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策(校对)第31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13/1195

  “中美战略经济合作协定”问题上,共和国提出美国必须解除对共和国资本的所有限制,向共和国资本开放包括金融、制造、航空、航天、医疗等等领域,给予共和国资本平等的待遇与权利;美国提出共和国必须向美国资本全面开放国内市场,废除所有保护性政策,降低政府干预力度等要求。毫无疑问,这个问题也没得谈。
  “亚太局势”问题上,双方的矛盾更加尖锐。共和国提出美国在未来5年之内,在现有基础上将部署在西太平洋地区的军事力量削减三分之二,从韩国、菲律宾、泰国、印度尼西亚撤军,承认共和国在东北亚、南海周边与西太平洋地区的主导权;美国则提出共和国在未来5年之内,在现有的基础上裁军30%,从老挝、越南等国撤军,停止对缅甸军政府的一切援助,承诺不发动任何军事扩张。谈到最后,这个问题还是没得谈。
  “全球化进程”本身就是虚无缥缈的问题,在各国均实施贸易保护主义的情况下,全球化进程变得毫无意义,双方没在这个问题上浪费太多的时间。
  莱斯利离开北京的时候,双方只在两个次要问题是达成了一致意见。
  一是美国总统莱斯利在八月初访华,庞兴龙在明年初回访美国;二是由美国出面邀请英国与法国,共和国出面邀请俄罗斯,在年底召开全球核裁军谈判准备会议。
  相对来说,莱斯利肯访问北京,比双方达成的任何共识都要重要。
  7月11日,莱斯利离开北京的第三天,美国总统弗雷德里克向国会众议院提交《解除对华军事禁运》议案。
  消息一经公布,美国国内新闻媒体首先“炸膛”。
  CNN代表的“激进派”认为弗雷德里克此举严重损害了美国国家利益,为美国的对外政策开启了一个不好的先例,将严重削弱美国的国际威信与在国际事务中的发言权,对美国的外交政策产生非常深远的负面影响。
  哥伦比亚广播公司代表的“现实派”则认为弗雷德里克此举对缓和中美关系有着重大意义,对提高美国的国际地位、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影响力、以及美国的国际形象有着巨大帮助,开启了美国外交的新时代,对美国有益无害。
  与新闻界的反应一样,美国国会众议院也分成了泾渭分明的两派。
  代表军火利益集团的共和党议员坚决支持总统提交的议案,认为继续实施对华军事禁运已经没有意义,尽快废除相关法案,与中国进行更加深入的军事合作与交流,不但能够缓解美国的外交压力,还能给美国带来数十万个就业岗位,为美国的军火工业、制造业、电子业等等产业提供发展动力。
  民主党议员的观点则截然相反,认为解除对华军事禁运之后,美国的先进军事技术将流入潜在敌对国的手中,不但对美国国家安全没有任何帮助,反而会使美国遭受到更加严重的威胁。还有部分民主党议员提出,中国获得了美国的武器装备与军事技术后,将在国际军火市场上打压美国军火,使数十万、乃至上百万美国工人失业。
  按照美国的法律,众议院议员都可以对法案发表观点,进行辩论。
  如果议员存在严重分歧,一部法案的辩论时间将长达数个月,甚至数年。
  即便法案在众议院获得通过,还要提交参议院审议,必须在参议院获得至少60张赞成票,法案才能正式生效。
  如果在辩论中,众议院与参议院对法案细节做了修改,还需要总统重新批准。
  如果总统在重新批准法案的时候,对法案内容做了修改,还得再次提交国会两院进行审议。
  一套过场走下来,不花上几个月才是怪事。
  美国开始行动,欧洲国家坐不住了。
  7月13日,法国总统借欧盟政治一体化高层首脑会议的机会,在伦敦与英国首相进行了非正式会晤,要求英国为欧盟各国的利益考虑,尽快在解除对华军事禁运上做出实质性让步。随后,德国、意大利、捷克、比利时、西班牙、荷兰、奥地利等国政府首脑或国家元首先后与英国首相进行非正式会晤或者通热线电话,向英国施压。
  按照新闻界的推测,随着绝大部分欧盟成员国支持解除对华军事禁运,美国也迈出了具有实质意义的第一步,英国只能妥协。
  2周后,法德意捷4国再次在欧盟理事会上提出解除对华军事禁运。
  8月3日,经过长达一周的辩论,欧盟理事会进行投票表决。如同外界猜测的一样,英国没有在表决中投出反对票。
  次日,欧盟轮值主席爱尔兰总理埃尔芬多在《对华军事合作协议》上签字。
  到此,欧盟正式解除对华军事禁运,但不是解除了所有限制。
  在欧盟理事会审议新法案的时候,英国明确提出了“最低底线”,包括禁止向中国出售进攻性、以及可以用于进攻的武器装备与军事技术,禁止向中国出售战略性、以及对战略性武器装备有辅助作用的军事技术等。为此,欧盟理事会专门成立了包括英国在内的7个成员国组成的“对华军事合作委员会”,赋予该委员会审议一切对华军事合作协议的权力,任何成员都有一票否决权。
  对欧盟的行动,共和国的态度并不积极。
  “说白了,欧盟只想从我们这里获得军事技术。”作为共和国军事技术“大总管”,潘云生非常清楚欧盟的意图。“这些年来,法国与德国一直在与我们接触,希望能够从我们这里获得复合蓄电池的生产技术,在欧洲建立复合蓄电池生产基地。除了民用之外,法德对复合蓄电池在军事领域的用途也垂涎三尺。不说别的,今年上半年,我们就抓捕与驱逐了二十多名涉嫌窃取复合蓄电池技术的法德情报人员。现在,欧盟在军事禁运上开了一条口子,却不想拿出自己的箱底货,只想让我们出手,摆明了想占我们的便宜。”
  赵润东呵呵一笑,说道:“这么说来,我们不能上当了?”
