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春秋(校对)第73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35/861

  其实,这三天之中,最激烈的战斗发生在空中,而不是地面上!中美空军都认识到,在战役的最后阶段,空军将对战役的最终结果产生很大的影响!美国空军的任务出了为撤退的部队提供足够的空中掩护,并且用远程武器打击追击的中国军队之外,他们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任务,即为被围困的部队空投物资,期望这45000余名美军能够突出包围圈!
  中国空军的任务也很类似,出了继续保持进攻部队上空的制空权,用炸弹与导弹阻止美军撤退之外,他们的另外一个任务就是阻止美军的空投行动,去对付那些没有任何抵抗能力的运输机!
  双方的空中绞杀战进行得相当残酷,美国飞行员在空投行动中表现出了极大的勇气,这让很多中国飞行员都不得不佩服他们的美国同行!在三天的战斗中,美军一共动用了上千架战术与战略运输机,用各种办法向被围困的地面部队投送了上万吨的作战物资。但是这些物资大部分都被中国军队给拦截或者是俘获了,只有很少一部分落到了美军的手里。更严重的是,中国空军几乎全面出动,专门拦截这些极容易对付的美国运输机!三天之中,美军损失了200多架运输机,而这么巨大的损失,也最终迫使美军放弃了不切实际的空中支援行动,也最终放弃了对被围困部队的救援行动!
  当一批批的美军放下武器,走向收容他们的中国军人时,这些美国军人的脸上看不到悲伤,反而能够看出他们大多数人都有一种解脱的感觉!虽然当战俘可耻,但是这却能够让他们永远的脱离战争!现在他们唯一能够指望的就是中国军队能够像他们所宣传的一样,礼貌的对待战俘,而不是将战俘当做奴隶!
  光是收容被俘美军的工作就进行了两天。而这时候,魏明涛也下令让39军停止了追击行动,此时,战线已经推进到了霍耶斯韦达一线。历时一个月又三天的柏林战役结束了!这场战役对整个欧洲战场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而且很多影响甚至波及到了其他的战区。对中美双方来讲,这都是一场艰苦的战斗,但是对结果,双方的感觉却不尽相同!
  从战略的角度来讲,魏明涛没有能够取得他预期所计划的重大胜利,没有能够全歼参战的美国军队!美军先后投入了近30万大军参加这次战役,而实际上,魏明涛的部队只歼灭了15万左右的美军,让另外一半的美军成功的脱离了战斗,摆脱了被消灭的命运!而从战术角度上来看,这绝对是一次伟大的胜利,魏明涛用对手40%的兵力,不但取得了战役的胜利,而且还消灭了比自身还要多的敌人。即使中国军队本身也有着巨大的伤亡,但是这并没有改变胜利的本质!
  当然,尼古拉斯在战术上失败了,但是从战略的角度来讲,柏林战役本身并没有能够改变中美双方在战场上的力量对比,他成功的保存了美军主力部队,虽然很多部队都打得只剩下了一个躯壳,但是建制仍然完整,只需要有一段时间,这些部队就能够恢复战斗力,这也许是尼个拉斯在这场战役中最伟大的“胜利”吧!
  我们不难发现,在兵力不足的情况下,魏明涛能够取得战术上的胜利已经相当的勉强了,而要再想指望他获得战略上的胜利,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更重要的是,魏明涛在战役结束之后没有盲目的扩大进攻,而是理智的选择了巩固胜利果实!这应该是一个非常明智的选择,因为在当时的情况之下,他根本就没有能力扩大战果,能够守住胜利的果实就已经相当的不错了!
  这也是魏明涛所获得的战术胜利中非常罕见的,没有能够在战略上同样取得伟大胜利的一次战斗!作为一名将战略利益放在首位的将领,不知道魏明涛能否接受这个结果。其实,魏明涛当时的指挥策略也一直让人很不理解!既然无法以此获得战略上的胜利,那么魏明涛为什么还要发动这次进攻作战?以往,魏明涛绝对不会为了一点点战术上的利益而动用所有的兵力来进行一次机会并不大,不被看好的战术进攻的!这很难从魏明涛本人的指挥风格上得到答案。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这次战术上的胜利还是成功的,至少他鼓舞了所有欧洲坚持抵抗国家的信心与士气,让所有人都认识到,美军还没有赢得欧洲大陆战争的胜利,中国军队即使在遇到了巨大困难的情况之下,仍然有能力对美军发动致命的一击!当然,从另外一个侧面来看,也许就能够解释魏明涛为什么发动这次进攻战役的原因了!
