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四当官(校对)第11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7/539

  “全靠同乡们提携。”
  “有同乡就是跟没同乡不一样,要不是有同乡之谊,这两封书信你花多少银子也不一定能求到。一定收好,将来有大用。”
  韩秀峰收起信,意味深长地说:“周兄,我不想等到将来。”
  “不等祁大人回来,韩老弟,你是不是嫌银子多?”
  “周兄,别人不晓得你是晓得的,我补这个缺容易吗,好不容易补上了真不想再等!”
  “韩老弟,你这又是何必呢?”
  韩秀峰只想早点做一任官,早点赚点银子回巴县老家,直言不讳地说:“周兄,我已经等了那么长时间,真不想再等了。衙门的规矩我懂,该咋打点就咋打点,该多少就多少!”
  “韩老弟,你这缺虽不是要缺但却是个肥缺,不晓得有多少人盯着呢。”
  “周兄,虽说我能不能上任要看制台大人的意思,但制台大人不可能连这点面子也不给祁大人,就算不给祁大人面子也不能不给祁中堂面子。这么说吧,我就算等也只是两三个月的事。”
  江宁布政使是两江总督的属官,但正如韩秀峰所说两江总督不可能一点面子也不给祁宿藻,因为祁宿藻的胞兄祁寯藻不只是大学士而且是位高权重的军机大臣!
  周兴远怎么也没想到韩秀峰竟攀上甘肃布政使段大章的高枝,权衡了一番抬头道:“五百两,有五百两应该够了。”
  韩秀峰不想夜长梦多,咬咬牙,低声问:“啥时候能去泰州上任?”
  “三天之内。”
  “行,就五百两!”
  “韩老弟,这银子可不会落我口袋。衙门里头的事你是晓得的,陆大人的那些个家人要是不一一打点到,这事真不好办。”
  “我晓得,周兄,给你添麻烦了。”韩秀峰嘴上虽这么说,心里却在想这五百两你龟儿子至少要拿一半。
  周兴远可不管韩秀峰怎么想的,端着杯子笑道:“光有银子可不够,韩老弟,刚才那两封信你还得借给我一用,我得拿给他们瞧瞧,不然他们一定嫌五百两太少。”
  “行。”韩秀峰再次从怀里掏出段大人帮着写的书信,旋即一脸不好意思地说:“周兄稍坐,小弟身上没带那么多银子,得出去跟潘二说一声,让他赶紧回客栈去取。”
  “差点忘了问,你们住哪儿?”
  “住贡院那边。”
  “住贡院那边,韩老弟,没想到你真会找地方!”
  周兴远似笑非笑,韩秀峰猛然反应过来,连忙解释道:“周兄想哪儿去了,贡院那边是挨着秦淮河,可我是既没心思也没钱去寻欢作乐。”
  “晓得晓得,韩老弟啥样的人我最清楚不过。”
  “周兄稍坐,我去去就回。”
  韩秀峰不想跟他鬼扯,下楼找到潘二,紧盯着潘二的双眼道:“潘兄,来前你爹给的那五百两派上用场了,姓周的答应帮忙,但要五百两,我身上没那么多,只能管你借。”
  潘二楞了楞,旋即苦着脸问:“四哥,在京城时他跟你称兄道弟,不晓得有多亲热。说啥是不打不相识,是打出来的交情,咋还好意思开口管你要银子?”
  韩秀峰无奈地苦笑道:“交情归交情,银子归银子。”
  “四哥,银票就在身上,你这会儿要我这会儿就拿给你,只是他龟儿子靠谱吗,他会不会拿了咱们的银子不办事?”
  “应该不会,再说事到如今除了相信他我们还能相信谁。”
  “好吧,”潘二比韩秀峰更急着去泰州发财,连忙从贴身的内袋中取出一叠银票,背对着茶馆里的伙计点了点,确认正好是五百两这才把银票递给韩秀峰。
  
