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春秋(校对)第41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10/861

  从这些方面来看,中日现在的战略态势基本上处于平衡状态,双方的下一个战略重点是在马来半岛上,谁最终控制了马来半岛,基本上就决定了下一阶段战争的进程。但是,从双方的兵力准备上来看,也许双方都难以在马来半岛上占据绝对的优势!
  经过了印度洋海战的失利之后,日本军部对南下作战的战略部署已经不再那么信任了。虽然海军部极力主张在马来半岛上登陆,但是陆军主张在朝鲜半岛上的登陆作战计划已经再次引起了注意。此时,日本部署在苏门答腊岛上的兵力大概5个师团,其中3个是海军陆战队师团,兵力在14万左右。
  同时,中国部署在马来半岛上的兵力只有2个军的兵力,共有12个兵力投送单位,兵力在3.5万左右。另外,还有15万马来西亚国防军。在新加坡,中国部署了两个兵力投送单位,加上新加坡的5万多地面部队。
  可以看出来,双方在这个方向上的兵力都差不多,虽然日本的部队占有一定的素质优势,但是正要攻占马来半岛,也不是那么一件容易的事情!
第四章
血战马来
  马来半岛,位于中南半岛最南端,南面隔柔佛海峡与新加坡相望,而再隔了一道新加坡海峡,就是印度尼西亚的巴淡岛,而这已经在日本的控制之中了。
  中日九州海战结束之后,日本军部又为到底是继续巩固南面的资源生产地区,还是向北进攻朝鲜半岛的事情吵开了。在海战失利之后,日本陆军将领们再次提出应该北上进攻朝鲜半岛,尽快进入中国东北地区的战略计划来。但是,日本海军将领并没有放弃自己的立场,并且表示,中国在稳固了马来半岛之后,将有能力威胁到苏门答腊岛,甚至威胁到整个印度尼西亚群岛,威胁日本在东南亚地区的资源生产地!所以,现在,必须先稳固南面的资源生产基地,这样才能够保证日本的战争供应!
  其实,从日本占领了苏门答腊岛之后,就一直没有放弃过进攻马来群岛的计划。即使是在中日海军印度洋大海战的时候,日本部署在巴淡岛是上的炮兵一直在向新加坡炮击,而且,日本部署在苏门答腊岛及其附近岛屿上的地面兵力达到了15万左右,另外还部署了大量的空中力量。而在实施登陆新加坡与马来半岛之前,就只需要准备充足的登陆器械就可以开展行动了!
  当然,日本海军与陆军之间的不和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作为一个岛国,日本需要一支强大的海军,才能够突破周围海洋的限制,所以,日本海军在历史上的地位是相当重要的。当年,就是日本海军在甲午战争,以及日俄战争中战胜了对方的海军,最终才确立了日本在东亚地区的霸权。但是,同样是作为一个岛国,日本是非常向往大陆的,而在日本邻近的大陆上,都是一些强大的国家,而要想成为一个大陆国家,日本自然需要一支非常强大的陆军,来战胜这些传统大陆强国。当然,日本陆军也一直是对外侵略的急先锋,从19世纪的朝鲜半岛战争,到侵华战争等等,都是日本陆军承担了主要的作战行动。从这点上就能够看出来,日本海军与陆军之间的关系不会好到哪里去,就如同二战中的日本一样,即使到了现在,日本海军与陆军之间的矛盾仍然非常巨大!
  日本海陆军之间的矛盾往往是由各自的战略方向不同,而产生了难以调和的矛盾。而这次的矛盾同样是因此产生的。现在,日本军部内,又因为南进与北上的问题产生了严重的分歧,最终,甚至要闹到战时内阁来解决了!
  很快,日本战时内阁做出了决定,在保证南面生产基地安全的情况下,做好向朝鲜半岛进攻的准备!从表面上来看,陆军主张的北上战略已经占了上风,但是以日本的登陆能力,现在还是以海军南进的战略为主,只是,在完成了稳固东南亚生产基地之后,日本肯定将北上进攻朝鲜半岛了!
