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魂(校对)第64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49/735

  按照之前获得的情报推断,如果美军大西洋舰队在离开了诺福克军港之后直接朝着运输船队而来的话,那么在二十四日凌晨的时候,与第一特混舰队的距离将在350海里范围之内。这在美军舰载轰炸机的最大作战半径上,却完全在“猎鹰”与“游隼”的作战半径之内,到时候,第一特混舰队的轰炸机能够发动攻击,而美军大西洋舰队却无法攻击第一特混舰队。当然,这是理想情况,而战场上不可能出现理想情况。
  为了能够及时找到美军大西洋舰队,而且第一特混舰队并没有“侦察鹰”,谈仁皓不得不在36架侦察机之外还安排了另外36架轰炸机执行侦察任务。这72架侦察机都将重点搜索舰队西北与西面海域,而侦察机的巡逻半径被设为400海里,这样就可以让“猎鹰”在起飞之后以最快巡航速度飞行,减少中途的飞行时间,从而尽快发现美军舰队的综计。
  相关的打击任务也早就安排了下去,在派出侦察机之后,第一特混舰队还剩下了180架轰炸机与108架战斗机,除了留下一个中队的防空战斗机之外,谈仁皓可以用其他的战机组成两个攻击波,这样至少能够确保摧毁两支三航母特混舰队。只要干掉了美军大西洋舰队的航母,那么就可以让第二特混舰队跟上来,由第二特混舰队派遣轰炸机发动第三轮攻击。飞行员也在晚上拿到了作战计划,可问题是,到现在为止,谈仁皓仍然不敢肯定美军大西洋舰队会不会直接扑过来。
  最让谈仁皓头痛的是,他并不知道美军大西洋舰队的司令官是谁。第一舰队还在加勒比海地区作战的时候,谈仁皓就收到过几份没有加以确认的情报。这几份情报中都提到了美军大西洋舰队司令官,可几乎每一份情报中提到的将领都不一样。也就是说,帝国情报部门并没有办法确认美军大西洋舰队的司令官是谁!
  对于那几个不太熟悉的美军将领的名字,谈仁皓还不是太重视。真正让他头痛的是,在一份情报中提到了一个他极为熟悉,而且也是最让他头痛的名字——斯普鲁恩斯!也就是说,斯普鲁恩斯很有可能出任美军大西洋舰队司令官,成为谈仁皓的对手!
  如果说情报部门还无法肯定美军大西洋舰队司令官的人选的话,那么谈仁皓就宁愿相信最糟糕的判断。美军大西洋舰队前任司令官是欧内斯特·金,即现在的美国海军部部长。金一直兼任大西洋舰队司令官,甚至在组建了第十舰队时,还兼任第十舰队司令官。这也是当时帝国情报部门对美国大西洋舰队司令官的唯一一点了解。
  在太平洋战争结束后,尼米兹回到了美国本土,随即就以病为由辞去了所有职务,回家养老。而金上将则得负责美国本土的防御计划,很难再兼任多个职务。在此情况下,任命一位新的大西洋舰队司令官并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当时,唯一有能力出任大西洋舰队司令官的就只有一度拯救了美国海军,又一度遭到了非议的斯普鲁恩斯。特别是其与唐帝国海军交手的经验,这是其他的任何一位美军将领都比不上去的。如果美国总统不再追究第五舰队战败之责的话,那么斯普鲁恩斯出任大西洋舰队司令官的可能性相当大。
  基于这些分析,谈仁皓认为,如果美军不想迅速的丢掉大西洋的制海权,失去最后一支舰队的话,那么就会任命斯普鲁恩斯为新的司令官。而这也正是谈仁皓最为担心的事情。如果是别人出任大西洋舰队司令官的话,恐怕还轮不到第一舰队出手,黄晓天的第三舰队就已经将美军最后一点希望给踩灭了。可是,如果真是由斯普鲁恩斯来出任这个职务的话,那么不仅会让黄晓天头痛,也会让谈仁皓头痛。不要说给斯普鲁恩斯六艘航母,四艘战列舰,以及众多的护航战舰,就算只给他一支三航母特混舰队,他也有足够的能力威胁到第一舰队或者是第三舰队。
  最重要的是,美军大西洋舰队在恢复了元气之后,一直没有出海作战,而是在切萨皮克湾,以及附近的海域进行训练。这正是斯普鲁恩斯的一惯风格,如果是别的将领,恐怕早就带着舰队杀出去,寻找第三舰队决战了,只有斯普鲁恩斯有耐心先完成训练,并且在此期间等待机会,然后抓住敌人的漏洞发动突然的打击。如果真是如此的话,那么谈仁皓就不得不多考虑一点,斯普鲁恩斯会不会将这支运输船队当作诱饵呢?
