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万人敌(校对)第15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1/924

  败家子们也不纯粹就是在姑苏城醉生梦死,更何况现在姑苏城也不怎么热闹,前头还死了个公子寅,投效公子寅的低级军官们,如今都被发配到了前线,发配的过程中,国中别说公卿了,最矬的小贵族都没有去拉拢他们。
  这些当初哄着公子寅搞事的低级军官们,现在除了效死吴王,根本没有任何出路。
  所以在王畿地区,以及王畿地区附近,真正算得上能打又有名的,还真就只有李解这么一个。
  姑苏不是没有老将军,但名头哪有去年“猛男威震”响亮?
  再说了,李解又是大王跟前的红人,最近混入统治阶级的人物中,李解是最土鳖的一个。从情理心理上出发,没了太宰子起的子氏家族,还就觉得李解更有安全感一些。
  “驮马预计能市易多少回来?”
  “少则五百,多则二三千。”
  “这么多?”
  “首李有所不知,扬粤诸部,多同荆蛮通婚,荆蛮又同巴蜀互市,巴蜀多产山马,故扬粤累世所余,山马亦多。”
  此时山马在南方蛮族部落中的地位相当的特殊,它们除了要承担家用驮乘之外,其实还要承担一部分牛的功能,也就是耕地。而荆蛮也好,扬粤也罢,他们的社会主体和诸夏不同,不是以“家族”为单位,而是以“家”为单位。
  所以一个“家”,必须要有大牲口才能维持生计和繁衍。
  关键时候,山马杀了取肉也能让一个“家”得以保全。
  并不发达的农耕技术,使得扬粤部落大多都是游耕,兼顾渔猎和山地放牧,也就更加凸显出山马驮马的重要性。
  因为重要,加上弱鸡们抱团取暖,也就导致了山马的保有量,在扬粤、荆蛮、巴蜀之中,都是相当的不错。
  一句话,这些菜鸡们已经一无所有,但马是必须要有的。
  “用什么去交易?”
  李解直接问到了重点,子氏愿意在他麾下做事,是子氏的事情。但不代表子氏可以无休止地压榨下去,想要让子氏彻底融入江阴邑的体系中,要么李解没耐心直接暴力吞并,要么慢条斯理地小火慢炖。
  至少现在看来,嘁哩喀喳胡吃海喝不划算,还会让姑苏的老妖怪觉得他“畏威而不怀德”。
  偶尔温柔一点,像他这样的丑男,也会让人觉得还不错。
  反差萌嘛。
  “石器即可。”
  想了想,子氏的人倒也诚恳,“扬粤诸部虽有金器,多为甲兵,日常用具,甚是不堪。若得阴乡石器,已是大好。”
  “嗯。”
  李解点了点头,略作思索,想着这样干,倒是挺划算的。
  反正一群羊是赶,两群羊是放,卖给沙野的老乡,和卖给扬粤的蛮子,有啥区别?
  这买卖……做得。
第168章
江阴李哥
  漂亮衣服不能当饭吃,李县长搞创收的同时,还是得硬着头皮下乡,三农问题重中之重啊。
  丝绸没得卖不怕,饭得有的吃。
  目前江阴邑的粮食来源,组成相当复杂,主要是靠坑蒙拐骗,自己种出来的粮食其实没多少,仅仅能够供应统治阶层的消耗。
  底层,尤其是那些归附过来只是为了吊一条命的,主要还是靠杂粮野菜充饥。
  好在江南地区有一个好,野菜丰富,制作成菜干之后,加上豆制品的诞生,可以制作成耐存储几天的口粮。
  同时因为李解是纺织学院的优秀毕业生,捕捞业也是略懂。
  当然了,主要是内河捕捞。
  一扫光,全无敌!
  “最近来采买咸鱼干的都是哪里人?”
  “中原诸侯,多有商贾前来吴地。”
  公子巴因为精通很多种方言,所以一个人就能荡二十几个人用,在接待中原诸侯的御用商人时候,效果相当的好。
  成果自然也是不错的。
  江阴咸鱼因为产量暴增,开始对外输出,而中原对咸鱼的需求量,几百年来都是供不应求。
  腌渍风干之后的鱼肉,在中原很多地区都是硬通货。尤其是中原“四野”还有剩下一些没绞杀干净的蛮子,主要是留着刷人头刷资历刷功劳用的,实际上人家早就跪舔了,但早先周天子故意留着恶心某些国家,这才一直没答应。
  最近有一波诸夏和戎狄混居的部落,在燕国和晋国的交界处,准备合伙搞个国家出来,顺便也正式向周天子请个封,要求不高,子爵就行。
  就这么一帮家伙,为了让兄弟们填饱肚子,一口气在逼阳国定了差不多两百万斤的咸鱼咸肉。
  李县长当时就尿了,哎哟卧槽,这啥玩意儿啊,搞两百万斤咸鱼咸肉庆祝国家成立了还是咋滴?