  当时,中国战略决策层在是否向欧洲增派更多部队的问题上产生了很大的分歧,这是导致第2集团军群无法及时到达欧洲战场的主要原因。而当时很多军事家认为,放弃在欧洲的防御,将防线收缩到土耳其与俄罗斯地区更为有利,这不但能够缩短中国军队的后勤补给路线,同时也能够有更充足的时间来建立新的防线,而在欧洲东部地区的抵抗,只是为了建立新的防线争取到足够的时间!而第5集团军群被派到了中东地区就是这一主张的结果!但是,政治家们却反对这么轻易的放弃欧洲东部地区,因为此时欧洲的局势已经非常不稳定了,如果中国轻易的放弃欧洲东部地区,那么引发的连锁反应是任何人都无法估计的,也许,从这里开始,中国就将由战略主动变成战略被动!因此,已经到达了土耳其的第2集团军群并没有被安排到中东地区的防线上去,也正是政治家意见的影响结果!
  魏明涛发动的柏林战役为这两派人员的争论划上了休止符号。事实证明,在欧洲地区对抗美军是有可能的,只要合理的安排自己的力量,并且抓住美军的薄弱环节,那么照样能够在这个对中国并不太有利的战场上取得胜利,而且是重大的胜利!也就是在柏林战役结束后的第三天,总参谋部同意了魏明涛的要求,让第2集团军群立即通过陆路进入保加利亚,赶往欧洲战场的前线,并且由魏明涛统帅!毫无疑问的,随着第2集团军群的到达,中国在欧洲东部地区的兵力一下子就增加了近2倍,而这必然会极大的改善整个欧洲战场上的局面!
  魏明涛得到的还不仅仅是这一点!54军在英国战场上损失惨重,所以撤下来之后,就被立即调到了敖德萨进行休整,并且补充兵员,恢复战斗力!通过这一个多月的休整与补充,54军基本上恢复了战斗力,虽然大量的新兵还没有完全达到54军的标准与要求,训练工作仍然需要持续一段时间,但是这支部队已经在魏明涛的要求下转移到了明斯克,随时可以赶来增援!而毫无疑问的,54军是39军之外,中国军队中另外一支王牌装甲部队,虽然其装甲兵力的配置没有39军庞大,但是这支带有快速反应部队性质的装甲部队更能够适应高节奏的进攻战斗。所以这更对魏明涛的胃口!
  这些都是柏林战役胜利带来的结果,而得到这些部队加强之后,魏明涛的底气就更足了,虽然新增援部队的抵达还需要一定的时间,但是这已经不是问题的关键,现在,魏明涛需要的已经不再是一次战役上的胜利,而是一次带有战略价值的胜利!但是,在柏林战役刚结束的时候,魏明涛却面临着一个新的问题,即他应该收缩自己防线吗?
  “好无疑问的,美军不会甘心接受这个失败,虽然他们暂时退却了,但是却不代表着美军已经完全失去了战斗力!从空军侦察机发来的图片上看,美军已经准备将德国西部,以及部署在法国的部队派到这边来了,这中间包括了第101空中突击师,第4步兵师,第5骑兵师等等美军主力部队,他们都在法国与德国的战斗中出现了损失,所以进行了一段时间的休整,我们有理由先行,随着这些部队陆续到达,美军会进行反击的,他们必须要用一次胜利来证明自己的实力,让那些欧洲国家动摇的态度改变过来!”
  魏明涛静静的听着参谋人员阐述他们的意见,其实此时魏明涛也很清楚,他们虽然取得了柏林战役的胜利,但这只是中美军队在欧洲战场上全面交锋的开始,最终的胜利仍然没有确定,那他在做出决定的时候就得如履薄冰般的小心谨慎,任何一个微小的错误都将导致灾难性的后果!
  “老魏,你现在怎么想的?”参谋们还在继续发言的时候,甘明强在下面与魏明涛讨论了起来。此时,甘明强已经不再怀疑魏明涛了,当然他有点无法相信获得的胜利,但这就是事实,魏明涛又一次用自己的智慧战胜了对手!
  魏明涛沉思了一下,然后笑着说到:“老甘,你又是怎么想的呢?”
  甘明强看着魏明涛的眼睛,也笑了起来:“看来,我们是想到一块去了!”
