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对一番(校对)第8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8/352

  千原凛人又陷入了沉思,想了许久,感觉值得!
  不是他非想拍《非自然死亡》,也不是他想借机还人情,而是他舍不得这个题材——《非自然死亡》这剧拍出来引起轰动不是没原因的,在此之前发生过一件很奇葩的事。
  在他原本世界中的日本,一位六十七岁的老妇遭到逮捕,原因是警方怀疑她在过去二十多年的时间内杀害了自己七任伴侣,目的是继承他们的巨额遗产,而至于为什么她能干掉了六任老公却一直没事,到了第七次作案才被发现,警方表示是之前六任老公死后全没有经过尸检——这不是日本警方太任性,而是他们就没这习惯,或者说是法医严重不足。
  就好像《死神小学生》中许多推理短剧,明明只要找个法医来检查一下就清楚了,但他们就是不找,为什么呢?推理出案犯可比找个法医容易多了——日本侦探是合法的,警察都可以邀请他们来参与案件,在册的有两万余人,算上业余爱好者可能有十万以上,但法医只有一百多……
  当时这件事在社会上引起了相当大的轰动,然后内阁统计了一下,发现都二十一世纪了,日本的尸检率才只有11.7%,去年更惨,只有9.9%,和别的国家一比简直就是个渣渣,比如瑞典是90%以上,美国是70%以上,英国是50%以上……
  那现在才90年代,没到这事捅出来的时候呢,要是由自己先捅出来……
  千原凛人感觉效果应该相当不错,毕竟这剧本身就是部好剧,口碑炸裂,评分极高,也不像《胜者即是正义》中李狗嗨那样存在什么时代代沟,观众接受起来肯定没问题,而再引起了社会轰动,甚至政府也得捏着鼻子感谢自己指出了不足,那自己得到的好处不就更多了?
  格调大幅上升,名气同步也会大幅增涨,而且是绝对正面的名声,起码一个关注社会现状的好名声是绝对跑不掉了。
  那因此麻烦一点,他觉得值!
  他直接起身去找村上伊织了,命令白木桂马留下来继续按着列表对照法医学上的知识点,一定要确保在剧中不会出现致命的大BUG,毁了“国民教师”千原大爷的名声——小BUG哪部电视剧都免不了,这个不能强求,能圆得过去就行了。
  他去了村上伊织的办公室,也没敲门就进去了,一眼就看到村上伊织正在那里擦繁星赏的“盘子”呢,顿时无语了——别天天擦了,那层金是镀的,眼看就擦成银盘子了!
  村上伊织抬头一看,发现是他也不在意,最近千原凛人在“构思剧本”,她除了《人间观察》那边没多少工作要做,这是在娱乐呢!
  她手上没停,笑问道:“终于舍得从办公室里出来了,是有什么事吗?”
  千原凛人也没坐下,直接就问道:“东京都警视厅那边联系好了吗?”
