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校注本)第3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8/103

枕——临近,靠近。​
云根——指山脚。因古人以为云生于山脚,故称。典出晋·张协《杂诗》其一○:“云根临八极,雨足洒四溟。”注云:“五岳之云触石出者,云之根也。”​
潺湲飞石髓——潺湲:本指水流貌。引申以指流水声。石髓:即石钟乳。这句是说潺潺的流水如石钟乳般清澈光润。​
黄卷——指书籍。线装古书的纸用黄檗染黄,以防虫蠹,故名。​
白丁——平民百姓,没有功名的人。​
壁间宝剑挂七星——应理解为“壁间挂七星宝剑”。七星宝剑:古宝剑名。因以七星图为装饰,故名。《吴越春秋·王僚使公子光传》:“二人饮食毕,欲去。胥(伍子胥)乃解百金之剑以与渔者:‘此吾前君之剑,中有七星,价直(值)百金,以此相答。’”​
少出——刚刚外出。​
篁——竹子的一种,称“篁竹”。引申以泛指竹子。​
逍遥巾——古代的一种头巾名。盖因隐士多用此巾,故名。​
杖藜——手拄藜杖。藜杖:见第一回“藜杖”条注。​
席地权坐——意谓将就坐在地上。席地:铺席于地。引申为就地。权:姑且,将就,凑合。​
云扰——犹如云一般纷乱。比喻天下大乱。汉·扬雄《长杨赋》:“豪杰靡沸云扰,群黎为之不康。”​
安邦定国——意谓使国家安定太平,免于动乱。安邦、定国:同义词,皆为使国家安定之意。邦:原指古代诸侯的封国,引申以泛指国家。​
至哀、平之世二百年——指从汉朝建立(公元前206年)至汉哀帝(公元前6年—前1年)、汉平帝(公元1年—5年),正好是二百年。​
王莽篡逆——王莽为汉元帝皇后之侄。汉平帝立,元后以太皇太后临朝听政,王莽任大司马,独揽朝政。毒杀平帝,立孺子婴为傀儡皇帝,莽以摄政名义居天子位,朝会称假皇帝,改元居摄。旋又称帝,国号为新,在位15年,被农民起义军推翻。​
斡旋天地,补缀乾坤——斡旋:本义为调解矛盾,引申为扭转、挽救之意。天地:天下,国家。补缀:本义为缝补衣服,引申为治乱、挽救之意。乾坤:本义为天地,引申为天下、江山、国家。这两句是说拨乱反正,挽救国家。​
汉胄——汉朝皇家后代。​
长揖——拱手高举,自上而下作揖。​
“欲见贤”二句——这两句见于《孟子·万章下》,原文作:“欲见贤人而不以其道,犹欲其入而闭之门也。”意谓想见贤人而不以礼仪求见,犹如本想让人进屋却把门关了起来。​
彤(tóng同)云——这里指阴云。​
朔风——即北风、寒风。朔:北方。​
霏霏——雨雪飞洒貌。​
其歌——这首歌共十六句,只有四句是罗贯中所写,其馀十句节录并改写李白的《梁甫吟》(见《乐府诗集》)。李白原诗共四十六句,罗贯中所节录十句原文是:“长啸梁甫吟,何时见阳春?君不见朝歌屠叟辞棘津……风雅暗与文王亲……君不见高阳酒徒起草中,长揖山东隆準公。入门不拜骋雄辩,两女辍洗来趋风。东下齐城七十二,指挥楚、汉如旋蓬。”​
阳春——温暖的春天。比喻德政、仁政。​
“东海老叟辞荆榛”二句——事见《六韬·文韬·文师》、《史记·齐太公世家》:周文王夜梦飞熊,将出猎,命筮人(掌占卜的官)占卜,卜词预测周文王此次出猎将遇到一位异人,是上天派来辅佐文王的。文王乃斋戒三日而出猎,果然在渭河北岸遇到了姜子牙(姓姜,吕氏,字子牙),便请他同车而归,封为国师。东海:指姜子牙为东海人。老叟:指吕望遇周文王时已八十多岁。荆榛:指野外。​
