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四当官(校对)第20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07/539

  “不说这些了,我接着去忙。你把他们全喊来,跟他们交代一下。”
  “好的,您尽管去忙,他们的事交给我。”
  ……
  恭送走郭沛霖,张翊国关上门惊叹道:“韩老爷,郭大人这是真没把您当外人!”
  “我本来就不是外人。”韩秀峰岂能不晓得张翊国此时此刻的心情,笑看着他道:“张兄,你一样跟我一道守过万福桥,一样有战功,郭大人赏罚分明,一样会提携你的。”
  “提携真不敢想,能不被究办下官就谢天谢地了。”
  “究办,张兄何出此言?”
  一提到这事张翊国就垂头丧气,瘫坐在椅子上苦笑道:“长春桥溃败,运河东岸溃败,仙女庙溃败,下官不但屡战屡败,还屡屡苟且偷生。要不是韩老爷您收留,让下官跟您一道守万福桥,分了点战功,就算朝廷不究办下官也没脸苟活于世。”
  “京里的那些大人们是站着说话不腰疼!”韩秀峰拍拍桌子,义愤填膺地说:“只能打胜仗,不许打败仗,天底下哪有这样的常胜将军?张兄,我晓得你心里不好受,但别忘了有句话叫公道自在人心!不管朝堂上的那些大人怎么说,但至少扬州府的文武官员和士绅百姓对你只有敬佩,没人觉得你贪生怕死。”
  “真的?”张翊国将信将疑。
  “这还能有假,不信你差家人去街上问问。”
  “公道自在人心,公道自在人心……韩老爷,听您这么一说,下官还真问心无愧了!”
  “你本就问心无愧,”韩秀峰拍拍他胳膊,接着道:“要不是晓得你并非贪生怕死之辈,郭大人能委以重任,让你同我一道重建盐捕营?其实受委屈的不只是你,要说憋屈,徐同知比你更憋屈,不光落下个贪生怕死的骂名,听说还被人联名参奏弹劾,可朝廷究办他了吗,没有!”
  “听说是琦大人和雷大人保他的。”
  “琦大人和雷大人为啥保他,不就是因为公道自在人心。”
  张翊国没想到韩秀峰会说徐瀛的好话,忍不住提醒道:“韩老爷,徐同知来拜见过郭大人,昨晚来的,您来那会儿他刚走。您是不是得罪过他,他跟郭大人说了您到任之后的好多事。”
  韩秀峰挠挠头,带着几分尴尬地苦笑道:“我晓得他来过,也晓得他不会说我啥好话。”
  张翊国犹豫了一下,意味深长地说:“韩老爷,他倒没跟郭大人说您什么坏话,反而对您赞赏有加,说您公明廉洁,奉行勤谨,在海安巡检任上既没办生辰,更没搜刮百姓,而是体察民情,拜访士绅,以绅劝民,团练乡勇,捕盗贼,诘奸宄,察宿夜。说境内原本贼盗出没,私枭横行。现而今是单骑往来无寒暑,地方安堵,民安盗息……”
  “咋听着这么耳熟呢,”韩秀峰想了想,随即哭笑不得地说:“想起来了,这些话好像是我自个儿说的,没想到他记得这么清楚。他这是晓得我要辞官,不想就这么让我功成身退。”
  “他刚正不阿,为官清廉,我本来还挺敬仰的,没想到他居然做出这等事!”张翊国顿了顿,又说道:“现在看来他是枉做小人了,他根本不晓得您跟郭大人是什么关系,就算他不捧杀,郭大人也不会让您走。”
  
第三百四十二章
鸡犬升天(二)
  福建会馆有后门,潘二和大头带着梁九他们把从船上挑来的东西一件一件往里搬,郭通一边帮着归拢一边挤眉弄眼的咧嘴笑,把潘二给笑糊涂了。
  “郭通,你笑什么?”