  虽然,在日本在这之前,已经通过一系列的登陆行动攻占了整个东南亚群岛,但是,这些东南亚国家的军事力量都不强大,特别是缺乏有效的制海与制空力量,所以,日本的登陆作战并没有遇到多大的困难,一般都是动用的民用商船为登陆部队提供支援,而并非是正规的登陆舰艇!
  其实,从这里就能够看出日本海军的登陆作战能力并不是很强了。在战争爆发之前,日本海军有3个海军陆战队师团,拥有陆战队10万人左右。但是,与之不相匹配的是,日本海军只有3支两栖登陆舰队,拥有的登陆舰艇只能够一次将一个师团送上海滩,而且这还非常勉强,很多物资与装备需要由民用运输船输送!在战争爆发之后,日本造船厂主要是为海军建造新的战舰,而并没有大规模生产登陆舰艇,特别是在菲律宾海战(因为海战发生地点接近菲律宾,因此得名)与印度洋海战之后,日本损失了部分重型战舰之后,必须要得到足够的补充,才能够控制西太平洋到东南亚这么广阔的海域,并且对抗中国海军。因此,现在日本海军的登陆能力并不强大,根本无法满足日本同时在朝鲜半岛与马来半岛上的登陆作战行动!
  就从这点判断,日本只能够先登陆马来半岛,然后将登陆力量北调,才能够进行在朝鲜半岛上的登陆行动。毕竟,马来半岛的战争难度要小一点,而当日本陷入了朝鲜半岛的战争中之后,就很难抽身在别的地区进行登陆行动了。而中国就是根据这一点,判断出了日本下一个进攻方向,并且开始了准备工作。
  日本为了发动在马来半岛上的登陆行动,必须要将所有的登陆能力都集中起来,为此,日本甚至放弃了在关岛上的登陆作战计划,将分配到这一方向上的一支登陆舰队调到了爪哇海,开始为登陆马来半岛的行动做准备!
  11月20日,中国舰队在青岛港完成了补给休整之后,开始南下,准备进入南中国海,为马来半岛上的守军提供侧翼掩护。同时,空军也开始向中南半岛上调遣兵力,加强了在柬埔寨,泰国,缅甸以及越南等四国的空军兵力。当然,中国陆军也在做着紧张的调整部署工作,增加在中南半岛与马来半岛上的兵力!
  其实,相对来讲,中国的兵力部署的问题更加严重。
  首先,中国海军主力舰队才结束了与日本海军的一场大海战,虽然主力战舰,特别是航母的损失并不是很大,但是在经历过这次海战之后,很多战舰都需要维护,特别是战舰上的电子设备,都需要时间来维护。另外,战舰上的官兵也需要时间休息。但是,现在日本明显将在南面开展一次大规模的进攻行动,所以舰队必须要出海,必须要去南海作战。同时,随着日本控制了东南亚地区的岛屿之后,南中国海已经不再安全了,如果出动的舰队规模小了的话,极容易遭到日本空军的打击,因此,中国必须要将主力舰队调往南中国海。这点,也是由马来半岛的重要战略地位确定了的,如果再丢掉马来半岛,失去了克拉运河的话,中国就将失去进入印度洋的通道,同时也失去最重要的石油来源!
  其次,空军的压力也绝对不小,甚至比海军还要大!现在,总参谋部对日本第二轮战略轰炸的计划已经制订了出来,虽然战略轰炸机的数量已经扩充到了220架左右,但是至少要使用近200架战略轰炸机,对日本发动持续不断的战略轰炸,才能够达到总参谋部制订的,在1年之内,挟制住日本战略生产的目标。另外,战术空军也必须从朝鲜半岛,以及济州岛上出发,对日本西南部地区进行轰炸,才能够控制日本的工业生产速度。同时,战术空军还要负责本土的防空作战任务,负责在中南半岛上的防御作战任务。这些,都需要空军投入巨大的力量来完成,而现在,空军仅仅能够向中南半岛上增派250架作战飞机,这已经是空军出动力量的极限了!
