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争霸(校对)第61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11/945

  哪怕提前做好准备,都需要1个月的时间才能完成战争动员,准确说是让作战部队做好进攻准备。
  这1个月,哪怕发生了奇迹,最多也就能缩短几日。
  原因也很简单,大批主力部队在平时靠后部署,而且主力部队的主战装备,在平时也存放在后方。
  当然,还有至关重要的弹药与燃油等作战物资。
  至于1个月的准备时间,那是经过严密计算之后得出的结果,而且在每年的西陆集团联合演习中都会进行推演。
  西陆集团开始进行动员,东方集团会熟视无睹?
  显然不会!
  梁夏帝国一直在努力打造可靠的,而且能够持续运行的战略侦查网络,为此不惜发射数十颗大型侦查卫星,甚至为了把这些重达十几吨的侦查卫星送入太空,投入巨资开发了重达上千吨的运载火箭。
  这些,不就是为了监视敌人的一举一动吗?
  何况,谁能保证在西陆集团的内部没有梁夏帝国的谍报人员,或者说是被梁夏帝国情报机构收买了的叛徒?
  只要西陆集团开始进行动员,东方集团肯定会提高战备级别。
  在梁夏帝国发出通牒后,再停止动员?
  这显然是在开玩笑。
  走到这里,全面战争将不可避免!
  用亨克尔的话来说,在东方集团开始进行战争动员的情况下,西陆集团难道还能够降低战备级别?
  从战略博弈的角度来说,只要进入到战争动员阶段,那就停不下来了。
  道理也很简单,谁都不会相信对方只是为了防御而进行动员,也就肯定会为防守反击做战备。
  何况,西陆集团还准备发动进攻。
  那么,在战争打响之后,还有希望停下来?
  不要说亨克尔,就连莱因哈特都知道,只要打响第一枪,就必须分出胜负。
  这也是开始的表决结果让莱因哈特感到害怕的关键所在。
  现在不是战争会不会爆发的问题,而是任由谁出面都无法阻止战争爆发的问题。
  莱因哈特非常清楚,就算他动用宰相特权否决了内阁的战争表决,那些渴望战争大臣也会把他赶出宰相府,然后让一个愿意发动战争的大臣住进来。如果莱因哈特试图用别的办法阻止战争爆发,比如说提前解散内阁与立法院,并提前举行大选,那么等待他的很可能是一颗罪恶的子弹。
  其实,莱因哈特也没想过要阻止战争爆发。
  他只是很担心。
  在大战爆发后,纽兰共和国真会兑现承诺,也就是在其他方向上,策动针对梁夏帝国的军事行动?
  
第42章
突然发难
  8月12日夜,帝都首辅官邸。
  会议已经持续了一整天,上午是外交会议,下午是内阁会议,在吃了晚饭之后,来的全是军方的将领。
  不过,还有留下来吃晚饭的国防部长。
  只是,晚上的会议要持续到什么时候,罗佑宾也不知道。
  就像往常,他只能吩咐工作人员做好准备,在首辅、以及参会的将领与官员需要的时候能够立即提供服务。
  要说,也就是端茶倒水,以及安排好通常在11点30分送过去的宵夜。
  罗佑宾也很是感概,而且知道按现在这个趋势发展下去,恐怕要不了多久,大家就别想有半点清闲了。
  这持续了一整天的会议,都跟昨天发生的事情有关。
  8月11日的凌晨,联合部队按预定计划把“铺天盖地”行动推进到第二阶段,也就是开始进行重点清除。
  该阶段主要就是打击伊军的远程武器,尤其是“飞毛腿”这样的战术弹道导弹。
  在凌晨的第一波轰炸行动中,帝国军队投射了500多枚巡航导弹,出动近400架作战飞机对伊拉克境内的,所有已经探明的导弹发射阵地,尤其是固定部署的弹道导弹发射架进行了多轮高强度轰炸。
  至于轰炸结果,反倒没有什么好说的。
  其实,这也是开战之后,帝国空军首次大规模,集中使用激光制导炸弹等精确弹药。
  在首轮突击中,充当主力的16架“攻-11”隐身攻击机,以及44架“战-16A”重型多用途战斗机总共投掷了200余枚,总质量超过100吨的激光制导炸弹,至少摧毁了174个目标。
