14”型指挥仪。
  雷达:1部“千里眼15”型三坐标对空搜索雷达,1套“神盾3”型相控阵搜索/火控雷达,1部“锁定11”型目标截获雷达,1部对海搜索雷达。
  飞机着舰引导:1部“助手”型与1部“领航”型电子引导着舰系统,1套“菲涅尔”光学着舰引导系统,1部“辨别”型敌我识别系统。
  导航:1部“领路人”型导航雷达,1套“灯塔”型电子导航/定位系统。
  火控:6部“瞄准11”型火控雷达(每套“海红旗14”型2套)。
  固定翼载机:24架J-15B(B为海军型编号,8架双座型,16架单座型),24架J-10C(非空军的J-10C,而是为海军开发的舰载型,性能与J-10B相当,其中8架双座型,16架单座型),12架J-13B(均为双座型),4架HJ200。
  直升机:4架Z-9J,4架Z-12B。
  不管是“积极主动”的态度,还是公布的详细性能数据,都让西方媒体完全无法相信。
  在此之前,共和国很少对外公布任何一种先进武器装备的详细性能,更别说是仅有的航母的详细性能数据了。虽然在国防部公布的信息中,没有各种设备与装备的详细性能,但是如此“大胆开放”的做法仍然是史无前例的。
  “共和国”号的实际性能数据更让西方记者无法相信。
  一艘排水量不到6万吨的中型航母,竟然搭载了64架固定翼飞机,其中还有4架预警机与12架重型战斗机!标准排水量46000吨的“库兹涅佐夫”号的标准配备只有22架固定翼飞机,标准排水量37000吨的“戴高乐”号只有34架固定翼飞机,满载排水量不比“共和国”号少多少的“伊丽莎白女王”号的标准载机也只有40架左右。“共和国”号凭什么携带多达64架的固定翼飞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45/11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