  最后,就是陆军兵力上的问题了。虽然确定日本有超过80%的可能将先在马来半岛登陆,因为日本的登陆舰队正在向这个方向集结。但是,日本也有可能利用民间船只,在朝鲜半岛上展开登陆行动的可能性。为此,陆军必须要在东北地区与朝鲜半岛上保留现在的兵力,这正是中国陆军的主力,5个主力军中,至少有3个部署在了这一地区。另外,就是陆军的动员才开始,在恢复了义务兵役制之后,陆军的扩充是最迅速的,但是陆军部队的素质问题也是最严重的,第一批扩充的50万部队至少还需要训练一个月,才能够达到战争需要的素质水平。而现在,虽然已经分三批扩充了至少200万兵力,但是,这200万兵力至少需要到2046年初,才能够让第一批部队上战场,不然送上去也是送死!所以,陆军只能够从国内二线部队中抽调兵力加强中南半岛上的防御力量,而这,最多只能够提供10万部队,勉强能够达到防御作战的需要!
  可以看出来,中国在决定死守马来半岛的时候,困难是非常巨大的,优势并不在中国这一边,但是现实情况,却必须要守住马来半岛,不然,这场战争就将非常危险了!
  中国主力舰队离开青岛港之后,日本立即知道中国正在向南方加强兵力,阻止其在马来半岛上的登陆作战行动。而此时,日本军部又为了到底是先登陆朝鲜半岛,还是先登陆马来半岛的行动发生了争执。
  以当时日本军部主要将领的思想来看,此时,日本在战场上已经不占多少优势了,如果不是控制了冲绳群岛,恐怕中国海军的主力舰队早已经冲出了东海,进入广袤的西太平洋地区了。而且,日本一直对在陆地上挑战中国存在着忌讳,因为中日之间的几场战争中,日本就从来没有在地面上战胜过中国!所以,当日本发现中国正在向中南半岛上增兵的时候,就显得很犹豫了,到底要不要先在中南半岛上登陆呢?
  最后,日本做出了决定,还是按照计划在马来半岛上登陆,因为,中国部署在东北与朝鲜半岛上的兵力至少有20万左右,这里的战斗难度更大,而且靠近中国的核心地区,很容易获得支持。当然,第二次朝鲜战争的惨败,也在日本人心里留下的阴影也起到了一些作用!
  正是日本人犹豫的这几天,耽误了宝贵的时间,对现代化战争来讲,时间就是一切,谁把握了机会,那么胜利就归于谁!当然,日本这种在大战面前犹豫不决的事情也不是第一次了!
  11月25日,在海南岛的榆林完成了补给的舰队离开了港口,沿着越南沿海向南驶去。同时,中国空军开始了对吕宋岛,巴拉望岛等岛屿上日本空军基地的轰炸行动,以掩护舰队南下。
  同日,日本登陆舰队的主力进入了爪哇海,开始接受爪哇岛上的登陆部队,同时,由2艘战列舰,3艘巡洋舰,以及数艘驱逐舰组成的支援舰队到达了邦加岛附近,参加了对新加坡的炮击行动。
  为了配合海军的行动,日本在巴淡岛上的陆军炮兵部队,以及驻苏门答腊岛的空军与远程炮兵也加入到了对新加坡的袭击行动。原本计划参加轰炸行动的,加里曼丹岛上的日本空军部队因为受到了中国舰队与空军的威胁,以及西加里曼丹华人共和国空军与防空部队的阻挠,没有参加这次的行动。
  为了保证登陆行动的成功,日本集结了至少80%的登陆舰艇,准备一次性将一个半师团送上海滩,并且准备了至少2个后备师团,以扩大登陆作战的战果。但是,直到日本开始准备登陆行动的前夕,中国的情报部门都没有搞到日本登陆地点的具体情报。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并没有立即开始部署行动。
  11月27日,中国舰队在绕过了金瓯角之后,进入了泰国湾,并且开始出动战斗机,为新加坡提供空中掩护。同时,中国潜艇部队开始南下,在阿南巴斯群岛南部寻找机会,袭击日本舰队。
  几乎与中国舰队的做法一样,日本也很快将潜艇部队向被部署。但是,这些潜艇担负的任务却并不一样。首先,因为日本的侦察卫星系统一直没有得到恢复,所以大部分的侦察工作必须要由战术兵器来完成,而潜艇就是最主要的侦察工具之一。另外,日本潜艇还担负着跟踪,并且打击中国主力舰队的任务,因为中国舰队进入了泰国湾之后,已经离开了空军战术攻击机的打击范围,只有潜艇能够对其构成威胁了!
