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四当官(校对)第26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61/539

第四百一十三章
打来打去只会便宜洋人
  让大头和小伍子带徐师爷等从松江府来的人去安顿,韩秀峰和潘二走进内宅说起眼前的事。
  “四哥,你真打算帮乔松年打探贼情?”
  “人家都找上门了,这个忙能不帮吗,再说对我们而言真是举手之劳。”韩秀峰看着满院子的书和坐在树荫下看书看得很专注的任钰儿,有些心不在焉。
  “打探贼情倒没什么,我是担心乔松年让你去平乱。”潘二担心地说。
  “乔松年不是脑袋一个筋的徐瀛,他自个儿都没想过能把乱给平了,又怎会让我一个外来人去平乱。”韩秀峰摸着下巴,喃喃地说:“上海的情形跟泰州不一样,跟扬州都不一样,要比泰州乃至更乱,更错综复杂。城里那些作乱的会党成不了事,但朝廷想平乱一样没那么容易。”
  “怎么不容易?”潘二下意识问。
  “我们能守住泰州,一是运气好,援兵来得及时。二是有士绅襄助。而那些士绅之所以愿意帮我们,敢帮我们,是因为不帮他们会倒大霉,要是泰州失陷,长毛不会给他们好果子吃。上海城里的会党就不一样了,他们打的是反清复明的旗号,只想造反没想过对付士绅,而且那些会党中不但有广东人、福建人,一样有本地人和宁波人。所以有些士绅想再观望观望,有些士绅则担心被报复,不太愿意也不太敢帮朝廷。”
  韩秀峰顿了顿,接着道:“再就是城外有洋人的租界,那些会党甚至敢在租界里招摇过市,耳目更不会少,那些躲进租界的士绅商贾谁敢轻举妄动。”
  “等朝廷的援军到了,没士绅一样能把他们剿了!”
  “你想得太简单了,你想想乔松年能从哪儿搬救兵,苏松镇是有几个营,可兵早被抽差不多了,就算没被抽调去平乱也不堪大用,所以制台抚台只能跟向帅求援,只能从江南大营调兵,江南大营的那些兵比江北大营的那些兵好不了多少,指望他们这乱有得平。”
  “可城里的一样不是长毛,四哥,你都说过,城里的那些会党就是一帮乌合之众。”
  “确实是一帮乌合之众,但也是见过大世面而且有洋枪洋炮的乌合之众!忘了跟你说,刘丽川昨夜带着一帮会众抬着几大箱银子,把租界里那些洋行的火绳枪全买走了,还买了几十门洋炮。你用长毛砍刀,用既打不准、打不远又容易炸膛的鸟枪、抬枪和劈山炮,去跟用洋枪洋炮的会党打,会党还有城可守,你说这仗好不好打?”
  “会党去租界买枪买炮了?”
  “你才晓得,”韩秀峰长叹口气,无奈地说:“会党抢县库和道库里的几十万两银子,再加上搜刮钱庄当铺银楼的银子,手里少说也有上百万两。县城又紧挨着租界,租界里又有那么多只要有钱赚什么买卖都敢做的洋人,所以他们想买多少洋枪洋炮就能买多少洋枪洋炮。我敢打赌,不等他们把银子花完,这乱平不了。”
  潘二想了想,禁不住苦笑道:“四哥,这么说打来打去,打到最后只会便宜洋人!”
  “这话说在点子上,我要是洋人,我就喜欢有人犯上作乱,等犯上作乱的会党把朝廷打疼了,朝廷就晓得洋枪洋炮的厉害,到时候既可以卖枪卖跑给会党,也可以卖枪卖炮给朝廷,谁不买就打不赢,你说这银子多好赚。”
  “那……那我们怎么办?”
  “我也不晓得,只能走一步看一步,等有了嘉定那边的确切消息,再决定是走还是留。”
  潘二禁不住回头看了看正在树荫下看书的任钰儿一眼,低声问:“任院长?”
