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浪(校对)第15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2/578

  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以十九节速度航行的战列舰只能跑出一千四百六十米到二千三百四十米,相当于七到十二个舰长。而驱逐舰一次至少发射八条鱼雷(很多日本驱逐舰能够一次发射十到十二条鱼雷),鱼雷在到达“目标线”的时候,间隔距离一般为半个到二个舰长(一半会设定为半个到一个舰长)。也就是说,三艘驱逐舰发射的鱼雷就足以覆盖一艘战列舰的航线!
  当时,主力战斗群刚刚完成转向,“黄河”号在最南面,速度最慢的“天山”号在最北面。另外,在转向过程中,为了准备等下与日本主力舰交战,李玉民下令将主力舰的间隔距离缩短到了十链,也就是一海里,即一千八百五十米。如此一来,十艘主力舰的编队总长度大概为一万六千六百五十米,相当于八十三个舰长。
  因为协调与指挥上的问题,所以第三舰队与第四舰队的驱逐舰各自发动了攻击。
  第三舰队的八艘驱逐舰负责攻击主力战斗群前面的五艘战列舰,一共八十条鱼雷,每条鱼雷散射角不到一度,在到达“目标线”上的时候,间隔距离不到半个舰长!
  第四舰队的八艘驱逐舰负责攻击主力战斗群后面的五艘战列舰,也是八十条鱼雷,最终的间隔距离也不到半个舰长!
  结果可想而知!
  三十一分,李玉民下令各舰单独转向规避鱼雷攻击。
  这是唯一能够避免主力舰遭到鱼雷重创的办法。问题是,各艘战列舰单独转向,规避鱼雷攻击的时候,舰队的编制将被彻底打乱,至少在十多分钟内别想重新恢复整齐的队列。也就是说,主力战斗群损失了极为宝贵的十多分钟时间!
  另外,转向不一定能够完全避开鱼雷。
  战列舰的舰宽一般是舰长的六分之一左右(快速战列舰一般接近或者超过七分之一)。也就是说,即便将舰首或者舰尾完全对准鱼雷来袭的方向,也只是将鱼雷的命中率降低到了六分之一左右。
  三十二分,位于编队倒数第二的“阿尼马卿山”号战列舰被鱼雷击中。
  三十四分,位于编队顺数第五位的“台湾岛”号战列舰被鱼雷击中。
  一百六十条鱼雷,仅仅只有两条命中,这个命中率确实不高。只不过,能有两条命中,就足够了!
  受创最为严重的是“阿尼马卿山”号。作为“昆仑山”级第二批的第一艘(总共第六艘),虽然其水下防护比第一批的五艘有所改进,但是仍然问题多多。另外,提高水下防护能力需要对舰体结构,以及战舰的水下结构做大的改动,不但工程浩大,而且花费不小,所以战后的大改中,“阿尼马卿山”号与另外几艘“昆仑山”级战列舰的水下防护能力都没有多大的提高。
  最要命的,这条鱼雷刚好打在了“阿尼马卿山”号的右舷中部,也就是轮机舱的外面!
  当初,为了安装第五座炮塔,设计师将“昆仑山”级战列舰的烟囱减为一根,结果只能将动力舱集中布置,以减少通风管道占用的舰内空间(主要是分散布置会影响到中部炮塔,以及弹药库的布置),使该级战列舰动力系统的生命力大打折扣。
  在此之前,就有至少二艘“昆仑山”级战列舰在海战中因为动力系统受损,失去动力而被敌舰击沉(或者自沉)。
  结果,“阿尼马卿山”号仍然没有逃脱“昆仑山”级战列舰的宿命。
  相反属于“库叶岛”级的“台湾”号在被鱼雷炸掉了几乎整个舰艏的情况下,仍然保持了足够的速度,并且只出现了五度左右的首倾。
  四十八分,在动力尽失,进水超过了三千吨,而且无法阻止海水向其他舱室蔓延的情况下,“阿尼马卿山”号战列舰的舰长下达了“弃舰”命令。最终,这名准备与战舰共存亡的舰长被几名身强力壮的水兵拖出了司令舰桥,送上了救生艇。
  几乎每一支海军都有舰长随战舰共存亡的传统。
  当然,这并不是值得推崇的“优良传统”。
  也就在这个时候,李玉民发出了第三封战报,并且在战报中以极为严厉的口吻“质问”快速战斗群的去向。
  毫无疑问,祖寿清根本不会理会这封略带“挑衅”的电报。
  也就在“阿尼马卿山”号缓缓沉没的时候,位于编队最后面的“天山”号战列舰遭到了日本联合舰队六艘战列舰的集中炮击。
  “天山”号是“昆仑山”级战列舰的第九艘,也是“阿尼马卿山”号的姊妹舰。
  虽然在舰长的亲自操作下,该舰险险的避开了射向它的五条鱼雷,但是其航速本来就是舰队中最慢的(只有十九节,而“阿尼马卿山”号能够达到二十节),又被中雷的姊妹舰挡住了去路,结果被远远的甩在了后面。
  更要命的是,李玉民竟然命令“天山”号去救助“阿尼马卿山”号。
  不过,这道命令最终“拯救”了“天山”号战列舰。
  此时,六艘日本战列舰已经在北面一万五千米开外排好了阵列,因为另外几艘战列舰都离开了十四英寸主炮的最佳射程,所以高野命令留艘战列舰集中炮击“掉队”的两艘,特别是没有失去动力的最后一艘。
  也就是说,有六十四门主炮瞄准了可怜的“天山”号战列舰!
