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争霸(校对)第47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78/945

  这是一种威胁巨大,战斗力非常强悍的双发轰炸机。
  其实,就是之前提到的“木头飞机”。
  因为足够的轻,所以其最大飞行速度超过了每小时600千米,比很多在大战初期服役的战斗机还要快。
  正是如此,“蚊”式还被改装成了夜间战斗机使用。
  此外,就是造价非常的低廉,能大批量生产与装备使用。
  最为重要的是,这种双发轰炸机能够携带鱼雷攻击战舰,也能够挂上炸弹,以俯冲方式进行投弹。
  可惜的是,数量太少了。
  不是部署的数量少,而是作战消耗太大了。
  只是在本土防御作战中,布兰皇家空军就已经损失上千架“蚊”式战斗机。
  在10月27日与29日,经过两次消耗巨大的攻击之后,布兰皇家空军增派的作战飞机几乎全部损毁。
  至于战果,只是让第十二特混舰队的2艘重巡洋舰遭到重创,不得不提前撤离。
  到10月最后一天,2支特混舰队接到了海军司令部的命令,先后离开波沙湾。
  在3天前的10月28日,陆战队就已经跟陆军换防,把前沿阵地移交给陆军。
  按照安排,接下来的作战行动由陆军独自承担,海军只是负责向前线运送作战物资。
  只是,2支特混舰队的作战行动并没结束。
  
第559章
另有安排
  虽然在昨天晚上就已经收到电令,但是到次日上午,白止战才召集了参谋军官,公布海军司令部下达的新任务。
  去东北梵炎洋,协助陆军航空兵,压制与打击奥洲西北的纽兰航空兵。
  简单的说,就是轰炸奥洲西北的机场。
  参与这次作战行动的不止是2支特混舰队,是4支特混舰队。在第十一特混舰队与第十二特混舰队外,还有来自东望洋的第二十一特混舰队与第四十一特混舰队。前者的主力也就是那3艘舰队航母,而后者的主力是第二批服役的4艘小型航母,以及同样是在近期服役的几艘快速护航航母。
  此外,还有在本月进驻巴厘岛的陆航部队。
  可惜的是,因为当地的军用机场还在建设,投入能使用的是野战机场,所以只能部署战术航空兵。
  也就是说,陆航的主要任务是为舰队提供防空掩护,攻击行动由舰队承担。
  按照海军司令部发来的作战计划,第十一特混舰队与第十二特混舰队组成第二梯队,充当战役预备队。
  简单的说,先由第二十一特混舰队与第四十一特混舰队发起进攻。
  只有在没完成预定打击任务的情况下,才让第十一特混舰队与第十二特混舰队上阵。
  在此之前,2支特混舰队的主要任务,其实威慑敌人,让驻防奥洲的纽兰舰队不敢前来参战。
  原因也很简单:斯普还在西南东望洋这边。
  按六局提供的情报,纽兰海军的“独立”号小型航母在9月中旬就已出海,此后再也没有出现过。
  也就是说,这艘航母很可能也去了西南东望洋。
  这也可以理解。
  只是依靠一艘小型航母,根本没法夺得制海权,更别说是反攻中转岛,对守卫霍瓦依群岛也没有多大帮助。
  在西南东望洋这边,却大有作为。
  有了3艘小型航母,至少能够发起一次像样的攻击。
  如果用于破交作战,能在一个波次当中出动50多架舰载机,并连续发动2次攻击,避免跟护航舰队苦战。
  不要忘了,大部分护航舰队里面都有护航航母。
  此外,护航舰队还能够获得岸基航空兵的支持。
  要说的话,跟护航舰队鏖战,如果破交舰队的实力不够,未必能占到便宜,甚至有可能自取其辱。
  为了保证舰队的战斗力,纽兰海军向奥洲派遣了4艘自航式船坞,送来大批用于维修大型战舰的设备。
  有足够的理由相信,斯普手里的2艘航母都不需要返回本土,在奥洲的港口里面就能够进行维护保养。
  至于舰载机就更加不是问题。
