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校注本)第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03

--------------------------------------------------------------------------------------------------------------------------------------
☆本文由看帮网网友分享,仅供预览,请于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不得用于商业用途,否则后果自负!看帮网(https://www.kanbang.cc)-精品电子书☆
--------------------------------------------------------------------------------------------------------------------------------------
书名:三国演义(校注本)
作者:罗贯中
描述:《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又称《三国志演义》),作者是元末明初的著名小说家罗贯中。《三国演义》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105年的历史风云,以描写战争为主,反映了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混战和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和最终司马炎一统三国,建立晋朝的故事。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斗争与矛盾的转化,并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批叱咤风云的三国英雄人物。全书可大致分为黄巾之乱、董卓之乱、群雄逐鹿、三国鼎立、三国归晋五大部分。在广阔的背景上,上演了一幕幕气势磅礴的战争场面。编者罗贯中将兵法三十六计融于字里行间,既有情节,也有兵法韬略。
校注前言
《三国演义》既是中国四大古典小说名著之一,又在我国小说史上起过开创性作用:它不仅是我国第一部历史演义小说,而且是由文言小说过渡到白话小说、短篇平话小说过渡到长篇章回小说的桥梁。可以设想,如果没有《三国演义》,我国长篇小说和历史演义小说的产生可能要推迟若干年。仅凭这一点,它在我国小说史上的地位就是不可动摇的。不仅如此,它更避免了一般开创者所难免的幼稚与粗糙,竟以精品的面貌展现于世人,达到了我国小说的最高水平,与后来产生的《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并驾齐驱,成为我国古代小说的典范。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还应该指出的是,《三国演义》还开辟了一条熔历史与民间传说于一炉、集民间艺人与文人智慧于一体、内容则亦实亦虚的创作道路,成为后来的历史演义小说、英雄传奇小说、侠义公案小说乃至神魔小说效法的楷模。无怪乎它不仅是我国的文学名著,而且突破国界,成为世界文学名著。
限于篇幅,这里对《三国演义》的价值不再赘述。下面仅对校注中的几个问题略作说明。
一、作者问题
《三国演义》的作者本来不成问题,学界一致认定罗贯中就是它的作者。其根据除了明、清文人笔记记载之外,更有直接证据:现存《三国演义》较早的明代刊本均题“晋平阳侯陈寿史传”,“后学罗本贯中编次”。前一句标明了小说《三国演义》的创作根据,即取材于陈寿的史书《三国志》。陈寿是晋代人,爵封平阳侯,故称“晋平阳侯陈寿”;“史传”即指陈寿所著史书《三国志》。后一句标明了《三国演义》的作者为“罗本贯中”,即姓罗名本,字贯中。“编次”相当于今之“著”或“撰”,只是古人谦虚,以为其小说并非完全创作,而是取材于前人的著作,因而谦称“编次”。考虑到封建统治者和封建文人对小说极为蔑视乃至仇视,以至于小说作者不敢或不屑在作品上署其真名或仅署化名的情况,而罗贯中却敢于直署其真名实姓,足见其蔑视正统的文学观念,并对其所著《三国演义》的文学价值充满自信,这更增加了《三国演义》是罗贯中所著的可信度。
