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春秋(校对)第22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29/861

  北京,总参谋部。
  虽然已经把具体的行动指挥权交到了许常青与黄伯涛两位指挥官的手中,但是周国辉却是这次对印战争的协调军官,也是实际似的最高哦指挥官,所以,对前方的行动,他仍然非常关心。他也知道这次战争的成败,不但决定着南亚地区的未来,更决定着中国的未来,还将严重影响到世界的发展!
  在平定哈国内乱的战斗中,中国解放军大规模使用特种兵已经成为了世界陆军内的一大亮点。而在与美国的对抗中,中国特种部队大规模行动的能力已经得到了检验,但是仍然存在着巨大的问题。而最突出的,明显就是信息交流的速度了。这决定着部队的指挥,以及前线部队对战局的了解情况。而这都是特种部队最需要的两项支持。
  相对来讲,特种部队对信息的需求远超过别的所有的部队。特别是在关键性的行动中,也许一名特种兵所发挥的作用,就将决定一场战争的发展方向。而在这点上,美国人是做得最好的,他们的特种兵有世界上最先进的情报与信息装备,得到了世界上最强大的情报网络的支持。而在后方的指挥官甚至能够对每一位前方的特种兵下达作战命令!而中国做不到这点,也就只能更多的依靠特种兵个人的素质与能力了,这也是为什么在小规模对抗,在没有别的部队的支持下,为什么中国的特种兵远胜过美国的特种兵的主要原因了。
  在经过了一年的努力建设之后,总参的五支特种兵都得到了质的飞跃,特别是在情报与信息交换能力上,特种兵享受着最高的待遇。而后方巨大的支持,为这些特种兵提供了最大的方便!
  由于中国并没有美国那么强大的空中打击能力,特别是第一波突然的打击能力,所以,在战争之前,对敌人关键设施的破坏,只能依靠这些比巡航导弹还要精确的特种兵了。
  现在,在战争爆发之前,大规模使用特种部队来破坏对方的关键设施,达到突然打击的目的,这已经成为了中国军队手中的撒手锏之一。而且,这也是非常见效的一种行动方式。毕竟,比起导弹来,特种部队有更高的可塑性与更强的自主与临机应变能力。再怎么说,即使导弹的人工智能再高,也高不过人的脑袋吧?
  而在这次的行动中,关键就是印度的核武器。显然,要对付一个拥有数百枚核武器的国家,那战争的样式肯定要发生变化。而且印度的核管理机制并不像五个核大国那样完善,存在着很多的问题,而且印度在使用核武器的准则上,也没有一个确定的基调。如果战争打到对印度很不利的时候,谁也不能保证印度不使用他们的终极武器。而到了战争爆发之后,再想办法来破坏印度的核武器,这已经是很不现实的事情了。到时候,印度肯定会将自己的核武器与战略导弹分散隐蔽,并且加强看守的力量!所以,要想让印度失去核打击能力,就必须在战前,摧毁印度的核能力,让印度完全失去核报复的机会!
  如果是换着美国,那肯定是用B-2或者是隐身巡航导弹来进行打击。以印度的防空力量,他根本就无法对付美国的这些先进的武器装备。但是中国并没有隐身轰炸机,而巡航导弹的数量与性能也无法与美国相比。所以这项艰巨的任务也就交到了特种部队的手上。
  如果是一年前,恐怕就算是周国辉有意,他也不敢把这么重要的任务交给龙宏明的部下去干,因为那时候,特种部队的指挥与行动协调还存在着很大的问题。而现在,在经过了与美国特种兵在哈国南部地区的对抗行动之后,中国特种兵在这些方面的缺点已经得到了弥补,特别是在协调性上,已经达到了与美国特种部队差不多的水平。所以,现在周国辉才敢把这些任务交给龙宏明去负责,只是在确定行动成功之前,恐怕他还得担着一颗心!
