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万人敌(校对)第15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9/924

  “发财?”
  沙雕一脸懵逼,他完全没搞明白姐夫的意思。
  之前挖来的矿石,都变成了干鲸鱼用的武器装备。
  这说明什么?这说明这些矿石都是好东西啊。
  现在好东西突然断货,烧心啊。
  然而李县长很淡定,对沙雕道:“原本制硫磺还是比较麻烦的,现在好了,解决了不少事情,我们在江北的灌溉渠,也可以加速施工。一路炸过去,龙神之力,逆天改命。”
  此时江北的荒地,开辟耕地的田亩数是相当多,但有一个问题,一旦进入河流不那么密集的地区,就有严重的土地板结,甚至像雉邑以东,更是大量盐碱地,土地根本无法产出粮食。
  没有足够的技术手段和组织力度,就不能改良土地。
  像盐城附近的那点耕地,也是羿阳君拼了老命“洗”出来的,这背后,也是有吴国的财力物力人力支持,才能做到。
  可即便如此,盐城的优质耕地,依然谈不上有多少。
  不过对李县长来说,这不是什么大问题,别人洗地麻烦,那是因为开沟挖渠引水的难度太高。
  要么土地板结硬化,要么沼泽连绵不绝。
  哪怕是现在的霸主级大国,也没太多精力在这个上面折腾。
  但李县长不同,他怕个毛的土地板结硬化,一路炸过去就是了。
  土地炸松了之后,直接就地开渠。
  挖出来的泥土,又运往沼泽地填埋,混合了淤泥、人畜粪尿、腐植之后,当年就能产一波芹菜、荸荠之类的蔬菜。
  要是胆子大一点,硬上水稻也不是不可以,不过大概率颗粒无收。
  “龙神之力”在江南用起来,还是比较麻烦的,容易吸引有心人的注意。
  虽说李县长藏着掖着的水平也挺高,但保不齐的事情嘛。
  但在江北就不一样了,反正李县长在江北流窜了很多地方,就没见过几个姑苏王畿地区来的普通人。
  清一色都是要事在身的官方人物。
  还有像那些个外国来吴国做官的,大多数都是窝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从来不外出。
  比如说淮县嬴县师,盐城闹得那么大,他还是天天窝在淮县撸串;盐城那边被摆平了之后,他还是天天窝在淮县撸串。
  所以说,在江北狂轰乱炸,辣种赶脚……跟深山水库炸鱼其实差不多。
  动静很大,没人来查。
  “昆兄,那……接下来要做何事?”
  “雕啊,我现在有一个很重要的任务要交给你,有没有信心?”
  “有!”
  “好,江北开辟一百万亩耕地这个任务,我就交给你去做了。你办事,我放心。”
  “……”
  “开个玩笑嘛,不要这么紧张。大王还活着,不能搞一百万亩,这样讲有点太狂了,十万亩吧。”
  “……”
  最终沙雕还是走了,他得先去矿场把一部分奴工带出来,重新组织,然后前往江北地区。
  至于一百万亩还是十万亩耕地,他不敢去想,太遥远了。
  沙雕给自己先定了一个小目标,比如说,先开个一万亩地。
第175章
今时不同往日
  江北新辟的几个农场,与其说是农场,更像是工场。
  农奴更多时候是按照江阴邑的作业要求,来完成某个作业工序。
  打眼就是打眼;挖坑就是挖坑;生火就是生火……
  所有的农事活动被分解成了一百多接近两百个作业工序,对江阴邑这帮刚刚脱盲的“管理者”来说,更加容易适应。
  而对于那些刚刚从旧有体制窠臼中跳出来,被李县长重新摩擦的知识分子们来说,管理刚刚脱盲的白沙村高级村民,也要容易一些。
  至于农奴们,就是螺丝钉,当农场传达了一个命令下来,要开挖一条沟渠,而规划的土地板结严重,那么就要开始按照农场的分配来进行作业。
  首先是打炮眼,接着把装满了黑火药的竹管塞进去,最后起爆。
  爆破是一个完整的作业项目,在此之前,可能还要测绘划线等等,可能会用石灰来标记炮眼位置,这同样也是一个完整的作业项目。
  在完成了爆破之后,采挖土方又是一个作业项目。而这个时侯,就形成了班组小队的管理方式。