  魏明涛放声的笑了起来,正在发言的参谋立即停了下来,惊讶的看着司令官。魏明涛尴尬的笑了下,让参谋继续说下去,而他放低了声音对甘明强说到:“老甘,我们确实是想到一块去了,你认为我们现在的防区范围太大了?”
  甘明强点了点头:“准确的说,应该是我们的战线太长了,而我们现在没有足够的兵力来防御这么长的战线,在后勤补给方面也存在着问题。而孔老总答应增援的部队至少还要半个月才能够完全到达,所以,我认为,应该收缩战线,我们的目的不是占领多大的地区,这没有任何价值,是吧?”
  魏明涛笑了起来,他也是这么想的:“显然,现在我们不应该以占领地区为根本目的,我们还没有那个能力,既然美军不甘心失败,那我们就再摆上他一道!”
  “什么意思?”甘明强一下来了兴趣,现在他觉得,魏明涛只要有了新的想法,那对美军来讲,都将意味着一场新的灾难!
  魏明涛让甘明强把耳朵凑了过来,然后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这听得甘明强是一惊一诧的,但是他很快也笑了起来,并且不断的点头,显然,他也被魏明涛的新计划给吸引住了!
  “这行吗?”甘明强最后问了一句。
  “行不行,做了就知道,而且即使失败了,这对我们没有任何损失吧?这是包赚不赔的买卖,笨蛋才不干!”
  甘明强仔细的思考了一下,然后说到:“好,就这么决定了吧,我立即让参谋部草拟一份计划出来,而部队方面的事情,就由你去做了!”
  “还有总参谋部那边的工作,这次我们不要急着向总参谋部汇报,把行动限制在战区司令部的权力范围之内!”
  “为什么?”甘明强皱了一下眉毛,立即明白了过来,“好吧,就按照你的意思办,这次我们就自己干一场!”
  得到了参谋长的支持之后,魏明涛觉得整个行动都顺利多了,至少在参谋部内,他不用担心受到别人的反对了,而那些部队指挥官的工作根本就不需要做,在他们眼里,魏明涛的任何决定都没有错!可以说,此刻魏明涛的感觉是最为轻松的,大半年下来,这大概是他头一次能够做在司令官的位置上有这种轻松的感觉吧!
  相反,此时尼古拉斯就没有魏明涛那么的轻松了。其实从整场战役上来看,尼古拉斯的表现并没有太多的失误,而且他稳重的战术让他最终把主力部队都撤了下来,保存了美军的战斗力。而失败的原因主要还是因为中国军队太强大了,而且尼古拉斯手里的军队参差不齐,给对手留下了太多的机会!但是,对尼古拉斯来讲,失败却不能够推卸到别人的身上去,他是战区司令官,那就得承担失败的苦果。而对美国政府来讲,如果不是没有更好的接替人选的话,恐怕尼古拉斯早就已经被撤消掉美军欧洲战区司令官的职务了!
  各方面的指责让尼古拉斯几乎快要崩溃了,如果不是职责所在,他也许会主动的提出辞职的申请,但是现在尼古拉斯非常清楚,如果换上别的将领,也许会在魏明涛的手里输得更惨,所以他必须要顶住各方面的压力,继续坚持在自己的岗位上,而且他相信自己能够获得胜利,因为一次战术上的失败,并不足以改变整个战场的局面,他还有足够的本钱,来挽回这次失败的损失!
  美国政府方面施加的压力是让尼古拉斯最为受不了的事情。他可以将德国政府的那些指责当做耳边风,根本不用在乎德国人说什么,他们在这次战斗中没有发挥一点作用,那就没有指责别人的权力,但是,尼古拉斯绝对不能够将来自自己政府的指责当做耳边风,虽然政府是从政治的角度来考虑战役胜负问题的,但是政治最终必然会对军队产生影响,如果军队无法满足政治目的与需要的话,那么战争又有什么意义呢?
  而最让尼古拉斯感到受不了的是,很多将军都在指责他的指挥行为,甚至抓住了几次失误来批判他。但是,又有什么人在当时知道什么才是正确的决策呢?做事后诸葛亮,谁都有那个本事,但是在实际的情况下,也许那些指责他的将军们并不会表现得更好吧!
  当然,尼古拉斯也很清楚,其实他只需要获得一次胜利,必须要战胜中国军队,那么这些指责都会消失得无影无踪。美国人就这么现实,他们要的是结果,而不会太在乎过程,不管过程多么的糟糕与艰难,只要取得了让他们满意的结果,那就行了!
