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魂(校对)第70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07/735

  “完全有这种可能。只要第21特混舰队在近海浅水区活动,我们的潜艇就不可能发现其行踪。而最近美军确实加强在了近海海域的反潜巡逻,说不定,第21特混舰队就躲在美国东部某个港湾里面呢。”
  “那么,我们就得让第三特混舰队留在西面,阻击第21特混舰队。”
  “只能这样,而且斯普鲁恩斯肯定会在上午出现,这样第三舰队就会在中午之前杀出去,随即第21特混舰队利用第三舰队离开后出现的侦察漏洞杀过来。”
  “那我们就把位置向北移一点,这样,我们的侦察机就可以发现杀来的第21特混舰队。”
  严宇龙微微点了下头。“同时加强对百慕大群岛西部海域的搜索侦察力度,争取尽早发现第21特混舰队,如果能够在下午四点前发现第21特混舰队的话,到时候就不需要第三特混舰队出手,我们的轰炸机就能解决掉第21特混舰队了。”
  “就这么部署吧,争取用轰炸机解决战斗,第三特混舰队只是最后的防线。”
  作战部署迅速安排了下去。当天晚上并没有发生什么意外情况,最忙碌的就是韩绍锋的陆战队了。按照计划,登陆前的准备工作都要在天亮前完成,然后在上午八点到八点半之间登陆。也就是在谈仁皓与严宇龙商量着怎么应付美军大西洋舰队的威胁时,韩绍锋这边的行动已经全面展开了。
  从当天晚上十点半开始,第2支援舰队的火力支援船开始炮击百慕大群岛上的美军目标,炮击的重点区域正是萨费尔湾附近的美军防御阵地。这是登陆前的直接火力准备,最初几个小时的炮击并不是很猛烈,而是注重炮击的准确性,美军的永固防御工事,前线指挥所,隐蔽的炮兵阵地是主要的打击目标。从凌晨四点开始,转为覆盖式炮击,这将持续到登陆之前。
  在二十多艘火力支援船的后面,运载着陆战队官兵的登陆舰队也开始展开。在登陆之前有大量的准备工作,比如检查登陆艇,以及直接冲滩的登陆舰的性能,将作战物资运送到登陆艇上,以及安排各冲滩部队的作战任务,动员官兵等等。如果前期就有所准备的话,那么只需要数个小时就能够完成登陆前的所有准备工作。
  炮击持续了一整夜,天快亮的时候,留在外海的护航航母上的战斗轰炸机也陆续起飞了。16艘护航航母分成了两个战斗群,每个战斗群每次出动一半的战斗机(护航航母也就最多一次出动一半的舰载战斗机),轮番为陆战队提供航空支援。而在早上七点左右的第一轮轰炸中,战斗机投下的都是燃烧弹,从第二轮轰炸行动开始,就将为陆战队提供直接的航空火力支援。
  为了缩短战斗机往返飞行的时间,同时尽量缩小反潜巡逻的范围,护航航母的活动海域距离百慕大岛也就只有30海里左右。本来护航航母的速度就不快,而且战斗机都不是满栽起飞的,因此不需要航母高速迎风航行,好让战斗机飞起来,这样护航航母所需要的活动海域的面积就不是很大,可以在近海活动,而不需要像舰队航母那样,尽量避免在近海活动。
  天亮后,休息了一夜的陆战队官兵陆续上了登陆艇,同时负责运送第一批重装备的坦克登陆舰也做好了出发的准备工作。此时,第一舰队的轰炸机到达了登陆场上空,这也是在登陆作战中,联合舰队提供的唯一支援。数百架轰炸机轮番在美军阵地上空投下了炸弹与燃烧弹,随即就撤出了战斗。
  在第一舰队的轰炸机还没有飞走的时候,护航航母上的战斗轰炸机到达了战场上空,又是一轮猛烈的轰炸。数百枚燃烧弹将美军阵地变成了火海,加上火力支援船的猛烈炮击,任何在地表以上的生物都将被消灭掉。
  七点半,在第二批战斗轰炸机到达之前,运载着登陆部队的登陆艇出发了。虽然这次韩绍锋带了两个陆战师过来,但是参加第一批抢滩登陆的只有一个陆战团,实际上投入的兵力只有两个步兵营而已。这两个步兵营将首先负责突破美军的海滩防御阵地,占领登陆场,随即才会让第二批登陆部队上岸。
  八点过十分,第一批登陆艇在战斗轰炸机,以及火力支援船的掩护下登上了萨费尔湾的海滩。登陆部队没有遇到美军的抵抗,在持续了数个小时的猛烈火力打击之后,美军的海滩防御阵地上已经找不到还活着的军人了。两个步兵营的陆战队官兵迅速的占领了美军的海滩阵地,发出了登陆成功的信号。随即,这两个步兵营就开始扩展登陆场的范围,第二批登陆部队也离开了登陆舰队,在九点之前登上了海滩。