  “当然不能上当。”潘云生愣了一下,朝坐在旁边的李存勋递了个眼神。
  “法国与德国一直在努力研制复合蓄电池,只是长期没能取得实质性进展。根据我们掌握的情报,法德的研制进度甚至比俄罗斯还要慢得多。”李存勋的语气很平和,没带任何感情色彩。“法国总统与英国首相会晤时明确提到,解除军事禁运,只是为了通过军事合作获取我们的技术。法国总统甚至做出承诺,只要英国支持解除军事禁运,法国将与英国分享在复合蓄电池技术上取得的所有成果。虽然欧盟各国还没有正式向我国提出军事合作的具体方案,但是可以预计,欧盟肯定会在复合蓄电池的技术上做文章。”
  “我觉得,这件事不能一刀切。”赵润东沉思一阵,说道,“年初的时候,实验中心针对民营企业大规模参与复合蓄电池的生产工作,拿出了几套新的生产工艺,主要目的就是控制高级复合蓄电池的产量。如果有一种生产工艺只能生产我们已经向全球推销的6级以下的复合蓄电池,就能以此作为谈判砝码,要求欧洲国家提供我们所需要的军事技术。”
  “关键得看有没有这样的生产工艺。”
  “这得看实验中心的成果。我们先做假设,如果有,该怎么与欧洲国家谈。”
  潘云生思索了一阵,说道:“即便如此,我们的要价也不能太低。”
  “那是当然,必须让欧洲国家拿出真材实料。”赵润东呵呵一笑,说道,“你去准备一下,将我们急需的军事技术总结一下。另外,跟庞兴龙商议,看看我们在其他方面有没有需求。反正漫天开价、落地还钱,谈不谈得成,还得看欧盟的态度。”
  潘云生没再说什么,因为6级以下的复合蓄电池很快就会“过时”。
  如果共和国不以此与欧盟做交易,就会便宜了美国!
第二十三章
非正式会晤
  8月8日,北京时间8点20分,美国“空军一号”降落在首都国际机场。
  赵润东亲自到机场迎接弗雷德里克,陪同美国总统检阅三军仪仗队之后,共同前往元首府。
  双方正式会晤前,赵润东与弗雷德里克进行了非正式单独磋商。
  赵润东不懂英语,弗雷德里克不懂汉语,两位元首都佩戴了同声翻译器,现场翻译人员安排在秘书办公室,书房内只有共和国元首与美国总统。
  “总统阁下能够正式访问我国,我们非常欢迎。”赵润东的语速并不快,很注意抑扬顿挫,“除了欢迎之外,我感到很欣慰。总统阁下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不辞路途遥远专程来访,为增进中美两国的关系做出了极为显著的贡献。”
  “元首客气,我希望元首能在适当的时候访问美国。”弗雷德里克的言语非常平顺,不带任何感情。“中美两国关系需要我们双方共同推进,中美作为对世界有着重大影响力的大国,双边关系尤为重要。本次来访,除了与阁下探讨双方都感兴趣的国际热点问题之外,我还希望借此机会增进我们双方的友谊。”
  “如同总统所说,中美双边关系在世界局势中尤显重要。”赵润东微微点了点头,“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讲,中美双边关系超越了两国间基本关系的层面,是亚太地区稳定、乃至世界稳定的重要因素。作为两国元首,我们应该做出更大的努力,推进双边发展,维护全人类的利益。”
  过了一阵,弗雷德里克才说道:“元首说得没错,这正是我此行的首要目的。”
  赵润东点了点头,说道:“当前对地区与世界稳定构成最大影响的当属日本核问题,不知总统是否赞同我的观点。”
  “确实如此,日本核问题是我们双方都关心,都想解决的问题。”弗雷德里克故意停顿了一会,观察了赵润东的神色变化,没能得到任何暗示。“我觉得,只要我们双方肯诚心合作,一定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总统的意思是?”赵润东不动生色的问了一句。
  “归根结底,日本核问题不是一个孤立的问题。”弗雷德里克的神色显得非常慎重,也非常诚恳。“日本核问题不但关系到东北亚与亚太地区的问题,也关系到世界的稳定。作为一个有影响的大国,日本和平利用核能无可厚非,但是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日本不应该违背无核承诺。”
  赵润东微微点了点头,目光顿时变得锐利了许多。
  弗雷德里克沉默一阵,发现赵润东没有开口的意思,说道:“关键是,我们应该以什么方式迫使日本放弃拥有核武器的念头。”
  “总统阁下,恐怕不仅仅是放弃念头这么简单的吧?”