然而近年来有人对罗贯中《三国演义》的著作权提出了质疑。认为罗贯中是元末明初人,而《三国演义》成书于明代中叶,因而罗贯中不可能是它的作者;有些刊本题“罗本贯中编次”云云,全是书商所为。它应该是从宋代至明中叶这五百年间民间艺人们的集体创作,总其成者则是明中叶的一位无名文人。这个观点不可谓不新颖,可惜论者未举出直接证据,只是根据《三国演义》的个别版本加以推断,故学界无人响应。因此,在这一观点进一步证实之前,我们仍将罗贯中作为《三国演义》的作者。
现存罗贯中的生平资料很少,最为可靠而又珍贵的资料,只有元末明初人贾仲明(一作仲名)《录鬼簿续编》中的罗贯中小传:
罗贯中,太原人,号湖海散人,与人寡合。乐府、隐语,极为清新。与余为忘年交,遭时多故,各天一方。至正甲辰复会,别来又六十馀年,竟不知其所终。
“至正甲辰”即元惠宗至正二十四年(公元1364年),再过五年就进入明代了,可见罗贯中为元末明初人。由于《录鬼簿续编》依据锺嗣成《录鬼簿》的体例,仅记载元代戏曲家的生平事迹和戏曲作品,因而不著录罗贯中的小说《三国演义》,仅著录其三部杂剧作品:《赵太祖龙虎风云会》(今存)、《忠正孝子连环谏》(已佚)、《三平章死哭蜚虎子》(已佚)。据明代人的记载,罗贯中的小说作品还有很多,王圻的《续文献通考》甚至说他“编撰小说数十种”,这显然是夸大之词。就连署名罗贯中的《隋唐两朝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传》、《三遂平妖传》,究竟是否罗贯中所著,也难确定。还有说《水浒传》为施耐庵和罗贯中合著,或说是施作罗续,均无确证。
二、书名问题
《三国演义》在明、清两代的版本,至少有三十馀种。书商为了谋利,给它起了五花八门的书名:除了在书名之前冠以“新刻”、“新刊”、“新镌”、“新锲”、“新锓”、“第一才子书”、“四大奇书第一种”等等以招徕之外,其书名本身也花样百出:或称《三国演义》,或称《三国志演义》,或称《三国志传》,或称《三国志史传》,或称《三国全传》,或称《三国志》,或称《三国英雄志传》,等等,令人眼花缭乱。1953年作家出版社出版标点本,取名《三国演义》。由于这一书名简捷明了,不仅各个出版社竞相采用,而且有些文学史和文学工具书也予以承认,以致成为家喻户晓的通行书名。
然而有些学者不以为然,他们认为只有《三国志演义》才是该书书名的最佳选择,其他书名都要不得。其理由主要有两条:其一,认为明代嘉靖壬午(公元1522年)刊本(通称“嘉靖本”)的书名是《三国志通俗演义》,而此本为现存最早的版本,可见这是罗贯中自己起的书名。“通俗”二字可有可无,完全可以省略。其二,认为《三国志演义》文从字顺,其意思就是“演”《三国志》之“义”。而《三国演义》却讲不通,因为“演”三国之“义”不成话。
我以为取名《三国志演义》固然可以,而取名《三国演义》也未尝不可,甚至更好。
首先,有人已经指出,该书现存最早的版本并非“嘉靖本”,而是黄正甫刊本,它的刊行时间要比“嘉靖本”大约早二十年(为免繁琐,这里不介绍论据),而此本的封面书名就是《三国演义》。如果这一结论可靠的话,便推翻了《三国志演义》为罗贯中所起书名的论断。退一步说,即使“嘉靖本”为该书现存最早的版本,也不等于它就是真正最早的版本,因为嘉靖壬午距离罗贯中在世的年代已经一个多世纪,谁都不能保证在此一百多年间没有刊行过此书,因此认为《三国志演义》就是罗贯中所起书名的论断也难以成立。何况书商对于小说书名的态度向来是不严肃的,往往以是否能够招徕读者为取舍标准,乱改书名本是其惯技,上面所说此书书名的花样百出就是明证,因此根本就无法判断某个版本的书名就是作者所起的书名。
其次,“演义”一词何时、何书用于书名,其当初用意是什么,本人未加考证,不敢妄下断语。然而事实上它已经约定俗成,变成了“历史小说”、“历史故事”的同义词。如《西汉通俗演义》、《东汉演义》、《东西晋演义》、《两晋演义》、《南北史演义》、《隋唐演义》、《大宋中兴通俗演义》等等,不胜枚举。如果说《三国演义》不能作为书名,那么中国一大批以“演义”取名的小说岂不是全得作废,需要重新为它们起名吗?然而有谁能为它们起名?又有谁有这种权利?“演义”不仅用于历史小说的书名,而且这种约定俗成的概念也早已为文人学者所认可。如清代钮琇《觚賸续编·文章有本》说:“传奇、演义,即诗歌、纪传之变而为通俗者。”鲁迅也把他的《故事新编》说成“是神话、传说及史实的演义”(《南腔北调集·〈自选集〉自序》)。可见“演义”就是将史实敷衍为长篇章回小说或故事。既然如此,那么以《三国演义》为书名有何不通?又有何不可?