  当周国辉等了12个小时,已经吃了2吃饭,抽掉了2包大熊猫的时候,董震华终于急匆匆的跑了进来。
  “有消息了?”周国辉一看到董震华那兴奋的样子,就知道应该是好消息了。
  “对!”董震华换了口气,“才接到龙将军的消息,所有部队都已经到位了!”
  “到位了?”周国辉站了起来,一边穿上外套,一边说道,“很好,那我们马上到指挥部去,通知龙宏明,让他在那边等着我!”
  车子很快就开出了总参大院,朝郊区的战略指挥中心开去。
  在解放军的编制中,虽然有好几处大型指挥基地,而且在昆明的那处基地更接近战场,但是为了方便与政府沟通,所以周国辉还是留在了北京,并且把西山战略指挥中心当做了临时的指挥所。
  西山战略指挥中心是中国最高级的战略指挥所。当初,在前苏联的威胁下,开国之后,中央政府就做出了修建这处地下指挥所的战略决定。而到了现在,经过几次扩建之后,西山战略指挥所的规模已经能够与世界上任何一个大国的战略指挥所媲美了。在这里,有数处小型的指挥所,专门提供给各部门的指挥员使用。当然,还有一处专门为最高指挥官设立的指挥所,负责协调各军种联合作战。而这个指挥所是十多年前才扩建的,显然是受到了海湾战争中,美军联合作战威力的影响。同时,这也是中国解放军改革的开始!
  当周国辉赶到的时候,龙宏明已经在他的特种部队指挥所里等着了。巨大的电子屏幕上显示着战区的情况,明亮的红色光点表示着前方的独立行动部队已经都到位了。本来计划在每个作战指挥所都安装最新的三维地图显示仪的,但是最先制造出来的几套都被用到了前几次战争的指挥所去了,所以还没有轮到这里来,也就只能用以前的电子屏幕暂时顶着了。
  “怎么样,情况都还顺利吧?”周国辉站在门边看了一眼电子地图,就没有再走进去了。
  龙宏明赶紧吩咐几名正在与自己讨论的参谋去做事之后,走到了周国辉的身边:“还不错,没有一支小队出现意外情况,都已经到达了预定地点,并且做好了行动准备!”
  “效率不错!”周国辉点了点头,转过了身来,“现在去我那边,看来行动的时间要到了!”
  龙宏明没有多问,赶紧跟在周国辉的身后,朝三军联合指挥所走去。他当然知道,特种部队的这次行动起着多么关键的作用,所以现在他的心情也很紧张,但是对他的那帮子手下,他还是很有信心的!
  很快,两人到了三军联合指挥所,而空军司令齐飞上将已经等在里面了。看到周国辉走了进来,齐飞赶紧迎了上去。周国辉对他摇手示意之后,就先让参谋去准备三维地图了。
  齐飞是新一任的空军司令。在台湾解放战争期间,他还是南京军区的空军司令,曾经协助罗开指挥空中战斗,有着不菲的战绩。所以,在前任空军司令因病退役之后,齐飞顺利成章的成为了新一任的空军司令,并且晋升为上将。
  “你们的准备工作进行得怎么样了?”等到三维地图一准备好,周国辉就对旁边的齐飞发问了。
  “都已经准备好了!”齐飞看到三维地图上显示的几处空军基地,很自信地说道,“现在我们已经调集了2个轰炸机师的空中部队在成都与昆明待命。刚才我们收到了龙司令传来的情报,已经分发到了地方部队的手中!”齐飞看了下手表:“再过20分钟,轰炸机部队就能够做好出发准备。而我们准备的1200多枚空射巡航导弹已经足够摧毁印度的那些核设施与导弹基地了!”
  “很好,看来你们做得还不错!”周国辉没有半点兴奋,“那你们能够保证在第一波攻击中就完全摧毁印度的核能力吗?”
