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不是学神(校对)第111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12/1348

  当然,王尧没有给墨者们上什么好酒好菜,他知道墨家不需求那些,连巨子,各部门令长,吃的都是粗茶淡饭,喝的都是发酸的劣质酒水,真要给赵百领等人上什么山珍海味,估计这几位,还会以为王尧是在羞辱他们。
  这种错误,绝对不能犯。
  王尧只是把自己置身于和墨者们一样的姿态,难得的陪同来访墨者,吃了点粗茶和劣质点心,就让赵百领感觉还不错了。
  随后,面对赵百领的要求,平息物价?
  王尧表面上装作一番为难的样子,和赵百领又交流僵持片刻,最后才勉为其难,下令管家去让王家粮店降价。
  “降到十五文?虽然还是有些虚高,不过王先生的心意,我也领了。”赵百领不知道这是临时伪装,虽然还觉得粮价偏高,但也接受了。
  要知道在修岩府府城内的小手工业者,比如木匠,铁匠之类,基本一天也能赚上三四十文工钱,十五文一斤的大米,买上两斤就能让一家三口吃了,勉强糊口。若是一个人吃喝,肯定能饱,这还是指学徒级别的木匠铁匠。
  若是能力优秀的,赚得更多。
  而在他进入王家之前,王家米铺里的大米,已经因为旱灾涨到了三十多文一斤,这还是灾情刚刚扩散,还没有人饿死人的时候,到了后期,这些粮商趁机把粮食涨到上百文一斤,让城内手工业者都吃不起,也是正常现场和操作。
  但实际上,寻常时期,修岩府正常的粮价,大米往往只在十文左右,绝大部分还是十文以下,不要觉得这很便宜,实在是鲁国本就是粮食丰产区,粮价根本涨不起来,若没有众多豪商士绅,宁愿把粮食烂在仓库里,也不低价出售的操作,米价只会更低。
  就说无灵地球历史上大明时期,经历过张居正改革的万历年间,米价最便宜的时候,只有两文钱一斤,一两银子就能买四五百斤,两文钱相当于21世纪的两三块钱,这样的价格,也不是说谷贱伤农,让农民种出粮食后卖不出去……因为那个时期的明朝,已经有很多作坊存在,手工业者和资本萌芽在城市内外大行其道。
  那个时期,米一斤两文,猪肉20文一斤,也和21世纪价格差不多,市井之间,普通工作少则30文薪水,多了六七十文。就如轿夫、打更的、苦力搬运工,都能有这样的收入。不止买得起米,还能买肉吃。把一文钱当做21世纪的一块钱,随便一个搬砖的,日新都是少则30块多了六七十,月薪相当于一千或两千元。
  那才是华夏史上封建时代的高光时刻。
  米价的意义,要和周边各种环境,所有工作的薪酬对比,才显得出真实意义。要不然,就算历史上还有米价更低的时代,但若没有繁盛的商业市场,商业活动去培育出海量手工业者,百姓基本全是自耕农,那就真是谷贱伤农了。
  只一个物价薪资对比,张居正改革后的万历初期,绝对是封建巅峰之一,能甩飞绝大部分封建盛世!
  有了千古名相张居正,才把几乎要位于破产边缘的明廷,成为一个辉煌时代,才能维持起后续的万历三大征,还带出了千古名将戚继光,戚家军的声威,也是封建兵团里一个巅峰高光之一。
  遗憾的是,诺大的大明也就只有一个张居正了,更骚的是万历的后续操作,老张一死,他就把张居正抄家了,剥夺各种名誉,张家成员或流放或饿死,而要知道,张居正是把自己累死的,过劳死,几乎和诸葛亮那位千古名相一样为了大明累死的。
  就算封建时代人均寿元不高,张居正才五十多岁就死在宰相位置上,可想而知他后期改革时代,为了工作有多疯狂。
  万历掌权初期骚操作,不只是把张家抄家,差点开坟鞭尸,流放张家子孙,更把张居正带出来的改革派,降职的降职,闲置的闲置……使得改革力量中断,再也没能延续下去。
  终其一朝,也生生把张居正留下的家底给折腾光了,万历之后,天灾人祸各种一起来,就是大明破灭的时代了。很多史书上说明亡于万历,有一定道理。戚继光那位千古名将,就因为是张居正带起来的,也被闲置,被罢免,很快就病死,他只比张居正晚死了三年,享年60岁。
  反倒玩养寇自重,培育出女真集团的李将军,各种高官厚禄,富贵的很,活着封伯爵,享年90岁。
  赵应城这位百领,并不知道什么明帝国和张居正,但是他带着一群墨农来一次王家,能把三四十文一斤的米价,压到十五文这样的价格,也的确知足了。
  搞定王尧后,赵应城也没多留,很快就告辞远去了。
  等把他们送出府,王尧身边的管家才哭丧着脸低语,“老爷,这些墨者也欺人太甚了,好不容易遇到一个灾季,咱们凭本事卖的粮食,凭什么啊,十五文一斤?这得损失多少……”
  这损失的不只是钱,还有人,如果米价继续涨上去,不止城外的海量佃农家庭吃不起饭要卖身,城内的木匠、铁匠之类技术人员,也会有一大堆吃不起饭,卖身。
  对于那些匠人,谁还能不眼馋?
