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四当官(校对)第18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83/539

  吴澄暗叹口气,又紧盯着他问:“李老三,不是我说晦气话,这上阵打仗刀枪无眼,你要是战死了,你的抚恤银子到时候交给谁?”
  这个问题真把李老三给难住了,他禁不住回头看向众人,见平日里处的最好的王二狗正跟杨二窃窃私语,干脆来了句:“吴先生,我要是运气不好死在贼匪手里,就劳烦你把我的抚恤银子给二狗。”
  “哪个二狗?”
  “二狗,喊你呢!”
  “三哥,还没到我呢!”
  院子里这么多人,吴澄没功夫跟他们扯淡,抬头道:“少废话,你就是二狗,姓什么,大名叫什么?”
  ……
  在泰坝上背盐的全是无家可归的可怜人,很多跟李老三这样不但没家甚至没亲戚,提到抚恤银子几乎无一例外地要给同伴。吴澄越登记心里越不是滋味儿,苦力们却因为领到新衣裳,等会儿又有赏钱领,一个个兴高采烈。
  “这儿有剪刀,有针线,把上面的字拆下来,把这两个字缝上。”陆大明负责发放号褂,一件一件亲手交到他们手上。
  一个苦力接过号褂,看着上面墨迹未干的两块布片儿,忍不住问:“大明哥,这两个字怎么不一样,是不是写错了?”
  “没错,上面这块是‘勇’字,底下这块是‘泰’,缝上之后人家一看就晓得你们是泰州的乡勇,上了战场这就是记号,不然谁晓得你是哪一边的,被自个儿人砍了你说冤不怨?”
  “哦,晓得了。”
  “赶紧的,下一个,关庆余!”
  苦力们多少年没穿过新衣裳,一领到号褂就忙不迭拆上面的“兵”字,缝刚写好的“勇”和“泰”字,一缝好就忙不迭换上。
  号褂一共八十多件,紧着身材中等甚至偏瘦的发放,不够的发好汉衣,一样在前后缝上“勇”、“泰”二字,身材魁梧高大的发棉甲,潘二那边的账还没算好,这边的衣裳已经换差不多了。俗话说人靠衣裳马靠鞍,一看往前还真像模像样。
  韩秀峰走到厅前看了看,冷冷地说:“大明,列队。”
  “遵命!”陆大明应了一声,旋即转身喊道:“全给我听着,戴铁盔穿棉甲的全在那边列队,戴号帽穿号褂的全在我前面列队,戴号帽穿好汉衣的全靠西墙列队!别挤,急什么,列个队都乱哄哄的,贼匪来了还不乱成一团!”
  “你们几个,往哪儿跑,戴铁盔的在这边!”王千里的堂弟王千帆跟着呵斥道。
  “别拣鞋了,晓得啥叫军令如山吗,先列队!”唐国政走到人群中,跟赶鸭子似的帮着整队。
  韩秀峰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暗想这乱糟糟的能打仗吗,可现而今也就他们敢跟贼匪拼命,只能不动声色问:“长生,算了没有?”
  “算好了。”潘二连忙放下笔,起身拱手道:“禀韩老爷,夜里缴获的贼赃折银九千四百二十三两!”
  “好。”韩秀峰满意的点点头,随即转身道:“王兄,劳烦你跟弟兄们说说我们泰勇营的章程。”
  “遵命。”王千里躬身领命,旋即回头道:“弟兄们,我泰勇营的军规不多,拢共只有五条:头一条,临阵退缩者,斩!第二条,临阵抛弃军器者,斩!第三条,不服上官,令不行、禁不止者,斩!第四条,杀良冒功、抢夺民财、奸淫妇女者,斩!最后一条,缴获归公,胆敢私藏者,斩!”
  军规是不多,不过却很严,谁要是敢犯就要掉脑袋。众人倒吸了口凉气,不过想到既然吃这碗饭就得守营里的规矩又觉得没啥。
  “营规全得记牢,给你们三天时间,三天之后会挨个考校,谁要是记不住或背不出来,杖五十!”王千里顿了顿,接着道:“我泰勇营军纪严明,但赏罚也分明。陆千总和梁把总应该跟你们说过,只要奋勇杀贼,不但能落户入籍,还有地可分!”
  “听见没有?”陆大明喝问道。
  苦力们缓过神,连忙道:“听见了!”