  此时,日本仍然持续着对新加坡的炮击与轰炸行动。特别是在两艘战列舰加入了炮击行动之后,新加坡的防御受到了严重打击。很多在战前修建的,以防御巡航导弹为标准修建的防御工事根本无法对抗日本战列舰540毫米主炮炮弹的打击,仅仅2天,就至少有40%的永久地下防御设施被摧毁,这极大的削弱了新加坡的防御能力!
  针对这一情况,当天夜晚,一支有2500人的中国工程兵部队进入了新加坡,开始加强新加坡的防御工事。同时,中国舰队开始南下,准备出工攻击机打击日本支援舰队,以掩护新加坡。同时,驻马来半岛上的中国空军也出动战术空军,打击巴淡岛,苏门答腊岛上的日本炮兵与空军基地。
  为了躲避日本的打击,新加坡那支规模虽然并不大,但是装备精良的海军舰队已经到达了阿南巴斯群岛附近。原本,这支舰队准备加入中国舰队,进行协同行动,但是在这里,他们发现了日本海军潜艇的行动,迅疾停止了北上,按照中新联合司令部的命令,在阿南巴斯群岛附近担负起了反潜作战任务。而这也成为了阻止日本潜艇北上的一条重要反潜战线!
  11月30日,日本登陆舰队开始北上,准备在邦加岛附近集结,为登陆行动做最后的准备。为了配合登陆作战行动,日本海军支援舰队顶着中国海军与空军的攻击,继续向新加坡炮击着。同时,日本空军完成了集结,出动大量战机轰炸了新加坡,以及马来半岛南部的重要军事目标!
  此时,日本集结在这附近的空中兵力至少达到了1200架左右,远远的超过了中国空军与海军战机的总和。而就在这时,中国终于获得了日本登陆作战的具体情报,立即向新加坡增派了3个兵力投送单位,大约8000人的作战部队,并且将重型装备送到新加坡去,准备在这里抵挡住日本的登陆行动。而工兵甚至已经开始在柔佛海峡的几座搭桥上绑上了炸药,准备在危急时刻,随时炸断这几座桥梁,阻止日本人北上的步伐!
  为了减少马来半岛上守军的压力,中国舰队停止了对日本支援舰队的打击行动,开始阻拦从加里曼丹岛上起飞,前去空袭马来半岛的日本战术攻击机群。因为,在苏门答腊岛上,抗日游击队的行动非常频繁,日本在这里的五处空军基地的安全受到了严重的威胁,即使在加强了反游击作战力量之后,日本空军也仅仅在此部署了300架作战飞机,另外在爪哇岛上部署了250架作战飞机,其余的大部分作战飞机都部署在了加里曼丹岛上。所以,封锁住加里曼丹岛上的日本空军,就显得特别的重要了。
  这天,中国海军航空兵与日本空军在阿南巴斯群岛附近空域爆发了这场战役中最大规模的一次空战。双方各出动了200多架作战飞机。中国是要封锁这条空中走廊,而日本却要继续维持这条空中通道。双方的空战直到日落时都没有结束,很明显,这里将决定整场马来半岛战争的胜利归于谁!
  12月3日,日本登陆部队在完成了与支援舰队的协同之后,开始沿苏门答腊岛东部沿海线北上,很快就进入了马六甲海峡,登陆行动即将开始了!
  此时,中国情报部门才发现了一个严重的错误,日本不会在新加坡登陆,因为此时的新加坡,已经完全变成了一个海上堡垒,加上中国驻扎部队的话,至少有15万防御部队,另外还有30多万民兵,日本要想攻占新加坡,将付出巨大的代价,而且无法顺利登陆马来半岛。而根据日本登陆舰队的航线判断,日本的登陆地点是直接选择在了马来半岛上!也就是说,中国情报部门之前收到的情报是错误的,甚至是日本方面故意透露出来麻痹中国的!