  王家、张家等大粮商操控物价上涨,也绝对会得到唐氏、沈氏、刘氏之类最顶尖世家的大力支持的。
  他们也可以趁机捡大量便宜,你以为唐家、沈家、刘家就不缺人么?他们也缺水手、精壮家丁,漂亮的婢女。
  这也是唐家、沈家、刘家看不上粮食生意的原因之一,虽然灾年或丰年都可以收割一波,但很容易顶在最前面,被墨家找上门。
  远远不如他们只在一边看着,同样大肆收割奴仆来的畅快。那些顶尖豪门不缺钱,也不缺粮,看着王尧等人操作,再顺势收割成果就行。
  伴随着管家的低骂,王尧笑了,“不用管那些,十五文暂时维持几天,几天后,墨家就会滚蛋的,咱们到时候,疯涨一波就行了。”
  管家这才大喜。
第1859章
不行啊大哥,你凑合一下?
  赵应城带领一群墨者,先后拜访修岩府大小粮商的时候,薛城府西方三十多里外,一处坐落于平原上的村庄,村口位置,几个青年大汉正坐在石桌石凳上大口吃喝。
  这几个青年喝的全是好酒,吃的菜有花生、蚕豆等,但也不缺牛羊肉。
  这里热闹的景象,已经吸引的一群小屁孩在不远处看着流口水了,目前的薛城府干旱三个月,还没有成规模的流民、灾民出现,唯一原因就是,老百姓家中上一季收获的余粮,还没有被消耗干净,省着吃,比如一天一碗稀粥,配一些野菜之类,多少还能熬一点日子。
  绝大部分家庭都还在等,不到粮尽那一刻,普通百姓真不是会随意闹事的。
  “哈哈,你们一群小崽子,来吧,别嘴馋了。”
  又和左右碰了一杯酒水,石桌边一个英武青年才笑着对一群孩子开口,那群孩子立刻欢呼着跑了上来,拿走几碟蚕豆和花生米后,就各个喊着多谢卫爷、三叔祖之类称呼远去了。
  这里就是修岩府治下,猛一看很普通的一个农村,卫家庄,九成以上家庭都姓卫,英武青年卫文广,31岁还是“单身”一个,但他不是找不到对象,是外界不知道这位在想什么,无数媒人或者乡邻上门,都被他推了。
  卫文广卖相英武不凡,是属于很吸引小姑娘俏寡妇的存在,身高一米八,体格健壮而且相当能打,曾经从军五年,离开军中后轻松拉起了一份不小的家业。
  官方称呼,这就是一个私盐贩子。但私盐贩子赚钱啊,跟着他一起吃饭的兄弟,同样很多。
  十里八乡之间,无数人都听过卫文广的大名,不管黑白,见了他尊称一声卫爷,很常见。他也是十里八乡之间数得着的富人,就说在卫家庄修建的宅院,那是出了名的豪华大气。
  这样的卫文广竟然还未婚……卫家庄很多人都有些迷糊,这家伙到底在想什么,当然,卫文广不是取向特殊之人,他虽然未婚,但暖床人还是有的,他不缺钱,不缺名,乡间土豪之辈,家里宅院广阔,收几个丫鬟再轻松不过,其中一个给他生的儿子都五岁了。
  那些呼喊着多谢卫爷的小孩子,更多还是玩闹之心居多,毕竟那是卫文广走出老家村子后,外面人对他的敬称。
  卫文广家大业大,却不是个土豪劣绅,是一个很仗义的豪强之辈。
  十里八乡之内,谁家有难,卫文广就会仗义出手,就说这次旱灾,许多几乎熬不下去的家庭,都会被卫文广派人送米送粮,即便不可能做到让人吃饱的程度,至少还能继续熬一熬,不用去当流民和灾民。
  用小菜轰走了一群旁观的孩童,酒桌上,一个青年吃了口羊肉,才开口道,“大哥,灾情越来越严重了,咱们什么时候行动?”
