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春秋(校对)第73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36/861

  尼古拉斯的计划完全落空,他的两翼迂回行动不但没有能够突破中国军队的防线,而且投入的部队还进退两难。进,没有这个能力,而退的话,则必须要提防着对方的反击!42军的反击速度超过了美军的想象,他们根本就不敢大踏步的后退,而缓慢的撤退,却导致美军两翼陷入了瘫痪之中!这一来,尼古拉斯不但失去了灵活的步兵部队,而且还必须要回到正面战场上来,不得不将第1装甲师的主力都派上了战场,再次争取在正面战场上形成突破!
  可以说,从一开始,尼古拉斯就犯了错误,而等到战役进入到了高潮时,想要修改这一错误已经不太可能了!当各部队的伤亡数字急剧上升的时候,尼古拉斯有点坚持不住了,即使他手里还握有足足8个师的预备队,即使这些部队都是二流军团,但是以规模来看,仍然有很大的战斗力,尼古拉斯却对进攻不再抱太大的希望,他甚至开始怀疑,中国方面是不是又开发出了什么新的药物,可以让部队的官兵成倍的提高战斗力,不然的话,他们怎么可能那么的顽强!
  药物是辅助性的,而能够让中国军人在战场上保持顽强战斗状态的是他们的精神力量,是军人为了国家与民族的利益,为了自身的荣誉,所发挥出来的超越了常人所能理解的精神力量!而这就是所谓的士气,即使是在现代化战争中,士气仍然是战场上的决定性因素之一!中国军队从来就没有缺乏过士气,而美国将领也许永远都无法理解,精神力量对士兵来讲,有着多么巨大的影响!
  美军放慢了进攻的速度,他们还没有失去希望,尼古拉斯只需要达到有限的胜利目标就足够了,所以他完全可以依靠缓慢的推进来达到这一目的,即使,这注定了会导致巨大的伤亡,但是只要能够达到目的,那么一点伤亡算得了什么呢?
  因为双方投入的都是精锐部队,所以战斗打得异常的激烈。在柏林战役中,大部分美军其实是在被围困之后,因为失去了作战能力而投降的,伤亡数字反而不是很大。但是,这次却完全不一样了,美国军人也有自己的荣誉感,而且这一直是支持美国军人坚持战斗的主要精神动力。中国军人也有他们的荣誉感,所以当两支都不愿意屈服的军队对撞的时候,那么只能够用最血腥的方式来决出胜负!
  可以说,这是中美军队在欧洲战场上血腥战斗的开始。在前面三天的战斗中,美军就阵亡官兵2500余人,伤近万人,而36军也出现了1000多名阵亡将士,负伤的士兵更是不计其数!而这还仅仅是开始之后的三天战斗而已!
  36军在前线坚持了一周,终于成功的退到了39军重新建立的防线上,接着,就轮到39军披挂上阵了。而这时候,战斗才达到高潮。39军不是步兵部队,所以不会进行阵地防御,而是利用其优越的战术机动能力,在战场上与美军打起了对攻战!
  可以说,这是整个欧洲战争期间最为精彩的一场对攻战,双方投入的都是最为精锐的部队,而且都采用了最为正统的战术,由地面的装甲部队与空中的突击部队配合行动,在5500平方公里的范围之内打了一场漂亮的战斗,而这也写进了后来的所有军事教科书中,其战役的经典性,绝对不亚于在俄罗斯库尔斯克的坦克战,在夏威夷群岛的登陆战,以及中美双方在澳大利亚的联合作战!
  双方在这普雷河大转弯处,围绕着贝斯科进行的这场大规模战术机动战斗打了整整四天,这是装甲兵与低空突击部队表演自己能力的96小时。这也是最为血腥的四天时间!在这四天中,双方共阵亡官兵12000余人,而收容的俘虏竟然还不到1000人!
  从这点完全看得出来,中美军队都在拼命了,没有人投降,即使是战斗到最后的一刻,双方都很少有官兵投降,双方的目标都是获得最后的胜利,即使通往胜利之路是要用鲜血与生命来铺造的,但是这也没有让双方感到畏惧!
  一周之内,双方阵亡官兵超过了15000人,平均每天阵亡人数超过2000人,而在整个欧洲战争期间,平均每天阵亡官兵人数才200人!可见,这场战斗有多么的激烈!
  尼古拉斯在一周之后投入了他的预备队,此时他已经看到了胜利,觉得自己离胜利只有一步之遥远了,虽然巨大的伤亡,让他背负上了更沉重的负担,但是尼古拉斯相信,只要他获得了胜利,那么所有的指责都将变成赞扬,而他又将重新恢复在军队中的威望与声誉,他要的就是胜利,即使付出的代价再巨大,他也要得到胜利!
  魏明涛也在这个时候看到了希望,虽然他的预备队还远远没有到达,但是魏明涛并不需要太多的预备队,撤下来的36军以及38军一部经过了4天的休整,已经恢复了战斗力,这就是他的预备队。既然美军摆出了要拼命的架势来,那么他们的破绽也就露了出来,而这就是魏明涛所等待的机会!
