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四当官(校对)第21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16/539

  “许先生,发匪想去京城?”一个乡勇惊诧地问。
  许乐群坐下确认道:“前些天扬州城里的贼匪不是分兵了吗,消息打探清楚了,带兵出城的是广西老贼林凤祥和李开芳,他们这会儿已经到浦口,已经跟另一拨发匪汇合了,号称三十万兵马,叫嚣要北上去攻京城。”
  “他们是冲着皇上去的!”
  “管他们是冲谁去的,反正对我们而言不是什么坏事,他们这一分兵,扬州城里就没多少发匪了,能不能守住城都两说,更不用说出城厮杀,我们也就不用担心被杨大人派去跟他们打仗,只要帮着把河填上就行。”
  “把河填上就没我们什么事了?”
  “嗯,把这一片通往运河的大小六个河口堵上,我们就可以回邵伯。”许乐群笑了笑,随即话锋一转:“有贵,我还打听到了个消息,我们的仇家又升官了,现在不再是泰州州同,而是两淮盐运司的运副,从五品,听杨大人说这顶带还是皇上钦赐的。”
  “姓韩的做上运副了,姓张的呢?”
  “张光成没升官,还在泰州。”
  “他姓韩的做上运副又怎么样,他有种别被我遇上!”
  许乐群理解江有贵的心情,毕竟他亲哥就死在韩秀峰和张光成手里,但想到杨大人说过的那些话,不得不提醒道:“遇早晚是能遇上的,但遇上之后可不能轻举妄动。相信我,帮你哥报仇的事得从长计议。”
  江有贵咬牙切齿地问:“许先生,怎么就不能轻举妄动?”
  “据说他正在复建盐捕营,别人不晓得我们的晓得的,他手下本来就有一帮乡勇,还跟发匪在万福桥较量过,盐捕营哪用得着复建,只要让他手下原来的那些乡勇换上盐捕营的号衣就行。”
  “他有兵,我们一样有几百个兄弟!”
  “他不光是从五品的朝廷命官,领的也是朝廷的官兵。可我们呢,我们的顶带全是捐的,差事全是杨大人临时委派的,弟兄们全是名不正言不顺的乡勇,跟他们火拼就是造反,到时候杨大人就算想帮我们说话也开不了口。”
  “那怎么办,难不成这血海深仇不报了?”
  “仇自然是要报的,但君子报仇十年不晚,我们得从长计议,绝不能莽撞行事。”许乐群拍拍他胳膊,又低声道:“杨大人说了,只要我们把差事办好,只要能立一两个战功,到时候他不但能保举我们做真正的朝廷命官,还能跟郭沛霖让姓韩的复建盐捕营一样,让我们去复建河标中营!”
  “原来的河标中营呢?”
  “中营原来的那些绿营兵早在发匪进犯扬州时跑光了,就剩一个都司和一个千总,不过也都给革职了。”
  江有贵虽不是正儿八经的朝廷命官,但之前跟官兵周旋了那么久,不但晓得河标有中营、左营、右营、洪湖营、苇荡营和清河城守营,而且晓得中营是南河总督辖下最大也是最紧要的一个营。
  想到有机会做正儿八经的朝廷命官,不用再跟现在一样拿姓韩的没辄,江有贵紧攥着拳头问:“发匪不出城,我们去哪儿杀发匪博战功?”
  许乐群意味深长地说:“想搏战功不一定要去杀发匪。”
  “不杀发匪怎么搏?”
  “朝廷不光要剿发匪,一样要剿捻匪,漕帮的那些王八蛋不但在运河上胡作非为,现在还扯旗造反。吃柿子挑软的捏,只要有机会我们就拿他们开刀。”
  江有贵反应过来:“先收拾李昭寿?”
  许乐群冷冷说:“要说仇,死在他李昭寿手里的盐帮兄弟,比死在韩秀峰和张光成手里的多。三爷早些收拾他了,只是一直找不着机会。现在他造反了,我们投了朝廷,正好可以名正言顺地把他剿了。他不是要三爷给个说法,要我许乐群的脑袋吗,我倒要看看谁要谁的脑袋!”
