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校注本)第4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3/103

一匡天下——即一举而挽救乱世,使天下太平。匡:扶持,救助。​
济世之才——语出晋·孙惠《诡称南岳逸士秦秘之以书于东海王越》(见《晋书·孙惠传》):“明公思安危人神之应,虑祸败前后之征,弘劳谦日昃之德,躬吐握求贤之义,倾府竭库以振贫乏,将有济世之才,渭滨之士,含奇谟于朱唇,握神策于玉掌,逍遥川岳之上,以俟真人之求。”意谓能够挽救时局、治国惠民的人才。​
危坐——端坐。​
从事——追随,奉事。​
童蒙——不懂事的儿童。​
彪虎生翼——意谓犹如给猛虎加上了翅膀。参见第二十七回“与虎添翼”条注。彪虎:猛虎。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三:“爱骑一匹白战马,如彪虎。”​
拭目而待——拭目:擦亮眼睛。表示急欲看到所期望的事物。“拭目而待”或本《汉书·张敞传》:“今天子以盛年初即位,天下莫不拭目倾耳,观化听风。”意谓擦亮眼睛等着瞧。形容期待着某件事情的出现。也表示期望的殷切。​
拂高天之云翳(y
ì意)——本义为去除天空中的阴云。借喻扫荡天下乱臣贼子,恢复太平。拂:去掉,扫除。云翳:阴云。​
措天下于衽(r
è任)席之上——意谓使天下太平,百姓安居。措:本义为安置、安放,引申为治理国家。衽席:本义为床褥,借喻天下太平,百姓安居。​
孤子——指刘表的遗孤刘琮。​
哑然——形容笑声。​
“鹏飞万里”二句——典出《庄子·逍遥游》:北冥有大鲲鱼,化而为大鹏鸟,其背不知有几千里,一下子就能飞九万里。有一种小鸟叫斥鴳鸟,竟然嘲笑大鹏鸟说:“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奚适也?”诸葛亮用此典以自比大鹏鸟,嘲笑东吴谋士犹如斥鴳鸟,很难理解他的远大志向。​
沉疴(kē科)——重病。​
尪羸(wāng
léi汪雷)——瘦弱,衰弱。​
垓下——古地名。在今安徽省灵壁县东南。刘邦与项羽曾在此激战,项羽失败自刎,刘邦大获全胜。​
抗声——高声,大声。抗:义通“亢”。​
蚁聚之兵——犹如蚂蚁般聚集起来的军队。义同“乌合之众”。​
乌合之众——参见第十七回“乌合之师”条注。​
区区——匆忙,急忙。区:通“驱”。宋·欧阳修《与韩忠献王》其八:“自去春初到维扬……自后区区不觉逾岁。”​
仪、秦之舌——指张仪、苏秦之善辩。二人皆为战国时著名的说客:张仪主张连横,苏秦主张合纵,皆曾游说于各诸侯国。​
以卵击石——语本“以卵投石”,出自《墨子·贵义》:“以其言非吾言者,是犹以卵投石也,尽天下之卵,其石犹是也,不可毁也。”意谓拿鸡蛋去打石头。比喻不自量力,自取失败或灭亡。​
无父无君——典出《孟子·滕文公下》:“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意谓为人不孝不忠,犹如禽兽一般。杨氏指杨朱,主张利己之“为我”说;墨氏指墨翟,主张博爱之“兼爱”说。故孟子骂二人为“无父无君”之禽兽。诸葛亮借以骂薛综为禽兽而不露痕迹。​
曹参——秦末随刘邦起义,屡立战功,被封平阳侯。汉惠帝时曾任丞相。​
怀橘之陆郎——事见《三国志·吴志·陆绩传》:“绩年六岁,于九江见袁术。术出橘,绩怀三枚,去,拜辞堕地。术谓曰:‘陆郎作宾客而怀橘乎?’绩跪答曰:‘欲归遗母。’术大奇之。”后即以“怀橘”作为孝亲的典故。诸葛亮则反用其意,作为偷窃行为,借以嘲笑。​
蔑祖——侮辱祖宗。​