  战斗打了一周,双方的指挥官都感觉到自己掌握了战局的发展,都准备将最后一份力量用上来,以此夺取最终的胜利。但是,谁更有把握一点呢?也许,在战役没有结束之前,谁也无法肯定。但是,从此时双方空军的表现就完全看得出来,胜利的天平正在向中国军队一方倾斜!
  当然,这场血腥的战斗还远没有结束,就在美军进攻打得正酣的时候,一个更庞大的战役计划已经在魏明涛的脑袋中形成了,也许,这只是一场新战役的预演吧!
第十六章
空中骄子
  这本书中,对空军在第三次世界大战中的作用没有做重点介绍,其实不管是在陆战场,还是在海战场上,空军的重要性一点都不亚于陆军与海军。即使,在整个战场上,空军更多的是在配合陆海两军作战,但是空军绝对是整个战争的真正主宰者!纵观所有的战役,取得胜利的一方都具有空中优势,至少不会在将制空权交给对手!这就是空军的巨大作用,即使陆军与海军的表现再为光彩与辉煌,但是失去了空军的支持,那么陆海两军永远都无法赢得胜利!
  现代化战争最大的特点就是各大军种联合作战,利用各自的优势确保战场优势,并且以此获得最终的胜利!在低烈度的局部战争中,空军的地位无疑是最重要的,而且多次实战已经证明,即使是没有陆海军的参与,依靠强大的空中打击力量,来摧毁敌人的抵抗能力,军事基础设施,乃至国家的基础设施,最终迫使敌人投降,这仍然可以取得胜利!可以说,空军的发展,已经在极大的程度上改变了战争的面貌。但是,空军能够起到决定作用的仅仅是局部战争,而在全球化的世界大战中,如果仅仅依靠空军就想获得胜利的话,那就绝对是个错误的决定了!
  当然,中美双方都非常重视空军的建设。第三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前,中国军费中的近1/3都分配给了空军,其得到的军费仅仅排在海军之后。而美国空军得到的军费比例也非常近似。从这就看得出来,空军的重要性有多么重要了!而在兵力比例方面,中国空军的兵力占到了中国总兵力的30%,其人员规模超过了海军,排在陆军之后。而美国空军的人员则达到了32%,仅排在海军之后。从这些方面都看得出来,在第三次世界大战之前,双方都非常重视空军的建设。但是,在面对即将爆发的第三次世界大战的时候,中美两国对空军的发展态度却截然不同!
  在21世纪,中国的迅速扩张,决定了中国所经历的地区性战争最多,这一方面让全世界都认为中国是一个扩张型的国家,同时也让中国背上了沉重的军费负担。但是,同样的,经过了大量的局部战争,中国军队也得了最多的锻炼,而中国的将军们则通过这些战争总结出了更多的经验。比如,从21世纪中叶开始,中国的军事改革就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而且对其他国家的军事改革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即使是美国这类的超级大国,在很大的程度上依然参照了中国的军事改革,来为自己的武装力量发展制订计划!
  在第三次世界大战之前,中国所做的军事准备是非常充足的,而其中有一点让人很不理解,即中国在此时降低了空军的地位,反而提高了一直不被看好的陆军的地位!在大部分人的眼里,陆军是夕阳军种,在多次局部战争中甚至没有发挥一点作用!相反,空军则正处与壮年时期,强大的空军是任何一场局部战争获得胜利的保障!但是,中国却倒行逆施,把军事力量中最强大的打击力量削弱了,反而去加强没有多少希望的陆军!这从当时中国将几位战区司令官都换成了陆军将领,同时加强了对陆军的投入,陆军换装的速度超过了空军与海军这一点就能够看出来!
  当然,现在已经证明,中国这么做,就是在为大规模战争做准备!大规模战争中,虽然空军仍然是主要的打击力量,但是陆军的重要性无疑被提高了!局部战争可以迫使敌人投降,以此获得胜利,但是在世界大战中,在没有取得决定性的优势之前,是不可能迫使对手投降的,而通过战争瓦解对方的武装力量才是唯一的办法!而且,大规模战争针对的是另外一个超级大国,如果仅仅依靠空军的话,那么所投入的军事力量将达到一个让国家无法承受的地步。所以,必须要加强陆军的建设,用军事上的决定性胜利来确保战争的主动权,而仅仅依靠空中打击,是永远都不可能击溃另外一个超级大国的!
  实战也证明了这一点,虽然中美双方从战争一开始,就一直在执行战略轰炸,对对方本土进行战略打击。但是,几年下来,战略轰炸的效果微乎其微,而且损失却高得难以承受!这一方面是超级大国本身的防御能力,特别是国土防空能力就不是局部战争中那些地区强国所能够比拟的,更重要的是,新的防御系统的出现,导致打击一方在没有新的手段之前却无法突破对方的防御系统!
  问题的出现,其实就已经预示着空军必然要进行改革!以往,空军执行的往往是战略性的打击任务,针对的是敌人战争机器中最薄弱,也是最重要的环节,比如交通,工业,通信,指挥中心等等目标。但是,随着防御系统的发展,要像如同上一次世界大战那样,利用大规模的战略轰炸来摧毁敌人的战争基础已经不太可能了!毫无疑问的,空军必然要将打击的目标转为战术与战役类型的目标,因此,空军在战争中的地位其实已经被削弱了!
