砺刃(校对)第38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80/387

  明确了任务之后,两支舰队并没有会合在一起,仍然以各自的战斗队列行动,其中英国远征舰队在北,法国的“戴高乐”号航母战斗群在南。另外,两支舰队各出动了一艘战舰,在舰队前方,也就是西面大概150公里处担负前出警戒任务。这是一个相当危险的任务,英国派出的是一艘42型驱逐舰,而法国派出的也是一艘有30多年舰龄的“卡萨尔”级驱逐舰。这两艘战舰都算得上是“爷爷”辈的了,而且两艘战舰都在年初的时候列入了退役名单之中,因为战争,才延长了服役期。虽然两艘防空驱逐舰的防空作战能力都不怎么样,但是战舰上的对空探测雷达仍然是比较先进的,至少能够发现数百公里外的战机,还有一定的利用价值。因此,这也可以算得上是这两艘战舰在发挥最后一点余热吧。
  这两艘战舰的遭遇就比较悲惨了,阿根廷空军的战术目标就是敲掉英法舰队的护航战舰,利用其必须要派出早期预警舰的缺点,重点打击那些远离舰队核心的战舰。而这两艘战舰就主动送上了门来。
  第18天,一架执行侦察任务的F-10AⅡ就发现了这两艘脱离了编队的战舰,而且判断出了其具体的型号。当时已经是傍晚了,阿根廷空军没有放弃这个宝贵的机会,立即出动了12架F-10AⅡ,每架携带2枚反舰导弹,这样就可以多带两具副油箱,整个作战任务中只需要进行一次空中加油。在这批攻击机出发之后,侦察机第二次发现了这两艘战舰,并且发回了准确的情报。
  攻击来得相当突然,而且猛烈。虽然担任舰队防空巡逻任务的E-2F提前发现了逼近的机群,并且立即召唤在附近巡逻的4架“阵风”M前往拦截,但是法国战斗机拦截的只是前出护航的另外12架F-10AⅡ,等到另外8架“阵风”M从航母上紧急弹射起飞,并且加速赶来的时候,担任攻击任务的12架战机已经到达了导弹发射海域,并且成功的发射了24枚反舰导弹。随着攻击机群撤出,担任掩护任务的战斗机也都纷纷撤走,没有与法国战斗机纠缠。
  这轮打击来得既突然,又猛烈。就算担任防空任务的“阵风”M战斗机立即就接到了预警机的命令,设法拦截正在射向战舰的导弹。但是,“阵风”M所使用的“米卡”导弹最大射程就50公里,而且用空对空导弹拦截高速掠海飞行的反舰导弹的效果并不好,主要是战机上的雷达无法为导弹提供明确的目标信息,而导弹上的制导雷达也很难发现那些飞行高度在20米以下的反舰导弹。
  两艘老掉牙的防空驱逐舰使出混身数解,也只拦截下了5枚反舰导弹,迅速被蜂拥而至的导弹撕成了碎片。
  这两艘战舰是这场战争中战沉的第5与第6艘战舰,同时,法国海军也付出了第一个代价。最重要的是,这两艘战舰在执行前出警戒任务的第一个晚上就完蛋了!这次,阿根廷的救援飞机没有过来,而法国舰队的救援直升机在一个小时之后才赶到,到了第二天中午的时候,已经打捞起了500多名官兵,并且找到了100多具尸体,还有数十名官兵失踪。在打捞行动中,法国海军还捕获了3名跳伞的阿根廷飞行员。
  两天之内,英法舰队都没有再派出警戒舰,同时英国舰队也没有按照计划对马岛上的军事目标进行轰炸,而是重点加强了防空巡逻。实际上,到此时英法舰队司令官都明白了,阿根廷空军一直在等待机会,而且就是等他们派出警戒舰,然后重点打击警戒舰,蚕食掉英法舰队的护航战舰!
