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四当官(校对)第18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81/539

  刚学会放枪的苦力装好铅子和火药,正忙着点火绳,点好之后缠在手腕上。
  大头和吉二等人边检查边喊道:“都别慌,小心走火!你们六个守大门,枪口对着外面,别对着自个人!”
  “你们几个去里头搬桌子,把桌子架在墙边,把凳子也搬出来,然后爬上去守东墙!”
  “你们几个跟我去后院儿,这边呢!”
  “鸟枪手放完枪全退到堂屋,拿刀拿长矛的给我顶上,来一个捅一个,来两个砍一双!他奶奶的,我们有鸟枪有抬枪,有砍刀有长矛,谁怕谁啊!”
  ……
  事实证明,大头、吉二等十二个亲随在海安没白跟陆大明和梁六、梁九操练,王监生的几个家人也没白跟海安团操练,有他们在几十号苦力一下子有了主心骨,变得忙而不乱,有条不紊,只是头一次经历这场面有些紧张。
  韩秀峰回头看看跟出来的王监生,随机转身看着众人喊到:“弟兄们,本官就是你们这些天总议论的泰州州同韩秀峰!本官没念过多少书,也没领过兵打过仗,但本官还是带你们来了,晓得为什么吗?”
  “为什么?”一个苦力下意识问。
  “因为不光贼匪,甚至连匪首也没念过几天书,也没正儿八经打过几场仗!”
  韩秀峰看着他们傻傻的样子,抑扬顿挫地说:“不错,他们是攻陷过武昌,现而今还占了江宁。不过据本官所知并不是他们有多骁勇善战,更不是匪首有多神机妙算,而是我大清承平已久,旗兵绿营早已荒废到刀枪入库、马放南山,早已没了杀人的胆!”
  王监生反应过来,很默契地说道:“弟兄们,绿营兵什么德行别人不晓得,你们一定是晓得的。别说指望他们打仗,就是跟那些婆娘婆娘打架他们估计也打不赢。”
  想到陆大明、梁六和梁九等泰州守备绿营兵在坝上背盐的时间比在营里操练的时间长,一帮苦力忍不住笑了。
  韩秀峰满意的点点头,接着道:“弟兄们,我们就算今夜等不着贼匪,过几天也要跟贼匪较量。俗话说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本官就借这个机会跟你们说说贼匪到底是些何方神圣。
  匪首姓洪,叫洪秀全,到底是广东还是广西人本官忘了,只晓得他是个连秀才也没考上的落魄书生。
  他不好好读圣贤书也就罢了,居然信奉洋教,搞洋人的那一套。他自个儿不拜圣贤不要列祖列宗已是大逆不道,还妖言惑众,先是蛊惑一帮百姓跟他杀官造反,然后一路裹挟百姓烧杀抢掠!”
  苦力们之前都听说过太平贼匪,但谁也不晓得太平贼匪到底什么来路,现在听韩秀峰这一说,心里多多少少有了些底。
  看着他们若有所思的样子,韩秀峰接着道:“都说横的怕愣的,愣的怕不要命的。也有人说光脚的不怕穿鞋的,说到底就是比谁狠!这帮贼匪本官这个穿鞋的都不怕,你们这些光脚的怕不怕?”
  大头就是那个愣的,头一个扯着嗓子吼道:“不怕!”
  “不怕!”
  “不怕!”苦力们缓过神,不约而同地跟着吼了起来。
  韩秀峰刚举起手正准压一压,一个越吼越激动的苦力又忍不住喊道:“韩老爷,小的烂命一条,小的不怕他们呢!”
  “韩老爷,小的不怕,小的跟您杀贼匪,来多少杀多少!”