  不可否认的,在任何一场战役中,空军的重要性是无法替代的。比如在俄罗斯战场上,中国空军就承担了大量的战役纵深打击任务!其中,针对俄军战场指挥系统,交通系统,以及后方基地的遮断轰炸,是中国军队能够迅速突击的主要原因!而在其他战场上,空军的重要性一点都没有降低,在柏林战役中,中国空军的优秀表现是魏明涛能够取得胜利的基础!但是,可以明显的看出来,当中美双方的空中力量相差无几的情况下,决定胜负的关键已经转移到了陆军的身上了!
  当然,这一切并不是否认空军的地位与重要性的,毕竟失去了空军的掩护与支持,即使是再强大的陆军,也将不堪一击!同样的,即使是再强大的陆军,要想获得胜利,还必须要依靠空军的支援!而这时候,尼古拉斯就痛苦的发现,支援地面部队行动的美国空军并没有如同他想象的那样,迅速的夺取制空权,对中国军队发动致命的轰炸!相反的,在争夺制空权的战斗中,中国空军反而占了上风,而且中国空军在对地支援中发挥出的巨大作用,成为了美军的噩梦!
  早在柏林战役结束的时候,魏明涛就特别要求将第2集团军群的航空队尽快的调到波兰与罗马尼亚来,魏明涛很清楚一支强大的空中力量对后面的战斗有多么重要的意义。而孔辉金总参谋长也很爽快的答应了这个要求。在第2集团军群还没有开拨的时候,其航空队就已经快速的进驻了波兰与罗马尼亚的空军基地,而后方的后勤保障部队也迅速的为这些空军战机部队运来了保障设备。弹药运送比较麻烦,但是波兰与罗马尼亚两国都提供了最大的帮助,他们甚至把自己空军的很多弹药都暂时调拨给了中国空军,以支持中国空军作战!
  航空队1500多架战机只用了不到一周的时间就部署完毕,并且开始配合第3集团军群的航空队进行战场巡逻。而在美军发动进攻的时候,第2航空队基本上已经完成了熟悉战场,并且与新的指挥系统配合的工作!也就是说,第2航空队已经完成了参战前的所有准备工作,而该航空队的飞行员在知道了第3航空队又多出了几十名王牌之后,也是心急如焚。虽然他们来晚了一步,但是对每个飞行员来讲,成为王牌都是他们的梦想,既然现在机会来了,那就应该把握住这一机会!
  在头一周的战斗中,第2航空队的作用相当的明显。虽然,从编制上来讲,第3集团军群的第3航空队的规模更大一点,但是在柏林战役中,第3航空队损失了近400架作战飞机,而且还有很多战机需要维修,所以能够投入的力量相当有限。而第2航空队是才参战的部队,其战斗力自然更加强悍!而第2航空队几乎所有的飞行员都参加过对俄战争,即使他们失去了参加夏威夷战役的机会,但是对这些经验丰富的飞行员来讲,要迅速的适应与美国飞行员之间的战斗,这并不是难事!
  在这一周之中,第2航空队的战机几乎控制着战场的天空。为了确保战场的制空权,第2航空队随时在战场上空保持了一支战斗机部队,并且在附近空域还留有另外一支战斗机部队,地面上则有至少两支战斗机部队处于待命状态,随时可以升空作战!而这么巨大的投入,结果是美军的多次空中突击都遭到了中国空军的拦截,使其损失惨重!
  美军第101空中突击师在中国空军手里吃的苦头更大!虽然低空突击部队一般都活动在100米以下的超低空,但是,对于装备有先进导弹的制空战斗机来讲,要打下几架速度不快,而且机动能力也不好,更没有任何自卫能力的战术运输机,这是再简单不过的事情了!一周的战斗中,仅仅第101空中突击师就损失了200多架运输机,上千命官兵因此而丧命!
  更悲哀的是美国空军。在经过了柏林战役之后,美国空军在德国的第8航空司令部编制内的战机数量已经减少到了一个危险的数字。虽然美国方面迅速的补充了第8航空司令部的力量,让其恢复到了柏林战役之前的水平。但是,此时美军能够投入到战斗中的战机没有超过1200架,其中制空战斗机,特别是驾驶这些战机的优秀飞行员更是少得可怜!这是美国空军战斗力迅速下降的一个主要原因!设下一下,那些才从飞行学院毕业的飞行员,有可能在蓝天上战胜经验丰富的王牌飞行员吗?