  “经过我们反复的验证,第一波打击的有效性可以达到95%!”齐飞显然是位很务实,并不爱夸张的指挥官,“而为了保证100%的摧毁,我们已经联系了二炮部队,在必要的时候,将由二炮负责进行第二波打击。而两波攻击之间的时间间隔在15分钟之内,也就是说,我们的巡航导弹打击一结束,二炮就将发动攻击。这样一来,我们肯定能够保证摧毁印度的所有核能力!”
  其实二炮只是个习惯性的称呼。在台湾解放战争结束之后,解放军就进行了改制,二炮的战略导弹部队并入了陆军,成为了国家战略导弹部队。而近中程导弹部队却并入了空军,作为战场支援力量使用,又空军统一指挥。所以,这些部队其实也是由齐飞指挥的,只是现在在部队的编制上还没有完全转变过来,所以齐飞仍然使用了老的称呼。
  “看来现在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周国辉在走进指挥所之后第一次露出了笑容,“既然大家都有点不耐烦了,为了避免夜长梦多,那么就按照计划行动吧!”周国辉看了下手表,“4个小时之后,行动正式开始!”
  所有的指挥员赶紧去忙碌了,4个小时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因为还有事情需要安排,这让龙宏明与齐飞都感觉到了周国辉那雷厉风行般的指挥风格!
  “小董!”周国辉把正在安排参谋分工工作的董震华叫了过来,“现在你马上去通知主席……算了,这还是我去。你先帮我联系黄伯涛,他们也该行动了!”
  董震华点了点头,赶紧去执行周国辉的命令了。而在周国辉拿起了内部绝密电话的时候,董震华也把他的命令传到了远在南方的黄伯涛那里。从此刻开始,战争的步伐已经加快了,而再没有人能够阻挡这场将改变整个世界的战争爆发了!
第九章
特混舰队
  香港,一座有着态度需要述说的城市。
  在170年前,在鸦片战争之前,也许出了当地生活的人之外,并没有多少人知道香港这个地方。那只是个小渔村,确实,那只是个有数百居民的渔村!而在鸦片战争之后,香港一夜之间成为了受到世界关注的地点。
  这是古老的中华帝国第一块被人强行割占去的领土,也是西方的坚船利炮从中国身上打下的第一块肉。显然,香港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是非常重要与突出的,而就是从这开始,那一百多年的耻辱,是每一位华夏儿女都无法忘记的伤痛!
  在新中国成立之后,才成立的人民政府考虑到当时的国情,以及新中国需要一个窗口与外界接触,并且需要表明人民政府有心与世界接触,所以香港问题搁置了下来,并且充当起了新中国与外界交流的一处重要的口岸。
  当中国的历史走出了十年动乱的影响之后,香港的回归已经成为了必然。当时的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挟马岛战争的胜利来到中国的时候,却败在了那个小个子中国领袖的脚下。当这位出了名的英国铁娘子与时任军委主席的邓小平秘密商谈了数小时之后,英国终于放下了嚣张的态度,认可了中国收归的要求,并且定下了香港最后回归的时间。
  很显然,当中国强大起来的时候,是绝对不会容忍任何一处华夏土地分裂在外的。而中国也绝对不是阿根廷,香港更不是马尔维纳斯群岛。香港距离深圳只有一江之隔,并没有马岛与阿根廷本土之间那数百公里的海峡。而且香港的绝大部分生活物资是依靠大陆提供的,不要说打一仗,就算大陆关闭了所有对港通道的话,恐怕这个有着800多万人口,资源却极度匮乏的大城市也坚持不了几天吧!所以,香港的和平回归是必然的,是在中国强大之后顺理成章的事情。
  而正是由于香港的顺利回归,才为后面澳门的回归,以及“一国两制”方针的正确性提供了最佳的印证。而当香港回归之后,虽然经历了97年爆发的东南亚金融危机,持续近10年的世界经济不景气,亚洲经济下滑,以及紧接而至的世界经济危机。但是,在依靠着大陆这个庞大的市场,以及稳固的靠山,香港的经济并没有像台湾,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或者地区一样,发生严重的衰退,而是一直保持着高速发展。而中国政府也用行动证明了“五十年不变”的应诺,在港人自己的治理下,香港的经济不但得到了发展,民主政治也更加的深入人心了!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香港是一座饱经风雨的城市,也是一块永远牵动着中华民族灵魂的城市,是一处中国向世界展示发展成果的城市。特别是在进入新世纪之后,香港与上海成为了中国两座最开放的城市,也是两大国际大都会。而在与上海的南北合作之中,香港已经跃然成为了亚洲地区,乃至全世界最出名的大都会,更是成为了值得所有中国人骄傲的一座辉煌的城市。而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在共产党的领导之下,香港一洗以往的耻辱,成为了一做光明,民主,繁华,辉煌的城市!