强词夺理——语或本“强词昧理”,出自唐·神清《北山录·卷三·合霸王》:“(孙)皓大集公卿洎庶寮,征会以车马。既至,皓强词昧理,取会不及已;而会酬抗,尽典谟之体。”(昧:冒,不顾。)意谓硬用言词强辩,把无理说成有理。​
寻章摘句——寻章:在文章中寻找。摘句:摘抄字句。“寻章摘句”出自《三国志·吴志·吴主传》“屈身于陛下,是其略也”裴松之注引三国吴·韦昭《吴书》:“(赵咨)使魏,魏文帝善之,嘲咨曰:‘吴王(孙权)颇知学乎?’咨曰:‘吴王浮江万艘,带甲百万,任贤使能,志存经略,虽有馀闲,博览书传历史,藉采奇异,不效诸生寻章摘句而已。’”意谓只注意搜寻、摘记文章中的一些华丽词句。指读书不深究其内容和精神而只重视其词句。​
耕莘(shēn身)伊尹——伊尹,名伊,一名挚,尹为官名。因其曾耕于有莘国(在今山东)之野,故称“耕莘伊尹”。其事迹见于《孟子·万章上》:“伊尹耕于有莘之野,而乐尧、舜之道焉。非其义也,非其道也,禄之以天下弗顾也,系马千驷弗视也。非其义也,非其道也,一介不以与人,一介不以取诸人。”商汤三次派使往聘方至,辅佐商汤灭夏。汤亡后历佐卜丙、仲壬、太甲三王。太甲荒淫,不理国政,伊尹将其放逐至桐宫,三年后悔改,又迎之复位。​
钓渭子牙——意谓在渭河钓鱼的姜子牙(姜太公)。事见汉·徐幹《中论·审大臣》:“又有不因众誉而获大贤,其文王乎?畋于渭水边,道遇姜太公,皤然皓首,方秉竿而钓。文王召而与之言,则帝王之佐也,乃载之归,以为太师。”​
邓禹、耿弇——两人都是东汉开国元勋。邓禹官至大司徒、太傅,先后被封酂侯、高密侯。耿弇官至大将军,被封好畤侯。《后汉书》均有传。​
匡扶宇宙之才——具有匡正扶持国家的才能。​
数黑论黄——语本“说黄道黑”,出自(宋)《应庵昙华禅师语录·卷七·法师上·示感化士》:“岂可饱食终日,成群作队,说黄道黑?”意谓说长道短,信口雌黄。​
舞文弄墨——语或本“调墨弄笔”,出自汉·王充《论衡·佚文》:“天文人文,文岂徒调墨弄笔为美丽之观哉?载人之行,传人之名也。”意谓喜欢卖弄文字技巧,耍笔杆子。​
君子之儒、小人之儒——典出《论语·雍也》:“子谓子夏曰:‘女(汝)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意谓儒者之中既有君子,也有小人。​
雕虫——本义为用刀在竹简上刻写虫书(又名鸟虫书,汉字书体之一)。比喻专注于微不足道的小技艺。多指写作诗文词赋。​
皓首穷经——皓首:白发满头。皓:白色,洁白。穷经:竭力钻研经籍。“皓首穷经”本“白首穷经”,出自唐·韩偓《赠易卜崔江处士》(见《全唐诗》卷六八一):“白首穷经通秘义,青山养老度危时。”意谓直到白发满头还在竭力钻研经籍。形容人勤勉好学,至老不倦。这里却用作贬义,指死读书而于世无补。​
杨雄——多作扬雄。自幼好学不倦,博览群书,尤长辞赋。后事王莽,为大夫,因被株连而跳楼自尽,被人视为晚节不终。《汉书》有传。​
对答如流——语本“应答如流”,出自无名氏《后汉书·孔融》(见《八家后汉书》辑本):“(孔融)后与(李)膺谈论百家经史,应答如流,膺不能下之。”意谓回答别人的问话像流水般顺畅。形容思维敏捷,口才流利。​
问难——本指双方就某些问题加以切磋辩驳。这里指向对方出难题,希望将其难住并认输。​
芟(shān山)除——本义为除去杂草,借喻消灭劲敌。​
纵有英雄,无用武之地——原作“英雄无所用武”,出自《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亮说孙权曰)今(曹)操芟夷大难,略已平矣,遂破荆州,威震四海。英雄无所用武,故豫州(刘备)遁逃至此。”意谓英雄人物没有施展武功的地方或机会。比喻有才干的人得不到施展本领的地方或机会。​
中国——这里指曹操占据的中原,即黄河流域地区。​