  这些猜疑加重了谈仁皓的担心,同时也加强了他的警惕心理。只是,当时没有任何情报正式斯普鲁恩斯就是美军大西洋舰队的司令官,同时也没有任何情报证明运输船队是一个诱饵,美军的真正目的是要引诱第一舰队上当。在此情况下,谈仁皓除了执行海军司令部的命令之外,只能够格外的小心谨慎,避免遭到突然打击,可他的担心并没有因此而解除!
第二十节
聊表安慰
  对美军大西洋舰队威胁的严重担心让谈仁皓无法集中精力来应付眼前的事情。幸亏他将具体的行动早就安排了下去,而在任务分配中,第一特混舰队并不参加拦截运输船队的行动,而其主要任务就是提防美军大西洋舰队,避免在行动中遭到美军的突然打击。
  当东方出现第一屡曙光的时候,航母上的航空勤务人员正在将作战飞机送上飞行甲板。轰炸机的弹舱里已经挂上了炸弹与鱼雷,战斗机也装满了燃料。如果侦察机找到了美军大西洋舰队的话,这些作战飞机就将立即出发,前去轰炸敌舰队。可直到这个时候,谈仁皓仍然没有太大的把握。如果真是斯普鲁恩斯在指挥大西洋舰队的话,那么,大西洋舰队就不会直接冲过来。可同样的,如果大西洋舰队不直接前来与运输船队会合的话,那么就不可能在二十四日白天到达这一海域,也就不会与第一舰队遭遇。想到这,谈仁皓才稍微轻松了一点,如果大西洋舰队走的是直接航线,那么他派出的侦察机就能够及时的将其发现。相反,如果侦察机没有什么收获的话,那就证明大西洋舰队并没有出现在他预料的海域,也就不可能在二十四日赶到战场。
  实际上,通过可能出现的情况,也能够让谈仁皓大致判断出大西洋舰队的司令官是不是斯普鲁恩斯。也正因为想到这一点,谈仁皓反而希望与大西洋舰队遭遇,这样,至少能够确定对手不是斯普鲁恩斯,而且他还有足够的把握干掉大西洋舰队,从而最终确定帝国海军在大西洋上的绝对地位。如果真是由斯普鲁恩斯出任大西洋舰队司令官的话,那就很有可能不会在二十四日白天与其遭遇。
  在等待侦察机的消息的时候,前线突击队终于发回了报告。谈仁皓首先收到的是一份捷报。十几支突击队成功的避开了美军的护航战舰,其中有三支突击队登上了“自由女神”号,并且正在迅速控制货轮上的局面。另外,还有几支突击队登上了别的运输船只。随后,第二特混舰队发来报告,轰炸机群在六点四十分的时候轰炸了美军的护航战舰,至少炸沉了5艘驱逐舰与护卫舰,其他的护航战舰也遭到了打击,轰炸机也正在进行追击。
  收到这一消息后,谈仁皓总算是松了口气,突击队成功登舰是胜利的第一步,可这绝不是最后一步。此时,跟随突击队一同登上“自由女神”号的潘泽康就一点都轻松不下来。
  上船之前,那名带队的陆战队少尉军官又给了潘泽康几个备用弹匣,并且让两名士兵陪在了潘泽康身边,名义上是与潘泽康一起行动,实际上是留下来负责保护这名上校军官的安全。这让潘泽康感到很不爽,他又不是没手没脚的,需要别人保护吗?可是他没有与少尉军官争辩,这些陆战队的官兵也不会同他这个技术军官争辩的。
  登船行动没有遇到多大的麻烦,运载着突击队员的火艇到达的时候,美军的护航战舰并没有留在运输船只附近,而且当时美军的运输船只正在抢救伤员,没有几个人注意到在海面上快速逼近的这些小艇。三艘火艇几乎同时靠上了“自由女神”号的右舷,陆战队官兵立即抛出了带有挂钩的绳索,不到三分钟的时间,50多名突击队员全都登上了货轮。潘泽康是他们这个小队中最后一个上船的。少尉军官没有让他参加突击行动,而是让他留了下来,并且把那两名陆战队士兵也留了下来。
