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四当官(校对)第13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7/539

  “韩老爷,我……”
  “别急,听本官说完。”韩秀峰一边招呼他喝茶,一边笑道:“早上让长生出去打探过,镇上的士绅和百姓全以为李先生你管不了事,有些人甚至都想不起你了,真是人还没走茶已经凉了。不过这是好事,本官要的就是他们想不起来,也只有这样你才能帮本官去办一件大事!”
  “什么事?”
  “富安场的鲍代杰你一定是晓得的,他身为场商,竟有负皇恩,知法犯法,大肆贩运私盐!李先生,你不但是本官的幕友,也是朝廷的生员,在海安这地方本官只相信你,也只能请你跑一趟,去富安帮本官盯住鲍代杰!”
  收拾场商,李秀才很乐意落这个井下这个石。
  他正准备开口,韩秀峰又说道:“李先生,此事非同小可,这差事要是办砸了,本官真没法儿跟制台大人交代。但要是办成了,要是能给鲍代杰来个人赃俱获,不但查获的功盐有你的一份,而且在呈报制台衙门的公文里一定会有李先生你的大名。两淮盐务糜烂,朝廷正值用人之际,李先生立此大功,制台大人一高兴,保举李先生你做个盐课司大使并非没有可能。”
  
第二百四十二章
财迷心窍
  李秀才果然心动了,竟打算连夜回富安。
  韩秀峰觉得越是在节骨眼上,做事越要谨慎,不但等到腊月二十九早上才让他走,而且让余有福跟他一道去,甚至走得有些大张旗鼓。先让他上街买了一担猪肉、鱼、糖果、云片糕和烧饼、馒头等年货,然后让弓兵帮他挑到船上。
  闹出这么大动静,自然瞒不过有心人。
  他们的船刚走,在衙门口卖花生的汉子就借口回船上拿东西,跑到中坝口河边跟花船上的许乐群禀报。
  “……说是回去送年礼,顺便祭祖,可他婆娘和他二儿子又没回去。韩老爷不光把他送到衙门口,还让弓兵帮他挑东西,还让姓余的家人跟他一道回去。”
  “就这些?”许乐群躺在花船里问。
  “就这些,”卖花生的汉子越想越不踏实,又忍不住隔着船棚提醒道:“许先生,您不觉得蹊跷吗?”
  “你是说韩老爷让家人跟他一道回去?”
  “嗯。”
  “这有什么蹊跷的,要是就这么让他一个人或一家子回去才蹊跷呢。”许乐群连双眼都懒得睁开,搂着怀里的船妓呵欠连天地说:“前些天让他回去接家眷都有家人跟着,他说要回去给长辈送年礼,要回去祭祖,自然一样要让家人盯着。至于他婆娘和儿子一定是不能走的,换作我,我一样不会让他婆娘和儿子走。”
  “许先生,您是说韩老爷生怕他搞鬼,不光让家人盯着他,还把他婆娘和儿子软禁在衙门当人质?”
  “韩老爷从来没相信过他,不过这也不是什么坏事。”
  “那我回去了?”
  “回去把,”许乐群想想又说道:“今天二十九,明天就是年三十,种地的百姓要过年,做小买卖的一样要过年,你吆喝到下午就收摊儿,然后把船撑黄沙港去,去黄沙港等消息。”
  “许先生,我走了您怎么办?”
  “我能有什么事,赶紧回去卖花生吧,免得人家起疑心。”
  ……
  富安场很大,北抵安丰场接壤,南接角斜场,西边与泰州辖下的海安交界,东边一直到大海,南北宽四十多里,东西长近两百里。但盐课司衙门所在的富安镇却离海安很近,顺着串场河撑船过去只要半个多时辰,如果顺风顺水会更快。
  船一靠缺口,余有福就主动帮着把年货跳上岸。
  李秀才也不客气,说了一声“劳烦”便把船钱结了,上岸带着挑着年货的余有福走到镇南的一个两进的小院儿前。
  明天就是年三十,主人正忙往门梁上贴喜迎(类似于窗花),往门上贴对联。早上放过鞭炮,一帮孩童在鞭炮屑里翻找没炸的小鞭炮,找到一个欢呼雀跃,有的捂住耳朵,有的躲远远的,胆大的那个用香将其点燃……虽然这里没镇上热闹,但处处充满浓浓的年味。
  余有福有些想家,正看得入神,贴喜迎的那人突然惊喜地喊道:“大哥,你和嫂子不是在海安过年吗,怎么又回来了?”