  在加拉帕戈斯海战结束之后,纽兰联邦一直在向奥洲增派战术航空兵。
  要不是条件不允许,纽兰联邦甚至会在奥洲建设飞机制造厂。
  关键还有,部署在奥洲的几乎全是舰载机。
  原因也很简单,这些作战飞机主要由护航航母运载,即护航航母在返程的时候,会留下三分之二的舰载机。
  这么安排,主要是为了节约运力。
  仍然是六局提供的情报,部署在奥洲的战术作战飞机已经超过了2500架,而且还在以每个月约500架的速度增加。除了部分性能已经落后的老旧飞机之外,大部分是先进的新锐战机。
  不说别的,只是F6F就超过了400架。
  必须承认,纽兰联邦的军事工业确实非常强大,绝不在帝国之下。
  虽然现在生产的F6F是初期型号,也就是预生产型,配备的性能缩水的1600马力级发动机,仅少量采用1800马力发动机,而配套的2000马力发动机还没有量产,但是这种战斗机在减少了部分不必要的配重,特别是座舱装甲,以及去掉2个内部油箱后,飞行速度依然高达每小时600千米。
  要说的话,F6F是迄今为止,在海洋战场上唯一能够跟“哮天”抗衡的战斗机。
  至于布兰皇家海军的“海火”式,至少是初期型号,并没传说的那么厉害,依然存在很多的缺陷。
  关键,“海火”的产量少得可怜,而且主要用在陆心海方向。
  不过,真正需要担心的,其实不是岸基航空兵。
  虽然有2000多架战术飞机,但是大部分部署在奥洲的东南地区,进驻西北地区的战术飞机还不到500架。
  不是机场不够,而是没有那么强大的后勤保障能力。
  燃油与弹药无法运过来,部署再多的作战飞机也是摆设。
  要说的话,向奥洲西北运送生活物资都是件麻烦事,而这也直接限制了部署在该地区的兵力总量。
  真正要担忧的,其实是斯普的那支“小舰队”。
  因为帝国海军已经控制了巴厘岛,加强在奥洲北部,阿拉弗拉海方向上的存在,所以斯普绝不会从珊瑚海北上,从奥洲大陆的北面进入梵炎洋,也就只能从南边绕行,在沃顿海盆这边活动。
  其实,这也是海军司令部把两支特混舰队派过来的关键所在。
  按照安排,第十一特混舰队与第十二特混舰队沃顿海盆北面待命,等斯普前来送死。
  只要斯普敢来,就要抓住机会歼灭纽兰海军最后的航母舰队。
  要说的话,如果能旗开得胜,或许就能够在元旦前后重返东望洋,并重新发起进军霍瓦依群岛的作战行动。
  当然,前提是波沙湾那边的作战行动一帆风顺。
  就像往常,白止战给了参谋足够多的表现机会。
  讨论持续了一上午,快到中午才宣告结束,只是没有讨论出个结果来。
  道理也很简单,有半数参谋觉得,斯普不会笨到来送死。最多会机动到奥洲大陆的西南海域,在珀斯附近出没,对帝国海军构成有限威胁,让帝国海军不敢贸然派遣陆战队在奥洲登陆。
  简单的说,就是通过威慑来阻挡帝国军队进军奥洲。
  这里,涉及到一个很关键的问题。
  只有设法让帝国军队直接攻打奥洲的东南地区,才能把奥洲变成泥潭,消耗帝国的战争潜力。
  在大陆的另外一端,根本达不到这个目的。
  此外,梁夏帝国肯定不会跨过整块大陆向墨尔本与悉尼进军,因为在戈壁荒漠里推进数千千米的难度,以及需要付出的代价,远在夺取珊瑚海的制海权,并且组织一支登陆舰队在奥洲东南登陆之上。
  只是时间成本,也就足以让帝国当局望而却步。
  不过,在奥洲西北登陆,却有巨大的政治意义。
  其实,这也是纽兰当局最担心的事情。
  因为没办法提前掌握纽兰舰队的行踪,所以不存在奔袭机会,也没有理由为3艘小型航母去冒险。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78/94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