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春秋(校对)第22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28/861

  “罗上将,如果按照你那么说的话,我们应该具备有多强大的运输力量呢?”后勤司令部的少将显然没有给罗开留面子,“我只初步的估算了一下,仅仅是提供弹药补给,我们每天就要出动300架次的大型运输机进行空投,而按照75%的弹药能够落到我们的部队手中的这个平均水平计算,我们每天至少要出动400架次的大型运输机进行空投。而现在主要的物资是在成都以及昆明,运-11往返一次需要至少7个小时,再算上地面保障时间,运-11执行一次任务需要12个小时左右,也就是说,每架运-11一天只能空投两次。而运-11的出勤保障率是70%。也就是说,我们需要290架运-11。而现在我们手中只有150架运-11,即使把所有的运-8等中型运输机算上,也就刚勉强达到为两支重型部队提供后勤支持的要求。这么一来,我们将无法出动空降部队在别的战场上行动。而且这还没有考虑到制空权的问题,哪怕任何一个方面出现一点点的问题,都将影响到前线部队的作战速度!所以,按罗上将的计划,这条后勤保障线并不稳固。而且,还有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重型部队那些50吨以上的主战坦克怎么到达前线?我们手中可没有能够运载这些重装备的大型运输机!”
  这一下就问到了罗开的痛处上,那名后勤司令部的少将也是一点颜面都没有给罗开,一连番精确的计算,以及最后那个关键性的问题,几乎让罗开都流出汗水来了。如果无法解决这些问题的话,那么罗开的主张就没有一点可行性了。
  “关于后勤保障的问题,我想可以通过一些办法来解决!”罗开顿了下,“如果我们先将物资在拉萨或者别的有大型机场的地方集结,然后再通过直升机输送到前线,应该能够解决这个问题吧?”
  “这是个办法,但是绝对不是个好办法!”那名少将好象是与罗开不和一样,又把罗开的想法顶了回去,“虽然这能够加快物资的输送速度,但是却无法从根本上改变后勤方面的问题,而且这还需要占用太多的垂直输送力量,不利于前线部队进行机动作战。最后,在喜马拉雅山上只有几处可以让直升机通过的山口,这将严重的限制直升机的使用。而我们修建前线那6个军事基地,已经动员了数千架运输直升机,花了4个多月时间,才勉强维持了6个基地的建设进度,输送了20多万吨的物资。而在战时,这些基地都需要由直升机提供支持。显然,我们手里没有那么多的直升机,是不可能承担起前线后勤运输的主力的,只能在部分地区起到弥补后勤缺陷的作用!所以,如果仅仅使用空中补给的方法,我们是没办法保障那么多重型部队在前线战斗的,而且,重型部队的装备运送这个问题怎么解决?”
  这名空军上校契而不舍的连续追问让场面一下紧张了起来,毕竟罗开只代表了他自己的意见,而真的要落实还需要更多的论证。而罗开也是上将,是总参作战部的负责人,而被人这么追问下去,自然很没面子了。
  “其实在部队的后勤保障以及装备输送方面的问题,我们都可以通过一个办法来解决!”一名作战部的少将站起来帮罗开的忙了,“其实,我们面临的所有问题都是运输方面的。而在无法克服喜马拉雅山造成的困难之前,不管是动用重型部队,还是以轻型部队为主,这都需要解决后勤保障的问题。虽然,使用重型部队面临着后勤供应难以跟上的问题,但是使用轻型部队的话,问题并不会好多少,为了达到同样的结果,我们必须动用更多的轻型部队,当然,我们还可能承担更多的伤亡与损失,这并不见得是一件好事!”
  “那你所说的解决办法是什么呢?”看到那个作战部的少将几乎快要刹不住车了,周国辉主动帮他纠正了方向。
  “对,我们不管用什么样的部队,都需要解决这个交通线的问题!”那名少将尴尬的笑了下,“而这个办法就是寻求得到缅甸的支持,从云南,通过缅甸的地上交通线,直接从印度东部突出部的东线开展进攻。而只要保持这条陆上交通线的支持,相信我们的进攻会更有力量。而且我们与缅甸的关系一直不错,双方的合作已经很深入了,只要我们再做点工作,应该能够得到缅甸的支持!”
  “但是时间上足够吗?”周国辉显然也曾经想到过这一点,“虽然我们能够获得缅甸的支持,但是现在能够迅速的打通这条陆上交通线吗?缅甸北部地区主要是丛林,而且很不稳定,我们又需要花多少兵力来维持这条交通线的安全呢?而且缅甸肯定会考虑到与印度的关系,以及印度对他们的压力也会起到很大的作用,他们会这么轻易的答应我们的所有条件吗?”