  为了避免敌人狗急跳墙,突击队员尽量避免在行动中使用枪械,一般都是制服船员,只有在必要的时候才会用匕首解决掉个别危险人物。这些陆战队官兵都是使用匕首的专家,在前五分钟之内,船上根本就没有出现枪声,突击队员迅速的占领了货轮的驾驶舱与电报室,这是最重要的两个上层舱室。随即,突击队员分成了数个小组,深入船体内部,去占领轮机舱,货舱,以及水手舱。直到六点三十五分,也就是在突击队员登船五分钟之后,才有船员发出了警报,随即就响起了枪声。
  战斗进行得相当迅速。“自由女神”号货轮上一共只有32名水手,外加一个班的美军陆战队官兵。而登船的帝国陆战队官兵都有50多人。美军的抵抗很快就被击溃了,那一个班的美军陆战队官兵甚至还没有来得及做出反应就被突击队员解决掉了,而大部分的船员都被顺利制服,随即就被押送到了一处经过检查的水手舱关押了起来。
  直到这个时候,那名带着潘泽康登上“自由女神”号货轮的少尉军官才跑了回来,叫上潘泽康去了下面的货舱。货舱里存放着数百支有特殊标记的金属桶,潘泽康一眼就看出了那些标记的含义,这正是他们要寻找的重水。随即,潘泽康与另外几名陆战队官兵清点了货物的数量,与情报部门提供的消息相差不大,大概有380吨的重水,而这将是美国“曼哈顿计划”的关键货物。
  此时,突击队员仍然在对货轮进行全面搜查,负责发抱的队员已经将行动成功的信号发了出去,在潘泽康出来找军官商讨怎么保护好这批货物的时候,第二特混舰队的轰炸机已经到达,正在攻击那些发现情况不对劲,反身杀回来的美军护航战舰。也许美国人根本就没有想到第一舰队会这么快到达,那些护航战舰上的美军官兵也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自由女神”号货轮向东北转向。很快,第二特混舰队的轰炸机就彻底的破灭了美国人的希望,首先追过来的几艘护航战舰全部被炸沉了,其他的护航战舰也遭到了战斗机的扫射,只能调头逃命。
  局势迅速得到了控制,其他的突击队也成功的控制了另外四艘货轮,正在清点货轮上的货物。到此时,基本上大局已经确定了下来,可意外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发生的。
  搜查“自由女神”号的两支突击队最后进入货轮的底舱。很快,首先到达的那支突击队就发现底舱被人从里面反锁住了,除非进行爆破,或者是用焊枪把舱门烧开,不然根本就进不去。就在突击队员设法想打开舱门的时候,“自由女神”号货轮发生了惊天动地的大爆炸。当时,正在追击逃跑的美军战舰的轰炸机上的飞行员都看到了那股从货轮中部冒起来的巨大火柱。
  爆炸发生的时候,潘泽康正在船尾的航海室里与负责突击行动的一名陆战队上尉军官讨论怎么将那批货物保管好,以及有没有必要将货物转移到战舰上去。当时潘泽康只感到脚下猛的一震,接着整个人都被弹了起来,当他听到爆炸声的时候,已经重重的摔在了甲板上,接着就昏迷了过去。
