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四当官(校对)第13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4/539

  许乐群可不敢拿老东家的身家性命当儿戏,之所以呆在船上既是在等富安那边的消息,也是在等韩秀峰从泰州搬的兵,见不着足以对付私枭的兵马,他是绝不会把注押上去的。想到姓韩的终究是初来乍到,不一定晓得李秀才的底细,搞不好会功亏一篑,喃喃地说:“从淮北那一带过来的能是什么人,先盯着吧。”
  “许先生,他们这会儿在衙门里,您让我怎么盯。”
  “盯着衙门口,要是韩老爷让他们出来你们就不动声色跟上。”
  “然后呢?”
  “然后办事,找个没人的地方办,别惊动附近百姓。”
  “晓得了,我先去衙门口盯着。”
  谁都晓得盐商有钱,最容易被贼匪惦记,所以盐场的那几位盐商家不但全是高墙大院,而且全请了练家子做护院,而刚才说话的壮汉正是鲍老爷家的护院。许乐群一点都不担心护院会吃亏,把棉袄往边上一扔又钻进了温柔乡。
  ……
  眼看就要过年了,送年礼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连苏觉明去泰州前都先去了一趟乡下,去给他那两个舅舅送年礼。韩秀峰没理由不让李秀才见客,像是什么都不晓得一般坐在二堂的签押房里一边烤火一边看书。
  “少爷,驿铺王如海求见。”
  “请。”
  刚放下书,潘二就把王如海请了进来。
  王如海放下两个用细绳扎的油纸包裹,咧嘴笑道:“韩老爷,这是我们这过年都要吃的糖果儿,用面炸的,又甜又脆又香。我外甥早上送年礼给我送了两包,带来给您尝尝。”
  “你这也太客气了,每次来都带东西。”
  “韩老爷,这又不值几个钱。”
  “好吧,我先收下。”韩秀峰一边示意潘二去外面盯着别让外人靠近,一边低声道:“说正事,镇上的百姓是咋议论的?”
  “还能怎么议论,韩老爷,不是小的恭维,镇上的街坊邻居个个说您是清官,您是好官!要是搁往年,到这会儿家家户户都睡不好觉,总担心省吃俭用置办的那点年货被人偷了。今年谁敢再偷鸡摸狗,晚上睡觉不关门都没事!”
  王如海可不敢坐,就这么站着道:“还有那些忤逆的,这几天是一个比一个孝顺。顾院长和王老爷他们说这就是路什么……什么仪,夜……夜什么,反正就是您来了民风就好了的意思,”
  “路不拾遗,夜不闭户。”
  “是是是,就是这个路不拾遗夜不闭户。”
  韩秀峰笑了笑,又问道:“陈有道呢?”
  “这两天没再去当铺,也没去别的地方,就呆在家里,好像还跟他婆娘吵了一架,他婆娘气得回娘家了。”
  “还有什么新鲜事。”
  “没了,连住我们驿铺的那些人都回家过年了,他们自然不会痛快,不过对韩老爷真没什么怨言,怪只能怪他们的儿子不少债。”说到这里王如海突然想起件事,急忙道:“韩老爷,您不是担心过年万一要用船却找不着船吗,我早上去河边转了一圈,问那些渔船过年走不走,您晓得我见着了谁?”
  “谁?”
  “见着了前几天跟苏院长家小子一起来衙门的那个人,我去的时候他正好披着衣裳站在船尾撒尿。不过他呆的那条船您要用的话估计用不上,除非征用。”
  韩秀峰暗想原来姓许的躲在船上,不禁问道:“怎么就用不上?”
  “那是条从泰州过来的花船,不晓得是以为船上是一家三口,其实撑船的那个是龟公,洗衣做饭的那个婆娘是个老鸨,整天呆在船舱里不出来的那个不是他们的女儿,而是不晓得他们从哪儿买的姑娘,专门接客的姑娘!”
  “他倒会享受,哈哈哈哈。”
  “韩老爷,您不晓得?”
  “我没问,他也没说,你说我哪晓得。”
  “他怎么这样了,去哪儿也不跟您说一声!”
  “不管他了,还是说说船的事吧,如果过年要用船,你能帮着雇几条?”
  “镇上有四条,再就是河边的那些渔船,如果韩老爷您急用,站在这儿能雇十一条。要是韩老爷您不是特别急,我就去焦港、江家庄和张腰庄帮您找,这三个地方有五六条船。”
  “行,到时候就麻烦你。”
  “韩老爷,您这是说什么,这些全是小的应该做的。”王如海回头看看身后,又带着几分紧张地从怀里摸出两封信:“韩老爷,这是早上刚从白米送来的,让赶紧送如皋去。您不是让留意来往公文吗,我就先拿来让您瞧瞧。”
  
第二百三十八章
摊牌
  韩秀峰倒不是想偷看公文,而是海安这地方太偏僻,消息太闭塞,要是不出此下策就不晓得外面发生的事。不过这种事也不是头一次干,在巴县老家时不晓得偷拆过多少次。
  从书架的匣子里取出一把小刀,从信封底下小心翼翼割开。
  第一封是漕运衙门发给如皋知县的公文,今年因为苏北的十几个县和山东的二十多个县遭灾,本应该运往京城的漕粮在半路上被截下来赈灾了,而如皋县这两年拖欠不少漕粮,漕运衙门让如皋知县赶紧补上,征收齐之后运往泰州;第二封不是公文,而是张家二公子托如皋知县请一个姓骆的名医,去泰州给他爹看病的私信。
  韩秀峰看完之后把公文和信叠好塞进信封,让守在外面的潘二去拿浆糊,用浆糊把信封糊上,然后放在炉子边烤干。王如海接过信袋仔仔细细看了看,发现看上去跟没被拆过一般这才松下口气。
  打发走王如海,韩秀峰有些困,就这么靠在椅子上睡着了。
  潘二晓得他到任之后的这些天就没睡过好觉,连忙去内宅拿来一床被子帮他盖上,又往炉子里添了几块柴。这一睡竟睡到天黑,直到潘二说许乐群来了,韩秀峰才睁开双眼。
  “韩老爷,怎么不进去歇息?”