  “大声点!”
  “听见了!”
  
第三百一十一章
赏罚分明
  “好,”王千里点点头,又说道:“至于战场上的缴获,我泰勇营一样有章程,不管缴获多少银钱,三成归公,以作疗伤、安置伤残及抚恤阵亡之用;一成留作营内公费;另外六成按功劳大小赏发,功大功小由各什各哨公议,经韩老爷首肯便可赏发。”
  苦力们多多少少听说过,泰勇营其实还有几百号人,那些人正在赶往万福桥的路上,海安、曲塘、白米、角斜等旗号被那边占用了,这边不好再分团,所以几位上官决定这边四百多号人按伍、什和哨编制。
  五人一伍,设伍长。
  每什两伍,设什长。
  每哨四什,设哨长。
  王千里、角斜场盐课司韩大使的堂弟韩博和没见过面的余青槐、李致庸各率两哨,陆大明、梁六、梁九和王千里、余青槐、李致庸等官老爷的家人充任哨长,伍长、什长由大家伙公推公举。值得一提的是,陆大明接下来要充任哨长的甲哨,全部使鸟枪和抬枪,据说韩老爷甚至打算把亲兵们的自来火鸟枪也全给甲哨。
  不过他们这会儿心思不在这上面,一个个全盯着厅前的两箩筐金银细软,全想着能分领到多少赏钱。
  “什么叫赏罚分明,赏罚分明就是有攻就赏,没攻什么也没有。”王千里清清嗓子,指指潘二身边的两筐金银细软:“这些银钱是跟陆千总去瓜洲办差的八十六个兄弟缴获的,所以只会赏这八十六个兄弟。没去的兄弟也别泄气,贼匪很快就会来犯我扬州,你们有的是建功立业的机会!”
  立了大功,等会儿就能领到赏钱的苦力们一个个露出了笑容。守在扬州城外捡漏的苦力们其实早晓得没他们的份儿,刚才之所以那么兴奋只是心存侥幸,听王千里这么一说,不约而同朝夜里从瓜洲回来的同伴们望去,眼神中全是羡慕。
  王千里很清楚韩秀峰让他宣布这些事,是想帮他树立威信,低头看了一眼潘二刚算好的账,接着道:“夜里缴获的是贼赃,十几个贼匪全关押在河边的房子里,苦主们也全在扬州,早上我跟韩老爷上街问了问,据说苦主们已经报官了,衙门查问下来不能不退赃。要晓得我们是泰州的乡勇,不是贼匪,不能黑吃黑,所以得留一半退赃。”
  苦力们哪见过这么多银子,一个个心想就算退一半剩下的也不少。
  见没人有异议,王千里抑扬顿挫地说:“留下一半就是四千七百一十一两五钱,四成上交营里,能赏给大家伙的就是两千八百二十六两。我泰勇营不是绿营,我们官兵一体,亲如手足,上到韩老爷,下到千总、把总、哨长、什长、伍长,全是论功行赏,文武官员不会多拿一文,所以这两千八百二十六两全拿出来给去瓜洲的兄弟平分,算上陆千总,每人赏银三十二两,剩下的零头算火耗。”
  能领到三十二两赏银,在泰坝上背一年盐才能赚几个钱?
  张小七乐得合不拢嘴,感觉像是在做梦。杨树林顿时懵了,不敢相信自个儿的耳朵。王三算是见过世面的,同样傻了,竟不晓得一下子有这么多钱该怎么花。
  换作在绿营,陆大明少说也能分到两三百两,现在却只有三十多两,但他却不觉得这有什么不好,毕竟眼前这些全是他从泰坝上招募的兄弟,要是拿太多弟兄们肯定有想法,何况退不退赃韩老爷说了算,明面上少分点,会在私下里补上。
  韩秀峰看着他们欣喜若狂的样子,走上前笑问道:“弟兄们,这银子来的容易吧?”
  “容易!”
  “谢韩老爷提携,要不是韩老爷提携,小的哪有这福分!”