  登陆作战打得异常的顺利,陆战队在打扫战场的时候发现了数十个美军的地下防空洞,而这些防空洞无一例外的都被摧毁了。除了几个防空洞被重炮的炮弹,或者是航空炸弹直接命中而被摧毁之外,大部分的防空洞都是被燃烧弹给摧毁的。当时,护航航母的战斗机使用的是新式燃烧弹,也就是应罗云冲的要求,专门针对美国南部地区河流密布,多沼泽地带而设计的,增加了汽油的比例,提高了燃烧剂可流动性的燃烧弹。美军的防空洞没有防御这种燃烧弹的能力,在汽油大量涌入之后,防空洞就成了美军官兵的“火葬场”,当时仅在防空洞里找到的被烧焦的美军官兵尸体就有2000多具!而且这还只是一个大概的数量,到底有多少美军官兵被活活烧死,恐怕没有人说得清楚了。
  登陆作战打得异常的顺利,而韩绍锋也按照谈仁皓的吩咐,没有急着让陆战队向哈密尔顿方向推进,而是首先巩固了登陆场,在第一个陆战师上岸之后,立即组织工程人员在萨费尔湾建立水上飞机基地,争取在次日部署第一批水上巡逻机,以分担舰队的侦察压力。
  实际上,当时要不要部署水上巡逻机已经没有多大的意义了,因为就在当天上午,韩绍锋组织工程兵上岸修建水上飞机基地之前,第三舰队的侦察机发现了斯普鲁恩斯指挥的美军航母特混舰队。
  第三舰队的侦察行动一直没有停止,当天上午七点半,在夜间侦察机开始返航的时候,负责白天第一轮侦察任务的侦察机离开了航母。当时,郝东觉在西北方向上部署了20多架侦察机,这是最重要的侦察方向,而且侦察机的巡逻半径被延长到了450海里。按照谈仁皓的判断,如果情报部门提供的消息没有错,那么斯普鲁恩斯就会在七日上午出现在第三舰队的西北方向上,引诱第三舰队前去拦截。而谈仁皓也将计就计,命令郝东觉在发现了斯普鲁恩斯的行踪之后,立即组织攻击,不用考虑登陆场的安全。
  对于这个任务,郝东觉是比较乐意接受的,毕竟斯普鲁恩斯那边有六艘航母,而且其中三艘是美国最先进的“中途岛”级航母,就算这六艘航母上的轰炸机加起来也不到200架,对第三舰队的威胁微乎其微,但是这肯定要比只有两艘战列舰的第21特混舰队更有价值。郝东觉也知道自己吃不了独食,不可能让第一舰队什么也捞不到,能够让他去干掉两支特混舰队,这已经是谈仁皓在格外照顾他了。
  在七日凌晨收到命令后,郝东觉就让舰队里的所有轰炸机做好了作战准备,只要发现第三舰队,并且在400海里,也就是轰炸机的打击范围之内,那他就绝不会有半点的迟疑。当然,在此之前,他还是得耐心的等待。
  七点半起飞的侦察机在大概九点二十分的时候到达了最大巡逻半径上,可是仍然没有发现。这批侦察机将巡逻大概一个小时,然后返航。十点半,也就在侦察机陆续返航的时候,一架沿着沿着335度航向飞行的侦察机发现了一支正在向东南高速航行的舰队,而此时侦察机距离第三舰队只有大概420海里左右。
  消息很快就发了回来,而且郝东觉很快就收到了第二封电报,侦察机遭到了美军战斗机的拦截,毫无疑问,那正是斯普鲁恩斯的舰队。十分钟后,另外三架侦察机赶了过去,十点四十五分,郝东觉收到了第三份侦察报告,美舰队已经开始转向。到十点五十五分,美舰队的航向已经转到了25度,也就是基本朝北航行,同时开始加速。此时,双方的距离在400海里之外,郝东觉没有派出轰炸机,而是命令舰队全速向西北方向航行,追击正在逃跑的美军舰队。
  谈仁皓是在十一点左右收到郝东觉发来的电报的,当时登陆行动已经获得了成功,韩绍锋在五分钟前发来了行动顺利的电报。
  “让郝东觉全速追击。”谈仁皓看着航海参谋才在海图上标出的美舰队的位置,以及航线。“斯普鲁恩斯距离美国海岸线大概只有50海里,他不可能向西北方向逃跑,只能向北,甚至是东北方向逃跑,第三舰队全速向北航行的话,大概在下午三点左右就能追上美舰队了。”
  “那也会进入美军岸基航空兵的打击范围。”严宇龙提醒了一句。
  “对,不过第三舰队有足够的防空实力。”谈仁皓摸了下额头,“让朱荣哲立即跟上去,做好为第三舰队提供防空支援的准备工作。把这个安排告诉郝东觉,让他不要有顾虑,全速追击美舰队,务必要歼灭美军的所有航母!”
