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争霸(校对)第79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91/945

  这么一来,至少能让大致和平的局面再持续几十年。
  当然,如果帝国从一开始就没卷入波伊地区争取独立的战争,而是以第三方的身份出面斡旋协调,同样有可能让局势再维持几年,从而让波伊地区通过全民公决,决定是否留在忒尔共和国。
  可见,当时的帝国内部,存在极为严重的矛盾。
  俗话说的,苍蝇不叮无缝的蛋。
  其实,从后来披露的一些半官方消息来看,也就是帝国在波伊地区的政策紊乱,准确说是内部斗争太严重,才让纽兰共和国趁虚而入,通过提供武器装备等方式,让波伊地区走上了武装斗争的道路。
  至少在最初的时候,纽兰当局没想过要卷入波伊地区的冲突,或者说还没有挑战帝国的胆量。
  不过,这些都是后话了。
  就白华伟来说,他最讨厌的,也就是别人拿他跟他的父亲做对比,也就由此养成了一个习惯。
  在大部分时候,他会刻意的彰显自身存在,或者说跟舆论唱反调。
  具体而言,也就是在指挥舰队作战的时候,他会表现得较为低调,在前期往往会以被动防守为主。
  可问题是,他在根本上,其实更愿意获得承认。
  如此一来,就会在局面出现转变,或者说时机成熟之后转被动为主动,通过一场酣畅淋漓的进攻来取得最后的胜利。
  不管怎样,白华伟是一个很在乎面子的人。
  说得好听一点,也就是拥有很强的荣誉感。
  不止是他,其他出身世家的军人,其实都一样,都非常的爱面子,表现出来就是非常的重视荣誉。
  那么让他回去,率领总共拥有5艘航母的2支特混舰队,在敌人已经登陆中转岛的情况之下,跟同样只有5艘航母,也是2支特混舰队的纽兰舰队对峙,绝对是一件很丢面子,甚至可以说是颜面无存的事情。
  打消耗战,谁不会?
  别说是白华伟,白止战的小儿子,随便找一个从帝国海军学院毕业的少尉军官,也能指挥这样的战斗。
  难的,其实是以少胜多,是出奇制胜,是以极小代价去战胜强大对手。
  白止战之所以是帝国海军的军神,是得到全世界承认的不败战神,就是因为他打过无数场这样的战斗,而且无一例外的全都取胜。哪怕在同一时代,最接近于他的刘向真,也算不上是无敌。
  正是如此,白华伟始终都没有考虑退回去打消耗战。
  也不需要考虑,真的到了别无选择的时候,白华伟自然会这么做。
  其实,白华伟一直在考虑的,仍然是对手,也就是纽兰舰队的指挥官。
  虽然在第二次全球大战之后,纽兰海军几乎是全军覆灭,过了差不多20年才稍微恢复一点元气,而且在整个后大战时期都没什么惊人的表现,最具有代表性的,也就是运载陆战队去推翻1个连正规军都没有的加勒比国家的政权,但是做为濒临两大洋,还远离世界岛的国家,纽兰共和国拥有发展海军所需要的全部条件,也有发展海军的基础,比如在陆地强国很罕见的海军人才。
  在根本上,其实是以海洋为主的军事思想。
  正是如此,纽兰海军其实一直不缺乏将才,特别是在少壮派军官当中,几乎每个时代都会涌现出几名杰出才俊。
  其实,当初跟白止战鏖战的斯普,也是少壮派军官出身。如果不是“20年休战期”,斯普至少会以海军少将的身份登场。事实上,白止战也是受此影响,在大战爆发的时候仅仅是海军准将。
  如果拿军衔去衡量对手,那就是低级错误。
  现在的纽兰海军里,确实有几个才能出众的少壮派军官,而且是各有千秋。
  那么,到底是谁在指挥纽兰舰队?
  
第166章
一语成谶
  这个问题,并没困扰白华伟太久。
  刘尊岭还没有做完战术分析,江文龙送来了由军情局发来的最新情报,而且就是白华伟关心之事。
  指挥纽兰舰队的是赛文??斯塔克。
  “这份情报是军情局发来的?”