  
第三百五十六章
让你去你就去!
  出京时,湖广道御史黄钟音、翰林院编修吉云飞交代过,路过扬州府地界时若有机会就去拜会下已做上泰州州同的韩秀峰。其实就算黄钟音和吉云飞没交代,刘存厚一样想去拜会下在短短一年内竟把年久失修的会馆翻建得那么气派的同乡。
  没曾想一到清江浦就听说同乡在距扬州城不远的万福桥头阵斩贼匪四百多,打了个大胜仗!本来打算顺道去拜会,结果遇上一个也要去江南大营效力的满将,想着镇江和江阴都被贼匪占了,这一路并不好走,干脆把黄钟音等人的书信交给同乡派到清江浦的家人,跟满将一起取道安徽,从西边绕到了位于孝陵卫的江南大营。
  太平贼匪近在咫尺,与朝廷大军就隔着一堵又高又坚固的城墙,只不过贼匪在城墙外挖了许多壕沟陷阱,建了十几个营寨。官兵一样没闲着,也在挖壕建垒。贼匪没往外冲杀,官兵也没往里攻,攻守双方就这么对峙着。
  到江南大营一转眼已经八天,就头天刚到时跟钦差大臣向荣见过一面,黄钟音和吉云飞的书信向大人全收下了,却放到一边没拆看,问了几句京里的事,就让一个月前同样来投效的前金山知县薛焕帮着安顿。
  直到昨天才晓得向大人不是不想看京信,而是不识字看不懂。想到千里迢迢来投奔的同乡并非想象中那么骁勇善战,而是一个六十多岁,已经骑不了马上不了阵的老头子,刘存厚不免有些失望。
  正寻思在这儿会不会被重用,薛焕带着一个胡子拉碴的武官回来了,那武官看上去年纪不大,看胸前的补子品级却不低,竟然从五品,应该是哪个营的千总,也可能只是从五品顶带。
  刘存厚连忙起身道:“觐堂兄,半天没见着你人,去忙啥了?”
  “能忙啥,帮向帅去彭玉雯那儿催粮了。”薛焕扔下公文,端起桌上的茶就喝,一看就晓得没少磨嘴皮,磨的口干舌燥。
  营里的人和事这几天刘存厚打听到不少,晓得新任按察使彭玉雯现而今是江南大营的总粮台,粮饷不济自然要去找他,禁不住问:“催到没有?”
  “哪有这么容易。”薛焕抬头看了跟进来的武官一眼,气呼呼地说:“向帅从广西一路追剿到江宁,可营里的粮饷朝廷竟依然让广东、四川和浙江三省支应,浙江还好,广东和四川离这儿多远,从广东和四川运过来要多久,真是岂有此理。”
  “现而今一个月要耗费多少粮饷?”
  “折银三十万两。”薛焕放下杯子,又恨恨地说:“彭玉雯说广东好不容易解运了二十万两,结果在半道上被人给截走了八万两,我都不晓得该怎么跟向帅禀报。”
  “谁这么大胆?”
  “湖南巡抚骆秉章,据广东的解运官说好像是曾国藩授意的,说是要办船之用。”
  刘存厚虽不是科举入仕的官员,但对曾国藩这个名字却是如雷贯耳,不光晓得曾国藩连圣上都敢骂,而且晓得曾国藩在京城时就是湖广籍京官们的领头羊,正不知道该说点啥好,薛焕又起身道:“仲山,这位小兄弟听说你是从京城来的,想找你打听个人。你们先聊,我去跟向帅禀报。”
  “公事要紧,公事要紧。”
  文贵武贱,杜三虽已是从五品,却不敢在才来一个多月但深得大帅信赖的薛焕跟前放肆,恭恭敬敬地送走薛焕,这才咧嘴笑道:“刘老爷,我姓杜,叫杜卫方,在家排行老三,营里兄弟个个喊我杜三。”
  “原来是杜三爷,失敬失敬。”
  “啥失不失敬的,我个粗人,您用不着这么客气。”杜三大大咧咧坐了下来,急切地说:“刘老爷,听说您是从京城来的,您有没有见过我二弟?”
  “你二弟?”