  可大买卖眼瞅着冒出来了,那能让给别人吗?当然不行。
  于是乎李县长也没顾得上种田,主要人力就是在“百沙”疯狂捕捞。
  盐么,那是完全不缺的,谁缺盐他都不缺。
  东沙也好、东芦市也罢,还是说郯国、莒国,只要他想,要多少盐有多少盐。
  实在不行自己上,在东芦市附近的海域开辟盐田,直接晒了就是。
  晒盐本身的技术不难,难在盐田规划。
  不过这难不倒李县长,他还是做工头那会儿,有一次给一个盐田个体户修养殖场的水泥池,完事儿之后这老板一时没钱,就让李工头自己开着二十四轮重卡去盐场,推土机自己推,挖多少是多少……
  后来李县长因为搞非法销售,被判了三个月拘役,每个月能回家两三回,不过总体来说还行。
  所以决定咸鱼销售的主要环节,李县长都能解决,只是占据了太多的劳动力,延缓了阴乡的猥琐发育。
  不过和收益比起来,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逼阳国那里的交易价格,大概就是两百斤咸鱼咸肉,可以换一个女人或者孩子,再加五十斤,就可以换一个青壮。
  然后如果不要女人,那又可以换一到五匹马,看马的档次来议价。总体而言,买马非常不划算,一是此时的北马个头,也不比南方山马强多少;二是马太娇贵,容易死在路上,但人就不一样了,耐操。
  那帮蛮子倒也不傻,没打算一口气直接来个两百万斤咸鱼咸肉。
  他们还懂分期,知道每个月都来那么一次,这样压力也能小一点。
  不过李县长也觉得奇怪,这怎么会千里迢迢问南方人买咸鱼咸肉啊,这不是有病么?
  然后一打听,居然是晋国、燕国、齐国三个大国全面封锁盐巴进入蛮子的地盘。
  这种大国霸凌弱者的行为,李县长看了真是于心不忍,他还是做工头那会儿,每每看到这样的新闻,都是义愤填膺,恨不得拔刀相助。
  于是面对这种情况,李县长针对这帮蛮子的艰难处境,就砍了五十斤的价钱。
  原本两百斤咸鱼咸肉可以换一个女人,现在不一样,一百五十斤就可以搞定。
  这绝对是杀价良心,换作别人,直接砍一半,哪有像李县长这么仁慈的。
  毕竟“忠肝义胆”,还是有一颗菩萨心肠。
  不过李县长也不信佛,寻思着就算是菩萨,大概也是南无六管加特林菩萨。
  这帮蛮子除了知道分期之外,还知道套个马甲用小号来采购。
  李县长也乐见其成,有人免费帮他刷订单,他凭啥不要?
  以宋国、陈国商人的名义,这帮蛮子在逼阳国活动得相当频繁。虽说人人都知道他们是哪里人,不过也没人去拆穿,横竖宋国跟逼阳国之间,还有那么一战。
  到时候薅不到宋国吴国的羊毛,在蛮子身上掏两把肥油也是不错的。
  从开春至今,平均每个月都有一千左右的奴隶从北方卖过来。大多都是女子,不过很大概率也是从更弱小的部落抢来的,甚至还有可能是跨过燕国的西北口,然后前往北方更大的草原交易而来。
  至于说青壮,鲜有交易,这倒是让李解很是可惜。
  妇女儿童虽好,但养活起来麻烦,满世界都是重体力劳动优先,妇女更多承担角色就是生育工具。除了极个别大国有能力发动妇女武装起来,地区列强以下,都没有那个实力去组织妇女。
  像晋国在修建北地长城和东北邬堡的时候,其中三分之一的力役,就是女人。这是中原诸侯羡慕不来的动员能力,并且晋国在称霸的时期内,还有过女子武装。
  最经典的一次战例,就是晋国为了配合秦国围剿河套诸部,秦国打生打死拼了老命,结果东线晋军就是一群老姐在那里土工作业。
  挖好了坑,修好了营寨,看到秦军来了之后,晋国老姐们顿时笑得花枝招展:来啦老弟!
  当时秦国之君气得差点想跟晋国撕逼,可惜晋国还卡着他们家东进的门户呢。就是现在的都邑咸阳城,那也是在晋国的威胁之下,不得不修筑的。
  咸阳城大部分时候充当的角色,就是后勤大本营,可想而知其中的状况是如何的千转百回。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1/92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