总而言之,《三国演义》一名既然早在明代已有,如今又已通行,而且文从字顺,简捷明了,朗朗上口,因此我们没有任何理由将它废除。
三、校勘问题
前面已经说过,现存明、清两代的《三国演义》版本多达三十馀种。这些版本大致可以归纳为三类,它们反映了《三国演义》不断进行加工修订,从而得以逐步完善的过程。
第一类为二百四十则(节、段),但无第几则字样;每则均有单句七字标目,如首则、次则分别为“祭天地桃园结义”、“刘玄德斩寇立功”。这一类版本即使不完全是该书的原貌,也是最接近原貌的,因为它还只是章回小说的雏型,尚不能算是标准的章回小说,显示了由话本小说向章回小说过渡的明显痕迹。
第二类是将原来的二百四十则合并为一百二十回(每两则合并为一回),并加上了第几回字样;回目也变成了双句,但不讲究对偶。这一类版本显然向标准的章回小说靠近了一步,但回目尚未达到章回小说的标准。
第三类即为毛纶、毛宗岗父子加工修订的本子(以下简称“毛本”)。“毛本”在保留了第二类版本一百二十回及每回双回目体制的基础上,对《三国演义》从文字到内容进行了大刀阔斧的加工修订,如:其一,将原来不对偶的回目,改写为对仗工整的回目。其二,删掉了大量诏令、奏章之类可有可无的文字,犹如去掉了许多赘瘤,使结构更加紧凑,行文更加流畅。其三,删掉了不少“之”、“乎”、“者”、“也”等文言惯用字,使语言变得较为浅显易懂。其四,纠正了一些不符合史实的纪事,增加了历史的真实性。其五,增添了不少细节描写,使故事更加生动,人物更加栩栩如生。其六,增加了一些著名文章,如孔融《荐祢衡表》、陈琳《讨曹操檄》等,增强了作品的文学性。其七,删掉了周静轩等人的鄙俚之诗,换成了唐、宋名诗。这些修改虽然有改错或改坏的地方,但从总体上说,却使《三国演义》在形式上成为标准的章回小说,在语言上更加浅显易懂、简洁流畅,在内容上更加符合历史,在描写上更加细腻生动,从而提高了它的文学价值。正因为如此,“毛本”才能轻而易举地挤掉了几乎所有《三国演义》的其他版本,成为久传不衰的读本。因此我们提供给读者的,自然也是“毛本”。
“毛本”的初刊本为清代康熙年间的醉耕堂本,今已十分罕见,而它的复刊本却多得很。为了慎重起见,选用清代大魁堂本(醉耕堂本的复刊本)为底本,清代三槐堂本、扫叶山房本(以上两种也是醉耕堂本的复刊本)为对校本,明代“嘉靖本”、万历万卷楼本为参校本,同时参考了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的标点本。由于《三国演义》是历史演义小说,主要取材于《三国志》、《后汉书》、《晋史》、《资治通鉴》等史书,因而也将它们作为参校资料。
由于“毛本”是一个相当好的版本,所以校勘时尽量保持其原貌。只有在以下几种情况下才作改动:
(一)凡遇确实不通或不合理的文字,无论是原书之误还是排印之误,均据别本改正,如无别本可据则径改。例如:
第二回朱儁说:“我来日宰猪羊狗血……”显然不通。今据“嘉靖本”改为“我来日宰猪羊取血”。与此相应的下文“盛猪羊狗血”,亦据“嘉靖本”删除“狗”字。
第二回潘隐说:“帝已崩。今蹇硕与十常侍商议……”各本均同。蹇硕既为十常侍之一,怎么能“与十常侍商议”?岂不是把蹇硕排除于“十常侍”之外了吗?故径改“与”为“等”。
第八回写刘表与孙策“相约以孙坚尸换黄祖”,下面接着写道:“孙策换回黄祖,迎接灵柩”。各本均同。“换回黄祖”显然不通,故径改为“送回黄祖”。
第九回写王允暗伏百馀武士刺董卓,“卓裏甲不入”。“裏甲”,别本或作“裏甲”,皆费解。惟扫叶山房本作“衷甲”,查《后汉书·董卓传》亦作“衷甲”。按“衷甲”即贴身软甲,类似于今之防弹背心。可见“裏甲”或“裏甲”皆因形似“衷甲”而致误,故从“衷甲”。