  “嗯,你晓得就行了,暂时别跟她们说。”
  正聊着,小伍子匆匆走了进来,一进内院就急切地说:“四爷,我们号上的一个兄弟去租界买东西,听租界里的人说会党兵分几路出城了,有的去川沙,有的去了宝山,还有一路刚把黄浦江边上的江海关衙门给砸了,好多百姓跟着哄抢,把衙门里的东西全抢走了。”
  “有没有分兵去攻松江?”
  “不晓得。”
  “崇明呢?”
  “这我也不晓得,不过会党应该没那么多人。”
  “你叔晓得不?”
  “我还没跟我叔说。”
  “赶紧去告诉你叔。”
  “哦,我这就去。”
  打发走小伍子,韩秀峰回头道:“他们想做衙门的买卖,就得给衙门办事,所以打探贼情这种事用不着我们操心,伍德全应该晓得该怎么做。”
  潘二反应过来:“四哥,你是说让伍德全派日升昌的那些伙计去租界打探?”
  “他们不去,难道让我们的人去?我们的人一样是初来乍到,就算去又能打探到什么。”韩秀峰摸摸嘴角,接着道:“但林庆远那个二鬼子,我们得帮着想想办法,回头你安排一下,不动声色把他带到远点的地方,安排徐师爷带来的人去恩威并施,看看他愿不愿为朝廷效力。”
  “行,等张光生和苏觉明回来我就安排。”
  ……
  接下来两天,坏消息一个接着一个。
  会党从上海和嘉定出发,相继攻占宝山﹑南汇﹑青浦三县和川沙厅,三个县的县太爷和署理川沙厅的松江府同知弃城跑了,驻川沙的两浙盐运司松江分司和两个盐场的场官也跑了,徐师爷担心乔松年的安危,一收到川沙失陷的消息就连夜往松江赶。
  韩秀峰送走徐师爷回到大厅,笑看着忧心忡忡的众人道:“其实徐先生用不着这么紧张的,会党拢共才多少人,一下子占这么多地方已是强弩之末,哪有余力再去犯松江。就算把松江也占了,他们那点人也守不住。”
  今天有一路会党的人马就从西边过,离宅院不到一里,苏觉明是真怕了,苦着脸道:“四爷,会党的人马跟滚雪球似的越滚越多,三天前才两千多号人,现在少说也有两万,要不我们也走吧,再不走想走都走不成!”
  “两万人,你又不是没看见,下午从西边过的大多是跟着起哄的,壮壮声势还行,指望他们打仗简直是笑话。”韩秀峰笑了笑,接着道:“其实我不是不想走,而是觉得现在走不稳妥,与其在回去的路上遭遇会党,不如再等等再看看。”
  “是啊,有什么好担心的,大不了去租界。”张光生忍不住说:“今天的租界跟昨天不一样,所有路口全有洋人把守,不许会党再进去。”
  “把红头巾摘了,洋人哪晓得进去的是不是会党?”
  “把红头巾摘了洋人是不晓得究竟是不是会党,可洋人也不许再带兵器进租界。”
  韩秀峰没想到苏觉明竟打了退堂鼓,不禁笑道:“觉明,你要是想回去可以先走,走的话正好可以帮我给郭大人捎封信。”
  “四爷,我不是怕,我是担心您!”
