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四当官(校对)第31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10/539

  “小声点,你是不是也想挨板子?”
  “六哥,人家都把刀架咱哥儿几个头上了,你说怎么办?”
  “陈掌柜的话有些道理,要不这样,咱先不急着递履历求见,先去找韩老爷的家人探探口风。”
  “然后呢?”北岸千总急切地问。
  石景山千总沉吟道:“哥儿几个能谋到现而今这缺不易,要是就这么捐个恩典告病回乡,将来想再起复那就难了。总之,这银子一定是要花的,静海也一定是不能去的,只要能保住现而今这差事,现在就算花点银子早晚也能赚回来。”
  “韩老爷和那个刚来的永祥能答应吗?”
  “不问问哪晓得。”
  “要是他们不答应呢?”
  石景山千总权衡了一番,紧攥着拳头道:“他们要是一点也不通融,那哥儿几个就照他们说得去静海。”
  “老三,你真打算去?”北岸千总惊诧地问。
  “行军打仗会死人的,我跟你一样上有老下有小,你以为我不怕,可现而今还有别的路的吗?”石景山千总顿了顿,接着道:“俗话说树挪死人挪活,他们不通融不等于别的上官不通融。在固安,在河道衙门,他们是说了算。可要是到了静海,你我自然用不着再担心他们了,只要把静海那边的上官伺候好,想谋个调任应该不难。”
  “可要是去了静海就得打仗!”
  “姓韩的和那个永祥就是吃准了我们不敢去,既然他们不给哥儿几个活路,那哥儿几个就豁出去了!”
  “三哥说得对,富贵险中求,爷豁出去了,爷别说没那么多银子,就算有银子也不会给他们!”
  “老五,话不能说死,还是刚才那句话,先找他的那些家人探探口风,要是能花点银子留任最好,毕竟平乱可不是开玩笑的,静海能不去还是别去。”
  “行,我先去问问。”
  北岸千总不敢耽误,自告奋勇地跑到河厅找守门的吉大吉二打听,吉大吉二不敢乱说话,干脆把王千里请了出来。
  王千里问清他的来意,不假思索地说:“余老弟,不是王某不帮你们,而是韩老爷和永祥老爷已经发了话,想留任、想不被究办很容易,甚至一两银子也不用你们出,只要明天一早跟王某去静海效力。”
  “王老爷,这么说一点也不能通融?”
  “这可是军务,军务能通融吗?”
  “好吧,卑职先回去想想。”
  “赶紧想想吧,一定要想清楚了,再过一个时辰韩老爷和永祥老爷就要出来查阅点验。”
  “谢王老爷提点,卑职这就去准备。”
  王千里不在乎他能出几两银子,一样不在乎他明天一早能不能跟着一道去静海,把他打发走之后没急着回衙,而是去人满为患的校场上转了一圈,不动声色地察看了一番他们召集来的手下,才紧锁着眉头回到河厅大堂。
  “千里,咋了?”韩秀峰好奇地问。
  “四爷,外头人来了不少,兵勇却没几个。”
  “来了不少,究竟有多少?”
  “少说也有三四千,一个个拖家带口,年纪最大的估计有五六十,最小的还在吃奶。”王千里回头看了看石赞清,又苦着脸道:“您二位出去看看就晓得了,哪里是兵,简直像是一帮叫花子。”
  韩秀峰并不觉得奇怪,放下茶杯道:“意料之中的事,别说绿营,八旗估计也好不了多少。据说西山健锐营可战之兵没几个,上不了阵打不了仗的老兵和家眷竟有上万人。”
  “四爷,西山健锐营的老弱妇孺再多也用不着咱们管,但河营的这些老弱妇孺怎么办,总不能把他们全带静海去吧。”
  “问的好,其实我和石叔刚才正商量这事呢。”
  “您晓得了?”