  “来多少杀多少?”韩秀峰紧盯着一个年轻的苦力问。
  “真的,韩老爷,小的真不怕!”苦力生怕韩秀峰不信,连忙举起手中的刀。
  韩秀峰摇摇头:“不行不行,可不能来多少杀多少。”
  “韩老爷,您是要活的?”苦力小心翼翼地问。
  “本官要活的干啥?”韩秀峰走上去拍拍他肩膀,回头看着众人道:“本官是说角斜场拢共就那么多地,贼匪真要是被你全杀光了,地全分给了你,别的兄弟咋办?”
  他话音刚落,众人顿时哄笑起来,一个胆大的苦力更是笑骂道:“好你个丁三,竟敢跟我们抢地!”
  “是啊,你小子把贼匪全杀光,我们怎么办?”
  三言两语就让一帮苦力跟打了鸡血似的敢跟贼匪拼命,王监生敬佩不已,正琢磨着是不是也说几句,外面突然传来吉大的声音。
  “别放枪,是我!韩老爷,我们打探回来了!”
  大头急忙道:“枪口朝上,别伤着自个人。”
  “哥,进来吧,可以进来了。”吉二下意识喊道。
  确认不会被误伤,吉大这才领着五个苦力走进院子,一看见韩秀峰便喊道:“韩老爷,打探清楚了,贼匪来了的消息是从镇江逃难来的那些人散布的。他们说贼匪在河上,估摸着有十几号人,全扎着红头巾,把他们身上的盘缠和细软全给抢走了。”
  “十几个贼匪?”王监生下意识问。
  不等吉大开口,韩秀峰便笑道:“确实是贼匪,不过一定不是太平贼匪,我敢断定是一帮冒牌货!”
  “假冒贼匪?”
  “王兄,不信我们可以打赌。”韩秀峰笑了笑,回头问:“吉大,晓不晓得那十几个贼匪在哪儿,离这儿多远?”
  “晓得,就在南边两三里的河上,听逃出来的镇江人说他们有两条船,打着火把,有几个持刀,有几个持棍棒,好像没鸟枪。”
  “王兄,劳烦你带五十个兄弟走一趟,去把那十几个贼匪给本官拿下!”
  王监生意识到想领兵就得让手下人服,立马拱手道:“遵命!”
  
第三百零八章
潘二的打算
  王监生带着家人和五十个青壮走了,说是打算兵分三路,一路乘船,另外两路从运河两岸步行过去包抄。
  大头很想跟着去,韩秀峰没发话他只能老老实实呆着,同富安场盐课司大使韩宸的表弟唐国政一起沿着盐商家的大宅院转了一圈,确认附近没有胆敢趁火打劫的人,便回到院内让剩下的青壮轮着守夜。
  “堂屋那么大地方,进去睡,别睡外面,这么冷的天睡外面容易着凉。”唐国政把那些不敢进屋的青壮赶进堂屋,一屁股坐到青壮们刚在院子里生的篝火边,用老家话问:“长生哥,你说王老爷他们能逮着那些胆大包天的贼匪吗?”
  “难。”
  “咋难?”大头好奇地问。
  想到前不久还只是个读书人的王千里,竟杀气腾腾地抄着刀领着一帮青壮去捉拿贼匪,潘二感觉这些天像是做了一场梦,一边用树枝拨弄着篝火一边解释道:“大半夜,伸手不见五指,不管从河上走还是从岸上走都得打火把。就算那些胆大包天的贼匪还在那儿,见河上岸上有那么多火光也会被打草惊蛇。”
  “还真是,他们又不是瓜娃子,只要看见王老爷他们去了肯定会跑!”大头恍然大悟。
  唐国政下意识回头往里看了看,忍不住问:“长生哥,连你都能想到,韩老爷一样能想到,韩老爷既然晓得这会儿去不一定能逮着那些贼匪,咋还让王老爷带人去?”
  “练兵,练胆。”潘二不认为那几个当值的青壮能听懂四川话,但还是抬头看一眼。
  想到太平贼匪已经攻占了镇江,只要有船一天之内便能杀到扬州城外,唐国政忐忑地说;“临阵磨枪,来得及吗?”