  问题一出,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到了关爱华与王一林两人的身上,显然这已经超出了军事的范围,更多的将涉及到政治与外交,而这就不是这些军人能够解决的了!
  “缅甸方面,我们已经有了接触!”关爱华当然不会让主席先发言,主动站了起来,“我们也曾经考虑过从缅甸出兵的问题,但是这涉及到缅甸国内的局势,以及复杂的国际形势,所以我们并没有寄多大的希望。而现在我们虽然在修建中缅交通大干线,但是缅甸政府也不可能完全答应我们的条件,让我们的部队从缅甸无偿的通过。但是我相信,只要我们能够满足缅甸政府的一些条件,他们是不会对我们关闭陆上通道的!”
  “什么样的条件呢?”王一林问了出来,显然罗开他们的计划已经吸引了主席。
  “缅甸国内的局势非常复杂!”关爱华停顿了一下,“虽然金三角的贩毒集团在我们的特种兵以及三国政府军的联合打击下,已经成了丧家之犬。但是现在缅甸北部地区的局势并没有完全平息,特别是各反政府游击队的崛起,以及在反毒战争中触动了部分缅甸政府官员的利益。现在缅甸国内的局势已经很复杂。而缅甸政府是想借助我们的力量,平定其北部地区的混乱局势,同时恢复政府内部的稳定,铲除政府内部的异己。而且,在我们对坦桑尼亚以及老挝的经济援助起到了巨大的效果之后,缅甸也想借助陆上大干线的这一时机,取得长足的发展,而这绝对少不了我们的援助。所以,我们只有在让缅甸政府感到满意之后,他们才可能完全向我们开放陆上通道。当然最重要的还是我们必须帮助缅甸建立起一支不弱的武装,以抵抗印度方面的压力!”
  王一林点了点头,并没有马上表态,而何永兴虽然很积极,但是想到今后的军委工作是要交给王一林的,自然也不好再多拿主意了。
  “周参谋长,那你的意见呢?”王一林抬起了头来,显然他还想权衡一番再做出决定来。
  “以我的意见来看,即使能够取得缅甸的支持,那都不是最好的选择!”周国辉的语气显得很有自信,“首先,从我们的战略安排上来看,前阶段肯定应该以西线战场为主,我们必须要在克什米尔地区对印度构成巨大的压力,并且直接威胁到印度的中心地带,才能让印度认识到他们的防线并不安全,才能减轻巴基斯坦身上的压力。而在这一点上,不管缅甸方面的情况怎么样,都帮不上一点忙。其次,即使后面我们的重点转移到了东线上来,但是在时间上,我们能够及时的打通缅甸北部的交通线吗?而且,到时候我们肯定能够想办法从别的方向上获得补给通道,而缅甸方面的重要性就必然降低,而我们付出那么多的代价换来的东西值得吗?所以,我仍然坚持我的意见,以轻型的山地与快反部队为主,在战争的前期,尽量少用重型部队!当然,如果大家有什么意见的话,也可以提出来,我们大家一起讨论!”
  可以说,周国辉在对军队性质的要求上的出发点就与罗开不一样了。罗开是从战场的需要,来配置军队的,但是周国辉却是从战略的需要来考虑应该使用什么样的军队了。由于两人的出发点不一样,显然会出现分歧,而这一来,两人的高下一下就能看出来了。
  “总参谋长!”那名作战部的少将又站了起来,很礼貌的对周国辉问道,“按照你的想法,如果我们全部使用轻型部队的话,如果面对的是印度的重型装甲部队,那我们凭什么来突破印度人的防御呢?”
  “这个问题问得很好!”周国辉点了点头,但是并没有一点被问倒的样子,“但是,在这里面,却存在着2个显著的问题!”
  这下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到了周国辉的身上,大家都知道,周国辉在战略上的考虑是军队中最全面的一位指挥官了,而这也是他的长处,但是现在说到的是战术上的问题,他能够解释清楚吗?