  这个问题相当严峻,如果不派遣警戒舰的话,那么就无法保证舰队的防空安全。如果派出警戒舰的话,那就得留出足够的距离,警戒舰就得离开舰队的防空保护区域,从而遭到打击,如果这个距离不够,就无法提供足够的预警时间,防空战斗机也无法及时拦截来袭的敌机,那么警戒舰的存在就没有多大价值了。
  反复考虑之后,英法舰队司令官做出了一个迫不得已的决定,那就是尽量远离马岛,远离阿根廷本土,然后出动战机轰炸马岛上的军事目标。而要保证舰队的安全,那么距离阿根廷本土最近的机场至少得有1800公里,也就是距离马岛得有近1000公里。而在这个距离上,英法舰队对马岛的威胁就太小了。
  担任对地攻击的主力是英国舰队的F-35B。在打击1000公里外的目标时,F-35B必须要携带外部副油箱,并且只能携带2枚1000磅炸弹,自卫武器则只有2枚格斗导弹。即使如此,F-35B在岛屿上空的作战时间也仅仅只有5分钟而已。这包括了进入、投弹,以及撤出的时间。显然,这5分钟的时间非常紧张,战机只有一次进入机会,如果找不到目标,就只能胡乱投下炸弹,然后返航。更严峻的是,如果遭到了阿根廷战斗机的拦截的话,就只能提前丢掉炸弹,然后逃离。换句话说,只要阿根廷空军在马岛上空有巡逻战斗机的话,F-35B的打击力量几乎可以不用考虑。
  担任护航任务的则是“阵风”M。虽然“阵风”M在执行护航任务时,作战半径可以延长到1300公里,但是前提条件是只带6枚导弹,另外携带3具副油箱,而且在返航的时候抛掉副油箱。如果提前遭到敌战斗机的拦截,那么就得提前扔掉副油箱,从而其作战半径将会大大缩短。更要命的是,就算按照理想情况,“阵风”M在马岛上空执行空战任务的时间也在10分钟之内,主要就是空战时需要让发动机全开加力,燃料消耗速度是巡航时的3倍以上!
  也就是说,英法舰队的新战术对马岛上的阿根廷军队产生不了多大的威胁。考虑到阿根廷空军的防空战斗机,以及部署在马岛上的防空导弹,那么这个威胁就更小了。实际情况也确实如此,在三天的战斗中,英国舰队出动了87架次的战机,消耗了100多枚炸弹,结果只摧毁了2个目标,可悲的是,后来还证明这2个是假目标!同期,法国舰队出动了60架次的护航战斗机。结果,在与阿根廷空军的空战中,英国海军损失了12架战机,法国海军损失了8架,而换来的战果仅仅只是6架阿根廷空军的战斗机。在损失的这20架战机中,竟然有9架是被地面防空导弹给击落的!
  战斗打到这个地步,对英国与法国舰队来说都已经是进退两难,打也不是,退也不是。同时,阿根廷空军也有点恼火了,毕竟敌人不主动送上门来的话,就没有多少机会去干掉敌人的战舰。在三天的战斗结束后,阿根廷空军摸到了英法舰队的规律,即轰炸主要在集中在日落之后与黎明之前的夜间,白天,英法舰队很少派战机前来骚扰马岛。
  找出这个规律,阿根廷空军立即着手组织一次进攻。现在,阿根廷方面的目的就是要把英法舰队逼出来作战,而不是让他们龟缩在马岛东面1000公里外的海面上。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发动一次袭击,让英法舰队的指挥官认识到,就算是躲得那么远,他们也不是绝对安全的,还不如上来进行决战。
  让阿根廷空军做出这一决策的原因还有一个,即欧洲联合舰队已经到达了阿森松岛南部海域,将在三天之内到达战场。因此,必须要在欧洲联合舰队到达之前给英法舰队一点颜色看看,顺带削弱敌人的实力,到时候,就算敌人逼近马岛,也更有把握击败他们。
  为了达到突然性,攻击时间选在了中午。当然,这次肯定要强行突破法国舰队的防空拦截网。同时,为了增强打击的效果,这次,阿根廷空军使用的不是从共和国购买的导弹,而是从俄罗斯购买的“俱乐部”空射反舰导弹!