  发现了情报方面的错误之后,中南半岛司令部立即对部署进行了调整,驻扎在柔佛海峡附近的4个兵力投送单位立即向西调动,加强从吉隆坡到半岛南端的防御力量。同时,驻扎在克拉运河附近的5个兵力投送单位也开始向南移动,同时,部署在关悼附近的部队也开始向半岛中部移动了!但是,这一切显得太迟了一点,因为此时日本空军已经加强了对马来半岛腹地的轰炸行动,同时,马来半岛上的地形,也决定了这些部队的行动,特别是重型装备的调动并不会很迅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完成!
  为了给地面部队的行动争取到时间,空军集结起了有限的打击力量,开始对日本登陆舰队进行重点打击。同时,海军跟随日本登陆舰队行动的潜艇也参加了阻击行动。按照战区司令部的命令,至少要拖延24小时,让地面部队做好防御工作,但是,这个要求却并不容易达到!空军的打击行动并没有收到多少的效果,因为这时,日本空军已经为登陆舰队提供全程护航了。而马六甲海峡也并不适合进行潜艇作战,水深太浅,机动空间也太小,潜艇只要一发动攻击,就很容易被反潜兵力探测到,而在没有多少逃避空间的情况下,潜艇的危险就非常大了!
  为了拖住日本登陆舰队的行动,至少有40多架攻击机被击落,另外还有2艘参加偷袭行动的潜艇被击沉,另外还有数艘潜艇遭到重创!可以说,这个损失是非常巨大的,但是这也仅仅将日本的登陆时间拖延了不到12个小时,这对新的部署行动是完全不够的!
  12月4日8时,日本登陆舰队在马六甲南面25公里外的海面上开始集结,并且于半个小时之后,放出了第一批登陆部队,这一个团的海军陆战队将负责抢夺滩头阵地,为后面的大部队扫清登陆障碍。
  同时,从两栖攻击舰上起飞的直升机也将至少1个空降团运送到了滩头阵地后方的重要地点。在前面攻占东南亚群岛的作战中,日本已经发现了自己登陆作战的战术已经落后了,特别是在遇到比较顽强的抵抗时,因为无法进行有效的纵深打击,抢滩部队往往遭受到了非常惨重的损失。比如在爪哇岛上的登陆行动,首批登陆的一个团,就损失了85%的兵力!所以,现在日本已经加强了垂直突击力量,以三维系统进攻为主要的登陆作战方式!
  此时,中国方面的兵力调动还没有完成,准备加强到这段海岸线的部队距离日本登陆地点至少还有5个小时的路程,而负责防御的,仅仅是马来西亚一个团的兵力,只有寥寥十多门火炮,还缺乏足够的防空力量,根本就无法抵挡日本的登陆行动!
  到13点的时候,日本方面已经控制,并且扩大了滩头阵地,整个上岸地区的面积已经达到了5平方公里左右,并且向岸上输送了至少2个旅团,大概12000人的兵力。同时,发动垂直突击行动的日本空降部队在损失了200多人之后,已经成功的控制了通往滩头阵地的几个主要交通要道,切断了马来西亚军队的反击与撤退路线。
  在抵抗无望之后,残余的500多名马来西亚官兵放下了武器,向日本军队投降了。而在看到已经无法将日本登陆部队赶下大海之后,前来增援的一个兵力投送单位的中国部队停了下来,并且开始向后撤退,准备在金马士加强防御,阻止日本军队向半岛内陆地区突击。同时,已经到达了吉隆坡的两个兵力投送单位也开始向芙蓉前进,准备在这里阻挡住日本军队北上的行动。
  21点,中日军队在距离金马士大概30公里的地方爆发了战斗。一个日本侦察连被全歼。因为这场战斗,日本方面错误的判断,中国主力部队已经到达了金马士,所以放弃了立即东进的计划,开始在向马六甲进攻。其实,此时,中国在金马士的兵力只有2000人左右,如果日本登陆部队全力突击的话,根本就挡不下来!