  “联系好了,志贺局长亲自帮咱们向‘六社会’打过招呼了,也给了我联系方式,你只要想去考察,随时可以动身。”村上伊织一听是正经事,马上认真起来,放下了奖章说道:“关东联合在‘六社会’中的那位,我提前也问过了,对方乐意配合,态度很不错。”
  “六社会”是一个记者团的行内俗称,说起来很难相信,这记者团的办公地点在东京都警视厅的九楼,而记者团的成员主要就是由各大报刊、电视台派去的驻扎记者,以方便取得第一手的消息——不是随便哪家媒体都能派人去驻扎的,必须影响力够大的媒体才可以。
  这记者团很横,打着的旗号是“民众就该有知情权”,最早期好像是有六家大媒体集体施压开了这个先例,于是警察那边就给他们起了个“六社会”的外号,意思和“六个老流氓”差不多,但时间太久远了,这外号怎么来的,现在几乎没人能说清了。
  东京都警视厅那边肯定不喜欢这帮人,但也不想和媒体交恶,就好好养着他们,不但提供免费的办公场所,还将本部人员使用的健身房、游泳池、餐厅也向他们开放,甚至还提供了免费的文员供这些记者大爷们使唤,帮着订个餐,叫个计程车,打扫一下办公室什么的。
  据传言说,每年东京警视厅在“六社会”上花费超过了三亿円,不过没人证明得了,也没人想证明——同时开罪东京都警视厅和各方媒体,那真是完全不想在东京混了。
  记者团也乐意享受这种待遇,尽量和警方沟通,获取第一手的案件资料,充分享受大媒体的特权。当然,好处也不是白拿的,他们也尽量在普通案件上不追着警方死咬,甚至有时候还会配合警方在一定程度上进行舆论控制,只有事情太大了,完全兜不住时,才会开始破口大骂,把警方按在地上猛捶。
  而关东联合电视台虽然日常被五大拳打脚踢,时不时就屁滚尿流了,但毕竟是日本第六大民放放送网,差一点就能全国放送了,牌面还是有的,“六社会”中就有关东联合的长期驻扎记者。
  千原凛人想了解一下《非自然死亡》这剧符不符合日本当前现状,自然就让村上伊织帮他去调查,而村上伊织在这一行浸淫日久,自然知道该找谁去问最方便,马上就通过制作局方面联系了“六社会”中的本台新闻记者,感觉这些人对警察最熟悉,在警务系统中也拥有一定人脉,大概能做一个相对全面的说明——志贺步很关心千原凛人的下一部作品,听到消息后还特意打过电话,让那边配合一下。
  千原凛人很满意村上伊织的办事效率,感觉这白骨精就是特别靠谱,马上让她打了电话和“六社会”沟通好,随后就让村上伊织带着他去东京都警视厅了。
  再去找警察问一问,最好能再找个法医聊一聊,在充分了解了现实情况后,就可以开干了,拍一部95版,不对,是96版的《非自然死亡》。
  当然,最主要是给日本政府屁股上来一脚,当上“国民教师”!
第一百二十九章
很荣幸
  警视厅是东京都的治安机构,管辖范围为东京都全境,共有警察四万余名,文职人员六千余人,直升机十余架,警车九百多辆,摩托车一千多,自行车过万,四十多条狗以及十几匹马,可以说一声是个庞大的机构,但和千原凛人想像中不太一样。
  他跟着村上伊织到了千代田区的霞关二町目,抬眼就看到了警视厅大楼,倒不陌生,警视厅可是日剧中的常客,推理剧、犯罪剧中经常露脸,但进去后就感觉不同了,迎面就是一只卡通老鼠——警视厅的吉祥物PIPO君。
  这种国家暴力机构大厅中摆只老鼠……
  这真的有点破坏画风,而随着千原凛人完成登记等一系列手续,越来越觉得奇怪,警视厅看起来不像个暴力机构,反而像一家正常的大企业,这里很少能看到有穿警察制服的人,更多都是西装革履,就像普通公司社畜一样的人走来走去,好像动作也不怎么快,个个悠闲得很。
  日剧中的刑事警察们,一定是创作组为了迎合观众的喜好,脑补捏造出来的吧……
  这是他第一次进入警视厅,表面不动声色,但微带好奇的四处打量。村上伊织对这些见怪不怪,她小学就来过了,警视厅有参观日,她当初作为品学兼优的好孩子被选中过,还进过警视总监的办公室呢!
  她直接带着千原凛人到了警视厅的九楼,然后进了一间大写字间,就和一般公司中的写字间一模一样,一个一个的小格子里面装着一个一个的人,不过小格子面积挺大,远胜一般公司的水准。
  村上伊织就站在格子间前轻声叫道:“打扰了,锅岛桑在吗?”