  “笑你要请客,潘二,泰州你比我熟,有啥好吃的你回头要带我去吃,有啥好消遣的你回头要带我去见识见识。我家老爷你是晓得的,只让我们收点门包,不许我们吃人家的、喝人家的,更不许跟人家出去消遣。”
  “不能吃人家的喝人家的,就可以吃我的喝我的?”潘二忍不住笑骂道。
  “你又不是外人,再说你真要请客。”
  “请啥客?”
  “等会儿你就晓得了,赶紧搬,四爷正在里头等你们呢。”
  郭通之前喊韩四韩老爷,现在喊四爷,连称呼都变了,潘二越想越奇怪,正准备打破砂锅问到底,郭通又回头问:“这位兄弟,刚才他们喊你九哥,你是不是姓梁?”
  “嗯。”梁九下意识抬起头。
  “你就是梁九啊,我姓郭,叫郭通,这会儿在前头守门房的那是我弟郭俊,听说你是行伍出身,练了一身好武艺。”
  梁九平时本就话不多,郭通又是郭大人的家人,他一时间竟不晓得该如何作答。大头不但没心没肺,而且在京城时就认得郭通,一边干活一边好奇地问:“郭大,你是咋晓得老九有一身好武艺的?”
  “听四爷说的。”
  “哪个四爷?”
  “你家老爷!”郭通晓得大头脑壳不大好使,生怕他记不得,竟强调道:“大头,记清楚了。在运司衙门,再喊你家老爷都得喊四爷,可别再弄茬了。”
  “我又不是瓜娃子,你一说我就晓得,咋会弄茬。”大头放下箩筐,又直起腰嘀咕道:“再说在京城时富贵他们喊我家少爷,也全喊四爷。你又不是头一个,有啥了不起的。”
  “不跟你说,说了你也不懂。”
  “郭大,你龟儿子把话给我说清楚,我咋就不懂了?”
  “你才龟儿子呢!”生怕大头犯浑,郭通急忙躲到梁九身后,指着他笑骂道:“大头,这可是运司衙门,不是你们重庆会馆,你龟儿子给我老实点,不然看我咋收拾你!”
  “我会怕你,我又不是不认得你家老爷。”想到在京城时的事,大头得意地笑道:“说了你别妒忌,你家老爷还给过我赏钱呢,每次去会馆都给!”
  郭通暗笑你龟儿子就是个傻不拉几的活宝,官老爷们只要去重庆会馆都会给你赏钱,那是觉得你好笑,也是觉得你龟儿子没爹没娘可怜,正不晓得说他啥好,潘二放下东西问:“郭通,你到底笑啥,我真被你弄糊涂了。”
  “你们的事等会儿就晓得了,四爷的事我估摸着要等几天。”
  “我有啥事,我四哥又有啥事?”
  “好事。”
  ……
  他们插科打诨,嬉笑打闹,亲热得如同久别重逢的兄弟。
  梁九和吉大吉二等乡勇默默地干活,心里却全在想大头之前说的那些话真不是吹牛,他真认得好多大官,韩老爷在朝中真有人。
  福建会馆不大,安丰、富安等场的盐课司大使只能在外面候着,而大开口的歌舞巷又那么窄,他们不想堵住门口的路,见韩秀峰的家人往里搬东西,不约而同跟过来想看看韩秀峰都送了些啥,以便回去照着准备。
  不来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他们怎么也没想到年前还只是个九品巡检的韩秀峰,不但早就认得郭大人,而且跟郭大人的关系非同一般,再想到韩宸跟韩秀峰好像是同乡,又不约而同围住韩宸套起近乎。连一直守在附近的张光成都被眼前的一切惊呆了,看了一会儿热闹便兴冲冲跑回州衙跟他爹报喜。
  “这么说韩志行不但早认得郭大人,跟郭大人的交情还不浅?”