  维多利亚湾,在香港本岛与九龙半岛之间,是世界上最出名的深水良港,同时也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港口之一。
  当黄伯涛率领“中华”号航母特混舰队,在两天前到达香港之后,立即受到了潮水般的欢迎。两天之中,舰队至少接待了10万名香港市民访问。特别是“中华”号,中国第一艘航母,“广东”号,中国第一艘舰队防空导弹巡洋舰,“福州”号,中国第一艘舰队大型反潜驱逐舰,这三艘战舰接受了大量香港市民的观访,那上面的数千名海军官兵也是忙得头昏脑胀了。
  除了第一天参加了香港特首举办的欢迎招待会之外,黄伯涛就一直呆在“中华”号的指挥舱内,一边研究着印度洋上的情况,一边耐心的等待着总参谋部最后的出发命令。
  舰队离开舟山岛的海军基地时,黄伯涛就知道这次南下的真正目的了,访问香港,并且在南海地区巡逻是假,而前出印度洋,寻找印度海军决战是真。
  如果从舰队实力上来讲,配备了45架作战飞机,有1艘导弹防空巡洋舰,3艘导弹防空驱逐舰,6艘反潜驱逐舰,4艘反潜护卫舰,还有2艘093核潜艇,以及2艘快速战斗支援舰组成的“中华”号航母编队并不比印度的那两支航母舰队差。而且在战机的性能上,以及舰队的防空反潜实力上,都超过了印度海军的两支航母舰队之和。但是,黄伯涛却并不敢小看这次的战斗任务。
  对中国海军来讲,印度洋是一片陌生的海洋,它距离中国太远了,超过了中国在南海地区任何一处空军基地的掩护范围,而且在后勤保障上,还存在不小的麻烦。但是印度海军却完全不一样了,印度次大陆就如同一块插入印度洋的契子一样,从卡奇湾北部,到最南端的科摩林角,印度次大陆伸入印度洋超过了1500公里。而且,在孟加拉湾的西面,还有如同一根链条一般的安达曼-尼科巴群岛横窝在通望印度洋的道路上,就如同一根链条一样锁着印度洋的北大门,而部署在这里的印度军事基地就如同印度洋的看门狗一样,对任何外来的敌人都有着巨大的威胁!
  在地理上,中国远征舰队存在着巨大的劣势,这不仅仅是从印度在印度洋上的这些军事存在,如果仔细看一下东南亚地区的大地图,就会发现,中国远征舰队在地理条件上的劣势几乎是处处存在的!
  从南海出发,能够进入印度洋的通道并没有几条,而且都需要通过狭窄的海峡!而在海军战略中,海峡就是最容易被控制,也是舰队最危险的地方。想当初,德国强大的舰队就是被一道丹麦海峡给堵在了波罗地海里面,永远无法到大样上与英国舰队决战了!而现在套在中国舰队前出印度洋脖子上的这条链条,与当年德国人的尴尬处境很有几份相似,但是在中国对面的并不是世界第一的舰队!