第十一回写吕布与曹操濮阳大战,说吕布手下有“八员健将”,即张辽、臧霸二将,以及“两将又各引六员健将”。如此则吕布手下健将不是八员,而是十四员了。今据“嘉靖本”改为“两将各引三员健将”。
第三十二回写曹操说:“我由济河遏淇水,入白沟……”各本均同。按“济河”非河名,乃渡过黄河之意。故删除“由”字,加一逗号,使其成为:“我济河,遏淇水,入白沟……”
第九十回说乌戈国主兀突骨“身长二丈”,实不可能。今据“嘉靖本”改为“身长丈二”。
(二)凡是前后矛盾之处,均酌情予以统一。例如:
第十五回写孙策和周瑜谋定活捉太史慈之计:“三面攻县(泾县城),只留东门放走;离城二十五里,三路各伏一军”。下文却又说:“太史慈走了五十里,人困马乏”,被孙策伏军活捉。各本均同。前后显然矛盾,故径改“二十五里”为“五十里”。
第二十七回写关羽过“沂水关”,守关将卞喜欲害关羽,被镇国寺长老“普净”所救。至第七十七回又写关羽死后“一魂不散”,飘荡到当阳县玉泉山,又遇此僧时,却说“法名普静,原是汜水关镇国寺长老”。人名、地名皆前后矛盾。人名据“嘉靖本”统一为“普净”;地名则据第二十七回的内容,选定为“汜水关”。
第四十四回写赤壁之战前,诸葛亮劝孙权以刘、孙联合抗击曹操,孙权仍犹豫不决。周瑜对孙权说:“瑜请得精兵数千,进屯夏口,为将军破之。”以“数千”兵对付曹操数十万大军,即使夸张也太过;而下文周瑜又说:“瑜得五万兵,自足破之。”前后也不一致。故据“嘉靖本”改“数千”为“数万”,则合情合理。
第九十八回写魏兵统帅曹真派人打探蜀兵虚实,见蜀营“只插着数十面旌旗,兵已去了二日也。曹真懊悔无及”,却并未派兵追赶。可下文却又说:“且说张郃追蜀兵不上,回到寨中。”令人莫名其妙。查“嘉靖本”,在“兵已去了二日也”之后,有“真急令郃追之”,却无“曹真懊悔无及”。可见是毛氏父子作了改动,以致出现纰漏,前后不能照应。后来的所有复刊本,包括诸多点校本,均延续了这一失误。今据“嘉靖本”恢复原貌。
(三)《三国演义》是历史小说,其所写人名(包括字号)、地名、官名大多为纪实,但也有虚构者。对于后者,当然无从细究。对于前者,则最好能与史书记载相一致。因此,无论是毛氏父子改错的,还是原书本来就错的,一旦发现,均予改正。
人名如:“朱隽”改“朱儁”,“刘辨”改“刘辩”,“桓楷”改“桓阶”,“凌公续”改“凌公绩”,“愈元”改“俞元”,“张隽义”改“张隽乂”,“全综”改“全琮”,“霍戈”改“霍弋”,“毕范”改“毕轨”,“刘纂”改“留赞”,“刘褒”改“郑袤”,“周泰”改“州泰”,“司马亮”改“司马量”,“冒顿”改“蹋顿”,“刘璩”改“刘虔”,“滕循”改“滕脩”,“岑昏”改“岑昬”,“荀勗”改“荀勖”,等等。
字号如:关羽原字“长寿”,后改“云长”,今改“长寿”为“长生”;魏元帝曹奂字“景召”,改为“景明”;夏侯惠字“雅权”,改为“稚权”;夏侯和字“意权”,改为“义权”;毌丘俭字“仲闻”,改为“仲恭”;等等。然而也有例外,如张飞表字应为“益德”,而“翼德”已为广大读者所熟知,故虽错而不改。
地名如:“高堂”改“高唐”,“张陵”改“章陵”,“太谷”改“大谷”,“大城”改“犬城”,“桂车”改“挂车”,等等。又如第一百十三回说孙废吴王孙亮,派孙楷、董朝“往虎林迎请琅琊王孙休为君”。又说孙休“在虎林夜梦乘龙上天”。今按《三国志·吴书·三嗣主传》,改两处“虎林”为“会稽”。
官名如:“北都尉”改“北部尉”,“致中二千石”改“秩中二千石”,等等。
其他个别文字改动者,不胜枚举,不再一一赘述。
四、注释问题