  当尼古拉斯认清这一点之后也明白他下一步应该做什么了。中国军队虽然取得了胜利,但那仅仅是暂时的胜利,中国军队的兵力决定了他们无法让这样的胜利继续下去,甚至要想维持现在的胜利都非常困难!即使,中国方面已经开始向欧洲战区大举增兵,但是其他主力部队的到达是需要一定时间的,所以他仍然有机会在更多的中国军队投入战斗之前,寻找机会发动一次反击,而后面到底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尼古拉斯也不清楚,他只能把握住眼前的机会!
  尼古拉斯迅速的发现了中国军队的缺陷,即漫长的战线,让中国军队无法在整条防线上保持完整的防御力量。虽然中国军队已经开始收缩防线,意识到了这种漫长的防线对他们没有任何的帮助,但是毫无疑问的,他们调整防线需要一段时间,而且在调整防线的时候必然会暴露出破绽来!这就是尼古拉斯必须要抓住的机会!
  为了能够确保反击作战的胜利,而且也证明了尼古拉斯对魏明涛这个厉害对手的高度重视,他几乎将美军部署在欧洲战场上的所有精锐部队都集中到了柏林附近的战场上来。显然,此时尼古拉斯已经把他原先向南进攻的计划抛到了脑后去,他的目的只有一个,在倒下的战场上爬起来,用一次胜利证明他不比魏明涛差,美军也不比中国军队差!这样的行动,到挺符合西方人的性格!
  其实,现在很多人都认为,尼古拉斯当时带有报复性质的进攻并没有任何实际意义,如果他们能够趁中国军队调动不灵活的时机,抓住向南进攻的机会,那么他还能够取得更大的胜利,当然,这是不能假设的,尼古拉斯并没有能够把握住这个机会!
第十五章
消耗机器
  战争本身就是破坏与消耗,人类社会累积了数十年,甚至是数百年的财富,往往就在一场战争中被完全摧毁与消耗掉了。而且这也是战争的一大规模,往往当社会的财富积累到一定限度的时候,就会爆发一场大规模的战争,而结果是财富被消耗掉,人类社会重新开始累积更多的财富,为一次战争的消耗做准备!
  战争的消耗并不仅仅指物质上的财富,很多的时候,这甚至代表了生命的消耗!战争的伤亡是非常巨大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交战各国损失了2000多万军名,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这一伤亡数字已经突破了一亿人!很明显的,一场世界大战带来的伤亡比任何一场瘟疫带来的死亡更加的恐怖!而在战斗中,士兵的大量消耗,也是再所难免的事情,即使是在高度现代化的战争中,打击对方的有生力量,仍然是瓦解对方军队战斗力最有效的办法,所以,当战争进入到了胶着状态的时候,军人的消耗,就成为了双方实力比拼的必然结果!
  在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前三年中,所有参战国家的军民伤亡数字已经达到了5500万!这其中,俄罗斯的损失最为惨重,在俄罗斯参战的两年半时间中,一共损失了近2000万军民!而中国的损失则排在了第二的位置上,这主要是日本地区叛乱带来的!美国的伤亡反而不是很大,只有300多万军队的损失,而国内平民损失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而实际上,中美战场上的伤亡都不是很大,直到欧洲战争爆发,中美军队才算真正的打到了一起,从这个时候开始,中美军队的伤亡就开始呈直线上升了!
  柏林战役中,美军的伤亡其实并不大,被歼灭的大多数美军都是被俘虏的,而不是阵亡!但是,这还仅仅是一个开始而已。特别是当双方都全面投入了战斗,当投降的士兵越来越少的时候,也许,只有将敌人消灭掉,才能够最终解决问题!
  尼古拉斯这次投入的全是美军的精锐部队,包括第1装甲师(部分,其中部分在柏林战役中损失巨大的部队没有参加行动),第3机械化步兵师(该师在柏林战役后期参战,损失不大,并且得到了及时的补充),第4步兵师,第5骑兵师,第87空降师(该师也参加了柏林战役,但是作用不大,损失也不大,基本上保持了完整的战斗力),第101空中突击师。仅仅这6个师的兵力就超过了15万,另外还有5个新编师,5个国民警卫队师,总参战兵力达到了35万!