  “首先,是印度防御军队的问题!”周国辉站了起来,示意协助的工作人员将战区地区投影到了对面墙上的大屏幕上,“在喜马拉雅山之南,以及帕米尔高原的东南面,主要是渐次型的山地。所以,不但我们受到了交通补给问题的困绕,印度人也一样。从我们掌握的资料上可以看到,印度一共有10个山地师,而这些师常年驻扎在东部与北部的山地地区。很显然,这是专门用来防御我们的部队。而大家也应该知道,山地师是不会有多少重装备的!所以,在战争的前期,我们是不会与印度的重装甲部队交火的。而这从印度的军事部署上也能够看出来。印度的装甲部队主要部署在针对巴基斯坦的进攻阵地上,他们并不打算用那些贵重的部队来打消耗性的防御战。所以,这个问题并不需要担心。而等到我们的部队离开山区的时候,自然会获得前线的前进机场,到时候,后勤问题自然就要好解决得多了,至于那个时候应该使用什么样的部队,现在还无法预见,到时候再讨论也不迟嘛!”
  显然,周国辉的分析更有道理,大多数人都是站在他这边的,但是还有一个问题没有解决。而周国辉也走回来,坐到了自己的位置上。
  “第二个问题就是在部队的突击力上!”周国辉敲了下桌子,这时候显得更有自信了,“大家也都看到了,在中亚冲突上,美国的新战争思维虽然输了,但是这并不证明美国的新战争思维就没有可取的地方,而是他们用在了错误的地点与错误的对手身上。现在我们来看看印度的情况。在接受了美国的大批援助之后,印度军队俨然成为了10前的美国军队。而在美国内部的对抗演习上,大家都知道,以新军事思维改装的第四数字化步兵师占了压倒性的优势。所以,我们现在完全可以以一种新的战争思维来应对这场战争。很明显,现在的地面战争的突击力看的不是装甲的厚重,而是火力的精确以及猛烈性。所以,轻装甲部队并不代表着没有突击力,如果我们使用正确的话,照样能够发挥出巨大的打击力来。而且,印度并没有美国那么强大的制空能力,所以我们还可以借助空中打击来为轻型地面部队扫除前进道路上的障碍。所以,在突击力上,我们并不需要担心,如果能够应用好低空突击力量,以及特种兵的话,相信我们照样能够取得不错的成绩!”
  周国辉的这一番话马上就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当然有人赞成,也有人怀疑,而共同的是,谁都知道周国辉这是一个非常大胆的,而且非常前卫的计划。虽然计划的论证是比较完善的了,但是真要落实到实际的行动上来的话,那还需要获得更多的支持。
  会议室内的气氛一下子陷入了沉闷之中,也没有人再向周国辉发问。所有军队的将领都在思考着,现在需要他们在周罗两人的意见之中做出一个选择来。
  “我认为周总参谋长的意见比较有道理!”正在大家难以抉择的时候,罗开主动发言了,这表明他是一位非常正直的军人,并不会因为自己的不足,而打击对手,“现在看来,我们确实应该以轻型部队为主,但是我认为,我们也应该做好动用重型装甲部队的准备,特别是在战争进入到了后半段的时候,我们更应该重视装甲力量的突击能力。所以,我们应该抓紧与缅甸的磋商合作,希望能够在必要的时候,让我们的重装甲部队赶上战场!”
  既然罗开都主动让步了,那么问题也就不存在了,而罗开保留的部分也马上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认可,毕竟多一手准备,也就多了一份应付危机的把握吧!
  “既然大家都没有意见了,那我们就看看总参制订的作战方案吧!”何永兴把目光转向了王一林,继续道,“另外,还要多麻烦我们的政府与外交工作人员,希望能够尽快争取到缅甸的支持,同时为我们前线的将士解决好后方的补给问题,让将士们能够在前线安心的作战!”
  在确定了作战的主要方向之后,另外的问题自然很快就能解决了。而几个月的时间已经足够总参制订出数套作战计划来。而当中国中央军委的会议正在进行的时候,世界的另外一边已经开始不平静了。
第八章
特种行动
  印度中部地区,12000米的高空。
  一架从北京起飞,飞往孟买的航班载着100多名印度在华人员,正在朝着不远处的终点飞去。当中印关系进入紧张阶段之后,大部分的在华印度人都赶着回家了,毕竟战争是无情的。当然,中国在印度的大多数人也回国了。只是,从印度飞到中国航班上的主要都是游客与投资者,而在中国飞往印度的航班上的,主要是印度在华务工人员了。
  当客机在接受了博帕尔航站的引导,继续朝西南方向飞行的时候,右边主起落架的舱门慢慢的打开了。
  驾驶舱里的印度机长看到主起落架舱门的指示灯亮起来之后,惊讶的看了眼旁边的副驾驶员:“怎么回事?”