  “何止不浅,简直是一家人。”张光成扶着张之杲笑道:“爹,这下我们就没更没什么好担心的,有韩志行在,郭大人一定不会为难我们,徐老鬼掀不起什么风浪。”
  张之杲宦海沉浮这么多年,把现在的形势看得很通透,坐下道:“就算没韩志行这层关系,我们也没什么好担心的。不管怎么说我们终究守住了泰州,朝廷要是究办我们,那些失地的官员岂不是更要究办。再说我这么大年纪了,这官又能做几天。所以圣上是不会究办我的,甚至都不会夺我的职。”
  “爹,有人说情总比没人说情好。”
  “这倒是,回头你准备一份厚礼,请韩志行帮着送给郭大人。”
  “行,我这就去准备。”
  ……
  与此同时,刚干完活儿的潘二等人全跟着郭通来到前院儿。
  厢房太小,这么多人挤不进去,郭通干脆让潘二、大头和梁九先进去,让其他人先在外头候着。
  潘二早被郭通搞得一头雾水,一进门就急切地问:“四哥,到底啥事,郭通神神叨叨的,把我说的心里发毛。”
  “好事。”韩秀峰一边示意他坐下,一边笑看着他道:“长生,看情形我们一时半会是回不去了,既然回不去那就干脆留下帮郭大人。”
  “四哥,这事用不着跟我商量,我们都听你的。”
  “是啊四哥,要回去一起回去,你不走我们咋能把你一个人扔这儿先走。”大头脱口而出道。
  见潘二和大头都说了话,梁九觉得不开口不好,连忙道:“韩老爷,我也听您的,您去哪儿我就去哪儿,除非您不要我了赶我走。”
  韩秀峰忍不住调侃道:“你们三个就老九的话说这点子上。”
  “韩老爷,您真不要我了?”梁九是个老实人,竟信以为真。
  “别急,听我说完。”韩秀峰微微一笑,放下茶杯慢条斯理地说:“郭大人临危受命来做运司,运司衙门却被贼匪给占了,原来在运司衙门当差的那些人,有的跑了,有的死了,跑了之后又追到泰州来的那些郭大人不想用更不敢用,可手下又不能没人,所以想让你们来运司衙门当差。”
  潘二忍不住笑道:“四哥,你都说了我们反正是走不了,既然走不了在哪儿当差不是当差,在郭大人这儿当差总比在州衙当差好。”
  “我也是这么想的,”韩秀峰笑了笑,接着道:“长生,郭大人想让你和梁九当的还不是一般的差。郭大人官居从三品,出行不能没从三品大员的仪仗,身边不能没两个分掌传宣和护卫的巡捕官,所以打算提携你们。”
  “做郭大人的巡捕官?”
  “嗯。”韩秀峰微笑着确认道:“不用你花一两银子,就让你做从七品的盐运司经历。老九,郭大人打算保举你做盐捕营千总。不过你这个千总跟长生的盐运司经历一样只是官衔,做的是巡捕官的事。”
  潘二晓得官衔跟官职不一定会一样,梁九不懂这些,禁不住问:“韩老爷,巡捕官是什么官,要当什么差?”
  “做郭大人的亲兵,跟州衙的班头差不多,不过这是正儿八经的正六品武官。既不是经制外的外委千总,更不是被人瞧不起的衙役。”
  “可我要是去做郭大人的巡捕官,您身边没人怎么办?”
  “谁说我身边没人的,这不是有大头吗?”韩秀峰反问了一句,接着道:“你挑二十个弟兄来运司当值,身手要好,人品也要好,挑好之后跟郭通一道去见郭大人。”
  “韩老爷,我……”升官谁不想,何况这是正儿八经的正六品武官,梁九很想做这个巡捕官,可又觉得去做这个巡捕官对不起韩秀峰。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别给我犯傻了。你们越是飞黄腾达我越高兴,晓得不?”
  “好吧,我全听您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07/53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