  这绝对算得上是一次大规模的作战行动了,而且德国方面为了解除柏林受到的威胁,以及恢复德军的士气,也派遣了至少20万地面部队协助美军作战,虽然这些德军基本上不参加一线战斗(尼古拉斯对德军的战斗力非常的怀疑,所以他根本就没有让这些德军参加前线的战斗),但是却能够在后方为美军提供掩护,并且承担了相当大一部分的后勤保障工作,这也变相的增强了美军的战斗力!
  但是,尼古拉斯并没有得到他所有想得到的东西,并没有能够为进攻集中起最重要的力量,即他没有一支强大的空军来支持这次的作战行动!
  在柏林战役中,中美双方的空中力量打了个平手,谁也奈何不了谁,而且并没有形成空中决战,双方的空中力量都是辅助性质的。但是,随着柏林战役结束,中国方面迅速的增强了部署在欧洲地区的空中力量,其中配合第2集团军群作战的航空队已经先一步从土耳其转移到了波兰与罗马尼亚。相对于陆军部队来讲,空军的转移速度就要快很多了,虽然一支庞大的空中部队也有大量的后勤保障设施,这些设备基本上都需要依靠空运送到战区去,但是这绝对比陆军的转移快很多!所以,在第2集团军群的地面部队还没有到达东欧战区的时候,配合它作战的航空部队则已经到达了为他们准备的空军基地,已经能够投入到新的战斗中去了!
  相反,尼古拉斯就没有这么幸运了。美国空军司令部只同意为他补充柏林战役中的损失,而并没有答应为他增援更多的空中力量!而且,就连补充损失的那一部分也没有能够及时到达!此消彼长之下,尼古拉斯恐怕就再也没有那么好的机会确立自己的空中优势了!而在没有空中优势的情况下,恐怕美军的表现就更加的糟糕了,毕竟相对来讲,美军地面部队更加依赖空中优势,其独立作战的能力非常值得怀疑!
  当然,从21世纪初的情况来看,可以说,美国陆军是最为依赖空中支援的陆军了。虽然我们不可否认当时美国陆军的强大,但是这种强大,有很大的程度是建立在其强大的空军基础之上的,而美国陆军本身的战斗力又能如何呢?这样的情况即使到了第三次世界大战的时候仍然没有太多的改变,因为在一百年来,美国并没有经历过大规模战争,而他所参加的地区局部战争对陆军独立作战的要求并不高,其强大的空军能够为陆军提供源源不断的支援!但是,在大规模的战争中,陆军如果没有独立作战能力,还会打得那么轻松吗?
  美国陆军的单独作战能力到底有多糟糕,我们这里可以用一些数据来说明(括号中的为中国陆军同等规模编制时的配置情况)。以第1装甲师为例,从编制规模上看,美军第1装甲师与中国38军非常相似,人员也相差无几。而在第1装甲师中,一个独立坦克旅有350辆主战坦克(38军坦克旅的坦克数量是420辆),机械化步兵旅中有坦克120辆(150辆),步兵战车380辆,骑兵战车120辆,合计500辆(650辆),支援炮兵旅有自行火炮180门(360门,其中80门火箭炮)。从这个对比数字上就能够看出来,美军的第1装甲师虽然在人员上一点都不比38军少,但是其编制规模却小了很多。这一方面说明美军重视后勤保障工作,因为在后勤保障人员方面,其比例高于38军,另外一方面就是美军重视其他兵种的建设,比如电子战部队,侦察部队的份额都要比38军高!但是,可以明显得看出来,第1装甲师在支援火力方面的配置要比38军低多了,特别是缺乏火炮,这就决定了第1装甲师的独立作战能力!
  可以想象,第1装甲师作为美军中最强悍的重装甲部队,竟然是这么个样子,那么其他的美军地面装甲部队会是一个什么样子呢?而问题还不仅仅在这一个方面,美军的轻型突击部队与中国的轻型突击部队在作战使用上几乎是一样的,但是在编制上却有着巨大的差别!第101空中突击师是美军最为强大的低空突击部队了,甚至算得上是所有国家低空突击部队的老祖宗!但是,101空中突击师仅仅装备了120门105毫米轻型火炮!相应的,中国的40军至少配备了120门155毫米牵引式火炮,180余门105毫米火炮。而42军的火力配置在得到加强之后还超过了这一数字!
  从这些数字上可以明显的看出来,即使是在第三次世界大战中,美军仍然不重视陆军部队的独立战斗能力,其主要的火力支援手段仍然是空军,而并非自身的炮兵部队!从历史上来看,美军一直就不太重视炮兵的作用,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陆军自身火力就比较弱,但是,到了战况空前惨烈的第三次世界大战时,美国陆军仍然能够指望得到足够的空中支援吗?