  “光生已经说得很清楚了,有什么好担心的,”想到下午确实很紧张,韩秀峰沉吟道:“长生,要不这样,小伍子下午不是说好多人在租界买地买屋吗,明天一早你们也去租界看看有没有合适的宅院,要是有就买一个。跟洋人做邻居,别说会党不晓得我是朝廷命官,就算晓得谅他们也不敢去租界生事。”
  “去租界置办房产?”潘二惊诧地问。
  “朝廷不让在任地置办田地房产,我是两淮运副,上海又不是我的任地,有啥不能置办的。”韩秀峰掏出张光成让张光生送的怀表,感叹道:“上海这地方华洋杂处,不来看看真不晓得这世界有多大,反正我是大开眼界。在上海置办点产业,现在能用上,将来一样能用上,等我们的娃长大了,无论如何也要让他们来看看,不然就算念再多的书也是井底之蛙。”
  
第四百一十四章
诰命宜人
  去走马岗累虽累,但很热闹。
  琴儿从走马回到城里的新家,突然有些不习惯,这么大一个宅子,就住着她娘儿俩、幺妹儿和王婶的小姑子红英及红英的娃。费二爷虽说也住在这儿,不过他老人家不是去附近的书院找好友吃酒,就是去县学乃至府学跟教授、教谕们吟诗作对,每天都是早出晚归。周围邻居一个也不认得,连个拉家常的都没有,更别说跟以前一样串门。
  中午买的菜还没吃完,红英不用再上街。吃完捎午,三个人又围坐在阁楼上,守着两个刚睡着的娃,一边闲聊一边做起针线。
  “嫂子,你这身棉衣是照着柱子的个头和腰围做的,我哥本来就比柱子高,再说他现在做那么大官一定比以前胖,就算能托人捎到我哥手上,他穿着也不一定合身。”幺妹儿看着琴儿正在缝的棉衣提醒道。
  琴儿抬头笑道:“这还用得着你提醒,裁的时候我就想到了,你哥穿着只会大不会小。”
  “往大里裁的?”
  “嗯。”琴儿笑了笑,又回头道:“红英,你这几件得做快点。二爷不管咋说也是举人老爷,现而今又是我们家的西席,不能没几身像样的衣裳。”
  “晓得,这件事马上好。”红英举起针在头发里撩了撩,想想又忍不住嘀咕道:“夫人,少爷这么小,话都没说利落,站都站不稳,就急着给他请先生,这是不是有点早,这一年百十两银子花得冤不冤?”
  琴儿意识到她一定是看着费二爷什么也不用做还有那么多钱拿眼红,连忙道:“二爷可不只是我娃的先生,也是狗蛋他爹的好友,是我们韩家的恩人!他老人家答应做我娃的先生,是我娃的福分。”
  “可是……”
  “别可是了,刚才那话以后不许再说,再说别说费二爷不高兴,连我都不高兴。”
  红英意识到说错了话,连忙苦着脸道:“夫人,我……我没别的意思,我不说了,打死我也不说了。”
  幺妹儿忍不住笑道:“红英,平时看你挺精明的,咋一想到钱就犯糊涂。你想想,你娃长大了是要给我家狗蛋做书童的,二爷既是我家狗蛋的先生,一样是你娃的先生,你不想让你娃跟狗蛋一起读书认字?”
  “想啊。”
  “这就是了,以后见着二爷得客气点,可不能再说怪话,更不能惹他老人家生气。”
  “晓得,我是一时糊涂,我……我去烧点茶。”红英不知道该如何辩解,跟逃跑似的放下针线准备下楼。
  这时候,外面传来段吉庆的声音。
  “琴儿,幺妹儿,在家吗?”
  “在呢,爹,我这就下去给你开门。”
  “快点,有事,有大喜事!”
  “啥喜事?”
  琴儿话音刚落,外面又传来段徐氏的声音:“琴儿,我就晓得你是个有福的,真有大喜事,你可算熬出头了!”
  “啥熬出头了?”
  琴儿不明所以,跟幺妹儿一起跑到楼下打开门,赫然发现不但她爹她娘来了,费二爷回来了,关班头、柱子、余有福一起来了,连前些日子跟吴道台一起回了成都的张士衡都来了。手里全提着东西,一个个喜形于色。
  “士衡拜见婶娘。”张士衡辈分最小,一见着她就把礼物顺手递给柱子,恭恭敬敬地躬身行礼。
  “士衡,你咋回来了?”
  “他爹让他来的,”段吉庆跨过门槛,一边往正厅走一边激动地说:“琴儿,志行不但日日夜夜念着你,还帮你求了恩典。赶紧去换身衣裳,县太爷马上到。”
  “啥恩典?”
  “诰命啊!”段徐氏挽着她胳膊,羡慕地说:“琴儿,你马上就是诰命夫人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61/53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