  在舰长的精确操作下,“天山”号东躲西晃,竟然避开了日本舰队前三轮齐射打来的近两百枚炮弹。毫无疑问,这绝对是个奇迹(后来,该舰舰长因此荣获帝国荣誉勋章,并且得到了萧鼎昆的亲自嘉奖)。
  当“天山”号靠近“阿尼马卿山”号的时候,李玉民又下达命令,让“天山”号放弃救援工作,加速追上主力舰编队!
  当时,“阿尼马卿山”号上的撤退工作已经在开始了。
  似乎收到了“大赦令”一样,该舰舰长立即下令绕到“阿尼马卿山”号的南面,同时尽量将“阿尼马卿山”号上的官兵救过来(当时总共救上来包括“阿尼马卿山”号舰长在内的五百多人,“天山”号上的三名官兵因为英勇救助同胞,而荣获帝国海军荣誉勋章)。同时,“阿尼马卿山”号也替“天山”号挡住了好几枚炮弹。
  确定没有大股人员需要救援之后,“天山”号才抛下了正在快速沉没的“阿尼马卿山”号,在敌人炮弹的“欢送”中快速南下。
  最终,“天山”号仅仅只被三枚穿甲弹击中,伤亡官兵四十多人。
  十一点刚过,李玉民命令“天山”号伴随受损的“台湾岛”号战列舰,在二艘轻巡洋舰的伴随下向南撤出战斗。
  到此,战斗才进行了四十五分钟,主力战斗群就“损失”了三艘战列舰!
  相反,日本联合舰队的六艘战列舰无一受创。
  更要命的是,日本联合舰队占据了有利位置,而且早以拉开了队列,做好了决战的准备。相反,李玉民还在忙着收拾“混乱不堪”的舰队。
  另外,完成了鱼雷攻击的日本驱逐舰正在忙着装填鱼雷,准备再次冲锋。
  如果李玉民不能及时调整好战列舰的队列,并且设法对付日本第三舰队与第四舰队,他将难以在这场海战中获得主动权。
  说白了,战斗打到这个时候,李玉民已经“输”了。
  三艘战列舰一沉两伤,而主力战斗群不但没有击沉击伤日本的战列舰,连日本的驱逐舰都没有击沉一艘。之前,主力舰队拥有的兵力优势已经不再明显。而且,双方主炮的对比变成了五十六比六十四,主力舰队失去了火力优势!
第十四章
致命误判
  舰队北上的时候,祖寿清“霸占”了海图桌,一直在海图上推演战斗经过。
  白佑彬也在做着“本职”工作,即根据陆续收到的战报,判断主力战斗群与日本联合舰队的情况,为快速战斗群内的战舰安排具体的交战任务。因为北面的战斗没有结束,快速战斗群也不可能立即赶到战场,所以战况随时可能出现变化,交战安排也就得随时做出挑战,白佑彬没有急着将相关的命令传达下去。
  当然,此时此刻,大家最关心的还是前方的战斗情况。
  通信部门的军官也是竭尽全力,尽量截获各艘战舰发出的电报。只是,各舰队采用的密码并不一样(这是帝国海军独有的,主要就是为了避免密码泄露导致舰队通信内容被敌人截获,同时也增加了舰队间联络的难度),所以通信军官只能力所能及的破译一部分电文,而不可能真正掌握主力战斗群各艘战舰的实际情况。
  十一点五十分,“黄河”号发出了第四封比较完整的战报。
  收到这封战报时,不但白佑彬大吃一惊,就连“专心致志”推敲战斗,对战报不太感兴趣的祖寿清都吓了一跳。
  日本联合舰队竟然有十艘主力舰!
