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四当官(校对)第11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6/539


第二百零八章
人生无处不相逢
  段吉庆这回只估摸对了一半,京城到江宁虽比到巴县近很多,但京杭运河因为黄河决口许多河段被淤,韩秀峰主仆四人进入山东之后只能换乘骡车,直到进入江苏的清江浦才再次换船,到扬州之后又换了一次船,这一路整整走了四十二天。
  不但在路上耽误了许多时间,而且好不容易赶到江宁,在紧挨着秦淮河的江南贡院边上找了家客栈住下,换上官服拿着段大人的书信兴冲冲找到布政司衙门,才晓得祁宿藻祁大人不在江宁,几个月前就去江北督办赈务了。
  见不着人没办法,韩秀峰只能把段大人的信交给门子,垂头丧气地回到客栈。
  潘二没想到会是这个结果,低声道:“四哥,江宁城就在江边上,既然祁大人在江北赈灾,要不我们干脆雇条船过江去找祁大人?”
  “过江去找,去哪儿找?”
  “去江北找,又不远。”
  “你以为这个江北跟我们老家的江北厅差不多?”韩秀峰反问一句,解释道:“这个江北大着呢,江宁藩司全名叫江南江淮扬徐海通等处承宣布政使司,徐州、淮安、扬州、海州、通州,长江以北、山东以南的这些州府全是江北,连门子都不晓得祁大人在哪儿,我们人生地不熟的去哪儿找。”
  余有福抬头道:“四娃子,别急,藩台衙门的人有没有说祁大人啥时候回来?”
  “我问了,人家也不晓得。”韩秀峰摸了把脸,无奈地说:“藩台衙门的门子说祁大人走了好几个月,而且是奉旨去江北督办赈务的,江北那么多州县闹水患,现在又入冬了,这差事要是办不好,那么多嗷嗷待哺的灾民就会造反,水患就会变成匪患,我估摸着祁大人一时半会儿回不来。”
  潘二苦着脸道:“早晓得会这样,还不如在京城等几天,还不如跟郭大人一道来呢!”
  韩秀峰想了想,起身道:“郭大人说不准要等过完年才启程,我们不能在这儿干等,你们先歇着,我去制台衙门,看能不能找着周兴远。”
  “找铜天王?”余有福下意识问。
  “现而今不找他还能找谁,总不能在江宁过年吧。”
  “四娃子,我晓得你跟他……跟他化啥子戈了,可就算能找着他,他能帮上我们的忙吗?”
  “能不能帮上要找着他才晓得,就这样了,你们想出去转转也行,但千万别走远。”
  “四哥,我跟你一道去。”潘二连忙道。
  “好吧,我们一道去。”韩秀峰不太放心大头,叮嘱道:“余叔,你盯住大头,千万别让他在这儿生事。”
  “晓得,有我在,他不敢生事。”
  ……
  之所以住在秦淮河边上,是因为离江宁布政司衙门近。
  本以为两江总督衙门应该也在附近,没想到拉住客栈的伙计一问,才晓得两江总督衙门离贡院有五六里。韩秀峰连车都舍不得,更不用说雇轿子,就这么边走边打听,走了近半个时辰才赶到总督衙门西辕门。
  到了地方,韩秀峰突然有些后悔,心想来前应该换一身衣裳,不过好在不是一个人来的。
  “长生,我穿这一身去打听不方便,你帮我去问。”
  “这身官服你平时没咋穿,看上去跟新的差不多,咋就不方便了?”潘二不解地问。
  韩秀峰探头看了看辕门,把他拉到角落里说:“我穿这身去打听,人家一定会问我是从哪儿来,来找周兴远做啥的。要是让他们晓得我是来缴销官凭,我是来江苏上任的,这事反而不好办。”
  想到吏部全是认银子不认人的主儿,这儿估计也差不多,潘二猛然反应过来:“晓得了,四哥,你在这儿等着,我去问。”
  “那边有个茶馆,我去茶馆里等。”
  “行,我过去了。”
  江南也算江南,本以为江宁的冬天应该比京城暖和,来了才晓得江宁比京城还要冷,潘二呵呵手,整整身上的棉袄,快步走到辕门前拱手笑道:“这位大哥,求您个事,我想打听个人。”
  正冻的发僵的衙役一边打量着他,一边搓着手问:“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还打听个人!”
  “晓得,我晓得这是啥地方。”潘二赶紧摸出一把铜钱,递上去笑道:“这位大哥,我是来找我表哥的,我表哥就在里头当差。家里有点急着,不然寒冬腊月的我也不可能千里迢迢跑江宁来,劳烦您帮我通报一声。”
  给钱就不一样了,衙役接过钱顺手塞进怀里,笑看着他问:“你表哥姓什么,叫什么名字?”
  “我表哥姓周,叫周兴远,举人出身,做过一任知县,现在是制台大人的幕友。”
  “你是来找周先生的,周先生是你表哥?”