  大火迅速蔓延,很快就烧到了货轮的燃料舱。爆炸发生的时候,有十几名突击队员被炸死,其他的也都受了伤,而船上的美军船员都被监禁在了水兵舱里,根本就没有人可以出来灭火。火势很快就失去了控制,当潘泽康从地板上爬起来的时候,“自由女神”号已经开始从中部爆炸点的地方断裂,并且正在缓缓下沉。
  很明显,爆炸是由船上的炸弹引起的,肯定有船员守在船只的压载舱里,在确定货轮已经被占领之后引爆了炸弹。这枚炸弹至少有数百公斤炸药,巨大的爆炸威力直接炸断了货轮的龙骨,并且炸穿了船底,没有任何办法可以拯救着艘货轮了,而且当时也没有能力将货轮上的货物疏散到别的船只上去。
  潘泽康是在六点四十八分,也就是在爆炸发生后三分钟不到就被陆战队的官兵强行拖离了“自由女神”号,乘坐火艇去了附近另外一艘货轮。至少,其他的货轮并没有发生爆炸,这就证明美军最在乎的也只是“自由女神”号。当潘泽康来到了离“自由女神”号最近的“维多利亚”号货轮上的时候,那艘运载着380吨重水的商船正在大火中缓缓下沉,最终船只从中部折断,船首首先沉入海底,接着船尾高高的翘了起来,在海面上挣扎了不到五分钟,最后也近乎垂直般的沉没了。
  此时,谈仁皓已经知道“自由女神”号沉没了。报告是由第二特混舰队发来的,十几架轰炸机的飞行员都目睹了货轮爆炸沉没的经过。最让谈仁皓不愿意看到的事情还是发生了,可这也不能怪突击队员。“自由女神”号是一艘军用快速货轮,比标准的“万吨轮”大了许多,而且内部结构也复杂了许多。当时,第一舰队也没有这种军用快速货轮的结构图纸,突击队员在上船之前根本就不知道船只内部的结构,因此只能够逐一的搜查每一个舱室。另外,美军如果铁了心不想让船上的货物落入唐帝国手里的话,那就肯定会安排最后的防线,用最极端的方式破坏掉货物。十几名突击队员牺牲,还有二十多人受伤,这个代价已经足够的沉重了。
  可以说,行动在最后一刻失败,这是谈仁皓最不希望发生的事情。在经过了巨大的努力之后,眼看离成功就一步之遥,结果却彻底失败,还为此赔上了十几名官兵的生命。当时,谈仁皓不得不下达了行动结束的命令,让第三特混舰队派遣的“护航舰队”尽快掩护其他的货轮撤退,同时由之前派出的拦截舰队负责打捞落水官兵。
  到七点左右,相关的任务都部署了下去。此时,谈仁皓还得同时处理另外一件事情,那就是寻找美军大西洋舰队的行动。按理说,他在天亮前派出的侦察机在七点之前就全部到达了最大巡逻半径上,72架侦察机组成的巡逻线的密度相当大,几乎不需要进行交叉巡逻就能够覆盖整片海域,可直到七点过十分,仍然没有侦察机发回报告。到此,谈仁皓也基本上确认,美军大西洋舰队并没有赶过来。为了保险,七点十五分,谈仁皓命令在甲板上待命的另外72架轰炸机卸下了炸弹,前去执行第二轮侦察任务,此时,第一批侦察机正在返回舰队的路上。
  七点半左右,第三特混舰队派出的战舰接上了几艘俘获的货轮,第二特混舰队也在这个时候派出了24架“侦察鹰”前来协助第一特混舰队寻找美军大西洋舰队。同时郝东觉派出的轰炸机还追上了那几艘逃跑的美军护航战舰,将其全部送入了大海。行动基本上已经结束,在得到了第三特混舰队的保护之后,那几艘货轮的安全问题应该不大,而且德军在知道“自由女神”号货轮已经沉没之后,也不会前去攻击第三特混舰队。
  七点五十分,在第二批侦察机起飞之前,谈仁皓命令舰队转向东南,准备返回直布罗陀要塞。行动到此时已经没有持续下去的必要,不管美军大西洋舰队是不是正在前来与第一舰队决战,谈仁皓都没有必要继续留在这里了。消灭美军大西洋舰队的机会还有很多,没有必要立即进行。