  更让人难以置信的是,不到五十分钟的炮战中,主力战斗群至少摧毁(或击沉)了三艘日本主力舰。
  可能吗?
  就算“雾岛”号已经修复,两艘“大和”级已经服役,日本海军总共就只有九艘战列舰。难不成,那些在大东诸岛海域沉没的日本战列舰又浮了起来?各方面的情报都证明,“雾岛”号还在维修,“大和”与“武藏”号还在船台上建造呢!
  日本海军怎么可能有十艘主力舰!?
  “会不会是美国海军参战了?”孙弘明提出了一种匪夷所思的可能。
  祖寿清微微摇了摇头。“不可能,美国太平洋舰队还在珍珠港内,而且美国没有参战,根本不可能派遣舰队过来。”
  “也不能排除美国暗中帮助日本的可能。”
  冷笑了一下,祖寿清说道:“美国会这么愚蠢吗?就算要为日本火中取栗,也应该单独组成舰队,从后面偷袭主力战斗群。再说了,美国太平洋舰队有八到十艘主力舰,既然要帮助日本,就应该投入全部的力量,而不是仅仅只派来四艘吧?”
  “其他的会不会藏在某个地方,等着我们出现呢?”
  这下,祖寿清也有点疑惑了。
  如果美国真的秘密参战,确实有可能出动舰队帮助日本联合舰队对付主力战斗群。同样的,如果美国情报部门知道快速战斗群没有前往北大西洋,而是在离开开普敦之后迅速折返,并且以奇迹般的速度返回了东南亚海域,就很有可能留下四到六艘战列舰,准备用来对付快速战斗群。
  问题是,这可能吗?
  快速战斗群折返的时候,没有进入任何港口,也没有在航行途中遭遇任何舰船,更没有发出电报暴露自身的位置。就算美国比日本厉害得多,也不见得美国的情报机构比日本的情报机构更加神通广大啊。
  “不可能是美国舰队。”白佑彬抬起了头来,“大家都仔细想想,就算知道我们半途折返,也不会相信,我们能够在十天之内赶回来。如此一来,就算美国真的参战了,也应该首先集中兵力与日本联合舰队一起歼灭主力战斗群。到时候,美日在太平洋上的主力舰数量将超过十艘,而我们只剩下了快速战斗群,还有三艘没有完成改装的老式战列舰,以及没有修复的‘果敢’号,主力舰数量只有八艘,美日将取得绝对的兵力优势,他们还需要担心快速战斗群吗?另外,在七打十,而且主炮数量明显处于劣势的情况下,主力战斗群有可能在一个小时不到的时间内摧毁敌人的三艘主力舰吗?”
  “作战参谋说的没错。”祖寿清微微点了点头,“美国参战的可能微乎其微,只是……”
  “将军,海军司令部来电!”
  与之前发来的电报一样,海军司令部仍然催促快速战斗群尽快前往交战海域。只是,海军司令部似乎也有同样的疑惑,所以在电报中排除了美国海军突然参战的可能,并且附上了一份美国太平洋舰队主力舰仍然留在珍珠港的情报。
  这下,众人更是一头雾水了。
  “将军,是不是主力战斗群的判断出了错误。”
  听到旁边年轻军官的话语,众人立即朝他看了过去。
  说话的是齐宇霏少尉,一个有着女人名字的作战军官,也是白佑彬的手下。
  “日本海军第6战队编在第一舰队,该战队有四艘重巡洋舰。”稍微停顿了一下,少尉军官又说道,“应该是四艘装备有三座双联装八英寸舰炮,舰长达到了一百八十五米……”
  “‘古鹰’级重巡洋舰?”孙弘明提前把答案说了出来。
  “对,就是四艘‘古鹰’级重巡洋舰。”齐宇霏立即点了点头,“不管是从侧面看,还是用雷达探测,都很容易将其判断为主力舰。因此,主力战斗群很有可能将这四艘重巡洋舰当作了主力舰。另外,按照一般的交战情况,主力战斗群肯定会重点打击对方火力较弱的战舰,因此会安排主力舰与其对决。‘古鹰’级的装甲根本挡不住三百五十毫米与四百毫米穿甲弹,而且只需要一枚穿甲弹就能报销掉一艘重巡洋舰。因此,在五十分钟的交战中,主力战斗群打掉的三艘主力舰很有可能只是三艘重巡洋舰,而不是战列舰!”
  白佑彬与祖寿清都微微点了点头。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2/57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