由于我国历史悠久,古今语言差别很大,这为后人阅读前人的著作造成很大困难。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汉代学者已经创造了注释之法。所谓注释,就是在保持原作的基础上,对其中疑难词语加以解释,从而帮助读者阅读。
中国的旧小说,有用白话的,也有用文言的,都与现代汉语有很大距离。因此从上世纪五十年代起,有些新版旧小说开始加以注释,以帮助现代读者阅读古代小说,为普及旧小说起了很大作用。“四大古典小说”都出过注释本,但大多蜻蜓点水,注文很少,且随意性很大,不足以全部释疑解惑,因此皆有重新注释的必要。《三国演义》尤其应该详加注释。
《三国演义》是历史小说,其中的人物多为帝王将相、文人才子。这些人习惯于引经据典,以史说事,卖弄才学,以致牵涉到不少历史人物和历史典故。比如尧、舜、禹、周文王、周武王、伊尹、周公、吕望(姜太公)、项羽、刘邦、张良、韩信等历史人物,尧禅位于舜、舜禅位于禹、刘邦“斩白蛇起义”等历史典故,在书中屡次出现,如果对这些历史人物和历史典故不讲清楚,势必影响读者的阅读。因此这一部分是重点注释对象,注释也就详细一些,并尽量交代出处。至于成语典故,更是不胜枚举,一般读者很难读懂,因此均予详注。
《三国演义》是文言小说,尤其书中所引诏令、奏章、檄文、书信等,文字多半艰深,一般读者更是望文兴叹。因此一一加以注释,注文力求准确无误,简明扼要。
《三国演义》中的人名(三国以前的历史人物除外)、地名、官名、官署名多不胜数,注起来十分繁琐,也占大量篇幅,不注也不影响阅读,因此略而不注。但也有例外。如中涓、常侍、黄门、郎、方面、执金吾、参录尚书事、秩中二千石等官名,吴、会、西充国、长城、黑龙江等地名,或字面上难以理解,或容易引起误会,故而也予注释。
《三国演义》所插入的诗词将近二百首,我请陈飞先生帮我查找,仅查到十来首引自唐、宋,其他不知所出。这些诗词多为作者借以评论人物或表示感叹,并非书中故事情节的有机组成部分,但我也予以注释,为有兴趣的读者提供方便。
最后再顺便交代一下分段、断句和标点问题。
分大段已成为新版古代小说的惯例,这是由古代小说本身决定的,事实上也只能如此。然而分段的目的在于使其眉目清楚,略有间断,不至于使人一头雾水。因此我认为至少应做到两点:一是每段以短些为好,不要太长,否则便失去了分段的意义;二是分段要恰当,切不可在不该分的地方分段,否则便会使作品支离破碎,反不如不分为好。
断句和标点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相辅相成:断句是标点的前提,标点是断句的符号。相者两比,断句更为重要,一旦错断,不仅标点失去了作用,而且势必歪曲原意,甚至大闹笑话。譬如某新版《武林旧事》对《赏花》篇中牡丹花品种的一小段作如下断句和标点:“如姚魏御衣、黄照殿红之类几千朵。”即使是花卉专家,看了这一段也会莫名其妙,因为世上根本不存在“姚魏御衣”和“黄照殿红”这两种牡丹花。其实这里说的是四种名贵牡丹花:“姚”是“姚黄”的简称,“魏”是“魏紫”的简称,“御衣黄”和“照殿红”又各为一种牡丹花名。因此正确的断句与标点应该是:“如姚、魏、御衣黄、照殿红之类几千朵。”又如某新版《三国演义》第三十三回中对袁绍的一段话作如下断句与标点:“吾南据河北,阻燕、代,兼沙漠之众。”正确的断句与标点应该是:“吾南据河,北阻燕、代,兼沙漠之众。”断错的关键在于未将“河”理解为黄河,而误将“河北”当作了地名。这一错误在再版时虽然作了修正,但仍有其他断句的错误。有鉴于此,我对断句特别小心谨慎,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此外,有些人在标点古代小说时,特别好用惊叹号和分号,大大超出了这两种标点符号使用的范围。其危害性虽然不及断句的错误,但也对读者理解文本的原意不无影响,因而本人也力求避免。