  “谁知道啊,这架破烂的757早该退役了,出点问题是很正常的!”副驾驶是一名只有30来谁的印度人,在仪表盘上调整了一下,当航行指示灯关掉后,才松了口气,“看来回去要找人检查一下了,这破飞机!”
  机长笑了下,重新把飞机调到了自动驾驶档上,而他并没有注意到副驾驶员悄悄擦掉额头上汗水的那一个小动作。
  而这时候,在这架B757的右主起落架舱里,一伙人正在紧张的忙碌着。
  顶着巨风,穿着一身高空增压跳伞服的张勇站在舱门边,朝里面正在检查携带的装备,陆续走过来的队友打了个OK的手势。
  张勇是“飞豹”特种大队的少校特种兵,也是他们这一队的小队长,兼这次行动的指挥官。现在,他们正借用这架印度斯坦航空公司的客机进入印度,而他们的目标就是博帕尔附近的那所印度核工业研究所!
  从中央下达了对印作战行动的信号之后,首先行动起来的还是他们这些最精锐的特种兵。在总参五支特种大队中,“飞豹”主要负责的就是空中渗透行动。比起“腾龙”,“跃虎”,“火麟”这些部队来讲,他们出面的机会并不多,而且行动更为神秘,更不为外人所知,因为他们一般都使用非正规的手法进入敌国境内,然后执行破坏任务。而这次,他们仍然使用了老办法,借助别国的航空公司的班机,从高空跳伞进入!
  接到任务的时候,张勇并没有问这次行动的目的,作为一名士兵,都应该知道,他们只需要执行任务,并不需要询问任务的原因。而在出发之前,当他们知道这次是到印度执行破坏印度核研究设施的任务时,一个个都非常兴奋,在绝对算得上是大行动了,比他们以前任何一次的行动都要重要。当然,在知道前面的危险有多少之后,一个个的也不敢掉以轻心了。
  联系上一名在印度担任航空公司飞行员的卧底特工之后,他们这支队伍的10名特种兵很轻易的就在这架B757的起落架舱隐蔽了下来,而在看到“北斗2”导航系统上显示他们已经到达了跳伞地点之后,电子军官打开了起落架舱,大家准备跳伞了。
  随着最后一名队员离开了起落架舱,张勇看了下舱内没有留下任何可疑的东西之后,按下了旁边起落架舱门的关闭按钮,在舱门还没有合上的时候,他已经跳了下去,消失在了下面漆黑的夜空之中。
  高空跳伞并不比一般的跳伞。首先,需要使用专业的高空增压跳伞服,穿上去之后,就如同是一件黑色的宇航服一样。当然,黑色只是为了在夜空中更好的隐蔽,毕竟他们这些执行特殊渗透任务的都是在夜空行动的。另外,离开载机之后,并不是马上开伞,而是先自由下降一段距离,到距离地面500米左右,才会开伞减速。而对于熟练的特种兵来讲,甚至会将这个距离减少到200米,以求减少滞空时间,保证行动效率,并且减少危险!当然,由于使用的是整套跳伞设备,他们也可以携带更多的武器装备。而对于这些一直在敌后行动的特种兵来讲,只要有可能,他们都将尽可能多的携带装备,毕竟谁也无法预料到后面的情况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当10个黑色的身影还在夜空中下降的时候,在上千公里外的另外一处地点,另外一批特种兵也在紧张的行动着。
  孟加拉湾,一个由印度次大陆与中南半岛围成的大海湾,准确的讲,这应该是海了,而不能算着是海湾。
  在北纬20度,东经87度附近,距离印度海岸线大概20公里的海面下100米深处,一艘巨大的核潜艇就如同一条静伏在海里的怪兽一样,静静的等待着什么。
  其实这艘潜艇不是在等待什么,而是准备放出它携带的特种兵。而这就是苟国茂指挥的那艘093潜艇,是中国唯一一艘经过了现代化改装,能够携带特种兵进行渗透作战的核潜艇。
  程龙拍了下舱门,看到最后一名队员已经通过中间那道狭窄的通道进了对面那艘微型潜艇之后,朝旁边的苟国茂点了点头:“苟艇长,这次真是辛苦你们了,2天后,我们还是在这见吧!”
  “好的!”苟国茂与程龙紧紧的握了下手,“我们会按计划在这里等你们2天,最多,60小时之后,如果你们还不回来的话,我会将你们的遗书带回去的!”
  “呵呵,不要说这些丧气的话!”荀思良悄悄的掐了下艇长,“相信我们的战友都会安全回来的,我们会在这里等你们回来!”