  到12月8日前,中日双方之间的战斗并不激烈,虽然防御马六甲的马来西亚军队进行了非常顽强的抵抗,几乎将这座城市变成了堡垒,但是在日本空军的轰炸,以及日本海军的炮击中,这座城市在坚持了3天之后,终于陷落了。防御该城的5000多名马来西亚官兵中,只有178人成功的逃了出来,另外还有20多人做了俘虏,其余的都牺牲了!而日本方面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至少有1500名日本官兵被打死,而最重要的是,这里拖延了日本主力部队进攻的步伐,让其无法按照计划,立即向吉隆坡,或者马来半岛内地发动进攻了!
  当然,在这几天之中,日本的运输舰船已经将2个半师团,大概7万名官兵,以及其重型装备,充足的战斗物资送上了马来半岛。而在控制了马六甲之后,在拥有了港口之后,日本已经能够迅速的向半岛上增兵了!
  同日,中国战区司令部在从新审定了情况之后,决定主动撤离新加坡与马来半岛南部地区。情况很明显,日本已经在苏门答腊岛等地区集结了至少15万兵力,能够在1周时间之内将这些兵力送上马来半岛。同时,日本在控制了马六甲港之后,已经能够迅速的为进攻部队提供援助。此时,中国在半岛上的兵力不到5万,大部分部队还在克拉运河附近构筑防御阵地,就算加上马来西亚以及新加坡的兵力,也因为缺乏重型装备,空中支援力量不足等原因,无法阻挡日本的进攻。所以,在日本还没有完全切断半岛南部的交通线路之前,主动撤出半岛南部,在半岛北部构筑新的防御阵地,这不但能够减少作战压力,同时也能够保存宝贵的有生力量!
  确定了这一计划之后,中国军队开始了这次战略撤退行动,暂定的防御阵地在哥打巴鲁到槟城一线。如果这道防线仍然无法阻挡日本进攻的话,将退至宋卡到加央一线。虽然中国军队开始撤退了,但是大部分的马来西亚军队与新加坡军队都留了下来,一部分军队主动组成了游击队,而另外一部分军队则留下来阻击日本进攻部队,为新防线的构筑争取时间!
  12月10日,日本开始进攻吉隆坡。为了迅速攻占吉隆坡,瓦解马来西亚的抵抗,日本至少集中了2个师团,55000人的兵力。同时,日本参加攻占马来半岛的第4个师团,已经于当天到达马六甲港。同时,运输船只还送来了新一批战争物资!
  吉隆坡的战斗持续了2天,防守该城的8000多名马来西亚的军队在送走了最后一批政府人员之后,也撤离了这座已经无法防守的城市,加入了活动在山区与丛林中的游击队。而12日,到达了哥打巴鲁的马来西亚总统组织了新政府。
  到12月17日,中国已经初步完成了哥打巴鲁到槟城的第一道防线。同时,日本先头部队也按照计划到达了这里,并且发动了进攻行动。
  因为准备并不是很充分,参加防御的中国与马来西亚部队只有1万多人,而日本进攻兵力很快就增加到了2个师团,大概50000人。在艰苦的阻击了日本进攻部队两天之后,第一道防线失守!
  随即,中国军队在加央到宋卡的第二道防线上展开了防御作战。因为这道防线的正面宽度不到50公里,防御方的兵力密度大大增加。虽然防御阵地的修建工作还没有完成,但是仍然有效的阻挡了日本方面的进攻步伐。
  同日,中国调遣到马来半岛上的主力部队通过了克拉运河。但是,这支部队并没有立即南下,而是协助工程兵开始加固克拉运河南面55公里处防御阵地,并且以加坡为核心,构建完善的防御工事。
  此时,可以很明显的看出来,中国在马来半岛上的作战行动基本上是失败了。但是,在南部战场上,马来西亚与新加坡那些转变为游击队的正规部队有力的打击了日本进攻部队的后勤补给线,并且组织起了非常有效的游击行动。而在正面战场上,因为防御部队损失惨重,而且所依托的防御阵地并不坚固,火力支援也不够强大,中国与泰国军队是边打边退,一方面消耗着日本进攻力量,另外一方面也保存了自己的有生力量。当然,最主要的还是拖住了日本进攻的步伐,为后方的防御工作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到2046年1月中旬,日本基本上已经攻克了马来半岛上的所有重要城市,并且将战线推进到了洛坤一线。而到这个时候,日本进攻力量也消耗得差不多了,而中国也在克拉运河南面100公里处构筑了完善的防御阵地。
  1月17日,日本发动了最后一次北上进攻行动,一度将战线推进到了距离万伦20公里的地方。但是,因为缺乏足够的后备部队,也缺乏足够的重型装备,加上后勤保障线加长,后方游击队的袭击一直不断,日本的这次进攻根本就没有收到多大的效果。最终,战线在距离万伦55公里的地方稳定了下来,中日双方的马来半岛战役结束了!
