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的海洋(校对)第88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83/1021

  结果就是,在汇报战果的时候,一些有经验的美军飞行员都坚称击沉、或者重创了目标战舰。
  实际结果是,第二舰队没有一艘战舰被反舰制导炸弹直接击中,只有一艘反潜战舰被一枚落在一百米外的炸弹击伤。准确的说,是炸弹在海面下爆炸后,产生的猛烈冲击波震坏了这艘反潜战舰左侧的辅助推进器。因为反潜战舰的极限速度能达到四十七节,所以少了一台辅助推进器,航速也能达到四十五节。
  问题是,尼克松并没有怀疑报告战果的飞行员。
  虽然美军前出的预警机在监视第二舰队,而且没有发现有战舰沉没,但是在雷达屏幕上很难辨认出战舰是否受损。
  更重要的是,攻击行动结束的时候,空战也结束了。
  也就是说,没有战斗机去甄别战果。
  当时,已经快四点半了。
  事实上,即便尼克松知道第二舰队没有丧失战斗力,甚至没有损失一艘战舰,他也无可奈何,因为美军第三舰队在这场战斗中损失了将近一百架战斗机,其中七十四架是在空战中被击落的,还有二十二架在攻击的时候被防空导弹击落。除掉带伤返航的十四架,美军第三舰队只剩下了一百零六架战斗机。
  对于组织一次攻击来说,这点战斗机显然不够。
  除非尼克松打算在傍晚的时候,也就是美国空军动用战略轰炸机攻击第二舰队时,再发动一次攻击,不然他就得想办法离开战场。
  显然,刚刚结束的战斗,已经让尼克松认识到,战略轰炸机的攻击也不见得有效。
  结果就是,尼克松放弃了努力,决定撤离。
  当然,怎么撤离,绝对是个大问题。
  事实上,这个时候,佟少云也犯了糊涂。
  战斗结束之后,他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让大型防空战舰补充弹药,特别是已经快要见底的电磁速射炮炮弹。
  经过两次高强度防空作战,第二舰队至少消耗了五十万枚电磁速射炮炮弹。
  正常情况下,一套末段防御系统的备弹量为一万二千枚,即八十次拦截的弹药量,因此四十八套末段拦截系统的总备弹量只有五十七万六千枚。按照海军的作战守则,在备弹量低于百分之五十的时候,就应该进行弹药补给。如果不是美军的第二轮打击到来,第二舰队早就进行弹药补给了。
  这个时候,第一舰队派来的防空战斗机都已撤走,连预警机都飞走了。
  从时间上看,要到五点半,第一舰队的防空战斗机才会再次到来。
  所幸的是,第二舰队没有再次遭到攻击,不然正在补充弹药的战舰肯定会成为美军战机的活靶子。
  当然,在补充弹药的时候,舰队的航速一下子就降到了三十节。
  主要是,电磁速射炮的弹药主要以垂直运输的方式进行补给,而快速战斗支援舰在三十节的时候才能操作倾斜旋转翼飞机。
  事实上,佟少云没有在中午的战斗后进行补给,与他把全部倾斜旋转翼飞机派去执行侦察任务有关。
  可惜的是,这轮侦察任务没有取得任何收获。
  原因很简单,佟少云的重点搜索区域是新赫布里底群岛北面,而美军第三舰队的确切位置在所罗门群岛东端,相差大概有两百公里。更要命的是,所罗门群岛与新赫布里底群岛之间仍然乌云密布,执行侦察任务的倾斜旋转翼飞机都是在到达搜索区域之后,再降低到云层下方。
  根据美军第三舰队的作战记录,当时至少有两架倾斜旋转翼飞机从附近飞过。
  必须说,巧合在很多时候产生了难以用言语表达的影响。
  第一架倾斜旋转翼飞机从美军第三舰队附近飞过的时候,尼克松派出的第一批护航战斗机刚刚飞走十多分钟,正在准备让攻击机起飞,因此美军没有进行拦截。而第二架倾斜旋转翼飞机从附近飞过的时候,美军的第二批护航战斗机也已出发,根本没有防空战斗机,也没有进行拦截!
  更重要的是,第二架倾斜旋转翼飞机是在返航的时候,从美军第三舰队附近飞过的。
  事实上,也正是这架飞机,促使尼克松想办法撤离战场。
第一百四十三章
双重攻击
  侦察行动没有收获,让佟少云感到非常恼火。
  要知道,不管第二舰队的防空火力有多么猛烈,也只能保证自身无恙,却无法取得实质性的胜利,即歼灭美军第三舰队。佟少云甘愿承担风险,前出一千多公里,就是为了歼灭美军第三舰队。
  问题是,在连续遭到两轮空中打击后,他连美军第三舰队在哪都不知道!