  在南海前出印度洋的海上通道一共有三条。最北面的就是马六甲海峡。这是世界上最出名的,也是最繁忙的海峡之一。中国,日本,韩国等从中东进口的石油超过90%要通过这条海峡。而正因为如此,新加坡才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转口贸易国,也是世界上有名的石油加工国。而正是这条海峡成就了新加坡的经济成就,以及其国际地位。而美国历来重视马六甲海峡。当初,美国人提出能影响世界局势的10打海上咽喉要道的时候,马六甲海峡排在了苏伊士运河与巴拿马运河之后,成为了世界第三大海上通道。几十年来,美国一直将新加坡当做了海军舰队的中转港。第七舰队进入印度洋之前,都会在这里补给休整,而第五舰队(原为第八舰队,负责印度洋战区,但是在前苏联解体之后,第八舰队被撤消,其辖区由负责地中海战场的第五舰队接管)要进入太平洋,也需要在新加坡进行停留。而这些年来,随着海上势力的崛起,美国舰队每年至少在新加坡停留两次,而且还与新加坡海军举行一次联合演习。可见,美国对这处海上通道有多么的重视。而在南海战争之后,中国与新加坡这两个同样由华人为主的国家的关系却并不怎么好,特别是新加坡在扩充了其海军舰队,开始为空军更换新式战斗机之后,新加坡似乎认定了美国会支持他,一直在与中国暗斗着。而现在,美国第七舰队的“尼米兹”号航母舰队正在新加坡进行休整。所以“中华”号航母舰队要想从这里过去,恐怕不是件轻松的事情。而且全程都在美国人的监视之下,更谈不上行动的保密性了!
  在马六甲海峡的南面就是巽他海峡。这是一条在苏门答腊岛与爪哇岛之间穿过的海峡。虽然其地位比不上马六甲海峡,但是这也是一条非常重要的海上通道,现在所有需要从印度洋进入太平洋的VCL(超级油轮,指排水量在30万吨以上的油轮)以及UCL(超超级油轮,指排水量超过50万吨的油轮)都是走的这条海路,因为繁忙与狭窄的马六甲海峡已经不能够满足航运的需要了。虽然印度尼西亚与美国的关系并不怎么样,而其舰队也说不上强大。但是印尼与中国的关系更不怎么样,还因为东安达曼华人自治共和国的问题与中国有着解不开的矛盾。很显然,中国的远征舰队走这条路,同样存在在着巨大的问题。
  而在巽他海峡东面,在爪哇岛与龙目岛之间的就是第三条海上通道,龙目海峡!这条海峡照样在印尼的控制之内,而且还存在着一个更严重的问题。如果中国远征舰队绕道这里的话,那至少将增加3000公里的航程,就算舰队全速前进,也需要3天左右的时间,而对于紧张的海战来讲,耽搁三天时间,恐怕最佳的战机都已经错过了。
  越看地图,黄伯涛越觉得郁闷。好象上天非要让中国只是陆上强国,而要瘸着一条腿走路一样,在东面有冲绳群岛以及马里亚娜群岛封锁着中国海军东进的通道,而在南面却被印度尼西亚群岛给堵住了出口,似乎中国海军永远只能在这些群岛中间的小澡盆里面翻几个身一样,一说到前出大洋,无不是困难重重!
  两天两夜,不但黄伯涛搅尽脑汁在找出一种好的办法来迎战印度海军,就连舰队的参谋都没有停歇过。当舰队从舟山群岛一出发之后,他们也开始制订作战计划,只是他们的进展并不比黄伯涛快多少!
  当黄伯涛将这天的第二个空烟盒丢进垃圾篓里面的时候,钢制的水密门响了几下后,就被人推开了,参谋长宁海宾走了进来。
  “怎么抽这么多烟?”宁海宾看了眼篓子里面的烟头,皱了下眉头,将手里的一份文件丢到了桌子上,“总参才传来的命令,你看下!”
  “总参的命令?”黄伯涛拿着打火机的手缩了回来,翻开了文件,“你已经看过了吗?”
  “对,我才看了!”宁海宾坐到了旁边的凳子上,“总参帮我们制订了一份作战计划,挺详细的,但是决定权在你的手上,最后怎么办,由你说了算!”