  花了2个多月的时间,日本虽然控制了马来半岛85%以上的地区,但是,这并没有达到日本的战略目的,因为克拉运河仍然在中国的掌握之中!当然,这场战役其实并没有结束,因为在随后的时间中,中日双方的炮兵以及空军一直围绕着克拉运河战斗着。日本是要封锁这条被称为“生命运河”的,中国唯一通往印度洋的重要运河。而中国自然是要保护这条运河,不能失去通往印度洋的唯一通道!
  当然,因为马来半岛的失守,日本已经完全控制了通往印度洋的主要航道,同时稳固了在东南亚群岛上的统治,并且威胁到了整个中南半岛。从这点上来讲,日本的这次战略进攻行动还是成功的,至少,日本能够抽出力量来发动在朝鲜半岛上的登陆行动了!
  从这次战役上来看,中国虽然没有完全失败,至少保住了自己的底线,让克拉运河仍然在自己的控制之中。但是,从整场战役上来看,中国是失败了,而且是开战以来,中国在地面战斗中最惨重的一次失败。而归结原因,首先是中国在马来半岛上的兵力不足,同时马来西亚与新加坡部队的战斗力不强。其次,是中国在情报方面出现了严重的问题,对日本的登陆行动产生了错误的判断。当然,最主要的是,中国此时的战争能力并没有完全发挥出来,而且没有能够夺取完全的制海权,不然日本根本不可能在马来半岛上登陆!但是,不管怎么样,马来半岛上至少拖住了日本10万大军,又为日本这台战争机器增加了不少的负担!
第五章
争夺关岛
  马来半岛之战,多少有点出人意料,因为,根据战前的情况判断,中国不大可能这么迅速的丢掉马来半岛,不然中国部署在中南半岛上的15万大军做什么去了?而且,马来半岛关系到克拉运河的安危,这是中国此时进入印度洋唯一的海上通道。所以,以中国当时的情况,是绝对不容许丢失马来半岛!
  根据后来的多番努力,在调查了中国当时的国家档案之后,已经确认,其实中国在2045年9月份的时候,就已经破解了日本军部当时使用的密码。虽然没有找到关于马来半岛战争的完整档案,但是几乎可以肯定,当时中国高层是明确掌握了日本即将在马来半岛登陆的具体情报的。也就是说,中国是知道日本不会在新加坡登陆,而是在马来半岛直接登陆!这下,也许很多人就要问了,为什么中国不做出相应的战场部署呢?
  说到这个问题,就相当的复杂了,其实最主要的是中国当时在战略层面上的考虑。很明显,如果日本进攻马来半岛的行动受搓的话,肯定将会把主要的作战力量投入到朝鲜半岛方向上。而此时,中国与朝鲜在联合作战的问题上,仍然没有达成完全一致。另外,中国虽然已经掌握了日本的最高级密码,但是这却是最宝贵的资源,如果表现得太露骨的话,那么就很容易引起日本的察觉,让其更换密码,那么中国就再无法掌握日本的具体情报了。
  可以说,中国没有在马来半岛上阻止日本进攻的步伐,目的是非常多的,根本不可能几句话说清楚,而且这也关系到了整场战争中,双方的情报战。当然,事后也证明,中国在退却到万伦一线之后,就再也没有退却,克拉运河虽然受到了日本炮火的威胁,但是一直在中国的掌握之中,中国进入印度洋的通道并没有被封锁。当然,日本也因为占领了马来半岛,战线大大延长,更多的兵力被迫滞留在东南亚,严重的限制了日本在其他方向上的进攻行动。这点,也许比中国丢掉马来半岛更重要!