  相对于之前几天的狂轰滥炸,精确制导炸弹的使用比例提高了近十倍。
  此外,执行防空压制任务的“雪鸮”部队还投射了上百枚反辐射导弹,摧毁数十台防空雷达。
  也就是在“雪鸮”的掩护下,“战-16A”才能够深入伊拉克境内,轰炸得到严密保护的弹道导弹发射阵地。
  总体来说,精确制导弹药的打击效率在此战当中得到了充分证明。
  要说的话,也就是精确制导炸弹储量严重不足,而且只有少数几种在近几年生产装备的先进作战飞机能够挂载与使用,大部分在新历140年以前服役的作战飞机,都无法使用精确弹药。
  按照计划,接下来就是由“战-16A”充当主角,猎杀弹道导弹发射车。
  此外,联军的空中力量将继续对伊拉克的军事目标,特别是军事基地,以及共和国卫队进行重点轰炸。
  虽然按照联合部队司令部的预测,能够把空中打击时间缩短到15天,提前半个月发动地面战争,但是总参谋部并没有批准这份计划,仍然要求按原计划确定的30天来安排空中打击行动。
  原因就是,需要用30天向前线运送作战物资。
  只是,到昨天上午,情况突然发生了转变。
  在没有任何征兆的情况之下,迢曼当局就发表了一份措辞非常强硬的声明,要求以梁夏为首的联合部队无条件停止针对伊拉克的军事行动,尊重伊科人民的选择,并承诺从波沙湾地区撤军。
  这等于要求梁夏帝国放弃波沙湾。
  随后,迢曼当局召回了驻梁夏帝国的大使。
  在接下来的几个小时内,西陆集团的其他成员国陆续召回了驻梁夏帝国的大使。
  当时,迢曼当局还发来外交照会,要求梁夏帝国在24小时之内停止军事行动,并且承认由伊拉克与科威特人民进行的公决,不然就将与梁夏帝国断绝外交关系,驱逐梁夏帝国的外交人员。
  迢曼当局根本就没有要谈的意思,而是直接把梁夏帝国逼入死角。
  按迢曼当局发来的外交照会,科威特的归属与主权,由伊拉克与科威特的所有公民进行投票表决。
  这个提议,等于承认科威特是伊拉克的一部分。
  伊拉克有2000多万人,科威特只有不到300万人。在萨达姆政权的鼓吹之下,几乎所有伊拉克人都觉得,科威特原本就是伊拉克的一个行省,因此出兵吞并科威特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这样的表决有什么意义?
  此外还有,伊拉克军事入侵在先,凭什么要求联合部队停止军事行动。
  哪怕举行公投,也要让伊拉克先撤军!
  总而言之,迢曼当局根本没有协商的意思。
  要说的话,因为连转圜的余地都没有,所以连最后通牒都算不上。
  结果就是,在昨天晚上,周涌涛下令召回了驻迢曼帝国,以及驻其他西陆集团成员国的外交人员。
  也就只比迢曼当局发来召回晚了几个小时而已。
  随后,周涌涛亲自给所有盟国领导人,以及出兵参与联合部队的其他国家的领导人打了电话。
  忙到今天凌晨,给几十位国家领导人,周涌涛把同一番话说了几十遍。
  主要就是,挑明帝国在此事上的基本立场。
  肯定不会妥协,哪怕跟以迢曼帝国为首的西陆集团直接交战。
  用周涌涛的话来说:能够谈就继续谈,要打也奉陪,任何性质的恫吓与威胁对帝国都没有用。
  在关系道义的事上,帝国绝不会妥协!
  休息4个小时,周涌涛就召集外交大臣等主要外交官员,召开了外交系统高级会议。
  显然,现在的当务之急就是稳住外交。
  虽然说有几十个盟国与友好国家,但是在迢曼帝国无端指责的情况下,帝国得争取获得更多国家的同情与支持。
  说得直接一点,就是通过外交行动占领道义制高点。
  只是,在科威特这件事情上,还真是扯不清道不明。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11/94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