  “结义兄弟,他姓韩,叫韩秀峰,我补上缺去广西上任时他正好接替费二爷照看会馆,您不会没去过我们重庆会馆吧?”
  原来是打听韩秀峰,刘存厚乐了:“杜兄弟,实不相瞒,我也是年前才去京城的,不光下榻在会馆,也晓得你那位结义兄弟,只是无缘相识。”
  “你都住会馆了,怎会无缘相识?”杜三糊涂了。
  “杜兄弟有所不知,现而今的重庆会馆已经不是你在时的重庆会馆,现而今的韩志行更不是以前的韩志行了。”
  “刘老爷,您这话啥意思?”
  江南大营主帅向荣是重庆人,营里的重庆乃至四川同乡自然少不了,要不是这样,眼前这个年纪轻轻的武官也不会是正四品顶带,但那些同乡一个比一个忙。除了薛焕,刘存厚实在找不到几个能说话的人,不禁坐下说起重庆会馆和韩秀峰这一年的变化。
  杜三听得目瞪口呆,楞了好一会儿才将信将疑地问:“刘老爷,这么说我二弟就在江北,离我们这儿不远?”
  “不算远,但也不算近。”
  “他一个文官,咋跟我一样带上兵,还跟贼匪厮杀了一场,打了个大胜仗!”
  “贼匪那会儿已经占了扬州,分兵去犯泰州,他那会儿身为州同自然要领兵出战。”
  “他伤的重不重?”
  “这我就不晓得了,你也不用担心,吉人自有天相,他福大命大,应该不会有大碍。”
  想到韩秀峰不但就在江北,而且已经是从五品的两淮盐运司运副,杜三是真高兴,捧着茶杯激动地说:“我要是能抽出身,一定要去江北找他。他要是晓得我大难不死,晓得我在向帅这儿效力,也一定会来找我的!”
  刘存厚能看得出来他和韩秀峰的交情是真不浅,禁不住笑道:“想告诉他你在这儿不难,有机会托人捎个信就是了。”
  杜三正准备开口,外面有人喊道:“杜三,杜三,找了你半天,你不在营里呆着跑这儿来做啥?要不是正好遇上了薛老爷,让我去哪儿找?”
  “啥事?”
  “军务,赶紧走,周大哥正等着我们呢。”
  “哦,来了。”杜三不敢延误军机,急忙拱拱手:“刘老爷,我军务在身先走一步,等有空再来找您。”
  “去吧,军务要紧。”
  杜三跟来寻他的同僚火急火燎赶到前不久刚被圣上封为“沙拉玛依巴图鲁”的保安营都司周天受帐中,赫然发现不但周天受的弟弟周天培、周天孚在,张玉良、虎嵩林和虎嵩林的儿子虎坤元等同乡全在。
  “杜三,不好好在营里呆着跑哪儿去了?”周天受紧盯着他不快地问。
  “周大哥,我……”
  “别我啦,说正事。”周天受见该来的全来齐了,示意杜三站到一边,环视着众人板着脸道:“弟兄们,向帅刚接到一份朝廷的六百里加急公文,公文上说长毛分兵北上去犯京城了!”
  “这关我们什么事,江北不是有琦善吗?”张玉良下意识问。
  “说起江北,去犯京城的贼匪中有一半是从扬州去的。琦善不但没围堵住,还求圣上让向帅派两千兵去江北。”
  “去追剿奔京城去那些贼匪?”
  “贼匪去犯京城可不是小事,他哪敢等向帅分去追剿,圣上更不敢等,已经六百里加急命帮办江北大营军务的胜保率兵去追了。他说胜保带走了几千兵,江北大营空虚,跟圣上请旨从我们这儿调兵,圣上竟准了。”
  “他那边兵不够,我们这边兵就够?”虎嵩林下意识问。
  “圣上可不管这些。”周天受无奈地说。
  虎嵩林想想又说道:“既然一定要给他两千兵,那就给呗!问问向帅,能不能把那些广东佬和八旗兵全打发去江北,省得他们在这儿碍事。”
  “你想得倒美,人家说了,要调两千四川兵。”
  “调四川兵,一调还是两千?”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16/53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