  左右邻里或者一些沾亲带故的亲友,都不知道卫文广至今未婚是因为什么,可酒桌上这几位,都知道。
  他们一群就是结拜兄弟,私盐贩子里掌管武力的一个个头领。
  修岩府位于修岩岛最中央之地,想要把海边盛产的盐,走私贩卖到中央之府,路途遥远,可不是那么容易的。
  卫文广拉起来的队伍,也是有着数百精兵的。
  这些常年刀口舔血的家伙,一点都不比士绅豪族蓄养的精锐家丁差,甚至更强,因为他们常年都在作战。
  开口的青年,就是卫文广的结拜七弟顾人跃,也是鲁国官兵出身,后来看不惯军中各种恶劣风气,一怒投了海盗,起伏一年后,才和卫文广相遇,最终走到了今天,他是七弟,但年龄只比卫文广小六岁。
  在座的结义七兄弟,全都是25到31之间。
  顾人跃知道,他大哥至今不结婚,就是要蓄势造反,这想法早不是一天两天了,是卫文广退役至今,一直都在蓄势,他从身私盐贩子,也是一种“合理”的练兵方式。
  哪家私盐贩子不掌握着一只敢打敢杀的队伍?
  别看他们的队伍至今只有几百人,但那几百人,都是被七兄弟言传身教,随便放出去一个,都能在官兵里当什长、队率的存在,这代表什么?遇到了机会,振臂一呼席卷几千上万青壮,那么基层,中层小头目,直接就能满足。
  他们再通过那些精锐遥控大军,随便操练一些日子,就是能打的大军了。
  卫文广早有反志,不结婚就是怕被拖累,或者自己死了,拖累妻子儿女,后来筹备过程其他兄弟一琢磨,不行啊大哥,你一直无妻也无子,真要反起来干出一番事业,没后代?这对军心士气绝对是巨大打击。
  你凑合一下?随便来一下?
  那种情况下,卫文广才纳了几个丫鬟,目前也有了一子二女。
  依旧称她们是丫鬟,也没提高待遇变成妾之类,还是卫文广怕自己势败后连累她们。
  随着顾人跃的话,其他几个吃喝的青年也纷纷看向了老大,卫文广这才痛快畅饮一碗美酒,笑道,“我这一辈子,能遇到你们几个,真是三生有幸。”
  不等几兄弟说什么,他就继续道,“快了,等了这么久,终于等到了一次旱灾,咱们就等那些粮商把粮价抬高,逼得无数人卖儿卖女时,起兵!”
  “老二,老三,你们今天起就可以带人去做准备了……”
  修岩府的大小粮商,还在筹划着,用一些虚假的流贼信息,去引开抵达修岩府的墨侠们呢,可他们根本不知道,修岩府之外,早就有一个大贼憋着坏,盼旱灾盼了好久呢。
  没有灾难,就没有大规模的流民,他若想起兵,就没有那么多人手可以拉,自己麾下几百私盐贩子的武装团队,都已经被培训成合格的什长、队率之流了,却一直没有兵,这也够苦的了。
  只从这一点,足以判定卫文广是一个大贼,他和那些活不下去,突然产生反心,拉一批团队裹挟一些百姓造反的贼头,截然不同。
  他从一开始,就没想过当流寇,是要变坐地虎,自己本身就在卫家庄周边有着极大名望,拉起队伍,就能直接成为一霸。
第1860章
拉一支民团“自保”
  卫文广这个大贼,其实早期的时候也是大字不识一个的大头兵,当兵就是因为家里太落魄,没出路,稀里糊涂被忽悠成鲁国官兵,然后,他在官兵队伍里,遇到了自己的贵人。
  五年,那个贵人教他读书识字,认识了许多道理。等那位贵人战死后,卫文广果断逃出了军旅,足足深思了一个月,他才决定以后该做什么,造反!
  为鲁国当官兵是没有任何前途的,军中贪腐横行,绝大多数将军将领都是吃人不吐骨头的恶虎,官兵也没什么战斗力,而鲁国一旦出事,比如海盗,或者三大岛境内的流寇,一旦出现,官兵就是炮灰了。
  他的那个贵人,就是在剿匪的过程中,被坑的战死的。上面发下来的刀枪衣甲,简直是神坑,出征的调拨费,又被上头狠狠克扣,搞得全军没士气,人心涣散,最后就被流匪仗着人多,一口气打崩了。
  那一波流匪怎么灭的?被当地士绅豪族凑出来的两千多精锐家丁,给打崩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12/134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