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宝(校对)第1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567

  南京大酒店,在繁华的新川亦有着一定的名气,算是市内数得着的五星级酒店之一,毕老定的是一个商务套间。
  “呵,明落小兄弟,快请进!”
  直到此刻,毕老脸上依旧带着一丝浅浅的惊讶,他真的有些不敢相信周明落会这么快就捧着这块青花地砖来到了自己面前,昨天他几次开口求购周明落都坚定的不肯出售,现在才过了一夜对方就立场大变,这着实让人生疑。
  不过说实话他倒是很乐于见到这样的情况。
  请周明落进入房间,两人在客厅内的沙发上坐下后,又是略微的客套,毕老就小心的又拿起整个瓷盘放在眼前认真鉴赏片刻,等确认这瓷盘的确是昨天那个,整个瓷盘底部也真的是出自天下第一塔的青花地砖后。
  毕老整个人才明显松懈下来,之前他也真的怀疑过周明落会不会拿一个假瓷盘来忽悠自己,又或者昨天自己看走眼了,这底盘并不是真的青花地砖,是这小家伙在回去之后发现了什么才拿过来的。
  毕竟对方的转变有些太突然了,由不得他不生疑,刚才那番鉴赏甚至比他昨天第一次观看这瓷盘都更认真,仔细。
  不过现在这一切猜想当然是不攻自破。
  东西没问题,那不管周明落为什么转变,他都绝不会介意拿下这块瓷砖。
  “明落小兄弟,我不知道你为什么会这么突然改变立场,也不想知道,能拿到这么一块瓷砖,我这次来新川也值得了,这样吧,我出18万买下这块瓷砖,不知道这个价格你满不满意?”
  随着毕老的话,周明落直接一怔,18万?
  这个数字倒是真的有些出乎他的预料,不是低了,而是高了,以他之前的估价这瓷砖的价格应该在一二十万之间,但一二十万只是个笼统数字罢了,毕竟它究竟是什么价位,还是由购买者自己的购买意愿决定的。
  要是落在不怎么喜欢这瓷砖,只是准备转手出售的人手里,顶天了也就是十万左右的价码,就算是一般较为喜欢想收藏它的人,恐怕也只会出价十二三万,想卖出近二十万的价也是可能的,但那通常都要有几个想收藏他的人在一起,有了竞争,才会抬高价格。
  这样的情况在拍卖会倒是经常发生,不过若是进了拍卖会,那被扣除的佣金一样不菲,最终落到周明落手里,其实也还是不高出多少的。
  但此刻毕老竟然开口就是18万,口气中甚至都还有商量的余地?
  周明落就不信对方一点都猜不出自己为什么会这么快改变立场,昨天林宏可是说过,自己目前的状态很缺钱的。
  一个人很缺钱的时候,若是卖东西往往都会亏着卖,哪怕对面的买家是头猪,恐怕也都明白此刻是最好的压价时刻。
  深深的看了毕老一眼,周明落才笑着点头道,“谢谢毕老,这个价格我很满意。”
  “好。”
  毕老一样笑着颔首,更是随身从上衣口袋内取出一根钢笔,“我这就给你开支票。”
  几个呼吸,一张可以提取18万的现金支票就签订完毕,等支票落尽周明落手中,确认无误后,双方的第一次交易亦走到了尽头。
  此刻不管是周明落还是毕老都是满脸的兴奋,周明落的兴奋不用多想,当然是为自己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检漏而激动,之前几百块买来的东西,转手就能卖出十几万的价格,这就是检漏的乐趣所在,很容易让人滋生一种成就感,更是解决了他迫在眉睫的难题,当然值得开心,而毕老则像是孩子一样捧着那瓷盘爱不释手,再一次细细开始观赏。
  “毕老,若没有其他事,那我就先告辞了。”片刻后周明落才收起现金支票,准备起身告辞。