“八百诸侯”二句——事见汉·伏胜《尚书大传》卷三:“八百诸侯俱至孟津,白鱼入舟。”又同书卷二:“武王伐纣,观兵于孟津,有火流于王屋,化为赤乌,三足。”又《史记·周本纪》:“(周武王)九年,武王上祭于毕。东观兵,至于孟津……武王渡河,中流,白鱼跃入王舟中,武王俯取以祭。既渡,有火自上复于下,至于王屋,流为乌,其色赤,其声魄云。是时,诸侯不期而会盟津者八百诸侯。”裴骃集解引马融曰:“鱼者,鳞介之物,兵象也。白者,殷家之正色,言殷之兵众与周之象也。”“王屋,王所居屋。流,行也。魄云,安定意也。”这一段是说周武王等八百诸侯事先并未约定,却因皆欲讨伐纣王而一齐率兵聚于孟津,有白鱼跳到周武王乘坐的船上,这是伐纣必将获胜的吉兆。​
牧野一战血流杵——事见《尚书·周书·武成》:“甲子昧爽,受率其旅若林,会于牧野,罔有敌于我师,前徒倒戈,攻于后以北,血流漂杵。”(受:殷纣王之名。若林:形容兵卒极多。前徒:前面的士卒。北:失败,败北。)孔安国传:“血流漂舂杵,甚之言也。”意谓血流成河,连杵都漂了起来。形容战争极其惨烈,死伤惨重。杵:一解作舂捣谷物、药物以及筑土、捣衣等所用的棒槌;一解为“橹”的通假字,即大盾牌。​
“高阳酒徒”四句——高阳:指秦汉之际陈留县高阳乡(在今河南杞县)。汉高祖刘邦的谋士郦食其(郦生)为高阳人。酒徒:嗜酒的人。芒砀隆準公:指刘邦。芒砀:刘邦曾逃匿于此。隆準:高鼻梁。《史记·太祖本纪》:“高祖为人,隆準而龙颜。”这四句的故事见于《史记·太祖本纪》、《史记·郦生陆贾列传》、《汉书·高帝纪》、《汉书·郦食其传》:刘邦率兵过高阳,郦食其欲见刘邦,使者说刘邦不喜欢儒生,曾将儒冠当作尿罐。郦食其自称“高阳酒徒”,并非儒生,刘邦才同意其拜见。及郦食其见到刘邦时,刘邦正坐在床上,有两个女子为其洗脚,并骂郦食其为“竖儒”。郦食其长揖不拜,并对刘邦说:“足下必欲诛无道秦,不宜踞见长者。”刘邦才停止洗足并道歉,请郦食其高坐。于是郦食其从容献计,成为刘邦的谋士,屡立奇功。​
东下齐城七十二——事见《史记·郦生陆贾列传》:郦食其说服齐王广背叛项羽,归顺汉王刘邦,从而使刘邦兵不血刃而得齐七十二城。齐王广发现受骗而大怒,以酷刑烹郦食其致死。​
继踪——继承前人(这里指郦食其)的踪迹。​
二人——指姜太公和郦食其。​
吾皇提剑清寰海——指刘邦剑斩白蛇起义,扫除各路军阀,建立大汉,使天下归于太平。​
桓灵季业火德衰——是说汉朝至桓帝、灵帝时已经进入末世,衰败不堪。季业:末世,末代。火德衰:按术数家的说法,汉朝属火德,故“火德衰”即汉朝衰败。​
调鼎鼐——鼎鼐:古代的两种烹饪器具。典出《战国策·楚策四》:“故游乎江湖,夕调乎鼎鼐。”原指调配菜肴的味道。引申以比喻大臣处理国政。这里指奸臣独揽朝政。​
青蛇飞下御座旁——见本书第一回:“建宁二年四月望日,帝御温德殿。方升座,殿角狂风骤起,只见一条大青蛇从梁上飞将下来,蟠于椅上。帝惊倒,左右急救入宫;百官俱奔避。须臾,蛇不见了。”​
妖虹降玉堂——亦见本书第一回:“光和元年……秋七月,有虹现于玉堂。”​
独善其身——语出《孟子·尽心上》:“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赵岐注:“独治其身以立于世间,不失其操也。”意谓不管国家兴废,专注于自身修养,保持节操。​
邂逅(xiè
hòu谢后)——并未预约的偶然相逢。​
拥炉——围着火炉取暖。​
“凤翱翔”二句——这两句暗用了一个典故,典出《诗经·大雅·卷阿》“凤凰鸣矣,于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郑玄笺:“喻贤者待礼乃行,翔而后集……凤凰之性,非梧桐不栖,非竹实不食。”比喻德才兼备的贤士志向远大,非贤能的君主不辅佐。​