  其实,在柏林战役中,中美两国空军的飞行员损失都很巨大!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地面战场上,双方的战线如同犬齿状交错在一起,很多时候,飞行员跳伞逃生后,并没有落到自己军队的控制区内,而是落到了对方的控制区内。而双方为营救飞行员准备的特种部队都非常有限,所以根本无法及时营救所有的跳伞飞行员。很多跳伞飞行员都成了对方最有价值的俘虏!这也是魏明涛为什么在战斗初期将第3航空队放到了后面去休整的主要原因。第3航空队当时是中国空军战术航空部队(主要是指被分配到各集团军群,用于支持陆军作战的航空部队,行政上隶属于战术空军司令部,而实际指挥上则由集团军群司令官直接指挥)中最优秀,也是战果最丰富的一支了。这也与第3航空队隶属于第3集团军群,并且一直跟随魏明涛南征北战而导致的!当然,第3航空队也是王牌飞行员最集中的地方,当时中国空军中前50号空战王牌里面,第3航空队就占了21人!而前10名空战王牌中,第3航空队从第一到第五全部垄断!而对地攻击王牌中,第3航空队也在前50排名中占了20人!可想而知,当时第3航空队的战果有多么的辉煌了!
  柏林战役下来,第3航空队可以说是损兵折将,光是空战王牌就丢掉了5人,其中最惨痛的损失是中国空军第12号空战王牌,拥有43架击落记录的尹志航上校在空战中陨落,被美国的三号王牌击毙!另外,损失的这12名空战王牌中,有7人做了俘虏,这大概是美军在整个战争期间抓获的最有价值的俘虏了吧!而对地攻击王牌也损失相当惨重,其他有经验的飞行员也是一样!结果是,第3航空队在柏林战役结束之后,几乎失去了一半的战斗力,损失了近1/3的优秀飞行员!
  战争就是这么的残酷,按照常规标准,在一支正常的,成熟的空军中,飞行员与作战飞机的比例应该是1.2左右,当然,这个数字也不是越高越好!第三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时候,中国空军飞行员与战机的比例大概是1.3左右,这主要与中国空军当时装备了大量的轰炸机有关。而这个比例是比较正常的,能够保证空军有大量的飞行员可以使用!而战争爆发之后,中国空军还征召了许多的退役飞行员从新服役,其中光是从民航系统(当时,飞行员能够服役到45岁以上的很少,大部分飞行员都在35到40岁之间退役,然后就转入了民航系统,做民航客机的驾驶员。当然,这显得有点浪费,但这却是储备飞行员的最有效的办法,只要战争爆发,这些人都会立即返回军队,即使有的因为年纪太大,开不了战斗机,也可以驾驶轰炸机与运输机,以此迅速的扩大空军的规模)中调用的飞行员就达到了25000余名!但是,经过了三年多残酷的战争,中国空军的飞行员与战机的比例却跌到了1.05左右!虽然空军扩大编制,配备了更多的战机对此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但是最重要的是,战争中的大量损失,是中国空军缺乏优秀飞行员最主要的原因了!
  相比而言,美国空军(这里,其实是将空军与海军航空兵,陆军航空兵联系在一起说的,因为这三支不同编制的部队会经常交换飞行员,相互弥补损失)的情况甚至要更糟糕一点。在太平洋战场上,美海军航空兵的损失相当惨重,几乎每次战役下来,都要损失几百名,甚至上千名优秀的飞行员,结果是必须要从空军抽调大量的飞行员来补充!当然,美国空军的损失也不小。根据美国战后公布的数据来看,在美国第一阶段对中国本土的战略轰炸中,仅仅一年半的时间,就损失了至少1500名飞行员,而且这还没有算上失踪人员的数量!可想而知,当时美国空军的情况有多么的尴尬。
  即使中美双方的航空学院,飞行员培训部队都开足了马力,从征召的义务兵中挑选出合格的人员,用最迅速,最高效的办法培养新的飞行员,然后让这些飞行员与模拟对抗部队进行近实战的高强度训练(其训练损失率也高得惊人,当时要的只是总体速度,其损失率远远的超过了和平时期的飞行员训练损失率),然后将其补充到飞行部队去。但是,这仍然跟不上战争的损失与消耗!可以说,当时中美空军面临的最为尴尬的问题就是严重缺乏飞行员!
  在欧洲战争爆发之前,中美双方都采取了一些办法来弥补这一缺陷。比如,中国当时就从一些还没有直接参战的盟国那借调了飞行员,实际上是与这些国家达成协议,中国承当起他们一部分的安全防卫工作,而他们则派遣自己的飞行员加入中国空军,参加战斗。而美国也采取了类似的办法,所以,双方空军中都能够看到很多奇怪的面孔。比如,在中国空军中有黑人飞行员,而在美国空军中则有很多黄面孔的亚洲人,他们大多数都是从日本逃亡出去的日本人!
  这些办法解决了一些问题,但是并没有从本质上改变当时中美空军的状况,在缺乏飞行员的情况下,唯一的办法就是组织更大规模的空中战斗,同时实战,让很多新手迅速的成长起来,成为空军的支柱!这是非常残酷的事情。虽然我们无法统计出确切的数字,来确定到底有多少新飞行员在经过了残酷的战斗之后能够成长成为一名王牌飞行员,但是这个比例绝对不会超过10%。能够在第一轮空战中幸存下来的新手就已经非常的少了,而能够从这些失败中吸取经验,并且迅速的提高自身战术技术水平的那就更少了!
  看得出来,因为残酷的战争,巨大的伤亡与消耗,其实中美双方的空中力量都在萎缩,结果是空军的作用再一次被削弱了。但是不管怎么样,空军的地位仍然是不可动摇的,而这一点,在尼古拉斯发动新的进攻的时候,就表现得异常的明显了!