  在返航之前,第三特混舰队的舰艇捞起了数百名美国海军的官兵,以及商船上的水手。其中很多都是头天晚上被德军潜艇击沉的商船上的水手。如果不是第三特混舰队派出了搜救飞机与舰艇的话,这些美军官兵与水手多半都会成为鲨鱼的盘中餐。
  八点刚过,也就是在谈仁皓为行动失败感到万分惋惜的时候,潘泽康发来了一份电报。看到这份电报的时候,谈仁皓的心情才稍微好了一点。虽然“自由女神”号,以及由这艘货轮运载着的几百吨贵重货物已经沉入了海底,但是并不能说这次行动没有一点收获,潘泽康在其他货轮上的发现也算是给了谈仁皓一点点安慰。
第二十一节
曼哈顿计划
  登上“维多利亚”号客轮的时候,潘泽康也感到非常的沮丧,谁也没有想到,就在大家都认为行动已经成功的时候,一名不要名的美国军人最终让行动功亏一篑。潘泽康是眼睁睁的看着那几百吨重水沉入4000多米深的海底的,这可是比几百吨黄金还要贵重的货物,如果这些重水被运回帝国的话,那么帝国的原子弹就可以提前半年制造出来!可又有谁能想到会是这么一个结果呢?
  很快,潘泽康就从打击中反应了过来。情报中除了提到“自由女神”号货轮上运载着400吨左右的重水之外,还提到在船队里的其他货轮,以及客轮上运载着另外一些重要的货物以及人物。而“维多利亚”号就是一艘豪华邮轮,在战争期间被征用,然后一直在大西洋上承担着运送重要人物的任务。潘泽康立即去找到了陆战队的负责军官,要求陆战队将船上的“客人”先隔离起来,然后逐一调查与审问。因为谈仁皓给了潘泽康所有的授权,陆战队军官也不敢有丝毫怠慢,当时在“维多利亚”号上的100多名陆战队官兵立即行动了起来。
  客轮上的400多名“客人”首先被分成男女隔离开开,接着,又按照年龄进行了分别隔离。负责审问的是几名陆战队的军官。这些军官都有过审问战俘的经验,在对待这些非战斗人员的时候也不会有半点客气。很快,审问就得出了结果,在这些“客人”中还真有几个重要人物呢,其中就有三名美国“曼哈顿计划”的参与者。另外,潘泽康还从审问中得知,在俘获的另外几艘货轮上运载这一些其他的贵重货物。
  潘泽康在第一时间内就将报告发了回去,这算是一个意外的收获吧,因为在潘泽康收到的情报中,并没有提到有“曼哈顿计划”的参与者在船队中,那三名美国科学家肯定是化名前往英国接收重水的,因此并没有被情报部门发现。很快,谈仁皓就发来了回电,责成陆战队军官尽量配合潘泽康搞清楚整件事情,同时将那三名最重要的美国科学家单独隔离,并且进行反复的审问。另外,潘泽康必须亲自去其他的几艘货轮上确认货物的实际情况,在得到了更丰富的审讯结果之后,再返回第一特混舰队,向舰队司令官做直接汇报。
  审讯工作交给了陆战队负责,潘泽康只是列出了几个问题,让陆战队军官去询问这些问题。很快,巡洋舰上的水上飞机就赶了过来,把潘泽康送到了附近的货轮上去。正如那几名美国人交代的情况,在当时被俘获的另外四艘货轮上,除了运载着一批与制造原子弹有关系的重要仪器设备之外,还有一些由英国政府转交给美国的图纸,其中大部分都是与制造原子弹,或者是原子弹相关设备的图纸。最让潘泽康感到惊讶的是,在一艘散货船上,还装载着数百吨天然铀矿石!