按兵束甲——按兵:军队停止行动而驻扎。束甲:把盔甲收起来。表示停止战斗。“按兵束甲”出自《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亮谓孙权曰)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若不能当,何不案兵束甲,北面而事之?”(案:同“按”。)意谓命令军队驻扎,暂不行动。​
北面而事之——意谓俯首向曹操称臣。因古代帝王均南面而坐,臣子朝拜时皆面朝北,故称。之:代词。代指曹操。​
疑贰——疑惑不定,三心二意,犹豫不决。​
“昔田横”三句——事见《史记·田儋列传》:田横为秦末齐国人。刘邦部将韩信破齐后,田横自立为王,与刘邦兵交战。后率五百馀人逃往海岛。刘邦派人招降,他在途中自杀,以示不屈。留在海岛的五百馀人亦全部自杀,为青史留下悲壮的一页。​
回嗔作喜——回:变,改变。嗔:生气,恼怒。“回嗔作喜”出自《敦煌变文集·捉季布传文》:“皇帝登时闻此语,回嗔作喜却交存。”意谓由恼怒变为喜悦。​
“强弩之末”二句——弩:古代用机械发射的弓。末:指箭射出后的最末一段途程。鲁缟:鲁地(今山东一带)出产的一种薄绢。这两句最早出自《史记·韩长孺列传》,原文是:“强弩之极,矢不能穿鲁缟。”至《汉书·韩安国传》,又变作:“强弩之末,力不能入鲁缟。”至《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又变作:“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然而意思都一样,是说即使为强弓射出的箭,及其射程之末尾,也已无力射穿薄绢了。这里借喻曹兵虽然强大,由于南下远征,过度疲劳,也已不堪一击。​
负薪救火——典出《韩非子·有度》:“其国乱弱矣,又皆释国法而私其外,则是负薪而救火也,乱弱甚矣。”本义是背着柴草救火,等于火上加柴,火烧得更旺。比喻如果措施不当,必将事与愿违,导致更为严重的后果。​
全躯——保全性命。​
寝食不安——语本“寝不安席,食不甘味”,出自《战国策·齐策五》:“昔者魏王拥土千里,带甲三十六万……以西谋秦。秦王恐之,寝不安席,食不甘味。令于境内尽堞中为战具,竟为守备;为死士置将,以待魏氏。”意谓连睡觉、吃饭时都心绪不宁。​
第四十四回
孔明用智激周瑜
孙权决计破曹操
却说吴国太见孙权疑惑不决,乃谓之曰:“先姊遗言云:‘伯符临终有言: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今何不请公瑾问之?”权大喜,即遣使往鄱阳请周瑜议事。原来周瑜在鄱阳湖训练水师,闻曹操大军至汉上,便星夜回柴桑郡议军机事。使者未发,周瑜已先到。鲁肃与瑜最厚,先来接着,将前项事细述一番。周瑜曰:“子敬休忧,瑜自有主张。今可速请孔明来相见。”鲁肃上马去了。
周瑜方才歇息,忽报张昭、顾雍、张纮、步骘四人来相探。瑜接入堂中坐定,叙寒温毕。张昭曰:“都督知江东之利害否?”瑜曰:“未知也。”昭曰:“曹操拥众百万,屯于汉上,昨传檄文至此,欲请主公会猎于江夏,虽有相吞之意,尚未露其形。昭等劝主公且降之,庶免江东之祸。不想鲁子敬从江夏带刘备军师诸葛亮至此,彼因自欲雪愤,特下说词以激主公。子敬却执迷不悟。正欲待都督一决。”瑜曰:“公等之见皆同否?”顾雍等曰:“所议皆同。”瑜曰:“吾亦欲降久矣。公等请回,明早见主公,自有定议。”昭等辞去。