  当时,阿根廷只向俄罗斯采购了120枚这种世界上最先进的反舰导弹,而且准备用来干掉敌人的航母,之前一直没有舍得用。现在,敌人避而不战,正好就派上了用场。“俱乐部”系列导弹的一大特点就是采用了双弹道与双速制。
  在最初飞行阶段,导弹可以选择高低不同的两种弹道,高弹道的飞行高度为1万米,低弹道则在20米以下。采用高弹道飞行时,导弹的最大射程为250公里,而采用低弹道飞行时,最大射程为150公里。另外,在巡航阶段,导弹采用涡轮风扇发动机,为亚音速。在最后的冲刺攻击阶段,导弹的弹头将与弹体分离,同时利用弹头上的火箭发动机将导弹的速度增加到2.5倍音速,并且采用的是俯冲攻击弹道。这样一来,不但速度更快,而且弹头的目标更小,更难以拦截。
  因为“俱乐部”导弹的重量大得多,因此一架F-10AⅡ只能携带2枚,同时必须采用高弹道以提高导弹的射程,这样才能够保证战机在接受两次空中加油之间有足够的燃料往返于与加油机会合的空域。
  这次,阿根廷空军出动了24架护航战斗机,并且让这24架护航战斗机在返航的时候首先在马岛机场上降落,补充燃料后再飞回本土机场。另外出动了36架携带反舰导弹的战机。为了进行有效的指挥,阿根廷空军出动了2架预警机与1架战术指挥机。两批战机是分别进行引导与指挥的,而其协调工作由战术指挥机负责。
  因为大部分阿根廷飞行员还没有掌握这么复杂的战术技能,因此两批战机都是由共和国飞行员充当领队长机,同时,2架预警机与那架战术指挥机上负责引导与指挥的军官也都是共和国军人。
  做好了准备,行动迅速展开。担任前出护航的仍然是杜冰锋与赵隼鹰,两人各负责率领一个中队的战斗机。
  战斗要比预想的激烈,法国舰队的预警机及时发现了逼近的机群,随即2支舰队的防空战斗机纷纷迎了上来,而在2艘航母上待命的战斗机也紧急升空。这次,杜冰锋他们要对付的是超过40架的敌机,可他们并没有退缩,因为他们的任务就是把敌机吸引开,为后面的攻击机群创造机会。
  因为协调上的问题,攻击机群到达的时间晚了大概10分钟。这让前出的护航战斗机付出了更大的代价,可同时也都顺利的发射了导弹。现在,英国与法国海军舰队指挥官明白了一个道理,只要他们不放弃战争行动,就算躲得再远,也躲不过阿根廷空军的打击!
第八十节
外交谎言
  凌天翔在阿根廷空军司令部的作战中心守了好几个小时,在收到杜冰锋与赵隼鹰都顺利回到了马岛机场,并且为战机补充了燃料,正在返回阿根廷本土机场的消息之后,他这才松了口气。可是,在当天的战斗中,有3名架由共和国飞行员驾驶的战斗机没有回到基地。因为交战海域距离马岛太远,所以阿根廷无法派遣搜救飞机去寻找那3名飞行员。
  这个消息让凌天翔很是痛心,他知道,那些临时编入了“砺刃”军团的战斗序列,到阿根廷来作战的飞行员身上,都有一颗银针,并且有一把自卫手枪。每次登机出发的时候,他们都会将这两样东西带在身上,因为他们知道,自己绝不能活着落到敌人的手里,因为这将使敌人抓住共和国派兵参战的理由。换句话说,如果他们被击落之后无法得到救援的话,就算跳伞成功,他们也得在被敌人俘获之前选择自杀。
  一整个晚上,凌天翔都留在了作战中心,并且每过几分钟就询问一下通信军官有没有收到前线的报告。可是,那3架战机没有回来,而且也永远不可能回来了。也许,飞行员在战机被击落的时候就已经牺牲了,这对他们来说还算是比较好的,如果他们成功跳伞的话,那就还面临着一个痛苦的抉择!