  “等一下。”直到这时,依旧在细细观赏手中瓷盘的毕老才蓦地一顿,从兴奋中清醒,跟着更是笑道,“明落小兄弟,我还有个不情之请,二十多年前我也来过临川,不过当时这里和现在可根本没得比,地方小了几十倍不止,其他变化也太大了,如果你有时间,不知道有没有兴趣帮我这老头子一把,带我游下新川?我们这种人,每到一地,最感兴趣的恐怕都是一样的地方。”
  的确,不管是收藏家还是二道贩子,每到一个地方最感兴趣的恐怕都是当地的古玩汇聚之地。听了对方的话,周明落才立刻也笑了起来,这当然没问题。
  不过在起身那一刻,周明落也有些疑惑,这是对方真的不熟悉新川需要导游,还是对方心情太高兴,想给自己一个学习的机会?也或许,是两者兼而有之吧。
第014章
床前明月光
  新川南古玩城。
  整个新川市南北两座古玩城相对而立,虽然其中流通事物大致相同,但两个古玩城也有着一定的差别。
  这差别就是北古玩城侧重瓷器、字画、乃至包囊了一个茶城,而南古玩城则较为侧重家具,以及囊括了一个书城。
  当然,这不是说北城绝对没有家具等事物,而南城则绝对没有瓷器,字画等等,其实不管是南是北,几乎流通在市场上所有古玩种类都是齐全的,只不过所占比例不同罢了。
  北古玩城虽然也有卖家具的,但几十家里面可能才有一家,而且往往都是小件,而南古玩城则不然,可能十家里面就有三四家,而且充斥着很多大件。
  不过说起来中国过去的收藏领域里,家具并不算一个门类,纵观中华五千年历史,曾有五次民间收藏热。
  最早的收藏热起源于北宋,第二次收藏热则是明晚期,第三次就是康乾盛世,而第四次则是清末至民国初期,至于第五次就是眼下了。
  这五次全民收藏热中,哪怕是晚清的古玩店里,其他古玩都有分类,可就独独没人以卖古家具为生,而是稍带着卖,这主要是国人对家具的认识程度偏低。
  亦或者是源于中国人对建筑的认识程度也偏低,我们并不怎么愿意保护古建筑,到现在为止能一直从古代流传下来的建筑,还有保存的都是少的屈指可数,比如唐代遗留建筑全国就只有四座,宋代古建筑也不多,明清建筑还有一部分,但主要是北京故宫等庞大工程。
  中国人最乐乎做的事往往是拆掉旧建筑盖新的。
  而西方对建筑的观念则不然,欧洲所有具备历史传统的国家,建筑大多都保留了下来,这就是中西方观念上的差距。
  或许也正是因为这样,因为家具和建筑的关系最为密切,所以我们以往对古家具的保存,收藏亦不重视。
  而最早研究中国古家具的却是一个德国人,1944年出版了《中国花梨家具图考》,这算是中国家具研究的第一部专著,因为这本书全世界各大博物馆才开始注重中国家具的收藏。
  此外还有1971年美国人安思远撰写《中国家具》一书,以及1985年国内王世襄出版的《明式家具珍赏》。
  就是这三个人,两外一中三本书,串联起来推动中国家具的收藏,把中国家具提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才使得现今民间收藏热时家具终于摇身一变,成为古玩行当里的一大门类。
  1996年,佳士得公司在纽约拍卖过一场中国家具,107件家具,其中37小件,拍卖出了一亿多人民币,平均每件都要在百万左右,其中一件黄花梨大地屏成交价更是110万美元,当时折合人民币1000万元,创造了当年中国家具的成交价世界纪录。
  这在当时都曾让无数中国人感到震惊,很多国人都无法理解,曾经被我们不在意甚至扔掉的旧东西竟然有如此惊人的价值。
  一件屏风在国内也就几万块钱顶天了,在外国怎么能卖1000万?
  要知道那可是1996年的1000万,放在现在恐怕还要翻上三四倍不止,买栋大楼都足够了!