陇亩——田地。​
熟谙(ā
n安)——熟悉,精通。​
则甚——做什么,干什么。​
车骑——车马。引申为对人的敬称。​
呵开冻笔——意谓用呵气化开冻结的毛笔。​
云笺——有云状花纹的纸。​
晋谒——进见,拜见。​
何似——不知如何形容。表示程度极深,已到顶点。​
陵替——衰落,衰败。​
匡救——匡正补救,拯救。​
经纶——整理丝缕,编丝成绳。比喻治理国事。​
鄙悃(k
ǔ
n捆)——谦称自己的诚心。悃:至诚。​
统希鉴原——客套话。全都希望鉴察原谅。​
太虚——天空。​
玉龙斗、鳞甲飞——皆比喻大雪纷飞。​
悒怏(y
ì
yàng意样)——忧愁不乐的样子。​
梨花、柳絮、滥银——皆比喻雪花。​
荏苒(rěn
rǎn忍冉)——时间渐渐过去。​
揲蓍(shé
sh
ī舌施)——古代占卜方法之一。即取蓍草五十根,先取其一,再将其馀四十九根分为两叠,每四根为一数,视其阳爻阴爻,以定吉凶。​
第三十八回
定三分隆中决策
战长江孙氏报仇
却说玄德访孔明两次不遇,欲再往访之。关公曰:“兄长两次亲往拜谒,其礼太过矣。想诸葛亮有虚名而无实学,故避而不敢见。兄何惑于斯人之甚也!”玄德曰:“不然。昔齐桓公欲见东郭野人,五反而方得一面,况吾欲见大贤耶?”张飞曰:“哥哥差矣。量此村夫,何足为大贤。今番不须哥哥去,他如不来,我只用一条麻绳缚将来。”玄德叱曰:“汝岂不闻周文王谒姜子牙之事乎?文王且如此敬贤,汝何太无礼?今番汝休去,我自与云长去。”飞曰:“既两位哥哥都去,小弟如何落后?”玄德曰:“汝若同往,不可失礼。”飞应诺。
于是三人乘马引从者往隆中。离草庐半里之外,玄德便下马步行,正遇诸葛均。玄德忙施礼,问曰:“令兄在庄否?”均曰:“昨暮方归,将军今日可与相见。”言罢,飘然自去。玄德曰:“今番侥幸得见先生矣。”张飞曰:“此人无礼,便引我等到庄也不妨,何故竟自去了?”玄德曰:“彼各有事,岂可相强。”
三人来到庄前叩门。童子开门出问,玄德曰:“有劳仙童转报,刘备专来拜见先生。”童子曰:“今日先生虽在家,但今在草堂上昼寝未醒。”玄德曰:“既如此,且休通报。”分付关、张二人,只在门首等着。玄德徐步而入,见先生仰卧于草堂几席之上。玄德拱立阶下。半晌,先生未醒。关、张在外立久,不见动静,入见玄德犹然侍立。张飞大怒,谓云长曰:“这先生如此傲慢,见我哥哥侍立阶下,他竟高卧,推睡不起。等我去屋后放一把火,看他起不起。”云长再三劝住。玄德仍命二人出门外等候。望堂上时,见先生翻身将起,忽又朝里壁睡着。童子欲报,玄德曰:“且勿惊动。”又立了一个时辰,孔明才醒,口吟诗曰:
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
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
孔明吟罢,翻身问童子曰:“有俗客来否?”童子曰:“刘皇叔在此,立候多时。”孔明乃起身曰:“何不早报?尚容更衣。”遂转入后堂。又半晌,方整衣冠出迎。玄德见孔明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飘飘然有神仙之概。玄德下拜曰:“汉室末胄、涿郡愚夫,久闻先生大名,如雷贯耳。昨两次晋谒,不得一见,已书贱名于文几,未审得入览否?”孔明曰:“南阳野人,疏懒性成,屡蒙将军枉临,不胜愧赧。”