  严宇龙立即朝通信参谋点了点头,第一舰队的两支航母特混舰队距离太远,更不可能追上斯普鲁恩斯,可是只要保持与第三舰队一样的航向,一样的速度,就可以出动战斗机掩护第三舰队,让郝东觉没有后顾之忧,集中五支特混舰队的战斗机,足以应付美国岸基航空兵任何规模的打击了。
  “只要能够在今天下午干掉斯普鲁恩斯,那么我们还是可以对付第21特混舰队的。”谈仁皓在海图上标出了一个新的位置,“这是朱荣哲他们在傍晚时到达的海域,让他调整下午的侦察安排。另外,让他直接用电报回复我的命令。”
  “回电报?”严宇龙有点搞不懂了,为什么要让朱荣哲发出电报?
  “反正他在美军岸基航空兵的打击范围之外,让他暴露位置,这样美军就更加相信,我们的所有航母都去追击斯普鲁恩斯了,如果第21特混舰队现在正在等待机会的话,那么他们就会毫不犹豫的杀过来,到时候,朱荣哲手里的轰炸机就足以干掉第21特混舰队,而不需要让第三特混舰队在夜间与美军打一场炮战了!”
  听谈仁皓这么一说,严宇龙才猛然明白了过来。让郝东觉与朱荣哲主动暴露位置,就是要让美军相信,帝国舰队已经上当了,可以让第21特混舰队肆无忌惮的杀过来,而只要第21特混舰队在白天进入了第一舰队轰炸机的打击范围,那么战斗就会很快结束。就算美军小心谨慎,没有急着上当,那也有第三特混舰队组成的最后防线。
  “快去吧,只让朱荣哲发一次电报就够了。”
  严宇龙立即就去找到了通信参谋,这是引敌上当的最关键的一步,他要亲自去发这封电报。
第十节
追歼顽敌
  对帝国海军的舰队司令官来说,不管是在太平洋战场上,还是在大西洋战场上,斯普鲁恩斯绝对算得上是最顽强的一个对手了。战后,谈仁皓在与一名帝国海军的战史学家交谈的时候,都曾经提到,如果没有斯普鲁恩斯,美国会在26年初输掉太平洋战争,在27年底,最迟28年初被彻底击败。
  可以说,众多帝国海军将领在憎恨这个厉害的对手的同时,也非常的尊重这个对手。战后,斯普鲁恩斯是少数几个没有以战争罪,以及反人类罪受到审判的美军五星上将之一,而且后来还被免除了所有的军事审判,成为了美国海军中唯一没有受到审判的上将。这也算得上是对他的一种尊重吧。
  可以说,当时任何一名帝国海军的舰队司令官都想击败这个对手,郝东觉也不例外。在侦察机发回了报告之后,他就命令舰队转向加速,追击正在逃跑的美军舰队。当时,他根本就没有考虑到这么做的后果。
  “按照这个方向与速度追击的话,我们在下午两点半到三点之间就可以出动轰炸机了。”航海参谋在海图上标出了美舰队现在的航线。“斯普鲁恩斯距离美国海岸线只有50海里,他不可能一直保持这个航向,必然会向东转向,也就是朝着我们而来,这样,我们就有机会追上去。”
  美国东北海岸线不是南部走向,而是从西南到东北的走向,在到了长岛外海之后,几乎就是东西走向了。因此,靠近海岸线航行的美舰队必然要转向,而第三舰队只需要沿着最短的航线追上去,就能赶在美舰队绕过楠塔基特岛之前把双方之间的距离缩短到350海里左右,这是在追击行动时,舰载轰炸机的最大打击半径。
  “让轰炸机做好出发的准备工作,将作战任务分配下去。”郝东觉已经完全兴奋了起来,“安排更多的侦察机轮番跟踪美舰队,告诉侦察机飞行员,遇到美军战斗机拦截时,可以选择撤退,但是在有足够燃料的时候,务必要继续跟踪美舰队。”
  航空参谋立即就去安排任务了。此时,前线的侦察机已经遭到了美军战斗机的拦截,而且还有美军的岸基战斗机出现在战场上,也就是说,斯普鲁恩斯早就联系了岸基航空兵,做好了防御的准备工作。