  “谢谢你们的支持与帮助了!”程龙点了点头,“我们会安全回来的,你们就放心吧!”说完,程龙就钻进了通道,很快就消失在了那边的微型潜艇里面。
  背在这艘093背上的微型潜艇慢慢的离开了母艇,以5节的速度超西北方的海岸线慢慢的驶去,而坐在潜艇里面的20名特种兵都在默默的检查着自己的泅渡装备,以及那些他们心爱的武器。
  在接到命令的时候,程龙还有点不相信,他竟然分到了这重要的任务,去印度的布巴内斯瓦尔破坏那座重水反应堆!
  在印度的核工业体系中,一共有三座重水反应堆,而这是为印度提供所有核武器裂变原料的主要来源。在核工业中,只有重水反应堆才能够产生钚239,而常用来发电的轻水反应堆是不增殖的。而因为在效率,以及经济方面的原因,当然最主要的就是政治方面的原因,现在是很少有国家使用重水反应堆的,而这也是一个国家有没有研制核武器的主要辨别特征了。当年朝鲜闹得沸沸扬扬的核风波,就是因为朝鲜有一座重水反应堆在运转!
  虽然印度的核大国地位并没有得到大多数国家的承认,但是他的这三座重水反应堆却是所有人关注的重点。而在这三座反应堆中,由以阿斯加的那座规模最大,而阿斯加距离布巴内斯瓦尔只有30公里!根据中国掌握的情报,每年这里生产的高浓度钚足够组装50枚2万吨级的原子弹了,或者制造30枚氢弹的雷管!显然,这是一个产量非常大的核工业设施,而要完全解除印度手中的核武装,就必然要摧毁这座反应堆!
  坐在了微型潜艇之内,程龙才知道这次的行动并不是那么简单的,而且他也第一次产生了能不能将所有的队员都带回去的疑惑。
  显然,他们20人是不可能完全破坏这座巨大的核基地的,而他们的任务只是为执行打击任务的轰炸机与巡航导弹提供精准的目标信息,引导导弹进行攻击。虽然卫星侦察地图上已经能够看清楚这座核基地了,但是哪里的结构最脆弱,以及重水反应堆的位置,还有打击点的确认,这些都是卫星无法侦察到的情报,就必须要依靠前线的特种兵来完成了。
  引导攻击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这是程龙他们所有任务中最常见的一种,而通过潜艇运输到战区附近,进行渗透也并不是什么特殊的事情,虽然是第一次通过这种办法行动,但是在训练的时候,他们早就熟悉了这类行动了。而关键是在,当打击结束之后,他们能否安全的撤退!
  对于印度那些军队的作战力量,程龙没有放在心上,而印度的特种兵更说不上厉害,光对付一些劫持人质的匪徒,印度特种兵都无法胜任,还怎么说与别的特种部队交手呢?而关键就在,空军的轰炸破坏了这里的核反应堆,必然会造成严重的辐射,而怎么迅速的逃离辐射区,并且安全的回到潜艇上,这就是个巨大的麻烦了。
  虽然打击核反应堆不至于造成核爆炸,那也不可能造成核爆炸。但是,导弹爆炸之后飞散的烟雾与灰尘,肯定会弥散在数公里的范围之内。而他们的引导距离却必须要在2公里之内。虽然核污染会有个扩散的速度,但是两公里的距离并不远,也许,这些特种兵根本就没有时间撤到安全的距离上去!
  虽然心里没低,但是军人就是要在必要的时候做好牺牲的准备,如果连生死都看不透,那又怎么说得上是军人?如果军人都畏惧困难与危险的话,那还拿什么来保护祖国的安全,维护祖国的利益?
  潜艇在继续前进着,舱内的队员都在默默的做着准备工作。虽然他们都知道这次行动会有多危险,当初也是自愿报名参加的,但是并没有人畏缩,而这19名跟随程龙出征的特种兵都是精挑细选出来的。谁都知道,这次的行动绝对不能出问题,不然留给祖国的将是敌人的原子弹!而当这20名特种兵再次踏上征途的时候,他们的心里就只有这次的行动,而在没有生死一类的问题!
  看了下身边的战友,程龙虽然心里很激动,但是并没有表达出来,而是默默的检查着自己的装备。正是有这些战友的支持,有这些战友的帮助,他们这个团队才能够走到现在,才能够成为特种兵中的佼佼者,也才能够战胜无数的困难险阻,继续书写着他们的辉煌经历。但是,这次他们能够再继续他们的辉煌吗?