  黄伯涛点了点头,也不再说什么,仔细的看了起来。慢慢的,他的脸上露出了笑容,显然总参的这份计划书正好解决了他的烦恼!
  “很好,真是太好了!”黄伯涛一拍桌子,似乎没有感觉到那钢制桌子比他手要硬多了,“看来总参都为我们想到了,如果这个计划能够成功的话,那印度海军恐怕都要去喂鱼虾了!”
  “现在还不要太激动吧!”宁海宾摇了摇头,但是脸上的神色说明他对这份计划也是很满意的,“我已经交给参谋班子去讨论,并且详细完善该计划了,如果你批准的话,我们今天晚上就要离开香港了!”
  “好,这些事情都由你去安排吧!”黄伯涛抹了下板寸头,“现在我休息几个小时,出发前,叫人来喊我!”
  宁海宾点了点头,就出去了,关门前还帮黄伯涛关掉了舱室内的灯,而那位行动迅速的舰队司令已经躺在床上呼呼的睡了过去。
  当舰队起航的汽笛声响起的时候,黄伯涛已经站到了指挥舰桥上。当然,这只是个象征性的地方。在二战时,由于电子技术没能达到不需要目视指挥的水平,所以舰桥是指挥官指挥战斗的地方。而作为旗舰的一般都是战列舰,重巡洋舰等有着重型装甲防御战舰,但是由于舰桥被击毁,指挥人员阵亡而导致舰队失去统一指挥,最后输掉海战的事情却是屡见不鲜。而且即使在二战之后,英国这类的老牌海上强国仍然坚持将舰桥(准确的说应该是战斗指挥中心,只是舰桥已经是大家通认的说法了)设在较高的位置上。而在马岛战争中,英国的2艘42型导弹驱逐舰就是因为舰桥被阿根廷的火箭弹击毁,而全舰失去了指挥,最后被炸沉。所以,从此之后,舰桥就成了一个象征性的地方,而真正的指挥中心是在水线之下,又多重装甲保护着的了。
  大小十多艘战舰,以“中华”号航母为核心,组成的如同一条长龙般的舰队向西开去。当黄伯涛与宁海宾站到外面的时候,“中华”号正从青马带桥下通过。这是一座雄伟的大桥,连接着港岛与九龙半岛,将香港永远的与大陆联系了起来!
  由于是在夜间出发,虽然青马大桥上灯火辉煌,但是并没有多少香港人发现这支强大的舰队正悄悄的驶出维多利亚湾,向着波澜莫测的大海前进!
  高雄,少数几座没有遭到大规模破坏的台湾城市之一,也是现在台湾的行政中心,以及最重要的港口。只是,现在高雄港并没有恢复民用,而是由解放军控制着。
  江骏站在码头上,很不耐烦的抽着烟,肩膀上那枚将星一闪一闪的,似乎代表着他的心情一样,显得那么的忧郁与烦闷。
  对面,那座灯火通明的船坞内断断续续的传来机械运转时的声音,江骏不时的抬头向对面看一眼,好像很担心那边的事情一样。
  作为“共和国”号舰队司令官,江骏把这次的行动看得比什么都重要。当他们还在渤海湾进行适应性训练的时候,突然接到总参要求他们南下的命令后,所有人都感觉到,战争的脚步走近了。虽然“共和国”号还没有完成与载机之间的配合训练,但是全体官兵都深刻的感受到了时间的紧迫性,大家都清楚,时间就是胜利,所以,没有完成的训练只有在南下的时候进行了。
  舰队在舟山的海军基地停留了一天,而从芜湖基地赶来的海军航空兵也在舟山与航母会合了。在补充上淡水与一些航空燃料之后,“共和国”号航母舰队继续南下,穿过台湾海峡之后,顺利的进入了高雄港。
  虽然,“共和国”号是中国建造完成的第二艘航母,本应该是“中华”号的姊妹舰,同一型的一共三艘,而“共和国”本是第三艘,第二艘应该是“人民”号,但是现在“人民”号仍然在紧张的建造之中,所以“共和国”号成为了中国海军的第二艘航母。但是,从航母本身上来讲,“共和国”号完全算得上是一级新的了,与“中华”号,以及还未完工的“人民”号有着巨大的差别。