  这一发现相当重要,潘泽康在确认了这些货轮上的货物情况之后,立即就回到了“维多利亚”号客轮上,对三名美国科学家的单独审问工作也差不多完成了。三名科学家回答了所有的问题,只是在其中几个问题上给出的是错误的答案。也许那些陆战队军官无法辨别答案的真假,可是在潘泽康这个“行家”的眼里,真假立即就能分辨出来。在确定了哪几个问题需要重新审问之后,陆战队的官兵又忙碌了起来。到中午的时候,三名美国科学家大概也感到有“同行”在协助审问,最终都老式的回答了问题。拿到了审问结果之后,潘泽康搭乘水上飞机离开了“维多利亚”号。
  在谈仁皓准备去吃午饭的时候,潘泽康赶了回来。两人没有在司令舱里商讨审讯的事情,而是去了军官餐厅。大部分军官已经在此之前就吃过了午饭,几个正在享受午餐的军官也知趣的离开了。谈仁皓点了几个炒菜,以及两瓶啤酒,在炊事兵把啤酒送来之后,两人就聊了起来。
  “大概情况就是这样。”潘泽康的神色有点疲惫,在喝了几口啤酒后才稍微好了一点。从二十二日晚上找谈仁皓谈过之后,潘泽康还没有真正的睡过一觉呢。
  “你是说,那三名科学家都参与了美国的原子弹计划?”
  “肯定是,这个我完全可以肯定,而且他们还是核心成员之一,只是到底知道多少秘密,现在我还无法判断,需要更深入的,更专业的审讯。”潘泽康又给自己倒上了一杯,“我只是罗列了几个简单的问题,从三个人的回答中来看,他们主要涉及的就是核原料的提纯,以及反应堆维护方面的工作。”
  谈仁皓也有点疲惫,可他仍然集中了精力。
  “从这几个人的回答来看,美国的‘曼哈顿计划’已经快要进入实际的实验阶段了。”潘泽康长出了口气,“另外,我还从中大概了解到了英美在联合发展核武器方面的合作情况,以及英国在‘曼哈顿计划’中起到的作用。我会尽快写出一份详细的报告出来。谈将军,现在我们准备返回直布罗陀要塞吗?”