  “也不晓得是不是生铺,还是上任路上折腾惯了,在床上反而睡不好。”韩秀峰一边招呼他坐,一边从潘二手里接过毛巾,走到张士衡刚倒了热水的脸盆前洗脸。
  许乐群坐到炉边,看着他笑道:“韩老爷,前天您公文繁忙,许某忘了请教您打算怎么查缉私枭。”
  “还能怎么查缉,只要晓得私枭的行踪,召集人马去便是。”
  “韩老爷,海安距泰州说远不远,说近也不近。您要是不提前做些准备,许某担心远水解不了近渴,赶不上来不及!”
  韩秀峰没急着回答他的问题,而是放下毛巾问:“士衡,李先生在忙啥?”
  “下午不是有人来给他送年礼吗,年礼收下了不能不管人家顿饭,就去街上请人家吃酒,好像是喝多了,一回来就上铺歇息了。”
  “街上有酒馆?”
  “街上哪有酒馆,连饭馆也没有,听弓兵说是管人家借的锅灶。”
  “也是,海安他比我熟。”韩秀峰笑了笑,旋即坐下问:“许先生,我们刚才说到哪儿了?”
  许乐群从潘二手中接过茶杯,抬头道:“说到查缉私枭的人马。”
  “人,我有的是,用不着从泰州搬兵;马,我既没有也调不到,好像连州衙也只有一匹。再说我分辖的这些地方水网密集,别说没马,就算有马也用不上。”
  “不从泰州搬兵,韩老爷,您不会打算领着衙门的这十几个皂隶弓兵再召集些青壮吧?”
  “不行吗?”韩秀峰笑看着他问。
  许乐群哭笑不得地问:“韩老爷,您晓得私枭都是些什么人?”
  “都是些什么人?”
  “韩老爷,别怪许某给您泼凉水,别说您不一定能召集到青壮,就算能召集百十个青壮,加上衙门里的这些皂隶弓兵也对付不了私枭。他们十个估计有五个背着人命,连官兵都敢杀的,召集青壮……您以为是去锁拿衙门里关着的这些地痞无赖?”
  “青壮对付不了他们?”
  “对付不了,十个青壮也对付不了一个私枭!”
  “这倒是,让一帮老实巴交的庄稼汉去跟心狠手辣的私枭拼命是不太靠谱。”韩秀峰点点头,想想又问道:“许先生,让关押前面的那些地痞无赖去你觉得咋样?”
  “韩老爷,您这个玩笑开大了!别看那些泼皮平日里耀武扬威横行乡里,其实全是些欺软怕硬之徒。他们真要是有那个胆,也不会老老实实被锁拿到这儿,更不会被您关进班房。”
  韩秀峰点点头,又笑问道:“李先生,那你觉得让那些不是要被杖一百徒三年,就是要被杖一百流三千里,甚至杖一百绞监候的地痞无赖,跟本官去对付私枭行不行?”
  许乐群楞了楞,旋即反应过来:“韩老爷,原来您的埋伏打在这儿!”
  “许先生,秀峰是来做官的,不是来送命的。古人云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秀峰想请你帮着想想,让关押在前面的那九十多个地痞无赖去对付私枭到底有没有胜算?”
  “先让他们万念俱灰,再给他们一线生机,他们敢不用命!”
  “这么说可以放手一搏?”韩秀峰微笑着问。
  许乐群沉思了片刻,苦笑着道:“韩老爷,计是好计,而且您已经跟驯马似的把他们给驯得服服帖帖,要是给他们个将功赎罪的机会,他们也应该会用命。可对付的不是一般的贼匪,而是见过血杀过人甚至杀过官兵的私枭。胜算是有,不过不会超过四成。”
  “要是张大胆,也就是驻扎在本镇的绿营汛兵督战呢?”
  “只许进不许退,谁要是敢退一步,格杀勿论?”
  “嗯。”
  “这就有五成了,”想到汛兵也不靠谱,许乐群禁不住笑道:“不过韩老爷您还得让家人在汛兵后头督战,许某担心到时候那些地痞无赖没跑,您派去督战的汛兵倒先跑了。”
  韩秀峰忍俊不禁地说:“这倒是个办法。”
  想起苏觉明在富安时说过的那些事,许乐群意识到眼前这位年轻的巡检是有备而来,几乎可以肯定他在上任路上就想好怎么查缉私枭,不然绝不会让苏觉明先来海安打探有哪些地痞无赖。
  不过相比之前所做的那些准备,他到任之后所做的一切简直让人拍案叫绝。
  清生廉,廉生威!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4/53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