  在第一周的战斗中,美军投入的兵力是魏明涛用来防御兵力的5倍!而奇怪的是,美军并没有在战场上取得决定性的优势,即使他们仍然保持着进攻的势头,但是中国军队则成功的阻挡了美军的快速突击,并且用运动战消耗了大量美军的有生力量。而在这一周的战斗中,第2航空队为地面部队提供的掩护与支援功不可没!
  关于当时战斗的战场记录已经无法找到,但是从一些对比数字上就能够发现问题!在柏林战役头一周的战斗中,第3航空队一共执行了3500架次的战场支援任务,投下了12000都吨的弹药。而在这次的战斗中,第2航空队一共执行了5500架次的战场支援任务,投下了2500吨的弹药!同样的,在制空作战方面,这个数字是1500∶3000。当时,第2航空队一共在空战中击落了350余架美军战机(很多战果是无法确认的,因为远距离空战中,根本就无法确定每位飞行员所申报的战果有没有重复,而这必须要经过严格的审查才能够将战果确定下来,不然的话,那王牌飞行员就要成打的产生了),而自己则只损失了不到100架战斗机。而这一战果,在柏林战役期间是无法想象的。整个柏林战役中,美军也只在空战中损失了400余架战机!
  当然,这些数字无法完全的展现出当时战场上的激烈程度,但是却可以让我们从一个侧面了解到,当时战斗有多么的激烈。而且,随着第2航空队的参战,中国空军首次在欧洲大陆的上空掌握了局部制空权。而随着制空权的确立,那么空军的主要任务就由夺取制空权转为了将制空权的优势发挥出来,用最猛烈的火力来支援地面部队作战。这是战术航空队的标准任务,也是其主要任务!其实,一支成熟的空军,其重点都是对地打击,而绝不是在空战中击溃敌人!用杜黑的话来讲,摧毁敌人空军最好的办法就是在跑道上炸毁他们的战机!这是就空军的根本任务。虽然,因为受到战场区域的限制,战术航空队还无法对数百公里,乃至数千公里外的敌军机场进行打击,但是他们的任务就是用炸弹去招呼敌人的地面部队,为自己的地面部队提供炮兵所无法提供的强大火力支援!
  现在,基本上可以明白,为什么魏明涛在总体兵力不如对手的情况之下,反而能够在战场上不败,甚至在局部地区还占有一定的优势了。也许,这是第3集团军群在欧洲战场上首次有了一种爽快的感觉吧!原本空地配合就是中国军队的强项,在俄罗斯战场上,第3集团军群与空军的配合几乎可以用完美来形容。而这也造就了魏明涛与秦空这两位名噪一时的将领。而只从来到了欧洲战场之后,第3集团军群的日子就没有好过过。虽然秦空仍然是欧洲战区空军司令官,但是他因为能力有限,并没有能够给第3集团军提供太大的帮助,而战区空军司令部的职责几乎没就没有发挥出来过!现在空军终于可以扬眉吐气,用他们的辉煌战果来证明,他们才是真正的战争之神,他们才是决定胜负的关键力量!
  尼古拉斯就没有这么好的运气了,从他与魏明涛正面干上以来,就一直缺乏运气!从法国的阻击战,到德国的拖延战,再到奥地利的争夺战,尼古拉斯虽然一路高歌猛进,但是并没有能够在战场上形成歼灭的态势,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中国军队按照自己的计划,一步步的退到新的防线上去!而从柏林战役开始,尼古拉斯的运气就太糟糕了,他的纯军事方案遭到了否决,使其被迫的将当时手里仅有的一些优秀部队都投入到了一场毫无希望的战役中去,被无情的消耗掉了。而从这次的战斗开始,一切就不顺利,几乎没有按照他的计划发展过!而一周的战斗下来,尼古拉斯更悲哀的发现,即使他离胜利已经只有一步之遥了,但是他那一步怎么也迈不出去。问题就出在空军身上!
  美国陆军的精锐部队绝对不是吃素的,就连战后,很多中国将领在评价各国陆军的战斗力时,也将美国陆军的精锐部队排在了一个很高的位置上,远远的超过了俄罗斯陆军与欧洲国家的陆军,甚至连很多中国的二线陆军部队都比不上美国陆军的精锐部队!但是,光有陆军的强大是没有任何用的,失去了空军支持的强大陆军甚至不是很多三流军队的对手!事实再次证明了这一点,美军进攻疲软不是他们的陆军不行,而是为其提供支持的空军不行!
  在战场上,美国陆军官兵表现出了勇猛顽强的战斗精神,很多部队甚至战斗到了几个人,都没有放弃抵抗,而且主动投降的美军官兵少之又少!这与美军的二线部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但是,就算是美国陆军的所有“兰博”都流尽了最后一滴血,那也无法改变他们失败的命运,因为,他们要面对的不仅仅是同样强大的中国陆军,还有持续不断,根本就不给他们任何喘息机会的中国空军的高强度轰炸!