  在确定轰炸行动的时候,郝东觉已经考虑到了美军岸基航空兵的威胁,因此加强了护航战斗机的规模。当时,第三舰队有六艘“湖”级航母,三艘“岛”级航母,在编排打击力量的时候,仍然要分成两批,因为“岛”级航母的航空出动效率要高得多,这就给了郝东觉更多的选择。
  在第一批轰炸机群中,护航战斗机达到了五个中队,一共180架护航战斗机,其中三艘“岛”级航母上的战斗机全部出动,另外每艘“湖”级航母出动一个小队的护航战斗机。而轰炸机也有九个中队,供324架轰炸机。实际上,这批轰炸机群分成了三个小机群。其中,第二特混舰队的轰炸机群打头阵,其三个中队的护航战斗机足以击溃美军舰队的防空战斗机群了。而第七特混舰队与第八特混舰队的轰炸机群紧跟着进入,虽然其护航战斗机的数量要少得多,但是在第二特混舰队的护航战斗机夺取了制空权之后,这两支机群的护航战斗机的任务就相对轻松了很多。
  当时,郝东觉一口气把第二特混舰队的战斗机都派了出去。这也正是“岛”级航母带来的新战术。虽然“岛”级航母在实战中的航空作战效率没有以前吹嘘的那么厉害,但是一次出动两个中队的作战飞机并没有任何问题。相反,“湖”级航母很难一次性出动两个中队的作战飞机。这样,在指挥作战的时候,舰队司令官就有了更大的选择余地,受到的限制也就更少了。
  问题也同时暴露了出来,在出动了五个中队的战斗机之后,舰队里就只剩下了四个中队的战斗机。而这次要打击两支特混舰队,肯定需要安排第二轮轰炸。如果美军出动大批的岸基战斗机掩护舰队的话,那么第二批轰炸机群所需要的护航战斗机数量也不会太少,至少得三个中队。加上攻击在下午进行,两轮打击的间隔时间不能太长,不能等到第一批轰炸机群的护航战斗机返回之后再出动第二批轰炸机。也就是说,在派出了第二批轰炸机以及护航战斗机之后,最多只有一个中队的战斗机在舰队上空执行防空任务了。
  毫无疑问,一个中队的防空战斗机是无法确保舰队本身的安全的。在第三舰队可以攻击美军舰队的时候,自身也进入了美军岸基战术航空兵的打击范围之内。虽然斯普鲁恩斯的舰队航空兵无法反击,但是美军的岸基航空兵仍然有着巨大的威胁。从华盛顿到波士顿,在距离海岸线100公里的范围之内,有三十多座美军机场,就算平均一座机场上只部署50架作战飞机,那么美军也有上千架作战飞机可以调动。只需要出动这些战机中的三分之一,就足以对第三舰队形成毁灭性的打击了。
  当航空参谋把这个问题提出来的时候,郝东觉也有点犹豫了。谈仁皓的命令是很明确的,无比全歼美舰队,可问题是,能够拿第三舰队去冒险吗?如果在歼灭了美舰队的同时,第三舰队也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那就是得不偿失了。当时,郝东觉还在怀疑谈仁皓忽略了第三舰队也有可能遭到打击呢。也就在郝东觉犹豫不决的时候,新的电报送到了。
  “看来,我们是想的太多了。”郝东觉将电文给了航空参谋,“就按照之前的部署行动,第一舰队将为我们提供四个中队的防空战斗机,到时候我们就有五个中队的防空战斗机,足以应付美军的两轮轰炸了。只要坚持到我们的第一批护航战斗机返回舰队,那么我们就可以顶住美军的反击。”
  航空参谋看完电报之后也松了口气,说实话,在所有人都意识到胜利即将到来,战争即将结束的时候,官兵们最关心的问题不是怎么去杀死敌人,而是怎么活到战争结束的时候。这种思潮已经在帝国海陆两军中出现了。虽然当时海陆两军官兵在战场上的表现依然勇猛,但是在战争出现经常回出现的无谓牺牲已经非常少见。可以说,让官兵们相信他们都能够看到战争结束的一刻,这是保证部队士气的最有效的办法,而不是像以往那样,让官兵们相信他们将击败敌人,而且相信为帝国做出牺牲是击败敌人的唯一办法。