少顷,又报程普、黄盖、韩当等一班战将来见。瑜迎入,各问慰讫。程普曰:“都督知江东早晚属他人否?”瑜曰:“未知也。”普曰:“吾等自随孙将军开基创业,大小数百战,方才战得六郡城池。今主公听谋士之言,欲降曹操,此真可耻可惜之事,吾等宁死不辱。望都督劝主公决计兴兵,吾等愿效死战。”瑜曰:“将军等所见皆同否?”黄盖忿然而起,以手拍额曰:“吾头可断,誓不降曹!”众人皆曰:“吾等都不愿降。”瑜曰:“吾正欲与曹操决战,安肯投降?将军等请回,瑜见主公,自有定议。”程普等别去。
又未几,诸葛瑾、吕范等一班儿文官相候。瑜迎入,讲礼方毕,诸葛瑾曰:“舍弟诸葛亮自汉上来,言刘豫州欲结东吴,共伐曹操,文武商议未定。因舍弟为使,瑾不敢多言,专候都督来决此事。”瑜曰:“以公论之若何?”瑾曰:“降者易安,战者难保。”周瑜笑曰:“瑜自有主张,来日同至府下定议。”瑾等辞退。
忽又报吕蒙、甘宁等一班儿来见。瑜请入,亦叙谈此事,有要战者,有要降,互相争论。瑜曰:“不必多言,来日都到府下公议。”众乃辞去。周瑜冷笑不止。
至晚,人报鲁子敬引孔明来拜。瑜出中门迎入。叙礼毕,分宾主而坐。肃先问瑜曰:“今曹操驱众南侵,和与战二策,主公不能决,一听于将军。将军之意若何?”瑜曰:“曹操以天子为名,其师不可拒;且其势大,未可轻敌。战则必败,降则易安。吾意已决,来日见主公,便当遣使纳降。”鲁肃愕然曰:“君言差矣。江东基业已历三世,岂可一旦弃于他人?伯符遗言,外事付托将军。今正欲仗将军保全国家,为泰山之靠,奈何从懦夫之议耶?”瑜曰:“江东六郡,生灵无限,若罹兵革之祸,必有归怨于我,故决计请降耳。”肃曰:“不然。以将军之英雄,东吴之险固,操未必便能得志也。”
二人互相争辩,孔明只袖手冷笑。瑜曰:“先生何故哂笑?”孔明曰:“亮不笑别人,笑子敬不识时务耳。”肃曰:“先生如何反笑我不识时务?”孔明曰:“公瑾主意欲降操,甚为合理。”瑜曰:“孔明乃识时务之士,必与吾有同心。”肃曰:“孔明,你也如何说此?”孔明曰:“操极善用兵,天下莫敢当。向只有吕布、袁绍、袁术、刘表敢与对敌,今数人皆被操灭,天下无人矣。独有刘豫州不识时务,强与争衡,今孤身江夏,存亡未保。将军决计降曹,可以保妻子,可以全富贵。国祚迁移,付之天命,何足惜哉!”鲁肃大怒曰:“汝教吾主屈膝受辱于国贼乎?”
孔明曰:“愚有一计,并不劳牵羊担酒,纳土献印,亦不须亲自渡江;只须遣一介之使,扁舟送两个人到江上,操一得此两人,百万之众,皆卸甲卷旗而退矣。”瑜曰:“用何二人,可退操兵?”孔明曰:“江东去此两人,如大木飘一叶,太仓减一粟耳。而操得之,必大喜而去。”瑜又问:“果用何二人?”孔明曰:“亮居隆中时,即闻操于漳河新造一台,名曰铜雀,极其壮丽,广选天下美女以实其中。操本好色之徒,久闻江东乔公有二女,长曰大乔,次曰小乔,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操曾发誓曰:‘吾一愿扫平四海,以成帝业;一愿得江东二乔,置之铜雀台,以乐晚年,虽死无恨矣。’今虽引百万之众,虎视江南,其实为此二女也。将军何不去寻乔公,以千金买此二女,差人送与曹操,操得二女,称心满意,必班师矣。此范蠡献西施之计,何不速为之?”瑜曰:“操欲得二乔,有何证验?”孔明曰:“曹操幼子曹植,字子建,下笔成文。操尝命作一赋,名曰《铜雀台赋》。赋中之意,单道他家合为天子,誓取二乔。”瑜曰:“此赋公能记否?”孔明曰:“吾爱其文华美,尝窃记之。”瑜曰:“试请一诵。”孔明即时诵《铜雀台赋》云:
从明后以嬉游兮,登层台以娱情。见太府之广开兮,观圣德之所营。建高门之嵯峨兮,浮双阙乎太清。立中天之华观兮,连飞阁乎西城。临漳水之长流兮,望园果之滋荣。立双台于左右兮,有玉龙与金凤。揽二乔于东南兮,乐朝夕之与共。俯皇都之宏丽兮,瞰云霞之浮动。欣群才之来萃兮,协飞熊之吉梦。仰春风之和穆兮,听百鸟之悲鸣。天工垣其既立兮,家愿得而获逞。扬仁化于宇宙兮,尽肃恭于上京。惟桓、文之为盛兮,岂足方乎圣明?