  次日一大早,阿根廷内务部发表了一份很是悲壮的声明,在这份声明中重点提到了三个名字,三个东方人的名字。而按照阿根廷内务部的宣传,这三个人都是阿根廷的华裔公民,他们在捍卫阿根廷的战争中非常英勇,并且付出了自己的生命。随即,阿根廷总统亲自接见了这三位阵亡飞行员的亲人,并且将授予三位飞行员的荣誉勋章送到了他们亲人的手里,代表整个阿根廷向他们表示了沉痛的哀悼,以及最高级别的感谢。而这三位飞行员,还有之前在战斗中阵亡的另外五位阿根廷飞行员都被追授为“阿根廷民族英雄”。
  凌天翔收看了电视报道,他知道,这些是早就已经准备好了的,而且所有都在计划之中。接受阿根廷总统的哀悼的那些人确实是阵亡飞行员的亲人,而且他们都已经在战争爆发后就来到了阿根廷。他们都将拿到一笔极为丰厚的抚恤金,另外军团还将给他们一笔极巨额保险金。这样,他们可以在阿根廷过上富有的生活,而不用为今后的生计而担心。可是,不管用多少钱,能够买回他们的亲人吗?当然不会,虽然他们都知道,自己的亲人在选择走上战场的时候就已经知道,有可能要面对死亡,可是当他们的亲人真正离他们而去的时候,他们的悲痛能够用金钱,用奖赏,用名誉来抚平吗?
  就在阿根廷内务部发表声明,阿根廷总统亲自接见了那几位阵亡飞行员的家属之后,共和国政府也发表了一份声明,表示已经加入了阿根廷国籍的华裔,有义务为自己所在的国家服务,有义务为自己的政府服务,虽然他们都是华裔,但是他们同时也是阿根廷的公民,因此共和国与此没有任何的关系。随后,共和国驻阿大使就亲自去探望了那些三位阵亡飞行员的家属,并且向他们转达了共和国总理,以及共和国政府的慰问。
  可以说,这一套安排是非常有必要的。虽然当时英国等国都明白,那些人绝不是所谓的阿根廷华裔,而是共和国的军人。说白了,阿根廷并没有多少华裔,而且阿根廷空军也没有几个华裔飞行员。可是,在阿根廷与共和国都先后发表了声明之后,也就堵上了英国的嘴,就算英国或者法国海军打捞起了这三人的尸体,还得妥善保管,在战争结束之后,或者是在停战的时候将这三人的尸体交还给阿根廷。当然,英国人对此也没有什么办法,毕竟在英国军队中有也有华裔官兵,在法国军队,特别是法国的外籍军团中也有不少的华裔官兵,在其他很多国家的军队中都有华裔官兵,那么阿根廷军队中出现几个华裔官兵也不算是什么奇怪的事情吧。
  这事也就告一段落。当时,杜冰锋与赵隼鹰等共和国的飞行员还在基地为阵亡的战友举行了一场追悼会。凌天翔没有去参加追悼会,而袁德良则代表军团参加。后来,据袁德良说,追悼会上的气氛很压抑,而且在追悼会结束之后,很多飞行员都喝得大醉。凌天翔完全可以理解杜冰锋与赵隼鹰他们的感受,因为某一天,当他们也遇到了类似的情况时,他们的选择也只有一个,而且他们也将被追授“阿根廷民族英雄”。
  事后,这并没有对杜冰锋与赵隼鹰等人造成多大的影响,反而让这些飞行员打得更为勇猛了。后来杜冰锋在其回忆录里写到,当时他们知道这不仅仅是在为一个陌生的国家作战,而是在为共和国作战。三个战友的牺牲,反而给了他们一个现实的,甚至有点短视的目的,那就是为牺牲的战友报仇!