  仗打成这个样子,佟少云不恼火才是怪事。
  只是,不管他有多么恼火,现在都得冷静下来。
  再次安排空中侦察,显然不大现实,因为返回的倾斜旋转翼飞机得执行补给任务,为战舰运送弹药。以当时的情况,需要补充的不仅仅是电磁速射炮炮弹,还有在战斗中消耗掉的中程防空导弹。
  即便动用全部倾斜旋转翼飞机,补给作业也要两个小时。
  也就是说,要到六点半,才能完成。
  虽然现在是北半球的夏季,但是地处赤道附近,六点半的时候差不多就天黑了。
  如此一来,佟少云只能寄希望于夜间搜索。对于第二舰队来说,在夜间作战与在白天作战没有多大区别。
  只是,五点刚过,佟少云收到了龚继飞发来的电报。
  准确的说,是由陆战队从附近的岛屿上发来的电报。
  第一舰队已经暴露行踪,被一艘美军潜艇偷袭,“泰山”号受到轻微损伤,但是没有失去作战能力。致命的是,美军潜艇被击沉之前,至少拍发了两封电报,因此第一舰队得进行战术规避。
  结果就是,预计在五点半到达的防空战斗机不是七十二架,而是四十八架。
  此外,第一舰队只出动了两架舰载预警机。
  龚继飞这么做也可以理解,即第一舰队在美军战略轰炸机的打击范围之内,有可能成为美军的打击对象。
  只是,对佟少云来说,这绝对不是什么好消息。
  如果美军再次发动攻击,那么第一舰队派来的四十八架战斗机肯定不够,而且第二舰队不见得能够及时完成补给作业。
  原因很简单,龚继飞在电报中明确提到,第一舰队在一点左右遭遇了美军潜艇。
  摆在佟少云面前的现实是,第二舰队很有可能单独面对强大的美军,因此撤退成为最佳选择。
  只是,现在撤退,让佟少云非常不甘。
  冷静下来后,佟少云发现了电报中的一条关键信息,即第一舰队是在一点左右暴露行踪的,而美军舰载战斗机在三点左右攻击了第二舰队,中间有差不多两个小时的间隔,而组织攻击显然要不了两个小时。
  由此,佟少云得出了一个结论,即美军第三舰队无法攻击第一舰队。
  也就是说,美军第三舰队离第一舰队超过了两千公里。
  随即,佟少云又得出了一个结论:美军第三舰队与第二舰队的距离在一千公里左右。
  佟少云凭什么得出这个结论?
  从他提交给海军司令部的作战报告中来看,当时他的理由有点“荒谬”,即美军第三舰队是在发现无法攻击第一舰队的情况下,转为攻击第二舰队,因此美军第三舰队应该是在第一舰队暴露行踪之后,才开始进行攻击准备。如果第一舰队与美军潜艇遭遇的确切时间是一点半,那么美军第三舰队应该在两点之前收到情报,并且着手组织攻击,结果一个小时后美军机群就到达第二舰队上空,因此美军第三舰队与第二舰队的距离不会太远,在一千公里左右的可能性极大。
  必须承认,佟少云的分析很有道理。
  问题是,当时没有任何情报能够证明佟少云的这番分析,即他做出的判断,完全基于对战场局势的臆测。
  要知道,一名优秀的舰队指挥官,绝对不会臆测战场局势。
  如果不是站在事后的角度来看,以当时的情况,还有好几种可能,比如美军第三舰队没有打算攻击第一舰队、或者美军认为第二舰队的威胁更大、或者美军有把握分头消灭两支中国舰队、或者第三舰队离第二舰队足够远。
  当然,也不能否认佟少云没有资格担任舰队指挥官。
  根据第二舰队的作战记录,佟少云当时还做出了一个决定,即在夜间十点之前还没有找到美军第三舰队的情况下,第二舰队将转向北上,在天亮之前离开所罗门群岛上的战术航空兵的打击范围。
  也就是说,佟少云也做好了撤退的准备。
  当然,很多人都认为,佟少云把这个预备方案写进作战记录,只是事后玩的手段,因为他压根没有打算撤退。
  真要撤的话,在四点半之后,他就应该让舰队转向了。
  原因很简单,龚继飞发来的电报足以证明,美军肯定在策划大规模空中打击,而且很有可能动用了战略航空兵。从时间上来看,就算美军的打击对象是第一舰队,也会在天黑之前出动。如果以第二舰队暴露行踪的时间为准,就几乎可以断定,美军会在下午动用战略航空兵发动一次高强度空中打击。
  事实上,这也是龚继飞坚持为第二舰队提供防空掩护的主要原因。
  要知道,当时第一舰队已经受到威胁,龚继飞首先考虑的是第一舰队的安危,而不是第二舰队。
  不管怎么说,到了五点的时候,佟少云还没让舰队转向撤离,表明他没打算撤退。
  只是,如何找到美军第三舰队,依然是个难题。
  当时,佟少云能做的,就是加快补给作业,首先为末段防御系统装满炮弹,以便应付即将到来的空中打击。
  至于能否补充中程防空导弹,根本就不是主要问题。
  很快,佟少云的担忧变成了现实。
  五点半,第一舰队派来的防空战斗机准时到达。因为只动用了两架舰载预警机,所以在防空警戒上,龚继飞做了特殊安排,让一架舰载预警机冒险靠近所罗门群岛,只让一架预警机在第二舰队附近巡逻。
  要知道,现在龚继飞与佟少云最担心的是美军的战略轰炸机。
  这些战略轰炸机部署在澳大利亚,能够携带射程在一千公里以上的重型反舰导弹,因此在所罗门群岛附近发射导弹的可能性极大,根本没有必要冒险逼近第二舰队,甚至不会进入预警机的搜索区域。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83/102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