休矣美矣!惠泽远扬。翼佐我皇家兮,宁彼四方。同天地之规量兮,齐日月之辉光。永贵尊而无极兮,等年寿于东皇。御龙旂以遨游兮,回鸾驾而周章。恩化及乎四海兮,嘉物阜而民康。愿斯台之永固兮,乐终古而未央。
周瑜听罢,勃然大怒,离座指北而骂曰:“老贼欺吾太甚!”孔明急起止之曰:“昔单于屡侵疆界,汉天子许以公主和亲,今何惜民间二女乎?”瑜曰:“公有所不知:大乔是孙伯符将军主妇,小乔乃瑜之妻也。”孔明佯作惶恐之状,曰:“亮实不知,失口乱言,死罪死罪。”瑜曰:“吾与老贼誓不两立!”孔明曰:“事须三思,免致后悔。”瑜曰:“吾承伯符寄托,安有屈身降操之理?适来所言,故相试耳。吾自离鄱阳湖,便有北伐之心,虽刀斧加头,不易其志也。望孔明助一臂之力,同破曹贼。”孔明曰:“若蒙不弃,愿效犬马之劳,早晚拱听驱策。”瑜曰:“来日入见主公,便议起兵。”孔明与鲁肃辞出,相别而去。
次日清晨,孙权升堂。左边文官张昭、顾雍等三十馀人,右边武官程普、黄盖等三十馀人,衣冠济济,剑佩锵锵,分班侍立。少顷,周瑜入见。礼毕,孙权问慰罢,瑜曰:“近闻曹操引兵屯汉上,驰书至此,主公尊意若何?”权即取檄文与周瑜看。瑜看毕,笑曰:“老贼以我江东无人,敢如此相侮耶!”权曰:“君之意若何?”瑜曰:“主公曾与众文武商议否?”权曰:“连日议此事,有劝我降者,有劝我战者。吾意未定,故请公瑾一决。”瑜曰:“谁劝主公降?”权曰:“张子布等皆主其意。”瑜即问张昭曰:“愿闻先生所以主降之意。”昭曰:“曹操挟天子而征四方,动以朝廷为名;近又得荆州,威势愈大。吾江东可以拒操者,长江耳。今操艨艟战舰,何止千百,水陆并进,何可当之?不如且降,更图后计。”瑜曰:“此迂儒之论也。江东自开国以来,今历三世,安忍一旦废弃?”权曰:“若此,计将安出?”瑜曰:“操虽托名汉相,实为汉贼。将军以神武雄才,仗父兄馀业,据有江东,兵精粮足,正当横行天下,为国家除残去暴,奈何降贼耶?且操今此来,多犯兵家之忌:北土未平,马腾、韩遂为其后患,而操久于南征,一忌也;北军不熟水战,操舍鞍马,仗舟楫,与东吴争衡,二忌也;又时值隆冬盛寒,马无藁草,三忌也;驱中国士卒,远涉江湖,不服水土,多生疾病,四忌也。操兵犯此数忌,虽多必败。将军擒操,正在今日。瑜请得精兵数万人,进屯夏口,为将军破之。”
权矍然起曰:“老贼欲废汉自立久矣,所惧二袁、吕布、刘表与孤耳,今数雄已灭,惟孤尚存。孤与老贼,誓不两立!卿言当伐,甚合孤意。此天以卿授我也。”瑜曰:“臣为将军决一血战,万死不辞。只恐将军狐疑不定。”权拔佩剑砍面前奏案一角曰:“诸官将有再言降操者,与此案同!”言罢,便将此剑赐周瑜,即封瑜为大都督,程普为副都督,鲁肃为赞军校尉。如文武官将有不听号令者,即以此剑诛之。瑜受了剑,对众言曰:“吾奉主公之命,率众破曹。诸将官吏来日俱于江畔行营听令,如迟误者,依七禁令五十四斩施行。”言罢,辞了孙权,起身出府。众文武各无言而散。
周瑜回到下处,便请孔明议事。孔明至,瑜曰:“今日府下公议已定,愿求破曹良策。”孔明曰:“孙将军心尚未稳,不可以决策也。”瑜曰:“何谓心不稳?”孔明曰:“心怯曹兵之多,怀寡不敌众之意。将军能以军数开解,使其了然无疑,然后大事可成。”