  “外面不是说话的地方,走,进去说。”
  “哦,”男子好奇地看了看余有福,连忙把刚才用来垫脚的小凳放到一边,把李秀才和余有福迎进院子。
  “二弟,这是海安巡检司衙门的余班头,我们一大早就出来了,早饭都没顾上吃,你先让素兰赶紧打两碗蛋茶。”
  “好的,余班头,你先坐。”
  余有福放下担子,跟李秀才走进堂屋,李秀才又让刚从里头出来的两个半大小子赶紧去喊什么人。他们说得是本地方言,余有福只能依稀听懂几句。
  办正事要紧,李秀才没工夫跟他解释,打发走那两个半大小子,就跟他堂弟说起此行的来意。
  李三同样是书吏,只是没有功名,这些年一直在盐课司衙役帮闲,听说要对付不但财大气粗而且神通广大的鲍代杰,禁不住提醒道:“大哥,别忘了大清是流官,本地人不能在本地做官,保举你做盐课司大使,这话能信吗?”
  “本地人是不能在本地做官,但大清也不只有两淮盐运司,更不只是我们这儿产盐。别人不晓得你是晓得的,除了淮盐还有长芦盐、山东盐、福建盐、广东盐和四川的井盐,其它地方一样有运司衙门,一样设盐课司大使。”
  李秀才顿了顿,又说道:“事成之后,真要是能保举上自然好,保举不上也没什么关系。我敢断定,韩老爷的消息不会有假。姓鲍的要么不私运,只要私运他私运的盐就一定不会少,到时候只要分点功盐就够了!”
  李三想想还是有些不踏实,又提醒道:“大哥,韩老爷有来头有靠山,姓鲍的一样有跟脚。他那些亲戚和徽州同乡全是盐商,几乎全捐了顶戴,运司衙门上上下下谁没拿过他们的好处?得罪他可不是开玩笑的,你得想好!”
  “盐运使官再大,还能比两淮盐政大?两淮盐政又是制台大人兼任的,而收拾姓鲍的正是制台大人交办的差事。韩老爷虽没明说,但我敢断定制台大人收拾姓鲍的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是想借这个案子整顿两淮盐务。”
  “这么说扬州的那帮盐商乃至运司衙门的那些盐官自身难保?”
  “这用得着问嘛。”
  “既然是制台大人交办的差事,那就没什么好担心的,不过我们还是要谨慎点,只帮着打探消息,查缉时不能露面。”
  “这是自然。”
  李三想想又问道:“大哥,韩老爷有没有说查缉到的功盐怎么分?”
  “两成,”生怕堂弟不相信韩秀峰,李秀才又强调道:“三弟,韩老爷跟富安的这位老爷,跟海安巡检司衙门以前的那些老爷,真不一样。他虽是捐纳出身但是个做大事的人,真是一言九鼎,言出法随。”
  “冒这么大风险才分两成,大哥,这未免太少了吧。”
  “不少了,要晓得这次要收拾的是鲍代杰,他跟仪真和运河上的那些私枭不一样,他既有本钱又能收到盐,要么不私运,要私运就不会少于四五百万斤!对了,韩老爷初来乍到,查获到功盐一时半会间也找不到销路,到时候我们还能帮着销那八成,机会难得,你要是前怕狼后怕虎,我就去找别人。”
  
第二百四十三章
时间紧急
  年三十,除夕夜。
  潘二和驿铺王如海的儿子王千步张罗了两桌酒席,天还没黑,韩秀峰就让当值的弓兵去外委署以及中坝口河边的花船上把张大胆和许乐群请了过来,一起吃酒并打算一起守岁。
  这一桌摆在二堂的花厅里,韩秀峰当仁不让坐主位,张大胆和许乐群一个坐左首,一个坐在右首,潘二坐在下首作陪。
  入乡随俗,在海安过年就要遵循海安的风俗。
  除了鸡鸭鱼肉之外,还有一大碗炖芋头和一盘抄猪血,不管喜不喜欢都要吃一口,寓意来年遇好人、发血财。
  韩秀峰一边招呼张大胆吃菜,一边笑问道:“长生,外面有没有开席?”