  格子间里冒出了一个头,是个三十多岁的削瘦男人,惊讶道:“你们这么快就到了,我刚准备下去等你们。”
  “路比较顺。”村上伊织笑着说了一句,也没拿这客套话当真,马上给他介绍道:“这位就是千原凛人老师。”
  格子间里又冒出了几个人头,打量了千原凛人一眼就缩回去了——只是好奇,毕竟千原凛人现在小有名声,但他们是追踪案件的新闻记者,和电视娱乐圈那边关系不大,也没有过来认识一下的想法。
  锅岛明自然认识自家电视台的红人,马上迎了出来,双方见礼,交换名片,然后带着他们往外走去,笑道:“咱们去咖啡厅坐,我已经替你们约好人了。”
  “哦,是位什么样的人?”千原凛人马上问道。
  他想找个非职业组的,也就是一线警察了解情况,可不想找个坐办公室的职业组官僚。
  和电视台会分制作人和普通工作人员一样,警察系统中按甲等公务员标准考入的是职业组,这些人是未来的警视厅官僚,很少接触实际业务,而按乙等及以下标准考入的非职业组,这些才是参与案件的骨干力量,也就是吏了。
  在日本,身份上的差别就决定了地位上的高低,穷尽一生也难以改变,比如从来没有非职业组的警察坐到过警视总监的位子上,而千原凛人现在就很想取得身份上的突破——如果他是公认的“国民教师”,锅岛明就不会只是嘴上客套,但实际等着他们上门了,而是接到村上伊织电话的那一刻,就滚着下楼去等着。
  这里面的意味十分难言,只能说特殊国情民风。
  锅岛明日常就是和警察打交道的,自然知道千原凛人的意思,笑道:“是个一直升不了职的老家伙,不过现场经验很丰富,只要是警察能知道的事,他就能知道,放心好了。”
  千原凛人确实放心了,很快就被锅岛明带到了咖啡厅,就在警视厅大楼的十一楼——警察机构中夹有餐厅也就算了,还夹有咖啡厅,这真是太出乎意料了。
  等他们坐好后,锅岛明很豪爽的请了客,帮他们点了咖啡和蛋糕,反正他在这里是“记账”的,又不用他掏钱,然后马上去柜台那儿打了个电话,叫上来一位四十多岁的便装警察。
  锅岛明守着千原、村上这两个同行瞧不起警察,但真见了面很亲热,帮双方做了介绍,然后他的任务就完成了,坐在一边笑眯眯喝咖啡,而这名警察叫做岛津隼斗,大热天穿着西装打着领带一丝不苟,脸上法令纹很深,眼神也有些阴鸷。
  他问清了千原凛人的来意后,颇有些疑惑:“你们要拍一部关于法医的电视剧?”
  他基本不看电视剧的,也不关注这方面的新闻,不认识千原凛人,也不明白法医能拍出什么花巧——一千个人里面也未必有一个人见过解剖的场面,拍出来能把观众吓尿了吧?
  “是的。”千原凛人微笑道:“所以想拜托岛津刑事说一说关于法医的事……您日常接触的多吗?”
  岛津隼斗微微沉吟了片刻,感觉这种事没什么好隐瞒的,直接摇头道:“接触不多,我在当县警时,全县只有一名法医,如果同一天需要做两次‘检视’,我们就需要带着遗体赶去邻县,县警们都管这个叫‘跨县检视’。”
  千原凛人又没听懂,有些事就是隔行如隔山。他掏出了小本子,客气问道:“您能详细说说吗?”