  在得到了第一舰队的支持与掩护后,郝东觉也没有了顾虑。按照以往的战斗经验,五个准备充足的战斗机中队足以应付两支规模超过100架的轰炸机群的袭击。虽然美军的岸基航空兵规模很庞大,但是岸基航空兵的协调行动能力是远不如舰载航空兵的,而且因为机场比较分散,所以岸基航空兵的袭击规模也不会很大,往往是分成了小批次到达,这就更难以突破防空战斗机的拦截。再加上第三舰队本身拥有的强大防空火力,就算有部分美军轰炸机能够突破战斗机的拦截,也很难炸中航母。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侦察机也在连续不断的起飞与降落。为了保持与美舰队的接触,侦察机分成了小队轮番出动,以保证随时都有一架,或者数架侦察机在美舰队附近巡逻,不让美舰队离开侦察机的视线。“侦察鹰”的速度在此时就显得非常的重要了,可以说,当时美军舰队里的官兵最讨厌的就是这些赶不走,又追不上的侦察机。
  到了中午十二点半左右,双方的距离已经缩短到了400海里左右,再过最多半小时,美舰队就必须转向。郝东觉没有立即命令轰炸机出发,此时第三舰队距离美国本土还有400海里左右,而且距离美军最近的机场在450海里左右,美军的岸基战术轰炸机还威胁不到第三舰队。
  一点不到,侦察机发回报告,美舰队开始转向,新航向为50度,而且还将在一点半之前再此转向,新的航向很有可能是75度。那么,在两点半左右,双方的距离将缩短到350海里,而这真是郝东觉等待的机会。
  作战命令在一点半下达到了各小队,轰炸机飞行员都已经背熟了美军战舰的识别图,而且都记住了那三艘新式航母的样子,按照郝东觉的命令,首先要打击的就是那三艘“中途岛”级航母。
  一点二十五分,侦察机再次发回报告,美舰队继续转向,新航向是80度,这要比之前预料的好得多。郝东觉在此时下达了战斗动员命令,飞行员开始做登机出发准备工作,轰炸机也被一架接一架的送上了飞行甲板。
  为了能够连续出动两个批次的轰炸机群,郝东觉只在舰队上空保留了一个中队的防空战斗机,同时在舰队的东面120度范围内安排了四艘警戒战舰。到一点半的时候,第三舰队距离美国本土已经只有350海里了,距离美军最近的机场大概380海里,进入了美军岸基轰炸机的打击范围。郝东觉并不是很担心,至少在美军的侦察机找到第三舰队之后,美军的岸基轰炸机都需要至少一个半小时到两个小时的时间才能到达第三舰队上空,而在此期间内,郝东觉有足够的时间来加强舰队的防空力量。
  两点,飞行员陆续登机,出发时间是两点二十分。因为美舰队的转向角度要比预料的大,所以出发时间提前了十分钟。如同以往的轰炸行动一样,首先起飞的将是速度较慢的轰炸机,然后才是护航战斗机。郝东觉没有在两批轰炸机之前安排防空战斗机,说白了,他没有防空战斗机可以调动了,只能等待第一舰队派来的战斗机加强舰队的防空能力。
  两点十分,已经停在了飞行甲板上的轰炸机陆续启动了发动机,开始起飞前的最后检查工作。“岛”级航母上设有四部弹射器,一次可以让四架战机升空(实际上,四架飞机不是同时起飞的,而是有一个间隔时间,大概十秒到十五秒,以避免飞机在升空之后相撞)。郝东觉亲自下达了轰炸机群出发的命令。到此时,恐怕也没有多少人会怀疑美军的最后几艘航母将遭到毁灭性的打击,美国海军最后的航母也将在天黑之前被消灭掉。
  “将军,‘珠海’号发现敌侦察机!”
  郝东觉转过了头来,现在轰炸机群还没有起飞呢,美军的侦察机到来的还不算晚。
  “已经召唤战斗机前去拦截,只是,美军侦察机已经发出了电报,而且还在继续向我们靠近。”
  “报告,‘湖州’号发现美军侦察机!”