  更让凌天翔没有想到的是,就在那三名飞行员牺牲之后,又有50名共和国的飞行员通过“砺刃”军团这条渠道来到了阿根廷,以雇佣军的身份加入了阿根廷空军,开始为阿根廷作战。
  国际上对这次事件也不是太关注,甚至没有多少新闻媒体报道,主要还是因为找不到证据证明那三人是共和国的飞行员。
  凌天翔的情绪因此而低落了几天,他不是可惜那点钱,他是在为三名优秀的飞行员惋惜,本来,他们不用到地球的另外一边来参战的,他们可以在国内过平静的生活。可是,凌天翔心里也知道一点,当初他自己就做出了类似的选择,而那三位牺牲了的飞行员做出的是与他一样的选择,从本质上说,这没有什么好惋惜的。战场上,军人随时有可能牺牲,而军人的价值不仅仅体现在自我牺牲上,更体现在其所做出的贡献上,至少,这三位飞行员在牺牲之前就已经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也就在这个时候,纽约那边出现了新的情况。当时凌天翔已经收到了连豫泯发来的消息,通过低买高卖,他们投入纽约政权交易所的资金已经翻了一倍左右。而现在,突然出现了一些对美国经济极为不利的消息,首先爆出来的消息就是美国的能源供应出现了巨大的缺口!
  这条消息是怎么出现的,恐怕谁都不知道,几乎所有人关注的都是该消息的内容。当时披露出来的内幕是比较惊人的。一是美国在失去了伊拉克的油田之后,从海外进口石油的数量锐减20%。其次,在共和国与伊拉克、伊朗、委内瑞拉、俄罗斯签署了国家间采购协议之后,美国的石油进口再度缩减了25%。为此,美国国会第三次批准了增加国内石油产量的法案,并且由政府出面担保,由几家主要的银行为国内的大型石油公司提供开发新油田所需要的巨额贷款。可美国本土的油田开采工作已经几十年没有扩大了,要在一时之间提高产量,显然是不行的,结果,美国政府想到了另外一个办法。
  这个办法就是拿美国的战略石油储备来弥补供需缺口。美国有世界上最大的战略石油储备基地,按照美国政府公布的数字,其储备的石油足够国内正常使用1年,在战时情况下使用2年。可问题是,如果政府直接向市场输出战略储备石油的话,那么必然会引起市场上的强烈反弹,导致油价继续走高,继续激化石油的供需矛盾,从而严重影响到正在复苏的经济。因此,美国政府想到的办法是,通过银行这个中间商,将战略储备石油首先卖给石油公司,然后再由石油公司将这些石油拿到市场上去销售,最后,石油公司在开辟了新的有油田之后,再用多开采出来的石油填补战略储备的缺口。
  因为中间经过了银行的转手,所以这件事做得相当隐秘,并且有效的稳定住了油价,使美国的经济复苏有了起色。可是,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按照消息所公布的内容来看,正是一名参与了此事的银行职员将消息泄露出来的,而且还指名道姓的点出了参与此时的4家银行与8家石油公司,以及美国政府负责此事的官员,甚至暗示这件事本身就得到了美国总统的默认,甚至是许可。
  虽然暂时还没有任何证据证明这件事情与美国总统有关,可有一个道理是很简单的。任何一个国家的战略石油储备都是国家安全的根基,没有总统的默认与许可,谁敢去动战略石油储备?换句话说,如果美国总统不知情的话,那才真成了怪事。
  纽约政权交易所的行情立即有了反映,那4家银行与8家石油公司,以及与金融、石油有关的上市公司的股票都开始下跌了。
  美国国会里的反对党(共和党),以及美国司法机构的行动也不慢。本来美国就有世界上最健全的三权分离政治体制,国会与最高法院本来就是与以总统为首的政府的牵制力量,而共和党已经连续两次输掉了大选,自然不甘心就这么沉沦下去,消息一经爆发出来,共和国党的国会议员立即在参众两院提出对此事进行全面调查,并且组成两党议员联合调查委员会。而美国最高法院也没有手软,在本着司法公正的原则下,也成立了由7名大法官组成的最高法庭,并且委托了数名法官与律师对此事展开全面调查。