  充当毕老的向导来到南古玩城,周明落进入古玩城的第一眼,见到的就是一条长长的街道,街道样式和北古玩城大致相当,都是在街边坐落着一栋栋低矮建筑。
  不过和北古玩城最大的不同就是,这里街道两侧的店铺往往都很大,非常大。
  衬托着整个古玩城也显得大气磅礴。
  这是必然,北古玩城大多都是瓷器、字画等等古董,那些东西虽然也有大有小,但即便是大的也不会太夸张,可家具则不然,不管是床、榻、桌、案等,亦或者屏风一类,往往都要占据极为广阔的空间。
  你要是店面开小了,估计塞进去两三张床就没地方了……
  “毕老,我对家具方面倒是了解不多,到了这里,您老可要多提点一下晚辈。”平静的踏步而行,周明落笑着看向毕老。
  这倒是实话,他最精通的是瓷器,对于家具其实也就是半吊子水平而已。
  这不是他对家具不感兴趣,说实在的,国人依附在家具上的文化传承一点都不比瓷器之类的其他古玩弱,甚至要更强,更具有普遍性,因为这是和每一个人的生活都息息相关的事,过去的国人并不注重在收藏时收藏古家具,但那只是指的古玩市场里家具未曾崛起。
  实际上在古代,很多时期家具都是一种财产的代名词。
  最好笑的例子就是明代权臣严嵩,后来被抄家时从家中抄出来六百四十张床……这要是搁在现代人眼里恐怕就是一件很难理解的事儿,一个历史上的十大奸臣之一,家里竟然藏了六百多张床,是不是很滑稽?
  但事实上严嵩藏这么多床可不是开宾馆用的,而是因为那个时期床本身就是财富的象征。
  这一点在金瓶梅中也有记载,而且很有意思,西门庆娶第三方孟玉楼时,媒人说,“这个孟玉楼是个寡妇,她手头有点儿钱,有两张南京拔步床。”
  这是什么意思?就像是今天媒人替人介绍时会说,她手头有些钱,还有两辆德国产的“奔驰”,是一笔巨大的财产。
  当时南京是江苏地区非常重要的城市,南京产的拔步床在整个国内,就是今天德国奔驰一样的品牌。
  这就是古代家具的地位,古人在收藏热兴起时对古家具往往不屑一顾,拿着旧东西都觉得还不如劈了当柴烧,但不表示他们对自身使用的家具不看重。
  恰恰相反的是,与各个时期相对应的“新”家具地位还是很高,也正是因为此,中国家具才传承着一代代人的人文艺术精华,使得现如今中国古家具在世界各地都颇有盛名。
  但术业有专攻,以往的周明落连瓷器还没吃透,只是刚刚有了一点通透,哪里会有太多时间去研究其他。
  不过在来的路上他倒是知道了毕老对此颇有研究,此时自然不会错过机会。
  “明落小兄弟,你这就太客气了。”面对周明落的说笑,毕老亦是笑着开口,虽然和周明落接触不多,不过毕老对他的印象倒是不错。
  就在说话间,自街道深处却蓦地走来一行四五人,为首一名男子西装革履,大腹便便,行走中顾盼生辉,很有一种大气。
  而在他后方则是四名青壮抬着一张不大不小的罗汉床。
  “让一让,大伙行个方便,我这可是刚到手的天下第一床,诗仙李白躺过的古董,千万别出了什么差错,到时候谁脸上都不好过。”
  为首的大气中年边走边开喝,声音洪亮,嘴角的笑容亦带着几丝傲慢和自得,似乎为自己能挖出来一张李白躺过的床分外满意,就差满意到骄傲了。
  但这声呼喝却让周边不少人都是目瞪口呆。
  李白睡过的床?那得多古董啊,但是……但是这也能鉴定出来?名人字画还有笔迹可循,但名人睡过的床,未免有些虚幻了吧?
  纷纷避让的人群中终于有人耐不住了,直接就惊疑的道,“大哥,你怎么这么确定这张床是李白睡过的?”
  “当然确定了,上面还有李白的诗呢,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这可就是李白诗里那张床。”
  见有人发问,中年登时精神大振,得意洋洋的道。
第015章
此床非彼床
  “要是不信,你们过来看,我也看过李白的书法,这床上的刻字和李白的真迹很像的,据说是这首诗流传太广,李白为了纪念就在晚年把这首诗特意刻在了这张床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56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