  作为美国将领,尼古拉斯将军其实早就意识到了这一点,特别是他在主张加强装甲部队的时候,就已经发现,其他各国的装甲部队都有着非常顽强的独立作战能力。不说跟中国陆军比,就算是与俄罗斯陆军,以及欧洲国家的陆军相比,美国陆军在单独战斗能力方面都算得上是非常的糟糕了!但是,他却无力改变这一现实,因为这不仅仅是陆军的问题,这其中还涉及到了各军种利益冲突的问题!
  很明显的,如果陆军要加强独立作战能力,配备更多的炮兵部队的话,那就会对空军的生存产生威胁!一个威胁是经费上的,如果给每支地面部队都配备如同中国陆军那么强大的炮兵部队的话,那么美军至少要花上数千亿的经费来加强陆军,而这些军费也只能通过削减其他军种的经费来提供!而这就必然会削减空军与海军的经费,这自然就要受到空军与海军的反对了。二是陆军增强了独立作战能力之后,那么空军做什么?空军的一个主要任务就是支持陆军作战,那空军没有这项任务之后,编制必然要缩小,那么空军的地位也就要降低了!
  看得出来,美国陆军将领即使早就已经认识到了自身的不足,但是因为军种之间的利益关系,他们对此是无能为力的,根本就无法改变这一现状!更可悲的是,第三次世界大战已经证明,陆军的独立作战能力对获得胜利有着至关重要作用,任何一支缺乏独立作战能力的陆军都不可能在战场上取得巨大的胜利!中俄战争就是一个鲜活的例证,虽然在这场战争中,中国空军承担起了大部分的打击任务,但是因为中国陆军有着强大的独立作战能力,所以空军能够更有效的发挥自身的远程打击能力,将力量集中于摧毁俄罗斯后方目标,远程轰炸,以及战略轰炸上,而前线的战斗几乎都是由陆军单独完成的。这不但没有威胁到空军的生存,反而让空军能够用更有效的方式来打击敌人,而不是将自己的力量限制在前线战场上!可以说,一支强大的,战斗力强悍的陆军对获得胜利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尼古拉斯既然无力改变这一状况,自然只能够用有限的力量来达到自己的目的了。在这种局面下,尼古拉斯唯一能够做的就是将有限的炮兵集中起来使用,力求在局部战场上取得火力优势,当然,从一开始,尼古拉斯就没有指望能够得到空军的支持,在中国空军继续增强实力的情况下,他们能够自保就已经非常不错了,还怎么谈得上对陆军提供支援呢!
  为了报一箭之仇,尼古拉斯决定反击,他的反击方向就是柏林,趁中国军队立足未稳之机,一举夺回丢失的地区,并且投入精锐部队,击溃中国军队,取得反击战役的胜利!尼古拉斯知道中国军队也有惨重的伤亡,所以其抵抗不会太顽强,但是从谨慎的角度考虑,尼古拉斯将这次的反击目标确定得非常的有限,他并不希望达到什么战略目的,仅仅只是为了夺回被中国军队占领的地区,那么他就已经完成任务了!
  显然,尼古拉斯已经失去了才登陆欧洲时的那股锐气,而他的保守思想已经占了上风。对一名擅长防御,同时非常谨慎小心,力求稳重的将领来讲,这种有限的反击计划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如果换个角度的话,让魏明涛来决定这场反击作战的计划,他肯定不仅仅是要夺回丢失的地区,更主要的是要歼灭对方的部队,并且进行大反攻,以此达到更高的目的!但是尼古拉斯没有这样的计划,可以说,从一开始,尼古拉斯的反击计划就因为太保守,注定了不可能获得重大胜利!