  国会与最高法院的举动对股市来说是灾难性的。那12家遭到调查的上市公司的股票连续数日跌停。同时,另外一些与政府关系密切的公司的股票也受到了严重影响,就连之前刚刚有所起色的军火股也都纷纷下挫,因为谁也不敢保证,什么时候会爆出一条军火商与政府,甚至是总统之间的丑闻。
  在这场调查中,受到影响最大的实际上不是那4家银行与8家石油公司,而是“高盛”公司。这家金融公司一直就是纽约期货市场上主要炒作石油的大炒家。而这次的事情直接与石油有关,而在此之前,高盛公司多次准确的预测了石油价格的走向,因此几乎所有人都怀疑,这次暴露出来的丑闻是由高盛公司在幕后操作的,至少也有参与。
  结果很快就出来了,美国司法机构首先发表了一份调查报告,4家银行与8家石油公司都一致声明,他们与美国政府之间的联系就是通过高盛公司进行的,也就是说,操作这次惊天交易的就是高盛公司。随即,高盛公司的董事长、总经理、几位董事,以及几位副总经理都受到了司法调查。而在调查中,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主管承认,高盛公司正是通过这种办法来控制石油价格,并且利用期货交割时的延迟手段来提高油价,并且从中牟取暴利。另外,该人还暗示,为了得到政府的支持,其他几家大银行的配合,以及石油公司的合作,高盛公司在这十多年里,一共向数十位政府官员、银行高层,以及石油公司的高层进献了高达120亿美元的礼金!
  这无疑是一个比“原子弹”威力还要大的丑闻炸弹,而且还直接牵涉到了前共和党政府的官员,甚至矛头直指发动伊拉克战争与伊朗战争的前总统。可以说,到此时,问题已经到了无法收拾的地步。
  毫无疑问,纽约政权交易所成为了绿色的海洋。之前,一直按兵不动的黄龙飞等人这时候才杀了出来,而他们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将此前暗中收购的高盛公司的股票全部抛了出去,直接导致高盛公司的股票价格大跌。虽然,这一手让黄龙飞等人损失了不少,但是其直接结果是,高盛公司将面临破产威胁!
第八十一节
政治献金
  美国政府的丑闻所吸引的眼球甚至超过了南大西洋上那场打得轰轰烈烈的战争。在查出“高盛丑闻”与美国前共和党政府,以及前总统有关之后,最高法院迅速做出裁决,要求国会立即交上调查报告,并且以最高法院的裁决为准。这是美国宪法所规定的,如果司法调查最终牵涉到了总统,以及前总统的话,只有最高法院有裁决权。
  面临空前危机的美国共和党与民主党议员都立即沉默了下来,谁都知道,这件事要真是查下去的话,他们都没有好处。反而是在美国国会中一直处于角落的绿党感到极为兴奋,因为这件事发展下去后,在2年后的大选中,很有可能出现自西奥多·罗斯福之后,美国历史上第二位由非共和党与民主党总统候选人获胜的大选(华盛顿不算,而杰弗逊一般被认为是民主党的创始人)。
  如果这样的事发生在日本,或者是其他某个国家,恐怕最高法院最后的调查结果是不了了之,也不可能有什么真正的意义,毕竟维护国家政权稳定,这是很多国家当政者首先需要考虑的问题。可是,这里是在美国,美国历史上不缺乏被弹劾的总统,也不缺受到丑闻困扰的总统与前总统。另外,美国是一个相对自由的国家,特别是新闻自由。在最高法院下达了裁决书之后,就连FBI、NSA这内国内强力机构都没有权利去堵住记者的嘴,而且总统也不敢轻易下达违反新闻自由的政府命令,真要闹起来,最高法院有权力弹劾总统!
  在最高法院的9位大法官达成一致意见,都决定将此事调查到底之后,美国的各大新闻媒体立即做了报道,同时,成千上万的新闻记者行动了起来。对那些敬业的记者来说,这不但是一个可以获得爆炸性新闻的机会,同时也是一个他们今后获得升迁的机会。
  实际上,此时不管是民主党,还是共和党,或者说是现任总统,还是前人共和党总统,他们的处境都是极为尴尬的。如果换在以往发生类似的事情的话,那么总会有一方首先出来主动澄清,或者是主动承担责任,从而赢得选民的信任与支持,让需要承担主要责任的一方陷入被动局面。可问题是,这次民主党与共和党都承担不起这个责任,而且现任与前任总统都不干净!