  “元首说得没错,日本核问题发展到现在,仅仅让日本放弃发展核武器的念头,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我们需要更加切实的行动。”弗雷德里克的话语非常小心,生怕说错了一个字。“我们一直在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也一直在设法与更多的国家合作。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我们必须让日本销毁研制核武器的能力。”
  “如果仅仅通过磋商就能解决问题,相信总统不会专程与我谈这个问题。”
  弗雷德里克暗自苦笑了一下,赵润东确实是寸步不让。“元首的意思是,我们必须采取实质性的行动?”
  赵润东淡淡一笑,说道:“总统应该知道,军政府上台之后,日本不但背弃了‘无核三原则’,还肆无忌惮的研制核武器。去年贵国的核机密失窃事件就与日本有关,足以证明日本正在秘密研制核武器。以日本的国力,只要下定决心、集中力量,数个月之内就能研制出核武器。如果日本获得了核武器的小型化技术,恐怕年内就能生产出能够用弹道导弹或者战斗机运载的核弹头。一切情况都表明,日本并不在乎来自外界的压力。在此情况下,总统觉得一般的手段能够使日本放弃即将研制成功的核武器吗?”
  “元首是说,我们应该采取先发制人的行动?”
  赵润东笑了笑,没有表态。
  弗雷德里克沉思一阵,说道:“元首说得没错,如果日本坚持发展核武器,任何一般的手段都没有实际意义。问题是,日本作为具有影响力的大国,不管是我国、还是贵国,任何单方面的行动都难以收到明显的效果。”
  “让我觉得奇怪的是……”赵润东把话说到一半,打量了弗雷德里克一番,“至今贵国都没有向具有军事与政治同盟关系的日本施加任何形式的影响力,没有做出任何使日本主动放弃研制核武器的尝试,不知道总统对此做何解释?”
  弗雷德里克暗暗一惊,赵润东这个问题提得太“直率”了。
  沉思一阵,弗雷德里克说道:“元首应该知道我国的体制。我们与日本的同盟关系不是现在的事情,也不是随意就能解除的。但是我可以保证,在核问题上,我国一直在施加影响力,一直在做努力。”
  “只是效果不明显?”赵润东淡淡一笑,“如此说来,贵国也束手无策?”
  弗雷德里克迟疑了一下,笑着摇了摇头。
  “不管怎么样,我认为贵国应该对日本核问题负更大的责任。”赵润东瞟了弗雷德里克一眼,说道,“日本的和平宪法是在贵国的监督下制订的,虽然军政府上台之后,大肆破坏和平宪法,贵国本着不干涉日本内政的原则没有向日本施加压力,但是在军政府执政期间,贵国仍然不顾新情况,执意向日本出售先进武器装备,助长了日本的嚣张气焰,也无形中使日本认为贵国不会在核问题上横加干涉,增加了日本研制核武器的决心与动力。所谓解铃还需系铃人,贵国至今仍与日本保持同盟关系,证明贵国没有下定决心,对解决日本核问题产生了严重影响。”
  “元首的意思是,我们应该与日本解除同盟关系?”
  “至少应该有所表示。”
  弗雷德里克摇了摇头,说道:“元首有没有想过,如果我国与日本解除同盟关系,会对局势产生更加恶劣的影响呢?”
  赵润东的眉头跳了几下,没有接话。
  “日本军政府一意孤行,完全不顾及周边国家的感受、以及地区与全世界的稳定。在此时,如果我国与贵国解除同盟关系,只能使日本军政府加快核武器的研制速度,对解决问题没有任何帮助。”
  “如此说来,贵国只承诺在外交上向日本施加压力?”
  见赵润东把话挑明,弗雷德里克不太客气地说道:“我们首先会在外交上采取行动。日本核问题首先是东北亚地区的问题,如果作为该地区大国的贵国没有采取任何实质性的行动,我们也很难采取更加深入的行动。”
  赵润东冷冷一笑。“总统开始说过,不管是我国、还是贵国,都无法单独解决日本核问题。我非常赞同总统的观点,不管日本是不是有影响力的大国,作为一个拥有上亿人口的国家,我们不能等闲视之。如果贵国不能在实质行动上做出任何承诺与保证,就算我国有解决日本核问题的诚意,也只能弄巧成拙。到时候,损害的不但我国与东北亚、乃至亚太地区国家的利益会受到损害,相信贵国也在所难免吧?”
  “如此说来,元首要我做出保证?”
  赵润东微微一笑,说道:“不仅仅是总统的保证,而是贵国的保证。总统开始提到,贵国与日本的同盟关系不是想解除就能解除的,我对贵国的体制也有所了解。不是我不信任总统的人格与承诺,只是在国家大事上,口头承诺与没有实际意义的书面保证都不具有足够的说服力。”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13/11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