  “你以为呢,”韩秀峰笑了笑,转身道:“石叔,南岸一百三十六号至二百五十一号间的淤地河滩咱们就这么说定了,全部用作安置外头的那些老弱妇孺。”
  “志行,那些河滩淤地我可以做主用来安置外头的那些老弱妇孺,但只能按例租给他们种。再就是他们租了地就不再是你河营的人,得登记造册,落户入籍。”
  “落户就落户,这些都好说,我估摸着他们是求之不得。”
  石赞清抬头看看依然站在一边的永祥,轻叹道:“其实落不落户,入不入籍,没什么两样,反倒会给地方上添麻烦。可要是不给他们落户入籍,你河营就成屯田了。”
  “这个道理我懂,总之,一切劳烦石叔,要不是您帮着善后,这屁股我都不晓得怎么擦。”
  “谈不上劳烦,谁让我这个北岸同知要兼辖你南岸的地方政务呢。”
  最头疼的问题解决了,韩秀峰再次拱手致谢,谢完之后不禁叹道:“这件事给我提了个醒,您现在帮我安置外头的那些老弱妇孺,将来河营兵勇多了,一个个都要娶妻生子,到时候谁能再帮着安置那些兵勇的家眷?”
  石赞清没想到韩秀峰会说这些,想了好一会儿才苦笑道:“兵制不改,积重难返!不过你还好,把外头那些老弱妇孺先安置了,把原来的那些丘八打发去静海,另起炉灶重新招募编练,怎么也能维持三五年。”
  “三五年之后呢?”
  “到时候再说,或许到时候你已经高升了,不用再为此头疼。”
  “不行,就算到时候我不再是营官,也不能把麻烦留给继任的营员,更不能把麻烦留给朝廷。”
  “难不成你有解决之道?”
  “我能有什么解决之道,不过我倒是想试试能不能在招募时跟那些青壮说清楚,来我河营效力粮饷不会克扣,今后发饷我不但要在场,而且要把银钱亲手交到兵勇手里。千总、把总和外委、额外外委等武官,今后只管操练,只管打仗,不再经手钱粮。”
  韩秀峰端起杯子喝了一小口茶,接着道:“再就是在河营效力是有期限的,效力满五年便可解甲归田。效力期间可娶妻生子,但妻儿不得随军入营。总之,不能再跟现在这样像滚雪球似的,把营内的人越滚越多。”
  “这倒是个办法,不过这有违祖宗成法,不合兵制。”
  “顾不上那么多了,我先给皇上上道折子,看皇上能不能恩准。”
  
第四百八十二章
爱兵如子
  吴廷栋走了,他来时带来的那几个兵房书吏没走。
  韩秀峰跟石赞清商定好如何安置河营的那些老弱妇孺,发出了上任南岸同知以来的第一支签,命永祥和王千里率道署的兵房书吏去对面守备署,召集守备、协办守备、千总、把总、外委和额外外委等武官,让他们交出兵勇名册,以便等会儿查阅点验可战之兵。
  与此同时,石赞清让家人传召在外面等候了一天的涿州州判、霸州州同和固安县丞等文官,商量如何安置外面那些老弱妇孺事宜,商量好之后命一帮文官赶紧去挨个儿核实,登记造册。
  涿州州判等文官虽然要干活儿但却松下口气,因为这意味着一来就拿阿精嘎立威的韩老爷不会为难他们,意味着他们这些原来隶属于南岸厅的河员,正式成为北岸厅同知的属官,办起差来不但很认真,而且主动让带来的家人和差役帮着把已核实身份、已登记造册的老弱妇孺找地方先行安置。
  对那些老弱妇孺而言,能入籍落户,能租到道署的河滩淤地种,简直像是在做梦。再三确认是真的,纷纷跑到衙门口来磕头跪谢。
  韩秀峰不想让居心叵测之徒认为这是收买人心之举,没有出衙,而是请石赞清出面。想到从今往后便是那些老弱妇孺的父母官,石赞清也认为应该见见,没想到他这一出去就忙到了酉时,同时也赢得“石青天”的美誉。
  当韩秀峰在办完差回来的永祥和王千里陪同下走出河厅时,老弱妇孺已经走差不多了,校场上只剩下包括南岸守备张贵、南岸千总戴鹏等武官在内的三百二十多号官兵。想到名册上应该有一千五百余人的河营,能拉出来的竟只有三百多号人,其中还有几十个是那些武官的家人,韩秀峰不禁暗叹口气。
  永祥扫了众人一眼,旋即转身拱手道:“禀韩老爷,除北岸协办守备阿精嘎外,各营各汛官兵已到齐,请韩老爷查阅点验!”
  “多少人?”韩秀峰冷冷地问。
  “应到一千五百七十六人,实到三百二十四人!”