  其实,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在战争结束之后,很多美国陆军将领不愿意接受失败的原因了!他们其实并没有失败,美国陆军官兵用自己的勇猛精神证明了自己的实力,并且让全世界都明白了一点,美国陆军不怕死,也不怕危险!可以说,从这个时候起,美国就已经逐渐的丧失了欧洲大陆战场上的战术空中优势。而没有了空中优势的情况下,美国陆军更难以战胜对手,甚至无法战胜比自己弱小很多的对手!
  空军优势在这一周的战斗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在施维洛赫湖南面的一次战斗中。美国陆军集中了5倍于中国军队的优势兵力,而且集中了非常强大的炮兵部队,准备一举夺下中国军队的阵地。但是,他们却在两天的战斗中遭遇到了噩梦般的轰炸与抵抗!中国远程炮兵的阻拦射击让美军吃足了苦头,但是最让美军难以甘心的是,中国空军几乎24小时不间断的猛烈轰炸,让他们一次次的进攻几乎都无功而返,很多时候,甚至还没有到达中国军队的阵地前沿,就已经被中国空军投下的炸弹给赶了回来!更可悲的是,经过了两天的战斗,美军损失了两千多名官兵,以及大量的作战装备与物资,而防御的中国军队却几乎没有任何的损失,甚至还派出了侦察分队,摸到了美军的屁股后面,把他们的一个弹药库给炸掉了!
  这样的情况,在这一周的战斗中并不罕见!到了战斗的后两天,美国军队的官兵甚至一看到中国的战机,就会立即停止进攻,然后隐蔽起来,等到轰炸过去之后再继续前进!而在大多数的情况下,中国空军在这块5500平方公里的战场上,随时保持着至少120架的攻击机数量,而这些攻击机几乎都是执行战场支援任务的,只要哪里有要求,他们就会出现在哪里,并且以最快的速度为地面部队提供支援!
  战争打到这个份上,尼古拉斯其实并没有太大的选择了。当然,这时候我们再回过来看,在当时的情况下,即使尼古拉斯不组织这次的反击行动,而将进攻的方向转移到南面的奥地利,或者是波兰南部地区,那么他有可能获得更大的成功吗?这确实值得怀疑,因为在不用担心误伤到自己人的情况下,那么中国空军的轰炸肯定会更加的猛烈,而且更加的无情了!
  后来,指挥这次作战行动的秦空元帅在回忆当时的情况时,只说明了一点,空军在战争中的地位不但没有受到动摇,而且通过在柏林附近的战斗,再次证明,空军不仅仅是陆军的掩护与支持者,而且还是战场的主宰者,失去了空军,那么陆军就什么都不是!当然,魏明涛元帅后来在回忆中口头上没有承认这一点,但是在他的回忆录着,却很清楚的写着,如果没有空军的大力投入与支持,那么欧洲战争不会是那么一个结果,即使最终中国仍然将取得欧洲战争的胜利,但是绝对不会那么的轻松,所需要花费的时间也不仅仅是一年半,也许是三年,甚至有可能是五年!
  从这些战争的亲历者所说的话来看,就能知道空军在战争中的地位了!自从空军诞生以来,其重要性就一直没有被削弱过。一战中,空军只是一种华丽的装饰,其执行的往往是侦察任务,即使当时空战已经相当流行,但是这对地面上的战斗并没有太大的影响。到了二战时,空军几乎有着决定性的作用了,德国的闪击战就是以空军配合装甲部队进攻而发挥威力的。日本与德国最终被击败,也与大规模的战略轰炸有着密切的关系!当然,到了20世纪末,科索沃战争更加证明了空军的重要性,这是第一场完全依靠空中力量击败一个国家的战争!到了后来的多次局部战争,空军的重要性都再三的体现了出来。而真正让空军的战斗力发挥到顶峰的还是第三次世界大战!即使,在这场战争中,陆海空天四大军种在战争中都发挥出了其重要的作用,并且在各自的战场上有着不俗的表现,是中国能够最终获得胜利的根本力量。但是,在空军的战场上,中国空军超越了所有对手的强大打击力量,无疑是支持中国取得胜利的所有支柱中最为坚固的一根!
  地面战斗打了一周,尼古拉斯不得不叫停了,虽然他是一名陆军将领,但是他也很清楚,在空军无法为他提供更多的支持,至少是防空掩护之前,他是不可能在战场上取得胜利的。但是,此时尼古拉斯想要脱离战斗也不大可能了。因为此时战场上的情况并不由他来决定。虽然他是战斗的发起者,但是当战斗打起来之后,那么就不由他来决定什么时候停止了!
  魏明涛也绝对不会允许美军在这个时候停止下来。经过一周艰苦的防御,中国军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最让魏明涛想不通的是,至少有200多名中国官兵在抢救美军伤员的时候,被这些冥顽不灵的美国军人开枪射杀!中国军人按照国际战争法在战场上救助对方负伤的军人,这完全出自于人道主义精神,但是对方却丝毫不领情,反而用子弹来招呼那些挽救他们的中国军人,这算什么?