  “对,舰队正在向东航行,大概四天后,我们就能到达直布罗陀要塞了。”
  “那么,我会在此之前完成报告的,到时候得尽快安排人送回去。”潘泽康稍微迟疑了一下,“我准备随同那三名美国科学家一起回去。如果可以的话,应该将那三人尽快转移到我们的战舰上,进行单独隔离。这样,我才有机会单独与他们交谈,也许这样能够获得更多的信息。”
  “没问题,我亲自安排这件事情。明天你就去第三特混舰队的旗舰,我让常荐新将军将他们三人单独关押在旗舰上。”
  “那就最好不过了。”潘泽康立即感激的点了点头。
  “那么,就你所知,美国的‘曼哈顿计划’到底进展到哪一步了?”谈仁皓最关心的还是美国人的原子弹能够在什么时候造出来。自从潘泽康反复强调了原子弹的巨大威力,以及对战争,乃至战后世界的重大影响之后,谈仁皓也开始重视起这种新式武器了。
  “这个怎么说呢。”潘泽康思考了起来,一时不知道从何开头。
  这时候,炊事兵将谈仁皓点的那几个炒菜端了上来,同时又拿来了两瓶啤酒。至少,在战舰上喝啤酒是不用自己掏腰包的,只要不喝醉,海军战舰上的啤酒是尽管喝,海军官兵也以此锻炼出了酒量。
  “当初,美国启动‘曼哈顿计划’的时间并不比我们晚多少。”潘泽康没有去动筷子,“在美国参战之前,关于原子弹的理论研究就已经相当的深入了,特别是在相对论得到了实验证明之后,制造原子弹的可行性并不存在任何问题。当时,几乎所有的列强都在进行相关的研究,而且大部分都停留在理论范围之内。随着战争爆发,我们的几位杰出科学家建立起了实验数学模型,最后成功说服首相,启动了‘盘古计划’,原子弹的研制工作这才正式展开。虽然‘盘古计划’的保密程度相当高,但是这世界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在美国参战后,有几十位著名的科学家,包括一部分从欧洲移居美国的科学家联合署名,要求总统划拨转向资金,尽快启动研制原子弹的计划之后,‘曼哈顿计划’就此确立。也就是说,大概在我们开始研制原子弹之后不到一年,美国就启动了‘曼哈顿计划’。而英国,德国,俄罗斯,甚至是日本,都有着类似的计划。”
  “也就是说,美国人起步并不晚。”
  “对,不但起步不晚,而且美国政府的投入相当巨大。”潘泽康拿起了啤酒杯,“该计划在美国属于绝密,我们的情报部门是在一年之后才搞到相关的消息的。美国有着大量的资源,至少不缺乏电能,另外也不缺乏天然铀矿等极为关键的资源。最重要的是,美国有一大批杰出的原子物理学家,在理论研究方面并不比我们落后多少。如果美国全力推进‘曼哈顿计划’的话,就很有可能在我们之前搞出原子弹来。”
  谈仁皓的神色严肃了起来,论国力,当时也只有美国有能力在研制原子弹方面与唐帝国进行较量了。
  “如果不是美国在战争中一直处于被动地位,并且不得不将更多的资源用于战争的话,那么美国很有可能在今年年初的时候就已经制造出了原子弹。”潘泽康苦笑了一下,“我们的‘盘古计划’启动时间早,但是在初期的发展速度并不快,特别是在海军加入之前,仅仅由陆军负责为计划提供经费与其他的物资的时候,其研制进度相当缓慢,不然的话,我们到现在也差不多已经制造出原子弹了。”
  “那么,美国与英国的关系是什么?”谈仁皓问了一个他一直想问的问题。
  “英国人有单独的原子弹研制计划,可是在战争爆发后,英国就面临着严重的战争压力,在23年到25年期间,英国甚至无法单独对付德国潜艇的封锁,不得不依靠美国的战略援助。在此情况下,英国根本就没有能力单独研制出原子弹。在此情况下,英国就只能够与美国进行合作,以加入‘曼哈顿计划’的方式来获得原子弹。而当时美国也正好在某些技术方面存在缺陷,需要英国的协助。因此,双方就达成了共同研制原子弹的计划,由英国负担部分研制工作,双方还相互派遣科学家。你也知道,这次我们拦截的重水就属于英国在‘曼哈顿计划’中的一部分。如果英国政府没有销毁相关的文件的话,那我们的情报部门应该很快就能从英国政府那里得到一些更重要的信息了。”
  “也就是说,‘曼哈顿计划’也遇到了麻烦?”