  当时,一位资深经济分析家做了一份报告。如果高盛公司那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高层所说属实的话,那么高盛公司,前任共和国党总统,就要为这十多年里,美国经济因为受到高油价影响而付出的代价而负责。这个代价是没有人负得起责任的,因为按照最保守的估计,这十多年里,美国经济因为高油价而造成的直接损失高达50万亿美元,同时导致500多万美国人失业,间接经济损失无法估量。按照美国的法律,承担责任的人就算不被判死刑,也会被判有期徒刑,而且刑期将延续到地球毁灭的那一天!
  更重要的是,这直接关系到了美国的形象问题,因为美国市场上的油价直接决定了全球石油价格。因为油价过高,全球的直接经济损失将超过2000万亿美元,就算把美国卖了,都赔不起。另外,已经延续了十多年的世界粮食危机在很大的程度上也是由高油价引起的,主要就是油价提高了饲料、化肥的价格,同时导致产粮大国将过多的粮食用于制造生物燃料,减少了粮食输出,使粮食进口国蒙受了巨大的损失。如果再说严重点,因为世界粮食危机而导致的十多场战乱,还有数十个贫穷国家上千万死于饥饿的人,都要由美国来承担责任!
  而这次事件揭露的一个最直接的问题就是,美国独霸世界金融与资源带来的严重负面影响。如果石油价格不是由美国掌握的话,那么油价就不会因为美国公司与政府的腐败而上涨到一个无法接受的地步。同样的,如果美国没有独霸世界金融,那么就不可能由美国来掌握全球石油价格。
  不管从哪个方面来讲,这次的丑闻案揭露的问题都是极为严重的,对美国都是沉痛的打击。如果这件事发生在一个有主导民族的国家,出于维护民族与国家利益,多半会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可是,美国是一个移民组成的国家,就算是白人,也有多个民族,所以美国没有主导民族。更重要的是,美国公民从骨子里就不信任政府,因此当政府的丑闻暴露出来之后,美国上下迅速刮起了一股要求调查到底的风潮,甚至有数十万美国人自愿来到华盛顿,在白宫、国会、最高法院外举行游行。而这些人中,竟然有八成是美军阵亡官兵的家属,或者朋友。
  原来,这些人将他们的亲人、朋友在伊拉克、伊朗阵亡的账都算到了美国政府的头上。
  这个道理也很简单,如果高盛公司高层透露的消息是真的,那么美国前总统发动伊拉克战争的目的就是石油,同时还接受了巨额贿赂。按照美国法律,这是刑事重罪。另外,美国发动伊朗战争的目的也肯定是石油,按照美国人的理解,那些在伊拉克与伊朗阵亡的官兵都是因为总统收了贿赂,才被派到前线去打仗,才会阵亡,那么发动战争的前总统就得为此负责。
  事态发生到这时,就像是一辆失去刹车的重型卡车,慢慢不可收拾了,就算最高法院想终止调查,在民意的强大压力下,这辆卡车要么覆辙、要么等到耗尽一切动力。如果不查个水落石出,或者是拿出一份具有说服力的调查报告来,就根本无法平息民众的愤怒。
  同样的,到这时,美国政府秘密动用战略石油储备来弥补国内石油消费的巨大空缺只是个小问题,真正的大问题是发动伊拉克战争与伊朗战争的动机,以及在这十多年里,高盛公司是怎么通过贿赂来买通官员,银行,石油公司,从而操控石油价格。因此,就在美国人的愤怒快要爆炸的时候,美国总统首先站了出来,承认自己默认官员用战略石油储备来稳定市场,并且表示,其初衷是继续推动经济复苏,并且严正声明,自己没有拿一分钱的献金,更没有获得任何个人好处,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稳定经济、恢复经济。
  换句话说,美国总统承认自己采用的方法适当,并且愿意承担责任。可是,美国总统却相当狡猾的将主要责任推到了一边,并且与高盛公司的政治献金划清了关系。这样一来,就算美国民众会暂时对总统的决策感到愤怒,但是当更大的丑闻揭露出来之后,他这点小毛病就算不了什么了,到时候民众的愤怒自然要发泄到前任总统,以及共和党的身上,而他就将是获益者,民主党也将是获益者。