  “三百二十四就三百二十四吧,人少虽少了点,但也比违令不遵、按兵不动强。”韩秀峰环视着吓得大气不敢喘的众人,随即话锋一转:“只不过这次是去静海平乱的,光去人不带刀枪棍棒等兵器不行。”
  提到军械,张贵等河营武官一个个耷拉着脑袋不敢直视。
  韩秀峰不想在为难他们,确切地说应该是懒得再为难他们,回头问:“石同知,弟兄们明儿一早就要出征,不能就这么两手空空去跟长毛厮杀,您能否帮着想想办法?”
  石赞清踮起脚跟看了看,边看边问道:“还缺多少?”
  不等韩秀峰开口,永祥便拱手道:“禀石老爷,卑职刚清点过,现有刀六十七把,长毛一百二十四杆,马六匹,铁盔三顶,号帽五十八顶,号衣一百四十三身。”
  “号帽号衣回头再说,当务之急是兵器,照永祥这么说还有一百三十三人没兵器,就算本官召集全固安的铁匠连夜打造也来不及。要不这样,本官将南北岸各衙署差役的兵器收拢收拢,看能否帮着凑一百三十三件。”
  “谢石老爷。”
  “不用谢,大军出征不能没兵器,这是本官份内之事。”
  韩秀峰见天色不早了,不想再耽误工夫,清清嗓子道:“诸位,本官便是新任南岸同知韩秀峰,想必诸位有所耳闻,本官是奉旨来统领河营的。都说养兵千日,用兵一时,长毛都已经北犯至静海,朝廷正是用兵的时候,也是诸位报效朝廷,建功立业的时候!
  明儿一早,诸位就要去静海,去胜保大人麾下效力,但本官不会就这么让你们去,不但要按例给诸位发饷钱,还会命曾随本官一道在扬州跟长毛交过手的钦赐正七品候补知县王千里领兵。命曾随本官一道杀过长毛的把总陈虎、外委张庆余、田贵和额外外委李兴生等六人跟你们一道去!”
  王千里立马走了众人面前,随即回头躬身道:“请韩老爷放心,下官一定不负厚望,绝不会给您丢脸,更不会让我河营被人耻笑!”
  “韩老爷,卑职听说北犯京畿的这帮长毛,就是我们在扬州时的手下败将,您瞧好吧,看卑职怎么杀他们个落花流水!”陈虎也很默契地走上前来。
  不杀长毛怎么升官发财?
  吉大吉二等老泰勇营的兄弟一脸羡慕地看着陈虎、张庆余、田贵和李兴生等六人,张庆余反应过来,不禁咧嘴笑道:“韩老爷,您放一百个心,小的一定会听王老爷号令,王老爷命小的杀,小的就上。王老爷命小的退,小的就撤!”
  想到大头都已经娶婆娘了,自个儿还是个光棍儿,田贵忍不住问:“韩老爷,这次的赏钱怎么算,杀一个长毛赏几两?”
  一帮从江苏来的南蛮子不但不怕打仗,反而一个个兴高采烈,河营的兵勇一个个看得目瞪口呆,只听见韩秀峰笑骂道:“你们到了静海就得归胜保大人节制,胜保大人赏罚分明,杀一个长毛究竟能领多赏钱一定有章程,等到了静海让王老爷帮你们去问胜保大人。不过行军打仗可不是儿戏,本官觉得你还是想想怎么先把小命保住才是,可别有命赚钱没命花!”
  韩秀峰话音刚落,大头和吉大吉二等老泰勇营的兄弟不禁哄笑起来,连一些河营的兵勇都忍不住笑了,有的甚至觉得韩老爷没那些人说得那么可怕,至少不会克扣钱粮。
  “言归正传,”韩秀峰脸色一正,环视着众人道:“弟兄们,田贵是本官的部下,你们从此刻开始一样是本官的部下。田贵要全须全尾的回来,你们将来也一样要给本官全须全尾的回来。谁要是运气不好,战死沙场,本官绝不会让你们白死,朝廷更不会让你们白死,到时候一定会善加抚恤,该给多少抚恤烧埋银子就给多少,本官定会亲自办理,绝不会假于人手。”
  王千里很默契地走到众人面前,俯身打开吉大吉二等人抬来的几口大箱子,拿起一串钱抑扬顿挫地说:“弟兄们,你们或许不晓得,我们这些跟随韩老爷从尸山血海里杀出来的最清楚不过,韩老爷言出法随,爱兵如子!只要敢豁出去干,想建功立业,想封妻荫子,并非难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10/53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