  魏明涛当然不会为了这么点小事而想到报复,从当时的战场情况来看,魏明涛已经顶住了美军最顽强的进攻,而且除了36军在前几天的防御作战中有重大损失之外,39军,42军都基本上保持着战斗开始之前的战斗力,这就是魏明涛的本钱!当然,他更清楚一点,再过几天,增援的部队就要到达了,他当然不想在这些部队到达之后再重新展开一次进攻,那就给了美军休整,以及调整防线的时间!既然现在战斗已经打了起来,那么就必须要缠住美军,等增援部队一赶到,那就立即扩大进攻,趁美军没有办法组织新防线的机会,扩大战果,争取更大的胜利!
  看得出来,魏明涛这个人永远都不会放弃主动权,即使是被动的防御,他也会在战斗中努力的争取主动权,然后充分的利用这些主动权,最终达到战胜敌人的目的!而最好的办法,就是主动进攻。所以,当美军开始准备防御的时候,魏明涛也让部队停止下来进行了短暂的休整,然后就开始制订进攻计划了!即使,当时很多参谋都反对在增援部队到达之前发动进攻,但是魏明涛却坚持自己的意见,必须要进攻,即使是有限规模的进攻,也要打下去!而出人意料的是,这次参谋长支持了魏明涛的决定!
第十七章
猛虎出笼
  第2集团军群在编制上并不比第3集团军群差,而且其战机也不错,可以说是一支相当强大的军团!当初,在俄罗斯战场上,第2集团军群一直在魏明涛的第3集团军群右翼活动,也是向莫斯科进军的部队之一。虽然在那边的战场上,第2集团军群在竞争中输给了魏明涛,但是这并不表示第2集团军群就很差了!其实,从整个战绩来看,第2集团军群在俄罗斯战场上甚至打得更漂亮一些,因为他们自身的伤亡更少,而且歼灭的敌人并不比第3集团军群少!
  当然,从当时的关系上讲,第2集团军群因为其前任司令官在总参谋部,以及中央军委中没有太多的人际关系,所以一直不太受重用。自从俄罗斯战争结束之后,第2集团军群出了一支轻型部队被魏明涛调去参加了夏威夷群岛战役之外,其他的部队都转移到了伊朗与土耳其去,在那里担任防御工作,当然,他们还有一个副业,帮助这两个国家培训他们的地面部队!
  这是一个很烦躁的工作,可以说,这也是第2集团军群官兵最为不满的地方。当时,中国一共组建了5个集团军群,作为一线作战部队使用。其中第1集团军群在俄罗斯战争之后就长驻国内,担任本土防御工作,当然,这只是象征性的,大多数的时候,第1集团军群是轮换着去日本地区镇压叛乱。第4集团军群调防澳大利亚与新西兰,在那边顶替了后来撤走的英国军团,当然也有很多事情可做。而第5集团军群原本计划调往南美战场,但是后来半路停了下来,准备开往中东战场,而那边美军已经对中东地区构成了威胁,恐怕要不了多久就要开打了。当然,第3集团军群就更不用说了,从夏威夷战场一直打到了欧洲去,可以说是战果辉煌,是5个集团军群中得到最好照顾的一支部队了!相反,只有第2集团军群一直没有什么战斗任务,甚至连调动的机会都很少。所以,很多官兵一直不太满意这样的安排。
  造成这一结果的另外一个原因是,第2集团军群在组建的时候,是由各战区部队中多余的部队组成的。可以想象这样的“混合”部队会有什么样的待遇!相反的,其他4个集团军群都是由原先的各战区司令部直辖的陆军部队组成的,其中第1集团军群是以本土防御司令部的陆军部队为主,第3集团军群是以太平洋战区司令部的陆军部队为主,第4集团军群是以印度洋、中东、撒哈拉以南非洲战区司令部的陆军部队为主,而第5集团军群则是以南美洲、北非、欧洲战区司令部的陆军为主!这四支集团军群因为天生的关系,所以都受到了前战区司令长官的高度重视,其在陆军中的待遇也就更好一些了!
  可以想象,当时第2集团军群官兵的心理有多么的不平衡!从战斗力上来看,他们不比任何其他的兄弟部队差,但是却一直受到了冷遇,而且每次分到的也是最糟糕的任务!而现在,当他们接到立即赶赴东欧地区,加强欧洲战区的地面部队,并且直接听命于魏明涛之后之后,第2集团军群官兵会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了!
  他们有的感觉到很矛盾,因为在俄罗斯战场上,与第2集团军群竞争最激烈的就是第3集团军群,魏明涛的辉煌掩盖了他们的胜利!而且话说回来,第3集团军群一直在欧洲作战,现在他们有难了,还求上了门来,这更让第2集团军群的官兵感到骄傲,他们也有这样的待遇?当然,感想是感想,而命令是必须得执行的,而且在沉寂了大半年之后,能够得到这么重要的任务,很多人都认为他们这大半年没有白等,积极性之高,可想而知!
  原本,第2集团军群计划用20天的时间完成调动工作,而实际上,他们仅仅花了不足14天的时间就赶到了战场,并且与魏明涛取得了联系。当然,第2集团军群的部队也不是吃素的,他们在到达战区的同时就已经做好了战斗准备,虽然当时配给给第2集团军群的大多数物资都还没有到位,但是这并不妨碍他们投入战斗,因为魏明涛早就考虑到了这一点,在柏林战役结束之后,就已经开始为新到达的部队囤积物资了!