  第二艘警戒战舰发回了报告,也就是说有两架侦察机正在逼近舰队,而当时“珠海”号在舰队的西南方向上,“湖州”号驱逐舰则在舰队的西北方向上,美军侦察机是从两个方向上同时到达的,而战斗机根本就无法在敌侦察机弄清楚舰队的具体规模之前将其击落,也就是说,第三舰队的行踪暴露了。
  “要不要留下一批战斗机?”
  “第一舰队的战斗机什么时候到达?”郝东觉没有立即做出决定。
  “一个小时之内,现在已经在路上了。”
  “第一批轰炸机群出发后,立即让第二批轰炸机起飞。”郝东觉立即做出了决定,“不用留下防空战斗机,美军的轰炸机群在一个半小时之内不可能到达,我们还有足够的时间。联系第一舰队,让他们的战斗机加速飞过来。”
  航空参谋没有多说什么,立即就去传达了命令。现在,也只能指望第一舰队的战斗机能够赶在美军的轰炸机之前到达,不然第三舰队就要面临一场残酷的舰队防空作战了。
第十一节
短命航母
  获得了一架崭新轰炸机的张鼐鼎仍然是第一批轰炸机群的总指挥。这是张鼐鼎驾驶过的第八架轰炸机了。上次在战斗中负伤后,张鼐鼎就有机会返回帝国本土,担任预备役部队的教官,或则是去海航担任高级参谋,甚至会成为航空兵将领,可是他拒绝了,并且表示在战争结束前,他不会考虑离开一线作战部队,离开第二特混舰队的舰载航空兵部队。
  当时,张鼐鼎是少数几个在战争爆发前就是航空兵军官,并且一直坚持到了现在的飞行员之一。很多与他同期的飞行员都已经在战争中牺牲了,邓子超,姚伯岩,杨士洪等人都被安葬在了帝国海军公墓。另外还有一批飞行员选择了退居二线。当时,在前线航空兵里数得上的就只有张鼐鼎,江文翰与安士乐三个人是从战争开始就一直在一线部队服役,并且坚持到了现在。
  江文翰与安士乐选择留下来还可以理解,两人谁都不服谁,谁都想成为帝国海军头号空战王牌,并且一直保持到战争结束。而张鼐鼎选择留下来,就有很多人不能理解了。以获得的战绩来看,当时在一线部队服役的轰炸机飞行员中,就没有一个人可以威胁到张鼐鼎的地位,就算他在28年初离开一线部队,到战争结束的时候,他也肯定是头号轰炸王牌。可以说,很多人都认为张鼐鼎应该更理智一点,只要他接受新的任命,他就可以在安全的后方看到战争结束。可是,张鼐鼎选择留下来,而不是离开一线作战部队。
  关于张鼐鼎这名帝国海军头号轰炸王牌的故事并不多,战后,张鼐鼎也很快就选择了退役,他甚至没有等到被正式晋升为航空兵准将就离开了部队,这更加让人难以理解。而且,最让人难以理解的是,当时很多退役飞行员都去了飞机厂,或者是航空公司,家里有一定经济基础的还自己开办航空公司,或者是开办飞行学校。张鼐鼎在退役后没有从事与航空有关的工作,而是回到家乡,当了一名图书馆的管理员。可以说,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够预料到张鼐鼎会做出这样的选择。
  当然,这些都是有一定原因的,比如张鼐鼎本来就出身书香门第,其祖上三代出了四个大的文学家,从小就受到文学的熏陶。另外,张鼐鼎的三弟在战争中是陆战队的一名普通士兵,在参加攻打夏威夷群岛的时候牺牲了,这恐怕是张鼐鼎选择留在一线部队,直到战胜美国才返回帝国的主要原因吧。而从根本上讲,张鼐鼎不是一个战争狂热份子,甚至算不上是一个狂热的航空爱好者,而在战争结束后,他选择去当一名普通的图书馆管理员,这也就没有什么好奇怪的了。
  另外,张鼐鼎是整个大战期间,帝国海军航空兵排名前50位之内的轰炸机飞行员中活得最久的一个。他在图书馆里干了近30年,退休之后又生活了30多年,于唐历89年11月11日在家中与世长辞,享年96岁。在他逝世后,帝国海军追认其为海军准将,并且安葬在了帝国海军军人公墓,这是张鼐鼎在战争结束之后第一次与他当年的战友们聚集在一起。数年后,张鼐鼎在老年完成的回忆录经过其后人的整理后面世。这也是当时最重要的一部战争回忆录,很多几十年没有答案的疑团都在这里面得到了解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07/73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