第二百一十章
新巡检要来
  数九寒冬,海安这个实在找不到什么消遣的小镇显得格外冷。
  西北风呜呜地在外面吼叫,院子里那颗老榆树在狂风中摇晃,枝条像一根根鞭子皮鞭在空中抽打。屋檐上挂着的那一排透亮的冰柱子却冻的结实,在狂风中纹丝不动。
  二堂里生了炉子,然而之前的那些巡检虽然没少捞银子,但为了留下一个好名声全谨守“官不修衙”之道,墙早裂了,窗早破了,门也关不严,彻骨的寒风往屋里钻,坐在炉子边也得穿厚点。
  尽管如此,方士枚依然不想离开这个年久失修的衙门,但手上这两封大老爷早上差人送来的信却让他意识到这个巡检署理不了几天,等吏部掣选的、带着缺出京的新巡检到任,他就得把官印交出来,收拾铺盖走人。
  连个年也过不好,方士枚心里很不是滋味儿,正紧锁着眉头发愁,堂弟推门走了进来。
  “哥,什么事这么急?”
  “我这差事干不了几天了。”
  “啊!”方士俊顿时愣住了,都顾不上关被狂风吹的哐啷哐啷作响的门。
  方士枚把信揣进怀里,起身走过去关上门,回头苦着脸解释道:“州衙差人送来两封信,一封是大老爷写给我的,一封是制台衙门的张二托人捎到泰州的,说新巡检这几天就要到任,让我差人去姜堰候着,等把巡检接到这儿,就跟人家办交接。”
  “哥,你这个巡检署理了还没半年,新巡检怎么说来就来!”
  “什么还没半年,满打满算,拢共署理了四个半月。”
  “就是啊,才署理了四个半月!”方士俊越想越难受,越想越窝火,恨恨地说:“在江宁时张二可不是这么跟我们说的,他拍着胸脯跟我们打保票,说至少能署理一年,他怎么能说话不算话!”
  “他只是制台的家人,又不是制台大人,他说了不算。”
  “他说了不算,可我们的银子不就白花了,整整两千两!只署理了四个半月,连本钱都没赚回来!”
  “事到如今说什么也没用。”方士枚长叹口气,沉吟道:“新巡检不是还没到任吗,他一天没到任,你哥我一天还是巡检。别在这儿抱怨了,赶紧去找李秀才,就说我要办生辰,让他多写几封请帖,写好让储成贵他们去请那些乡约、保正。”
  “哥,你上个月刚办过生辰。”
  “上个月是我的生辰,明天是我家老太爷的生辰,老太爷不在身边一样得办,再不办等新巡检到任想办都办不成。”
  方士俊反应过来,连忙道:“好的,我这就去找李秀才。”
  “去吧,顺便交代下厨房,让厨房准备几桌酒菜。”
  “知道,哥,我去了。”
  ……
  海安巡检司分辖的地方是蛮大,沿运盐河从东往西一百多里,辖海安、胡集、曲塘、白米、姜堰五个大小市镇和两百五十多个村庄,可巡检不是知州,只负责保甲,管不了税赋。辖下的那些士绅只会巴结大老爷,不会巴结他这个巡检。辖下的那些百姓又一个比一个穷,别说平时没啥事,就算有啥事他们也不敢见官,而那些百姓不见官,他这个巡检自然捞不着什么好处。
  不过这缺也不是一点油水也没有,只是没那个能耐去捞。
  东边是两淮盐运司的角斜场和栟茶场,东北边是两淮盐运司的富安场和安丰场,一年不晓得有多少条盐船要经过海安,可那些夹带私盐的运商来头一个比一个大,不是一个小小的巡检敢招惹的。而那些私盐贩子一个比一个猖狂,他们不但人多势众,有的甚至有鸟枪兵刃,巡检司衙门的那两个皂隶和十几个弓兵根本不敢上前,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想到署理海安巡检司这四个半月,真是守着金山银山要饭吃,只能靠办生辰跟一帮穷鬼搜刮点银钱,方士枚心里别提有多窝囊。
  正琢磨着今后该何去何从,方士俊办完事回来了,一进门就嘟囔道:“哥,全交代下去了,反正是在这儿办的最后一个生辰,酒可以掺点水,菜也用不着多好。”
  “那是,总不能办来办去办赔了。”
  “哥,张二有没有说那个新来的巡检姓什么叫什么?”
  “信中提了,大老爷的信里也写了,”方士枚往炉子里添了两块柴,抬头道:“姓韩,叫韩秀峰,字志行,四川巴县人,监生出身。”
  “有没有提姓韩的长什么样?”
  “提了,身中,面白,无须,道光十四年生的,今年才二十二。”
  “才二十二就能补上缺,还是带缺出京的,哥,照这么说那个姓韩的有点来头!”
  “来头大了,张二在信里说这位韩老爷是甘肃布政使的内侄,江苏巡抚和江宁布政使又正好跟甘肃布政使同年,人家又是带着缺出京的,这个面子制台大人不能不给。”
  “既然他这么大来头干嘛来抢我们的饭碗,他一来我们去哪儿?”方士俊苦着脸问。
  方士枚紧锁着眉头道:“我也正为这个发愁呢,张二在信里说给我们两条路,要么留在泰州等着委署,说这位韩老爷来头大不是什么坏事,有巡抚大人和藩台提携,指不定哪天就高升了,他一走我便能接着署理海安巡检司。”
  “他要是不走怎么办?”方士俊想了想,又问道:“第二条路呢?”
  “回江宁等着委署,说要是有差事会紧着我委,要是有缺空出来会紧着我去署理。”
  “江宁那么多人等着委署,张二这话能信吗?”
  “所以我觉得还是在泰州等着委署靠谱点,大老爷年事已高,现在都不怎么管事了。去泰州虽然一时半会儿署理不上缺,但只要天天去州衙点卯,催收税赋、办理漕务河工的差委应该少不了,至少不会跟以前在江宁那样坐吃山空。”
  方士俊无奈地说:“也只能这样了,反正我听你的。”
  方士枚点点头,随即叮嘱道:“新巡检就这几天到任的事你晓得就行了,千万别跟下面那些人说,要是传出去这生辰都办不好。”
  
第二百一十一章
仪真
  周兴远拿了韩秀峰管潘二借的五百两银子,第二天下午就差人喊韩秀峰去制台衙门。照理说新官到省要先叩拜制台,不晓得是他这个官太小了,还是制台大人太忙,在门房里等了近一个时辰也没被召见。
  不过事总算办成了,制台衙门的书吏从一堆公文中找到他署理海安巡检司的公文,当着周兴远面让他缴销官凭,然后又当着二人面起草了一份公文交给制台的家人,让制台的家人拿进去盖上关防再发往泰州。
  韩秀峰不想在江宁耽误时间,也没有直奔泰州,跟周兴远道别之后便回客栈收拾行李,去下关码头雇了条船先赶到扬州府辖下的仪真县。把船钱结了找了个客栈安顿下来,然后换上官服去县衙拜访县太爷。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7/53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