  当初,在建造“中华”号的时候,就已经将这三艘航母定做了同一级别,中国海军也是打算先建造三艘中型常规动力航空母舰,在熟悉了航母的运做以及建造之后,再开工建造大型核动力航母。显然这种方针是正确的,因为中国海军并没有建造航母的经验,更没有使用航母的经验,所以一步步的走,这是最稳当的办法了。当然,这也存在着巨大的问题,如果按计划建造三艘中型常规动力航母的话,都只能携带40架左右的作战飞机,而且持久作战能力并不充足,无法在大洋上与美国舰队对抗,而且这三支航母舰队的维持费用并不小,还需要花更多的时间。所以,这也仅仅是权益之计了。
  当中国与欧洲,特别是法国的关系改善之后,很多欠缺的技术都能够从法国获取了。所以,当即就做出决定,彻底改建另外两艘还没有完工的航母。由于“共和国”号当时只完成了40%的建造工程,所以最容易改造,立即就装上了法国的核动力装置,改造成了一艘排水量5万吨,载机60架左右的大型核动力航母。而“人民”号的建造进度已经达到了75%,所以需要改造的地方实在是太多了,因此进度也就落了下来。而看现在海军的动作,大概已经不满足于5万吨的大型航母了,而“人民”号也几乎是推倒从来,所以进度自然就慢了下来!
  所以,当“共和国”号在半年前驶下船台的时候,几乎所有的海试都需要进行一遍,而不能借助“中华”号得到的数据没,这严重的拖后了“共和国”号的服役时间。当然,很多平时存在的问题,在战争紧迫时刻,都不是问题了。而在“共和国”号向高雄前进的时候,舰载机部队简直像疯了一般,每名飞行员每天都至少飞4个架次,抓紧一切时间在熟悉与航母的配合。如果不是因为航空燃料提前半天消耗一空的话,恐怕这些飞行员还真准备直接降落到高雄空军基地去好了。当然,由于其中的主要骨干飞行员是从“中华”号编队中调来的,所以整个载机部队的适应性飞行进展得很顺利,并没有遇到多大的麻烦。
  当舰队一到达高雄港之后,就完全变了个样。而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江骏就满肚子的牢骚了。他还从来没有见过有这么对待航母的事情呢!
  按照总参的意思,以及现在美国与印度手中掌握的情报,“共和国”号即使是再加快训练进度,也无法在3个月内投入战斗了。首先,“共和国”号还有许多的性能没有得到检验,在使用中存在着巨大的风险。其次,航母找不到足够的护航舰艇!如果航母单独作战的话,恐怕连一艘巡洋舰都比不上,光是海下的潜艇就足够解决掉任何一艘航母了。而航母舰队强大的根本是因为有着众多的护航战舰。现在,中国唯一的一艘防空导弹巡洋舰,三艘防空驱逐舰都被分配到了“中华”号航母战斗群去了。而现在剩下的反潜舰艇是不少,但是防空力量明显不够,而印度空军有20多架Tu-22M“逆火”式轰炸机,这可是美国航母的噩梦,就更别说中国的航母舰队了。最后,就是在海军人员的问题上。“中华”号航母虽然配备了2批舰员,但是“中华”号与“共和国”号有着巨大的区别,而且在岸上的那批舰员也需要休息,而一艘航母的作战能力,特别是出动战斗机的效率能够达到多高,这都是依靠海军官兵的素质来决定的。而在这三个限制之下,即使“共和国”号勉强出征,都将没有多少威胁!而正是摸到了美国与印度的这种心理状态,所以总参的计划很大胆,在并没有进入战时状态的时候,就要拿出战时的效率来,创造又一个中国式的奇迹。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29/86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