  这是一个自欺欺人的计划,尼古拉斯要的是一次有限的胜利,以此来平息那些指责的声音,而这也许是美国军人内心的骄傲所导致的必然结果。但是,从一个公正的角度来看,任何一名军人都不应该出现这样的思想,因为这是一种非常危险的思想!军人作战,不是为自己在战斗,而是在为自己的国家与民族在战斗,那么个人的利益在战争中的重要性就微乎其微了,为了能够保护国家利益,扞卫民族尊严,军人应该将国家与民族的利益放到最高的位置上,为了这两样利益,牺牲点个人利益又算得了什么呢?如果尼古拉斯早点明白这一层道理,将个人的荣辱放到一边,从总体的战略利益出发考虑的话,那么他绝对不会进行这次的反击行动,因为这注定了不会有太大的价值,这只是一快鸡肋。他应该将手里有限的兵力投入到新的战略进攻中去,趁中国军队南方空虚,他不但可以用手里强大的部队在南面突破奥地利的防线,控制这块中欧的战略要冲,还可以从波兰南方发动突击,来一次战略大迂回,将中国军队包围在波兰西北面,同时威胁到匈牙利与罗马尼亚,在欧洲战场上再前进一步,迫使中国放弃波兰,捷克与斯洛伐克,将防线退到罗马尼亚与白俄罗斯一线!而这样的进攻行动成功的机会更大一些,到时候,美国在欧洲战场上占据的优势也将更加的明显!
  非常遗憾,尼古拉斯似乎从来就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此时他心里想到的仅仅是复仇,用一次唾手可得的胜利来洗刷自己身上的耻辱,以此来证明他的能力!但是话说回来,他的这种复仇心理极容易被对手所掌握,而当自己的战役意图都已经暴露无遗的时候,那么反击行动还有可能取得胜利吗?
  可以说,这就是魏明涛充分理解对手性格的一点了。魏明涛正是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才很肯定的判断尼古拉斯会进行一次报复性的反击行动。事情也正朝这个方向发展着。而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可想,尼古拉斯的反击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结果!
  美军的反击准备时间并不长,这与尼古拉斯确定的有限目标相吻合,他计划用不到一周的时间来完成这次反击行动,所以也不需要做太多的战前准备工作,但是这名自负很高的美国将军并没有认识到,这次战役(准确的说,还算不上是一次单独的战役,所以中国方面没有将其作为单独的战役而列出来,而是把它算到了下一场战役之中)所需要的时间远远不止一周,因为魏明涛就不是一个甘心被动防御的将领,既然他已经有了足够的力量,那为什么还要防御,而不主动进攻呢?当然,如果防御是为了能够获得更好的进攻机会,那么魏明涛也不会介意先防御,后进攻的安排!
  与典型的突击进攻战役非常相似,这次尼古拉斯用了最正统,当然也是最有效的方法组织进攻。地面上,进行突击的是第1装甲师与第5骑兵师的坦克部队,而第4步兵师与第3机械化步兵师则负责掩护进攻部队的两翼,第101空中突击师负责为进攻部队开辟地面通道,而第87空降师与第5骑兵师的部分部队则充当战役预备队。
  非常明确的联合进攻行动,这与魏明涛在俄罗斯战场上打的每次进攻战役几乎没有什么区别。低空突击部队负责清理障碍,地面坦克部队则负责碾碎敌人的防线,步兵从两翼负责包抄,最终达到突击包围敌军的目的!这是非常简单的战术进攻方式,但是往往最简单的战术就是最有效的战术,任何复杂了的战术,最终都将导致指挥上的问题,所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任何一位指挥官都会选择更简单的,步骤更少的进攻战术,而不是复杂的战术!但是,这种简单战术却有一个先决条件,即进攻一方的实力要远远的超过防御的一方,至少在火力压制方面要超过防御者!
  在俄罗斯战场上,魏明涛经常采用这一战术,而他当时最大的优势就是拥有俄军无法抵抗的强大火力!但是这次,尼古拉斯有这一优势吗?虽然可以明显的看出来,尼古拉斯已经从中俄战争中学到了很多东西,但是他学到的仅仅是一些皮毛而已,如果仅仅想依靠兵力优势,而不是更有代表性的火力优势,就想通过这种常规战术取得胜利的话,那么只能够证明,尼古拉斯不是一个好学生,或者说,他还算不上是一名优秀的将领!
  当前线部队告急信号如同雪片般的飞来时,魏明涛却得意的笑了起来,美军的情况他已经通过侦察与情报系统掌握得非常的透彻,而且他也明白美军的弱点在哪。此时,魏明涛并不担心前线的情况,他已经在考虑更长远的计划了!
  “老魏,该让部队撤下来了!”甘明强这次无条件的支持了魏明涛的决定,作为一名军人,他当然也渴望得到更辉煌的胜利,而魏明涛已经用实力证明,他有能力获得胜利,而这次美军主动发动进攻,那就已经为中国军人打开了另外一扇通往胜利的大门!