  当时,美国的分析家就做了极为精辟的说明,美国总统是避实就虚,甘愿承担次要责任,以此获得民众好感。
  美国总统的声明,就相当于踢了那个滚烫的皮球一脚,现在皮球已经滚到了前总统与共和党的脚边了,而前总统与共和党如果仍然不尽快表态的话,那么他们就将被愤怒的民众舆论给压垮。
  两日后,美国前总统在其私人庄园里向全美媒体发表了一番讲话。这番讲话也是避实就虚,首先强调了发动伊拉克战争最大的问题是错误的情报,而这个已经在十多年前就已经被人提出来过了,而且当时的总统也承认了这一点。其次强调发动伊朗战争的目的是要消灭伊朗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并且已经达到了这个目的。
  前总统的声明并没有让美国人感到满意。毕竟,不管是伊拉克战争,还是伊朗战争,美国都没有足够的战争理由。而美国民众最关心的还是前总统以及前政府与高盛公司之间到底有没有政治献金丑闻,或者到底收了多少政治献金,其中有多少留在了个人的腰包里,以及政府在高盛公司操作石油价格的时候起到了多大的作用,前总统与政府应该为此承担多大的责任等等。
  也就在前总统发表讲话之后,美国最高法院下令查封了高盛公司的所有营业记录,并且拘捕了所有涉嫌的高盛公司高层人员,还对所有涉嫌参与石油操作的银行、石油公司、前政府官员下达了禁止出国的禁令,最后,甚至禁止前总统出国,并且要求前总统在法院正式开庭审判此案件之前与检察机关配合,同时在法庭出席作证。
  虽然当时最高法院没有提到正式起诉前总统,甚至没有提出正式起诉与审判的安排,但是最高法院的态度已经很明确了,不管是高盛公司的高层,还是前总统,如果最终有证据证明他们曾经参与了操作石油,并且收取贿赂的话,就将对其进行司法审判与制裁。
  全面调查一铺开,线索立即就出来了。
  最先被突破的还是那些高盛公司的高层人物,不过,最重要的突破点是前总统的竞选班子领袖,后来担任了国家安全顾问,以及在前总统的第二届任期内担任国务卿的莱斯,她也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黑人女性国务卿。
  按照莱斯的交代,前总统在两次竞选期间确实接受过高盛公司提供的巨额竞选资金,两笔资金总计达到了7亿美元。暂且不说这么巨大的竞选资金早就已经超过了法律规定的最高数额(美国法律对公司资助竞选,提供资金的数额是有明确规定的)。最重要的是,前总统在两次竞选期间根本就没有用掉这么多的钱。按照莱斯的说法,剩余资金被捐献给了慈善机构,可没有任何一家慈善机构出来承认接受了巨额捐款,并且拿出接受捐款的凭证。
  调查中还找到了一条线索,那就是高盛公司通过一家参与了操作石油价格的石油公司,用高出市场价20多倍的巨额价格收购了一家由前总统占大部分股份的小型石油公司。虽然调查结果还没有出来,可只要这一线索最终调查属实的话,那么前总统接收巨额贿赂的罪名就将成立,而起面临的最低惩罚都将是50年以上的监禁!
  当然,部分媒体都认为前总统不大可能受到审判,更不可能定罪,因为在其当上总统之前,就已经将手下的资产交给了金融公司负责管理,自己并没有参与到实际操作中去。而以前帮他代理资产的那名金融投资家已经在丑闻爆发之后就出车祸死了,也就是死无对证。可更多的人认为,只要能够证明这笔钱已经交给了前总统,而且前总统在制订政府政策的时候有对高盛公司操作石油价格有帮助的话,那么前总统受贿的罪名就会成立。除非现总统给其司法赦免权,不然的话,就将面临牢狱之灾。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80/38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