  “假的真不了,真的更假不了,不信您帮我通报一声,等我表哥出来您就晓得是不是了。”
  “你姓什么,叫什么?”
  “我……我姓韩,叫韩秀峰,在家排行老四,您说韩四我表哥就晓得了。”
  衙役可不敢得罪制台大人的师爷,连忙道:“找周先生的,你怎么不早说,在这儿等着,我进去帮你通报。”
  “好的,谢了。”
  潘二把双手拢在袖子里,就这么在辕门口等大约半柱香的功夫,周兴远果然跟着衙役出来了,见守在门口的不是韩四,正准备开口问,潘二急忙道:“周老爷,可算见着您了,小的是潘二啊,您不记得小的了?”
  “你不是姓韩吗?”衙役脸色立马变了。
  “无妨无妨。”周兴远认出了潘二,一边示意衙役回去,一边笑问道:“潘二,你咋跑江宁来了,你家少爷呢?”
  “我家少爷在那边呢。”潘二指指斜对面的茶馆,嘿嘿笑道:“周老爷,您没想到我家少爷会来江宁吧,我们也是早上刚到的。”
  “没想到,真没想到,真是他乡遇故知,走,领我去见你家少爷。”
  “好咧,您请。”
  ……
  走进茶馆,见到坐在角落里的韩秀峰,看着韩秀峰那一身官服,周兴远不由想起在巴县第一次见面时的情景,远远地招呼道:“韩老弟,真是人生无处不相逢,你咋跑江宁来了?”
  
第二百零九章
交情归交情
  人靠衣装马靠鞍,周兴远虽不再是官不能穿官服,却穿着一件在京城只有达官贵人才能穿的裘皮袄,手上戴着一只玉扳指,腰间挂在一块晶莹剔透的玉佩,温文尔雅,气度不凡,一看就晓得在江宁过得不错。
  韩秀峰连忙起身相迎,笑看着他拱手道:“周兄,小弟是来投奔你的。”
  “投奔我,韩老弟,你这是开啥玩笑。”
  “真不是开玩笑。”
  想到韩秀峰不会无缘无故穿官服,周兴远意识到韩秀峰不是被吏部分发来江苏候补试用的,就是补上的啥缺来江宁办差的,立马回头道:“小二,楼上有没有雅座?”
  “有,都空着呢,二位老爷楼上请。”
  “韩老弟,这儿不是说话地方,我们去楼上说。”
  “好的,到了江宁一切全听周兄的。”
  周兴远微微一笑,轻车熟路地把韩秀峰带到二楼,走进一间古色古香的雅座,只见房里摆着几张椅子,中间是一张金漆方桌,桌上摆着宜兴沙壶,极细的成窑,宣窑的杯子和一碟瓜子、一碟花生,两碟果脯。
  “周老爷,今天喝什么茶?”伙计殷勤地问。
  “老样子,上好的雨水毛尖。”
  “好咧,上好的雨水毛尖一壶!”伙计朝外面喊了一声,又谄笑着问:“周老爷,要不要让小桃红来唱几只曲?”
  “不用了,我们要说会话。”
  “好的,您坐。”
  打发走伙计,周兴远一边在炉子边烘手,一边笑问道:“韩老弟,这儿没外人,到底咋回事?”
  “我真是来投奔周兄的。”韩秀峰从怀里掏出信封,从信封里取出官凭。
  周兴远接过盖有吏部大印的官凭一看,不禁笑道:“补上缺了,去泰州做巡检,这可是个肥缺!”
  “啥肥缺,再肥也只是个九品巡检,让周兄见笑了。”
  正说着,一个伙计端着开水和茶叶进来了。
  周兴远等伙计沏好茶走出雅座,这才沉吟道:“我现在不光帮陆大人负责往来书信,也帮陆大人草拟奏折,忙得昏天暗地,哪里出缺,都是些啥缺,吏部都分发了哪些官员来候补试用还真不知道。”
  “我补的这个不是制台大人题选的要缺,我这个缺是吏部掣选的。”
  “韩老弟,衙门的规矩你是晓得的,就算这缺是吏部掣选的,要是陆大人不点头你一样得等着。”
  “所以才来求周兄帮忙。”
  “韩老弟,你也太瞧得起周某了,你我啥交情,不是周某不帮忙,而是这事真没你想的那么简单。”
  提到规矩,韩秀峰就晓得他要银子。
  银子可以给,求人办事也应该给,但不能由着他狮子大开口。
  韩秀峰放下杯子,从怀里一连掏出两封信,笑看着他道:“周兄,这封是甘肃布政使段大章段大人帮我给祁大人写的信,这封是湖广道监察御史黄钟音黄老爷帮我给江苏巡抚杨大人写的信,段大人的同年郭沛霖郭大人很快也要来江苏上任。”
  周兴远岂能听不出韩秀峰的言外之意,看着信笑道:“韩老弟,我就说你之前那个会馆首事不会白做,不然哪来这么多书信。”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6/53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