二人叙礼毕,分宾主而坐,童子献茶。茶罢,孔明曰:“昨观书意,足见将军忧民忧国之心。但恨亮年幼才疏,有误下问。”玄德曰:“司马德操之言,徐元直之语,岂虚谈哉?望先生不弃鄙贱,曲赐教诲。”孔明曰:“德操、元直,世之高士。亮乃一耕夫耳,安敢谈天下事?二公谬举矣。将军奈何舍美玉而求顽石乎?”玄德曰:“大丈夫抱经世奇才,岂可空老于林泉之下?愿先生以天下苍生为念,开备愚鲁而赐教。”
孔明笑曰:“愿闻将军之志。”玄德屏人促席而告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备不量力,欲伸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迄无所就。惟先生开其愚而拯其厄,实为万幸。”孔明曰:“自董卓造逆以来,天下豪杰并起。曹操势不及袁绍,而竟能克绍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此可用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地,非其主不能守,是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国,高祖因之以成帝业。今刘璋暗弱,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彝、越,外结孙权,内修政理;待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兵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以出秦川,百姓有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大业可成,汉室可兴矣。此亮所以为将军谋者也,惟将军图之。”言罢,命童子取出画一轴,挂于中堂,指谓玄德曰:“此西川五十四州之图也。将军欲成霸业,北让曹操占天时,南让孙权占地利,将军可占人和。先取荆州为家,后即取西川建基业,以成鼎足之势,然后可图中原也。”
玄德闻言,避席拱手谢曰:“先生之言,顿开茅塞,使备如拨云雾而睹青天。但荆州刘表、益州刘璋,皆汉室宗亲,备安忍夺之?”孔明曰:“亮夜观天象,刘表不久人世,刘璋非立业之主,久后必归将军。”玄德闻言,顿首拜谢。只这一席话,乃孔明未出茅庐,已知三分天下,真万古之人不及也。后人有诗赞曰:
豫州当日叹孤穷,何幸南阳有卧龙。
欲识他年分鼎处,先生笑指画图中。
玄德拜请孔明曰:“备虽名微德薄,愿先生不弃鄙贱,出山相助,备当拱听明诲。”孔明曰:“亮久乐耕锄,懒于应世,不能奉命。”玄德泣曰:“先生不出,如苍生何!”言毕,泪沾袍袖,衣襟尽湿。孔明见其意甚诚,乃曰:“将军既不相弃,愿效犬马之劳。”玄德大喜,遂命关、张入,拜献金帛礼物。孔明固辞不受。玄德曰:“此非聘大贤之礼,但表刘备寸心耳。”孔明方受。于是玄德等在庄中共宿一宵。
次日,诸葛均回,孔明嘱付曰:“吾受刘皇叔三顾之恩,不容不出。汝可躬耕于此,勿得荒芜田亩。待我功成之日,即当归隐。”后人有诗叹曰:
身未升腾思退步,功成应忆去时言。
只因先主丁宁后,星落秋风五丈原。
又有古风一篇曰:
高皇手提三尺雪,芒砀白蛇夜流血。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8/10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