  “开席了,”刚帮他们斟满酒的潘二连忙道:“我把桌子摆在大堂里,门开着,能看见两边的班房,让他们全在大堂吃。不过酒只给他们拿了半坛,一人一碗,过过嘴瘾就行了,不是舍不得给他们喝,是担心喝多了耽误事。”
  “大过年的,不能不让他们喝个尽兴,不过你说得也对,酒多了是容易误事。要不这样,今晚就给他们半坛,等明天早换班时再摆一桌,让他们敞开喝。”
  “行,反正有的是酒菜。”
  许乐群举起杯子,感叹道:“韩老爷,您真体恤下属。”
  “是啊韩老爷,我来海安已经五年了,前前后后见过五六个巡检老爷,从来没见他们管过皂隶弓兵们的饭,更别说请皂隶弓兵吃酒了!”张大胆举起酒杯附和道。
  “这不是过年么,况且今年过年跟往年不一样,衙门里关了九十多个人犯,大过年的都要让他们跟平时一样当值。”韩秀峰喝了一小口酒,禁不住笑问道:“张兄,秀峰一直很好奇,一直也没顾上问,为啥镇上的士绅和百姓个个喊你张大胆?”
  张山根不好意思地笑道:“没想到这诨号韩老爷也晓得。”
  “这可不是诨号,身为武官,胆不大可不行。”
  “韩老爷,这跟是不是武官真没什么关系,这是刚来海安时跟镇上几个人打赌,他们说黄沙港有个‘乱门场’,夜里总是闹鬼,说谁也不敢夜里去。我那天也是喝多了,不信这个邪,不光去了,生怕他们不相信我去过,还把一座新坟上的白幡拿了回来。”
  “张兄好胆魄,换作我,我真不敢!”
  “什么好胆魄,刚才不是说过吗,我那天晚上是喝多了。其实一样怕,第二天早上酒醒了,看着从人家坟头拿回来的幡,想到夜里做的糊涂事,吓得赶紧把幡送回去挂上,还买了几刀黄纸去烧了下,去磕了好几个头。”
  “这也是应该的,哈哈哈,原来张兄真是个性情中人。”韩秀峰禁不住笑了,许乐群也露出了笑意。
  三人边吃边聊,不知不觉天色已大黑。
  潘二刚帮他们把酒满上,张士衡突然跑进来禀报:“韩老爷,泰州来了两个人,带着鸟枪来的。他们有苏大哥的信,就是这封。”
  “大过年的,带鸟枪来做什么?”张大胆觉得奇怪。
  许乐群则下意识看向张士衡,紧盯着他双手递上的信。
  韩秀峰接过信拆开,当着二人面凑到从京城带来的抗风洋灯下看,边看边笑道:“这个苏觉明,这才去泰州几天,就跟守备署的绿营兵交上了朋友。担心我对付不了私枭,居然帮我请来两个绿营兵。这两个绿营兵胆子真不小,竟敢把鸟枪也带来了。”
  事情没变化,许乐群没往别处想,忍不住笑道:“韩老爷,鸟枪可是好东西,不但能壮声势而且真管用,用好了一杆鸟枪少说能对付十个私枭。”
  张大胆大吃一惊,下意识问:“韩老爷,您要查缉私犯,要对付私枭?”
  “张兄,秀峰身为巡检,查缉私犯本就是份内之事,不晓得也就罢了,晓得有人胆敢在我眼皮底下私盐当然要查缉。”韩秀峰笑了笑,随即放下信抬头道:“士衡,那两位兄弟大老远赶过来一定饿了,你先让他俩跟储成贵他们一起吃酒,反正我等会儿要出去敬酒,等会儿敬酒时再见他们。”
  “好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7/53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