  当然,马来半岛的战火停息下来的时候,日本军部就开始积极策划进攻朝鲜半岛的作战行动。但是,要重新集中足够的登陆舰艇,支援舰队,以及陆军兵力,这些都需要一定的时间。当然,要让陆海军协同作战,这也需要足够的时间。根据当时日本的情况,至少在2046年5月之前,日本不可能在朝鲜方向上集中起足够的力量来展开进攻行动。特别是其海军战舰在九州海战中损失惨重,新的海军支援舰队必须要时间来重新组建。当然,在中国还无法越过冲绳群岛封锁线之前,日本必须要巩固西太平洋上的防御力量。而这方面的重点,就是攻克中国现在在西太平洋腹地上唯一的据点——关岛!
  从战略上来看,关岛是相当重要的。这里所说的关岛,是指马里亚娜群岛,还包括塞班岛与提尼安岛,以及周围的较小的岛屿。在美国撤出西太平洋地区之后,关岛虽然没有加入同盟国系统,毕竟关岛的位置太敏感了,关系着中,日,澳三国的厉害关系。但是,实质上,关岛已经被中国控制。自2035年起,中国开始扩充在关岛上的海军基地,2037年,关岛将其空军基地租借给中国20年。同时,中国在关岛上建立了一套完善的情报与监视系统。而在战争爆发之前,中国已经完成了关岛军事基地的修建工作,并且在关岛上常驻一支15000人的军队,部署作战飞机80架左右,另外还有2000人的地面部队。当然,关岛军港能够为至少3支航母舰队提供后勤保障与支援工作!
  战争爆发之后,中国想办法将驻关岛的空军战机数量增加到了150架,另外留下了1艘巡洋舰,5艘驱逐舰在关岛。同时,在日本占领宫古群岛之前,中国向关岛输送了一批物资,并且调遣了最后一批地面部队加强关岛的防御。后来,因为日本封锁了中国进入西太平洋腹地的海上通道,特别是在控制了菲律宾北部的岛屿之后,中国已经无法将物资安全的送到关岛去了。所以,此时,中国部署在关岛上的地面部队只有5000人左右,仅仅能够勉强的完成在关岛上的防御工作。
  当然,这不仅仅是中国在关岛方面的实力。因为阿根廷早在中日战争爆发之时,就已经表示将无条件支持中国作战,同时以最快的速度,决定向中国提供军事力量援助。到2045年7月,阿根廷已经完成了派遣军的组建工作,并且于7月底,派出了第一支前往中国作战的部队。这批军队包括7000人的地面军队;一支航母舰队,包括“5月25”号航母,三艘巡洋舰,以及5艘驱逐舰。而这已经是阿根廷能够在第一时间内向中国提供的最大的军事援助了。
  当时,因为日本已经占领了东南亚群岛,所以阿根廷方面准备让这支部队绕道好望角,通过印度洋,最后到达中国。但是,后来中国经过再三权衡之后,还是决定让阿根廷军队先去关岛。按照中国当时的想法,要控制印度洋的制海权并不是问题,即使日本占领了琉球群岛,以及东南亚群岛,也无法实质上威胁到中国沿海地区,因为日本空军缺乏战略轰炸能力,同时日本海军无法在近海地区挑战中国海军!而相对来讲,关岛的位置就显得非常重要了,而中国在关岛上部署的防御力量绝对无法阻挡日本进攻的步伐。如果让这支阿根廷军队加强到关岛去,才是正确的选择!
  10月初,阿根廷舰队以及运输船队到达了关岛,向关岛送去了足够25000地面部队作战3个月的物资。同时,阿根廷也将自己的7000地面部队部署到了北面的塞班岛与提尼安岛上。而那支阿根廷舰队就一直以关岛为中心,负责关岛东面航线的反潜作战。当然,此时中阿军队一直在努力加强关岛以及周围岛屿上的防御力量,准备迎接日本的进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10/86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