以上只是我对古代小说校勘、注释、断句、标点的看法和愿望,至于这些看法是否正确,这些愿望在《三国演义》中是否得以兑现,则不敢自信,谨请专家和读者赐教。
裴效维
二O一三年六月
第一回
宴桃园豪杰三结义
斩黄巾英雄首立功
词曰: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周末七国分争,并入于秦;及秦灭之后,楚、汉分争,又并入于汉;汉朝自高祖斩白蛇而起义,一统天下,后来光武中兴,传至献帝,遂分为三国。推其致乱之由,殆始于桓、灵二帝。桓帝禁锢善类,崇信宦官。及桓帝崩,灵帝即位,大将军窦武、太傅陈蕃共相辅佐。时有宦官曹节等弄权,窦武、陈蕃谋诛之,机事不密,反为所害。中涓自此愈横。
建宁二年四月望日,帝御温德殿。方升座,殿角狂风骤起,只见一条大青蛇从梁上飞将下来,蟠于椅上。帝惊倒,左右急救入宫;百官俱奔避。须臾,蛇不见了。忽然大雷大雨,加以冰雹,落到半夜方止,坏却房屋无数。建宁四年二月,洛阳地震;又海水泛溢,沿海居民尽被大浪卷入海中。光和元年,雌鸡化雄;六月朔,黑气十馀丈飞入温德殿中;秋七月,有虹现于玉堂,五原山岸尽皆崩裂。种种不祥,非止一端。
帝下诏问群臣以灾异之由。议郎蔡邕上疏,以为蜺堕、鸡化,乃妇寺干政之所致,言颇切直。帝览奏叹息,因起更衣。曹节在后窃视,悉宣告左右。遂以他事陷邕于罪,放归田里。
后张让、赵忠、封谞、段珪、曹节、侯览、蹇硕、程旷、夏恽、郭胜十人朋比为奸,号为“十常侍”。帝尊信张让,呼为“阿父”。朝政日非,以致天下人心思乱,盗贼蜂起。
时巨鹿郡有兄弟三人:一名张角,一名张宝,一名张梁。那张角本是个不第秀才,因入山采药,遇一老人,碧眼童颜,手执藜杖,唤角至一洞中,以天书三卷授之,曰:“此名《太平要术》,汝得之,当代天宣化,普救世人。若萌异心,必获恶报。”角拜问姓名,老人曰:“吾乃南华老仙也。”言讫,化阵清风而去。角得此书,晓夜攻习,能呼风唤雨,号为“太平道人”。
中平元年正月内,疫气流行。张角散施符水,为人治病,自称“大贤良师”。角有徒弟五百馀人,云游四方,皆能书符念咒。次后徒众日多,角乃立三十六方,大方万馀人,小方六七千,各立渠帅,称为将军。讹言:“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又云:“岁在甲子,天下大吉。”令人各以白土书“甲子”二字于家中大门上。青、幽、徐、冀、荆、扬、兖、豫八州之人,家家侍奉大贤良师张角名字。
角遣其党马元义暗赍金帛,结交中涓封谞,以为内应。角与二弟商议曰:“至难得者,民心也。今民心已顺,若不乘势取天下,诚为可惜。”遂一面私造黄旗,约期举事;一面使弟子唐周驰书报封谞。唐周乃径赴省中告变。帝召大将军何进调兵擒马元义,斩之;次收封谞等一干人下狱。张角闻知事露,星夜举兵,自称“天公将军”,张宝称“地公将军”,张梁称“人公将军”。申言于众曰:“今汉运将终,大圣人出。汝等皆宜顺天从正,以乐太平。”四方百姓裹黄巾从张角反者四五十万,贼势浩大,官军望风而靡。何进奏帝火速降诏,令各处备御,讨贼立功;一面遣中郎将卢植、皇甫嵩、朱儁各引精兵,分三路讨之。

< 章节目录 >   < >   当前阅读进度1/10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