  “别谢了,本官想说的是这银子来得容易,花起来也容易。”韩秀峰笑看着众人,意味深长地说:“苦日子过够了,好不容易有了几十两银子还不赶紧去花,过了河就是扬州城,城里有酒楼,有窑子,窑子里有细皮嫩肉的婆娘,只要有银子,想要啥就有啥,这几十两银子够你们快活几天的。”
  王三今年三十了,从来没碰过女人,刚才真想过等领到赏钱就去尝尝女人到底啥滋味儿。张小七和杨树林倒没想过去找女人,而是想去饭馆好好吃一顿。可听韩老爷这么一说,他们猛然意识到过日子得细水长流,不能有点银子就花天酒地。
  韩秀峰脸色一沉:“想快活的上来领银子,不过领了银子就得把号褂脱下,以后大路朝天各走一边,我泰勇营只要老实可靠的本分人,不要有点银子就去花天酒地,就去吃喝嫖赌的混子!”
  “韩老爷,小的哪儿敢,小的不会吃喝嫖赌。”
  “是啊韩老爷,小的要跟大明哥一样买地,要本本分分过日子。”
  “这就对了嘛,不能有了点银子就忘了自个儿是谁。本官帮你们想好了,先入角斜场的籍,入籍你们是晓得的,怎么也得花二两银子。剩下的银子拿去买地,三两一亩,一个人能买十亩。只要你们在营里干满两年,就能去角斜过踏踏实实的日子。”
  “韩老爷,小的愿意买地,可现在买了不能把地荒在那儿,我们在营里谁去种?”
  “是啊,地怎么也不能荒着。”
  “这件事本官也帮你们想好了,你们要在营里效力,但泰坝上还有好多兄弟没生计,可以让跟你们相熟的兄弟帮着种。那些地是新淤的盐碱地,长满杂草,头两年收成不会多,但只要好好侍弄,总能管几张嘴。既开了荒,又帮了相熟的兄弟,两全其美,多好。”
  “这倒是个办法,韩老爷,大明哥,我的地让六叔帮着种。”
  “大明哥,也不晓得余二他们还在不在泰州,他们要是没走,就让他们去角斜帮我种,我不收他的租,不管收多少粮全归他!”
  “他们应该还在,你们别急,先挨个过来签字画押,等吴先生帮着登记上,帮着造好册,韩老爷会差人去泰坝帮你们捎信,也会差人去角斜场请韩大使帮你们量地,量好就有地契了。”
  “太好了,我也有地了!”
  “十亩啊,整整十亩地,老天有眼,我李老三也有今天。”
  想到很快就有十亩属于自己的地,一帮苦力禁不住喜极而泣。之前跟王监生一起留在扬州城外捡漏的苦力羡慕的要死,暗暗发誓等贼匪来了一定要多杀几个,不拼不但要过一辈子苦日子,甚至娶不上婆娘,没人帮着传宗接代。
  
第三百一十二章
仪真失陷
  拐过前面的汊港,再往西行三里水路便是吴家庄。
  吴文铭思乡心切,掀开帘子钻出船舱,余青槐和李致庸不好意思再躺着,也穿上鞋跟了出来。船头不大,二人只能站在吴文铭后头。
  “快到了,等到了庄上就拜托二位了。”吴文铭不敢拿两位老祖宗的安危当儿戏,打定主意不管太平贼匪到了哪儿,一回到庄上便请余李二人把两位族老架走。
  “能为吴兄效力,在下三生有幸。”余青槐刚准备拱手回礼,突然发现西南方向卷起几道浓烟。
  船工也注意到了,一边撑船一边自言自语地说:“谁家失了火,烟那么高!”
  吴文铭大吃一惊,正准备让船工撑快点,几条小船从汊港里拐了过来,撑船的人却没接着把船往东撑,而是把船靠到北岸,用竹篙支着往岸上爬。紧接着,船上的人把东西一包一包往岸上扔,刚爬上岸的人顾不上收拢包裹,而是把船上的人一个接着一个往岸上拉。
  “他们这是做什么,想过河再北走不到一里有渡口。”船工觉得奇怪,光顾着看稀奇一时间竟忘了撑船。
  吴文铭一样觉的奇怪,喃喃地说:“船家,撑快点,撑上去问问。”
  “哦。”
  船工反应过来,刚把竹篙插到河底,又有几条小船拐出汊港,又跟刚才那些人一样靠到北岸,忙不迭往岸上爬。
  “兄弟,不能再往前走了!”
  “大兄弟,帮帮忙,把船靠过来让我们过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83/53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