  “可以。”岛津隼斗喝了口咖啡,他不喜欢记者,但也不想得罪记者,在警察眼里,记者就是狗,这狗天天汪汪叫,但要上去打它,它就会咬人,咬人还没办法打死它,所以只能哄着它,没事丢块骨头给它啃啃,让它少叫两声就可以了。
  他现在就当在扔骨头,很配合,马上就给千原凛人说起了详细情况。
  解剖大致分两种,一种是病理解剖,这个是医生才会关心的事,岛津隼斗了解不多;另一种就是法医解剖,而这种又再分成两种:司法解剖和行政解剖。
  如果能直接确定是他杀,又因为破案需要,不得不解剖的这种情况,是司法解剖,这种基本是强制性的,由像是“科学搜查研究所”、“搜查支援分析中心”这种警察内的部门负责,费用国家负担。
  如果看起来不是他杀,要不要解剖就得看家属有没有要求了,这种被称为行政解剖,由拥有法医资质的医生负责(不是所有医生解剖都有法律效力的,哪怕他能解剖),这种被称为“监察医”,挂牌的,方便死者家属去找人,但费用政府不管,要死者家属自行承担,很贵。
  不,是超级贵。
  至于“检视”这个词的意思是指,有时候凭警察的肉眼以及鉴识课勘察现场,很难判断死者到底是不是他杀,像又不太像,这时候根据日本的刑事讼诉法,就得由警察和法医来共同判断要不要立案,要不要投入警力这种公共资源来追查,但法医太少,所以有时一天案件太多了,警察就得拉着遗体四处去找法医,也就有了那个名词——跨县检视。
  本县法医忙着呢,没办法,去隔壁县找找吧!
  千原凛人把这些都速记了下来,感觉两个世界果然非常像,这边的日本也是一样的尿性,马上又问道:“您说的‘监察医’制度,推广得怎么样?申请为亲属尸检的人多吗?”
  岛津隼斗摇了摇头:“只在东京、阪神地区推广的好一点,越偏远的地方法医越少,最多警察本部养上那么一两个。”
  “法医的收入怎么样?”
  “新人三十万円左右,资深的四五十万円左右,比普通警员略高一些,还算不错。”
  千原凛人缓缓点头,但不认同“还算不错”这句话。
  日本的医生是高收入群体,逼格高,也被称为“老师”,算是相亲市场上最受欢迎的品种之一,一般年收入都是千万円级别的,甚至听说过年收入过亿的“飞刀”医生,也不知道这刀是怎么飞的,但到了法医这里硬是少了起码一半,难怪学医的不想干法医。
  他又细细问了一些警察勘察现场的细节,以便回头编剧本时照猫画虎,而最后又问道:“那现在日本大概有多少法医,岛津刑事能估出数吗?”
  “这个……”岛津隼斗想了一会儿,迟疑道:“估不出来,总之不多。”
  “那岛津刑事有相熟的‘监察医’吗?能不能帮我们介绍一下,我们想更详细了解一下。”
  “可以,在东京不难找,大部分国立、公立医科大学都有那么一两位的。”岛津隼斗很痛快,这依旧不是机密信息,很快给了千原凛人一个地址,“你们可以直接过去,横尾教授很好说话,我一般都推荐家属去他那里——我会给他打电话的。”
  “谢谢,给你添麻烦了。”
  送走了岛津隼斗,千原、村上又感谢过了锅岛明的相助,然后就赶往了一家国立大学,报了名后等了一阵子,又见到了一个身上味道很怪的医生——横尾教授,他在这家大学负责法医系,教师就他一根独苗,助教一人,学生大猫小猫三五只。
  千原凛人马上说明了来意,而这位横尾教授嘴巴就大多了,没了警察那股子谨言慎行,直接道:“很少!”他去取了一本册子来,展示给他们两个人看,“这是我们法医学内部的通讯名录,你们自己看一下吧!”
  千原凛人马上接过来细数了数,发现才151个人……可能比他原来的世界要多,但也多不到哪里去。
  横尾教授还指着名录补充道:“里面有很多只是为了方便要研究经费才挂了这么个名头,实际要更少。”
  千原凛人抬头看了一眼,有点佩服他这么轻松就把同行卖了,但没在本子上记这句话,这种线人要保护好,不能坑的。
  他把名册还了回去,问道:“那您对‘非自然死亡’尸检太少这件事有什么看法?”
  “看法?”横尾教授就是个学者,说话毫无顾忌:“一方面因为传统,都讲求入土为安,不想让亲人遗体受到二次伤害——明明都要火化了,却不肯接受解剖,只能说非常愚昧的一种想法!”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8/35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