  其实魏明涛本人根本就没有歧视过第2集团军群!在俄罗斯战场上,他只是集团军群司令官,而不是战区司令官,所以他的任务就是为自己的集团军群争取到最大的利益,让第3集团军群能够有最好的表现,而不会考虑到别的部队的感想!当然,现在不同了,魏明涛已经成为了战区司令官,那就得考虑到所有部队的安排问题。当然,从一开始魏明涛就知道第2集团军群是一支战斗力强悍的部队,即使已经换上了新的指挥官,但是第2集团军群的精髓还在,他们的精神还在!
  第2集团军群的到达,让魏明涛看到了希望,也让他看到了更辉煌的胜利!当时,第2集团军群下辖4个主力军,以及第2航空队(已经参战)。而这4个军分别是20军,22军,27军与28军。其中,20军是轻型突击部队,与42军编制相仿。22军是步兵部队,与36军的编制类似。27军则是重装甲部队,与39军的编制很类似,只是规模小一点,少了一个机械化步兵旅。而28军则是38军一类的装甲突击部队。当然,从这个编制上来看,其实第2集团军群只是一支中等规模的集团军群,比如第3集团军群在全员编制的时候有6个军,只是现在54军与40军都暂时无法投入战斗而已!
  其实,对魏明涛来讲,能够有另外4个军的支持,他已经感到满足了,这已经足够他发动另外一次大规模的进攻作战行动。当然,魏明涛并没有立即让第2集团军群参战,而是将第2集团军群的司令官何永刚将军叫到了战区司令部来,在此之前,他怎么也得与这位司令官联络一下感情吧!
  “何司令,这次的作战任务并不会太繁重,所以第2集团军群的压力不会很大!”甘明强虽然只是中将,但他是战区司令部的参谋长,所以在指挥权限上仍然在何永刚上将的上面,这让人感觉到有点别扭。还好,何永刚也是刚从中将集团军司令调任为集团军群司令的,所以他还不是很熟悉上将这个位置,因此对甘明强的话没有太多的反感。
  “甘参谋长,你放心吧,我们第2集团军群这次接到的命令是来打仗的,有什么艰苦的任务都派给我们,这也正好让官兵们练下拳头,熟悉下战场!”何永刚本人对魏明涛是很敬佩的,大概是由于爱屋及乌的原因吧,他对魏明涛这个助手也带着三份尊敬,毕竟用12万人打垮30万美军可不是说着玩的事情!
  魏明涛笑了起来,他以前对何永刚不是很熟悉,毕竟他们是不同部队的人,但是现在他一眼就看出来,如同大多数出身装甲兵的指挥官一样,何永刚直率有余,却少了几份圆滑。当然,从一个单纯军人的角度来看,这不是任何问题,反而能够给别人好感,也让别人少了一份戒备,但是,他大概永远也只能是单纯的军人,而不可能有更高的成就了!
  “何司令,你是误会我们的意思了!”魏明涛顿了一下,给何永刚点上了烟,两人都是上将军衔,虽然魏明涛已经是一级上将,而何永刚还是三级上将,但是至少两人说起话来,就要直接得多了,“这次,第2集团军群远道而来,我们不是担心你们的战斗力,俄罗斯战场上,我们并肩战斗,第2集团军群的表现有目共睹。对于兄弟部队,我是很了解的,只是,现在我们的作战计划还没有完全制订好,所以,我想你们先上去熟悉下战场环境,了解下美军的真实战斗力,等到我们的进攻打起来之后,就没有这样的机会了!当然,到时候,有的是仗给你们打!”
  何永刚点了点头,从魏明涛亲自给他点烟的这一点微小的动作上,他感觉到很亲切,也放松了自己的警惕感,说实话,魏明涛这种平易近人的态度得到了很多人的好感,也难怪他手下的将士都肯为他卖命了!
  “魏司令,这个道理我也明白,但是就你的话来看,美军难道真的那么难对付?”何永刚转移了话题,虽然魏明涛是用商量的,很客气的口吻在说事情,但是他知道,自己权限上的差别,这已经决定了他必须要服从战区司令官的命令,即使这并不是正式的命令!
  魏明涛点了点头,然后看向了甘明强,显然他不想亲自来评价美军的战斗力问题,所以让参谋长来代言了,其实这也是让甘明强尽快与这个新伙伴走到一起,毕竟今后还有更多的合作,如果司令部参谋长与部队指挥官无法合拍的话,那问题就严重了!
  甘明强当然明白魏明涛的意思,其实他做了这么多年的参谋长,在人际关系方面却没有多大进步。这一点让甘明强自己都觉得无法理解!任何一个部队的参谋长其实都应该是人缘关系最好的人,因为他跟多的接触部队,并且在很多时候,代替了部队司令官与下层官兵联系。但是,甘明强在这方面并没有太大的进步,特别是在面对新的面孔时,甘明强有点内向的性格就会产生负面影响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36/86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