  魏明涛看了下手表,战斗已经打了12个小时了,虽然前线部队很顽强,但是可以想象,这些编制不完整,而且已经十分疲惫的军队会是个什么情况!他郑重的点了点头,说到:“好吧,让36军按照预先计划缓慢撤退,39军组织新的防线!”命令迅速的传达了下去,接着,魏明涛追问了一句:“42军的情况怎么样了?”
  甘明强愣了一下,然后马上说到:“42军经过这两天的休整与动员,基本上恢复了完整的战斗力,他们的士气很高,而且知道这次将打主力,官兵们都很兴奋,齐飞肯定已经让部队进入战备状态了!”
  “打电话确认一下!”
  一名参谋迅速的接通了42军的电话,然后确认了42军的状况。确实,在柏林战役中,42军基本上充当的是一个配角,这虽然是轻型部队在正规战役中的正常地位,但是齐飞却对此很不满足,所以这次听说他们将打主力,感到非常的兴奋,在美军刚刚发动进攻的时候,他就让全军处于待命状态了。
  “很好,告诉齐飞,他们应该抓紧时间休息,不要把战士们搞得太疲惫了,至少12个小时之内他们是不会有作战任务的。但是,我要求他们必须进入4级战备,只要能够在接到命令之后2个小时之内投入战斗就行了!”
  甘明强点了点头,这次是他亲自向齐飞下达的命令,因为这确实有点让人难以接受,对士气也有一定的影响。但是,魏明涛的计划中,反击的时间还必须要延迟一些,不然反击就不会有任何的效果了。
  前线的战况非常的激烈,36军就如同冷兵器时代的重步兵方阵一样,坚固的防御没有给对手任何的机会,即使向他们发动进攻的是以突击能力出名的美军装甲部队,而且还有美军最优秀的低空突击部队。但是,美军的突击并没有收到太大的效果。36军边战边退,一直保持着整齐的战线,没有给美军任何突破的机会。而38军(只有大概一个旅的兵力,毕竟38军在柏林战役中损失相当的惨重,现在这个旅也划到了36军内,由36军统一指挥)则在36军的后方作为机动部队,打击那些向纵深突击的美军低空突击部队。
  战斗打了还不到20个小时,尼古拉斯就已经发现了问题,这至少证明他在战场判断方面确实有一定的能力,毕竟他在柏林战役期间,对战场的判断也比较准确!照现在这个样子打下去,他根本无法取得任何突破,中国军队的防线非常稳固,而且有意识的向后缓慢撤退。而且,到现在为止,中国方面还没有投入他们的主力部队,在前面担任阻击的仅仅是一支步兵部队!这更让尼古拉斯感到担心了,难道对手又在准备发动反击吗?
  最终,尼古拉斯决定让两翼的步兵加速前进,向36军的侧后方进行包抄,以求先合围这支部队,就算中国的主力军团还没有出动,尼古拉斯都决定先吃掉36军,用最快的速度消灭掉这支步兵部队,然后再寻找中国军队进行决战!但是,尼古拉斯也给自己留了一手。第1装甲师的主力全都停止了进攻,而且两支侧翼运动的步兵部队也没有完全出动。显然,尼古拉斯这次想围点打援,通过包围36军,迫使中国主力军团出战,然后与其决战!但是,尼古拉斯在重点保存兵力的同时,他还有能力实现快速突破吗?
  美军向两翼的运动没有让魏明涛感到恐惧,反而让他看到了机会!战斗进行了24小时之后,等得有点不耐烦的42军终于收到了出发的命令,这次,他们的任务不再是为地面部队开辟进攻通道,而是单独的执行打击任务!虽然,这都是低空突击部队的主要任务,但是相对来讲,任何一名42军的官兵都更希望执行单独的打击任务,因为这更能够体现出42军由低空突击部队转型为低空打击部队之后的巨大改变,以及42军的强大战斗力。当然,更主要的是,在这一类的战斗中,42军是名副其实的主力,而这能够让官兵产生荣誉感!
  当42军投入战斗之后,美军的日子就没有那么好过了。在欧洲战场上,美军多次栽倒在42军的手里,其中在法国的阻击战中,42军就重创了第4步兵师,让这支美军主力部队在法国整整休整了3个月,才恢复了战斗力。而在德国西部地区的战斗中,42军的迅猛行动让美军的多支部队都吃了苦头。现在,老仇家又在战场上遭遇了,那打起来自然非常的激烈!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35/86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