  “来不及也得练,练练总比不练好。”潘二这些天过得是心惊肉跳,想到韩秀峰这几天的安排,犹豫了好一会儿才抬头道:“大头,国政,少爷这会儿睡了,我想等他醒了跟他说个事。”
  “啥事?”大头下意识问。
  “我想……我想去角斜。”
  “二哥,你怕了!”
  “长生哥,你来都来了,这会儿去不合适吧?”
  “你们想哪儿去了,我潘长生是怕死,但我潘长生一样讲义气,一样是个能为兄弟两肋插刀的人!”
  “那你咋还要去角斜?”大头追问道。
  潘二深吸气,解释道:“太平贼匪没四哥刚才说的那么好对付,四哥心里其实跟明镜似的也晓得,之所以那么说只是为鼓舞士气。要不也不至于从广西一路攻城略地,一直杀到江苏。”
  “这我晓得。”唐国政凝重地说:“贼匪人多,官兵人少,一个县顶多两三百个,还要分防那么多汛地。”
  潘二点点头,又说道:“贼匪还没杀过来呢,就有那么多胆大包天的家伙趁火打劫,这天下要大乱,这仗有得打!而养兵练兵离不开钱粮,可扬州的那些个士绅宁可把钱粮送给贼匪也不会给我们,少爷得从长计议。”
  大头觉得潘二这是在为贪生怕死找借口,不快地说:“钱粮有啥好担心的,少爷下午还跟王老爷说过这事,说等吴少爷从仪真回来,吴少爷就能帮我们去筹钱粮。”
  “光有钱粮没人有啥用?”潘二瞪了他一眼,耐心地解释道:“打仗不光要钱粮,更要敢跟贼匪拼命的兵!不是吓唬你,一仗打下来不晓得要死多少人,可太平贼匪有那么容易剿灭的吗,所以说这仗有得打,这兵有得招。”
  唐国政似懂非懂地问:“长生哥,你打算去角斜帮韩老爷招募青壮?”
  “角斜场的青壮是不少,但敢跟贼匪拼命的估计没几个。”潘二深吸口气,放下树枝道:“宵夜时我问过那些青壮,他们说在泰坝上背盐的还有好多,现在没盐可背穷的连饭都吃不上,四哥担心没那么多粮又只让陆大明和梁六招募了四百多个,剩下的那些苦力无所事事。”
  “这跟你又有啥关系?”大头越听越糊涂。
  “刚才不是说过吗,打仗会死人的,而这仗又不晓得要打到啥时候,所以我打算带那些苦力去角斜开荒,先给他们口饭吃,给他们条活路。等四哥这边要人的时候,就能让他们来给四哥效力。”
  看着二人若有所思的样子,潘二接着道:“而且角斜是我们的退路,扬州能丢,泰州能丢,海安也能丢,唯独角斜不能丢,角斜要是丢了,我们到时候往哪儿退?”
  “长生哥,角斜你不用担心,角斜我表哥说了算!”
  “现在是你表哥说了算,将来就难说了,别忘了你表哥做的是朝廷的官,朝廷要是派个新大使去咋办?”
  唐国政意识到潘二的担心并非没有道理,紧锁着眉头道:“这倒是,铁的衙门流水的官,别说我表哥那个大使是署理的,就算是实授的也只是做三五年。”
  “所以我们得从长计议,趁现在你表哥说了算,让那些在泰坝上讨生活的苦力去多开垦点新淤的地。而且这事不能拖,要是再拖那些苦力就会去找其它生计,用不了几天就会散了。”
  “这么大事我可做不了主。”
  大头总算听明白,正觉得潘二的话一番道理,外面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他们刚爬起来,当值的几个苦力已经拉开阵势,几杆鸟枪正对着大门。
  “谁?”
  “我,长生兄弟,是我,我们回来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81/53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