  尼泊尔东部山区,几辆吉普车在山间的小路上艰难的前进着,当路到了尽头的时候,车也停了下来,几个强壮的身影从车上跳了下来。
  十多个穿着旅游服的年轻人陆续下了车,没有人闲着,也没有人有心情观赏周围的风景,更没人眺望北面的高峰,都在紧张的忙碌着!
  很快,这些人都脱掉了身上的旅行服,换上了一件件墨绿色的军装,那是特种部队才有的吉利服,即使不懂军服的人都可以看出来,这与一般部队的军装有着太多的差别了!
  虽然这些特种兵的身上并没有标志,看不出他们是哪国的军队,但是只要看他们那黑色的眼睛,黄色的皮肤,以及强健的身体,就知道,这绝对不是尼泊尔的部队,在尼泊尔,绝对找不到这样的兵!
  从这些吉普车的后备箱里拿出了一只只硕大的旅行包,当包打开之后,一件件武器拿了出来,一件件装备被分散到了每一名特种兵的手上!
  宋彬少校将自己的装备检查了一遍之后,都背在了身上,虽然整套装备的重量在50公斤左右,但是在他身上,好象就什么东西都没有一样。配齐了所有的装备之后,宋彬开始在脸上涂着迷彩油。
  这10人是“跃虎”部队的特种兵,而宋彬是一名少校特种兵。当台湾战争爆发的时候,宋彬正在石家庄陆军学院接受特殊培训,以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并且增加技能,以适应今后的行动。所以,他很可惜的错过了那场激烈的战争,只能在电视边上看着战争的新闻,在训练场上挥洒汗水来发泄心中的烦闷。而当他结束了学院的训练之后,一回到部队,就接到了这次的任务。而因为他在学院中主修的印地语让他成功的入选了这次行动!
  出发前,他们接到了最后的行动指示。在印度中北部的巴雷利有着一个印度军队的基地。而在地图上,并没有标明这出军事基地,显然,这里是一处保密性非常高的军事基地。而在4个月的监视下,侦察卫星终于发现了一些有意思的东西。印度的几型导弹都曾经到过这个基地,而且是入得多,出得少。显然,这里是印度的一处导弹基地。而在这些导弹中,射程达到5000公里的“烈火3”型导弹最多。而这是印度现在射程最远的导弹,足够打到北京了。当然,这也是印度主要的战略武器。所以,他们这次的任务很简单,在空军打击开始之前,必须要查清楚这处基地中的导弹存储情况,并且为空军的巡航到达指引目标,引导导弹攻击。
  相对来讲,这算不上是一个艰巨的任务,毕竟进行短距离渗透,对这些特种兵来讲,确实是太轻松了。但是,这里已经是印度的人口密集区,而且这处印度的秘密导弹基地肯定受到了严密的保护,怎么顺利的通过印度军队的防线,怎么到达基地附近,怎么引导导弹攻击,并且在攻击结束之后安全撤退,这都存在着不小的问题。
  比较幸运的是,在巴雷利北面地区,主要是丛林与高地山林。这非常有利于特种部队行动,而且在撤退上,也可以为特种兵提供不少的方便。而他们的计划,就是利用这里的有利环境,迅速的到达目标附近,然后想办法摸清印度基地内的情况,最后在空军的打击结束之后,再借助环境的掩护,安全的撤回去。
  计划是完美的,但是到底能不能做到,还需要这些特种兵以行动来证明。而当宋彬在脸上涂好了迷彩油的时候,别的队员也都做好了准备,那几辆吉普车也被开到了旁边的树林里,用树枝隐藏好了。
  带队的欧阳飞中校对大家打了几个手势之后,两名突前的侦察兵就迅速的窜进了森林里,等到前面两人走出了100来米之后,大队伍也出发了,而在最后面,是两名负责断后的队员。
  一路上,并没有人说话,大家都小心的注意着周围的情况,有的人还在仔细的观察着这片森林里的变化。随着高度的降低,很快,队伍就进入了亚热带雨林区,现在,他们已经降到了海拔800米以下的高度了。
  虽然没人说话,但是所有队员都显得有点紧张。在一起,他们并没有到这里来执行过任务,但是陌生的环境并不能让这些特种兵退缩,在他们眼里,没有什么困难能够阻挡住前进的步伐,没有什么困难能够让他们倒下,为了祖国的利益,在为祖国服务的时候,他们是不会有任何退缩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28/86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