瑜曰:“先生之论甚善。”乃复入见孙权。权曰:“公瑾夜至,必有事故。”瑜曰:“来日调拨军马,主公心有疑否?”权曰:“但忧曹操兵多,寡不敌众耳。他无所疑。”瑜笑曰:“瑜特为此来开解主公。主公因见操檄文,言水陆大军百万,故怀疑惧,不复料其虚实。今以实较之:彼将中国之兵,不过十五六万,且已久疲;所得袁氏之众,亦止七八万耳,尚多怀疑未服。夫以久疲之卒,御狐疑之众,其数虽多,不足畏也。瑜得五万兵,自足破之。愿主公勿以为虑。”权抚瑜背曰:“公瑾此言,足释吾疑。子布无谋,深失孤望;独卿及子敬,与孤同心耳。卿可与子敬、程普即日选军前进。孤当续发人马,多载资粮,为卿后应。卿前军倘不如意,便还就孤。孤当亲与操贼决战,更无他疑。”
周瑜谢出,暗忖曰:“孔明早已料着吴侯之心,其计画又高我一头,久必为江东之患,不如杀之。”乃令人连夜请鲁肃入帐,言欲杀孔明之事。肃曰:“不可。今操贼未破,先杀贤士,是自去其助也。”瑜曰:“此人助刘备,必为江东之患。”肃曰:“诸葛瑾乃其亲兄,可令招此人同事东吴,岂不妙哉?”瑜善其言。
次日平明,瑜赴行营,升中军帐高坐。左右立刀斧手,聚集文官武将听令。原来程普年长于瑜,今瑜爵居其上,心中不乐,是日乃托病不出,令长子程咨自代。瑜令众将曰:“王法无亲,诸君各守乃职。方今曹操弄权,甚于董卓:囚天子于许昌,屯暴兵于境上。吾今奉命讨之,诸君幸皆努力向前。大军到处,不得扰民。赏劳罚罪,并不徇纵。”令毕,即差韩当、黄盖为前部先锋,领本部战船,即日起行,前至三江口下寨,别听将令;蒋钦、周泰为第二队;凌统、潘璋为第三队;太史慈、吕蒙为第四队;陆逊、董袭为第五队;吕范、朱治为四方巡警使,催督六郡官军,水陆并进,克期取齐。调拨已毕,诸将各自收拾船只军器起行。程咨回见父程普,说周瑜调兵,动止有法。普大惊曰:“吾素欺周郎懦弱,不足为将。今能如此,真将才也。我如何不服?”遂亲诣行营谢罪。瑜亦逊谢。
次日,瑜请诸葛瑾,谓曰:“令弟孔明有王佐之才,如何屈身事刘备?今幸至江东,欲烦先生不惜齿牙馀论,使令弟弃刘备而事东吴,则主公既得良辅,而先生兄弟又得相见,岂不美哉?先生幸即一行。”瑾曰:“瑾自至江东,愧无寸功。今都督有命,敢不效力。”即时上马,径投驿亭来见孔明。孔明接入,哭拜,各诉阔情。瑾泣曰:“弟知伯夷、叔齐乎?”孔明暗思:“此必周郎教来说我也。”遂答曰:“夷、齐古之圣贤也。”瑾曰:“夷、齐虽至饿死首阳山下,兄弟二人亦在一处。我今与你同胞共乳,乃各事其主,不能旦暮相聚。视夷、齐之为人,能无愧乎?”孔明曰:“兄所言者,情也;弟所守者,义也。弟与兄皆汉人。今刘皇叔乃汉室之胄,兄若能去东吴,而与弟同事刘皇叔,则上不愧为汉臣,而骨肉又得相聚,此情义两全之策也。不识兄意以为何如?”瑾思曰:“我来说他,反被他说了我也。”遂无言回答,起身辞去。回见周瑜,细述孔明之言。瑜曰:“公意若何?”瑾曰:“吾受孙将军厚恩,安肯相背?”瑜曰:“公既忠心事主,不必多言。吾自有伏孔明之计。”
正是:
智与智逢宜必合,才和才角又难容。
毕竟周瑜定何计伏孔明,且看下回分解。
问寒温——指见面时问寒问暖。​
执迷不悟——执:固执。迷:迷惑,糊涂。引申为错误。悟:觉悟,悔悟。“执迷不悟”或本“执而不化”,出自《庄子·人间世》:“将执而不化,外合而内不訾,其庸讵可乎?”郭象注:“故守其本意也。”王先谦集解引成玄英曰:“自以为是。”意谓固执己见,坚持错误,死不悔悟。​
候——问候。​
罹(l
í离)兵革之祸——遭受战争的灾祸。罹:遭受,受到。兵革:本义为兵器和甲胄。引申以指战争。《诗经·郑风·野有蔓草序》:“君之泽不下流,民穷于兵革。”​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3/10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