  六国、英国、巢国等等国家有自己的一套管理方式,但是在江阴邑,只有李解的那一套。
  因为鳄人、勇夫两个武装系统,就是这样管理的。
  对有些转岗的鳄人和勇夫来说,班组小队他们更加熟悉,从名称到编制到管理模式,他们都不陌生,容易上手。
  至于从小国家来的知识分子,他们固然可能有些别扭,但毕竟是知识分子,适应能力天然要比刚刚脱盲的鳄人还有勇夫要强得多。
  要知道,公子巴这种二十来岁的王子公孙,在二十岁之前,可能就已经接受了十几年的高端教育。
  这也是为什么公子巴模样可能丑陋了一些,但专业技能相当强。
  不管是驾车骑马、拉弓射箭、撰写公文、翻译文献、贸易经济、行政管理……什么都能上手。
  因为单独拿一个项目出来,对这个时代的人来说,最少也是入门级的小贵族才能去学习。
  受教育成本极其高昂的当下,李解想要拉出一支非常成熟的官僚队伍,那是相当困难的。
  但是,拉出一支杂交的半成熟官僚队伍,倒是问题不大。
  脱盲的鳄人、勇夫甚至最早跪舔他的“百沙”精英,都可以成为这个队伍中的中坚力量。
  而外来的商无忌、公子巴等等传统贵族,则是负责适应和打磨,至于最终包装如何……不需要包装!
  因为他们是吴人,吴人野蛮,天下皆知。
  不管李解玩出多么大逆不道的事情来,中原诸侯也只会见怪不怪,但不会觉得有什么不妥的地方。
  所以当整个江阴邑把农业生产拆解成一百多接近两百个工序,吴国内部的贵族们完全看不懂,嘲讽者不计其数,但也有顶级精英觉得哪里有问题,可又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旧时代的传统模式,农奴的工作效率极低,在江阴邑的奇葩的体制下,农奴本身可能效率不高,但是因为拆分了工序缓解,导致总的效率极大提高。
  而李解又给予了一个脱籍的希望,且这个希望还相当大,这就使得只要不是顶级贵族之后,往往对曾经的故乡并没有什么眷恋和不舍。
  在江阴邑,同样有机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而且概率远比在中原诸侯那里要高得多。
  典型案例就是更加富裕更加自由的小农家庭诞生,至于那些小农场主,农奴们没有去痴心妄想。
  只是在江阴邑,即便是小农家庭,除非借用江阴邑的“公家”铁器农具,否则就只能靠石质农具。农具的损耗程度显然要高得多,但只要借用“公家的”农具、种子、牲口等等生产要素,那么小农在两三代人之内,还是小农。
  和姑苏王畿地区不一样,李解允许治下野人去开荒。
  但是每一寸荒地,都是王命猛男江阴子的,开辟出来的耕地,所有权还是在李解这里,野人获得的,只是使用权。
  而且普通野人根本没有实力去开采荒地,因为农事活动的所有生产要素,他们都不掌握。
  即便农具、种子、牲口等等等等都借到了,并且江阴邑也给予了政策扶持,但如何种地,百分之九十以上的野人都不懂。
  一个天时怎么看,就让几十万野人干瞪眼。
  在李解崛起之前,“百沙”想要种地,每个“沙野”都要集中最大的力量,然后学习姑苏的王畿地区。
  因为王畿地区有最好的农官,可即便照着学照着来,往往还会出现农事管理一窍不通的状况。
  下了一场雨,是排水还是不排水,一个差错,可能就会导致稻米只开花不结果。
  至于说惯例的大风、冰雹、强降雨,绝收者比比皆是。
  这也是野人虽多,但在吴王那里,根本连“乌合之众”都谈不上的原因。
  当年最强的“沙野”也就是黑蛟沙,但黑蛟沙最强状态,也就是集合了两千多号人,就这,连进入姑苏给吴王勾陈上贡的资格都没有。
  其中艰辛,从侧面略作一观,也能够清晰地感受到。
  直到“白沙”美蚕娘捡到了李解,这一切才发生了剧变。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9/92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