  江文龙只点了点头,没多说什么。
  电文上有落款,而且舰队处于无线电静默状态,他也不可能为了一份情报,专门发电去询问。
  再说,他没有这么做的权力。
  虽然靠之前的表现,通过分析舰载机的出动量,断定第51特混舰队在北东望洋上,获得了白华伟的器重,荣升舰队司令官常务参谋,说得直接点,也就是为舰队司令官跑腿,但是在具体的职权上,江文龙依然只是一名普通参谋,别说是发号施令,就连替司令官传达命令的资格都没。
  白华伟没多问,只是朝江文龙点点头,随后就把目光转向面前的海图。
  刘尊岭也没为难江文龙,走过去站到了白华伟身边。
  对这个斯塔克,两人都认识,还说得上是非常熟悉。
  早在10多年之前,还是年轻军官的时候,白华伟与刘尊岭都去过波伊国,参加过波伊战争。
  准确的说,两人都是以海军代表身份在联军司令部工作。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他们知道有一个对手叫斯塔克。
  虽然当时的波伊国根本没有海军,甚至没有像样的海上力量,但是与联军交战,波伊军队必然要面对帝国海军,至少需要了解帝国海军的作战方式,找到跟帝国海军对抗,或者避其锋芒的办法。
  这也是纽兰共和国派海军军官去波伊国担任军事顾问的主要原因。
  也就是这个斯塔克,让波伊军队在与帝国海军的对抗中,一改被动躲避的方法,表现得更加积极。
  在波伊战争的最后两年,特别是联军遭受惨败的阿巴斯会战,由斯塔克提出的积极战术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要不然,帝国海军也不会在这场会战当中表现得虎头蛇尾,并且在最后全面崩盘。
  要往根本上讲,联军在阿巴斯遭受惨败的一个关键原因,就是帝国海军在会战的后期表现得很不给力。如果帝国海军提供的支援及时到位,就算没办法力挽狂澜,也不至于在最后全面崩盘。
  只是从军事角度看,阿巴斯会战就是波伊战争的转折点。
  这场会战之后,联军在波伊地区的控制力迅速衰落,早已日薄西山的忒尔共和国也是在这个时候,决定承认波伊国。虽然梁夏帝国受面子等因素的影响,在此后继续坚持了差不多两年,但是除了增添数万名官兵伤亡,多付出大约1万亿金元的军费之外,并没获得任何实际的好处。
  当然,这么也有点绝对。
  多坚持的两年,让帝国有足够的时间完成战略调整,从而在波伊战争结束之后,顺利控制住国际局势。
  对白华伟与刘尊岭来说,就算已经过去了10多年,可那段时期一点都不陌生。
  当时,在知道对手也是一个年轻军官之后,白华伟还开玩笑,说今后某一天会在战场上与之遭遇。
  哪里像到,竟然是一语成谶。
  波伊战争结束之后,这个叫斯塔克的年轻军官并没有返回纽兰共和国,而是转道去了梵罗国。
  在随后的第二次南方次大陆战争当中,他以武官身份担任了梵罗国的军事顾问。
  虽然在这场战争中,梵罗海军没有什么惊人的表现,毕竟在梁夏海军面前,梵罗海军根本就不敢造次,但是通过积极主动的战前准备,至少是在战争的初期,保证了海运航线畅通无阻。
  以当时的情况来看,这跟帝国海军还没有走出波伊战争的阴影有很大关系。
  准确的说,跟帝国当局有关。
  说得简单一点,在第二次南方次大陆战争爆发之后,帝国当局的表现乏善可陈,既担心再次遭遇惨败,又不敢放任不管,由此完美的错过了战争初期的有利时机,自然谈不上派海军封锁梵罗国。
  只是,斯塔克发挥的作用也非常重要。
  如果不是斯塔克在战略上做出了准确判断,即认定帝国不会立即出兵,梵罗当局绝对不敢在开战之前,把所有的运输船只派出去,更别说耗费原本就不多的外汇储备,从数十个国家的航运公司租用了上百艘超级货轮。要不然,绝对不可能在梁夏海军出动前,把数百万吨战争物资运回国内。
  没有这些物资,梵罗国必然战败。
  其实,也就是斯塔克的这个大胆推测,说服了纽兰当局,答应以“租借”方式向梵罗国出售军火。
  虽然斯塔克为这个大胆判断押上了自己的前程,可以说极有胆色,但是在这个世界上从来都不缺乏有胆量的人,缺少的是有胆量,又能保持冷静与理智,在押上前程的时候还能够保持清醒的人。
  斯塔克就是这种人。
  以他在第二次南方次大陆战争当中的表现,今后就算达不到扶摇直上,那也肯定是平步青云。
  白华伟还为斯塔克能不能在40岁之前晋升为海军将领跟刘尊岭打赌。
  结果没什么悬念,白华伟为此输了100金元。
  在第二次南方次大陆战争结束后,斯塔克就像是人间蒸发了一样,再也没有什么惊人的表现。
  至于平步青云,根本就无从谈起。
  从少校到上校,这家伙竟然用了整整的15年!
  哪怕是在和平时期,这个晋升速度也慢得吓人。
  同样是15年,刘尊岭由少尉晋升到上校,比斯塔克多3级,而白华伟用16年就晋升到海军准将。
  其实,也是在不久之前,白华伟才从一名在军情局工作的朋友那得知,斯塔克已经晋升准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91/94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