  潘泽康点了点头,喝了口啤酒后,继续说道:“肯定是这样的,这次,船队运送的不仅仅有重水,还有一批天然铀矿石。这应该都是由英国负责提供给美国的。可是,从我们的了解来看,美国本土并不缺少天然铀矿石,而且美国的铀矿提炼工业应该已经拥有一定规模了,大概是在提纯这个环节上出了问题,所以需要更多的铀矿石。另外,美国的重水生产能力肯定有限,不然不会让英国也承担重水生产的任务。还有,‘曼哈顿计划’的一部分肯定是在英国进行的,不然美国不会派遣科学家到英国去。”
  “这么说来,美国在短期内制造出原子弹的可能性并不大吧?”
  “我也希望如此,可是谁能保证呢?”潘泽康耸了下肩膀,“就如同美国对我们的‘盘古计划’的了解不多一样,我们对‘曼哈顿计划’的了解实际上也很少。在此情况下,我们绝不能低估敌人,只能够尽量高估敌人,这才能够保证我们能够在敌人之前研制出原子弹,而不是让敌人首先在战争中使用原子弹,最终改变战争的结局。”
  谈仁皓也沉思了起来,潘泽康的话并没有错,如果原子弹真能够改变战争的结局的话,那就必须要抢在美国人之前制造出原子弹,并且制止美国人制造出原子弹。
  “我们会尽量审问那三名美国科学家,再利用其他渠道获得的情报,尽可能的判断出‘曼哈顿计划’的进度情况。当然,这需要时间,而且最终的判断不一定是完全正确的。”潘泽康拿起了筷子,“我会尽快返回帝国,将相关的情况向上级汇报,也许,这会刺激我们的‘盘古计划’,这样的话,我们这次行动的根本目的就已经达到了。”
  “希望如此,如果真如你说的那样,原子弹将改变整个世界的话,那我们就必须要尽全力完成‘盘古计划’!”
  两人都没有再说什么,吃过午饭后,谈仁皓就去联系了常荐新,同时让潘泽康先休息几个小时,然后再去第三特混舰队。正如潘泽康所说,这次行动并没有彻底失败,那美国科学家知道的事情将对“盘古计划”产生重大的影响。
第二十二节
整顿
  在舰队返航的时候,侦察机并没有发现美军大西洋舰队的踪影。到二十五日下午,在大概判断舰队已经离开了有可能遭到美军大西洋舰队打击的海域后,谈仁皓让舰队恢复到了18节的巡航速度,并且再次调整了航线。德军潜艇如同从大西洋中消失了一样,并没有前来骚扰第一舰队。
  在返回直布罗陀要塞的途中,常荐新按照谈仁皓的要求,将那三名美国的原子物理科学家“接”到了“南宁”号上,并且安排了三个舱室单独关押。另外,常荐新还安排了几个懂点物理学的参谋负责协助潘泽康对那三名美国科学家进行更深入的盘问。到二十八日上午,舰队到达了直布罗陀海峡西面。雷少卿派来了水上飞机迎接返航的舰队。当天下午,在舰队进入了阿尔赫西拉斯湾之后,潘泽康就将整理好的报告交给了雷少卿,由一名高级军官带着这份报告先一步返回帝国。次日,潘泽康与那三名美国科学家,以及在其他俘虏中找出的几名重要人物一起达成由雷少卿安排的快船去了休达,他们将在那边乘坐一架大型运输机返回帝国。到此,行动基本上结束,第一舰队没有什么损失,虽然最终没有能够缴获那批重要的货物,但是却意外的逮住了几个重要人物,一批重要的仪器设备,以及数百吨的天然铀矿石,这也算是不小的收获吧。
  “这次行动可以说是喜忧参半。”雷少卿在二十八日晚上就找到了谈仁皓。“在你们回来之前,我就收到了海军司令部发来的电报。对这次行动,海军司令部并没有过多的指责,毕竟我们都知道行动的复杂性与困难性。另外,你们的意外收获也有着巨大的意义,听说首相还专门过问了那三名美国科学家的事情,这可是我们第一次逮住美国的科学家呢。”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49/73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